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海峡两岸杂志社海南分社社长

发布时间:

海峡两岸杂志社海南分社社长

徐尚定原九州出版社社长,现任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主任。1964年1月出生,祖籍安徽庐江。1991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002年11月至2013年1月,任九州出版社社长。王杰原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副主任,原九州出版社总编辑,1960年8月出生。1983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经济系。曾供职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获“首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2002年11月任交流中心副主任。2013年1月调任九州音像公司。汪舟原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秘书长。1959年8月出生,籍贯台湾汪舟省台南市。1983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任《台声》杂志副总编。2006年调任《两岸关系》杂志社。孙红梅原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副秘书长,2013年2离职。

王仲方 --中国著名法学家,社会活动家。1921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曾就读于浙江大学,毕业于延安军政大学。王仲方同志1937年参加革命,曾任抗日军政大学、泽东青干校、延安民族学院教员、华北局社会部科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罗瑞卿部长政治秘书、青海省委常委兼省委秘书长、省政法领导小组组长。“文革”中受到林彪集团迫害,被关进监狱。粉碎“四人帮”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兼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主任,国家对外文委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中共十三大代表、全国政协法律委员会副主任。王仲方还担任过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总顾问,海峡两岸法律问题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兼职教授,中国法律咨询中心理事长,《中国法律年鉴》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民主与法制》杂志社名誉社长,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法律协会中国理事,美国全美律师协会荣誉会员,法国比较法学会会员。

海峡两岸杂志社海南分社

28日,首届海峡两岸文学创作网络大赛在福州正式启动,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张帆,著名教授和评论家谢冕、孙绍振、王光明、谢有顺,台湾诗人古月,以及省内知名网络作家等共100余人与会。  本次大赛由省作协、福建师大文学院、海峡文艺出版社、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等共同主办。据主办方介绍,大赛总奖金高达60万元,其中特等奖奖金20万元。大赛将于今年12月28日全面启动投稿,于2011年9月10日截止投稿。  参赛方式以中文书刊网原创平台上传报名投稿,分征稿、初评、复评和终评等环节。  中文书刊网()  参赛者需注册成为书刊网:  [注册]会员------发表作品即可投稿参赛  投稿方式  参赛者须注册成为书刊网(注册)会员------发表作品即可投稿参赛。  在大赛主题页面,点击“海峡两岸文学创作网络大赛报名通道”,进入大赛报名页面,在同意参加大赛的选项前打勾并确定即可参赛。否则,一律视作自动放弃参赛资格。   短篇作品可以以“单篇”或“专辑”的方式发布,长篇作品在长篇频道选择相应栏目发布,主题文学作品进入主题赛区频道发布作品。  在征稿期间,上传作品需完整的添加内容简介,且进入复赛的作品需把作品全文发到指定信箱(长篇:,;短篇赛区:;主题赛区:),否则视其放弃参赛资格格。  作品系投稿作者拥有作品的完整版权;如发现其参赛作品作者本人无完整版权,则取消其参赛资格,由此引发责任纠纷由投稿作者承担;此协约只在参赛期间有效!  特别说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海外人士参赛方式:参赛者身份为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海外人士,需注明身份,填写详细资料,并投稿到指定邮箱(香港、澳门地区为, 台湾地区为 ,海外人士为),经审核推荐,即可参加比赛。  投稿要求  1、作品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健康、向上,情节完整,真挚感人,可读性强;  2、作品系原创,严禁抄袭,套改或请人代写,文责自负;  3、作品可为个人或团体创作,需在征集截止日前完结;  4、作品系投稿作者拥有作品的完整版权,如发现其参赛作品作者本人无完整版权,则取消其参赛资格,由此引发责任纠纷由投稿作者承担;  5、作品严禁一稿多投,并且从投稿之日起,到比赛结束,未得到主办方授权,参赛者不得自行将作品公布于任何杂志、报纸、网络及其他出版物等载体;  6、作品不得含有违反中国相关法律规定的内容。  》》》长篇赛区说明 》》》  长篇赛区征稿内容:10万字以上原创作品,不限体裁,作者拥有完整版权。  》》》短篇赛区说明 》》》  短篇赛区征稿内容:10万字以下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和影视剧本,接受网友自由投稿,可以单篇参加,也可以以专辑参加。  》》》主题赛区说明 》》》  1、以辛亥革命为题材,缅怀革命先驱,回顾中华民族100年来艰辛而光荣历史的优秀长篇小说。  2、彰显平等、尊重、关爱人文理念,表现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精神风貌的作品以及由残疾人士创作的文学作品。  3、关注打工群体生活、文化权益以及文化创造权力实现的文学作品。  4、关注以农村、农民、农业为文学作品表现对象,反映农村和农民群体生活,反映农民在农村城市化进程日益突出的城乡文化、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着力表现城乡一体化对新一代农民人格的建构和灵魂的重铸,发现和重塑对当代生活中真实的新农民形象,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文学作品。  注:以上四类作品,除参加正常评选外,还有机会获得出版机构实体出版。  》》》特别说明 》》》  大赛还将在第一赛季举办第三届榕城十大写手征文赛评选活动,同台展示榕城大学生的前沿思考。评比办法与大赛主体互不冲突。  评选工作委员会  主 任:孙绍振  副主任:何 强  成 员:王性初(美国)、江信银、杨际岚、张冬青、吴钧尧(台湾)、吴叔锥、宋瑜、林玉平、郑家建、钟伟兰、郭志杰、郭红斌、黄文山、蒋庆丰  (按姓氏笔画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大赛秘书处  秘书长:吴叔锥(兼)  副秘书长:刘小奇、傅茂星  成 员:蒋际伟(技术部)、 吴 东(赛务部)、吴韶琰(联络部)、杨玉娟(评审与版权部) 出版推荐  作品发表、出版机构:海峡文艺出版社、大赛联办出版社福建省期刊协会成员单位 《福建文学》杂志社、《生活·创造》杂志社、《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海峡》编辑部  影视推荐机构: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福州电视台

1,滕建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考入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部,199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留军事科学院任《外国军事学术》杂志编辑,后任总编。曾在海军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服役。1998-1999年获英国政府Chevening奖学金,在伦敦大学研究南亚政治与经济并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9月转业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2006年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副秘书长、研究部主任,中国南亚学会理事。2009年被评为研究员。2013年起任美国研究部主任,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兼军控与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唐湘龙,1964年生,师大附中、台大政治学系、台大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资深新闻工作者,性格温柔敦厚,沉默寡言。现任《中国时报》特约专任主笔,飞碟电台「飞碟早餐」节目主持人。3,赖岳谦,台湾学者,法国巴黎大学的政治学博士,台湾实践大学副教授,兼任政治大学教授,曾任台湾亲民党发言人,国际情势专家。台湾名嘴中少有的睿智、务实、开明的学者,在国际情势研究领域业有专攻。4,张华,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博士。在《台湾研究》、《美国研究》、《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国内顶尖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时评百余篇。

海峡两岸杂志社海南分社社长邓小龙

我也姓邱啊,这有什么好解释的??!!

一、新华社琼崖分社新华通讯社琼崖分社建立于解放战争时期的1949年3月,社址在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白沙县(今为琼中县)毛栈乡——中共琼崖区委员会、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和琼崖纵队司令部所在地。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解放了五指山大片地区,建立起包括5个县范围的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据此,琼崖区党委经过研究,决定请示党中央,要求在五指山革命根据地设立新华社分支机构,以利于向全国各解放区传递琼崖革命斗争的信息,也利于新华社对琼的新闻报道。1949年2月,党中央电复琼崖区党委,同意筹建新华社琼崖分社。经过短期筹建工作并向中央报告,新华社琼崖分社于1949年3月成立,分社社长由琼崖区党委宣传部长李英敏兼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克攻协助分社工作,采编人员有冯子平、潘干、林春光等,符集庭任电台台长,配备有收发报机和手摇发电机,报务员有黄超等。琼崖分社于1949年5月19 日开始向新华总社发稿,每天发稿联系约1小时。所发稿件主要由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群众团体提供,部分稿件由《新民主报》提供,重要稿件经琼崖区党委领导审定。琼崖分社从成立至海南全岛解放的一年时间里,向总社发出的新闻稿件大体上有如下几类:一是战果报道。这类稿件较多,如1949年3月,琼崖纵队调集7个团的兵力,在岛西部发起春季攻势,歼敌3000余,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分社向总社发去《春攻大捷》的战果报道;二是战局分析报道。此类稿每月至少发一篇,如《蒋军败退海南》等;三是根据地加强政权建设和党团建设的报道。如《琼崖临时人民政府组成,冯白驹任政府主席,何浚任副主席》、《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海南区筹委会成立,开展建团工作》等;四是五指山黎族地区开展生产互助合作的报道,如《“合亩制”的调查》等;五是根据地发展教育、文化事业的报道。如《琼崖公学复办,抓紧培训干部》、《五指山根据地部分乡镇兴建小学校》等;六是英模报道。如《游击女英雄刘秋菊病逝》等;七是琼崖解放区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的报道。l949年10月1日,毛栈地区党政军民1000多人隆重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五指山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分社向总社发了专稿。这一时期,新华总社对琼崖分社的工作,从宣传报道意图到电台管理技术等问题,都给予许多具体指导和支持。1950年5月,海南解放,琼崖分社迁入海口市,改名为新华社海南分社,海南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克攻兼任分社社长。海南分社后改为新华社海南记者组,归新华社广东分社领导,冯子平、王良、陈小江、黄成、周原、陈健先后调来分社和记者组工作。1952年,海南记者组撤销,冯子平任新华社常驻海南记者。1950~1957年,新华社海南分社及常驻记者,紧密联系海南开展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实际,采写了不少新闻报道和“内参”稿件。如:l952年7月1日,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后改为自治州)在乐东县抱由镇成立,各族人民代表向毛主席发致敬电;《新海南报》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批评报道取得良好效果;海口市完成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海南发展农垦事业,垦荒种植橡胶;海南渔民远航西沙发展捕捞业;印尼排华,我国派船接侨安置在海南兴隆华侨农场就业等,都向总社发了专稿并被多家报纸采用。1957年广东反对地方主义,新华社常驻海南记者因写《关于海南党内团结问题》的“内参”被错误处理,常驻记者随之撤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地方主义问题已彻底平反)。二、新华社海南军区支社新华通讯社海南军区支社(以下简称支社),是新华社派驻海南军区的分支机构,建立于l965年7月25日,至1979 年3月撤销,历时l4年,社址在海口市海秀大道海南军区政治部。(一)支社成立的背景及沿革支社是在国际形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成立的。当时,美国在东南亚及我国沿海不断制造紧张局势,它不顾国际公约经常派军用飞机和军舰侵犯我领空、领海,拦截我在公海的商船,袭击我渔船、渔民,我国政府对美国政府的强盗行径已提出375次严重警告。但是,美国总统约翰逊并未因此而收敛,他甚至正式宣告:“美军要直接参加越南战争”。与此同时,苏联也在我国边境地区加紧增兵。鉴于上述情况,党中央和毛主席发出关于加强战备的指示。新华通讯社于l965年4月30日给中央写了《关于在若干军区及部队中筹建新华社分支机构等问题的请示报告》。报告中建议 “首先做好应付突发事变的战备工作,立即建立第一线部队分社,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地方分社和部队分社能向总社发出新闻,保证新华社向全国、全世界的广播持续不断”。中央于5月25日将《报告》批转有关部门“按照办理”。随之新华总社与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就筹建新华社分支机构问题进行具体商定。解放军总参、总政于7月7日联合发文,就筹建新华社分支机构作出具体部署。新华社海南军区支社于7月中旬筹建就绪,7月25日挂牌办公,成为新华社新建部队分支机构中行动最快、配备最完善的单位。支社成立后接受总社和军区的双重领导,正式编制20名,均为现役军人。社长由海南军区政治部宣传处长石冠军兼任,新华总社派黎枫任副社长,徐士杰、邢增干任文字记者,何国正、符忠昌任摄影记者,贾恒杰任图片传真制作员。尔后陆续调邢福桥、王孟湘、蒋豪济、周寿祥、曹士生任文字记者,伍振超任摄影记者,吕应严任图片传真制作员,谢亚坚任电台台长,梁柱华、杨永泉任译电员,还有其他勤杂人员、司机等多人。1971年和l972年,军区先后任命徐士杰、汤友权为支社副社长。l972年,副社长黎枫调回总社。“文革”期间,支社有部分记者临时调回总社搞“文革”报道,有的记者参加地方“支左”,有的记者下放农场接受“再教育”。l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外调记者陆续回支社工作。1979年3月,新华总社成立解放军总分社,各大军区成立分社,海南军区支社随之撤销。部分记者调回总社重新安排工作,部分记者转业到地方工作。(二)宣传业务成果海南地处祖国南大门,又是拥有丰富热带资源的宝岛,其军事、政治、经济地位十分重要。支社成立后,实行“军事报道、地方报道一肩挑”。按当时形势,支社把军事上“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放在首位,一旦有突发事件立即全力以赴投入采访报道,平时则按军事新闻与地方新闻并重的原则安排采访报道;采写“内参”稿件主要是反映地方工作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供中央和有关领导部门参考。支社记者采写的全部稿件发回总社处理,具体业务与总社军事新闻编辑部联系。“突发性事件”主要指空战、海战及其他涉外事件。这些突发事件的报道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外交斗争,其政策性、时效性、准确性要求严格,记者必须把握外交斗争的大局,正确、深刻理解总社的宣传意图,及时准确地掌握现场材料,以最快速度向总社发出新闻。如1965~1967年的多次空战中,我军击落美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击落美军F—104型喷气战斗机、活捉美国飞行员史密斯,支社都于当天把文字和照片新闻及时传回总社,有力地配合了外交斗争;l974年初的西沙自卫反击战,战斗打响的第一天,记者邢增干、符忠昌就随前线指挥部上了西沙战场,历时4个多月,采写、拍摄了不少战地新闻;1978年的中越边界自卫还击战,记者何国正、王孟湘、周寿祥、符忠昌、曹土生分赴广西和西沙前线采访,表现突出,何国正、周寿祥荣立三等功。在地方报道中,1975年总社派记者邢增干到屯昌县蹲点,对该县农业学大寨进行调查研究,不到一年时间,写出调查报告(内参稿)和公开报道10多篇,受到总社好评。支社记者先后采写不少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报道,其中文字稿《西沙之战》、《椰林深处捉飞贼》、《鞠躬尽瘁的带兵人陶如何》、《今日红色娘子军的故乡》、《活跃在五指山区的解放军医疗队》、《人民军医马毅》、《“三八”女子闯海队》、《艰苦创业、治穷致富的石屋大队》等;“内参”稿有:《海南战备工作纪实》、《希腊籍轮罗德斯号与美军潜艇相撞经过》、《场社联手开发海南热作资源》、《19号台风袭击海南损失严重》等;图片报道有《海防卫士》、《南海民兵》、《深山采药》、《军民友谊赛》等。在北京举办的“西沙影展”中,支社记者拍摄参展的作品有30余件。为了适应军事报道的需要,支社一成立就按照“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原则狠抓队伍建设,要求所有采编人员都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参加部队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牢固树立常备不懈思想,养成严守纪律、雷厉风行作风。为了搞好军事报道,支社还制定了一套保障新闻时效的制度,电讯人员严格按规定进行科目训练和实地练兵,车辆时刻保持待发的良好状态,支社领导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使支社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从而保证了多次突发事件报道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新华社海南分社(一) 分社成立前的记者组1979年3月,新华社海南军区支社撤销后,新华总社于1981年在海南设立了记者组,办公地址在海南区党委大院内。记者组设立之前,l980年新华社广东分社派记者来琼采访,就海南农业生产建设方针、场社关系、管理体制等问题向中央写了“内参”,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召开了有广东、海南和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海南岛问题座谈会,于l980 年7月24日发出文件(即国务院批转的《海南岛问题座谈会纪要》),从而促进海南的开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为了适应海南开发建设的新形势,新华总社应海南区党委的要求,设立了新华社海南记者组,负责人为陈业轩,先后调来海南记者组工作的记者有赵长春、黄扬略、周家国、符启训、陈江等。记者组可直接向总社发稿,也可发回广东分社。1987年9月中央决定海南筹备建省后,新华社成立了海南分社筹备组,记者组随之撤销。(二)分社的成立及业务成果新华社海南分社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于海南建省后的1988年6月22日正式挂牌成立。它是新华通讯社在海南省的常设派驻机构,是新华社在国内设立的第30个地方分社。新华社海南分社的报道方针是:全面、准确地宣传贯彻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密联系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和开发建设的实际组织报道,真实、全面地反映海南改革开放的新成就、新变化、新经验、新措施,热情讴歌勇于开拓进取的先进人物,塑造社会主义的海南经济特区的良好形象。海南分社承担新华社把海南新闻向国内和国外报道的任务,主要宣传手段为文字新闻和图片新闻并举。国内报道除经总社向国内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提供通稿外,还向报刊提供文字和图片专稿;对外报道除经总社以6种文字向国外播发通稿外:还向海外新闻机构提供文字和图片专稿、特稿。海南分社从成立至l991年底,共发出各类文字稿件近2000条,新闻图片500多幅,所发稿件大都被国内外新闻机构采用,采用率达80%以上。海南分社除了采写播发大量反映海南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的新闻外,还实事求是地反映大特区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海南的改革开放摇旗呐喊。其中较有影响的稿件有:《起飞前的变奏》、《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洋浦风波》、《海南积极面对发展与保护环境矛盾的挑战》等。还采写关于海南经济特区发展思路的调查、关于海南社会治安问题的调查、关于海南小政府大社会体制改革的调查、关于海南发挥热作资源优势的调查、关于西沙群岛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关于洋浦开发问题的调查等“内参”稿件,这些专题调查报告都为中央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不少稿件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领导的批示,对推动实际工作起到积极作用。海南分社按照总社的要求,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闻改革,用现场短新闻反映海南经济特区建设的新变化,先后采写了《海口岁岁高》、《海口车如流》、《海口街头看广告》、《海口元宵“换花”记趣》、《海口闹花潮》等一批有特色的视觉新闻,受到报纸和读者的欢迎。海南分社与总社及各分社之间,通过微波专线保持24小时不间断的通讯联系,分社与总社之间已实现电脑联网,传递、发布新闻的手段比前大有进步。分社所属经营实体有:海南新华新闻文化发展公司、海南信息社。(三)机构设置及领导成员名单新华社海南分社设有社长、副社长、采编室、办公室、经理室、信息部,有新闻专业人员9人。

球前锋

海峡两岸杂志社社长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法学家、杰出法学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中国海峡两岸法学促进会副理事长,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协调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法学家》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曾宪义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月15日上午10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海峡两岸杂志社长

徐尚定原九州出版社社长,现任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主任。1964年1月出生,祖籍安徽庐江。1991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002年11月至2013年1月,任九州出版社社长。王杰原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副主任,原九州出版社总编辑,1960年8月出生。1983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经济系。曾供职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获“首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2002年11月任交流中心副主任。2013年1月调任九州音像公司。汪舟原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秘书长。1959年8月出生,籍贯台湾汪舟省台南市。1983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任《台声》杂志副总编。2006年调任《两岸关系》杂志社。孙红梅原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副秘书长,2013年2离职。

1,滕建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考入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部,199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留军事科学院任《外国军事学术》杂志编辑,后任总编。曾在海军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服役。1998-1999年获英国政府Chevening奖学金,在伦敦大学研究南亚政治与经济并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9月转业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2006年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副秘书长、研究部主任,中国南亚学会理事。2009年被评为研究员。2013年起任美国研究部主任,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兼军控与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唐湘龙,1964年生,师大附中、台大政治学系、台大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资深新闻工作者,性格温柔敦厚,沉默寡言。现任《中国时报》特约专任主笔,飞碟电台「飞碟早餐」节目主持人。3,赖岳谦,台湾学者,法国巴黎大学的政治学博士,台湾实践大学副教授,兼任政治大学教授,曾任台湾亲民党发言人,国际情势专家。台湾名嘴中少有的睿智、务实、开明的学者,在国际情势研究领域业有专攻。4,张华,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博士。在《台湾研究》、《美国研究》、《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国内顶尖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时评百余篇。

不知张嘉骅能不能看到,在《少年读史记》中关于“血债”一词我认为用得不对,血债应该是是欠人家的血或生命。不知对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