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有关党史的文献史料

发布时间:

有关党史的文献史料

《中国共产党党章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

你这个题目太大了,最好具体一点。要什么方面的,什么时间段的。

关于党的文献史料

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逐步传播开来。 1919年5月4日,北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呼声,划破长空,震撼中国大地,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在一页。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中国历史悠久,珍贵古籍灿若星河,但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由于战争、自然灾害以及外国的劫掠等原因,古籍遭受巨大损失。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多种措施积极进行保护,为以后古籍的保护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古籍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认识水平、管理漏洞以及有些不法分子的破坏行为等诸多原因,使许多珍贵的古籍被破坏、散佚甚至卖到国外,这是国家与民族的重大损失,针对当时的情况党和政府在1949-1957年间曾采取了多种积极保护措施。1、党和国家对古籍保护的政策指导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部、军政委员会、地方人民委员会等部门都曾发布政令、通告、指示,制定条例、办法等为古籍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导。1、保护古籍图书,避免古籍散佚、毁坏的政策1、规定古籍的范围,并要求对古籍进行认真保护、保管1951年5月5日,川南人民行政公署下达保护文物的补充指示,其中第五点:“图书:古版及各种珍贵版本、孤本、绝本、抄本、金石拓本与不常见书籍、碑版、图书版片、简牍、档案、志书、年检、佛经、名人书法、墨迹等应负责征集,妥为保护与保管[1]。”1951年8月西南区制定《西南区土地改革期间保护民族文物暂行条例》,将报刊、杂志、图书档案均列入必须严密加以保护的范围[1]。1950年5月,政务院公布《关于古籍、珍贵文物、图书及稀有生物保护方法》[1]。1951年9月10日,中南军政委员会向各地发出《关于健全各级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加强保护历史文物图书手迹的通知》[1]。1951年11月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发布通告,指出:“历史文物包括古代金石、碑帖、书籍、字画……应很好地收集保管。”1951年,川西人民行政公署第17次行政会议通过《川西区保护历代古籍文物暂行办法》第四条指出:“各种珍贵版、孤本、绝本、抄本与不常见之书籍……近代具有价值之中外图书、仪器、报章、杂志、图表,均应妥为保管,不得毁损[1]。”1956年,四川省文化局指示各地“注意保护古旧图书资料”(以文社〈56〉第210号文件发出)。2、禁止将古旧书籍作为造纸原料1951年3月28日,中南军政委员会通令中指出“造纸纸浆工厂、作坊今后不得再行收购古书故纸为造纸原料,否则以破坏民族文物论处”[1]。1951年12月,为了加强古旧图书的搜集与保护工作,中央文化部和轻工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用旧版书做纸浆材料的指示》[1]。3、避免珍贵古籍散佚1950年12月2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通知西南各省人民政府在减租退押时期应注意部分地主借口完成这一任务,将其所藏古书、字画贱价出售,分散破坏的行为[1]。1951年1月2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通令各级人民政府密切注意查禁将有历史价值之文物、图书、碑板任意破坏,零散出售,以及各寺庙僧道退押,售卖庙中各种宝贵经典[1]。1955年湖北人民委员会为保护图书文物,防治散佚损坏,向各市县发出通知,指出“土改中没收地主之书籍文物,均为国家财产……为各机关团体收藏者需进行一次清理登记,防止散佚损坏”[1]。4、禁止珍贵古籍流向国外1950年5月,政务院公布《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1]。1951年6月,文化部颁布关于“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对一些图书要经过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核准才能运往国外展览、交换、赠予,发给准许执照者准许出口

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成立于1921年7月,1949年10月至今为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在中国大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执政党。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诵读党史文献史料

中共党史名人录》、《中共党史上的80位人物》、《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对于党史经典的许多真相,我们似乎模糊的印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更深的历史真相,特别是对其的前因后果,还有一些历史细节,我们知之甚少。其实,我们的民族,是一个讲故事的民族,从三国到红楼,迷倒一批的国人,这正是故事的魅力,它重构了历史,灌输一种历史价值观。青年学者刘绍卫的《领导干部读党史经典》(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他为我们营构一个大的历史视野,不是历史教科书一样的历史书,在这里,历史是一个立体的,虽然这是不是一个完全的真相,但这是洞察党史事件的全部,也能在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境遇中透露出历史发展的轨迹。 党史经典,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围绕党史经典,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无疑,党史经典文献的史料很多,但如何以生动活泼的叙述出来,毕竟不多。党史经典,里面有许多的治国理政的智慧,有执政的经验,特别十八以后,中国走向未来的中国需要大视野、大智慧、大战略,这是绕不开党史经典,这是一份丰厚的精神遗产。《领导干部读党史经典》,这书为我们执政提供一些启示,如如何面对中国在关键时刻的决策,如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提出的“上山、上山”的策略,到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的“猫论”、南方谈话等系列的经典文献,这书一一叙述。 我是个很肤浅的人,不喜欢历史,只是有时喜欢等故事或历史揭幕的话题,我们阅读党史,这是我接触少的一本之一,我觉得还可以读。 很喜欢这本书,因为看得懂,不枯燥,我觉得~ 可能是最近也有在《苦难辉煌》一些的书,觉这本书很好地贯穿了党史,会让人有种思绪一下子被理清的感觉是本很好的入门书 后来翻阅金的《苦难辉煌》,这本书力图构建一个党史的情怀,力图为未来中国的走向,大战略、大视野,提供一种党史经典的解读,当然,这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取道欧洲来到上海,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另一位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会合。他们很快与陈独秀离沪期间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并交换了情况。共产国际代表建议及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出席代表共13人,他们是: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这13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会议。7月24日举行第二次会议,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区党团组织的状况和工作进程,并交流了经验体会。25日、26日休会,用于起草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27日、28日和29日三天,分别举行三次会议,集中议论此前起草的纲领和决议。7月30日晚,一大举行第六次会议,原定议题是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中央机构。会议刚开始几分钟,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具有丰富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警觉地说这人一定是“包打听”,建议立即停会,大家分头离开。果然,十几分钟后两辆警车包围了一大会址,法籍警官亲自带人进入室内询问搜查,没有找到多少证据,威胁警告一番后撤走了。为了确保会议安全,第二天清晨,代表们分两批乘火车前往嘉兴。31日11时许,一大会议在缓缓划行的南湖游船“画舫”上继续进行。南湖会议继续着上海30日未能进行的议题,先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这份15条约700字的简短纲领,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最后,一大选举中央领导机构,代表们认为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扩展资料:学好党史,要向群众学、向实践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基层实践是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党员干部要拜群众为师,以甘当“小学生”的情怀,身子往下倾、眼睛向下看,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去汲取智慧、提炼经验,把握大势、明晰方向。学贵有恒,还要学以致用。要通过学习与思考,去辩证分析历史、去转化运用经验,把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智慧、解决问题的本领,不断开创党执政发展的新局面。

党史文献史料诵读

中国弃“共产”,民族有希望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依据“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的党的重要文献,每年以一件(组)珍稀文献(包括图片)为引,100年选取100个(组)重大事件;全面反映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着重讲述时代英雄和普通人物的感人故事,点面结合,串联起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历程构成一部简明百年党史。赏析:全书纵向体现党的历史分期的同时,注意全面反映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在努力做到大视野大格局大站位的同时,注意讲述时代英模和普通人物的感人故事。作者通过近400幅的历史图片,采用故事的笔法辅助史料叙事,使得这部30万文字的图书读来不仅毫无枯燥之感,而且越读越有味道。

党史资料文献

1、《中国共产党简史》该书记录了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开始,直到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发展壮大过程。 2、《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简史》该书对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作了简要而全面的回顾,认真总结和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3、《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历史大事记》本书时间线索清晰,逐年逐月编排重大事件;侧重中央决策和党的理论建设、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4、《从望志路到南湖: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故事读党史》该书主要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故事作了介绍,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5、《新编党史党建知识读本》该书主要介绍了党的历史和建设的基础知识,展现党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总结党的建设方面的经验成就,对党史党建的基本知识有着较为完整而准确的了解。

中国弃“共产”,民族有希望

五十年的回望

我只知道《建党伟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