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百度网盘

发布时间: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百度网盘

在某宝可以买到

首先需求确定选题,要和导师研究方向一致,如果是工程硕士,也需要和自己的工作相关;其次从知网查看其它类似文章怎么写的,千万不能抄袭句子或断了,现在查重率比较严,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多和导师沟通,防止论文最后跑题了。最后就是论文根据导师意见进行修改,盲审定稿、查重答辩。可以联系我,探讨一下。

计算机毕业论文你可以去百度文库找一下想关的资料然后按内容仿写一下就可以了。

你可以去中国月期刊网看看那里的文章挺多的,你可以去那参考一下:%C4%BE%D2%D7%C4%BF%B7%D6%B5%C4%D0%A1%CE%D1/blog/index/1=

计算机毕业论文百度网盘

已发私信

紧接着相信不少人会在拿到毕设的题目之后,开始思考着该如何下手去写,用哪些编程语言会比较好,在这里我详细介绍一下Java (一)Java的编程原理:Java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在计算机上需要经过编译和解释执行两个严格区分的阶段。Java的编译源程序先将Java源程序翻译成与机器无关的节码(bytecode),不是通常的编译程序将源程序翻译成特定计算机的机器代码。运行时系统装载和链接需要执行的类,并做必须的优化后,解释执行字节码程序。 (二)Java的四大核心技术:一、Java虚拟机;二、类装载器的体系结构;三、Java class文件;四、Java API。 (三)Java的优势:Java是一种纯面向对象的语言。《Java编程思想》中提到Java语言是一种“Everything is object”的语言,它能够直观反映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对象,例如房子、动物等,因此通过它编写程序更容易。2、平台无关性。Java语言可以做到“一次编译,到处执行”。无论是在Windows平台还是在Linux、MacoS等其他平台上对Java程序进行编译,编译后的程序在其他平台上都可以正常运行。由于Java是解释性语言,编译器会将Java代码变成“中间代码”,然后在Java虚拟机(Java Virtual Machine,即JVM)上解释执行。由于中间代码与平台无关,因此Java语言可以很好的跨平台执行,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3、Java提供了很多内置的类库,通过这些类库,简化了开发人员的程序设计工作,同时缩短了项目的开发时间,例如,Java语言提供了对多线程的支持,提供了对网络通信的支持,最主要的是提供了垃圾回收器,这使得开发人员从内存的管理中解脱出来。4、提供了对Web应用开发的支持。例如,Applet、Servlet和JSP可以用来开发Web应用程序;Socket、RMI可以用来开发分布式应用程序。5、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健壮性。Java语言经常被用在网络环境中,为了增强程序的安全性,Java语言提供了一个防止恶意代码攻击的安全机制(数组边界检测和Bytecode校验等)。Java的强类型机制、垃圾回收器、异常处理和安全检查机制使得用Java语言编写的程序具有很好的健壮性。6、去除了C++语言中一些难以理解、容易使人混淆的特性,如头文件、指针、结构、单元、运算符重载、虚拟基础类、多重继承等,让程序变得更加严谨简洁。 (四)Java缺点:解释型语言,运行速度效率极低,不支持底层操作,没有C和C++快Java一般都不用于建立大型项目。 取消了指针操作,不够C语言那样灵活。 使用JAVA能够运用在如图所示

下载一个范本 填空就行了 呵呵

你可以去中国月期刊网看看那里的文章挺多的,你可以去那参考一下:%C4%BE%D2%D7%C4%BF%B7%D6%B5%C4%D0%A1%CE%D1/blog/index/1=

计算机论文百度网盘

计算机学术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计算机学术论文的一般格局是:(一)题目。题目是论文的窗户,它应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好的论文题目能大体反映出作者研究的方向、成果、内容、意义。题目引用语要确切、简洁、精炼、通俗和新颖。确定题目时,题目要专一,开掘要透,道理要深,立意要新。(二)内容提要。就是将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地概括出来,使读者了解论文概貌,以确定其有无阅读价值。提要以二三百字为宜,不要过长。一般较短的论文(三千字以下)可不写提要。(三)绪论(引论、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研究该课题的动机,目的、意义和主要方法,指出前人或旁人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种程度,哪些尚未解决,说明自己研究这个问题的主要成果和贡献。这部分占比例要小,起简介作用。文字要简洁、明确、具体,使人看到绪论,就知道本文的基本价值。(四)本论(正文)。这部分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作者表达研究成果的部分。这部分的关键在于论证,即证明作者所提出的论题。这里包括课题的提出,对解决问题的设想、研究过程(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主要数据)、研究结果等。写这部分要注意理论的运用和逻辑推理,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衔接,注意主次,抓住本质。如果内容多,可加小标题。也可使用由大到小的不同序码。(五)结论。是整个研究的结晶,是论证得到的结果,即对本论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概括而得出的结论,审视整个课题的答案。写结论时,措词要严谨,逻辑要严密,文字要简明具体,使读者看到作者的独到见解。不得使用“大概”、“可能”之类含混不清的字眼。不能得出明确结论时,要说明有待进一步探讨。(六)参考文献。在文章的最后注明写作论文时所参考的文献;引用别人原话或原文时还需注明出处,以便查找。这样做反映作者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表示作者对他人成果的尊重。也反映了作者对本课题的历史和现状研究的程度,便于读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情况、评价论文的水平和结论的可信度。当今世界,信息丰富,文字浩瀚,能对资料作分门别类的索引,已经备受欢迎,为科学研究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而整理性论文,不仅提供了比索引更详细的资料,更可贵的是整理者在阅读大量的同类信息过程中,以他特有的专业眼光和专业思维,做出筛选归纳,其信息高度浓缩。整理者把散置在各篇文章中的学术精华较为系统地综合成既清晰又条理的问题,明人眼目,这就是创造性综合。这种综合,与文摘有明显区别。这种综合需要专业特长,需要学术鉴赏水平,需用综合归纳能力,更需要发现具有学术价值问题的敏锐力。我们应积极追求学术论文的创造性,为科学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应自觉抵制“人云亦云”或毫无新意的论文,也应自觉抵制为晋升职称而“急功近利”、“ 鹦鹉学舌”地去写那些重复别人说过的,改头换面的文章。将论文写作当作晋升职称的“敲门砖”,这是学术的悲哀。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篇学术论文的创造性是有限的。惊人发现、伟大发明、填补空白,这些创造绝非轻而易举,也不可能每篇学术论文都有这种创造性,但只要有自己的一得之见,在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添一点新的东西,提供一点人所不知的资料,丰富了别人的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学术做出了贡献,就可看做是一种创造。计算机(computer / calculation machine)是总称,一般在学术性或正式场合使用。在通常用语中,计算机一般指电子计算机中用的个人电脑。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指令对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加工和处理的电子设备。它由多个零配件组成,如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电源、显卡等。接收、处理和提供数据的一种装置,通常由输入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和逻辑部件以及控制器组成;有模拟式、数字式及混合式三种类型。

接触异常开始我就弄不明白她,不会用她,想在系统中是异常机制发挥的淋漓尽致,进行了很多尝试,利用异常控制程序流程,利用异常做数字的判断函数,利用异常消除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恼人的异常提示框,为了更好了利用异常看了很多关于异常的文章,直到有一天看到了一句话——“永远不要去处理你不知道怎么处理的异常”,这才恍然大悟,感觉自己一直在用强大的异常机制干一些旁门左道的是事,更谈不上理解异常在程序中的地位和意义,异常其实一种报告机制,“她以一种不可回避的方式报告程序中所出现的问题”,她帮助程序员走向正确的道路,她忠实的向程序员提供错误报告,她希望有谁能重视并处理掉她报告的问题,哈,真不敢想象,没有了异常机制该如何编制高质量的程序!下面就个人的理解和看法瞎说几句,敬请各位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异常的工作原理,在有问题的地方产生异常,马上停止当前的工作,转向异常处理代码,如果找不到异常处理代码,就会见异常向一层汇报,上一层接到异常会做同样的事,转向异常处理代码,或者再将异常向上汇报,这样逐层间错误传递出去,直到有一层处理了异常或是一直报告给程序的使用者——用户。这个层就是调用栈,当用户A运行程序B,B从函数C开始执行,调用函数D,再调用函数E,再调用函数F,这时F出现了异常,那么这个异常的调用栈就是A(栈底)—〉B—〉C—〉D—〉E—〉F(栈顶),这个异常就会沿着这个栈从栈顶开始向栈底的方向报告,如果在函数C中有对这个异常的处理代码,那么这个异常的报告链就是F—〉E—〉D—〉C。可以看出,如果在完整的调用栈中没有处理这个异常的代码,用户A就成了异常报告的终点,向windows界面系统,会弹出一个恼人的消息对话框哈。那么用户A向谁报告呢,哈哈,这个已经不属于程序的范围了,感觉用会对程序而言好像上帝一样,诉说痛苦已经让上帝都听到了,就心满意足了哈哈,看来程序真虔诚哈哈。对于异常这个特性,也可以比喻成下属向上级报告问题,如果下属知情不报,问题就严重了,你要是领导知道下属是这样的八成就踢了他,相反如果你有一个报告机制健全的下属队伍,哈哈你就威风了。日本企业文蛤中有个宗旨——联络,商谈,报告,其实就是想让员工都具有向上级汇报的习惯。现在再看看程序,哈哈,你不用给她们灌输什么企业文化,不用她们讲述什么报告的重要性,她们本身就是忠实报告的,如果把程序员比作企业老总,那么程序就是训练一队有素的员工。怎样处理异常。在这里有个原则就是“永远不要去处理你不知道怎么处理的异常”,也就是只处理你知道如何处理的异常,对那些你不知道的异常必须广开言路,并积极地向上级汇报。什么叫知道如何处理呢?先说一下处理异常有哪些方式,大体有,弹出提示消息框(这个消息框不同于那个恼人的异常报告消息框,她是捕获异常后,根据处理的具体环境程序员主动编写的友好的提示消息框),记录错误日志,吞掉,做善后工作等等,那么出现异常时就要站在出现异常的模块的立场上考虑一下我应该选择哪种处理方式呢?如果不能做出选择就选择不处理,即向上级报告。举个例子,函数Fun1是创建并返回一个活动的数据连接对象的方法,他接受一个数据库连接字符串,如果调用者(上级)给他一个错误的连接字符串,这时Fun1创建不了连接对象,产生了一个创建不了连接对象的异常,那么这时他应该怎样处理这个异常呢?弹出友好的消息框?说什么友好,Fun1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他接收到了错误的连接字符串,弹一个“连接字符串有误”,用户肯定都有杀你的心,这个提示和用户的业务逻辑有嘛关系!记录错误日志,这个还行,但是记录下来的文字无非就是“连接字符串有误,连接字符串是:SQL……”,好点的话,从连接字符串中看出了问题,一般情况下还得根据代码上下文去找问题原因。这个方式不是不行是不好。吞掉,哈哈开什么玩笑,你既创建不了连接,又不吱一声,想让调用者疯了呀,这个肯定不行。做善后工作,行,确实应该清理一下现场,免得浪费资源,但是还是没吱一声,所以这个方式做的不彻底。没招了,哈,其实上面的分析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路,帮助我们祛除了错误的选择,这条路就是向上汇报,或是不加任何出来代码,或是记录日志,做些善后,再重新将异常抛出。那么什么时候就知道怎样处理异常了,这就得看实际的情况和用户的要求了,这句话等于没说,就像其他的标题醒目但给出的结论却模棱两可文章一样,哈哈,这里可以给几个建议,1,一般地,底层模块或是方法中不要处理异常,2,编写公共模块、DLL等是,不能采用弹出对话框等依赖于平台,框架的方式处理异常,3,编写公共模块、DLL等时,必须在使用文档中注明每个方法属性可能抛出的异常。4,永远不要写 try 这样的语句。{ } catch(Exception) { o nothing } 自定义异常。明白了异常的原理和机制后,就可以自己定义异常了,这样的实践往往在编写控件、公共模块、DLL等的时候,用错误编号在网上搜索一下,能找出一大堆关于错误代码的描述。其中大多数是M(icro)S(oft)制定的,MS 从操作系统到各种各样的框架都有对各种异常的编号,对每种异常做出了详细的定义,如果你还用过像Spread等商业控件,也可以看到他里边的各种各样的异常定义,也就是说我们自己也可以定义异常,在必要的时候,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写的模块也加入到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中了。至于如何定义异常,具体的编成语言有具体的做法,比如C#中指定一异常一个从Exception继承来的类,VB中异常是个全局变量等等,参见感兴趣语言的语法指南就可以了。对异常的重新认识,一直以来许多人都认为异常是非常可怕的,可恶的,她是错误的化身,她有恼人的弹出对话框,弄得用户跟凶煞恶神似的哈哈,其实这些都是误解,异常一直默默地忠实的报告着程序中出现的严重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她为了程序、系统的正确性、严谨性呼唤你,希望你重视这些问题,希望你用智慧解决这些问题,她是多么的可爱,又是多么的高尚,从来没有因为对她的误解而放弃自己的使命……异常很重要,我们更好学会如何去使用她。

提供一些关于JSP网页页面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供参考。[1]张爱平,赖欣在JSP中调用JavaBean实现Web数据库访问[J]计算机时代,2007,(01)[2]仲伟和基于JSP网页自动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5)[3]马国财基于JSP技术的MIS系统中复杂查询器的设计与实现[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2)[4]李佳基于JSP技术的网页自动生成工具的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9,(03)[5]梁玉环,李村合,索红光基于JSP的网站访问统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04)[6]熊皓,杨月英JSP自动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04)[7]韩世芬基于JSP网页自动生成工具的开发[J]科技资讯,2006,(17)[8]孙年芳基于JSP网页自动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11)[9]朱海泉,李兵基于JSP网页自动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12)[10]仲伟和基于JSP网页自动生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5)[11]万晓凤,谢毅基于JSP的电子政务系统通知模块的设计[J]南昌水专学报,2004,(01)[12]马云飞,张良均利用JSP开发动态Web应用系统[J]现代计算机,2001,(01)

-codelist-082-htm自己看吧 左面下载栏目导航全有论坛社区 电子商务 音乐影视 留言本类 主机域名 计数器类 投票调查 交友系统 搜索链接 整站程序 NET组件 办公系统 网站排行 文章管理 电子贺卡 友情链接 文件管理 下载上传 商业购物 广告系统 新闻系统 邮件列表 另类其他 更多分类 还有个网站

焊接专业毕业论文百度网盘

提要 在焊接过程中,热源沿焊件移动时,焊件上某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称为焊接热循环,它是描述焊接过程中热源对母材金属的热作用。焊缝及近缝区金属组织的变化和应力的产生取决于母材金属的化学成分和焊接过程中的热循环特点。 表明焊接热循环的参数主要有加热速度、加热峰值温度、相变温度以上停留时间及冷却速度,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焊后组织和性能。因此,焊接热循环的测试与分析计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是分析焊接接头组织性能变化及焊接缺陷生成机理的有效途径,并可通过改进焊接工艺,改善热循环过程,以达到提高焊接质量的目的。 如果焊接热循环能够实现计算机模拟仿真,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来确定焊接各种结构和材料时的最佳设计、最佳工艺方法和焊接参数。本文从这一点出发,在总结前人的工作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试验并结合数值计算的方法,在对焊接过程产生的温度场进行了二维和三维模拟仿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NSYS软件的焊接温度场、焊接热循环的模拟仿真分析方法,并针对Q235平板堆焊问题和16MnR钢焊接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基本吻合。最后在模拟仿真基础上,结合焊接CCT图进行了组织预测分析。 关键词:焊接热循环 温度场 有限元 ANSYS 仿真 目录 提要I Abstract II 目录III 第一章 序 言 1 1 课题意义 1 2 本课题的国内外动态 3 1 数值模拟仿真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 3 2 焊接热分析的研究进展 6 3 存在的一些问题 7 4 目前研究的焦点和方向 8 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10 第二章 有限元法与有限元软件 11 1 有限元法 11 1 有限元法的发展历史 12 2 有限元方法介绍 12 3 典型分析步骤 13 2 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15 3 有限元软件ANSYS介绍 18 1 ANSYS的功能 19 2 ANSYS的特点 19 3 软件的结构 20 第三章 焊接过程有限元理论 23 1 焊接过程有限元分析的特点 23 2 焊接有限元模型的简化 24 3 焊接温度场的分析理论 26 1 焊接传热的基本形式 26 转自:毕业论文网 记得采纳啊

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站 ,里面的毕业设计什么的全是优秀的,因为精挑细选的,网上很少有,都是相当不错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的相关范文很多的,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范文写作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些精选的范文网站,里面有大量的范文,也有各种文章写作方法,注意事项,应该有适合你的,自己动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参考一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那才是自己的。 如果你不是校园网的话,请在下面的网站找: 毕业论文网: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实习论文: 写作指导:

晶 间 腐 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不锈钢在现代机械生产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通常不锈钢指空气中能够抵抗腐蚀的钢。它有两种分类法:一种是按化学成分,分为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另一种则按正火状态下钢的组织状态,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一铁素体不锈钢等。奥氏体不锈钢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不锈钢:它以铬、镍为主要合金元素,因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力学性能等综合性能,导致它在生产中需求快速地增长,并占据重要的地位。奥氏体不锈钢化学成分类型有Crl8%一Ni9% (18— 8型不锈钢)、C T1 8%一Ni1 2%、C T2 3%一Ni13%、Cr25%一Ni20%等。常用的有1CT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从理论上讲,与铁素体、马氏体不锈钢相比,被认为是较好的,它不因温度变化发生相变,对氢脆不敏感,在焊态下接头也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所有的情况下该钢的焊接质量都能达到较高的使用要求。在役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结构中,焊后接头出现晶间腐蚀破坏的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结构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还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问题归根结底是与其焊接性相关,然而人们往往对它的认识不足,对它焊接性能不甚了解,选用不当的焊接工艺,而产生晶问腐蚀缺陷,导致具有寿命优势的奥氏体不锈钢早期失效。为此,通过查阅资料将对铬镍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缺陷的产生机理进行探讨,并据此开展预防不锈钢晶间腐蚀,提高耐蚀性的初步探讨。2 晶间腐蚀的形成条件 机理典型的18—8 型不锈钢(1C T1 8Ni9Ti)一般是在固溶处理状态下使用,于常温下腐蚀介质中工作,它的耐蚀性能是基于钝化作用:奥氏体不锈钢含有较高的铬,铬易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能提高钢的电极电位,因此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当含铬量1 8% 、镍量8%时,能得到均匀的奥氏体组织,且含铬和镍量越高,奥氏体组织越稳定,耐蚀性能就越好,故通常没有晶间腐蚀现象。但如经再次加热到450~850℃或在此温度区间工作,并且钢中含碳量超过0.02~0.03% ,又缺少Ti、Nb等能控制碳的元素时,处于腐蚀介质中往往就可以见到晶间腐蚀现象。这说明,晶间腐蚀和钢的成分(碳和碳化物形成元素)有关,还与加热条件有关。现已有一些学说对晶问腐蚀现象做了解释,其中以碳化铬在晶界沉淀为前提的“贫铬理论” 较普遍为人们所接受。铬是决定不锈钢耐蚀性的主要元素,有效含量应超过12%。以含碳量为0.03%的普通18—8型钢为例。室温时的碳的溶解度只有0.02~0.03% ,固溶处理后奥氏体必为碳过饱和,而呈不稳定状态。若经再次中温加热(在450~850℃ 之间), 则过饱和的碳将向晶界扩散,与铬结合而形成Cr23C6或(Cr、Fe)23 C6沉淀于晶界。这时,由于铬的原子半径较大,在晶粒内部的扩散速度较慢,来不及向晶界扩散,故在形成铬的碳化物时,晶界处可能发生铬的“供不应求”现象,致使靠近晶界的晶粒表面一个薄层严重缺铬(铬的有效含量低于1 2%)。当有腐蚀介质作用时,这一缺铬区域将产生明显腐蚀,即晶间腐蚀。Ti、Nb的有利作用在于,可优先与碳结合形成TiC或NbC,消耗掉晶界过饱和的碳,从而防止碳与铬结合,避免缺铬现象发生。所以,含有Ti或Nb的钢一般不具有晶间腐蚀倾向。超低碳不锈钢由于不存在碳的过饱和,就无所谓碳的过饱和析出,因此也不发生晶间腐蚀。加热条件的影响主要是与合金元素的扩散相联系。加热温度低(<450℃)或加热时间短,不利于扩散而难以形成铬的碳化物,不致产生缺铬现象;加热温度较高(> 8 5 0℃),铬的扩散速度加快, “供铬” 条件得到改善, 晶粒表层缺铬现象可以逐步消失;加热时间充分长时,也有利于铬的均匀扩散而不致形成贫铬层。3 晶间腐蚀的预防在了解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形成机理后,据此提出以下几条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含碳量碳是造成晶间腐蚀的主要元素,碳含量在0.08%以下时,能够析出碳的数量少;碳含量在0.08%以上时,则析出碳的数量迅速增加。所以常控制母材金属和焊条的含碳量在0.0 8%以下,如0Cr1 8Ni9Ti、A107等。另外,奥氏体钢中含碳量小于0.02% ~0.03%时,全部碳都溶解在奥氏体中,不会产生晶间腐蚀。超低碳不锈钢(如00 Cr 1 8Ni 1 0,A002)的大量应用就是此原理。(2)采用双相组织钢中的合金元素是形成双相组织的主要因素。奥氏体化元素有Ni、C、Mn、N、C U等;而铁素体化元素则有C r、Nb、Ti、M O、V、W 、Si等。当不锈钢中铬与镍的质量分数之比大干1.8时,就会出铁素体组织。调整钢的化学成分,在焊缝中加入铁素体形成元素,就可促使焊缝形成奥氏体加少量铁素体的双相组织。形成双相组织的优势在于,双相组织中的奥氏体,其碳的浓度较大,碳有向铁素体扩散的趋势;而铁素体中铬的浓度较大,铬就有向奥氏体扩散的趋势。奥氏体中的碳和铁素体中的铬都向两相交界处扩散, 由于碳的扩散速度很大,有可能碳首先从奥氏体越过边界与铬形成碳化铬;又由于铬在铁素体里的扩散速度要比在奥氏体中快得多,所以一旦在晶界处出现贫铬层,铬能够较快地从铁素体内部得到补充,而使贫-铬层消失,使奥氏体晶界上析出的碳化铬数量减少、分布不连续,并打乱单一奥氏体柱状晶的方向性,从而避免贫铬层贯穿于晶粒之间构成腐蚀介质的集中通道,降低了晶间腐蚀倾向。形成双相组织有利于防止晶间腐蚀,但也应注意铁素体含量的控制。铁素体含量超过5%时,o相(FeC r金属间化合物)很快形成。o相硬而脆(H RC>6 8),分布在晶界,不仅使焊缝冲击韧性和塑性急剧下降,还将增大晶间腐蚀倾向。因此综合考虑,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铁素体数量为4~12%较适宜。实践表明,5%左右的铁素体能获得较满意的抗晶阃腐蚀性能。 (3)添加稳定剂焊接材料中加入钛、铌等与碳的亲和力比铬强的元素,能提高抗晶间腐蚀能力。因此常用焊接材料1Cr18Ni9Ti、A137、A302等,都含有钛或铌。(4)进行固溶处理在焊后把接头加热到1050~1150℃,保温1 h后水淬(图3)。此时晶界碳化铬被全部溶解,部分钛和铌的碳化物也被溶解,使碳重新溶入奥氏体中,然后迅速冷却,使碳来不及析出,形成稳定均一的奥氏体组织,消除晶界处的贫铬层,避免产生晶阃腐蚀。(5)进行均匀化处理将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850~900℃,保温2 h,使晶粒内部的铬也扩散到晶粒边界,使晶界铬的质量分数重新恢复到大于1 2%,从而消除晶界贫铬层。(6)减小焊接线能量在焊接工艺方面,采用小电流,大焊速,短弧,直道焊接。多层多道焊时,层间温度不宜过高,应待先焊的一层完全冷却后(<6 0℃),再进行下一层焊接,且层间接头错开。奥氏体钢的电阻率大(约为碳钢的5倍),导热系数小,焊接电流应比同样直径的低碳钢焊条小1 0~20% 。以手弧焊为例,平焊的焊接电流为焊芯直径的2 5~3 5倍,在立焊或仰焊时,焊接电流还要再减小1 0~30% 。小线能量、小电流、快速焊,冷却速度快,在敏化温度区停留时间短,有利于防止晶间腐蚀;短弧,焊丝或焊条芯中所含对氧亲和力大的合金元素T i、Nb、C r、Al等烧损少,有利于防止晶间腐蚀。 (7)Jjn快接头的冷却焊件焊前不预热,焊后应尽可能加快接头的冷却,如使用铜垫板等,甚至条件允许还可用水冷等强制措施,来减少接头在危险温度的停留时间,防止晶间腐蚀产生。(8)合理安排焊接顺序多层焊和双面焊时,后一条焊缝的热作用可能对先焊焊缝的过热区起到敏化温度加热的作用。为此,双面焊缝中与腐蚀介质接触的一面应尽可能最后焊接。焊缝布局上应尽量避免交叉焊缝,减少焊缝接头。与腐蚀介质接触的焊缝若无法安排最后焊接,则应调整工艺参数,使后焊焊缝的敏化区不与第一面焊缝表面的过热区重合。进一步提高 锈钢焊缝的耐蚀性,则还应严格控制以下几项:(1)为避免损伤不锈钢表面,在坡口两侧刷涂石灰水或商品化的专用防飞溅剂,并在焊后彻底清除飞溅物、残渣;(2)禁止在坡口之外的焊件上随处任意打弧;(3)焊接电缆卡头在工件上要卡紧,以免发生打弧或过烧现象;(4)焊接前、后的处理对产品耐蚀性影响很大:①钢材的贮存及运输应与一般结构钢分开,以免被铁锈等污染;②钢材表面光滑平整,避免碰撞或摩擦损伤,划线下料时不要打冲眼和不用划针;③尽可能用机械加工或等离子弧切割下料,避免用碳弧切割;④封头等零件最好冷压成形,热压 1ooo度 ≈ 6O0度成形时应检查耐蚀性变化,并做相应的热处理;⑤焊接前后热处理时,加热前必须将钢材表面污物洗净,以免加热时产生渗碳。⑥表面处理(磨平、抛光、酸洗、钝化)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表面呈均匀的银白色为宜。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易出现晶间腐蚀缺陷,且存在导热性能差、线膨胀系数大、熔池的流动性差等不利因素,因此只有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遵循相关的焊接工艺,才能保证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质量,使其寿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让它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计算机论文百度网盘下载

专门的计算机论文下载:应该有你要的!我论文就在那找到的

已发私信

楼主需要毕业设计的话可以加这个人82497099他是北京宇信公司的开发工程师能力非常的强他自己手上有很多小项目你可以找他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