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学术思想论文

发布时间:

学术思想论文

通过了解学术思想的概念,然后再查看课题中要求学术思想的主题是什么,再来查询相关资料结合资料来写学术思想。不仅是关于目前正在申报的课题的观点,还包括之前所做研究中的代表性观点。这里对学术观点的写作应该指出与正在申报课题之间的相关性,不能是随便写一些观点。在形式上,这里一般写三条就可以,每条列出小标题概括观点,后面用一段话给出详细论述。与前期项目、博士论文等的关系与前期项目、博士论文的关系也是很多课题申请书中要求阐释的一部分。如果正在申请课题与自己之前的课题项目或博士论文没有关系,这里可以直接写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那么就要写明其中的继承性创新关系,一般写一段简短的话,将如何继承了其中的内容以及如何实现了哪些创新点都写出来。有的课题还会要求申请人列上自己的参考文献,也就是与本课题相关的代表性专著、文章等。文献既需要具备权威性,还要考虑系统性。

学术论文其实就是一种表达学术思想和相关技术内容等的一种论文形式,它与普通论文最大区别就在于:规范化,学术论文摘要、引言、正文、测试结果、结束语以及参考文献都是严格的规定的。当然具体的学术期刊都会有自己的规定,但是通用规则不会变。如果你想提供学术写作能力,可以百度搜:普刊学术中心,有不少资料可以学习下。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学术论文是对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的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是对一个学术课题的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的,或是对应用到实际取得新进展的己知原理的科学总结提供书面文件供学木会议或其他用途在学木刊物上阅读、交流、讨论或发展,学木论文是在研究某一科学领域的学术问题后提出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

论文格式主要分成 3 个主要部分,即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部分。论文前置部分包括:论文题目、作者、论文摘要、关键词;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结论、参考文献;附录主要包括:图、表和照片。笔杆网上有个在线写作功能,还是很不错的。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文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钱穆)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BrRbg 提取码:y1ci书名: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作者:钱穆豆瓣评分:9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份:2009-12页数:299内容简介:《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5)》内容简介:《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一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一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一八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本册专论两宋之部。作者把宋学分成三期,初期以胡瑗、孙复、欧阳修、范仲淹和王安石为代表,注重明体达用和道德文章,气象阔大;第二期以周敦颐、邵庸、张载、程颐、程颢为代表,是正统理学的形成期;第三期以朱熹、陆九渊为代表,前者“和合一切”,后者则“扫荡一切”。《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5)》循此线索,对两宋时期的思想大家与重要著作或做精细分辨,或做简要述评,既在孔孟、《易》《庸》、二程、朱陆的整个儒学系统中分辨其传承异同和思想衍变;又从受儒释道多方影响的中国学术思想史的角度对两宋儒学的形成、抱负和特质做了中肯而精当的点评。作者简介: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一、沈括 (1031—1095)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嘉进士。神宗时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郊),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 二、朱熹 (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认为理和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他从事教育五十余年,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他的理学一直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很有影响。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钱穆)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_Q 提取码:2xra    书名: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作者:钱穆豆瓣评分:5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份:2009-12页数:250内容简介:《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1)》内容简介:《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一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一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一八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本册迄春秋,共收论文七篇。首先推论中国上古之时北方农作物及山居情况,详密考索华夏先民的基本生存境遇。再论周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意义,探求《诗经》的源流意蕴,考辨《西周书》之文体,发明《易经》之旨趣,皆援史证经,多发前人所未发。最后引经据史,以春秋时代人的行为事例验证中国文化之特殊性——道德精神,深细剖揭民族文化之生命内涵。作者简介: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晏子(?--前500),名婴,字平仲,春秋齐国人。 在君臣关系上,他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即君臣互补,取长补短,而非一味附和。 他是一位无神论者,相信人民的力量,认为统治者应当亲民爱民,采用“民本”的思想治理国家。 老子(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楚国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晚年,周王朝日趋没落,老子便弃官归隐,并且写出《道德经》,申述道德的含义。认为道是先天存在的,循环往复;德由道所产生,是道的具体表现,其思想论述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还用道德的辨证关系辨证了万物的存在,基于这种认识,提出了“自然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观点。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当未被当时战火连连的大小国所接受。因此他周游列国,招收弟子,形成了儒家学派。 孔子的学术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思想观点被后来的封建统治阶级所采纳,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墨子(前468-前376),名翟,春秋鲁国人。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最重要的伦理和政治主张是“兼爱”,但这种思想无法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在秦汉后便成为了绝学。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子子舆,战国鲁国人。 “孟母三迁”的典故自古便成为教育的典故。 在学术思想上,他作出了“心性论”的阐述,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重视养心,保养自己的心性。。 在政治上,他提出了“王道仁政”、“民重于君”的学说,主张用“仁义”的思想治理国家。后代人认为孟子发扬了儒家学派的思想观点,并被尊称为“亚圣”。 庄子(前369-前286),名周,子子休,战国宋国人。 庄子的思想集中在《庄子》一书中,他的学术思想继承和发扬了老子关于道的绝对主义和神秘主义,后人以“老庄”相提,其学术思想主要是相对主义观点。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子卿,战国赵国人。 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论者。 在伦理道德观念上,他的思想观点与孟子的“仁”不同,荀子更加注重“礼”的作用。主张“性恶论”。 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治”与“法制”相结合,礼敬君子,法治小人。 韩非子(前280-前233),战国人。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学术思想继承了老子的“道”,但把道理解为事物发展的规律,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在政治上,主张以法为主的“法术势”结合。 董仲舒(前176-前104),西汉人。 董仲舒向武帝提出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主张,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思想观点,是儒家的“王道政治”和“仁政思想”。 王充(27-97),字仲任,东汉人。 王充的学术思想具有批判性。在哲学上,他提出了“天道自然论”的体系,反对“天人感应论”,强调天道的自然无为性。 王弼(226-249),字辅嗣,魏国人。 王弼能言善辩,是中国古代最年轻的玄学大师。 在学术思想上,提出了“贵无”的观点,认为“无”是事物的本源。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制”。在哲学认知论上,提出了“得意忘言”,并论证了《周易》的言、象和意的关系。 慧能(638-713),本姓卢。 禅宗的创始人。 慧能虽不识字,但悟性极高,针对神秀的偈语,指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主张“见性成佛”,提出了“顿悟”的修行方式。 周敦颐(1017-1073),子茂叔,北宋人。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创始人,其思想被后代的程颐所发扬。 在道德修养上,提出了“主静”的主张。在学术思想上,“援道入儒”,发挥了《中庸》的天人合一思想。 朱熹(1130-1200),子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南宋人。 朱熹的学术思想继承合发展了二程(程灏、程颐)的思想,被后世称为朱程理学。 在知行问题上,提出“知先行后”,认为明白义理才能有所作为。 此外还有明朝的李贽,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清朝的戴震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论文

写作思路:根据导师的要求定好题目,再根据题目拟大纲,但是要先给导师看一下是否可行。论文选题推荐:1、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2、思想政治课如何理论联系实际。3、分层递进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4、初中思想政治教法浅谈。5、如何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6、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7、浅谈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8、对山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9、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探索。10、谈谈小学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创新。11、浅谈农村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12、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政治思想工作。13、强化德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14、浅谈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15、德育工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16、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17、改进政治思想教育,塑造学生优良人格。18、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研究。19、中学生思想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研究。20、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警惕全球变暖 最近这几年,大家觉得天气一下子就变热了,原本凉爽的秋天现在几乎要到10月下旬才开始,8月份最热的天居然达到了40度以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人类自己惹的祸。 随着人类高科技发展进程越来越快,科学随之产生的副作用逐渐体现出来,全球变暖就是一个例子。天气炎热,在酷暑里泡空调成为了一项新的“业余爱好”,但人们可曾想过,空调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空调排放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甲烷,输送到外面,甲烷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气体。同时,空调还会浪费掉许多电,所以要尽量避免用空调,适当即可。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二氧化碳!汽车尾气与工厂废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最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即全球变暖)现在汽车逐渐增多,据有关方面统计,到21世纪,汽车在全世界已有7亿辆,大量的尾气严重影响着我们,咳嗽,喉咙发炎……最重要的是全球变暖。有人统计,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了20吨一年!中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排放量也有51吨一年!我们周围的环境在恶劣地变化。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森林锐减,水资源破坏,生态链严重被破坏,大量土地贫瘠,水污染严重,据统计全世界10%的河水被污染,新鲜的淡水供应成了问题,同时由于矿物质被大量使用,燃烧出的CO2气体导致了大气污染,同时臭氧层被严重破环,南北极出现臭氧层洞,加剧了环境的恶化。这样恶性循环的话,最终会导致人们的生活被严重影响。 这样一来的悲剧是什么呢?当然是显而易见了!天气加热,海平面上涨,南北极冰川融化,海滨城市,岛国被淹。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实验证明,以后300年,海平面将上涨半米多,这还是最乐观的数据。再过7年,全球变暖将会无可逆转地持续。更可怕的是,由于北极冰融化,降雨量加强,大量淡水汇入北大西洋,破坏了墨西哥暖流,一旦墨西哥暖流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将会下降5—8度之多,从而造成的影响,很可能引发新的冰河时期!想必大家一定看过《后天》这部电影,剧中的情景正是几百年后对我们地球的一个真实写照:龙卷风,冰层断裂,温度急剧下降,冰风暴,冻雨,地震,洪水,海啸……这并不是疯狂的幻想,如果人类不停止毁坏环境的话,这将成为现实!全球变暖不仅仅是天气变热,更会牵连出许多负面影响! 为了拯救地球,我们应该尽量做到:不开空调,使用回收环保纸张,舍弃肉类(牛排)食品(牛消化中含有一氧化二氮,如果你转为素食主义者,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减少5吨!)不用塑料袋,乘公交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环保并不难,只要你支持环保,就是你给这个星球的最好礼物,不需要太多言辞,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就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如今,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纷纷行动起来,我们虽然也采取了行动,但,对于一个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这一点,还是不够的。所以,警惕全球变暖,是全人类为了挽救地球的唯一方法,有人也许会说:我们不是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答案虽是肯定的,但那又能容纳多少人呢?有人说:治理温室效应的资金太大了,对金融来说是天价。但,如果一直拖延,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的地球面目全非,别说金融,就连自己的生命也难保啊!所以环境保护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真正付之与行动了。 回答者: 阿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文

晏子(?--前500),名婴,字平仲,春秋齐国人。 在君臣关系上,他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即君臣互补,取长补短,而非一味附和。 他是一位无神论者,相信人民的力量,认为统治者应当亲民爱民,采用“民本”的思想治理国家。 老子(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楚国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晚年,周王朝日趋没落,老子便弃官归隐,并且写出《道德经》,申述道德的含义。认为道是先天存在的,循环往复;德由道所产生,是道的具体表现,其思想论述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还用道德的辨证关系辨证了万物的存在,基于这种认识,提出了“自然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观点。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当未被当时战火连连的大小国所接受。因此他周游列国,招收弟子,形成了儒家学派。 孔子的学术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思想观点被后来的封建统治阶级所采纳,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墨子(前468-前376),名翟,春秋鲁国人。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最重要的伦理和政治主张是“兼爱”,但这种思想无法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在秦汉后便成为了绝学。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子子舆,战国鲁国人。 “孟母三迁”的典故自古便成为教育的典故。 在学术思想上,他作出了“心性论”的阐述,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重视养心,保养自己的心性。。 在政治上,他提出了“王道仁政”、“民重于君”的学说,主张用“仁义”的思想治理国家。后代人认为孟子发扬了儒家学派的思想观点,并被尊称为“亚圣”。 庄子(前369-前286),名周,子子休,战国宋国人。 庄子的思想集中在《庄子》一书中,他的学术思想继承和发扬了老子关于道的绝对主义和神秘主义,后人以“老庄”相提,其学术思想主要是相对主义观点。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子卿,战国赵国人。 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论者。 在伦理道德观念上,他的思想观点与孟子的“仁”不同,荀子更加注重“礼”的作用。主张“性恶论”。 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治”与“法制”相结合,礼敬君子,法治小人。 韩非子(前280-前233),战国人。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学术思想继承了老子的“道”,但把道理解为事物发展的规律,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在政治上,主张以法为主的“法术势”结合。 董仲舒(前176-前104),西汉人。 董仲舒向武帝提出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主张,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思想观点,是儒家的“王道政治”和“仁政思想”。 王充(27-97),字仲任,东汉人。 王充的学术思想具有批判性。在哲学上,他提出了“天道自然论”的体系,反对“天人感应论”,强调天道的自然无为性。 王弼(226-249),字辅嗣,魏国人。 王弼能言善辩,是中国古代最年轻的玄学大师。 在学术思想上,提出了“贵无”的观点,认为“无”是事物的本源。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制”。在哲学认知论上,提出了“得意忘言”,并论证了《周易》的言、象和意的关系。 慧能(638-713),本姓卢。 禅宗的创始人。 慧能虽不识字,但悟性极高,针对神秀的偈语,指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主张“见性成佛”,提出了“顿悟”的修行方式。 周敦颐(1017-1073),子茂叔,北宋人。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创始人,其思想被后代的程颐所发扬。 在道德修养上,提出了“主静”的主张。在学术思想上,“援道入儒”,发挥了《中庸》的天人合一思想。 朱熹(1130-1200),子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南宋人。 朱熹的学术思想继承合发展了二程(程灏、程颐)的思想,被后世称为朱程理学。 在知行问题上,提出“知先行后”,认为明白义理才能有所作为。 此外还有明朝的李贽,明清之际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清朝的戴震等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钱穆)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_Q 提取码:2xra    书名: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作者:钱穆豆瓣评分:5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份:2009-12页数:250内容简介:《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1)》内容简介:《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一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一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一八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本册迄春秋,共收论文七篇。首先推论中国上古之时北方农作物及山居情况,详密考索华夏先民的基本生存境遇。再论周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意义,探求《诗经》的源流意蕴,考辨《西周书》之文体,发明《易经》之旨趣,皆援史证经,多发前人所未发。最后引经据史,以春秋时代人的行为事例验证中国文化之特殊性——道德精神,深细剖揭民族文化之生命内涵。作者简介: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写小论文专捡一个时期的统述一下就差不多了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 770 -前 476 )战国(前 475-前 221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出自这里。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但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汉族思想、文化两千余年。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其辉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疑源自其学术思想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绽放出的精彩光芒。在此我将简单论及这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由于学问的限制,仅希望可以准确的理清这条主线,并跟随学术的发展进程进行一番浅薄的思考。 中华民族的形成约在4000多年前,学术思想的起源理应十分古老,然而由于语言与文字的限制,对于其起始时间并没有确切的记录为证。从可拷资料中推论,我国学术思想应萌芽于原始巫术。 人类形成之初,与自然界的大多数动物一样,“生存”在很程度上受到自然的掌控,这是人类智力与力体发展的必经阶段——零生产力阶段:生存所需完全依靠自然来源,通过采集和渔猎等方式获取食物,不可自给自足,换言之,这个时期,人类形成自然崇拜情节是不可避免的,随之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皆有神灵为之主宰,“大低当时之鬼神,不外天神、地祗、人鬼、物魅四者,这都不出乎自然崇拜与灵魂之外。”(《中国学术史讲话》杨东莼),又有《诗》:“天生蒸民”;《礼记》:“万物本乎天”等记载。并创制了一套简单的模式,如,在死者周围撒赤铁矿等,来表达他们对于自然神灵的崇拜、尊敬与服从。此后,生产力虽有所提高,人类逐步进入了农耕、畜牧的阶段,但原始农业生产对于自然仍有极大的依赖性,人类对于自然神灵的信仰继续延续着,祭祀行为日益规范化、复杂化,并随之产生了“巫”,:作为上天旨意的传递者,“巫”成为了人与天神之间沟通的桥梁,其重要地位可想而知,早期记载显示:“巫”与部落首领是统一的。而在生产力导致阶级分化的历史阶段里,“巫”的重要地位常通过其显赫的阶级地位体现。从政教不分到官师不分,在这一较长的时期内,“鬼神术数”可以说就是唯一学术思想。 殷商时期,巫出现了不同的分工,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官员。关于“巫”的分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言:“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兴典之。至于夏、商、周,故重黎氏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 周代,由“巫”向各种官僚体制分工更加具体了,教育体制亦由官僚体制承担,成为“官学”;东周,奴隶社会的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宣王后礼崩乐坏,开始出现“私学”,周时的教育中都是由史官主管,班固《汉书艺文志》:“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至春秋之际,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政治、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等也随之进行着巨大的变革。井田制瓦解,新兴的地主阶层逐渐代替了旧的奴隶主,整个社会处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型时期,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时期,学术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在这个特殊的时代,面对事实,人们对于“鬼神”和“天”的迷信程度都有所降低,甚至怀疑,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到,是亦多言矣,其不可信?”(《左传》昭公十八年)。于是,诸子各家站在自己的阶级立场深入思考这场时代的大变革,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学术思想上的发展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推动,终于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壮观场面。 一、道家。创始人:老子。最初称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立即成败存亡祸福,古今指导,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首,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书也。”主张:以“无”为宇宙本体,以“无”顺应自然。著作:《老子》又称《老子道德经》。道家发展人:庄子,著作:《庄子》,又名篇《齐物论》、《逍遥游》反映其思想。 二、儒家。创始人:孔子。《汉书艺文志》:“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维护传统的宗法制度的礼仪和仁。继承者:由若,继承了空子的“孝”、“礼”;子思学派:代表:孟子,继承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荀子,提出“性恶说”。 三、墨家。创始人:墨翟。代表手工业者。在伦理观上主张“兼爱”,反对宗法、登记制度,提倡使天下兼相爱,以为:“天下兼相爱则止,相交恶则乱”(《墨子兼爱》)。“兼爱”的基础是“慈、孝”,同时反对贵族欺压下层百姓,强执弱,富辱贫,贵傲贱。诈欺愚,强调“义理合一”,强调“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爱》)在政治上,目的:“大同”、“尚同、尚贤”。 四、法家。思想上溯到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真正形成学派、产生系统的学说,当首推战国时期的李悝、吴起。《汉书艺文志》:“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有著作:《韩非子》。 其他众多学派及其思想不一一列举。 战国后期,各诸侯国积极变法改革,其中商鞅于秦孝公室的变法影响最大,秦国凭借其强大的实力,灭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专制统治的巩固必然不容学术思想的自由分化,于是百家争鸣结束了,学术思想必然由分化走向混合,早在诸侯国实力产生显著差别的战国末年,“所谓杂家的《吕氏春秋》出世(书成于公元前二三九年)”就明显的表现着这种趋势(《中国学术史讲话》杨东莼)。到秦国成功统一,更是极端的以“焚书坑儒”的形式制止着学术思想的发展,独以严“法”治国,最终迎来二世而亡的厄运。秦的灭亡,并不是质疑了学术思想混合的必然性,相反,它以自身灭亡的沉痛代价为后来的大一统国家提供了这样的经验:即,在“统一国家”的不同阶段必须选择不同的学术思想加以辅助,才能有力地推进国力的发展及强盛。如,秦国打天下时靠“法家”;统一初期,便应像汉高祖一样以“道家”为宗——休养生息;到国力强盛时,汉武帝则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进一步巩固统治,可见,学术思想以政治为转移已成为统一国家的一大特色,亦是其局限所在。儒学的政治地位从汉武帝得到确立,作为结果之一,两汉经学亦蓬勃地发展起来,至此,学术史上又呈现出一道引人注目的光芒。 汉武帝于建元五年,兴太学,置五经博士,此用各家的学说,教授经学,五经博士主要有:尚书(欧阳尚书)、易(田何易)、礼(后巷礼)、诗[鲁诗(申培公)、齐诗(袁固生)、韩诗(韩婴)]、春秋(董仲舒、胡毋生)。汉武帝后,五经又细分为十四博士之学,也就是所谓的经文十四博士之学:尚书[欧阳生、大夏侯(胜)、小夏侯(建)]、易[施氏(施雠)、孟子(孟喜)、梁氏(梁丘贺)]、礼[大戴(德)、小戴(圣)、庆氏(庆普)]、诗[鲁诗(申培公)、齐诗(袁固生)、韩诗(韩婴)]、春秋[颜安乐、严彭祖]。两汉经学学派,最值得注意的,是今古文之争。“今文传自西汉之初,所谓‘十四博士列于学官’者是也;古文兴于西汉之末,新莽篡国、刘歆校书时所晚出者也。今文虽不足以尽孔学,然犹不失为空穴一支流;古文则经乱贼伪师之改窜附托,其与孔子之意背而驰者,往往然矣。”(《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梁启超),后汉儒学的郑玄,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人称“郑学”。 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科技的不发达等,儒家颇为信奉阴阳五行之说,因此,在两汉,几乎所有的入学家都受其支配,如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就主要以天道及阴阳五行学说来阐述《春秋公羊传》的大义等,到哀、平年间,更是谶纬盛行,“以通七纬(《易纬》、《书纬》、《礼纬》、《乐纬》、《诗纬》、《孝经纬》、《春节纬》)者为内学,通五经者为外学。”(《中国学术史讲话》杨东莼)迷信作为一种学术思想洋溢各处,廓清这种迷信之风的最突出的学者莫过于王充,他以自己的论著《论衡》等努力破除着当时的迷信之说,并为之做出巨大贡献。 时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我国由统一走向分裂,政治的分裂,朝代频繁更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术思想发展的不稳定,使之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时期特征:旧学(儒学)的衰落:当时,儒学除文学外,几乎一无所事。究其原因,不外乎天下大乱,民生疾苦,杀戮遍野,儒学后期步入谶纬弊端所致。另一方面,老子“顺应自然”的主张,再次适应了这个时代民众心理的消极因素,成为一方"安慰剂"传遍天下,拥有不同派别:如玄理派、丹鼎派、符箓派、占验派等。其中由张道陵创于东汉的“道教”,在此时也经历着魏伯阳、葛洪的发挥。同时,佛教已传入我国,部分统治者的大力宣扬,其影响逐渐深入,到南北朝时期,佛、道两教已并行于世。由此显见三国两晋南北朝一个不同于其他朝代的明显表征,即自然主义的盛行,代表人物:何宴、王弼、阮籍、陶渊明、葛洪等。这是既是老庄思想的泛化作用,又是动乱时代人们遍生厌世之心,向往自然心理的外在呈现。可以说,这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经历最衰弱时期,伴着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全盛大一统时代的到来,学术思想史上的崭新一页被翻开了——佛学时代。佛教自传入我国后,南北朝时期已非常兴盛,至隋唐,凭藉着其强大的国力,益加发达。“佛教十三宗,均起于东晋至隋、唐之时,其发达情形,由此可以窥见。”“以上十三宗,处涅磐归入天台、地论归入华严、摄论归入法相外,其于十宗[小乘教(俱舍宗、成实宗)、权大乘教(律宗、法相宗、三论宗)、大乘教(华严宗、天台宗、真言宗、净土宗、禅宗)],均经过及光大的时代”(《中国学术史讲话》杨东莼)我们自创诸宗派,又将哲学与宗教并重,使佛教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影响深远。 至宋代,儒学经历了一次大转变,即向理学的转变。这是长期以来,儒学在与道、佛争位的过程中,受道、佛影响,甚至融合的结果。早在隋、唐时代,王通、柳宗元等人就有三教合一说,他们可被看作是宋代理学的前驱。而理学的开山祖师则首推: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经过长期努力,宋代理学蓬勃发展,形成众家之说,濂溪之学、康节之学、横渠之学、明道伊之学、晦俺之学、南轩之学等等,皆表明儒学哲学化在宋代的成熟。至元、明两代,仍有白沙之学、阳明之学、东林学派等,可见理学仍处于学术的中心地位。需要提及的事,其他学术,如:经学、史学等的发展虽以“边缘化”,但并未停止发展。 至清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一度引起诸儒复明思想的兴起,加之对于明代兴盛一时的王学的反对及政治经济的全面影响,经学——朴学,再次兴盛起来,“是专指清代经学的正统学派而言,即专指清代经学的古文家而言。”(《中国学术史讲话》杨东莼)朴学启蒙于顾炎武等人,主张“学以致用”。成熟时期代表人物:惠栋(吴派)、戴震(皖派)等。其主要任务在于“考证”,研究对象为“经书”。“嘉、道后,庄存与崛起,遍提倡今文今学(即常州派),以与朴学分立,到这时,朴学才渐次走到他的衰落时期。”(《中国学术史讲话》杨东莼) 中国古代学术史的演变过程至此暂告一段落,需要补充的是,在元、明两代,由于政治经济及世界发展背景等原因,我国对外交流频繁,各国传教士到我国传教,造成了包括对学术思想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此不再详述。 中国学术思想在演变中逐渐丰富着、成熟着,这不仅是时代赋予的结果,更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用劳动创造、用智慧思考的结晶。我们的学术之路在继续,相信在笃厚的历史沉淀的基础上,在新世纪,我们的思想亦会愈加深刻,在人类历史上闪烁价值之光!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文题目

一、沈括 (1031—1095)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嘉进士。神宗时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郊),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 二、朱熹 (1130—1200)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认为理和气不能相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他从事教育五十余年,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文公文集》卷十四《甲寅行宫便殿奏札二》)。他的理学一直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很有影响。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

你可以去看下(历史学研究)~里面已经发表的论文你可以看下论题,好好学习参考下

学术堂整理了15个好写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民间借贷中的暴力冲突:清代债务命案研究  2、“冠带荣身”与明代国家动员——以正统至天顺年间赈灾助饷为中心  3、皇帝“私”礼与国家公制:“开元后礼”的分期及流变  4、全新世以来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5、先秦社会最高权力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6、出土文献与先秦自然宇宙观重审  7、18世纪中国南北方市场整合程度的比较——利用清代粮价数据的研究  8、逐鹿或天命:汉人眼中的秦亡汉兴  9、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10、秦汉帝国扩张的制约因素及突破口  11、金朝初叶的国都问题——从部族体制向帝制王朝转型中的特殊政治生态  12、清代耕地数据恢复重建方法与实证研究  13、科技考古视野下的商王朝锡料来源与“金道锡行”  14、南宋朝廷与四川地区的文书传递  15、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兼论秦军功爵制功效何以远超六国

中文免费论文地址集锦一、 综合类1、蓝之韵论文 门类较全。2、学生大论文中心、蜂朝无忧论文网门类很全。4、论文下载中心门类很全。5、论文帝国二、 教育类1、教研论文交流中心以中小学教育为主,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文章居多。2、教育教学论文网以教育论文为主,包含:语文论文 美术论文 物理论文化学论文 英语论文 历史论文 德育论文 教学论文数学论文 音乐论文 生物论文 自然论文 体育论文地理论文 摄影论文 劳动技术 农村教育 毕业论文素质论文 医学论文 电子电器学 思维科学 计算机论文活动课教学 书法篆刻论文 创新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西部教育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3、教育论文-/asp4、中国园丁网论文大观、北大附小学校教师的文章:三、 专业类1、优秀论文杂志以科技类为主。2、论文资料网以财经经济管理类为主。3、法律图书馆-/文如其名。4、法学论文资料库-/lw/文如其名。5、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mba职业经理人论坛、中国农业在线-农业论文、体育论文、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论文商务中心、法律帝国:四、 论文写作教学类1、学术论文其实是学术论文的写作网站。五、 博硕士论文1、论文统计实际上就是万方的论文统计。2、台湾博硕士论文咨讯网、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论文中国 :新浪论文网分类:_dir/jy/lw/中国论文联盟:大学生论文库论文资料网:论文下载中心:毕业论文网:学位论文:无忧论文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论文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