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南京行政学院学报官网

发布时间:

南京行政学院学报官网

4类刊物。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是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连续荣获:1999年被两总部遴选确定为全军“军事学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单位后,为适应新的形势,学院高度重视《学报》建设,逐年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力度;编辑部强化创新观念与质量意识,突出发展,面向全军全国争创一流期刊,使刊物日益受到军内外学术理论界和部队理论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2000年,获“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期刊奖”提名奖,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列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确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并于当年继1992年、1996年后,第三次被列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选拔批准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在《光明日报》所载2001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次文献转载量统计中,在全国800余家高校学报的综合排名由2000年的第78位上升至第17位;2002年,在教育部批准的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奖中,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在2002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二次文献转载量统计中,在全国高校学报的综合排名为24位,在全国政治行政学院学报中排名为第3位,在思想政治教育类排名为第4位,在哲学原理类排名为第8位。2010年4月,在国家《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国家新闻出版署1颁发)执行评优活动中,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南京政治学院学报》被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选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文章才是关键,等等吧,如果没有结果的话就改投其他期刊吧。投稿发表更快捷的话可以联系原上草论文操作、。

刊名: 江苏社会科学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主办: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3-8671 CN 32-1312/C 邮发代号 28-148 创刊年:1980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版核心期刊 刊名: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办: 江苏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江苏省镇江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1-6604 CN 32-1655/C 邮发代号 28-181 曾用刊名: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 创刊年:1994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刊名: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办: 江苏科技大学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江苏省镇江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673-0453 CN 32-1743/C 曾用刊名: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刊年:2001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刊名: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The Journal of Jiang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主办: 江苏行政学院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9-8860 CN 32-1562/C 邮发代号 28-278 创刊年:2001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刊名: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办: 江苏工业学院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江苏省常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672-9048 CN 32-1720/C 曾用刊名: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刊年:2000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刊名: 江苏政协 主办: 江苏省政协办公厅 周期: 月刊 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4-7433 CN 32-1350/D 创刊年:1992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以上是不完全统计楼主想更多了解的话,可以给我发百度HI消息!PS:苏大哥你怎么也跑来逛知道啦?

南京行政学院学报官网电话

体育期刊投稿地址及简介  《篮球》杂志由中国篮球协会主办。  该刊向读者介绍国内外重大比赛消息、评述、趣闻;世界篮球明星的成长及其训练、比赛经验;世界篮球新技术、新战术。  《篮球》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11号) 100061 CN11--1286( 双月刊)  《田径》杂志由中国田径协会主办。该刊内容有国内外重大比赛消息、评述、趣闻和成绩纪录;世界优秀运动员传记及其成功之路以及田径运动的技术、理论等。  《田径》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11号) 100061 CN11--1287(双月刊)  《体??》杂志由中国体??协会主办。该刊主要栏目有国内外竞赛、技术训练、知识之窗、群星谱、业余训练、科学研究、宿将回忆录、小资料、健美讲座等。  《体??》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8号) 100061 CN11--1288(季刊)  《游泳》由中国游泳协会主办,该杂志是以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工作者和广大爱好者为对象的群众性专项刊物。介绍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专项运动知识、技术、训练与群众活动以及国内外新动向和优秀运动员。  《游泳》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5号) 100061 CN11--1289(双月刊)  《中国排球》杂志由中国排球协会、新体育杂志社主办。该刊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向排球爱好者普及排球知识,开拓其视野;向排球工作者介绍世界排坛的新技术、新战术及新动向,以促进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  《中国排球》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8号) 100061 CN11--1458(季刊)  《武术健身》杂志由新体育杂志社主办。该刊宣传武术、气功的健身作用、知识和方法;挖掘、介绍祖国民间传统养生法;引导人们科学地进行武术、气功锻炼,注重武德修养,增进身心健康。  《武术健身》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8号) 100061 CN11--1459(双月刊)  《学校体育》杂志由国家教委、国家体委主办。该刊主要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动态和经验;协助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业务进修。辟有行政管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课余训练、国外学校体育、人物志、信息台等栏目。  《学校体育》杂志社(北京体育学院内) 100084 CN11--1524 (双月刊) 主编:赖天德  《中国体育》杂志是国家体委主办向海外华人宣传我国体育的综合性刊物,介绍我国体育战线取得的成就,扩大中国体育在海外的影响。主要栏目有体育竞赛、群众体育活动、民族体育、中国武术传统健身方法、体育名人介绍等。  《中国体育》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8号) CN11--1753(月刊)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主要介绍本院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各个项目的技术分析,专题调研和经验总结,以及国内外体育科研成果、经验和动态等。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北京体育学院内) 100084 CN11--2096(季刊)  《中国体育科技》杂志由国家体委科研所、情报所主办。该刊介绍体育科研成果、交流训练经验,沟通国内外科技信息。设有科研成果、调研报告、专题论文、经验总结、问题探讨等栏目。  《中国体育科技》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11号) 100061 CN11--2284(月刊)  《体育文化导刊》  地址:北京崇文区天坛东里中区中14号 邮政编码:100061  E-mail:  《体育科技文摘》由国家体委体育情报研究所,北京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共同主办。国内唯一的体育科技情报检索类文摘期刊,属国家科委国内外科技期刊检索系列,公开发行。该刊通过文摘、简介和题录三种形式报道国外的体育科技文献,对部分重点期刊做较全国的报道。通过该刊可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了解广泛的体育科技信息,它是从事体育科研、教学、训练管理工作的各级人员必备的工具书。  《体育科技文摘》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11号)100061 CN11--2459 (双月刊)  《健康顾问》杂志由人民体育出版社主办。该刊普及健康、养生、预防疾病的知识,根据不同年龄组、不同工作性质的需要,就人的发育、生长、心理、生理以及健身防病等方面,介绍各种知识与方法,注重介绍国内外各种行之有效的体育疗效方法和健身方法。  《健康顾问》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8号) CN11--12979(季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学会主办。该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刊登运用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理论,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提出的各种医学问题的研究成果,以促进我国运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增强人民体质。主要栏目有论著、综述、国外动态、研究方法、临床与研究报道、文摘、简讯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11号)100061 CN11--12989季刊)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是北京体育师范学院主办的体育学术刊物。本刊紧密联系实际,刊登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力求反映当代体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读者对象为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北京北三环路21号) 100088 准印证号:8903689(半年刊)  《体育教学》杂志是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出版发行的科普性季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对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交流体育教学经验,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理论、方法,以及教学改革;研究青少年体质等问题。本刊主要面向中、小学体育教师和管理干部。  地址:北京北三环西路11号,邮政编码:100088,CN11-3145/G8,ISSN1005-2410(季刊)  E-mail: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是为从事体育教学、科研人员及体育院校师生提供科技信息和学术争鸣园地的专业性刊物。主要内容有基础理论、体育教学研究、学校体育、体育科学理论等。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天津体育学院内) 300381 CN12--1140 (季刊)  《内蒙古体育科技》是内蒙古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体育科学综合性刊物。辟有体育理论、运动训练、运动心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理生化、运动选材等栏目。  《内蒙古体育科技》编辑部 (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14号) 010030 准印证:15--1064(季刊)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是沈阳体育学院主办。该刊以体育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为主,鼓励对新学科的探讨和对体育边缘学科领域的开拓。主要栏目有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科研、学生园地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编辑室(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一段一号) 110032 CN21--1081 (季刊)  《沈阳体育学术》杂志是由沈阳市体育科学学会、沈阳体育学院科研处主办。主要栏目有体质与选材、教学与训练、评价与评估方法、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科技工作简讯等。  《沈阳体育学术》编辑部 (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一段一号) 110032 准印证:031(季刊)  《辽宁体育》杂志是由辽宁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办。该刊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宣传报道党的体育方针、政策,传播体育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交流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经验。主要栏目:体育论坛、工作研究、体育发展战略、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体育科研、竞赛与裁判等。  《辽宁体育》编辑部 (沈阳市和平南大街42号) 110061 CN21--1123(月刊)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编辑室(长春市自由大路34号)130022 准印证号:149  副总编:肖桂华 吉林体育学院编辑出版,是以反映本院教学、训练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也是同各高等院校之间交流体育教学、训练经验、探讨体育理论、介绍体育科研成果的阵地。读者对象:体育教师、教练员及体育爱好者。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上海清源环路650)200433 CN31--1005(季刊)  本刊以反映本院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同时对外开展学术交流,以促进体育教学、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加强新学科的建设,更多更好地培养体育人材。主要栏目有基础理论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运动技术与战术,体育组织与管理,学校体育,国外体育,体育史料等。  《上海体育》编辑部(上海市南京西路150号) 200003 CN31--1054 (月刊)  上海市体委主办的《上海体育》杂志为综合性体育刊物。旨在宣传我国体育运动(侧重上海)的成绩和体育界的精神风貌,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栏目有人物专访、赛场内外、大赛前后、学校体育、超级名星、国际体坛、健身之道、棋牌篇、友谊之路等。  《国外体育科技》编辑部 (上海体育学院内) 200433 准印证:160(季刊)  《体育与科学》杂志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的综合性刊物。辟有社会科学工作者论体育,体育文化研究、奥林匹克思想研究、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学校体育、体育科研与运用等栏目,集思想性、实用性、知识性为一体,是体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体育与科学》编辑部(南京市孝陵卫) 210014 CN22--1208(季刊)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编辑室(南京市孝陵卫南京体育学院内) 210014  《浙江体育科学》编辑部 (杭州市体育馆路104号)310004 CN--1128(双月刊)  由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浙江体育科学》杂志是综合性体育科技刊物。旨在探索和研究当代体育科学发展规律和趋势,介绍和交流体育学术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群众体育、体育管理等领域中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并注重反映新技术革命对当代体育的影响和作用,同时提供国内外体育信息和动态。主要栏目有体育战略预测、新技术革命与体育、争鸣论坛、改革之窗、体育学术研究、运动训练与技术、学校体育、讲座与函授等。  《福建体育科技》是福建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研所主办的一个旨在介绍体育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办法的综合性体育刊物。本刊辟有体育理论、运动训练、运动心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学校体育、体育译文等栏目。  《福建体育科技》编辑部(福州市五一路状元巷17号) 350005 CN35--1093(季刊)  《体育教学与研究》杂志由福建省体育卫生教育研究会和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主办。本刊主要是反映体育系教学、科研和普通中学、中等师范、中专、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学改革、课余训练等情况。本刊辟有教学改革、教书育人、体质调研、学校管理、课余训练、师资培养、体育卫生知识、体育译文和体育信息等栏目。  《体育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内) 350007 准证号:042(季刊)  《福建体育学院学报》是本院的学术窗口,面向广大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和广大体育工作者。主要反映本院的体育科研成果,登载体育发展战略与改革、教学训练与人材开发,学科理论与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旨在加强学术交流,为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运动技术水平服务。  《福建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厦门市集美镇) 361021 准印证号:118 (半年刊)  《山东体育科技》杂志是由山东体育科学学会、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围绕本省体育工作的重点,传播国内外体育科技情报信息;介绍、推广国内外体育科研新成果。主要栏目有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学校体育、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技战术分析、仪器器材研制、体育科研文摘等。  《山东体育科技》编辑部 (济南市文化东路45号 250014 CN37--1011(季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由武汉体育学院主办。该刊主要登载当代体育科学研究成果,旨在发展体育理论,加强学术交流。主要栏目有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教学训练与人材开发、基础理论与技术应用、科技文献与信息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武汉市卓刀泉) 430076 CN42--1105 (季刊)  《湖北体育科技》杂志是由湖北省体育科技研究所主办的,以介绍国内外体育科研的新方法、新动态为主。主要栏目有运动训练、运动医学、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体育教学、经验介绍、学校体育等。  《湖北体育科技》编辑部(武汉市武昌体育场) 430060 CN42--1177 (季刊)  《湖南体育科学》是湖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1979年1月创刊。主要栏目有运动训练、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校体育、体育科研、体育译文等。读者对象: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及体育工作者。  《湖南体育科学》编辑部(长沙市体育馆路1号)410005 CN43--111(季刊)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广州市沙河水荫路)510503 CN44--1129(半年刊)  《广东体育科技》编辑部 (广州市较场西路16号) 510056 CN44--1226(季刊)  《广东体育科技》杂志是由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是体育科技方面的综合性刊物。主要介绍国内外体育科研新成就,侧重探讨田径、游泳、足球、举重等项目的训练方法、运动技术及战术,介绍现代科技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主要项目有综合、田径、游泳、足球、举重、体??、技巧、篮球、排球、运动生理、运动医学等。  《体育学通讯》杂志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会刊。是全国高校体育教师、卫生保健人员和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学术阵地和进修园地。设有体育课程建设、大学生体质研究、卫生保健教育、课余运动训练、体育学知识和信息等栏目  《体育学通讯》编辑部(广州市华南师大体育系) 510631 准印证号:417(季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以报道本院学术研究较有特色的体育史、武术、运动医学和新兴体育学科为重点。辟有体育史与体育理论、体育技术、教学和训练、体育基础学科理论、运动医学、学校体育等栏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成都市南效公园右侧) 610041 CN51--1097(季刊)  《体育科学》(双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677X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95/G8 地址:北京体育馆路5号 邮政编码:100763 E-mail: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季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6710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812/R) 地址:北京体育馆路11号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邮政编码:100061 电话:(010)67112233-2504 传真:(010)67146035  《教育教学研究论丛》(双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9605 国内统一刊号:CN11-1038/F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东26——24号 邮政编码:221008 电话号码:0516—3897572;5663312 E-mail:

确切答案,如果可以,尽量不要上,教学质量实在不敢恭维,而且,有兴趣,你可以去他们的学校看看。我去了一次下了一跳

计算机是统考拜托就那四门那如果要跨专业最好问问学长这样最保险每个学校都不同的

南京行政学院学报官网订阅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前身是《乡镇经济》,《乡镇经济》是2004年北大中文核心,属三类。但2008年就不是了,所以降为四类。2010年《乡镇经济》更名为《安徽行政学院学报》,也就是四类了。

刊名: 江苏社会科学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主办: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3-8671 CN 32-1312/C 邮发代号 28-148 创刊年:1980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4版核心期刊 刊名: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办: 江苏大学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江苏省镇江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1-6604 CN 32-1655/C 邮发代号 28-181 曾用刊名: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 创刊年:1994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刊名: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办: 江苏科技大学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江苏省镇江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673-0453 CN 32-1743/C 曾用刊名: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刊年:2001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刊名: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The Journal of Jiang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主办: 江苏行政学院 周期: 双月 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9-8860 CN 32-1562/C 邮发代号 28-278 创刊年:2001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刊名: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angsu Polytechnic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办: 江苏工业学院 周期: 季刊 出版地:江苏省常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672-9048 CN 32-1720/C 曾用刊名: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刊年:2000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刊名: 江苏政协 主办: 江苏省政协办公厅 周期: 月刊 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4-7433 CN 32-1350/D 创刊年:1992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以上是不完全统计楼主想更多了解的话,可以给我发百度HI消息!PS:苏大哥你怎么也跑来逛知道啦?

1、《行政裁决辨析》,载《法学研究》1990年第6期2、《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载《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3、《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国家赔偿》,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4、《国家赔偿立法探索》,载《中国法学》1991年第5期5、《向新的高峰迈进——九十年代我国行政法学展望》,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3期6、《行政处罚现状与立法建议》,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5期7、《规范行政行为》,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1期8、《行政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构想》,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2期9、《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范围》,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2期10、《公务法人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11、《行政许可权初探》,载《中外法学》1991年第3期12、《论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2期13、《司法赔偿制度论要》,载《政法论坛》1992年第4期14、《论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特征》,载《政法论坛》1994年第3期15、《论行政诉讼听证程序的基本原则》,载《政法论坛》1998年第2期16、《行政监督与救济制度的新突破》,载《政法论坛》1999年第4期17、《对我国行政诉讼类型的反思与重构》,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5期18、《WTO与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2期19、《澳大利亚行政法中的程序公平原则》,载《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2期20、《行政许可案件判决方式研究》,载《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21、《行政许可、登记行为违法的法律责任》,载《法学》2001年第10期22、《行政诉讼案件执行难的现状及对策》,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6期23、《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国家侵权损害赔偿》,载《行政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24、《关于收容审查、行政程序及法治原则的思考》,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25、《行政法官对国际法的适用》,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26、《公安派出所能否采取刑事强制传唤措施》,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27、《行政赔偿的范围》,载《江海学刊》1994年第5期28、《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及立法构想》,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29、《行政诉讼范围研究》,载《诉讼法学研究》(第一卷,2002年)30、《行政诉讼证据问题研究》,载《证据学论坛》2002年3月31、《国家赔偿法的完善及发展探索》,载《政府法制建设》2001年第2期32、《论行政诉讼中的撤销判决》,载《法学与实践》1990年第5期33、《建议制定行政许可证法》,载《法学与实践》1991年第5期34、《我国立法法应规范的“法”的范围》,载《法学杂志》1997年第4期35、《荷兰的行政法制度》,载《法学杂志》1999年第2期36、《国家赔偿法的立法模式》,载《法律科学》1994年第3期37、《行政诉讼第三人研究》,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3期38、《中国法治的里程碑--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39、《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40、《中国行政程序立法探索》,载《求是学刊》1999年第1期41、《公安侦查行为行政可诉性研究》,载《求是学刊》2000年第3期42、《透视中国的行政审判体制:问题与改革》,载《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43、《法治难题与行政法的任务》,载《求是学刊》2002年第5期44、《司法赔偿研究》,载《人民检察》1994年第1期45、《行政许可案件判决方式探微》,载《人民检察》1999年第8期46、《析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诉讼范围之必要性》,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10期47、《公益行政诉讼:维护公共利益的司法方式》,载《方圆》2001年第11期48、《澳大利亚行政法概览》,载《法律适用》1993年第4期49、《行政机关赔偿协议程序》,载《法律适用》1994年第2期50、《论对物行政行为》,载《法律适用》2002年第9期51、《试论行政诉讼的种类》,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52、《中国行政许可程序解决方案之选择》,载《法制建设》2002年第6期53、《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关键是严格执法》,载《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54、《正当期望:概念性的分析》,载《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夏季号55、《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交织与处理》,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4期56、《司法独立与宪法修改》,载《法学》2003年第12期57、《地方保护主义的成因和解决之道》,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6期58、《中国行政审判体制重构与司法体制改革》,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59、《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方式》,载《法学》2005年第5期60、《警惕执法者规避法律》,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2期61、《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载《法律适用》2005年第8期62、《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效力》,载《中国改革》2005年第3期63、《立法的民主化及法律监督》,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64、《论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65、《创新立法方式提高立法质量的重大举措》,载《中国人大》2006年第5期66、《修改行政诉讼法需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67、《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载《人民论坛》2005年第7期68、《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作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7次集体学习的部分讲稿,略有删节。原讲稿执笔人为马怀德、史际春、薛刚凌、刘守文。69、《公益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及提起条件论析》,载于《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70、《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及立法意义》,载于《政法论坛》2004年第5期71、《完善城管综合执法需更多智慧》,载于《法制日报》2006年9月5日

4类刊物。

南京行政学院学报官网投稿

一定要是江苏的吗,我只能提供下面的一些确定是诗刊的,还有江苏的一些报刊杂志,希望能对你有点帮助吧。  诗刊:100026北京市农展馆南里10号   诗探索:100037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中国诗人:200021上海市淮海中路606弄14号   九州诗文:030000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62号   诗选刊:050021河北省石家庄市槐北路192号   诗潮: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经街66号   诗林:15001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2号  淮风诗刊:233400安徽省怀远县东大街   黄河诗报:250001山东省济南市经六路117号   华夏诗报:510110广东省广州市文明路211号   散文诗:413001湖南省益阳市体育场东侧   南国诗报:530028广西南宁市市政路28号   星星诗刊:610012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85号   绿风诗刊:832000新疆石河子市北二路艾青诗歌馆 江苏:江苏社会科学 双月刊 00 28-148 南京市北京西路70-1号 210024 3701531 江海学刊 双月刊 00 28-27 南京市北京西路70-1号 210024 3715429 学海 双月刊 00 28-203 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 210013 3391490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 双月刊 南京汉口路南大内 210093 3592704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00 28-26 南京宁海路122号 210097 3720999-4541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南京社会科学 月刊 00 28-145 南京市进香河路35号 210008 3611547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季刊 00 28-46 江苏徐州市和平路57号 221009 3845520-779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50 28-47 江苏扬州文化路27号 225009 7971867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季刊 28-50苏州市干将东路200号215021 5112857江南论坛 月刊 50 28-96 江苏无锡市岸桥弄11号 214001 2750981 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 季刊 00 南京四牌楼2号 210096

最后结果怎么样啊

《教育界》杂志不错,纯教育的省级期刊,可以试试。他们的官方网站:

文章才是关键,等等吧,如果没有结果的话就改投其他期刊吧。投稿发表更快捷的话可以联系原上草论文操作、。

南京行政学院学报

1.《用责任取代权利——公共行政的逻辑》,《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独著 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2.《论权责统一:公共行政的理论逻辑》,《江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3期,独著3.《论公共行政责任的实现》,《理论月刊》,2003年第4期,独著4.《务实:公共行政基本的行为取向》,《学术论坛》,2003年第4期,独著5.《民谣:公共行政作风的社会评价》,《汕头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6.《行政价值观乃公共行政之“魂”》,《南京市委党校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独著。7.《“德才兼备”与当前干部素质问题》,《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10期,独著。8.《论公共行政责任存在的逻辑前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独著 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9.《加快人事制度改革 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学术论坛》,2004年第2期,独著10.《论影响政府效率的行政文化形态》,《深圳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11.《“服务型政府”价值实现的制度支持》,《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独著12.《行政作风建设由伦理走向法治》,《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3期,独著13.《论群众对公共行政活动的评价》,《三峡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独著14.《作风与素质:外显与内化的逻辑》,《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独著15.《制度化:行政作风建设的现实选择》,《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7期,独著16.《历史与逻辑视野中的“服务型政府”》,《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4年第12期,全文转载17.《“高效”行政源于行政体制与机制创新》,《理论月刊》,2004年第9期,独著18.《论行政权力的双重规定性:权利与义务》,《汕头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独著19.《廉洁:一道公共行政的道德底线》,《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独著20.《从我国行政改革看提高行政效率的逻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第2作者 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21.《行政伦理何以可能:研究进路与反思》,《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22.《“责任政府”及其实现途径》,《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独著注:文章观点被《新华文摘》2005年第7期“论点摘编”栏目收录23.《论控制公共权力的四条途径》,《理论探讨》,2005年第2期,独著24.《论我国公共行政价值的三大问题》,《长白学刊》,2005年第2期,独著25.《论我国政府形象的三大转变》,《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2期,第1作者26.《行政价值观建设的两个着力点》,《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独著27.《剖析社会治理研究中的一个分析框架》,《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5年第11期,全文转载28.《政府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建构》,《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3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论“服务型政府”的根据、内涵与宗旨》,《江汉论坛》2005年第9期,独著《政府与学府:权威博弈、伙伴关系与责任指向》,《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1期,独著《和谐社会与政府德性-----以政府与社会伦理关系为视角》,《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12期,独著。《第三部门的缘起、现状及其发展:东西方比较的视角》,《美中公共管理》2005年第11期,(第2作者)《当代中国公共行政之反思》,《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独著《政治文明与服务型政府:两种话语链接》,《深圳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独著 注:本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3期,“学术卡片”栏摘发35.《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双重博弈与伙伴相依》,《江海学刊》2006年第2期,独著 注: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权力行政”向“责任行政”的范式转化》,《学术论坛》2006年第3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政治文明与服务型政府的“范式”链接》,《理论探讨》2006年第3期,独著38.《节约型政府:境遇、用度与路径的剖析》,《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4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3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种“话语”解读》,《江汉论坛》2006年第7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40.《论“十大行政伦理关系”》,《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41.《政府与企业:利益博弈与道德博弈》,《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独著42.《关系、伦理关系与行政伦理关系》,《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独著《新世纪政府能力研究:反思与超越》,《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2作者)44.《“委托代理”视角下的行政成本分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2作者)45.《政治领域的道德风险辨析—“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2作者)46.《区域行政与长三角一体化》,《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2作者)47.《政府间关系:合作博弈与府际治理》,《学海》2007年第1期;独著48.《论政府的价值与政府人的角色》,《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2作者)《论公共行政客观责任的类型与作用》,《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2作者)《由“碎片化”走向“组织化”——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构想》,《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刘祖云,曲福田《有限政府:研究综述与反思》,《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刘祖云、武照娇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52、《任务型组织:提出、传播及其价值》,《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刘祖云、李燕、高振杨《提高政府效率:理论、困境与出路》,《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独著。《高等农业院校“文化素质选读课”结构探析》,《中国农业教育》2007年第4期,独著《透明政府:一种政府研究模式的反思》,《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2作者)《透明政府:研究现状与发展初探》,《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2作者) 《行政权力:双重特性与两个倾向》,《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独著注: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政府与公民关系:契约与责任之张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独著《公共政府:综述、比较与反思》,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非政府组织:兴起背景与功能解读》,《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独著《政府与官员的关系:道德冲突与伦理救治》,《学海》2008年第1期,独著《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博弈、冲突及其治理》,《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独著《责任政府:行政问责从学术、立法到机制的逻辑》,《学术界》2008年第5期,第一作者 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2期收录《生态型政府:形式与内容的三重统合》,《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独著《政府官员上下级关系:“位差”调适与化解》,《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独著《法治政府:“德性”内涵的三重解析》,《江苏社会科学》2008第4期,独著《有限政府:质、量、度的三重解析》,《学习论坛》2008年第7期,第一作者《生态型政府:现实性、学术性与价值性》,《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政府的“三种能力”:情境认知、组织调适与社会治理》,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一作者《 技能、制度与道德:政府学习的三重境界》,《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一作者《行政文明: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念与范畴》,《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一作者《服务型政府:“主体间”互动的分析视角》,《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独著《公共政府:“二源”基础、异化及其回归》,《学海》2009年第1期,独著《透明政府:一个政府模式变革的历史与逻辑》,《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一作者《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与逻辑》,《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二作者《有限政府:实现行政权控制的三个理路》,《学习论坛》,2009年第5期,独著

*“《白领》、中产阶级与中国的误读“,北京:《读书》2007年第5期;* “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Maoist and post-Mao periods”,in Mohanty, M& Ma, Rong (), Grassroots Democracy in India and China, Delhi: Sage Press, *“中国中产阶级:虚幻抑或现实”,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上海:《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再论中产阶级: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上海:《社会》2005年第3期;*“1951-1958: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动力——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会动员”,《中国研究》2005年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不二法则”,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6期;*“学术传统的断裂与延续”,上海:《上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文化何以能够成为产业?”,上海:《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1期;*“芝加哥学派的贡献与局限”,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的历炼与再造: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关怀”,杭州:《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 “传播的畸变:有关SARS传言的一种社会心理学分析”,北京:《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 “芝加哥社会学派(上)”,济南:《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3期;* “芝加哥社会学派(下)”,济南:《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4期;* “SARS传播期间的公众传言与社会舆论”,陆学艺等主编:《2003年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社会学内部的对立与动力”,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社会学主义与社会学年鉴学派”,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经典社会学的历史贡献与局限”,南京:《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论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北京:《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当代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理想类型与经典社会学的分析范式”,南京:《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Cultural Transmission: Parent-Child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Society”,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 Winter 2001;*“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形成与确立”,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Chinese Peasan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Mao’s Era and the Post Mao’s Era”, the Conference of “The Meaning of Citizenship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2000;*“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秋季刊(总第17期);*“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北京:《社会学研究》2000年年第2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3期;*“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Rural Chinese During the Present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 comparison of Zhouzhuang Township and Beijing’s ‘Zhejiang Village’”, Progress in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2), Kyoto: Kyoto University Press, *“流动与都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北京:《新华文摘》1999年第1期转载;*“试论社会史的若干理论问题”,北京:《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边际人:概念、特点及其他”,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7年第2期;*“传统与变迁: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春季卷;*“时尚现象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3期;*“社会时尚的嬗变与兴替”,南京:《江海学刊》1995年第1期;*“时尚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5期;*“本土化和全球化: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双翼”,北京:《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5期;*“集群行为:理性与非理性之辩”,成都:《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5期;*“模仿与从众:时尚流行的心理机制”,南京:《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8期;*“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和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兴起”,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社会时尚的三种表现形态”,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面向社会:现代社会心理学的转折”(与王晓章合作),杭州:《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实证主义、实验主义和个体主义批判”,北京:《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3 期;*“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探讨”,北京:《社会心理研究》1990年第4期;*“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西方民族性格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南京:《江海学刊》1990年第2期;*“公共关系心理学: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拓展与应用”,南京:《社会学探索》1989年第5期;*“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历史、理论与特征”,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南京:《青年界》1988年第1期;北京:《青年研究》1988年第11期;*“社会心理学概观”(译文),北京:《国外社会学》1988年第2期;*“论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贡献”,北京:《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5期;*“班杜拉和科尔伯格:性别角色发展观的分析”,开封:《心理学探新》1986年第3期;*“简论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天津:《社会学与现代化》1985年第4期;*“论手势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开封:《心理学探新》1984年第3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