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文学研究期刊购买渠道官网网址

发布时间:

中国文学研究期刊购买渠道官网网址

《中国文学研究》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文学研究》杂志社为文学理论刊物。刊载有关中国古今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及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主要栏目文艺理论研究、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期刊信息主管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主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主编:赵炎秋ISSN:1003-7535CN:43-1084/1地址: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邮政编码:410081

网上可以自己查。

中国文学研究期刊购买渠道网站网址

《人民文学》杂志社 民族文学网站 北方文学杂志 上海文学 杂志 《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 读者杂志

1、中国作家网中国作家网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文艺报》社管理运营,作为一家公益性文学网站,已成为“汇聚作家信息、发出作家声音、展示文学魅力”的平台,是广大作家和读者了解中国作协工作、观察当代文学艺术发展趋势、跟踪当代文学创作动态、获知国外文艺新状况的重要渠道。正式上线的新版中国作家网,在页面风格、栏目设置、功能拓展等方面呈现出新气象,网站设立“服务”、“评奖”、“新闻”、“报刊”、“评论”、“阅读”、“文史”等27个频道。2、中国青年文学网中国青年文学网,原名红草莓文学论坛,2010年6月,于2011年5月4日青年节正式改版为中国青年文学网,同时报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备案。为网站涵盖原创诗歌、散文、小说、连载、随笔、对联、美图、摄影、影音、灌水、娱乐等版块,同时集成个人空间、微博、签到、游戏等多种娱乐功能于一身,致力于打造最前沿的青年文学交流平台。3、中国报告文学网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批准登记的全国性纪实文学一级学术团体,是海内外纪实文学工作者的联系中心。其宗旨是坚持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繁荣纪实文学事业,以高度的责任感反映现实生活,讴歌新时期风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通过开展纪实文学理论研讨活动,交流纪实文学创作、编辑、出版工作经验。4、中国散文网散文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一大精粹,是值得品味的文学宝藏。中国散文网隶属于北方联合传媒有限公司,北联传媒前身为北方联合电台报道中心。是集合了互联网信息服务、高端奢侈品代理销售、藏獒宠物养殖、汽饰汽配零售批发、房地产开发、建材生产开发、多媒体广告合作、影视制作及图书出版、演艺经纪、文化信息交流等多项商业及文化服务,具有雄厚实力的一家综合型股份制企业。5、晋江原创网晋江原创网创立于2003年8月1日,是全球最大女性文学基地。具备投稿系统、个人文集系统、媒体联络发表系统及高创作水平的原创书库。2010年2月,晋江原创网正式更名晋江文学城。晋江是福建省所属的一个县级市,晋江文学城的前身是晋江电信所创办的一个小BBS,后有了晋江文学城和晋江原创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作家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青年文学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报告文学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散文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晋江原创网

第一名:榕树。榕树作为网络中的最早文学网络,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综合影响力,榕树可以排在第一,在万千文学青年心里,它就是一座文学圣殿,几乎所有的网络写手都在那里发过作品,他留给网民的记忆是其他任何网站都无法取代的。时至今日,榕树已经成为网络文学的代名词了。  第二名:起点。论人气,论知名度,起点都应当排在前三甲。大陆玄幻作品,尽出于起点。在玄幻写手中,起点与幻剑一样,都是他们心目中的圣殿。许多流传于网络的玄幻作品,都是最先发在起点。因此,要想看到最新的玄幻作品,最好还是去起点。  第三名:猫扑。说到猫扑,很多网友都不会陌生。网络上有许多流传甚广的幽默的网文,大多是出自猫扑。在猫扑,你会流连忘返,因为那么搞笑的帖子层出不穷,千奇百怪的帖子都有。许多帖子可以让你捧腹大笑不已。在国内网络上,论幽默论搞笑,没有网站可以比得上猫扑。因此,猫扑排在第三,也是合情合理的事了。特别是在出了一个“比我聪明的没我漂亮,比我漂亮的没我聪明”的小天女后,猫扑更是名震网络,几有不知猫扑不称网友之势。  第四名:天涯。天涯也是网络上最有知名度的网站,几乎每一个网民都听过天涯的名字。有很多网民感叹说:天涯的水太深入,一不小心就被淹死。的确,天涯藏着许多的高人,有很多其他网站的精英和名人都曾在天涯驻足过,并且留下了文字,只是我们有很多人没注意到罢了。可以说,天涯是一个小型社会,君子与小人共处一室,绅士与流氓兼有。换句话来说,天涯就是一个江湖,在这个江湖里,很多人留连忘返,这又吸引了更多的网友前来。  第五名:清韵。说人气,清韵的人气并不是很旺,为什么清韵也能排在前五名呢?  原因就是清韵的定位非常鲜明,坚持文学本色,做一个纯粹的文学网站。在清韵,聚集了一大批网络写手。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各路高人。而且清韵的气氛也很好。在那里,完全只有心平气和的交流,看到的只有高手论剑,偶尔也能看到高手坐而论道。这对于新网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极高的学习提高机会。因此凡是新网友,一律都要去清韵看看,那的确是一个好地方。  无可讳言,清韵的水平相当高,差不多和榕树相当。特别是它的武侠,几乎代表了大陆武侠的最高水平。清韵能做到这一步,的确很不容易,值得赞一个。  更加难得可贵的是,在清韵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广告,看到的只有文学作品,而且其页面设计也非常简洁大方,看起来很舒服。在这里,不得不为清韵的苦心赞一个,网络中如果多一些这样的网站,那将是网络文学的幸事。  第六名:红初添香。红袖"这个名字,带着婉约的气息,让人立刻想起古代书生夜读,夜阑人寂,有佳人白衣胜雪研磨添香,这是古代士子心中最最不沾烟火气的美。  红袖创立于1999年,原本是一个个人网站,元老除了今天的站长孙鹏,还有他当时的四个网友。原本只是个人浓厚的兴趣,想不到却慢慢地做出了点名气,叫"红袖添香"是五个人谁的主意,今天已不可考证,只记得当初是为了办出鲜明的女性特色来,后来,这种概念渐渐地模糊起来,红袖成了纯粹的原创文学网站。  人世几番变化,今天,当年的五个人只剩下孙鹏和disha还在坚持。网站的80多位志愿编辑,则都是网站的网友,分散在各地,无偿地为红袖服务,就是为了不让这一片净土沦陷。从1999年7月到今年5月,红袖在没有任何资金援助的情况下,苦苦支撑了近5年。5月,红袖终于找到了同盟,双方以成立公司的形式合作,由对方出资30万,双方各占50%的股份。  对于红袖,我也要赞一个,因为红袖和清韵的情况差不多,也是纯粹以文学为立身根本,似乎和清韵一样,红袖也不想走上商业化道路。  第七名,晋江。晋江是晋江电信局所发展起来的,当时只有五个管理者在努力操持。后来几经变更,现在的管理层已经是第三度换血了。  晋江的发展和清韵有相似之处,又有着不同之处。相似之处是晋江和清韵一样,走得也是综合文学的路子,但是清韵是以武侠见长,代表了大陆武侠文学的最高成就。而晋江则是以言情见长,代表着大陆言情文学的最高成就。  在晋江走出了不少的写手,像明晓溪、藤、飞天红猪等都是先在晋江发表作品,然后再出版作品的。这里不得不提及,晋江的出版机会也很发达,居出各大网站之冠。如果网友们在晋江发过帖的话,一定还记得出版有ABCD四个级别吧?可以这样说,如果是得到读者认可的作品,只要发在晋江,一般都有出版的机会。就这一点而论,晋江要比清韵做得好,因为在晋江,写手有了出版的保证,作品质量自然更有保障了。  晋江作品的文风大多是华丽的,连回帖都是华丽的。在晋江呆的时候,常看见这样的回帖“大人好华丽的文字阿”“一篇华丽的文字又要出来了”,实在有趣。  第八名:汉网。说起来,汉网是一个奇怪的网站,因为它宣扬大汉族极端主义,我也时常去那里玩,有时候也不免被其中的文字激发起血性。在汉网中,“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成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几乎每一个帖子都要来这么一句话。对此,也不能有太多的非议,毕竟他们也是出于一片爱国之心。  在汉网中,提到的最多就是卫青、陈汤、李世民、冉闵、岳飞、袁崇焕等这些中华民族英雄,讨论最多的朝代就是汉朝和唐朝,最痛恨的朝代就是清朝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汉服也是汉网最先提出来的,记得汉网有过不少的帖子传遍网络,像“遥想我伟大汉人当年”“千古第一英雄冉闵”等文章都是很有爱国激情的文章,不可不读。  作为中华民族子孙,还是有必要去一下汉网,了解一下我们民族伟大的过去。只有了解了我们民族辉煌的过去,才能充分建立起我们的自信心。如果有网友是一位爱国愤青的话,建议不妨去汉网看一下。  另外不可不提的是,与汉网对立的满网则经常有贬低汉人的帖子出现,汉满之争也成为网络上的焦点。  第九名:西祠。西祠和榕树一样,也是将自己定位在文学综合网站上了。但是西祠一直是榕树的追赶者。曾经与朋友谈论,文学论道也就榕树、红袖、西祠、清韵可道,其他的不足为人道也。  其实西祠与榕树、红袖的写手资源是共享的,有很多文章基本上是贴遍三家的。换句话来说,西祠与榕树、红袖形成了一个网络文学圈子,他们三家与清韵共同代表了网络文学。他们的发展历史就是整个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他们的发展趋势就是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但是西祠的发展比起榕树和红袖来,具有较大的风险,因为西祠没有吸引到足够多的写手,榕树是以综合文学见长,红袖是以女性文学见长,清韵是以武侠见长,晋江是以言情见长,西祠又是以什么见长呢?  不过凭着人气,西祠还能排进十大,以后能不能排进十大,谁也不知道。  第十名就难以排出了,现在心中的候选名单就有铁血、幻剑、龙空、碧海银沙、西陆、水木清华、中青在线、强国论坛、凯迪等,均是难分伯仲啊~~~

花朝晴起网页链接为喜欢文学的朋友提供一个写作交流的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许多优美的诗歌、散文、经典的语句;您也可以在线投稿文章、书写日记、述说心情故事。

中国文学研究期刊购买渠道官网

一样,中国期刊网是清华大学主办的,和中国知网是同一个网站,不过都习惯称之为中国知网(包括他们自己的网站上,也显示中国知网的名字),中国期刊网这个名字淡化了。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扩展资料:中国知网目标1、大规模集成整合知识信息资源,整体提高资源的综合和增值利用价值。2、建设知识资源互联网传播扩散与增值服务平台,为全社会提供资源共享、数字化学习、知识创新信息化条件。3、建设知识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平台,为社会各方面提供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信息化手段;四是为知识资源生产出版部门创造互联网出版发行的市场环境与商业机制,大力促进文化出版事业、产业的现代化建设与跨越式发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知网

1、《高教探索》是一份全国公开发行的高等教育研究的综合性期刊,它热诚为广大读者提供广东及全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信息。是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和反映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新闻与写作》1984年创刊,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闻专业期刊,集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为一体,历来为新闻工作者、通讯员、写作爱好者和大中专师生所厚爱。3、《语文建设》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主办的以广大语文教师为服务对象的综合性语文刊物,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56年创刊。4、《中国文学研究》创刊于1985年,距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它由湖南师范大学主办,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国内外影响较大。5、《当代文坛》(双月刊)创办于1982年,曾用刊名:(文谭)是全国创办较早的一个专业文艺理论、评论刊物。主编何开四,是我国知名钱学家、评论家,系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学评论家协会主席,他为办好《当代文坛》花费了大量心血。

《中国文学研究》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文学研究》杂志社为文学理论刊物。刊载有关中国古今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及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主要栏目文艺理论研究、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期刊信息主管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主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主编:赵炎秋ISSN:1003-7535CN:43-1084/1地址: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邮政编码:410081

中国期刊网不同于中国知网,两者功能不一样。

中国文学研究期刊购买渠道网站官网

《中国文学研究》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文学研究》杂志社为文学理论刊物。刊载有关中国古今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及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主要栏目文艺理论研究、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期刊信息主管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主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主编:赵炎秋ISSN:1003-7535CN:43-1084/1地址: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邮政编码:41008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单位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合编。编辑部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丛刊》创刊于1979年11月,是全国唯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专门性学术刊物,代表着本学科领域的最新与最高研究水平。大量新的专业人才都是通过《丛刊》首次或屡次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丛刊》为培养这一学科的新生力量做出了贡献。注重论文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当代性,鼓励独创性见解,热情扶持新生力量是《丛刊》的一贯指导方针。《丛刊》创刊之始,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与北京出版社合编,北京出版社出版。1985年,改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合编,作家出版社出版。这一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王瑶先生担任《丛刊》首任主编,第二任是樊骏先生,第三任由吴福辉、钱理群共同担任,第四任由吴福辉、温儒敏共同担任。现任主编为吴义勤、温儒敏。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丛刊》已经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和读者队伍,已经成为专业性的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全国核心期刊,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为来源期刊,成为值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大学中文系师生长久保存的参考书,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望。《丛刊》从2005年改为双月刊,2011年起改为月刊。 刊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主办: 中国现代文学馆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32开ISSN: 1003-0263CN: 11-2589/I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刊时间:197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12-2013)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一、来稿请直接寄至编辑部,勿寄个人,以免延误。二、来稿须未曾在其他刊物发表,并符合本刊稿例格式。非经同意,电子邮件、软盘、传真件等不能作为正式投稿方式。三、寄交打印稿需用A4纸单面打印;寄交手写稿,需用16开稿纸誊写清楚,一字(含标点符号)一格。欢迎附电子文本。请在文末标明来稿字数。四、来稿需有200字以下的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并务请用另页附上:作者姓名、任职机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或传真、电子信箱。五、引文及注释:A.作者应对照原著认真核对引文,请勿直接从网上下载引文。B.注释采用尾注。必须准确标明1.作者/编者/译者;2.书名/文章题目;3.出版社;4.卷期/出版年月;5.页码等资料用阿拉伯数字统一编码。C.引文注释范例:1.①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2.②王瑶著:《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1月,第20页。六、书评稿需寄一本样书。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样书。稿酬从2008年起上调为60元/千字。 为适应学术发展的需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从2011年第一期开始,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月一期,全年12期,容量大大扩展了。还有一个变动,就是打通“现代”与“当代”的界限,既发表现代文学也发表当代文学的研究成果。过去《丛刊》也发表过少量“当代”的文章,时限主要是“文革”之前的,更明确把“当代”的研究也纳入刊发的范围,但要求是偏重文学史的研究性论文,不发表一般的评论。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研究本来就是一个学科,没有必要再细分,“打通”才有利于视野展开,有利于研究深入。至于定位在发表研究性学术论文,是为了区别于其他评论性刊物,两者的功能及读者需求上都是有差异的。 为加强当代部分的编辑工作,《丛刊》编委会增聘了一些偏重当代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编辑部将得到充实,审稿制度也将进一步完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79年创刊,至今32年了。三十多年来,本刊始终致力于引领现代文学研究方向,呈现这个领域最优秀的成果,扶植现代文学新进的学者,支撑本学科的建设。本刊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一心靠学术品格与刊物质量,靠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跻身全国人文社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刊物行列,也是海外中国学研究最常用的刊物之一,在学界享有较高的地位。《丛刊》的风格是“持重”,这可以说是本刊的学术个性,也是办刊的传统。王瑶先生那一代奠定的刊物方向,三十多年来我们是一直坚守的,走过来真不容易。 改版后的《丛刊》还是以学术为本,要保持她“持重”的风格。在当今比较浮躁的风气中,这“持重”的刊物个性尤显可贵,要坚持的确很难,但我们会努力。同时,也会注意不断把握学界的脉动,办得更加活跃,更加大气,也更能适应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者的需求。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是现代文学研究会的会刊,同时又是在中国作协领导下、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期刊,是文学馆的一个窗口。现代文学研究会实质性地参与了刊物的工作,与文学馆一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改版后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完善编辑管理制度,和读者作者密切联系,扩大与争取更多更好的稿源,使刊物的学术质量与编辑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我们恳切期望学界朋友和广大读者一如既往支持《丛刊》,因为《丛刊》过去是、今后仍然是我们大家切磋学问的平台,是交流成果、增进情感的美好园地。 吴义勤 温儒敏 2010年11月27日

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21年购买渠道官网地址

专门刊登英译中国文学作品的杂志期刊没有,不过有很多是与中国文学有关的,比如你提到的《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and Reviews),都是刊登英译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而且这个杂志没有停刊,我看到过去年发的一期。此类的还有很多:  第一份国际性的汉学杂志――《通报》。《通报》创刊于1890年,原则上是每年1卷,但从1918年起,某些年份偶尔出现了中断。前10卷(1890-1899年)组成第1集(Série I)。1900年起为第2集第1卷(série II, I)。迄今已经有近百卷,起初刊名全称是《通报,供东亚(中国、日本、朝鲜、印度支那、中亚和马来西亚)历史、语言、地理和民族学研究的档案》 (T’oung Pao ou Archives pour servir à l’étude de l’histoire, des langues, la geographie et l’ethnographie de l’Asie Orientale (Chine, Japon, Corée, Indo-Chine, Asie Centrale et Malaisie))。不久,标题中干脆就省掉了“中国、日本”等国名和地区名,只称“东亚”,即《通报,或关于东亚历史、语言、地理和民族学的档案》 (T’oung Pao ou Archives concernant l’histoire, les langues, de la geographie et de l’ethnographie de l’Asie Orientale)  对《通报》收藏较全的是上海图书馆,在这里可以看到从创刊号(1890年)开始直到2004年近百卷的《通报》,但由于种种原因,上海图书馆没有收藏1949-1956年间、1966-1970年间和1993-1998年间的卷本。《通报》杂志本身将其1890-1899年出版的十卷称为第1集(Series I),从1900年起为第2集 (Serie II),卷数重新从第一卷开始记数,故至今看到的2003年记为第89卷)。  还有很多:  1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BSOAS ) 亚非学院院刊  2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HJAS )哈佛亚洲研究  3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JAOS )美国东方学会会刊  4 Monumenta Serica( MS )*华裔学志  5 New Asia Academic Bulletin( NAAB )*新亚学术集刊  6 Oriens Extremus( OE ) 远东  7 Tamkang Review淡江评论  这些都是很有名的杂志,但不是专门刊登英译中国文学作品的,也有书评、研究等等,希望对你有用。

网上可以自己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