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地理杂志主编

发布时间:

地理杂志主编

2012

《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或简称为《国家地理》)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成立后的9个月开始发行第一期。现在国家地理杂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杂志,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及月桂纹图样已经成为其象征,同时这些标识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注册商标。首发日期 1888年10月 详细资料:_1

姓名 在任时间 吉尔伯特·霍维·格罗夫纳 1903年2月-1954年5月 约翰·奥利弗·拉·郭斯 1954年2月-1957年1月 梅尔维尔·贝尔·格罗夫纳 1957年1月-1967年8月 弗雷德里克·G·沃斯堡 1967年8月-1970年10月 吉尔伯特·M·格罗夫纳 1970年10月-1980年8月 维尔博·E·加内特 1980年8月-1990年4月 威廉格·雷夫斯 1990年4月-1994年12月 威廉·L·阿伦 1995年1月-2004年12月 克里斯·约翰斯 2005年1月-

中国地理杂志主编

《中国国家地理》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期刊,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另外,该刊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 现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为李栓科(1997年至今),执行总编为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2003年荣获第七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称号。

原名胡文平。甘肃敦煌人。1985年开始文学创作。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西部诗选》、《敦煌》,散文集《东方走廊》,西北地理历史文化丛书《古道西风》、《西北望》、《走进罗布泊》等15本。曾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等发表大量文学作品。作品曾多次入选《诗刊》社主编的年度诗歌精选、《甘肃文学二十年(诗歌卷)》、《星星五十年诗选》、《中学生阅读教材》等。作品曾获《飞天》十年文学奖、甘肃省黄河文学奖等。电视专题片《遥远的城堡》、《天界随想》获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敦煌文艺奖、甘肃省金鹰奖。

国土面积 中国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陆地面积的1/4,约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在亚洲的东部和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东南面向海洋,西北伸向内陆。有漫长的海岸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中国纵横经纬跨度大。东西之间,自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东经13503'至西端帕米尔高原喀拉湖东岸的东经7322',跨经度约62度5200公里,东西时差4小时以上。南北之间,自南端曾母暗沙附近的北纬351',至北端漠河县北面的黑龙江主航道的北纬5334',跨纬度约50度间距5500公里。 地貌 中国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无不典型壮观。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中国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高原、丘陵等约占总面积的66%,平地约占34%。全国近70%的县区分布于山区。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6%;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达65%。全球高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中国就有7座。中国和尼泊尔接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海拔13米,是世界最高峰。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在155米以下。中国陆地正负比差超过9000米,为世界之最。 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地势的最高台阶,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许多高山峻岭,号称“世界屋脊”。最高台阶边缘是昆仑山-祁连山-龙门山-大凉山。越过边缘即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中级台阶,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组成。越过中级台阶的东缘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即降到海拔500米以下的低级台阶,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闽粤丘陵组成。低级台阶的东南边缘多属水深小于200米的浅海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中国地形格局多以山脉为基楞线,走向及成因不同的山脉往往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全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①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东部季风湿润地貌区;②以风蚀、冰蚀与流水作用为主的西北干旱地貌区;③以冰冻、风蚀作用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地貌区。 疆界与四邻 中国陆地边界长约28万公里,毗邻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等15国。东和东南与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隔海相望。。 海岸与大陆架 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约8万公里。加上岛屿海岸线,总长约3万公里。沿岸多优良海湾和港口城市,自北向南依次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广州、湛江、北海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中国的浅海大陆架是世界最宽广的大陆架之一,包括渤海、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和南海的一部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巨大的开发价值。 岛屿与海峡 中国辽阔的海域上分布着50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海南岛次之,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这两个岛各为中国的一个省。崇明岛位居第三,面积为1083平方公里。此外如长山列岛、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列岛以及南海中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都是中国的重要岛屿。这些岛屿及其所属各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的海峡自北起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琼州海峡。 内海、领海与毗邻海域 中国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等5大海区。其中,渤海是中国内海。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的位置,北起日本琉球群岛西南部的先岛群岛,南至巴士海峡。这片海区划分为北中南三段,自北向南水深从600米增至5000米以上。 海底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完整齐备。 中国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领海基线采用直线基线法划定,由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组成;领海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相距12海里的线。 中国的毗连海域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为12海里。毗连海域的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相距24海里的线。 中国对领海的主权及于领海上空、领海的海床及底土;中国有权在毗连海域内,对在其陆地领土、内水或者领海内违反有关安全、海关、财政、卫生或者入境出境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行为,行使管制权。

中国科学院主官

国家地理杂志主编

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成立后的9个月开始发行第一期首发日期 1888年10月

杂志的另一特色是经常提供高质量地图。国家地理学会的地图档案曾经为美国联邦政府所采用以弥补美国军方地图资源的不足。2001年国家地理发布了一套8张CD的合集,内容包括从1888年至2000年12月的所有杂志地图。杂志订阅者对这本杂志的收藏爱好也是其与众不同之处(大部分其他种类的旧杂志一般人都是看完就扔),订阅者也可以选择全年合集购买。1915年一月号国家地理杂志封面1960年开始, 杂志开始在其封面刊登照片(原先只有文字)。接下来的几年,杂志去掉了封面上那著名的橡树叶饰纹。1985年有一张封面描述的是阿富汗难民──一位用刺骨的绿眼看着镜头的年轻阿富汗小女孩。她的照片后来变得非常著名。在美军击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国家地理杂志第二次发起人力寻找她。2002年,普什图族妇女Sharbat Gula被认出就是当年的那位女孩。1995年,国家地理杂志开始发行日文版,这也是第一个本地化版的国家地理。之后,国家地理的本地语言版本已经在全球大大扩展,包括:简体中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希腊文、法文、德文、波兰文、印度尼西亚文、韩文、葡萄牙文、繁体中文、日文、捷克文、罗马尼亚文、俄文、挪威文、土耳其文、荷兰文、瑞典文与克罗地亚文。中文环境中第一本国家地理杂志的译版,是在台湾发行,使用繁体中文编辑,创刊号是2001年1月号。2007年以后在中国内地也可以买到《国家地理》杂志,中国内地的《华夏地理》于2007年7月与《国家地理》杂志建立了正式的版权合作关系。(《华夏地理》在采用《国家地理》稿件的同时,保持一半内容为本土原创)2009年,《国家地理》少儿版正式由学友园教育传媒集团开始运营,2010年1月在国内上市。 时 间 事 件 1888年1月13日 33名始创人在华盛顿特区的“宇宙俱乐部”聚会,组建“一个增进与传播地理知识的学会”。 1888年10月 向200名会员寄出第一期《国家地理》杂志 1890-91年 国家地理学会首次资助探险队,对阿拉斯加圣伊莱亚斯山地区进行地图测绘;发现加拿大最高峰洛根山。 1898年1月7日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出任国家地理学会总裁。 1903年2月 吉尔伯特·H·格罗夫纳成为《国家地理》主编。 1905年1月 格罗夫纳用整整11页刊登西藏拉萨的照片。他本以为自己将因此被解职,不料却得到学会成员的称赞。 1906年7月 格罗夫纳刊登了乔治·西罗斯三世首创的闪光灯拍摄夜景动物照片;两名学会委员愤而辞职,指责杂志正在变成一本“图画书”。 1909年4月6日 在国家地理学会资助下,罗伯特·E·波尔利和马修·A·汉森首次到达北极。 1912-15年 在国家地理学会资助下,由海勒姆·宾汉领导的探险队对秘鲁安第斯山中印加王朝消失的山顶古城马丘比丘进行发掘。 1920年 吉尔伯特·H·格罗夫纳成为国家地理学会总裁(直至1954年)。 1926年 《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查尔斯·马丁和科学家W·H·朗利首次拍出自然色彩的水下照片。 1929年11月29日 理查德·E·伯德完成人类首次飞越南极的航行;从空中拍摄6万平方英里的南极照片。 1930年 梅尔维尔·贝尔·格罗夫纳首创刊登自然色彩的航拍照片。 1941年 国家地理学会向罗斯福总统和美国军队开放自己的照片、地图和其他制图数据库,协助军事行动。 1952年10月 杂志开始刊登雅克-伊夫·库斯托介绍海底世界的文章。 1956年8月 杂志刊登大西洋中部海底5万英尺的罗曼希海沟照片,是当时最深的海底摄影。 1959年9月 杂志封面开始定期采用彩色照片。 1960年9月 《国家地理》报道路易丝·李基和玛丽·李基发现年代超过175万年的南方古猿。 1961年 简·古道尔在国家地理学会资助下开始在坦桑尼亚的贡比河国家公园从事黑猩猩研究。 1962年2月 杂志出版了第一期全彩杂志。 1962年6月 约翰·格伦携带国家地理学会会旗完成美国首次绕地轨道飞行。 1963年5月 首批美国人在国家地理学会支持下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5年 国家地理电视节目在CBS上首播,推出国家地理专题“美国人在珠峰”。 1967年 戴安·弗西在国家地理学会资助下开始对卢旺达高山大猩猩进行长期研究。 1969年7月 阿波罗11号宇航员将国家地理学会会旗带上月球。 1975年 《国家地理世界》取代《校刊》杂志成为国家地理的青少年出版物,1976年发行量已达130万。 1979年4月 玛丽·李基报告在坦桑尼亚一处河床的火山灰中发现距今360万年的脚印,据信是现代人行动缓慢的祖先留下的。 1984年 海底考古学先驱乔治·F·巴斯在学会资助下,在南土耳其海域发现一艘4万年前的沉船遗骸,其中有有史以来海底发现的最大一批青铜器时代贸易物品。 1984年 学会的旅行杂志《国家地理旅行者》创刊。 1984年3月 《国家地理》封面上出现一张鹰的全息照片,这是全息照片在大发行量杂志中首次使用。 1985年 国家地理学会在吉尔·格罗夫纳的领导下推出“地理教育项目”,旨在改善学校系统内的地理教学。 1985年9月 罗伯特·D·巴拉德在国家地理学会宣布发现泰坦尼克。 1986年5月1日 斯蒂格尔国际极地探险队的六名成员(包括一名女性)在1909年波尔利和汉森之后首次乘狗拉雪橇、无补给抵达南极。 1986年1月 资深副主编约瑟夫·加吉经过多年研究,报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地点是在巴哈马群岛的萨马纳岛。 1988年1月 国家地理学会庆祝自己的百年诞辰。 1988年12月 全息封面的百年纪念专刊专题讨论“我们能否拯救这脆弱的地球?” 1989年1月 “国家地理小蜜蜂”首次举办。到第10年,每年有500万学生参与。 1989年7月 整期杂志为法国专题,庆祝法国大革命200周年。 1993年1月 芝加哥大学的保罗·塞利诺在学会总部宣布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恐龙。 1995年4月 《国家地理》杂志日文版开始出刊,是杂志的首个地方语言版本。 1995年8月 “国家地理电视”成为独立纳税的子公司。 1996年5月 在秘鲁高山上发现的一具冰冻的印加女孩木乃伊在学会的探索堂首次展出,观众达到创纪录的5万人。 1996年6月 学会推出网站 1996年8月 整期杂志集中关注墨西哥。 1997年7月 罗伯特·D·巴拉德在学会宣布在地中海海底发现八艘古代沉船。 1997年8月 古人类学家李·贝格尔介绍在南非发现有史以来最古老的现代人足迹。 1997年9月 “完全国家地理:《国家地理》杂志108年”光盘推出。 1997年9月 国家地理国际频道开播;到2002年7月,收视超过15亿户,在140个国家用23种语言播出。 1997年10月 《国家地理》杂志西班牙语版在西班牙发刊。 1997年11月 《国家地理》杂志拉美西班牙语版发刊。 1998年2月 《国家地理》杂志意大利语版发刊。 1998年3月 探险项目委员会成立。第一年就出资约1百万美元,用于对地球上一些最有魅力、少有人知的地点进行考察。 1998年4月 国家地理制作了自己第一部大幅面电影《埃及之谜》。 1998年5月 罗伯特·巴拉德在国家地理资助下对中途岛进行考察,在太平洋下3英里多的海底发现美军的二战时期的“约克城”号航母。 1998年6月 国家地理宣布在中国发现有明显羽毛的恐龙化石,进一步巩固了恐龙与鸟类关系理论。 1998年6月 《国家地理》杂志希伯来语版在以色列发刊。 1998年9月 学会向美国和加拿大赠送千禧纪念礼:每个学校一幅新版世界地图。 1998年10月 《国家地理》杂志希腊语版发刊。 1998年11月 保罗·塞利诺在学会宣布,在西非尼日尔共和国境内撒哈拉沙漠发现巨型食肉恐龙。这种叫做“似鳄龙”的食鱼恐龙头颅状若鳄鱼,指长盈尺。 1999年1月 伊恩·贝克领导的小组在西藏南部的藏布峡谷发现瀑布。这条19世纪以来传说中的“隐身瀑布”落差115英尺,数百年来,门巴猎人们严守着它的秘密。 1999年3月 高海拔考古学家约安·雷恩哈德在世界上最高的考古发掘场所、阿根廷尤耶亚科山顶墓穴中发现三具冰冻木乃伊和精美的印加器物。 1999年4月 海洋生物学家希尔维亚·厄尔开始“可持续性海洋考察”的探索阶段,这是国家地理学会一个为期5年的美国海洋保护区探索和记录项目。 1999年4月 《国家地理探险》杂志创刊。杂志以国家地理学会遍布全球的探索家和探险家撰写的独家专稿为特色。 1999年6月 罗伯特·巴拉德领导的考察队在东地中海发现两艘古腓尼基沉船。 1999年9月 《国家地理》杂志的法语、德语和波兰语版发刊。 1999年11月 著名的山地摄影师/探险家布拉德福德·沃什伯恩宣布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正式修正高度为29,035英尺(8,850米),比此前在1954年确定的高度高出7英尺。 1999年11月 古生物学家保罗·塞利诺在学会为一只巨型素食恐龙揭幕,这只叫做“泰鸠敦龙”的史前长颈恐龙重约20吨,长成有70英尺(21米)长。 1999年11月 罗伯特·巴拉德宣布,1999年7月的一次考察中发现支持7000年前黑海大洪水的证据。 2000年1月 《国家地理》杂志韩语版发刊。 2000年4月 国家地理召集第一届驻会探险家聚会,为新千年的探险事业重新规划。他们是斯蒂芬·安布罗斯、罗伯特·巴拉德、韦德·戴维斯、希尔维亚·厄尔、简·古道尔、约安·雷恩哈德和保罗·塞利诺。 2000年4月 古斯塔夫斯·麦克劳德在《国家地理》的支持下首次完成了驾驶开放式驾驶仓飞机飞越北极的壮举。 2000年5月 《国家地理》杂志巴西葡萄牙语版发刊。 2000年8月 国家地理资助的考察小组使用先进的全球定位系统装置,在秘鲁的内瓦多-米斯密山中发现亚马逊河源的精确位置。 2000年9月 《国家地理》杂志的丹麦、瑞典、和挪威语版发刊。 2000年10月 《国家地理》杂志第一期荷兰语版出刊。 2000年11月 罗伯特·巴拉德宣布在黑海发现一只保存完好的1500年前古木船。 2001年1月 进入21世纪,国家地理学会有新的目标:鼓励人们更好保护地球。

姓名 在任时间 吉尔伯特·霍维·格罗夫纳 1903年2月-1954年5月 约翰·奥利弗·拉·郭斯 1954年2月-1957年1月 梅尔维尔·贝尔·格罗夫纳 1957年1月-1967年8月 弗雷德里克·G·沃斯堡 1967年8月-1970年10月 吉尔伯特·M·格罗夫纳 1970年10月-1980年8月 维尔博·E·加内特 1980年8月-1990年4月 威廉格·雷夫斯 1990年4月-1994年12月 威廉·L·阿伦 1995年1月-2004年12月 克里斯·约翰斯 2005年1月-

中国地理杂志副主编

安徽皖北人

单之蔷,《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毕业于吉林大学,1985年任职《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部。后来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担任编辑管理工作。现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出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辩证法学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特聘研究员等。单之蔷先生酷爱思考,观点新颖,嗜书如命,行路万里。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执行总编,他熟悉编辑业务,善于策划和组织编辑为广大读者喜爱的专辑和报道, "上帝为什么造四川"、"选美中国"等专辑不断的刷新杂志发行的奇迹。他曾率队深入可可西里,珠峰绒布冰川,希夏邦马峰,塔克拉玛干沙漠,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秦岭,长江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亲历过许多艰险,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地方。单之蔷经历复杂,做过许多工作。大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但与其他文科生不同,单之蔷对科学、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单之蔷从事的工作与"地理"有关,因为地理科学离人文科学最接近。在单之蔷任主编以来,杂志策划的"给中国最美的地方划个圈"、"上帝为什么造四川"、"走遍世界去问河"、"大香格里拉"、"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等专辑不但创造了发行的奇迹,更成为许多人的经典珍藏。能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正是许多人羡慕单之蔷的地方。但他却笑称,"走"并不是他的本来目的。他曾经也是闭门造车的编辑,直至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受邀来到四川旅游。走一圈之后,发现普通人们对四川的印象,还局限于天府之国、成都平原、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这老一套上。这时,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川西上,甘孜、阿坝、凉山,广大的土地,众多的雪山,特别是四川的雪山和雪峰,四姑娘山、贡嘎山、海螺沟等,庄严圣洁,与中国传统审美中的名山大川有着不同的凛然大气之美。"看山要看极高山。"这是单之蔷在"上帝为什么造四川"专辑中提出的一个著名理念,他说,中国人几千年来歌咏的都是东部的风景,却忽视了西部的壮丽河山,中国人的审美应在珠峰前工作的单之蔷当来一场革命,进入到欣赏冰川的时代。他的这个理论,得了很多人的热烈响应,当时四川的一帮学者文人,也为他这个外来者的观点而叹服。自此,《中国国家地理》慢慢成熟,而单之蔷也开始了更多的行走。行走越多,他越觉得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对自己祖国的山川河流有基本的了解。在川藏线上,他遇到过一群年轻人,他们都是大城市里的白领,辞了职走完了川藏线,却没有任何收获,也不知道身边就有着壮丽的景色。这让他更坚定的树立起帮助人们掌握地理知识的念头,他说这样会让人生更丰富。作为一名行者,单之蔷非常喜欢走在路上的状态。就像文艺复兴一定要回到希腊的源头,他如果想做一篇地理报道,就一定会亲自去那个地方看看,而每次都会有着出人意料的惊喜和发现。单之蔷他说,摄影师的照片永远是令人信不过的,你相信的,只有自己的眼睛。他原来以为中国已"没什么稀罕的地方"可去,但后来发现自己错了。在香格里拉地区,他看到了与现代婚姻制度并存的一妻多夫制,在一个村子里,每家都是四个兄弟共一个妻子;在常人通常认为危险重重的珠峰,他看到美丽的冰塔林,走在其中,脚下的石头仿佛用水冲洗过一般,在阳光下闪着蓝幽幽的光。经常在西部地区行走,单之蔷的考察生活并非人们所想像的轻松休闲的旅游观光,而是充满了艰辛和危险。在敦煌附近,他们一行人为了寻找大规模的雅丹地貌,误将车开到一条废弃的国道上,路上到处是流沙,汽车很快就没会油……而近乎绝望之中看到的亮光,让他们欢欣鼓舞;在珠峰,从未有人进入过的冰塔林美丽而充满着陷阱,到处都是冰裂缝、冰湖,连当地向导也极力劝说单之蔷不要下去,但单之蔷"一意孤行",他笑说,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最险之处。走过很多路的单之蔷,叹惜自己还有很多地方没去,很多的书还没有读。看过这多风光,他一直坚持自己来写专辑前的文章,他说,只有亲自写作才能去关注自然、研究自然。单之蔷是杂志社的总编,喜欢写字、看书、引经据典,比如为了写三峡,他会查出《唐诗三百首》里有54首关于长江的诗,有12首关于三峡的诗;他用喜欢隐匿的中国四合院建筑和好炫耀、抢占制高点的西方城堡建筑作比较,用地理知识解释关中盆地文化和雅典山地文化的区别……此外,他还有很多受到争议的"离经叛道"的论断,比如认为植树造林是个神话,质疑任何大型造林工程,为此动用了美国生态学家克罗门茨的"顶级群落"理论;青藏铁路开通,他宣称又一座长城诞生了,使他受到很多网友的抨击。他的文字风格呈现出户外人士的自然和稳重,同时又能令我们体会到读书人那种匡正天下的激烈情绪和冲动,他总是急于为那些默默无闻的山、湖、高原、湿地在城市里讨要一个恰当的"名分"。他在自然世界和文明世界两个极端之间来回奔跑。在一个极端,他和同行的难兄难弟在冰川、沙漠中跋涉迷路,为一个朋友在登上冰川后全裸自拍兴奋不已;在另一个极端,他作为一名单位人,每月必须按商业法则推动杂志社的流程,统筹每月杂志的按时出版,除了写序言,还要穿西服打领带,不定期进行读者见面会或做演讲……显然,单之蔷已经适应了在两个世界中来回穿梭的生活,每月一次,他像钟表一样摇摆一次,而且每次,他都准时摆回到自己的位置。他告诉记者,为了赶稿,自己有过在海拔5000 多米的冰山,或烈日炎炎的沙漠戈壁,刚刚喝完面汤,便压着帽子、穿着冲锋服、戴上耳机,在键盘上敲打出他的经历;可以想象,他敲出的,不是别的,是他一直在干,并想继续做下去的事--建构中国的形象。

国家地理杂志副主编

因为他的一些表情被做成的表情包,这种表情包特别的受粉丝们的喜欢,就走红了网络。

漂亮的主编亲了一下我,看来我挺帅的。

杂志的另一特色是经常提供高质量地图。国家地理学会的地图档案曾经为美国联邦政府所采用以弥补美国军方地图资源的不足。2001年国家地理发布了一套8张CD的合集,内容包括从1888年至2000年12月的所有杂志地图。杂志订阅者对这本杂志的收藏爱好也是其与众不同之处(大部分其他种类的旧杂志一般人都是看完就扔),订阅者也可以选择全年合集购买。1915年一月号国家地理杂志封面1960年开始, 杂志开始在其封面刊登照片(原先只有文字)。接下来的几年,杂志去掉了封面上那著名的橡树叶饰纹。1985年有一张封面描述的是阿富汗难民──一位用刺骨的绿眼看着镜头的年轻阿富汗小女孩。她的照片后来变得非常著名。在美军击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国家地理杂志第二次发起人力寻找她。2002年,普什图族妇女Sharbat Gula被认出就是当年的那位女孩。1995年,国家地理杂志开始发行日文版,这也是第一个本地化版的国家地理。之后,国家地理的本地语言版本已经在全球大大扩展,包括:简体中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希腊文、法文、德文、波兰文、印度尼西亚文、韩文、葡萄牙文、繁体中文、日文、捷克文、罗马尼亚文、俄文、挪威文、土耳其文、荷兰文、瑞典文与克罗地亚文。中文环境中第一本国家地理杂志的译版,是在台湾发行,使用繁体中文编辑,创刊号是2001年1月号。2007年以后在中国内地也可以买到《国家地理》杂志,中国内地的《华夏地理》于2007年7月与《国家地理》杂志建立了正式的版权合作关系。(《华夏地理》在采用《国家地理》稿件的同时,保持一半内容为本土原创)2009年,《国家地理》少儿版正式由学友园教育传媒集团开始运营,2010年1月在国内上市。 时 间 事 件 1888年1月13日 33名始创人在华盛顿特区的“宇宙俱乐部”聚会,组建“一个增进与传播地理知识的学会”。 1888年10月 向200名会员寄出第一期《国家地理》杂志 1890-91年 国家地理学会首次资助探险队,对阿拉斯加圣伊莱亚斯山地区进行地图测绘;发现加拿大最高峰洛根山。 1898年1月7日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出任国家地理学会总裁。 1903年2月 吉尔伯特·H·格罗夫纳成为《国家地理》主编。 1905年1月 格罗夫纳用整整11页刊登西藏拉萨的照片。他本以为自己将因此被解职,不料却得到学会成员的称赞。 1906年7月 格罗夫纳刊登了乔治·西罗斯三世首创的闪光灯拍摄夜景动物照片;两名学会委员愤而辞职,指责杂志正在变成一本“图画书”。 1909年4月6日 在国家地理学会资助下,罗伯特·E·波尔利和马修·A·汉森首次到达北极。 1912-15年 在国家地理学会资助下,由海勒姆·宾汉领导的探险队对秘鲁安第斯山中印加王朝消失的山顶古城马丘比丘进行发掘。 1920年 吉尔伯特·H·格罗夫纳成为国家地理学会总裁(直至1954年)。 1926年 《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查尔斯·马丁和科学家W·H·朗利首次拍出自然色彩的水下照片。 1929年11月29日 理查德·E·伯德完成人类首次飞越南极的航行;从空中拍摄6万平方英里的南极照片。 1930年 梅尔维尔·贝尔·格罗夫纳首创刊登自然色彩的航拍照片。 1941年 国家地理学会向罗斯福总统和美国军队开放自己的照片、地图和其他制图数据库,协助军事行动。 1952年10月 杂志开始刊登雅克-伊夫·库斯托介绍海底世界的文章。 1956年8月 杂志刊登大西洋中部海底5万英尺的罗曼希海沟照片,是当时最深的海底摄影。 1959年9月 杂志封面开始定期采用彩色照片。 1960年9月 《国家地理》报道路易丝·李基和玛丽·李基发现年代超过175万年的南方古猿。 1961年 简·古道尔在国家地理学会资助下开始在坦桑尼亚的贡比河国家公园从事黑猩猩研究。 1962年2月 杂志出版了第一期全彩杂志。 1962年6月 约翰·格伦携带国家地理学会会旗完成美国首次绕地轨道飞行。 1963年5月 首批美国人在国家地理学会支持下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5年 国家地理电视节目在CBS上首播,推出国家地理专题“美国人在珠峰”。 1967年 戴安·弗西在国家地理学会资助下开始对卢旺达高山大猩猩进行长期研究。 1969年7月 阿波罗11号宇航员将国家地理学会会旗带上月球。 1975年 《国家地理世界》取代《校刊》杂志成为国家地理的青少年出版物,1976年发行量已达130万。 1979年4月 玛丽·李基报告在坦桑尼亚一处河床的火山灰中发现距今360万年的脚印,据信是现代人行动缓慢的祖先留下的。 1984年 海底考古学先驱乔治·F·巴斯在学会资助下,在南土耳其海域发现一艘4万年前的沉船遗骸,其中有有史以来海底发现的最大一批青铜器时代贸易物品。 1984年 学会的旅行杂志《国家地理旅行者》创刊。 1984年3月 《国家地理》封面上出现一张鹰的全息照片,这是全息照片在大发行量杂志中首次使用。 1985年 国家地理学会在吉尔·格罗夫纳的领导下推出“地理教育项目”,旨在改善学校系统内的地理教学。 1985年9月 罗伯特·D·巴拉德在国家地理学会宣布发现泰坦尼克。 1986年5月1日 斯蒂格尔国际极地探险队的六名成员(包括一名女性)在1909年波尔利和汉森之后首次乘狗拉雪橇、无补给抵达南极。 1986年1月 资深副主编约瑟夫·加吉经过多年研究,报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地点是在巴哈马群岛的萨马纳岛。 1988年1月 国家地理学会庆祝自己的百年诞辰。 1988年12月 全息封面的百年纪念专刊专题讨论“我们能否拯救这脆弱的地球?” 1989年1月 “国家地理小蜜蜂”首次举办。到第10年,每年有500万学生参与。 1989年7月 整期杂志为法国专题,庆祝法国大革命200周年。 1993年1月 芝加哥大学的保罗·塞利诺在学会总部宣布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恐龙。 1995年4月 《国家地理》杂志日文版开始出刊,是杂志的首个地方语言版本。 1995年8月 “国家地理电视”成为独立纳税的子公司。 1996年5月 在秘鲁高山上发现的一具冰冻的印加女孩木乃伊在学会的探索堂首次展出,观众达到创纪录的5万人。 1996年6月 学会推出网站 1996年8月 整期杂志集中关注墨西哥。 1997年7月 罗伯特·D·巴拉德在学会宣布在地中海海底发现八艘古代沉船。 1997年8月 古人类学家李·贝格尔介绍在南非发现有史以来最古老的现代人足迹。 1997年9月 “完全国家地理:《国家地理》杂志108年”光盘推出。 1997年9月 国家地理国际频道开播;到2002年7月,收视超过15亿户,在140个国家用23种语言播出。 1997年10月 《国家地理》杂志西班牙语版在西班牙发刊。 1997年11月 《国家地理》杂志拉美西班牙语版发刊。 1998年2月 《国家地理》杂志意大利语版发刊。 1998年3月 探险项目委员会成立。第一年就出资约1百万美元,用于对地球上一些最有魅力、少有人知的地点进行考察。 1998年4月 国家地理制作了自己第一部大幅面电影《埃及之谜》。 1998年5月 罗伯特·巴拉德在国家地理资助下对中途岛进行考察,在太平洋下3英里多的海底发现美军的二战时期的“约克城”号航母。 1998年6月 国家地理宣布在中国发现有明显羽毛的恐龙化石,进一步巩固了恐龙与鸟类关系理论。 1998年6月 《国家地理》杂志希伯来语版在以色列发刊。 1998年9月 学会向美国和加拿大赠送千禧纪念礼:每个学校一幅新版世界地图。 1998年10月 《国家地理》杂志希腊语版发刊。 1998年11月 保罗·塞利诺在学会宣布,在西非尼日尔共和国境内撒哈拉沙漠发现巨型食肉恐龙。这种叫做“似鳄龙”的食鱼恐龙头颅状若鳄鱼,指长盈尺。 1999年1月 伊恩·贝克领导的小组在西藏南部的藏布峡谷发现瀑布。这条19世纪以来传说中的“隐身瀑布”落差115英尺,数百年来,门巴猎人们严守着它的秘密。 1999年3月 高海拔考古学家约安·雷恩哈德在世界上最高的考古发掘场所、阿根廷尤耶亚科山顶墓穴中发现三具冰冻木乃伊和精美的印加器物。 1999年4月 海洋生物学家希尔维亚·厄尔开始“可持续性海洋考察”的探索阶段,这是国家地理学会一个为期5年的美国海洋保护区探索和记录项目。 1999年4月 《国家地理探险》杂志创刊。杂志以国家地理学会遍布全球的探索家和探险家撰写的独家专稿为特色。 1999年6月 罗伯特·巴拉德领导的考察队在东地中海发现两艘古腓尼基沉船。 1999年9月 《国家地理》杂志的法语、德语和波兰语版发刊。 1999年11月 著名的山地摄影师/探险家布拉德福德·沃什伯恩宣布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正式修正高度为29,035英尺(8,850米),比此前在1954年确定的高度高出7英尺。 1999年11月 古生物学家保罗·塞利诺在学会为一只巨型素食恐龙揭幕,这只叫做“泰鸠敦龙”的史前长颈恐龙重约20吨,长成有70英尺(21米)长。 1999年11月 罗伯特·巴拉德宣布,1999年7月的一次考察中发现支持7000年前黑海大洪水的证据。 2000年1月 《国家地理》杂志韩语版发刊。 2000年4月 国家地理召集第一届驻会探险家聚会,为新千年的探险事业重新规划。他们是斯蒂芬·安布罗斯、罗伯特·巴拉德、韦德·戴维斯、希尔维亚·厄尔、简·古道尔、约安·雷恩哈德和保罗·塞利诺。 2000年4月 古斯塔夫斯·麦克劳德在《国家地理》的支持下首次完成了驾驶开放式驾驶仓飞机飞越北极的壮举。 2000年5月 《国家地理》杂志巴西葡萄牙语版发刊。 2000年8月 国家地理资助的考察小组使用先进的全球定位系统装置,在秘鲁的内瓦多-米斯密山中发现亚马逊河源的精确位置。 2000年9月 《国家地理》杂志的丹麦、瑞典、和挪威语版发刊。 2000年10月 《国家地理》杂志第一期荷兰语版出刊。 2000年11月 罗伯特·巴拉德宣布在黑海发现一只保存完好的1500年前古木船。 2001年1月 进入21世纪,国家地理学会有新的目标:鼓励人们更好保护地球。

张辰亮“无穷小亮”原名张辰亮,是科普杂志《博物》的创意总监,科普博主,经常出现在各个视频平台,,一边玩梗吐槽,一边用很专业的知识对网络生物谣言进行辟谣,把这样本应该枯燥无味的科普知识变得使大众容易接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