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机械系统与信号处理杂志官网

发布时间:

机械系统与信号处理杂志官网

机械电子技术,将电子技术应用到机械中,电子技术与机械不是结合很紧密,而机电一体化,紧密的结合。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结构组成和主要应用领域,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械工业;机电一体化;数控;模块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 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 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因此,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从以下 几方面着手。 (一)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必须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方面考虑。现代机械产品一般都是以钢铁材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结构上加以改进,还应考虑利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只有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 (二)传感技术 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提高可靠性、灵 敏度和精确度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 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电干扰,目前 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对外部信 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发展非接触型检 测技术。 (三)信息处理技术 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 信息处理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普 及应用紧密相连。为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 化,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包 括模/数转换设备的可靠性和分时处理 的输入输出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处理速 度,并解决抗干扰及标准化问题。 (四)驱动技术 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广泛采用,但 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 题。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内部装有编码器 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 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 (五)接口技术 为了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必须使数据 传递的格式标准化、规格化。接口采用同 一标准规格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维修, 而且可以简化设计。目前,技术人员正致 力于开发低成本、高速串行的接口,来解 决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纤维以及光藕 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标准化等问题。 (六)软件技术 软件与硬件必须协调一致地发展。为 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成本,提高生产维修的 效率,要逐步推行软件标准化,包括程序 标准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 行软件工程等。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一)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 年的发展,在结构、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 上都有迅速提高,具体表现在: 1、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即 采用多C PU、多主总线的体系结构。 2、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结构和功 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符合接口标 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益。 3、W O P技术和智能化。系统能提供 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实现二、三维加工 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模糊 控制等智能机制。 4、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 块化设计,不仅丰富了数控功能,同时也 加强了C N C系统的控制功能。 5、能实现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 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 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能力,并将刀具 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 成到系统中去。 6、系统的多级网络功能,加强了系统 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能力。 7、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 用芯片及模板组成结构紧凑的数控装置。 (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 IM S的实现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 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它 打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线,以制造为基干 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实现从经营 决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生产实验到生 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集成度的提 高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得到 更好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可以得 到更大的发挥。 (三)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 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 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 它可以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按照装配 部门的要求,生产其能力范围内的任何工 件,特别适于多品种、中小批量、设计更改 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生产。 (四)工业机器人 第1代机器人亦称示教再现机器人, 它们只能根据示教进行重复运动,对工作 环境和作业对象的变化缺乏适应性和灵活 性;第2代机器人带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元 件,能获取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 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做出一定的判 断,对动作进行反馈控制,表现出低级智 能,已开始走向实用化;第3代机器人即智 能机器人,具有多种感知功能,可进行复杂 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独 立行动,与第5代计算机关系密切。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纵观国内外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动向,机电一体化将朝 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与传统机械自 动化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21世纪机电 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近几年,处理器速度 的提高和微机的高性能化、传感器系统的 集成化与智能化为嵌入智能控制算法创 造了条件,有力地推动着机电一体化产品 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 可以模拟人类智能,具有某种程度的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和自主决策能力,从而取 代制造工程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二)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 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 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的 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 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特征之二是通信功 能大大加强,一般除R S232等常用通信 方式外,实现远程及多系统通信联网需要 的局部网络正逐渐被采用。未来的机电一 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如何赋予 机电一体化产品以人的智能、情感、人性 显得越来越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还可根 据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构造研究某种新型 机体,使其向着生物系统化方向发展。 (三)微型化 微型机电一体化系统高度融合了微 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是机 电一体化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国外称微 电子机械系统的几何尺寸一般不超过 1cm 3,并正向微米、纳米级方向发展。由于 微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体积小、耗能小、 运动灵活等特点,可进入一般机械无法进 入的空间并易于进行精细操作,故在生物 医学、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工农业乃至国 防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利 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 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 (四)模块化 模块化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一个 发展趋势,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由 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 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 口、动力接口、信息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 品单元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事,它需要制 订一系列标准,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 和接口。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企业可利用 标准单元迅速开发新产品,同时也可以不 断扩大生产规模。 (五)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机电一体化 有重大影响,使其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很多,面向网络的 方式也不同。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 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 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 化产品。 (六)绿色化 工业的发达使人们物质丰富、生活舒 适的同时也使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 重污染,于是绿色产品应运而生。绿色化 是时代的趋势,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 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 小,资源利用率极高。机电一体化产品的 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 报废时能回收利用。绿色制造业是现代制 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是众多科学技 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必然要求。它促使机械工业发生战 略性的变革,使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和设 计概念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大力发展新 一代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改造传统机 械设备的要求,而且是推动机械产品更新 换代和开辟新领域、发展与振兴机械工业 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王中杰,余章雄,柴天佑智能控制综述[J]基础自动化,2006(6) 4、章浩,张西良,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6(7) 5、梁俊彦,李玉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科技资讯,2007(9) {Now} 加入我用户名的群就可以找到我们了

机电一体化技术 简介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机械技术 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它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的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制造过程中,经典的机械理论与工艺应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同时采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形成新一代的机械制造技术。 (2)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其中信息交换、存取、运算、判断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均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3) 系统技术 系统技术即以整体的概念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接口技术是系统技术中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4) 自动控制技术 其范围很广,在控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现场调试,控制技术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校正、补偿、再现、检索等。 (5) 传感检测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是系统的感受器官,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其功能越强,系统的自动化程序就越高。现代工程要求传感器能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经受严酷环境的考验,它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达到高水平的保证。 (6) 伺服传动技术 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伺服系统是实现电信号到机械动作的转换装置与部件、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控制质量和功能有决定性的影响。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机械本体 机械本体包括机架、机械连接、机械传动等,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起着支撑系统中其他功能单元、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与纯粹的机械产品相比,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技术性能得到提高、功能得到增强,这就要求机械本体在机械结构、材料、加工工艺性以及几何尺寸等方面能够与之相适应,具有高效、多功能、可靠和节能、小型、轻量、美观的特点。检测传感部分 检测传感部分包括各种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电路,其作用就是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作过程中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参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检查到的信息向执行器发出相应的控制。电子控制单元 电子控制单元又称ECU(Electrical Control Unit ),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负责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存储、计算、分析,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度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进行。执行器 执行器的作用是根据电子控制单元的指令驱动机械部件的运动。执行器是运动部件,通常采用电力驱动、气压驱动和液压驱动等几种方式。动力源 动力源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能量供应部分,其作用是按照系统控制要求向机械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电能、气能和液压能,以电能为主。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专门人才,掌握机械技术和电气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应用、维护、安装、调试、销售及管理的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职业面向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珠江三角洲各企业、公司,从事加工制造业,家电生产和售后服务,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等。 1、主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销售及管理;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装等。 2、次要就业岗位: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服务等

信号与系统主要讲的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主要内容是对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数字信号处理主要内容是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还有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和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结构及设计方法;这两本书有些内容是重合的。对于通信行业的人来说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东西,掌握了之后对于以后学习更深的通信技术是大有用处的!

机械系统与信号处理杂志

学院下设四个系:机械电子工程系、机械设计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工业设计系四个中心(工程图学教研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工程实验中心、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和六个研究所(建材装备研究所、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所、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液压技术研究所和图形图象研究所)。机械CAD实验室是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的培训基地之一。 1、机电工程是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而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机电工程系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相关理论、技术、系统和产品等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具体业务范围是: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流体传动及控制,近代机电控制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机器人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机电仿真系统,状态监测与诊断,机械振动分析与控制等。3、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及应用、智能诊断与测控技术等。近年来科研立项20余项,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机电工程系为本科生开设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传动、测试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20余门课程。机电工程系还为研究生开设现代控制理论、机电系统检测与控制、计算机控制及接口技术、机械设备的检测和诊断、数控系统及应用、高等动力学、机械故障诊断学、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等10余门课程。 机械设计系的主要职责是承担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的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拥有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点。可在不同层次上培养从事机械设计、机械系统性能分析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技术人才。机械设计系承担着本科机械类专业部分重要学科基础课的教学工作,按照专业模块划分成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模块和建材机械设计模块,并承担这两个专业模块的专业课程教学。在学科建设方面,机械设计系先后有2门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2人获得“青年教学能手”称号,并积极打造省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系具有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先后承担或参与了十几项厅级、校级和院级教研项目,承担了教育部教改项目中的6项子课题。机械设计系具有深厚的的学术研究和科研能力,有多篇论文被SCI、EI、ISTP检索,教师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研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及其它省部级项目,承接了一批高水平的产学研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机械设计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现代设计方法与理论、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虚拟设计、协同设计、新型建材装备的研究与开发、机械CAD/CAM/CAE技术、振动控制研究以及机构和系统的动态设计和可靠性设计研究等。 机械制造系是机械学院主要系部之一,重点支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三大专业方向之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同时担负着工业工程专业的主要建设工作。机制系主要承担学院三个专业的四门技术基础课程以及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模块近20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相关的实践教学工作;同时还负责工业工程专业的所有理论教学及其主要的实践教学工作。机制系拥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基础课程群教学团队,已创建校级精品课程1门,优质课程3门,承担国家及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3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近10项,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奖励10余项,编写并出版教材5部,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 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于2001年正式成立,为二级学科。本专业培养能在企事业、高等院校和研发等单位从事产品的造型设计、开发、教学、研究和管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能力、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全面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较高的设计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胜任产品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画设计、媒体编辑、网站维护、市场调研、企事业宣传等工作。工业设计系建立了功能齐全的专业实验室,譬如产品影像实验室、三维模型实验室、造型工艺与材料实验室、人机工程实验室、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室、塑性成型实验室。教学设备投入20多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专业模型实验室,其中油泥模型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工程图学部是我校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教研室之一,隶属于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 工程图学部全体教师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有步骤有重点地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目前工程图学部承担了学校所有理工科各专业的工程制图类及计算机辅助绘图类课程的基础教学及实验工作。多年来, 工程图学部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跟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地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上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近几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编写了反映教改思路的教材3套;同时,通过将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中,研究开发了校级十大精品课件——《工程图学》多媒体课件。在传统图学内容的基础上,将计算机二维、三维设计、虚拟现实和网络等技术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使课程内容和体系得到了全方位的改进。在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工程图学部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承担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校级科研项目共十余项,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校级科研成果奖等,并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国内外高水平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被EI、ISTP检索系统收录十余篇次,在以科研促进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回答 我个人觉得机电一体化更好一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好学一点,原因如下: 为什么机电一体化更好一点,从名字来讲,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和电气的集合,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属于纯机械! 对于学科的学习角度来看,我是站在机械电子一体化的角度讲的(话说任何学科都不太好啃,若要学精通),因为机械电子除了学习机械的基础知识外,更多的是与电学,计算机控制有关的相关知识,大家都知道电学,和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也要相当的专业知识,所以需要一些时间去学习,电学除了电工电子这种基础课程外还有设计电学的有关知识,计算机有c语言基础,plc编程,单片机,计算机控制等等,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主要攻机械的知识,比较单一,所以相对好学一些!

1、《信号与系统》主要讲的是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信号与系统》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和z域分析;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等。《信号与系统》实用性:在通信系统和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反馈和控制中等都有应用,是通信技术行业中最基础的知识。2、《数字信号处理》主要讲的是:将事物的运动变化转变为一串数字,并用计算的方法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满足我们实际应用的需求。《数字信号处理》主要内容包括:时间离散信号与系统、Z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的结构表示;快速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离散希尔伯特变换等内容。《数字信号处理》实用性: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应用在:(1)数字控制、运动控制方面的应用主要有磁盘驱动控制、引擎控制、激光打印机控制、喷绘机控制、马达控制、电力系统控制、机器人控制、高精度伺服系统控制、数控机床等。(2)面向低功耗、手持设备、无线终端的应用主要有:手机、PDA、GPS、数传电台等。扩展资料:图像信号处理:图像信号处理的应用已渗透到各个科学技术领域。譬如,图像处理技术可用于研究粒子的运动轨迹、生物细胞的结构、地貌的状态、气象云图的分析、宇宙星体的构成等。在图像处理的实际应用中,获得较大成果的有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断层成像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景物分析技术等。根据图像信号处理的应用特点,处理技术大体可分为图像增强、恢复、分割、识别、编码和重建等几个方面。这些处理技术各具特点,且正在迅速发展中。振动信号处理:机械振动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技术已应用于汽车、飞机、船只、机械设备、房屋建筑、水坝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生产中。振动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在测试体上加一激振力,做为输入信号。在测量点上监测输出信号。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称为由测试体所构成的系统的传递函数(或称转移函数)。根据得到的传递函数进行所谓模态参数识别,从而计算出系统的模态刚度、模态阻尼等主要参数。这样就建立起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而可以做出结构的动态优化设计。这些工作均可利用数字处理器来进行。这种分析和处理方法一般称为模态分析。实质上,它就是信号处理在振动工程中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方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信号与系统百度百科-数字信号处理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_ 01测控技术与智能仪器 _ 02机械CAD/CAM技术及其应用 _ 03数控技术 11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18理论力学或819材料力学或821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1、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 2、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080204车辆工程 _ 01地面-车辆系统与控制技术 _ 02车辆新型动力传动系统 _ 03现代设计方法与制造技术 16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3日语或211德语③301数学一④818理论力学或819材料力学或821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1、汽车构造 2、机械设计 080702热能工程 _ 01高效节能技术 _ 02能源转换与开发 _ 03能源洁净利用与评价 8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22工程热力学或823传热学 同等学力加试:1、热能转换与利用 2、热工参数测量与处理 071101系统理论★ _ 01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 _ 02系统工程与管理 _ 0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_ 04社会经济系统仿真 _ 05随机系统与信号处理 _ 06复杂系统分析与控制 15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19概率论及数理统计④824运筹学(1) 同等学力加试:1、专业英语 2、系统工程概论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_ 01电力系统与电机系统分析控制 _ 02电力电子能量变换技术 _ 03分布式发电与新能源技术 _ 04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_ 05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8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26电路 1、同等学力加试:①电机学 ②电力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2、对同等学力考生要求发表论文或科研奖励:在中文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篇或在其他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篇或厅局级科技奖励前3名。(以上均限电气信息类)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_ 01生物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 _ 02传感器与信息获取技术 _ 03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系统 12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27信号与系统 同等学力加试:1、电子技术基础 (含模拟、数字)2、微机原理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_ 01计算机控制与网络系统 _ 02复杂控制系统理论与应用 _ 03过程控制与智能仪表 _ 04电气与能源控制工程 _ 05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 _ 06智能控制 21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825自动控制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1、电路 2、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 很不错哦,你可以试下v绁Дgtǒ‖fИyù

机械系统与信号处理杂志期刊

机械类最容易中的核心期刊有哪些?《食品与机械》杂志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刊,系统地介绍我国食品工业、食品机械、包装机械、包装材料等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是一本机械领域的核心期刊,期刊收录机械类论文有“影响鲜莲子机械去心定位精度的几何参数测量”、“无氧磨浆工艺对腐竹品质的影响”等。《机械科学与技术》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反映机械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成果,刊登理论研究、设计计算、机构分析、成果报道及评述,介绍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是一本机械领域的北大核心期刊。  以上两本机械类核心期刊,对于论文的收稿方向是不同的,一个是食品领域、一个是科学领域,面向不同各行业的作者征稿。想要更加容易的发表核心论文,可以通过树人论文网这种平台投稿,提高论文收录率。

数控机床维修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条件  首先,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追求;其次,要保证有广博的学识,懂得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模拟数字电路技术、自动控制电动机拖动技术、现代数控机床检测技术以及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技术,同时还应该具备扎实的外语应用水平;再次,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之前还应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要全面掌握有关数控驱动技术、PLC 技术原理和 CNC 编程技术和编程语言;最后,要熟练掌握各种检测仪器和仪表以及各种工具。  做好维修准备工作  现场维修是对数控机床出现的故障(主要是数控部分)进行诊断,找出故障部位,以相应的正常备件更换,使机床恢复正常运行。这过程的关键是诊断,即对系统或外围线路进行检测,确定有无故障,并对故障定位指出故障的确切位置。从整机定位到插线板,在某些场合下甚至定位到元器件。这是整个维修工作的主要部分。  现场故障诊断  首先,初步诊断。当故障现场资料比较全面时可以通过资料分析判断故障的位置,或者采取接口信号法结合故障现象对故障做出初步诊断,然后再按照故障的具体特点,逐个对各个部位进行检查,对故障做出初步的诊断。在实际进行故障诊断过程中,有时只采用一种方法就能够诊断故障,有时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检测方法对故障进行诊断。对各种故障点进行诊断和鉴别主要取决于故障设备的运行特点和结构故障深度;其次,报警处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系统故障报警处理。当数控机床系统内部出现故障之后,会在显示屏或者操作面板上出现相应的报警信号,然后维修人员结合故障操作手册可以对故障进行处理和排除,这种报警形式由于信号设置单一,严密、精确,维修人员可以结合不同信号进行针对性操作处理。第二种是数控机床报警和操作信息处理。数控机床在制作过程中应用 PLC 控制程度,将一些能够反映机床接口电气控制方面的故障或操作信息以特定的标志显示出来,并通过特定的按键,得到更加详细的故障判定指示,这种报警处理方式一方面可以使用报警手册进行处理,另一方面还可以结合PLC 程序,对相应信号进行检查,最终对故障进行诊断;最后,误报警的故障处理。当系统的 PLC 无法运行,系统已停机或系统没有报警但工作不正常时,需要根据故障发生前后的系统状态信息,运用已掌握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IBM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承担中国气象局主要的天气气候业务科研模式运行,系统在2004年末安装以来,运行一直比较平稳。在整个系统中,数据交换是通过IBM HPS(High Performance Switch)网络实现的,通过SWITCH网络为用户的并行作业提供通信。  1 故障基本情况  2006年9月21日,科研分区的系统性能下降,用户作业的运算速度比较慢,检查发现HPS(High Performance Switch)[1]网络的通信状态大面积出现异常,影响了GPFS(General Parallel File System)[2]数据文件系统和作业管理软件L DLEVEL的正常运行,导致用户无法使用数据空间和正常提交用户作业,最终导致了用户无法使用科研分区;在SWITCH网络通信正常后,GPFS文件系统中的有些文件不能正常访问。  在确保业务可以稳定运行后,由于当时用户已无法使用科研分区,因此首先申请对科研分区进行停机维护,然后分析并解决故障,处理过程如下。  本篇论文发表在期刊《》上,杂志由信息产业部主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研究所主办。16开本,每月1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1967年创刊,是国内创办时间长、影响大的计算机专业媒体,2004版中文核心期刊。  (1)分析HPS网络通信数据,发现F45一S11和F46一S07的两块主板上的芯片内部通信不正常,决定更换这两块主板;但由于备件新损的原因,只有一块主板可用,只更换了F46一S07 SWITCH的主板。  (2)在重新加电启动完毕后,仍有大量的HPS网络不能通信,导致GPFS不能稳定工作,用户无法正常提交作业。  2 故障原因分析  1 控制信号传输过程  从图1可见,IBM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是通过硬件控制终端HMC(Hardware Management Console)对主机和SWITCH的硬件进行控制,通过HMC上的SNM (SWITCH Network Manager)软件管理HPS,在HMC上启动FNMD(Federation Network Manager Daemon)进程,实现对HPS网络的配置、初始化、监视、控制、恢复、分析和诊断。此功能与节点是否安装操作系统无关,因为这些指令直接由HMC发起,控制指令都是通过电源传输的,只要电源正常,就会响应执行,SWITCH的拓扑结构是在电源启动的过程中通过自检获得的。

基本资料 期刊名 SENSORSSENSORS-BASEL出版周期 Monthly 出版ISSN 1424-8220 通讯方式 MOLECULAR DIVERSITY PRESERVATION INTERNATIONAL-MDPI, KANDERERSTRASSE 25, BASEL, SWITZERLAND, CH-4057 偏重的研究方向 信息科学(28) 电子学与信息系统(12) 自动化(10) 工程与材料(7) 导航、制导与传感技术(7) 机械工程(6) 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5) 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3) 化学科学(3) 计算机科学(3) 模式识别(2) 分析化学(2) 物理学I(2) 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2) 地球科学(2) 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2) 微/纳机械系统(2) 数理科学(2) 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1) 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1) 计算机软件(1) 色谱分析(1) 光学(1) 生命科学(1) 生态学(1) 传感器(1) 群落生态学(1) 医药科学(1) 影像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1) 生物医学传感(1) 生物电子学与生物信息处理(1) 电化学分析(1) 光学和光电子学(1) 光谱技术(1) 声学(1) 计算机网络(1) 自然地理学(1) 地理学(1) 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1) 物理化学(1) 新型信息器件(1) 化学信息学(1) 投稿录用比例 85% 审稿速度 平均 93617 个月的审稿周期 审稿费用 平均 12507 元/篇 版面费用 平均 8329 元/页

机械系统与信号处理期刊

1、《信号与系统》主要讲的是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信号与系统》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和z域分析;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等。《信号与系统》实用性:在通信系统和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反馈和控制中等都有应用,是通信技术行业中最基础的知识。2、《数字信号处理》主要讲的是:将事物的运动变化转变为一串数字,并用计算的方法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满足我们实际应用的需求。《数字信号处理》主要内容包括:时间离散信号与系统、Z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的结构表示;快速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离散希尔伯特变换等内容。《数字信号处理》实用性: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应用在:(1)数字控制、运动控制方面的应用主要有磁盘驱动控制、引擎控制、激光打印机控制、喷绘机控制、马达控制、电力系统控制、机器人控制、高精度伺服系统控制、数控机床等。(2)面向低功耗、手持设备、无线终端的应用主要有:手机、PDA、GPS、数传电台等。扩展资料:图像信号处理:图像信号处理的应用已渗透到各个科学技术领域。譬如,图像处理技术可用于研究粒子的运动轨迹、生物细胞的结构、地貌的状态、气象云图的分析、宇宙星体的构成等。在图像处理的实际应用中,获得较大成果的有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断层成像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景物分析技术等。根据图像信号处理的应用特点,处理技术大体可分为图像增强、恢复、分割、识别、编码和重建等几个方面。这些处理技术各具特点,且正在迅速发展中。振动信号处理:机械振动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技术已应用于汽车、飞机、船只、机械设备、房屋建筑、水坝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生产中。振动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在测试体上加一激振力,做为输入信号。在测量点上监测输出信号。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称为由测试体所构成的系统的传递函数(或称转移函数)。根据得到的传递函数进行所谓模态参数识别,从而计算出系统的模态刚度、模态阻尼等主要参数。这样就建立起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而可以做出结构的动态优化设计。这些工作均可利用数字处理器来进行。这种分析和处理方法一般称为模态分析。实质上,它就是信号处理在振动工程中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方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信号与系统百度百科-数字信号处理

信号与系统主要讲的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主要内容是对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数字信号处理主要内容是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还有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和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结构及设计方法;这两本书有些内容是重合的。对于通信行业的人来说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东西,掌握了之后对于以后学习更深的通信技术是大有用处的!

机械系统与信号处理杂志电子版

机械电子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一部分

机电一体化和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基本上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表述。机电一体化是一种比较通俗而形象的说法,而机械电子工程则是官方的一种正式叫法,其英文原词都是 Mechatronics,由日本人创造。其实我这里再给你补充一点,美国人还有一个行业Motion C 这个行业的核心也同机械电子技术或者说机电一体化技术基本相同。

1、《信号与系统》主要讲的是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信号与系统》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和z域分析;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等。《信号与系统》实用性:在通信系统和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反馈和控制中等都有应用,是通信技术行业中最基础的知识。2、《数字信号处理》主要讲的是:将事物的运动变化转变为一串数字,并用计算的方法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满足我们实际应用的需求。《数字信号处理》主要内容包括:时间离散信号与系统、Z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的结构表示;快速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离散希尔伯特变换等内容。《数字信号处理》实用性: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应用在:(1)数字控制、运动控制方面的应用主要有磁盘驱动控制、引擎控制、激光打印机控制、喷绘机控制、马达控制、电力系统控制、机器人控制、高精度伺服系统控制、数控机床等。(2)面向低功耗、手持设备、无线终端的应用主要有:手机、PDA、GPS、数传电台等。扩展资料:图像信号处理:图像信号处理的应用已渗透到各个科学技术领域。譬如,图像处理技术可用于研究粒子的运动轨迹、生物细胞的结构、地貌的状态、气象云图的分析、宇宙星体的构成等。在图像处理的实际应用中,获得较大成果的有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断层成像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景物分析技术等。根据图像信号处理的应用特点,处理技术大体可分为图像增强、恢复、分割、识别、编码和重建等几个方面。这些处理技术各具特点,且正在迅速发展中。振动信号处理:机械振动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技术已应用于汽车、飞机、船只、机械设备、房屋建筑、水坝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生产中。振动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在测试体上加一激振力,做为输入信号。在测量点上监测输出信号。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称为由测试体所构成的系统的传递函数(或称转移函数)。根据得到的传递函数进行所谓模态参数识别,从而计算出系统的模态刚度、模态阻尼等主要参数。这样就建立起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而可以做出结构的动态优化设计。这些工作均可利用数字处理器来进行。这种分析和处理方法一般称为模态分析。实质上,它就是信号处理在振动工程中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方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信号与系统百度百科-数字信号处理

信号与系统主要讲的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主要内容是对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数字信号处理主要内容是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还有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和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结构及设计方法;这两本书有些内容是重合的。对于通信行业的人来说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东西,掌握了之后对于以后学习更深的通信技术是大有用处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