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发布时间: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体育期刊投稿地址及简介  《篮球》杂志由中国篮球协会主办。  该刊向读者介绍国内外重大比赛消息、评述、趣闻;世界篮球明星的成长及其训练、比赛经验;世界篮球新技术、新战术。  《篮球》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11号) 100061 CN11--1286( 双月刊)  《田径》杂志由中国田径协会主办。该刊内容有国内外重大比赛消息、评述、趣闻和成绩纪录;世界优秀运动员传记及其成功之路以及田径运动的技术、理论等。  《田径》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11号) 100061 CN11--1287(双月刊)  《体??》杂志由中国体??协会主办。该刊主要栏目有国内外竞赛、技术训练、知识之窗、群星谱、业余训练、科学研究、宿将回忆录、小资料、健美讲座等。  《体??》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8号) 100061 CN11--1288(季刊)  《游泳》由中国游泳协会主办,该杂志是以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工作者和广大爱好者为对象的群众性专项刊物。介绍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专项运动知识、技术、训练与群众活动以及国内外新动向和优秀运动员。  《游泳》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5号) 100061 CN11--1289(双月刊)  《中国排球》杂志由中国排球协会、新体育杂志社主办。该刊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向排球爱好者普及排球知识,开拓其视野;向排球工作者介绍世界排坛的新技术、新战术及新动向,以促进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  《中国排球》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8号) 100061 CN11--1458(季刊)  《武术健身》杂志由新体育杂志社主办。该刊宣传武术、气功的健身作用、知识和方法;挖掘、介绍祖国民间传统养生法;引导人们科学地进行武术、气功锻炼,注重武德修养,增进身心健康。  《武术健身》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8号) 100061 CN11--1459(双月刊)  《学校体育》杂志由国家教委、国家体委主办。该刊主要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动态和经验;协助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业务进修。辟有行政管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课余训练、国外学校体育、人物志、信息台等栏目。  《学校体育》杂志社(北京体育学院内) 100084 CN11--1524 (双月刊) 主编:赖天德  《中国体育》杂志是国家体委主办向海外华人宣传我国体育的综合性刊物,介绍我国体育战线取得的成就,扩大中国体育在海外的影响。主要栏目有体育竞赛、群众体育活动、民族体育、中国武术传统健身方法、体育名人介绍等。  《中国体育》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8号) CN11--1753(月刊)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主要介绍本院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各个项目的技术分析,专题调研和经验总结,以及国内外体育科研成果、经验和动态等。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北京体育学院内) 100084 CN11--2096(季刊)  《中国体育科技》杂志由国家体委科研所、情报所主办。该刊介绍体育科研成果、交流训练经验,沟通国内外科技信息。设有科研成果、调研报告、专题论文、经验总结、问题探讨等栏目。  《中国体育科技》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11号) 100061 CN11--2284(月刊)  《体育文化导刊》  地址:北京崇文区天坛东里中区中14号 邮政编码:100061  E-mail:  《体育科技文摘》由国家体委体育情报研究所,北京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共同主办。国内唯一的体育科技情报检索类文摘期刊,属国家科委国内外科技期刊检索系列,公开发行。该刊通过文摘、简介和题录三种形式报道国外的体育科技文献,对部分重点期刊做较全国的报道。通过该刊可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了解广泛的体育科技信息,它是从事体育科研、教学、训练管理工作的各级人员必备的工具书。  《体育科技文摘》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11号)100061 CN11--2459 (双月刊)  《健康顾问》杂志由人民体育出版社主办。该刊普及健康、养生、预防疾病的知识,根据不同年龄组、不同工作性质的需要,就人的发育、生长、心理、生理以及健身防病等方面,介绍各种知识与方法,注重介绍国内外各种行之有效的体育疗效方法和健身方法。  《健康顾问》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8号) CN11--12979(季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学会主办。该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刊登运用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理论,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提出的各种医学问题的研究成果,以促进我国运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增强人民体质。主要栏目有论著、综述、国外动态、研究方法、临床与研究报道、文摘、简讯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11号)100061 CN11--12989季刊)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是北京体育师范学院主办的体育学术刊物。本刊紧密联系实际,刊登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力求反映当代体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读者对象为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北京北三环路21号) 100088 准印证号:8903689(半年刊)  《体育教学》杂志是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出版发行的科普性季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对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交流体育教学经验,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理论、方法,以及教学改革;研究青少年体质等问题。本刊主要面向中、小学体育教师和管理干部。  地址:北京北三环西路11号,邮政编码:100088,CN11-3145/G8,ISSN1005-2410(季刊)  E-mail: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是为从事体育教学、科研人员及体育院校师生提供科技信息和学术争鸣园地的专业性刊物。主要内容有基础理论、体育教学研究、学校体育、体育科学理论等。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天津体育学院内) 300381 CN12--1140 (季刊)  《内蒙古体育科技》是内蒙古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体育科学综合性刊物。辟有体育理论、运动训练、运动心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理生化、运动选材等栏目。  《内蒙古体育科技》编辑部 (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14号) 010030 准印证:15--1064(季刊)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是沈阳体育学院主办。该刊以体育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为主,鼓励对新学科的探讨和对体育边缘学科领域的开拓。主要栏目有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科研、学生园地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编辑室(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一段一号) 110032 CN21--1081 (季刊)  《沈阳体育学术》杂志是由沈阳市体育科学学会、沈阳体育学院科研处主办。主要栏目有体质与选材、教学与训练、评价与评估方法、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科技工作简讯等。  《沈阳体育学术》编辑部 (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一段一号) 110032 准印证:031(季刊)  《辽宁体育》杂志是由辽宁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办。该刊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宣传报道党的体育方针、政策,传播体育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交流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经验。主要栏目:体育论坛、工作研究、体育发展战略、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体育科研、竞赛与裁判等。  《辽宁体育》编辑部 (沈阳市和平南大街42号) 110061 CN21--1123(月刊)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编辑室(长春市自由大路34号)130022 准印证号:149  副总编:肖桂华 吉林体育学院编辑出版,是以反映本院教学、训练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也是同各高等院校之间交流体育教学、训练经验、探讨体育理论、介绍体育科研成果的阵地。读者对象:体育教师、教练员及体育爱好者。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上海清源环路650)200433 CN31--1005(季刊)  本刊以反映本院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同时对外开展学术交流,以促进体育教学、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加强新学科的建设,更多更好地培养体育人材。主要栏目有基础理论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运动技术与战术,体育组织与管理,学校体育,国外体育,体育史料等。  《上海体育》编辑部(上海市南京西路150号) 200003 CN31--1054 (月刊)  上海市体委主办的《上海体育》杂志为综合性体育刊物。旨在宣传我国体育运动(侧重上海)的成绩和体育界的精神风貌,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栏目有人物专访、赛场内外、大赛前后、学校体育、超级名星、国际体坛、健身之道、棋牌篇、友谊之路等。  《国外体育科技》编辑部 (上海体育学院内) 200433 准印证:160(季刊)  《体育与科学》杂志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的综合性刊物。辟有社会科学工作者论体育,体育文化研究、奥林匹克思想研究、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学校体育、体育科研与运用等栏目,集思想性、实用性、知识性为一体,是体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体育与科学》编辑部(南京市孝陵卫) 210014 CN22--1208(季刊)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编辑室(南京市孝陵卫南京体育学院内) 210014  《浙江体育科学》编辑部 (杭州市体育馆路104号)310004 CN--1128(双月刊)  由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浙江体育科学》杂志是综合性体育科技刊物。旨在探索和研究当代体育科学发展规律和趋势,介绍和交流体育学术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群众体育、体育管理等领域中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并注重反映新技术革命对当代体育的影响和作用,同时提供国内外体育信息和动态。主要栏目有体育战略预测、新技术革命与体育、争鸣论坛、改革之窗、体育学术研究、运动训练与技术、学校体育、讲座与函授等。  《福建体育科技》是福建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研所主办的一个旨在介绍体育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办法的综合性体育刊物。本刊辟有体育理论、运动训练、运动心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学校体育、体育译文等栏目。  《福建体育科技》编辑部(福州市五一路状元巷17号) 350005 CN35--1093(季刊)  《体育教学与研究》杂志由福建省体育卫生教育研究会和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主办。本刊主要是反映体育系教学、科研和普通中学、中等师范、中专、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学改革、课余训练等情况。本刊辟有教学改革、教书育人、体质调研、学校管理、课余训练、师资培养、体育卫生知识、体育译文和体育信息等栏目。  《体育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内) 350007 准证号:042(季刊)  《福建体育学院学报》是本院的学术窗口,面向广大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和广大体育工作者。主要反映本院的体育科研成果,登载体育发展战略与改革、教学训练与人材开发,学科理论与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旨在加强学术交流,为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运动技术水平服务。  《福建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厦门市集美镇) 361021 准印证号:118 (半年刊)  《山东体育科技》杂志是由山东体育科学学会、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围绕本省体育工作的重点,传播国内外体育科技情报信息;介绍、推广国内外体育科研新成果。主要栏目有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学校体育、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技战术分析、仪器器材研制、体育科研文摘等。  《山东体育科技》编辑部 (济南市文化东路45号 250014 CN37--1011(季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由武汉体育学院主办。该刊主要登载当代体育科学研究成果,旨在发展体育理论,加强学术交流。主要栏目有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教学训练与人材开发、基础理论与技术应用、科技文献与信息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武汉市卓刀泉) 430076 CN42--1105 (季刊)  《湖北体育科技》杂志是由湖北省体育科技研究所主办的,以介绍国内外体育科研的新方法、新动态为主。主要栏目有运动训练、运动医学、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体育教学、经验介绍、学校体育等。  《湖北体育科技》编辑部(武汉市武昌体育场) 430060 CN42--1177 (季刊)  《湖南体育科学》是湖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1979年1月创刊。主要栏目有运动训练、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校体育、体育科研、体育译文等。读者对象: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及体育工作者。  《湖南体育科学》编辑部(长沙市体育馆路1号)410005 CN43--111(季刊)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广州市沙河水荫路)510503 CN44--1129(半年刊)  《广东体育科技》编辑部 (广州市较场西路16号) 510056 CN44--1226(季刊)  《广东体育科技》杂志是由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是体育科技方面的综合性刊物。主要介绍国内外体育科研新成就,侧重探讨田径、游泳、足球、举重等项目的训练方法、运动技术及战术,介绍现代科技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主要项目有综合、田径、游泳、足球、举重、体??、技巧、篮球、排球、运动生理、运动医学等。  《体育学通讯》杂志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会刊。是全国高校体育教师、卫生保健人员和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学术阵地和进修园地。设有体育课程建设、大学生体质研究、卫生保健教育、课余运动训练、体育学知识和信息等栏目  《体育学通讯》编辑部(广州市华南师大体育系) 510631 准印证号:417(季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以报道本院学术研究较有特色的体育史、武术、运动医学和新兴体育学科为重点。辟有体育史与体育理论、体育技术、教学和训练、体育基础学科理论、运动医学、学校体育等栏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成都市南效公园右侧) 610041 CN51--1097(季刊)  《体育科学》(双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677X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95/G8 地址:北京体育馆路5号 邮政编码:100763 E-mail: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季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6710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812/R) 地址:北京体育馆路11号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邮政编码:100061 电话:(010)67112233-2504 传真:(010)67146035  《教育教学研究论丛》(双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9605 国内统一刊号:CN11-1038/F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东26——24号 邮政编码:221008 电话号码:0516—3897572;5663312 E-mail:

截至2013年,学院有省部级研究基地4个。其中,国家体育总局2个,吉林省2个。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耐力项目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吉林省 解剖和生理实验室吉林冰雪文化研究基地 2002年至2013年,学院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项14项。 2014年上半年,学校共立项省部级以上课题13项,课题经费达到1万元。《竞技体育审美思想及其美育价值研究》、《近代以来我国体育学术发展与变迁的计量学分析》分别入选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在自然科学领域,学校《吉林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研究》获得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 馆藏资源截至2011年,学校图书馆馆藏各种文献总计370910万册,其中南岭、临河校区总计279036册(南岭校区藏书203299万册,临河校区藏书75737册)。竞技运动人才基地藏书91874册。 学术期刊《吉林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创建于1985,每两月出版一次,是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是吉林省级优秀期刊。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截至2013年,学院有省部级研究基地4个。其中,国家体育总局2个,吉林省2个。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耐力项目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吉林省 解剖和生理实验室吉林冰雪文化研究基地 2002年至2013年,学院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项14项。 2014年上半年,学校共立项省部级以上课题13项,课题经费达到1万元。《竞技体育审美思想及其美育价值研究》、《近代以来我国体育学术发展与变迁的计量学分析》分别入选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在自然科学领域,学校《吉林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研究》获得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 馆藏资源截至2011年,学校图书馆馆藏各种文献总计370910万册,其中南岭、临河校区总计279036册(南岭校区藏书203299万册,临河校区藏书75737册)。竞技运动人才基地藏书91874册。 学术期刊《吉林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创建于1985,每两月出版一次,是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是吉林省级优秀期刊。

如果这本刊物被知网收录的话,就是在出刊后的3个月

基本上都是要版面费的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1 题 名 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选择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2 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 作者应写明姓名、工作单位、省市名、邮政编码和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前三名)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单位,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E-mail、电话等。3 摘 要 应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着重写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以200字为宜。提出关键词5~8个。并附英文的题名、姓名、工作单位、省市名、邮编、摘要和关键词。4 分类号 为了便于检索和编制索引,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写出论文的分类号。5 引 言 应简单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引言的序号可为“0”,不编序号时“引言”二字可省略。6 正 文 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排程序;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等。层次标题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序号,如:“1” “1” “2”等。1 图 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图应有图序号和图题(图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的外侧。照片要黑白清晰层次分明,图要有中英文对照的图题及图注,数据图需用excel格式。2 表 应具有自明性,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及文字表述重复。表内容应完整,包括表序号(表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题、表注、量或单位。采用三线表,表的内容数字须上下及左对齐。表要有中英文对照的表题及表注。3 计量单位 表达量值时必须使用国际单位符号,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例外)。不得使用已废弃的单位及中文符号。单位符号与数字之间须空半个字符。常用的单位有:min(分钟)、h(小时)、s(秒)、d(天)、周、月、r/min(转每分)、mL(亳升)、m(米)、mol(摩尔)等,括号内为不规范表示法。7 量差、公差等表示 数值范围号须采用浪纹号“~”,标注须遵守简明、不引起误解的原则,常用的如18%~25%、2万~5万、3~5 min、00 cm±25 cm、30 cm×30 cm×30 cm等。8 结 论 应是论文的主要结果,论点提炼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改进的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

体育期刊投稿地址及简介  《篮球》杂志由中国篮球协会主办。  该刊向读者介绍国内外重大比赛消息、评述、趣闻;世界篮球明星的成长及其训练、比赛经验;世界篮球新技术、新战术。  《篮球》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11号) 100061 CN11--1286( 双月刊)  《田径》杂志由中国田径协会主办。该刊内容有国内外重大比赛消息、评述、趣闻和成绩纪录;世界优秀运动员传记及其成功之路以及田径运动的技术、理论等。  《田径》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11号) 100061 CN11--1287(双月刊)  《体??》杂志由中国体??协会主办。该刊主要栏目有国内外竞赛、技术训练、知识之窗、群星谱、业余训练、科学研究、宿将回忆录、小资料、健美讲座等。  《体??》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8号) 100061 CN11--1288(季刊)  《游泳》由中国游泳协会主办,该杂志是以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工作者和广大爱好者为对象的群众性专项刊物。介绍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专项运动知识、技术、训练与群众活动以及国内外新动向和优秀运动员。  《游泳》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5号) 100061 CN11--1289(双月刊)  《中国排球》杂志由中国排球协会、新体育杂志社主办。该刊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向排球爱好者普及排球知识,开拓其视野;向排球工作者介绍世界排坛的新技术、新战术及新动向,以促进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  《中国排球》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8号) 100061 CN11--1458(季刊)  《武术健身》杂志由新体育杂志社主办。该刊宣传武术、气功的健身作用、知识和方法;挖掘、介绍祖国民间传统养生法;引导人们科学地进行武术、气功锻炼,注重武德修养,增进身心健康。  《武术健身》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8号) 100061 CN11--1459(双月刊)  《学校体育》杂志由国家教委、国家体委主办。该刊主要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动态和经验;协助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业务进修。辟有行政管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课余训练、国外学校体育、人物志、信息台等栏目。  《学校体育》杂志社(北京体育学院内) 100084 CN11--1524 (双月刊) 主编:赖天德  《中国体育》杂志是国家体委主办向海外华人宣传我国体育的综合性刊物,介绍我国体育战线取得的成就,扩大中国体育在海外的影响。主要栏目有体育竞赛、群众体育活动、民族体育、中国武术传统健身方法、体育名人介绍等。  《中国体育》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8号) CN11--1753(月刊)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主要介绍本院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各个项目的技术分析,专题调研和经验总结,以及国内外体育科研成果、经验和动态等。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北京体育学院内) 100084 CN11--2096(季刊)  《中国体育科技》杂志由国家体委科研所、情报所主办。该刊介绍体育科研成果、交流训练经验,沟通国内外科技信息。设有科研成果、调研报告、专题论文、经验总结、问题探讨等栏目。  《中国体育科技》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11号) 100061 CN11--2284(月刊)  《体育文化导刊》  地址:北京崇文区天坛东里中区中14号 邮政编码:100061  E-mail:  《体育科技文摘》由国家体委体育情报研究所,北京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共同主办。国内唯一的体育科技情报检索类文摘期刊,属国家科委国内外科技期刊检索系列,公开发行。该刊通过文摘、简介和题录三种形式报道国外的体育科技文献,对部分重点期刊做较全国的报道。通过该刊可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了解广泛的体育科技信息,它是从事体育科研、教学、训练管理工作的各级人员必备的工具书。  《体育科技文摘》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11号)100061 CN11--2459 (双月刊)  《健康顾问》杂志由人民体育出版社主办。该刊普及健康、养生、预防疾病的知识,根据不同年龄组、不同工作性质的需要,就人的发育、生长、心理、生理以及健身防病等方面,介绍各种知识与方法,注重介绍国内外各种行之有效的体育疗效方法和健身方法。  《健康顾问》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8号) CN11--12979(季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学会主办。该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刊登运用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理论,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提出的各种医学问题的研究成果,以促进我国运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增强人民体质。主要栏目有论著、综述、国外动态、研究方法、临床与研究报道、文摘、简讯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11号)100061 CN11--12989季刊)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是北京体育师范学院主办的体育学术刊物。本刊紧密联系实际,刊登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力求反映当代体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读者对象为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北京北三环路21号) 100088 准印证号:8903689(半年刊)  《体育教学》杂志是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出版发行的科普性季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对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交流体育教学经验,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理论、方法,以及教学改革;研究青少年体质等问题。本刊主要面向中、小学体育教师和管理干部。  地址:北京北三环西路11号,邮政编码:100088,CN11-3145/G8,ISSN1005-2410(季刊)  E-mail: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是为从事体育教学、科研人员及体育院校师生提供科技信息和学术争鸣园地的专业性刊物。主要内容有基础理论、体育教学研究、学校体育、体育科学理论等。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天津体育学院内) 300381 CN12--1140 (季刊)  《内蒙古体育科技》是内蒙古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体育科学综合性刊物。辟有体育理论、运动训练、运动心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理生化、运动选材等栏目。  《内蒙古体育科技》编辑部 (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14号) 010030 准印证:15--1064(季刊)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是沈阳体育学院主办。该刊以体育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为主,鼓励对新学科的探讨和对体育边缘学科领域的开拓。主要栏目有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科研、学生园地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编辑室(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一段一号) 110032 CN21--1081 (季刊)  《沈阳体育学术》杂志是由沈阳市体育科学学会、沈阳体育学院科研处主办。主要栏目有体质与选材、教学与训练、评价与评估方法、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科技工作简讯等。  《沈阳体育学术》编辑部 (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一段一号) 110032 准印证:031(季刊)  《辽宁体育》杂志是由辽宁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办。该刊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宣传报道党的体育方针、政策,传播体育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交流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经验。主要栏目:体育论坛、工作研究、体育发展战略、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体育科研、竞赛与裁判等。  《辽宁体育》编辑部 (沈阳市和平南大街42号) 110061 CN21--1123(月刊)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编辑室(长春市自由大路34号)130022 准印证号:149  副总编:肖桂华 吉林体育学院编辑出版,是以反映本院教学、训练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也是同各高等院校之间交流体育教学、训练经验、探讨体育理论、介绍体育科研成果的阵地。读者对象:体育教师、教练员及体育爱好者。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上海清源环路650)200433 CN31--1005(季刊)  本刊以反映本院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同时对外开展学术交流,以促进体育教学、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加强新学科的建设,更多更好地培养体育人材。主要栏目有基础理论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运动技术与战术,体育组织与管理,学校体育,国外体育,体育史料等。  《上海体育》编辑部(上海市南京西路150号) 200003 CN31--1054 (月刊)  上海市体委主办的《上海体育》杂志为综合性体育刊物。旨在宣传我国体育运动(侧重上海)的成绩和体育界的精神风貌,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栏目有人物专访、赛场内外、大赛前后、学校体育、超级名星、国际体坛、健身之道、棋牌篇、友谊之路等。  《国外体育科技》编辑部 (上海体育学院内) 200433 准印证:160(季刊)  《体育与科学》杂志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的综合性刊物。辟有社会科学工作者论体育,体育文化研究、奥林匹克思想研究、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学校体育、体育科研与运用等栏目,集思想性、实用性、知识性为一体,是体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体育与科学》编辑部(南京市孝陵卫) 210014 CN22--1208(季刊)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编辑室(南京市孝陵卫南京体育学院内) 210014  《浙江体育科学》编辑部 (杭州市体育馆路104号)310004 CN--1128(双月刊)  由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浙江体育科学》杂志是综合性体育科技刊物。旨在探索和研究当代体育科学发展规律和趋势,介绍和交流体育学术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群众体育、体育管理等领域中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并注重反映新技术革命对当代体育的影响和作用,同时提供国内外体育信息和动态。主要栏目有体育战略预测、新技术革命与体育、争鸣论坛、改革之窗、体育学术研究、运动训练与技术、学校体育、讲座与函授等。  《福建体育科技》是福建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研所主办的一个旨在介绍体育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办法的综合性体育刊物。本刊辟有体育理论、运动训练、运动心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学校体育、体育译文等栏目。  《福建体育科技》编辑部(福州市五一路状元巷17号) 350005 CN35--1093(季刊)  《体育教学与研究》杂志由福建省体育卫生教育研究会和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主办。本刊主要是反映体育系教学、科研和普通中学、中等师范、中专、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学改革、课余训练等情况。本刊辟有教学改革、教书育人、体质调研、学校管理、课余训练、师资培养、体育卫生知识、体育译文和体育信息等栏目。  《体育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内) 350007 准证号:042(季刊)  《福建体育学院学报》是本院的学术窗口,面向广大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和广大体育工作者。主要反映本院的体育科研成果,登载体育发展战略与改革、教学训练与人材开发,学科理论与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旨在加强学术交流,为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运动技术水平服务。  《福建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厦门市集美镇) 361021 准印证号:118 (半年刊)  《山东体育科技》杂志是由山东体育科学学会、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围绕本省体育工作的重点,传播国内外体育科技情报信息;介绍、推广国内外体育科研新成果。主要栏目有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学校体育、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技战术分析、仪器器材研制、体育科研文摘等。  《山东体育科技》编辑部 (济南市文化东路45号 250014 CN37--1011(季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由武汉体育学院主办。该刊主要登载当代体育科学研究成果,旨在发展体育理论,加强学术交流。主要栏目有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教学训练与人材开发、基础理论与技术应用、科技文献与信息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武汉市卓刀泉) 430076 CN42--1105 (季刊)  《湖北体育科技》杂志是由湖北省体育科技研究所主办的,以介绍国内外体育科研的新方法、新动态为主。主要栏目有运动训练、运动医学、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体育教学、经验介绍、学校体育等。  《湖北体育科技》编辑部(武汉市武昌体育场) 430060 CN42--1177 (季刊)  《湖南体育科学》是湖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1979年1月创刊。主要栏目有运动训练、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校体育、体育科研、体育译文等。读者对象: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及体育工作者。  《湖南体育科学》编辑部(长沙市体育馆路1号)410005 CN43--111(季刊)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广州市沙河水荫路)510503 CN44--1129(半年刊)  《广东体育科技》编辑部 (广州市较场西路16号) 510056 CN44--1226(季刊)  《广东体育科技》杂志是由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是体育科技方面的综合性刊物。主要介绍国内外体育科研新成就,侧重探讨田径、游泳、足球、举重等项目的训练方法、运动技术及战术,介绍现代科技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主要项目有综合、田径、游泳、足球、举重、体??、技巧、篮球、排球、运动生理、运动医学等。  《体育学通讯》杂志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会刊。是全国高校体育教师、卫生保健人员和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学术阵地和进修园地。设有体育课程建设、大学生体质研究、卫生保健教育、课余运动训练、体育学知识和信息等栏目  《体育学通讯》编辑部(广州市华南师大体育系) 510631 准印证号:417(季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以报道本院学术研究较有特色的体育史、武术、运动医学和新兴体育学科为重点。辟有体育史与体育理论、体育技术、教学和训练、体育基础学科理论、运动医学、学校体育等栏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成都市南效公园右侧) 610041 CN51--1097(季刊)  《体育科学》(双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677X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95/G8 地址:北京体育馆路5号 邮政编码:100763 E-mail: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季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6710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812/R) 地址:北京体育馆路11号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邮政编码:100061 电话:(010)67112233-2504 传真:(010)67146035  《教育教学研究论丛》(双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9605 国内统一刊号:CN11-1038/F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东26——24号 邮政编码:221008 电话号码:0516—3897572;5663312 E-mail:

基本上都是要版面费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一)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 《后画录》作者释彦悰及其绘画美学思想与批评观,《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徐渭《四书绘序》探讨,《美苑》2002年第2期。 徐渭“学竹于春”考,《美术&设计》2005年第4期。 徐渭“中岁学画”说考,《美术研究》2007年第3期 徐渭《赠送马先生序》的意义,《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徐渭流传画作疑伪考,《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徐渭绘画交游考,《中国美术研究》2006年第2期。 “青藤书屋”及徐渭别号考,《美术观察》2007年第5期。 嬉笑怒骂的抗争精神——徐渭绘画意象综论之二,《齐鲁艺苑》2006年第3期。 独立不羁的傲岸人格——徐渭绘画意象综论之三,《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王时敏早期画风探析,《中国艺术教育》2005年第3期。 王时敏中期画风探析,《中国艺术教育》2005年第4期。 王鉴绘画分期探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王原祁的艺术思想及其画风创新,《美苑》2006年第4期。 吴历的心路历程及其绘画艺术,“文化·艺术·宗教:吴历及其心路”国际研讨会(2003年)宣读并发表于研讨会论文集Culture,Art,Religion,Wu Li(1632-1718)and His Inner Journey,Macau Ricci Institute Studies(3),2006,9。 吴历绘画艺术探析,《齐鲁艺苑》2006年第3期。 摹古大师:王石谷绘画艺术论析,《美苑》2006年第6期。 集其大成:王石谷对唐宋元明四朝山水画的总结,《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7年第1期。 “当代画圣”:古典山水画的巅峰——王石谷绘画艺术论,《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第2期。(二)现当代美术研究 20世纪中国的圣像运动,《激情岁月》,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10月。 超越实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神州交流》2004年第1卷第3期。 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深圳特区报》2002年11月18日B6版。 中国画的多元探索,《深圳特区报》2003年3月30日B2版。 创造传统,《艺术探索》2003年第2期。 岭南画风的当代趋向,《关山月美术馆2001年鉴》,关山月美术馆出版,2002年。 西部,西部,《深圳特区报》2002年4月1日B6版。 “撑着”的精神体验,《深圳商报》2004年4月5日C2版。 为文化立市添墨加彩——关于深圳美术文化的对话,《深圳特区报》2004年4月11日B6版。 从关山月的风俗画谈“时代精神”,《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胸中云水笔中翻——陆俨少画序,《凌云健笔意纵横》,关山月美术馆出版,2003年。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文治江南绘画论,《美苑》2005年第4期。(三)美术理论探讨、美术馆学、美术教育与教学研究 当代中国画的逻辑思考,《水墨研究》2003年第5期。 当代艺术中的道德问题,“当代中国道德状况研究”学术研讨会(2005年)宣读并收入研讨会论文集《和谐社会的伦理审视与道德建构》,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没有终结的艺术史,《美术报》2001年2月10日16版。 美术学学者关心什么?,《书画艺术》1999年第2期。 传统、批评、考级,不休的世纪话题,《书画艺术》1999年第4期。 “水墨与都市”二题,《关山月美术馆2000年鉴》,关山月美术馆出版,2001年。 无法摆脱的都市境遇——古今一也,《书画艺术》2000年第3期。 艺术的底线是什么?,《深圳特区报》2002年3月4日B6版。 美术馆后现代:困惑与抉择,《美苑》2002年第6期。 美术展览策划意图及其实施,《画廊》2001年第1-2期合刊。 浅谈美术馆的展览及其策划,《关山月美术馆2000年鉴》,关山月美术馆出版,2001年。 美术馆里的沉思,《深圳美术馆2001》,深圳美术馆出版,2002年。 由重专业技能转向重综合素质,广西区高教学会2005学术年会宣读,《艺术探索》2006年第3期。 美术史教学层次与教材编撰,《美术&设计》(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美术史教学法评议,《美苑》2007年第5期。(四)当代艺术批评 气韵兼胜——阮荣春画评,《画刊》2006年第6期。 黄格胜:新时期广西美术的卓越代表,《艺术探索》2005年第1期。 超越自我,《中国美术研究》2006年第1期。 “漓江画派”的开山之作,《广西日报》2005年7月26日第11版 黄格胜:漓江画派的领军人物,《广西日报》2006年3月10日第11版 一溪寒水出秋山——张复兴画评,《艺术探索》2005年第3期。 图像的意义——雷务武版画艺术论,《艺术探索》2005年第2期。 窗内窗外:一个唯美主义画家的视域,《艺术探索》2006年第1期。 趣味悠长,《艺术探索》2006年第1期。 摇滚乐歌手与国画家——梁耀的画读后,《广西日报》2005年1月11日第11版(五)美术普及专栏(1)西方后现代绘画专栏 意大利的超前卫艺术,《深圳商报》2003年5月25日B8整版。 美国的新形象绘画,《深圳商报》2003年6月15日B8整版。 英国的新精神绘画,《深圳商报》2003年7月6日B8整版。 美国的新装饰绘画,《深圳商报》2003年9月14日B8整版。 美国的涂鸦艺术,《深圳商报》2003年11月17日C2整版。 德国新野兽绘画,《深圳商报》2004年2月16日、2月23日C2版。 法国的自由形象绘画,《深圳商报》2004年3月8日C2整版。 美国的新抽象绘画,《深圳商报》2004年3月15日C2整版。(2)大师百年专栏 最坚定的印象派大师——毕沙罗百年祭,《深圳商报》2003年11月24日C2整版。 俄军事绘画大师魏列夏庚,《深圳商报》2004年3月29日C2版。 他守候敦煌50年——纪念常书鸿诞辰100周年,《深圳商报》2004年4月19日C2整版。 油漆工画成抽象画派大师——德库宁诞辰100周年,《深圳商报》2004年4月26日C2整版。 血泪铸就民族史诗——纪念蒋兆和诞辰100周年,《深圳商报》2004年5月10日C7整版。

影视艺术鉴赏的表现特征 摘要]影视艺术鉴赏往往从这几个方面体验:一、积淀着理性认识的感性体验。二、 能动的、非单一的意蕴领悟。三、影视的风格、韵味。这三点对提高广大观众的鉴赏水 平,对影视艺术的发展繁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影视艺术鉴赏鉴赏者 影视是视听组合的综合艺术,他的一切 表现手段,诸如人物表演、影响造型、镜头运 动,画面组合、音响和音乐、光照和色彩,都 能给观众带来直接的感官信息,造成对于某 种社会生活或自然现象的“逼真幻觉”,影视 艺术鉴赏往往从这几个大的方面体验。 一、积淀着理性认识的感性体验 对于鉴赏者来说,只有善于通过鉴赏 对象的形象外壳,敏锐地把其内在的感情脉 络,与人物或作者获得心灵的契合,才有可 能成功地进入审美境界,进而领会其思想意 蕴或社会意义,任何一种真正的艺术鉴赏, 都是从鉴赏对象在鉴赏者身上所激起的某 种感情体验开始的。譬如日本电影《生死恋》 的结尾:夏子死于意外事故,悲痛欲绝的大宫 神情木然的来到网球场,呆呆地倚在看台的 栏杆上,突然“,噗!噗!噗……”的打网球声出 现了,接着,夏子那“你好,请多关照!”的甜美 话音在空无一人的球场上回荡不已,这一声 画结合的空境头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 响,影评者也给予很高的评价,甚至说它是 影片中最为精彩的一笔,原因即在于人们本 来已对男主人公的真挚爱情产生了同情与 关注的心理,此时,则又进一步感受到了大 宫心中那股“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 绝期”的强烈悲痛及对于夏子的无限思恋。 二、能动的、非单一的意蕴领悟 艺术的创造,从鉴赏的角度来说,读者 与作者,观众与舞台或银幕的沟通,不应该 把它看作是一经生成就永远定性的东西,而 是多层次的,具有能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譬如卓别林的著名电影《大独裁者》、意大利 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以及 美国在越南战争以后出现的《现代启示录》、 《生逢7月4日》等影片,它们在题材的选择和 开掘上,都有一种足以成为整个社会的“风 俗志”或“精神史”的视野和气势,能给观众 带来“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正视淋漓的鲜 血”的认识意义和教育作用。 再如根据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 影《老人与海》观看以后,为什么会感到那不 仅是桑提亚哥老人自身的一段特殊经历,而 是整个人的所谓“海明威精神”或是作者所 追求的人生真谛的哲理思索的形象体现呢? 这里面,既和影片故事中的情景气氛和人物 性格特征所能在人们心中唤起的某种具有 普通意义的人生体验有关,也和某些观众对 于海明威作品的一贯风格以及影视形象的 象征表意功能比较熟悉或爱好是分不开的, 如果缺少这些条件感受也就会大不相同。由 此可见,尽管每个电影、电视观众最后都会 对于他所观赏的故事、人物的性质、意义获 得某种感受,作出某种判断,但是,真要穿透 故事的表层情绪,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深层意 蕴,获得更高一个层次的审美享受,也不是 一件人人都容易做到的事情。 三、影视的风格、韵味 从鉴赏的角度来看,风格的体察和评 定,也是整个鉴赏活动的最高层面,它不仅 需要敏锐的艺术感觉力,还要有相应的思想 洞察力和理论概括力。了解风格,先要了解 人;了解人,又要了解社会,了解历史。同时, 对于鉴赏对象的审美评价,往往也是鉴赏者 自己的胸襟和素养的折光。就拿以前几年关 于谢晋电影的讨论为例子:他的片子一般都 比较注意贴近时代生活和重视反映普遍人 的命运。特别象《天云山传奇》、《牧马人》、 《高山下的花环》等。在题材的选择和开拓上 能以鲜明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审视 现实,反思历史,通过对某些重大社会矛盾 的扫描,聚焦在广大群众共同关注的思想热 点上,力图把人民的爱憎苦乐和生活的主旋 律融为一体。 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无疑应随着 生活,时代以及艺术观念,艺术实践的发展 同步前进。有眼光的观赏者应能敏锐发现, 热情鼓励影视艺术家所做出的每一个新的 努力和取得的新的成就。例如赵焕章的“农 村三部曲”《喜盈门》、《牛百岁》、《咱们的退 伍兵》,在保持浓烈的乡土生活气息以及轻 喜剧的轻松幽默感伤,它们是前后一贯的; 而在情节与矛盾造成冲突的结构技巧上,却 一部有一部的变化《;喜盈门》紧紧围绕强英 的转变组织矛盾,是传统而规范的线性结 构《;牛百岁》利用多种人际关系的矛盾造成 的波澜起伏,结尾时还为田福的转变留了个 “尾巴”,明显是由线到面的开放性变化《;咱 们的退伍兵》则更为从容,洒脱,使得影片的 结构形态更加立体化,丰富了作品的情趣和 生活容量。这样的变化,既是编导者深入生 活,拓宽事业的结果,也和广大观众不断发 展着的欣赏能力审美心理相一致,因而得到 广大观众的欢迎。 因此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提高广大观众 的影视文化素养和鉴赏水平,对于影视艺术 的发展,繁荣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 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1] 孙宜君 影视艺术鉴赏学:一门亟待构建的新学科[J] 现代传播 , 2002,(03) [2] 曾奕禅 艺术鉴赏与艺术创作关系论[J] 江西社会科学 , 1991,(02) [3] 艺术鉴赏[J] 西部人 , 2004,(02) [4] 刘隆民, 王莉娟 论影视艺术[J] 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 2002,(03) [5] 宋振文 论影视艺术的商业性[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6,(04) [6] 邓也穆 艺术和它的周边世界(下篇)[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1994,(02) [7] 顾建华 简论艺术鉴赏的心理流程[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 1989,(02) [8] 戴剑平 论影视艺术的观念体系[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03) [9] 宋家玲 对话录——从影视艺术说开去[J] 当代电视 , 1987,(03) [10] 姜敏 美感在影视艺术中的呈现[J] 文艺研究 , 2004,(04)希望采纳

普通期刊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非常普通的二本

推荐你去淘宝的:翰林书店,店主应该能下载到这类论文。我去下过,很及时的

(1)初审:对稿件格式以及重复度进行分析与检测,符合要求稿件进入送审阶段,此阶段需缴纳审稿费100元。(2)外审:送专家进行外审;如审稿意见存在异议,可进行复审。(3)退修:作者根据审稿意见进行修改,编辑部或专家根据意见和修改情况给出最终结果。(4)编辑:对录用稿件进行格式审定、编辑、加工、出版。自然科学版每篇文章收取审稿费100元,免版面费。社会科学版按照字数收费:社会科学版最少3个版面,无图片表格等纯文字1500字/版(有图片、表格等,排版可能会超出预算),每版收取150元,外加审稿费100元。收费方式由指定编辑与作者沟通。开具单位发票需要填写相关信息(在下载中心中下载相关表格),并发至指定编辑邮箱(如下所示)(不要在投稿系统中发送,以免泄露个人信息)。

(近期较高水平文章)(8)Li Chen, Decai Yu, and Feng Liu,Magnetism in Nanopatterned Graphite Film,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3, 223106 (2008)(7)YONG-LONG WANG, CHANG-TAN XU and LI CHEN, RELATIONS BETWEEN NON-ABELIAN CHERN SIMONS FIELDS AND FRACTIONAL SPINS,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V 22, N 1 (2008) 45-50(6) Li Chen and Chunlei W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nonoxide perovskite superconductor MgCNi3, Journal of Low Temperature P, 2007,147,622(5) LC First Principle Study of the Electron Structure of CaCu3Mn4O12 and CaCu3Ti4O12, JM M Mater, 2007,312,(4)LC Pressure effect on the MgB2 electron structure from first princip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 (IJMPB), 21(16),(2007)2793-2803(3) Li C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magnetism of Fe4-xMnxN compounds, J A P,100, 113717(2006)(2) LC Exchange coupling and magnetism of nanocrystalline -Fe4-xNixN (2≤ x ≤8 ) JM M M, 2006,303,266-269, SCI(1)T S Jiang, X H Cheng, L Chen, An algebraic relation between consimilarity and similarity of complex matrices and its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Physics A, 2006,6,5 第三位2006年之前(1) 材料的电子与原子结构和超导电性(ii) Chen li, Li Superconducting Properties of MgB2 with Different Lattice P Chin Phys Lett, 2003, 20(7):1128-1130 SCI(iii) 陈丽, 李华, 董建敏, 潘凤春, 梅良模, “原子簇La8-xBaxCuO6的原子磁矩和自旋极化的电子结构研究”, 物理学报, 2004,53(1),254-258 SCI(iv) 陈丽, 李华, “新型超导材料MgCNi3的电子结构和超导电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4,53(3),922-926 SCI(v) Li CHEN, Hua LI and Liangmo MEI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New SuperconductingPerovskite MgCN J Mater Sci Tech, 2004, 20(2):203-205 SCI(vi) 陈丽, 李华, 董建敏, 梅良模, 张爱国 氧化物La2-yBayCuO4中Ba对氧原子态密度和氧化物性质的影响 功能材料, 2003, 34(4):420-422 EI(2) 低温和磁性(i) 陈丽 CrTe 的 交换耦合与磁性 功能材料, 2004, 35(3):286-287,290 EI(ii) 陈丽, 李华 Co1-xMnx合金的交换耦合与磁性 功能材料和器件, 2003, 9(4):396-400 EI(iii) 陈丽 稀磁合金的局域磁矩与热电势 低温物理学报, 2002, 24(2):137-143(iv) 陈丽, 李华 s-f交换作用和s-s电子交换作用对热导率和热电势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 2003,30(1):27-30(v) 董建敏, 李华, 孙美坤, 陈丽 间隙原子氮对化合物RE2Fe17磁性的影响中国稀土学报, 2003, 21(4):406-409 EI(vi) 董建敏, 李华, 陈丽 Nd2Fe17Nx化合物的交换作用和磁性 山东大学学报, 2003, 38(3):74-75,98(vii) 陈丽S—D系统的统一模型与稀磁合金的热导率和热电势 低温物理学报, 2001,23(2):144-149(viii) 陈丽传导电子虚声子交换对热电势的影响 低温物理学报, 2001,23(1):48-52(xi) 陈丽, 金光星 电子-声子互作用与碱金属s-电子比热 低温物理学报,1997,19(5):395-400(x) 陈丽, 金光星 稀土金属低温电阻与s-f交换作用 低温物理学报,1998,20(3):198-202(xi) 陈丽, 金光星 磁性杂质效应与稀磁合金中的低温电阻和热导率 低温物理学报, 1998,20(5):390-394(xii) 陈丽, 金光星 传导电子虚声子交换与准电子特性 低温物理学报,1999,21(3):221-225(xiii) 陈丽, 韩福祥 稀磁合金的杂质效应对热导率与热电势的影响低温物理学报,1998,20(6):435-440(xiv) 陈丽, 韩福祥 S-D系统的统一模型与稀磁合金的电子比热 低温物理学报, 2000,22(1):66-71 CA(xv) 陈丽, 金光星 电子-声子互作用与碱金属S-电子比热 低温物理学报,1997,19(5):395-400(3)应用数学和力学(i) An algebraic relation between consimilarity and similarity of complex matrice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06,6,5, Journal of Physics A, SCI, 第三位。(ii)姜同松, 陈丽 “Generalized Diagonalization of Matrices over Quaternion F 应用数学和力学, 1999,20(11):1297-1304 被SCI及EI收录2002-2004年之间[1]Chen li, Li Superconducting Properties of MgB2 with Different Lattice P Chin Phys Lett, 2003, 20(7):1128-1130[2] 陈丽, 李华, 董建敏, 潘凤春, 梅良模, “原子簇La8-xBaxCuO6的原子磁矩和自旋极化的电子结构研究”, 物理学报, 2004,53(1),254-258[3] 陈丽, 李华, “新型超导材料MgCNi3的电子结构和超导电性研究” 物理学报, 2004,53(3),922-926[4] Li CHEN, Hua LI and Liangmo MEI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New SuperconductingPerovskite MgCN J Mater Sci Tech, 2004, 20(2):203-205[5] 陈丽, 李华, 董建敏, 梅良模, 张爱国 氧化物La2-yBayCuO4中Ba对氧原子态密度和氧化物性质的影响 功能材料, 2003, 34(4):420-422[6] 陈丽 CrTe 的 交换耦合与磁性 功能材料, 2004, 35(3):286-287,290[7] 陈丽, 李华 Co1-xMnx合金的交换耦合与磁性 功能材料和器件, 2003, 9(4):396-400[8] 陈丽 稀磁合金的局域磁矩与热电势 低温物理学报, 2002, 24(2):137-143[9] 陈丽, 李华 s-f交换作用和s-s电子交换作用对热导率和热电势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 2003,30(1):27-30[10] 董建敏, 李华, 孙美坤, 陈丽 间隙原子氮对化合物RE2Fe17磁性的影响中国稀土学报, 2003, 21(4):406-409[11] 董建敏, 李华, 陈丽 Nd2Fe17Nx化合物的交换作用和磁性 山东大学学报, 2003, 38(3):74-75,981997-2001年之间[1] 陈丽S—D系统的统一模型与稀磁合金的热导率和热电势 低温物理学报, 2001,23(2):144-[2] 陈丽传导电子虚声子交换对热电势的影响 低温物理学报, 2001,23(1):48-[3] 陈丽, 金光星 电子-声子互作用与碱金属S-电子比热 低温物理学报,1997,19(5):395-[4] 陈丽,金光星 稀土金属低温电阻与s-f交换作用 低温物理学报,1998,20(3):198- CA[5] 陈丽,金光星 磁性杂质效应与稀磁合金中的低温电阻和热导率 低温物理学报, 1998,20(5):390- CA[6] 陈丽,金光星 传导电子虚声子交换与准电子特性 低温物理学报,1999,21(3):221-[7] 陈丽,韩福祥 稀磁合金的杂质效应对热导率与热电势的影响低温物理学报,1998,20(6):435- CA[8] 陈丽,韩福祥 S-D系统的统一模型与稀磁合金的电子比热 低温物理学报, 2000,22(1):66-[9] 姜同松,陈丽 “Generalized Diagonalization of Matrices over Quaternion F 应用数学和力学, 1999,20(11):1297-被SCI及EI收录[10] 陈丽,韩福祥 稀磁合金的低温电阻与s-d混合效应的影响 聊城师院学报,1998,11(3):38-[11] 陈丽,王庆忠 稀磁合金的混合效应与热电势 聊城师院学报, 1999,12(2):43-[12] 陈丽,周善芳 稀磁合金的混合效应与局域磁矩 淮北煤师院学报, 1998,19(3):28-[13] 陈丽,李媛 稀磁合金的磁化率 临沂师专学报, 1999,21(3):8-[14] 陈丽,曾宪平 S-D作用环近似与RKKY关联对稀磁合金传导电子比热的影响 临沂师专学报,1998,20(3):14-[15] 陈丽 不可逆卡诺循环热机的效率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01,18(2):4-[16] 陈丽 对用转筒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的商榷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0,17(6):60-[17] 陈丽 一种卡诺制冷机的理论模型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23(4):21-[18] 陈丽,蒋甲生 对《对循环效率的一个注记》一文的商榷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22(3):59-[19] 陈丽,韩月奎 热学中的三个注记 菏泽师专学报,1998,20(2):64-[20] 陈丽,顾向阳关于等面积法则佯谬的讨论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8,14(增刊):124-1251996年之前[1] 陈丽,金光星 稀磁合金s-d互作用效应对于体传导电子比热的影响 延边大学学报,1992,18(2):48-[2] 陈丽,金光星 Cd-Mn合金的杂质铁磁相转变与RKKY关联 延边大学学报,1993,19(1):11- CA[3] 陈丽,金光星 稀磁合金效应对s电子的有效热质量的影响 低温物理学报,1993,15(6):460- CA[4] 陈丽,曾宪平 弹簧振子势能零点的选取 临沂师专学报,1994,16(6):24-[5] 陈丽,薛爱 关于力学量算符平均值的讨论 山东师大学报,1995,10(2):105-[6] 陈丽,薛爱 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一个注记 山东师大学报,1995,10(2):151-[7] 陈丽,彭秀平 对在非惯性系中引入惯性力的讨论 山东师大学报,1995,10(3):228-[8] 陈丽,曾宪平 用T-S图研究理想气体任意准静态过程的吸放热问题 山东师大学报,1996,11(增刊):293-[9] 陈丽,曾宪平理想气体绝热压缩时温度升高的微观解释 山东大学学报,1996,31(增刊):101-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