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通信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通信参考文献

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 著。清华出版社 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谭浩强 著。清华出版社 C程序设计试题汇编。谭浩强 著。清华出版社 数据结构(C语音版)。吴伟民 等著 。清华出版社 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谭浩强 著。清华出版社 C程序设计。谭浩强 著。清华出版社 电脑报。 精通HTML 。洪锦魁 著。高等数学 工程数学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数字信号处理教材 第二版 程佩青 著 信号与系统 工程电磁场基础 现代通信原理 第二版 沈保锁 著 数字电路与FPGA 现代通信原理 计算机软件基础 移动通信原理、系统及技术 电子线路

通信设备安装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这些施工规范是通信线路施工最基本最主要的依据,也是通信线路施工最好的参考文献

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或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表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如: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档案资料内部资料书稿古籍(1911年以前出版、无现代版本的各种版本)仅有中介文献信息的“转引自”类文献待发表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会议发言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在i这种情况下,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应著录与节略形式相应的项目完整的参考文献。标注规范顺序编码制的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如[1]、[2]、[3]……)注释取脚注形式时,应以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③……)若将注释集中排印在文末,应用(1)、(2)、(3)……按正文出现顺序统一编号。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程控交换机房环境监测系统设计论文编号:TX077 论文字数:16728,页数:35摘 要 电信局有许多无人值守的程控交换机房,这些机房的环境条件和设备工作状态都需要由中心控制室来进行远程监控管理。本课题设计的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外接有关的电路实现现场环境参数(电压、功率、温度、湿度等)采集和设备状态监视,着重探讨了远程监控技术中的传感器数据的获取与处理、多传感器数据的传输、管理与显示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单元、通信单元、数据显示等单元的电路设计。论文中首先介绍了程控交换机房环境监测技术的意义和国内发展现状,讨论了这种系统的特点,简要介绍了机房环境监测终端的功能要求和硬件总体方案,以及整个系统的通信组网方案。然后介绍了传感变送单元(SENS)、数据采集单元(DAC)、通信单元(COM)及数据显示单元等部分的设计思路和具体电路。最后简要介绍了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中的几个主要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方式,并针对本机房环境监测监控信息系统实现的一些问题,指出了本设计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和内容。关键词: 监控系统,环境参数,DTMF编解码,串口通信ABSTRACT Telephone office has many unmanned program - controlled switch room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equipment work states of these rooms need central control room for remote monitoring and The room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of this paper make microcontroller as the core, and adds related circuits to collect spot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voltage, power, temperature, humidity, ) and monitor equipmental states, mainly discusses the sensor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multi-sensor data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and display of the remote-control room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it completes the sensor data colletion unit, communicational unit and the other hardware In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domestic situation of the program - controlled switch rooms, and discusses the features of the room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 the overall structure 、 function、features and advancements of the Then it introduces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sensor transmission unit ((SENS) and room data acquisition unit (DAC), and design ideas of the room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s communication module (COM), communication groupping programs of communication Finally, it introduces the overall design program and the principle and means of several major components , in respect of the problems of the control room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s , point out further improved problems and KEYWORDS: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urroundings parameter, DTMF encode and decode, serial communication。目 录摘 要 IIABSTRACT III第一章 绪 论 1概述 2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简介 1系统简介 2系统设计原则 3关健设备 3系统构成及功能 1系统的构成 2 系统的功能 4系统的特点与先进性 5监测范围 6本文主要工作简介 8第二章 环境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1 环境监测系统的总体框图设计 2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和特性 3传感变送单元及其性能指标 4数据采集单元 1数据采集单元的构成 2模拟传感器与A/D转换 5看门狗的设计 6数码显示和键盘设计 7 解码电路 8其他相关设计 20第三章 监控系统的通信组网技术 1通信组网结构描述 1网络整体结构 2通信协议 2 中心端通信单元的设计 3远端通信单元设计 25第四章 结束语 27致 谢 28参考文献 29KEYWORDS: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urroundings parameter, DTMF encode and decode, serial communication。目 录摘 要 IIABSTRACT III第一章 绪 论 1概述 2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简介 1系统简介 2系统设计原则 3关健设备 3系统构成及功能 1系统的构成 2 系统的功能 4系统的特点与先进性 5监测范围 6本文主要工作简介 8第二章 环境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1 环境监测系统的总体框图设计 2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和特性 3传感变送单元及其性能指标 4数据采集单元 1数据采集单元的构成 2模拟传感器与A/D转换 5看门狗的设计 6数码显示和键盘设计 7 解码电路 8其他相关设计 20第三章 监控系统的通信组网技术 1通信组网结构描述 1网络整体结构 2通信协议 2 中心端通信单元的设计 3远端通信单元设计 25第四章 结束语 27致 谢 28参考文献 29以上回答来自:

通信原理参考文献

本书是在《通信原理(第6版)》的基础上,为适应少学时院校的教学需要精简而成,其中删掉了第12章和第14章,对第2章,第5章,第6章和其他章节做了一些删减。  本书着眼于加强基本概念的讲解,在增强数学分析严谨性的同时适量简化数学推导,尽可能多地介绍能用软件实现的方法,以取代硬件实现电路,减少过时的通信技术并增加新型通信技术原理的介绍。此外,对于专业名词和通信技术术语均给出对应的英文译名,以帮助提高阅读英文参考文献的能力。  本书内容可以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第5章)阐述通信基础知识和模拟通信原理。第二部分(第6章—第10章)主要论述数字通信、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和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原理。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数字调制和数字带通传输的内容非常丰富,将其放在一章内讲述会使篇幅过长,故分为两章(第7章和第8章)讲述,并且第8章的内容可以视需要,选用其中一部分学习,或者跳过不学,不会影响后面章节的理解。第三部分(第11章-第12章)讨论数字通信中的编码和同步等技术。

作 者:周炯槃,庞沁华等 编著出 版 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5-11-1字 数: 799000页 数: 528定价:00I S B N : 9787563511747 本书系统、深入地介绍了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是通信及信息专业的专业基础教材。全书共十一章,内容包括通信系统交通网的基本概念、确定信号及随机过程、模拟通信系统、数字基带传输、数字频带传输、信源和信源编码、信道和信道容量、信道差错控制编码、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及其应用、通信网的基本原理。本书概念清楚,取材新颖,书中除列举了大量例题,还附有习题及部分习题答案。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工程和其他相近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作为参考书 。 第一章 绪论本书系统、深入地介绍了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分析方法,是通信及信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是在相关高等学校教师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第二章 确定信号分析信号分析是信号处理的基础,分析的目标通常有信号的概率密度、相关性、频谱等,分析目的就是要提取或利用信号的特征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号特征本质上往往体现出信息源的特征这种特征可以从各个方面(域)出来,因此分析也可以从各个方面(域)去进行不同域的特征之间通常是有对应关系的,但某种信号往往在某个域能更清晰地体现自己的特征比如在很多情况下,信号的频域表示比它的时域表示更简单明了,容易解释和表征,便于特征分析、参数识别、数据压缩、信号合成等第三章 随机过程随机过程(Stochastic Process)是一连串随机事件动态关系的定量描述。随机过程论与其他数学分支如位势论、微分方程、力学及复变函数论等有密切的联系,是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及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随机现象的重要工具。随机过程论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诸如天气预报、统计物理、天体物理、运筹决策、经济数学、安全科学、人口理论、可靠性及计算机科学等很多领域都要经常用到随机过程的理论来建立数学模型。第四章 模拟通信系统第五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第六章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第七章 信源和信源编码第八章 信道第九章 信道编码第十章 正交码为伪随机码第十一章 通信网的基本知识附录参考文献

通信类论文参考文献

是要下面这些么?张强 通信企业项目的成本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J] 通信企业管理 2003(12): 56-杨海雄 浅析通信制造企业的研发成本管理[J] 财经界 2009(02X): 77-肖春波 通信企业成本管理解析[J] 财政监督 2008(18): 36-李文 通信建设监理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探讨[J]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07(4): 112-柳林芳 搭建山东网通战略成本管理体系[J] 山东通信技术 2006, 26(3): 1-周静 流程化、立体化的通信行业成本管理模式[J]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6(10): 78-徐中海 试论通信企业的成本管理[J] 四川通信技术 1992(4): 69-官建顺 运输,通信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探讨[J] 上海质量 1992(1): 49-梅雪,韩之俊,陈虎 成本链管理模式在中兴公司的实践[J]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09(7): 30-方丹军 中国通信产业必须实施成本领先战略[J] IT时代周刊 2005(19):

- 浅谈中国铁通陕西分公司固网智能化 作者:谢红, 期刊 铁道通信信号RAILWAY SIGNALLING & COMMUNICATION 2008年 第05期 - 网络智能化激活传统固网业务 作者:王俊莲, 期刊 电信技术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2005年 第12期 - 黑龙江铁通固网智能化实施方案 作者:徐金利,张进来,王传达, 期刊 铁道通信信号RAILWAY SIGNALLING & COMMUNICATION 2008年 第03期 - 浅谈5G固网智能化的技术应用与现实意义 作者:程金地, 会议 2006年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学术研讨会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年 - 浅谈混合放号业务的解决方案 Solution of Mixed Number Allocation Service 作者:刘福林, 期刊-核心期刊 铁道通信信号RAILWAY SIGNALLING & COMMUNICATION 2008年 第10期 - 重庆铁通网络智能化规划的优劣研究与探讨 作者:王庆, 期刊 电信技术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2005年 第11期 - 优化中国铁通智能网的建议 A Suggestion for Optimization in China Tietong Intelligent Network 作者:林建平, 期刊 电信技术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2004年 第12期 - 徐州铁通本地交换网优化方案探讨 Optimization of Xuzhou Railcom Local PSTN 作者:孟博,李小敏, 期刊 江苏通信技术JIANGS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2007年 第03期 - 固网智能化后网络和业务的拓展探讨 作者:李淑红, 会议 2006年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学术研讨会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年

专业代做 诚信可靠 需要的话看昵称

通信技术的参考文献

摘要:超宽带UWB(Ultra-Wide Bandwidth)脉冲通信(Impulse Radio)技术与其它通信技术有很大不同,它具有信号功率谱密度低、不易检测、系统复杂度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室内等密集多径场所的高速无线接入和军事通信。介绍了UWB系统的信号表示形式,分析了其特点,并介绍了超宽带通信当前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UWB 脉冲通信 信号 应用 UWB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它通过对具有很陡上升和下降时间的冲激脉冲进行直接调制,使信号具有GHz量级的带宽。超宽带技术解决了困扰传统无线技术多年的有关传播方面的重大难题,它具有对信道衰落不敏感、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低截获能力、系统复杂度低、能提供数厘米的定位精度等优点。 1 超宽带信号及其特点 美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规定: 部分带宽号称为UWB信号。其中,部分带宽为信号功率谱密度在-10dB处测量的值。图1为UWB信号与窄宽信号功率谱密度的比较;UWB信号格式如图2所示。 一种典型的脉位调制(PPM)方式的UWB信号形式[1],[2]为: Str(k)(t)表示第k个用户的发射信号,它是大量的具有不同时移的单周期脉冲之和。w(t)表示传输的单周期脉冲波形,可以为单周期高斯脉冲或其一阶、二阶微分脉冲,从该发射机时钟的零时刻(t(k)=0)开始。第j个脉冲的起始时间为。仔细分析每个时移分量: (1)相同时移的脉冲序列:形式的脉冲表示时间步长为Tf的单周期脉冲,其占空比极低,帧长或脉冲重复时间Tf(Frame Time)的典型值为单周期脉冲宽度的一百到一千倍。类似于ALOHA系统,这样的脉冲序列极容易导致随机碰撞。 (2)伪随机跳时:为减少多址接人时的冲突,给每个用户分配一个特定的伪随机序列,称之为跳时码,其周期为Np。跳时码的每个码元都是整数,且满足。这样跳时码给每个脉冲附加了时移,第j个单周期脉冲的附加时移为秒。 由于读出单周期脉冲相关器的输出要占用一定的时间,NhTc/Tf应严格小于1。然而如果NhTc太小,那么多个用户接入时发生冲突的概率仍然会很大。相反,如果NhTc足够大且跳时码设计合理,就可以将多用户干扰近似为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AdditiveWhite Gauss Noise)信号。 由于跳时码是周期为Np的周期序列,那也为Np周期序列,其周期为Tp=NpTf。跳时码的另外一个作用是使UWB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更为平坦。 (3)数据调制:第k个用户发送的数据序列{di(k)}为二进制数据流。每个码元传输Ns个单周期脉冲,这样增加了信号的处理增益。 在这种调制方式下,一个符号(或码元)的持续时间为Ts=NsTf。对于固定的脉冲重复时间Tf,二进制的符号速率Rs,为: 显然,采用上述信号的超宽带脉冲通信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信号持续时间极短,为纳秒、亚纳秒级脉冲,信号占空比极低(1%~0.1%),故有很好的多径免疫力;频谱相当宽,达GHz量级,且功率谱密度低,故UWB信号对其他系统干扰小、抗截获能力强;UWB系统处理增益很高,其总处理增益PC为: 例如,当某二进制UWB通信系统Tf=1μs,Tc=1ns,Ns=100,比特速率Rs=10kbps时,该系统UWB信号的处理增益为50dB。与其他通信系统相比,其处理增益非常高。 另外,UWB信号为极窄脉冲的序列,故有非常强的穿透能力,可以辨别出隐藏的物体或墙体后运动着的物体,能实现雷达、定位、通信三种功能的结合,适合军用战术通信。 2 超宽带信号发射机、接收机基本结构 2.1 发射机和相关接收机模型 与传统的无线收发信机结构相比,UWB收发信机的结构相对简单。如图3所示,在发射端,数据直接对射频脉冲调制,再通过可编程延时器件对脉冲进一步时延控制,最后通过超宽带天线发射出去。在接收端,信号通过相关器与本地模板波形相乘,积分后通过抽样保持电路送到基带信号处理电路中,由捕获跟踪部分、时钟振荡器和(跳时)码产生器控制可编程延时器,根据相应的时延产生本地模板波形,与接收信号相乘。整个收发信机几乎全部由数字电路构成,便于降低成本和小型化。 2.2 Rake接收机模型 由于UWB信号需要用时域的方法进行分析,多用于户内密集多径(多径可达到30条)的条件下,而且每条路径的信号能量都很小,难以对每条信道做出估计,所以使UWB信号的Rake接收成为可能。Rake接收机使原来能量很小的多径信号经过能量合并后提高的信噪比提高系统性能。 3 UWB与其他几种无线个人局域网技术的比较 由于UWB技术的种种优点,使其成为无线个人局域网络WPA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的主要技术之一。WPAN的目标是用无线电或红外线代替传统的有线电缆,以低价格和低功耗在10m范围内实现个人信息终端的智能化互联,组建个人化信息网络。其最普遍的应用是连接电脑、打印机、无绳电话、PDA以及信息家电等设备。目前实现WPAN的主要技术有:IEEE802.11b(Win)、Home RF、IrDA、蓝牙(Bluetooth)以及超宽带等五种。可以看出UWB技术的优势较为明显,主要不足是发射功率过小限制了其传输距离也就是说,10m以内,UWB可以发挥出高达数百Mbps的传输性能,对于远距离应用IEEE802.11b或Home RF无线PAN的性能将强于UWB。UWB和同为热门的IEEE802.11b以及Home RF不会进行直接竞争,因为UWB更多地是应用于10m左右距离的室内。事实上,把UWB看作蓝牙技术的替代者可能更为适合,因后者传输速率远不及前者,另外蓝牙技术的协议也较为复杂。 4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情况 4.1 国外研究现状 军用方面:早在1965年,美国就确立了UWB的技术基础。在后来的二十年内,UWB技术主要用于美国的军事应用,其研究机构仅限于与军事相关联的企业以及研究机关、团体。目前,美国国防部正开发几十种UWB系统,包括战场防窃听网络等。 民用方面:由于超宽带技术的种种优点使其在无线通信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几年来国外对UWB信号应用的研究比较热门,主要用于通信(如家庭和个人网络,公路信息服务系统和无线音频、数据和视频分发等)、雷达(如车辆及航空器碰撞/故障避免,入侵检测和探地雷达等)以及精确定位(如资产跟踪、人员定位等)。索尼、时域、摩托罗拉、英特尔、戴姆勒—克莱斯勒等高技术公司都已涉足UWB技术的开发,将各种消费类电子设备以很高的数据传输率相连,以满足消费者对短距离无线通信小型化、低成本、低功率、高速数据传输等要求。 国际学术界对超宽带无线通信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2002年5月20~23日,IEEE举办了一期会议,专门讨论UWB技术及其应用。2002年2月14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正式通过了将UWB技术应用于民用的议案,定义了三种UWB系统:成像系统、通信与测量系统、车载雷达系统,并对三种系统的EIRP(全向有效辐射功率)分别做了规定。但是,UWB技术的协议与标准尚未确定,目前,只有美国允许民用UWB器件的使用;而欧洲正在讨论UWB的进一步使用情况,并观望美国的UWB标准。 4.2 国内研究现状 2001年9月初发布的“十五”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研究项目中,把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及其共存与兼容技术作为无线通信共性技术与创新技术的研究内容,鼓励国内学者加强这方面的研发工作。但是国内目前关于UWB技术的深入研究仅限于雷达方面,关于UWB通信系统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规模。 参考文献:<无线超宽带(UWB)通信原理与应用——21世纪信息与通信技术教程> 王金龙、王呈贵、阚春荣、徐以涛 2005-11第1版

专业代做 诚信可靠 需要的话看昵称

- 浅谈中国铁通陕西分公司固网智能化 作者:谢红, 期刊 铁道通信信号RAILWAY SIGNALLING & COMMUNICATION 2008年 第05期 - 网络智能化激活传统固网业务 作者:王俊莲, 期刊 电信技术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2005年 第12期 - 黑龙江铁通固网智能化实施方案 作者:徐金利,张进来,王传达, 期刊 铁道通信信号RAILWAY SIGNALLING & COMMUNICATION 2008年 第03期 - 浅谈5G固网智能化的技术应用与现实意义 作者:程金地, 会议 2006年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学术研讨会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年 - 浅谈混合放号业务的解决方案 Solution of Mixed Number Allocation Service 作者:刘福林, 期刊-核心期刊 铁道通信信号RAILWAY SIGNALLING & COMMUNICATION 2008年 第10期 - 重庆铁通网络智能化规划的优劣研究与探讨 作者:王庆, 期刊 电信技术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2005年 第11期 - 优化中国铁通智能网的建议 A Suggestion for Optimization in China Tietong Intelligent Network 作者:林建平, 期刊 电信技术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2004年 第12期 - 徐州铁通本地交换网优化方案探讨 Optimization of Xuzhou Railcom Local PSTN 作者:孟博,李小敏, 期刊 江苏通信技术JIANGS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2007年 第03期 - 固网智能化后网络和业务的拓展探讨 作者:李淑红, 会议 2006年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学术研讨会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