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化学气相沉积论文

发布时间:

化学气相沉积论文

化学气相沉积是半导体技术中一种常用的薄膜生长技术,这种技术使用化学的方法来沉积薄膜。化学气相沉积包括MOCVDPECVDImage:Npng这是一个与化学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帮助科印百科扩充其内容。en:Chemicalvapordepositionja:化学気相成长

百度文库中有,自己登录找就知道了。

其含义是气相中化学反应的固体产物沉积到表面。CVD装置由下列部件组成;反应物供应系统,气相反应器,气流传送系统。反应物多为金属氯化物,先被加热到一定温度,达到足够高的蒸汽压,用载气(一般为Ar或H2)送入反应器。如果某种金属不能形成高压氯化物蒸汽,就代之以有机金属化合物。在反应器内,被涂材料或用金属丝悬挂,或放在平面上,或沉没在粉末的流化床中,或本身就是流化床中的颗粒。化学反应器中发生,产物就会沉积到被涂物表面,废气(多为HCl或HF)被导向碱性吸收或冷阱。沉积反应可认为还原反应、热解反应和取代反应几类。CVD反应可分为冷壁反应与热壁反应。在热壁反应中,化学反应的发生与被涂物同处一室。被涂物表面和反应室的内壁都涂上一层薄膜。在热壁反应器中只加热被涂物,反应物另行导入。

物理气相沉积论文

Yejun Qiu, Jie Yu,* Jing Yin, Cuili Tan, Xiaosong Zhou, Xuedong Bai, and Enge Wang,Synthesis of continuous boron nitride nanofibers by solution coating electrospuntemplate fibers,Nanotechnology 20 (34), 345603-1-345603-7 (2009) Yejun Qiu, Jie Yu,* Javed Rafique, Jing Yin, Xuedong Bai, and Enge Wang,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Aligned Long Boron Nitride Nanofibers by Multijet/Multicollector Electrospinning,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13 (26), 11228–11234 (2009) Yejun Qiu, Jie Yu,* Gang Fang, Hao Shi, Xiaosong Zhou, and Xuedong Bai, Synthesisof Carbon/Carbon Core/Shell Nanotubes with a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13 (1), 61–68 (2009) Yejun Qiu, Jie Yu*, xiaosong Zhou, Synthesis of Porous NiO and ZnO Submicro- andNanofibers from Electrospun Polymer Fiber Templates,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4 (2), 173-177 (2009) Yejun Qiu, Jie Yu*, Cuili Tan, Preparation of honeycomb-like NiO with nanogrooves byusing electrospun nanofibrous webs as templates,Materials Letters 63 (2), 200-202 (2009) Jie Yu*, Yejun Qiu, Production of aligned helical polymer nanofibers by electrospinning,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44 (9), 2838–2844 (2008) Yejun Qiu, Jie Yu*, Synthesis of titanium dioxide nanotubes from electrospun fibertemplates,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148 (11-12),556-558 (2008) Yejun Qiu, Jie Yu*, Cuili Tan, Jing Yin, and Xiaosong Zhou, Fabrication of ZnOMicrotubes by Using Electrospun Polymer Fiber Templates,Chemistry Letters 37 (11), 1114-1115 (2008) J Rafique, J Yu*, J L Yu, and G Fang, K W Wong, Z Zheng, H C Ong, W M Lau,Electrospinning highly aligned long polymer nanofibers on large scale by using a tipcollector,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1 (6), 063126 (2007) J Yu* and Javed Rafique,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B-C-N related nano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 4 (1-2), 32-43 (2007) (invited review) H Yamamoto, S Matsumoto, K Okada, J Yu, K Hirakuri, Synthesis of c-BN films byusing a low-pressure inductively coupled BF3–He–N2–H2 plasma,Diamond & Related Materials 15 (9), 1357 – 1361 (2006) J Yu,* Z Zheng, H C Ong, K Y Wong, S Matsumoto, and W M Lau, Thermalstability of cubic boron nitride films deposit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110 (42), 21073-21076 (2006) J Yu, H C Ong, S Matsumoto, K Y Wong, and W M Lau, Morphology dependenceof cathodoluminescence from cubic boron nitride films deposited by chemical vapordeposition,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99 (12), 124915 (2006) J Yu, SH Song, LQ Weng, Adhesion improvement of cubic boron nitride films by insitu annealing,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200 (16-17), 4737-4740 (2006) J Yu and S Matsumoto, Effects of rf bias voltage and H2 flow rate on the growth ofcubic boron nitride films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Applied Physics A-Materials Science and Processing 80 (4), 777-781 (2005) J Yu, S Matsumoto, and K Okada, Growth of cubic boron nitride films on tungstencarbide substrates by dc jet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19 (5), 1408-1412 (2004) J Yu and S Matsumoto, Synthesis of thick and high quality cubic boron nitride films byrf bias assist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 13 (9), 1704-1708(2004) J Yu and S Matsumoto, Growth of cBN films by DC-bias assisted RF induction thermal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 12 (10-11), 1903-1907 (2003) J Yu and S Matsumoto, Controlled growth of large cubic boron nitride crystals by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 12 (9),1539-1543 (2003) J Yu, J Ahn, Q Zhang, S F Yoon, Rusli, B Gan, M B Yu, Synthesis of carbonnanoparticles by 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their field emissionpropertie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Letters 21 (7), 543-545 (2002) J Yu, J Ahn, Q Zhang, S F Yoon, Rusli, B Gan, M B Yu, Synthesis and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 nanostructures by 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deposition,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 90 (1-2), 16-19 (2002) J Yu, J Ahn, Q Zhang, S F Yoon, Rusli, Y J Yu, B Gan, K Chew, and K H Tan,Catalyzed growth of carbon nanoparticles by 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deposition and their field emission propertie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91 (1), 433-436 (2002) J Yu, J Ahn, Q Zhang, S F Yoon, Rusli, B Gan, M B Yu, Field emission frompatterned carbon nanotube emitters produced by 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deposition,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 10 (12), 2157-2160 (2001) J Yu, Q Zhang, J Ahn, S F Yoon, Rusli, B Gan, K Chew, K H Tan , X D Bai, andE G Wang, Growth and structure of aligned B-C-N nanotubes,Journal of Vacu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 19 (3), 671-674 (20001) J Yu, E G Wang, and X D Bai, Electron field emission from carbon nanoparticlesprepared by 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78 (15), 2226-2228 (2001) J Yu, J Ahn, S F Yoon, Q Zhang, Rusli, M B Yu, B Gan, X D Bai and E G Wang,Semiconducting boron carbonitride nanostructures: nanotubes and nanofibres,Applied Physics Letters 77 (13), 1949-1951 (2000) J Yu, XDBai, JAhn, SFYoon, and EGWang, Highly oriented rich boron B-C-Nnanotubes by bias-assisted 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323 (5-6), 529-533(2000) J Yu, E G Wang, J Ahn, S F Yoon, Q Zhang, J Cui, and M B Yu, Turbostraticboron carbonitride films produced by bias assisted 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deposition,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87 (8), 4022-4025 (2000) J Yu, EGWang, Turbostratic boron carbonitride film and its field emitting behavior,Applied Physics Letters 74 (20), 2948-2950 (1999) J Yu , E G Wang, Guichang Xu, Observations of micrometer BCN rods bybias-assisted 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292 (4-6), 531-534 (1998) J Yu, EGWang, Guichang Xu,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C-N compounds onmolydenum,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14 (3), 1137-1141(1999) J Yu, Rongfang Huang, Lishi Wen, Changxu Shi, Nucleation kinetics of diamond in hot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34 (14-15), 2319-2325 (1999) Jie Yu, Rongfang Huang, Lishi Wen, and Changxu Shi, Large area diamond film growthin multi-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 56 (3), 255-258(1999) J Yu, Rongfang Huang, Lishi Wen, and Changxu Shi, Effects of density of gas flowrate on large area diamond growth in 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Letters 17 (12), 1011-1013 (1998) J Yu, Rongfang Huang, Lishi Wen, and Changxu Shi, Enhancement of the HFCVDdiamond growth process by directed gas flow,Materials Letters 32 (2-3), 143-146 (1997) D Y Liu, S Ren, G S Wang, L S Wen, J Yu, Rapid synthesis and morphologycontrol of nickel powders via a microwave-assisted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44 (1), 108-113 (2009) D P Li, Z Zheng, Z Y Shui, M Q Long, J Yu, K W Wong, L Yang, L Z Zhang,and W M Lau, Using Elemental Se and Ag to Grow Pure Ag2Se Dendrites/DendriticFilms of Highly Oriented (001) Nanocrystal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ty C 112 (8), 2845-2850 (2008) X D Bai, Jie Yu, Shuang Liu and E G Wang, Role of nickel particles in selectedgrowth of boron carbonitride tubular structures,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325 (5-6), 485-489 (2000) XDBai, EGWang, J Yu, and Hui Yang, Blue-violet photoluminescence from larg-scalehighly aligned boron carbonitride nanofib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 77 (1), 67-69 (2000) X D Bai, J D Guo, J Yu, E G Wang, Jun Yuan, Wuzhong Zhou, Synthesis and fieldemission behavior of highly oriented boron carbonitride nanofibres,Applied Physics Letters 76 (18), 2624-2626 (2000) Bo Gan, Chew Kerlit, Qing Zhang, JAhn, SFYoon, Rusli, J Yu, Q FHuang, V ALigatchev, Study of Band-Gap States in CVD Diamond Using Sub-Band-GapIllumination,physica status solidi (A) 181 (1), 17-22 (2000) Bo Gan, J Ahn, Rusli, Qing Zhang, S F Yoon, V A Ligatchev, J Yu, K Chew, andQ- F Huang, Thickness dependence of density of gap states in diamond films studiedusing space-charge- limited current,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89 (10), 5747-5753 (2001) B Gan, J Ahn, Q Zhang, Rusli, S F Yoon, J Yu, Q -F Huang, K Chew, V ALigatchev, X -B Zhang and W -Z Li, Y-junction carbon nanotubes grown by in situevaporated copper catalyst,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333 (1-2), 23-28 (2001) Bo Gan, J Ahn, Qing Zhang, S F Yoon, M B Yu, V A Ligatchev, J Yu, Chew Kerlitand Q -F Huang,, Thickness dependent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gap states in undopedCVD diamond films,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 10 (3-7), 998-1001 (2001) L Q Weng, S-H Song, S Hodgson, A Baker and J Yu,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sationof nanotubular titanates and titania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26 (8): 1405-1409 (2006) F Li, L Q Weng, G Y Xu, S H Song, and J Yu,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microwave dielectric BaTi4O9 ceramics via EDTA–citrate gel process,Materials Letters 59 (23), 2973-2976, (2005) 刘德义,黄荣芳,于杰,闻立时,师昌绪,热丝法化学气相沉积大面积金刚石膜中辐射场和温度场的尺寸效应,材料研究学报,10(3),1996, 279-284 (1996)。 陈岩,于杰,陈广超,程新红,曹晓明,张军旗,宋贵宏,刘德义,苏 革,黄荣芳,闻立时,师昌绪,热丝化学气相生长金刚石温度场流场模拟计算和反应器设计原理研究,真空,1998,6,11-17。 陈岩,于杰,陈广超,程新红,曹晓明,张军旗,宋贵宏,刘德义,苏 革,黄荣芳,闻立时,师昌绪,热丝化学气相生长金刚石温度场流场模拟计算和反应器设计原理研究,真空,1999,1,12-17。 潘跃武, 于杰, 崔启良, 高春晓, 邹广田, 刘景, 不同粒径纳米晶硫化锌的高压结构相变研究,高压物理学报21(1), 29-34 (2007) Y W Pan, J Yu, Z Hu, H D Li, Q L Cui, G T Zou, Pressure-induced structuraltransitions of the zinc sulfide nano-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size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3 (2), 193-195 (2007) 于记良, J Rafique , 于杰, 电纺PAN 纳米纤维的碳化工艺研究,广州化工 35 (3), 25-28(2007)

姚建年院士,物理化学家,是光化学与光信息功能材料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长期从事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和应用探索研究,在利用纳米尺度效应调控有机分子的光物理光化学性能、无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光致变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迄今已在Nature,AC R,JACS,ACIE,ACS Nano,A M,A F M,CC等国际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出版合著和合作译著各一部。有机功能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考虑到纳米结构在无机半导体领域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作为一类重要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有机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可设计性以及材料合成及制备方法上的灵活性都使得有机纳米结构的研究尤为重要。我们的主要研究工作是通过分子设计和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控制,制备有机纳米/亚微米结构,研究这些纳米/亚微米结构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能,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一些应用基础研究。我们先后发现了分子间电荷转移激子的限域效应、多种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能的尺寸依赖性;发展了多种制备有机纳米结构的方法,并借此开发了多种低维有机纳米功能材料,包括多色发光、白光材料以及光波导和紫外激光器材料等。1基于分子设计的有机纳米结构的形貌调控基于合理的分子设计来调控分子聚集过程,从而对有机纳米结构的形貌进行有效地控制,通过比较分子之间簇集过程的差别,揭示了分子结构与低维结构形貌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为从分子设计出发实现低维结构的可控性合成奠定了基础。(AC I E 2004,43,4060;C C 2007,1623; C M2005,17,6430)2液相胶体化学反应法对低维结构形成动力学过程的调控我们发展了液相胶体化学反应法制备有机分子的低维结构,通过对低维结构形成过程中成核与生长动力学过程的分离以及调控,突破了小于100nm情况下有机低维结构的尺寸控制难题;并且实现了大规模、三维自组装,为剪裁有机分子材料的性质以及器件化开辟了新的途径。(J AC S2007,129,7305)3吸附剂改进的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有机小分子晶态低维结构发展了吸附剂改进的气相沉积方法来制备多种有机小分子的一维晶态纳米结构,一些纳米结构还表现出蓝光、绿光以及红光的多色发射性能。(C M 2006,18,2302; A F M2006,16,1985; A M 2007,19,3554)4有机纳米结构的特异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能研究有机纳米结构呈现出分子间电荷转移激子的限域效应、尺寸可调的荧光发射、激子手性的尺寸依赖性以及同分异构体组成的尺寸依赖性等。(J AC S 2001,123,1434; 2003,125,6740;2004,126,15439; A CI E 2002,41,962; 2003,42,2883;C E J 2005,11,3773)5复合有机纳米结构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制备了掺杂复合的有机纳米纳米结构,纳米结构中两种组分间存在共振能量转移。通过改变两种组分的比例,得到了发光颜色可调的纳米结构,包括白光发射的纳米线。(A M 2005,17,2070; 2008,20,79)无机/有机复合光致变色材料的构建和性能研究光致变色材料由于其在显示器材料,超高密度光信息存储材料,光开关等高科技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无机光致变色材料如过渡金属氧化物,杂多酸等,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就一直是人们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无机光致变色材料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如响应速度慢,抗疲劳性差等,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而本课题组基于能带理论以及超分子化学的设计思想,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良好光致变色性能的无机/无机,无机/有机复合光致变色材料。并成功制备出具有可见光光致变色性能的复合薄膜,发现了光致变色的热致增幅效应,为变色薄膜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J M C,2007,17,4547; P M S 2006,51,810; J PP,C: Photochemistry Reviews,2003,4,125,A F M,2005,15,1255)无机纳米结构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发展新的制备方法,实现可控制地生长特定的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深入研究纳米结构产生、演化的微观机制,并以此发展新型功能纳米材料,是我们的研究内容和目标。1无机纳米材料的气相控制合成发展了晶种诱导的气相沉积技术来构筑半导体多级纳米结构,成功构筑了多种复杂纳米结构材料;采用在有机金属气相沉积过程中混合单元前驱体的路线,实现了对三元体系纳米材料组分和形貌的调控。(J P C C 2007,111,2980; 11604; CrystalGowth & Design,2007,7,488; 1388;Nanotechnology,2006,17,4644)2无机纳米功能结构的液相合成借助水热等液相合成方法,通过无机盐、络合剂等的加入,实现了多种无机功能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和组装。(C C,2005,3597; C E J,2006,12,7717; J PC B,2006,110,23829;Crystal Gowth & Design,2007,7,825; JM C,2008,DOI:1039/b800691a)仿生超分子化学与光电功能材料模拟生物大分子的折叠结构、高级自组装及其功能,从分子设计出发,通过新型骨架结构的构筑,发展可以折叠形成类似于天然大分子折叠结构的人工寡聚体分子体系,并结合寡聚体分子所具有的分子间弱相互作用,构筑具有特定结构与性能的仿生超分子体系。通过在寡聚体分子中引入光功能基团,结合所引入基团所特有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作为光学探针研究寡聚体分子的折叠行为与结构,或作为功能基团,发展具有特定光电功能的仿生超分子光电功能材料。

沉积相沉积环境论文

关于沉积相的含义沉积相研究最初源于相的研究,关于相的研究历史很长,最早由丹麦地质学家斯丹诺(S t e n o)1669年引入地质文献。他认为相是在地质时期内地表某一部分的总和。其含义也不尽相同,一种认为相是一定地质时期内地表某一部分的全貌(S t e n o,1669)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简称相或岩相。沉积相的概念是1838 年瑞士地质学家A格雷斯利建立的。他认为相有两个要点:①地层单元中的岩石面貌和古生物组合要一致。②在相同的古生物组合中,要明显地含有不同于其他相中的一些生物种属。并认为沉积相反映着沉积物形成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美国学者RC莫尔1948年提出沉积相的定义为“沉积相是沉积剖面中任何空间上独立的,与该剖面的其他部分有显著区别的部分”,强调了地层学的概念。苏联学者LV鲁欣1958 年认为“把相理解为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更加确切”。RC塞利1970年主张相可用5个参数来确定,即岩体的几何形态、岩性、古生物、沉积构造和古水流形式。沉积相反映着地质时期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因此研究它对了解各地质时代古地理环境和地壳的历史演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对沉积矿产的普查勘探,查明地下水、油、气的分布规律,对工程建设的设计和规划均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沉积相研究简史瑞士地质学家A格雷斯利(Gresly,1938)第一次提出了沉积相的概念,他认为沉积相有两个要点:一是地层单元中的岩石面貌和古生物组合要一致;二是在相同的古生物组合中要明显的含有不同于其他相中的一些生物种属。认为相是沉积物变化的总和,表现为岩性的、地质的、古生物的差异,他强调的是沉积物特征的变化;美国学者RC莫尔(1948)提出沉积相是沉积剖面中任何空间上独立的,与该剖面其他部分有显著区别的部分,强调了地层学的概念。19世纪末叶,陆续出现不同的派别,有的认为相是地层的概念,简单地把相看作是地层单位的横向变化;还有人认为相即是环境,也有人认为相是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总和。苏联学者任竹日尼科夫(1957),将相定义为一定岩层的生成和沉积环境,这个环境是根据岩性特征、生物化石、地球化学差异和其他特征推断出来的。即把相与环境等同起来。鲁欣(1953年)将相定义为能表明沉积条件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有规律的综合。认为相是沉积物形成条件的物质表现。他1958年又提出:把相理解为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更加确切。1976年塞利(Selly)提出,应从沉积岩体几何形态、岩石学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物构造特征和古流向5个方面来限定相或沉积相。目前大多数学者将相理解为沉积环境的古代产物。塞利(1976)认为,相专指环境的物质表现。我国沉积相研究历史较短,1985年中国学者翟淳把沉积相分为5级。即相组、相、亚相、微相和相素。先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分为大陆相组、海陆过渡相组和海相组,它们属一级相;再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的局部变异划分出二级相,如大陆相组分为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冲积扇相、残积坡积相、沙漠相、冰川相;海陆过渡相组分为三角洲相、河口湾相;海相组分为无障壁海岸相、有障壁海岸相、浅海陆棚相、次深海相和深海相;二级相下再分出三级相,或叫亚相,如河流相再分为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滩亚相和牛轭湖亚相;再根据微地貌或岩性、古生物特征细分出第四级相,或叫微相,微相下再根据岩性分出若干相素。油气田开发使人们对相的概念更加深入,认为相应包含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两方面内容;1985年刘宝君等主编的《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一书出版后,长期得到研究和生产单位广泛应用;2003年姜在兴等在沉积岩一书中将相定义为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特征的总和。他将沉积相分为碎屑岩沉积相和碳酸盐沉积相,并将陆源碎屑沉积相划分为相组和相,进一步分为亚相和微相,并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主要依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类系统不统一,层次不清,粗细不均。上面的划分方案主要是根据沉积时的自然地理条件,而在地质历史中,沉积相更多的是表现在垂向上的和平面上的变化,因此,除了岩相本身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之外,更多的是受到构造运动多期性和长期性的制约,致使沉积相变化更加复杂。所以,用活动论观点研究沉积相的变化规律,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对沉积相影响极大,沉积环境有时相对变化较小,有时变化较大,特别是火山活动,风暴,潮汐,重力,以及构造运动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构造盆地,都直接控制着沉积物的沉积。因此要恢复当时的沉积状况,必须首先恢复原型盆地特征,青海地区石炭纪沉积相的研究概况青海地区石炭纪沉积相研究历史较晚,在1∶20万区调中,仅划分为海相和陆相,海陆交互相。专门研究只限于少数论文中,比较系统研究沉积相当属于石油系统。郭宏莉等(2002)在中国西北地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一文中,将柴达木盆地早石炭世归入南天山—北祁连滨浅海相区、柴达木碳酸盐台地相区、中祁连滨浅海相区;晚石炭世归入柴达木碳酸盐台地相区、宗务隆山浅海—半深海相区、祁连滨浅海相区。青海油田公司和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对盆地石炭纪含油地层研究时讨论过。2003年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石炭系—二叠系研究组将柴达木盆地分为滨岸相区(包括滨岸浅滩亚相、滨岸潮坪亚相、滨岸沼泽亚相),碳酸盐台地相区(包括开阔台地亚相、局限台地亚相)和浅海陆棚相区。他们分别将其分为海陆交互相、海相。包括滨岸相、碳酸盐台地相、浅海陆盆相,和浅滩亚相、潮坪亚相、沼泽亚相、开阔台地亚相、局限台地亚相、内陆盆亚相。尹成明等(2006,未刊)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研究时指出,下石炭统穿山沟组城墙沟组形成于受陆源碎屑影响的混积台地环境,怀头他拉组下段形成于滨岸沉积环境;上段为碳酸盐岩开阔台地环境。上石炭统克鲁克组下段为滨岸—开阔台地环境;上段属滨岸局限台地环境;扎布萨尕秀组下段为潟湖—局限台地环境(潟湖—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中段为早期开阔台地,晚期为潟湖滨岸沼泽环境,上段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环境(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局限台地)。并具体分为:1)滨岸相:滨岸浅滩亚相(穿山沟组),滨岸潮坪亚相(下石炭统中上部和上石炭统),滨岸沼泽亚相(上石炭统下部);2)碳酸盐台地相:开阔台地亚相(见于下石炭统),局限台地亚相(见于下石炭统);3)浅海陆盆(棚)相:内陆盆亚相(见于阿木尼克山下石炭统上部)。此外,汤良杰等(1999~2000)引用构造古地理概念,将大地构造环境作为划分沉积相重要标志。提出柴达木盆地为弧后裂陷盆地,石炭纪表现为滨岸—台地—陆棚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建造夹煤线沉积,在宗务隆山地区为裂陷槽环境下的沉积;至祁连山地区则为弧后陆缘还盆地环境沉积,发育陆棚—滨岸—河湖相的碳酸盐岩—含煤碎屑岩—碎屑岩沉积;李燕平等(1989)根据古地磁资料,认为柴达木地块在石炭纪末期位于塔里木地块之南,华北地块以北,位于北纬26°左右,并受到阿尔金断裂带的制约。1990年王增吉在中国的石炭系中将柴达木盆地归入西北华北生物地理区;1999年李守军等在柴达木盆地石炭纪古生物地理归属研究一文中,则将柴达木盆地归入华南生物地理区;2002年王训练等,认为阿木尼克组为陆相冲积扇。2006年杨平等在柴达木盆地石炭纪古生态与沉积环境一文中,认为石炭纪主要发育陆表海,以碳酸盐台型沉积为主,阿木尼克组与石拐子组底部为滨海浅滩相沉积,穿山沟组与石拐子组中部为滨岸潮坪相向浅海碳酸盐开阔台地相演化;城墙沟组和石拐子组顶部为封闭的碳酸盐台地环境,相当于台洼;怀头他拉组和大干沟组属滨岸潮坪相,中上部为碳酸盐开阔台地相,上段为正常浅海环境,大干沟组为碳酸盐台滩,上部为碳酸盐台坪。克鲁克组属滨岸潟湖相沉积;尕丘1井含煤地层相当于滨岸沼泽或潟湖有关,上部为滨岸潮坪环境。扎布萨尕秀组下部为滨岸沼泽潟湖相;缔敖苏组—四角羊沟组下段为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根据青海石炭纪沉积特征,本书根据地壳运动特征及各时期沉积相特点,按照地域特征可分为三大类,分别称为沉积区、沉积相区、沉积相带:沉积区与区域构造运动有关,根据区域构造特征可分为三级:沉积区(相当于地层区范围)、沉积相区(相当于地层分区)、沉积相带(相当于地层小区)。一级沉积区:包括稳定型沉积区,活动型沉积区,过渡型沉积区。其界限受到大型构造线控制。二级沉积相区:可根据区域岩相水平和垂直变化组合特征进行划分(多以地域命名):其界限受到断裂的控制。三级沉积相带:为相区次一级名称,其界限主要为大的岩相变化界限。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为相类、相组、相、亚相4个级别。一级相类:主要是依据岩石类型划分。包括碎屑岩相类、碳酸盐岩相类、火山岩相类。二级相组:依据岩石组合不同,可划分出不同相组,包括碎屑岩相组,碳酸盐岩相组,火山岩相组。三级相:根据沉积自然环境划分,包括:陆相,海相,河流相、湖泊相,海陆交互相,浊积相。四级亚相:为相的次一级单位,主要是自然环境的不同部位划分。

从岩性特征分析,研究区内侏罗纪—白垩纪岩石地层主要由碎屑岩构成,处于中生代 被动大陆边缘,大体上可识辨出滨海碎屑岩相区、浅海碎屑岩相区及半深海和深海相区3 个相区,细分为9个相带。1 滨海碎屑岩相区 (1)滨海砂岩相带 砂岩主要分布在滨海区域,包括后滨、前滨(海滩)、滨面、潮坪和具有堡-岛体系 的障壁海岸。后滨带主要以风成沙丘地貌为主,前滨带位于平均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是 一片比较平坦的地带,地形起伏小,由石英砂岩组成,沉积物由于波浪和潮水的反复冲 洗,有极好的分选和圆度,其成分熟度、结构成熟度均较高,粒度以中—细粒为主,从海 岸向海,粒度逐渐变小,成分单一,主要为石英,不稳定的岩屑和其他矿物很少,发育低 角度的冲刷层理。滨面带为平均低潮面以下到正常浪基面与海底相交的地区,由石英砂岩 与粉砂质钙质泥岩互层构成,具大量生物扰动构造,冲刷现象常见,石英砂岩呈大型丘状 砂体形式出现。潮坪和具有堡-岛体系的障壁海岸,成分较为复杂,主要由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 岩、含砾石英砂岩,以及炭质页岩、粉砂质页岩、微晶灰岩组成。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 岩、含砾石英砂岩反映潮下高能环境;炭质页岩、粉砂质页岩则体现泥坪至澙湖沉积环 境。潮下高能带由细砾岩、含砾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粗粒石英砂岩、细粒石英砂岩 组成。石英砂岩中含较多的异化颗粒,来自海滩、沙坝中的鲕粒及内碎屑,在障壁沙坝的 前方常见亮晶鲕粒、生物碎屑滩等沉积。该环境中出现大型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 理、鱼骨状交错层理及少量波痕,主要见于浪卡子和江孜地区的维美组上部。(2)滨海砾岩相带 与滨海砂岩的沉积相似,滨海砾岩经常出现在多山海岸的拍岸浪带中,一般分选和圆 度好,成分单一,多为石英质砾岩。厚度不大,分布范围较小。常见于无障壁的高能开阔 海岸的滨海环境,砾石长轴多平行海岸线排列,最大扁平面向海洋方向倾斜。该岩相在研 究区比较少见,在卡东达拉剖面偶见夹杂在泥质页岩中的少数砾岩。(3)滨海泥岩相带 常形成于低能的滨海环境或澙湖内部。由炭质页岩、重结晶的微晶灰岩、钙质页岩、 粉砂质页岩组成,具水平层理、小型羽状交错层理、透镜状层理。在研究区的几个剖面中 都有分布,组成潮坪边缘相沉积。在灰色页岩、微晶灰岩的澙湖环境中,发育小型特化变 异的菊石,但数量极为稀少,明显反映水循环不畅,低能、闭塞的沉积环境。该环境主要 出现于浪卡子、林西等地的桑秀组下部。2 浅海碎屑岩相区 (1)浅水陆棚相带 该带是深水陆棚与近滨之间的过渡类型,位于正常浪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之间。主要由 石英砂岩与钙质泥岩互层组成,石英砂岩层的上部常出现风暴岩。有的风暴层呈单层夹于 钙质泥岩中,风暴岩底常见有逃逸迹,并有一冲刷面,具正粒序。平行层理及丘状交错层 理在风暴岩的顶面,见有大量生物活动留下的遗迹,主要为水平的觅食迹,反映风暴作用 可携带大量的营养物质,在风暴停息期,生物觅食留下的痕迹,还见有Zoophycus遗迹等。主要见于研究区甲不拉、林西、卡东等剖面的桑秀组中部。(2)深水陆棚相带 深水陆棚指正常浪基面之下向外海与大陆斜坡相接的广阔的浅海地带,由钙灰泥岩、 粉砂质泥岩夹石英砂岩组成,其生物极其丰富,均为正常盐分生物组成,主要为菊石、箭 石、腕足、海百合、腹足、珊瑚的多门类生物。生物化石保存完整,具水平层理。遗迹为 均分潜迹等大量沿层面分布的水平迹,广泛发育风暴岩组合,具底冲刷,正粒序、平行层 理及丘状交错层理。主要见于江孜县甲不拉剖面。(3)火山“陆隆”相带 火山“陆隆”位于陆硼与外海的交接部位,相当于镶边台地的位置,由火山作用形 成。主要为玄武岩、安山岩、爆发角砾岩等,镶于大陆架的边缘,具枕状构造和柱状节 理。主要见于卡东剖面的桑秀组。3 半深海和深海相区 半深海(次深海)主要指大陆坡地带。大陆坡是位于陆棚之外的一片地形较陡的斜 坡。一般而言,陆棚的倾斜度平均为7′左右,而大陆坡的倾斜度平均为4°,陆棚与大陆 坡的转折处大多在水深200m的地方,大陆坡的水深通常在200~2000m之间。深海主要 指深度超过2000m的盆地和开阔大洋的底部。(1)斜坡相带 斜坡(陆坡)是位于陆架以外与深海盆地之间的地貌单元,发育许多滑塌角砾岩。砾石的成分主要来自斜坡顶部,主要为砂岩,少量为砂质灰岩,且有许多再搬运沉积的化 石(主要为箭石)以“砾石”的形式混积其中,主要见于林西剖面的桑秀组和多久一带 的甲不拉组底部。(2)深切谷相带 深切谷位于斜坡带内,可延伸至浅海盆地内部,在此带上形成海底峡谷,谷壁呈陡峭 的“V”字形地貌,是为浅海盆地输送陆源碎屑的主要通道。这种古地理单元出现于研究 区的维美组之中,造成区域上桑秀组与维美组岩性突变,下伏层序保存不完整,出现不协 调的砂砾岩层等。具体表现和特征:(1)深切谷充填物是发育在浅海盆地硅质页岩、页岩 背景下,即维美组的上、下围岩为陆棚浅海盆地相页岩。(2)深切谷的充填物为一套水道 滞留砾岩层、水道长石石英砂岩及所谓滨岸相的石英砂岩组合。水道砾岩呈棱角状,大小 不等,杂基支撑,砾石含量大于50%,砾径平均为10~20mm,少数达40mm,按成分及 磨圆特征可分两种。一种是磨圆度较差的,主要由被剥蚀的下伏沉积物组成,包括砖红色 泥岩、灰色泥灰岩、粉砂质泥岩,占砾石成分的80%以上;另一种则是磨圆度相对较好 的,由远源的石英砂岩组成,反映滞留河道砾石层特征。(3)深切谷充填物或滨岸石英砂 岩层,在区域上截切下伏不同层位,造成维美组与下伏地层之间区域上缺失不同的生物 带。(4)与维美组同期沉积物,除深切谷沉积外,平面上还伴随有扇积物展布,表现为浊 流鲍马层序广泛发育,且底部具槽模。在卡东一带还见有火焰状构造。这种由深切谷与扇 积物同时并存现象,可以反映出该区深切谷沉积背景(古地理位置)可达陆棚—海盆地 区。体现该区域晚侏罗世处于较深水环境中。(3)深海盆地相带 深海盆地位于大陆坡之下,较深而且较平缓的大洋底部。沉积物很大一部分是从陆棚 边缘的斜坡上搬运而来,通过滑动和重力流,尤其是浊流的搬运,以陆源碎屑和碳酸盐沉 积物为主,发育鲍马层序。还包括一定数量的生物沉积,如钙质和硅质生物沉积,为碳酸 盐岩及硅质岩,生物相对较稀少,丰度明显下降。该类沉积在研究区比较少见,偶见于维 美组中部。通过对卡东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剖面特征、沉积特征及生物特征等的分析,可以 大致得出该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环境变化特征如下:维美组浅黄杂色粗粒、不等粒 砂岩、细砂岩,中间夹薄层细砂质泥岩,属滨浅海沉积,为海侵体系域的沉积;桑秀组的 黑色页岩夹硅质粉砂岩为初始海泛面,随后的地层岩性为黑色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属次深 海沉积,为高水位体系域沉积;甲不拉组的灰色砾岩属于新层序的开始,为低水位体系域 的沉积。据此编制了该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时期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曲线图(见图 1)。从岩性、层序演化来看,本区在晚侏罗世为一被动大陆边缘,在当时发生了一次 大规模的海退,侏罗纪末期西藏特提斯海区普遍形成大规模海退,表现为维美组和门卡墩 组顶部砂岩的同期沉积(图1)。随后,在早白垩世,该区局部进一步拉张裂陷,又发 生了快速海侵而被淹没。综上所述,研究区在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附近时期,构造和沉积环境都发生了一定的 改变,明显可以证实的两个地质事件为:(1)发生在界线附近的海退事件,以维美组上部 浅黄杂色粗粒、不等粒砂岩、细砂岩为标志;(2)发生在早白垩世的火山事件,以桑秀组 中部的英安岩、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等类型的火山岩为标志。前者反映在界线附近,由晚侏罗世最晚期的滨浅海环境转变为早白垩世的浅海—半深海环境,与Luba Jansa教授 根据砂岩岩性特征所认定的沉积环境基本一致。后者所反映的为构造演化过程。图1 藏南特提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环境演化模式图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论文

沉积环境沉积环境就是发生沉积作用的一个地貌单元,按塞利(RCSelley,1970)的定义,沉积环境是“在物理上、化学上和生物上均有别于相邻地区的一块地球表面”。故环境的划分标志有三个方面:物理标志 主要指搬运和沉积介质的动力条件,如介质的性质(水、空气或冰川)、流体的流动性质(流水、波浪、潮汐或风)、流动速度、方向和稳定性、流体的密度、黏度和能量、水深等,以及气候、雨量、湿度等。化学标志 主要指沉积环境介质的pH、Eh、盐度等条件。生物标志 包括动物或植物的门类、种属和生态特征等各个方面,也包括生物的生命活动留下的各种痕迹。沉积相和沉积相的分类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沉积物(岩)特征与沉积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定的沉积环境形成一定特征的岩石类型和古生物组合。故沉积环境或相的概念,就是为了反映沉积物和沉积环境的关系而提出来的。按鲁欣(1953)的定义:“相就是能表明沉积条件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有规律的综合,因此,相是沉积物形成条件的物质表现。”也即沉积相是特定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或者说“相就是沉积环境的古代产物”。沉积学者研究的是现代沉积物或古代沉积岩,沉积岩是古代沉积环境的产物或遗迹,而古代沉积环境已不能直接观察到,只能根据其沉积物或沉积岩特征间接推断。由此可知,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定义虽有不同,但却有因果关系和相似之处,故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分类基本上是一致的。沉积相的分类主要根据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的,可分为大陆相、海相及海陆过渡相,它们属于一级相,或叫相组。再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的局部变化划分出二级相,或叫相,如大陆相组中可分出河流相、湖泊相等。二级相之下又可分出三级相,或叫亚相,如在湖泊相的内部可分出滨湖亚相、浅水湖泊亚相、深水湖泊亚相等。还可根据微地貌或岩性、古生物特征细分出四级相(微相)和五级相(相素),但一般只划分到相或亚相。本教材采用的分类如表6-1所示。表6-1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亚相、微相综合划分表沉积相的鉴定标志沉积相的鉴定标志或古代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岩石学标志岩石的颜色和化学成分(包括微量元素) 如陆相,过渡相岩层多为黄、红等浅色,海相深水者多为灰、黑灰等深色,不同相的岩石中所含微量元素和色素元素也不相同。矿物成分和岩石类型 岩石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可指示沉积环境,如原生的自生矿物可指示沉积环境,重矿物组合和某些轻矿物特征,以及成分成熟度等不仅可指示陆源区母岩性质,同时可反映沉积盆地的构造状况和古气候条件。岩石结构 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岩石结构是有差异的,如颗粒类型、大小及含量、支撑性、杂基含量和粒度分布特征等均可反映沉积环境的水动力状况和流体性质。岩石构造 原生的层理和层面构造是最重要的沉积相标志(参看第四章)。剖面结构 剖面结构亦可称之为剖面层序,是综合分析岩性、粒度、沉积构造在剖面上的变化序列,是沉积相分析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技术方法之一。不同的沉积相类型在剖面上的沉积层序是不一样的,如向上变细的剖面结构见于河流相、潮坪相、河口湾相、浊积岩相等;而向上变粗的剖面结构见于三角洲相、湖泊相、无障壁海岸海滩相等。沉积岩产状 沉积岩产状(如砂体形状、生物礁和滩体的形态)、接触关系等也是沉积相的重要标志。瓦尔特相律 瓦尔特(JWalther,1894)指出:“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隔。”这一规律通称为相序递变规律或相序递变法则,即瓦尔特相律(图6-1),是相序分析中应遵守的基本法则。该相律对在剖面上和平面上进行沉积相分析是很重要的准则,当然会有一些与突发性事件有关的例外现象。图6-1 瓦尔特相律(2)古生物和古生态标志古生物的种类、生态和形态特征,不仅可确定海相和非海相沉积环境,而且还可指示水介质的深度、盐度、温度和浊度等,如叠层石形态的宏观特征与沉积环境和水动力条件关系(图6-2),可直接用于沉积环境的判断。(3)地球化学标志应用岩石或生物介壳中的微量元素(如B、B/Ga、Sr/Ba、Br、103Br/Cl等)、同位素(O、C、S、H、Sr)及有机地球化学资料来判断沉积相。应该指出,上述三方面的判别标志,应综合考虑,不能仅看某一点就作结论,因某些不同的相可出现一些相似的特征,相同的相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会有所差异。沉积相的研究对了解各地质时代的地表古地理特征和地壳地质历史的演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沉积矿产的普查勘探,对查明含油气和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对规划和设计工程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图6-2 海进和海退序列中叠层石形态与沉积环境和水动力条件的关系

华北地区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由于中条、吕梁等陆岛的存在,导致吕梁山以东广大地区成为古陆边缘沉积区和相关相带的空间展布;吕梁山以西,因毗连秦岭和祁连海槽,故以台地边缘和盆地沉积区为主。下古生界沉积相的划分及沉积特征见图1-3-2。古陆边缘沉积区古陆边缘沉积区和碳酸盐台地沉积区是本区沉积类型的基本特征,前者根据其沉积岩的岩石类型、层理及结构、构造特点,生物组合及其他标志,可分成潮坪相和近岸浅滩相;后者又可分为局限海、台地浅滩和开阔海等微相。古陆边缘沉积区主要指沿古陆、古岛边缘分布的潮汐作用带。此带具有海水极浅,有时暴露,蒸发作用强,盐度高不宜于生物繁衍,间歇性水流能量弱,并常接受来自古陆剥蚀区的陆源砂、泥物质以及席状藻普遍发育等特点。常形成泥、粉晶白云岩,叠层藻白云岩,膏质白云岩,泥质或云质条带泥晶灰岩和竹叶状灰岩等,并常夹有粉砂岩、页岩。多具薄层、页状或微细纹层构造,石灰岩中不溶组分偏多。岩石颜色普遍具强氧化或氧化色,其中的颗粒(如砾屑)常有氧化边。有时伴有异地生物屑和砂屑、球粒等。化石少,组合单一,在潮汐流作用下,扁平砾石和生物屑多呈定向或叠瓦状、扇状、菊花状或涡流状排列。干裂、膏盐假晶、雨痕、岩溶角砾、鸟眼、帐篷等浅水标志及爬痕、垂直潜穴等构造较普遍发育。淡水渗流作用形成的渗流砂、重力胶结和溶蚀等成岩标志均较常见。根据沉积部位、海水盐度、水体能量及沉积物性质可进一步划分微相。(1)潮坪相包括潮上带、潮间带及潮上、潮间潟湖环境,有时也包括部分浅潮下带。潮上环境最靠近古陆边缘,只有风暴高潮可以淹没的地带。平缓的潮上坪在干旱炎热气候下由强蒸发引起的“毛细管浓缩作用”常形成泥、粉晶白云岩,泥晶泥质白云岩或藻席白云岩,并构成云坪亚相。当有大量陆源物质混入时,可形成泥云坪、砂云坪,甚至泥坪亚相。潮间及部分浅潮下环境除具潮坪相常见的沉积特征外,泥质或云质条带泥晶灰岩为此带典型微相,有时其中夹有潮道或潮池沉积,其微相以竹叶状灰岩为主。总之,潮坪环境是以紧邻古陆、岛屿,时而暴露,时而被极浅水淹没,介质能量主要来自潮汐作用而具间歇性,缺乏有利生物繁衍条件,微相组合简单为基本特点,空间上随古陆边缘地貌条件而呈宽窄不一的展布。潮坪相的识别与圈定是判定古陆位置和剥蚀程度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华北地台东部潮坪相极为发育的广大地区,其研究意义甚为重要。早寒武世海侵初期,古陆边缘沉积区较为发育。华北东部的南部及北部、东北部主要为碎屑、粘土岩组合,靠近东部西侧的陆岛或水下隆起区则以潮上云坪、灰云坪为主。淮北的猴家山组和郑州一带的辛集组是最早出现的潮坪沉积,因为海侵刚刚开始,这些相带正处于淮阳古陆北侧,故以含磷石英砂岩、砾岩、粉砂岩和泥岩为主,但在鲁南、鲁西南则为碳酸盐潮坪沉积,并以泥质灰岩、准同生白云岩、角砾云岩、紫色页岩等为主。长治、林县、范县、枣庄一带为潮上和上潮间泥云坪亚相,总厚度33~70m以上,岩石中少见生物碎屑,具纹层、干裂、鸟眼和变形层理等指相构造。在沛县发育了膏质云坪,石膏层占10%以上。至馒头、毛庄期海侵范围加大,波及全区,潮坪亚相继而广为发育,东部各区以紫、紫红色粉砂质页岩和钙质页岩为主,夹薄层泥晶灰岩。徐庄期至凤山期在鄂尔多斯古隆起以东广大地区内,仍不时出现潮坪沉积,如东部早、中徐庄期继承了潮坪环境,从山海关往西经唐山、京西、曲阳至峰峰和聊古1井、古2井、东1井、大1井等钻孔揭露的平原区以及济南、皖北等地均以潮上及潮间带为主,局部为潮下带沉积。在鄂尔多斯古隆起东缘文水、沁源以西地区,在柳林、离石残留岛屿控制下,自馒头期至上寒武世,接受了大量陆源粗粒碎屑后发育了含砂泥云坪,其中临县泥云坪中泥云岩占60%以上。临县、离石、中阳以西亦沉积了60%以上的潮上含砂泥质泥晶白云岩。地台东部凤山组由泥质条带泥晶灰岩和钙质页岩组成的韵律性沉积也是潮间带沉积的典型产物。图1-3-2 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沉积相的划分及其主要特征示意图潮坪环境下,沉积多由海退沉积序列组成。如平顺、峰峰一带下奥陶统冶里组-亮甲山组厚度为178~411m,主要为灰黄色细、粉晶白云岩、叠层石白云岩、角砾白云岩夹少量竹叶白云岩,堂邑地区则有石膏夹层,岩石层面上多角形干裂发育,层间角砾构造、鸟眼构造、膏盐铸模多见,化石及虫迹稀少,应属典型潮上带沉积。曲阳、登封及鲁西等地冶里组由中、薄层云斑泥晶灰岩、含球粒泥晶灰岩、生屑泥晶灰岩、竹叶泥晶灰岩、泥质条带泥晶灰岩及页岩夹层组成,岩层局部见冲刷、干裂、鸟眼、虫孔及石膏假晶等构造,生屑则以三叶虫、海百合、介形虫、腹足类及骨针等常见,但含量不高。这套微相构成了潮下至潮间带的潮坪沉积组合。亮甲山组由中、厚层含燧石的生物泥晶灰岩、泥质条带泥晶灰岩演变为云质条带灰岩和泥晶白云岩或角砾泥晶白云岩。这一微相组合显示了潮下带至潮上带的海退沉积韵律。如偏关-岐山泥云坪由含燧石的细晶、粉晶白云岩组成,是冶里组潮坪环境持续发展而形成的继承性云坪。下马家沟组底部(旧称贾汪组)在华北地台东部许多地区都由底部含砾的褐黄色泥粉晶白云岩和浅灰色泥晶灰岩组成,岩石中微细纹层、干裂、鸟眼和石膏假晶等浅水、暴露标志极常见,生物碎屑则较罕见,应属潮上泥、云坪亚相。在离石、河津、辉县一带及昔阳-五台、韩城-蒙阴、濮阳、邯郸、阳泉、徐淮等地,均有云坪或泥云坪分布。各地准同生白云岩的陆源物质含量不一,徐州、登封等地可高达30%。中、上马家沟组在淮阳古陆北侧,在五台、鲁西古隆起周围,均有由薄层泥晶灰岩,云豹斑泥晶灰岩和泥、粉晶白云岩组成的潮坪沉积。潮上坪和潮间坪中的一些洼地,易于在退潮后积水,涨潮时得到补给,从而形成潮上、潮间潟湖环境。在古陆边缘沉积区如有浅滩、堤坝存在,则在滩坝后侧多伴有潟湖出现。潮坪洼地规模较小,介质能量低,多为典型静水沉积。早寒武世砂、泥坪中的白云岩和泥质泥晶灰岩,以及云坪、灰云坪中的粉砂质页岩、粉砂岩可能为咸化或淡化潟湖产物。规模较大的滩后潟湖,由于滨岸滩坝的阻隔,海水循环不畅,水体能量很弱,生物稀少,水体深度与地形起伏有关,水体较深时可有潮下沉积。由于咸化海水回流渗透,可形成潟湖环境下的泥粉晶白云岩、球粒泥、粉晶白云岩和膏盐类岩石。由于潮坪环境和台地浅滩发育,而空间上潟湖环境又依附于上述两种环境,故地台上潮坪相展布的地区以及滨岸滩坝后侧和台地浅滩间均可有此类潟湖环境沉积产物出现。台地东部馒头组紫色粉砂质页岩、夹泥晶白云岩,在广大地域内含石盐假晶,个别地区有膏盐,在一些短距离内地层厚度及岩相变化较大的地区,如山东济南,河北石门寨等地,应属潟湖沉积。奥陶纪潮坪沉积相中局部亦有石膏层,例如临清坳陷的东1井、聊古1井、堂古1井及峰峰地区均有石膏层,聊古1井亮甲山组有三层石膏分布,因此,这一带应以潮间潟湖与局限海交替沉积为主,间或有潮上环境出现。长治-邯郸冶里组泥、云坪西部的临汾膏云坪和东部聊城膏云坪的出现,说明了泥云坪高地两侧低洼潮间或潮上潟湖的存在。这两个潟湖潮坪沉积区一直延续到上马家沟时期,其沉积岩系中石膏层含量达50%以上。总之,潮上、潮间潟湖环境产物多分布于潮坪沉积相中,其展布范围和厚度一般小于潮坪沉积产物,但其微相组合和沉积相标志远较潮坪相清晰。(2)滨岸浅滩相该相位于古陆边缘沉积区外侧,多居潮间作用带,局部可延伸至浅水潮下带中。滨岸浅滩环境具有潮汐流较通畅,但水体能量间歇性较弱,水浅而盐度正常,有适量异地生物碎屑沉积,分选不完全,常有暴露标志。其微相组合则以竹叶灰岩、条带泥晶灰岩或球粒泥晶灰岩为主,有时亦有少量粉砂岩或页岩。竹叶灰岩是以扁平砾屑为主并伴有三叶虫、海百合等生物碎屑和少量砂屑、球粒等组成的颗粒灰岩,由泥晶填隙,有时可有少量亮晶。扁平砾屑主要来自潮下和潮间带先期干裂的泥晶灰岩经短距离搬运、再沉积而成,遇有风暴时,常形成扁平砾屑直立,或呈放射状或菊花状排列的砾屑灰岩与代表好天气的泥晶灰岩互层的韵律性沉积,此类薄层砾屑灰岩夹层或透镜体实际上是风暴流产物。条带灰岩与泥晶灰岩中可见对称波痕、水平层理、泥裂、虫孔等构造。早在辛集期,地台东部地区就已具有潮间低能滩的性质,如京西、唐山一带厚达40~90m的府君山组中的颗粒泥晶云质灰岩较发育,徐州大北望猴家山组中厚度大于10m的颗粒泥晶云质灰岩,两者颗粒类型均以砾屑、砂屑,三叶虫、棘皮类、腹足类等生物屑为主,含少量陆源砂,颗粒具一定磨圆分选,总含量为28%~37%,灰泥填隙。徐庄中、晚期太原、明水、东明、沛县、平顶山等地含放射鲕、云质鲕和晶粒鲕,粒间常见三叶虫碎片和陆源砂,颗粒一般含量为10%~16%,局部鲕粒夹层可达40%左右。明显而常见暴露标志,大气淡水渗透成岩的表现及包心菜状叠层石的偶尔出现和陆源泥、砂的普遍存在表明了其滨岸、浅水的潮间带环境。京西、宿县等地徐庄组岩性与之类似,但砾屑含量有所增加,颗粒总量为7%~20%不等,交错层、干裂和虫迹等标志亦较多见。崮山组、长山组内此类沉积较发育,唐山、京西、五台以及山东境内的长山组主要由泥质灰岩、泥质条带泥晶灰岩夹大量竹叶状灰岩组成,竹叶状砾屑多具氧化圈、含量高,定向或杂乱排列。砾屑间含三叶虫等生物屑和少量鲕粒、石英砂、亮晶或泥晶填隙。泥晶灰岩中有干裂、垂直虫孔,偶见对称波痕。条带灰岩常过渡为断续条带、链状灰岩,有时可形成“准竹叶”泥晶灰岩。这种构造虽曾被解释为成岩压实破碎,但仔细观察则不难发现碎屑仍有错位和近距离移位,它们是在水动力条件不足或作用时间持续性差的间歇弱动荡水中形成的,因此,“准竹叶”状构造的普遍存在恰恰反映了近岸潮汐低能浅滩沉积环境的基本特点。在这一相带中常有柱状和半球状叠层石发育,叠层柱高一般不超过20cm,柱宽仅数厘米,柱间为同心或晶粒鲕、砂屑和三叶虫碎屑等(图1-3-3)。图1-3-3 北京西山下苇甸崮山组中的柱状叠层石早奥陶世的大面积海侵,导致滨岸浅滩向台地浅滩转化。怀远运动后,马家沟海侵初期,准同生白云岩较普遍地发育于全区。根据1987年华北石油局等单位以颗粒含量10%为准滩界限勾划出的几个准滩,其颗粒以藻屑、砂、砾屑及核形石为主,就其与潮汐云坪的关系而言,准滩应为潮间低能浅水沉积物。此类低颗粒量碳酸盐岩能否作为水体具一定能量的水下浅滩或滨岸潮间浅滩沉积环境的微相,还值得讨论,总的看来,由于奥陶纪是继寒武纪以来华北地台的最大海侵期,加之地台本身长期剥蚀、夷平,致使全区滨岸浅滩环境分异不明显也是可以理解的。碳酸盐台地沉积区这一沉积区是与古陆边缘沉积区紧相毗邻的广阔陆棚内侧,与浅海盆地多有台地边缘相区相隔。其沉积界面大都在低潮面和浪基面之间,个别直达氧化还原界面附近。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潮下带,海底地形和水体深度均有较大变化。水深可由数米至数十米,但一般不超过百米。海水盐度正常,低洼处略有增高,生物较为常见,水体能量则介于较弱至中等之间,并以潮下低能为主。这一沉积区在华北地台甚为发育,据其水下地貌-海水通畅状态、水体深浅和能量大小可将其细分为局限滩间海、开阔滩间海和台地浅滩等环境。(1)局限滩间海(局限海)随海底地形变化,常因浅滩遮挡、相对低洼而形成局限滩间海沉积环境。其中海水虽与广海相通,但循环受阻,持续低能,盐度稍高,不利于广海生物发育,化石种类少。主要岩石为泥晶灰岩、球粒泥晶灰岩、泥质条带泥晶灰岩、云斑泥晶灰岩及准同生后白云岩等,其基本特点为缺乏高能颗粒。岩石中常见生物碎屑则多为广盐性生物。当这一沉积区受滨岸滩坝或水下隆起封闭时,可因盐度激增形成白云岩为主的潟湖沉积。地台东、北部府君山晚期局限海较为发育,山海关、唐山、京西至易县,府君山组厚度由150m递减为15m,其上部地层均以灰、深灰色中—厚层云斑泥晶灰岩、泥晶云质灰岩为主,北京地区常见少量球粒泥晶灰岩,岩石均具水平层理,生物稀少,陆源物含量不超过10%。莒县地区则以云斑泥晶灰岩、粉砂质页岩和白云岩为主。任丘古2井,聊古1井及峰峰地区则为薄层泥晶灰岩与页岩互层。张夏组以台地浅滩与滩间海沉积环境为主,滩间海如受多滩围阻则为局限海环境。如京西、大同等地张夏组下部,唐山和易县上部虽均属张夏组,但其岩石及普遍具有的高能颗粒含量低,生物单一,水平层理、层面罕见冲刷痕遗迹,偶含少量球粒,虫迹不发育等特点,均反映受古陆、水下隆起或台地浅滩遮挡的局限海环境。下奥陶统,华北地台虽可据岩性划分为以准同生后白云岩为主的南区和以泥晶灰岩、生物泥晶灰岩、云斑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和含燧石条带或结核的灰岩或粉晶白云岩为主的北区,以及本次工作区以外的西区,但大部分白云岩均为准同生后交代白云岩,其原岩岩性多为生物泥晶灰岩、球粒泥晶灰岩,故唐山、曲阳、京西及峰峰等地和聊城一带均为局限台地沉积。中奥陶世的广泛海侵,使局限海多与广海连通,地台东部南北岩性分异为白云岩和石灰岩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岩性组合更为复杂的浅水沉积环境。如曲阳任2井、古2井一带及鲁西地区下马家沟组沉积的泥晶灰岩夹泥灰岩、白云岩多具水平层理,并含三叶虫、海百合、头足类等化石碎屑,底部常见冲刷构造,应为局限海与陆棚海交替沉积。工作区以外的西部,马家沟早期受乌兰格尔、阿拉善、庆阳和延安古陆的阻隔,属典型局限海沉积。(2)开阔滩间海(开阔海)指地台中部或外侧开阔地区及台地与外海畅通的广阔浅水区。由于华北地台以发育台地浅滩为特征,所以浅滩间的开阔浅水台地可称为开阔滩间海。其沉积界面多位于低潮面与浪基面之间,盐度正常,水深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具中等能量。以颗粒灰岩、含颗粒灰岩及泥晶泥质灰岩为主,时含页岩及粉砂岩夹层。岩石中颗粒类型较单一,偶有内碎屑、鲕粒等高能颗粒。化石较为丰富,可有介形虫、软体动物、棘皮动物、三叶虫和腕足类。其中窄盐性生物相对含量少。层理以水平层理多见,偶有斜层理。小型单柱、半球状叠层构造偶有出现,水平虫孔及生物搅动构造常见。地台东部毛庄、徐庄期某些厚层段的泥岩夹粉砂岩、海绿石细砂岩及砂质石灰岩具弱还原色,并含较多的海相化石,可能属于开阔海非清水沉积。燕辽地区和徐淮等地,本组地层中夹藻屑泥晶灰岩、生物屑泥晶灰岩、海绿石泥晶砂质灰岩和瘤状泥晶灰岩也应是开阔海的产物。中寒武纪张夏期海侵达到高潮,水下隆起多成浅滩,滩间海环境较为发育。其特点是鲕粒含量普遍小于30%,岩石多以深灰色生物泥晶灰岩为主,浅海生物含量较丰富,粘土岩含量变化较大等特征。如曲阳、任丘及山西某些地区张夏组的某些岩段,以生物泥晶灰岩或藻屑泥晶灰岩为主,多含10%以上的粘土夹层,鲕粒小于20%,岩石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早奥陶世,地台北部的唐山及京西地区以灰色厚层生物泥晶灰岩、条带泥晶灰岩夹不具氧化边的竹叶状砾屑或砂屑泥晶灰岩为主。岩石中常见三叶虫、头足类、腹足类、棘皮类、腕足类等化石,时见水平虫孔,为典型开阔海沉积。徐州-郑州一带开阔海沉积以夹黄绿色或灰绿色页岩为特征;平原区如任丘、港59井、古2井一带,除生物泥晶灰岩外,尚有条带泥晶灰岩、含燧石结核白云岩与其互层,颗粒石灰岩较少发育;在鲁西、莱芜一带白云岩中有腕足类、棘皮类、苔藓类等广海生物碎屑,水平层理及虫孔发育,为开阔海与水下竹叶滩沉积。下马家沟组在唐山、京西、曲阳、任丘等地均以泥晶灰岩为主,间有云质灰岩、泥灰岩等,化石以腕足类、棘皮类、头足类为常见,水平层理发育,为开阔海与局限海交替沉积。上马家沟组上部开阔海以生物泥晶灰岩、含燧石泥晶灰岩、云斑泥晶灰岩为典型组合,生物以头足类为主。峰峰组上部的泥晶灰岩含较多正常海化石,但仅残存于峰峰和鲁西等地。总之,华北东部开阔海多受水下浅滩控制,呈滩间海展布;工作区外的地台西部,多受古陆、古隆起或台地前缘相带阻隔而分布在其后,纵向上多与浅滩、局限海交替出现,空间上多绕古隆起带呈半环状分布,东部工作区内则大致呈带状或不规则等轴状展布。(3)台地浅滩华北地台上有许多大小不一,形态不同的水下隆起。这些地区多处于浪基面之上,水体浅,长期遭受中等能量海水的作用,使之成为滩相沉积环境,并形成孤立于台地中的浅滩。台地浅滩主要为潮下高能带沉积,亮晶鲕粒灰岩,亮晶砂屑灰岩和亮晶生屑灰岩或亮晶核形石、藻屑灰岩较常见。粒序层理、交错层理,柱状、掌状叠层石时有发现。流水波痕、冰雹痕、鲕铸模、重力胶结等成岩现象均甚发育。图1-3-4 地台东部寒武系沉积模式华北东部徐庄期,在北京、曲阳、任丘、莒县等地均有厚层鲕粒灰岩分布,表明水下浅滩环境已间歇性出现。至张夏期,鲕滩分布较广,自唐山、京西、曲阳至峰峰等地,鲕粒灰岩产出部位各异,从而反映纵向上随地壳升降,浅滩间歇性发育和横向上,相带有规律展布(图1-3-4)。此外,环吕梁陆岛的河津、洪洞、昔阳、平鲁等地,以及地台南部的徐淮、嵩山、洛阳等地,均有点状浅滩出现。在黄骅、济阳、任丘坳陷等掩盖区,经钻井揭露亦有点滩发育,如港59井、堂2井等均为岩性稳定的厚层亮晶鲕粒灰岩。张夏期广泛发育浅水高能滩环境,滩间多局限海或开阔海环境。浅滩环境稳定,鲕灰岩单层厚度大,水体能量高,多以亮晶鲕或豆粒灰岩为主,竹叶砾屑滩或砂屑滩少见。浅水鲕滩易出露水面之上,在山东张夏、徐淮和峰峰等地均在张夏组厚层块状鲕粒灰岩内部发现暴露标志。大气淡水淋溶和淡水胶结等成岩标志也常见。冶里期浅滩主要为竹叶状砾屑灰岩,据冯增昭所倡导的单因素定量统计综合分析方法,以组颗粒含量15%为依据,曲阳、津塘、鲁中和莒县均为浅滩。竹叶灰岩或白云岩中,砾屑含量多>50%,填隙物以灰泥为主,亮晶不时出现。砾屑多不具氧化边,呈扁平状,磨圆好,分选中等,砾间常见砂屑、生屑。水体一般浅,盐度正常。中奥陶世第二次大规模海侵,导致沉积环境以云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为主,有时虽夹竹叶灰岩,但厚度较小,横向不稳定,已基本不具浅滩沉积特点。在工作区外的地台西部,在鄂尔多斯古隆起、秦岭祁连海槽和淮阳古陆控制下,沉积区狭窄,台地浅滩沉积不甚典型,而台地边缘斜坡相和盆地相较发育。鄂尔多斯古隆起以东的华北地台东部,台地边缘相和盆地相不典型。

沉积相论文

关于沉积相的含义沉积相研究最初源于相的研究,关于相的研究历史很长,最早由丹麦地质学家斯丹诺(S t e n o)1669年引入地质文献。他认为相是在地质时期内地表某一部分的总和。其含义也不尽相同,一种认为相是一定地质时期内地表某一部分的全貌(S t e n o,1669)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简称相或岩相。沉积相的概念是1838 年瑞士地质学家A格雷斯利建立的。他认为相有两个要点:①地层单元中的岩石面貌和古生物组合要一致。②在相同的古生物组合中,要明显地含有不同于其他相中的一些生物种属。并认为沉积相反映着沉积物形成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美国学者RC莫尔1948年提出沉积相的定义为“沉积相是沉积剖面中任何空间上独立的,与该剖面的其他部分有显著区别的部分”,强调了地层学的概念。苏联学者LV鲁欣1958 年认为“把相理解为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更加确切”。RC塞利1970年主张相可用5个参数来确定,即岩体的几何形态、岩性、古生物、沉积构造和古水流形式。沉积相反映着地质时期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因此研究它对了解各地质时代古地理环境和地壳的历史演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对沉积矿产的普查勘探,查明地下水、油、气的分布规律,对工程建设的设计和规划均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沉积相研究简史瑞士地质学家A格雷斯利(Gresly,1938)第一次提出了沉积相的概念,他认为沉积相有两个要点:一是地层单元中的岩石面貌和古生物组合要一致;二是在相同的古生物组合中要明显的含有不同于其他相中的一些生物种属。认为相是沉积物变化的总和,表现为岩性的、地质的、古生物的差异,他强调的是沉积物特征的变化;美国学者RC莫尔(1948)提出沉积相是沉积剖面中任何空间上独立的,与该剖面其他部分有显著区别的部分,强调了地层学的概念。19世纪末叶,陆续出现不同的派别,有的认为相是地层的概念,简单地把相看作是地层单位的横向变化;还有人认为相即是环境,也有人认为相是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总和。苏联学者任竹日尼科夫(1957),将相定义为一定岩层的生成和沉积环境,这个环境是根据岩性特征、生物化石、地球化学差异和其他特征推断出来的。即把相与环境等同起来。鲁欣(1953年)将相定义为能表明沉积条件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有规律的综合。认为相是沉积物形成条件的物质表现。他1958年又提出:把相理解为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更加确切。1976年塞利(Selly)提出,应从沉积岩体几何形态、岩石学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物构造特征和古流向5个方面来限定相或沉积相。目前大多数学者将相理解为沉积环境的古代产物。塞利(1976)认为,相专指环境的物质表现。我国沉积相研究历史较短,1985年中国学者翟淳把沉积相分为5级。即相组、相、亚相、微相和相素。先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分为大陆相组、海陆过渡相组和海相组,它们属一级相;再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的局部变异划分出二级相,如大陆相组分为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冲积扇相、残积坡积相、沙漠相、冰川相;海陆过渡相组分为三角洲相、河口湾相;海相组分为无障壁海岸相、有障壁海岸相、浅海陆棚相、次深海相和深海相;二级相下再分出三级相,或叫亚相,如河流相再分为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滩亚相和牛轭湖亚相;再根据微地貌或岩性、古生物特征细分出第四级相,或叫微相,微相下再根据岩性分出若干相素。油气田开发使人们对相的概念更加深入,认为相应包含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两方面内容;1985年刘宝君等主编的《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一书出版后,长期得到研究和生产单位广泛应用;2003年姜在兴等在沉积岩一书中将相定义为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特征的总和。他将沉积相分为碎屑岩沉积相和碳酸盐沉积相,并将陆源碎屑沉积相划分为相组和相,进一步分为亚相和微相,并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主要依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类系统不统一,层次不清,粗细不均。上面的划分方案主要是根据沉积时的自然地理条件,而在地质历史中,沉积相更多的是表现在垂向上的和平面上的变化,因此,除了岩相本身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之外,更多的是受到构造运动多期性和长期性的制约,致使沉积相变化更加复杂。所以,用活动论观点研究沉积相的变化规律,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对沉积相影响极大,沉积环境有时相对变化较小,有时变化较大,特别是火山活动,风暴,潮汐,重力,以及构造运动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构造盆地,都直接控制着沉积物的沉积。因此要恢复当时的沉积状况,必须首先恢复原型盆地特征,青海地区石炭纪沉积相的研究概况青海地区石炭纪沉积相研究历史较晚,在1∶20万区调中,仅划分为海相和陆相,海陆交互相。专门研究只限于少数论文中,比较系统研究沉积相当属于石油系统。郭宏莉等(2002)在中国西北地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一文中,将柴达木盆地早石炭世归入南天山—北祁连滨浅海相区、柴达木碳酸盐台地相区、中祁连滨浅海相区;晚石炭世归入柴达木碳酸盐台地相区、宗务隆山浅海—半深海相区、祁连滨浅海相区。青海油田公司和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对盆地石炭纪含油地层研究时讨论过。2003年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石炭系—二叠系研究组将柴达木盆地分为滨岸相区(包括滨岸浅滩亚相、滨岸潮坪亚相、滨岸沼泽亚相),碳酸盐台地相区(包括开阔台地亚相、局限台地亚相)和浅海陆棚相区。他们分别将其分为海陆交互相、海相。包括滨岸相、碳酸盐台地相、浅海陆盆相,和浅滩亚相、潮坪亚相、沼泽亚相、开阔台地亚相、局限台地亚相、内陆盆亚相。尹成明等(2006,未刊)对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研究时指出,下石炭统穿山沟组城墙沟组形成于受陆源碎屑影响的混积台地环境,怀头他拉组下段形成于滨岸沉积环境;上段为碳酸盐岩开阔台地环境。上石炭统克鲁克组下段为滨岸—开阔台地环境;上段属滨岸局限台地环境;扎布萨尕秀组下段为潟湖—局限台地环境(潟湖—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中段为早期开阔台地,晚期为潟湖滨岸沼泽环境,上段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环境(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局限台地)。并具体分为:1)滨岸相:滨岸浅滩亚相(穿山沟组),滨岸潮坪亚相(下石炭统中上部和上石炭统),滨岸沼泽亚相(上石炭统下部);2)碳酸盐台地相:开阔台地亚相(见于下石炭统),局限台地亚相(见于下石炭统);3)浅海陆盆(棚)相:内陆盆亚相(见于阿木尼克山下石炭统上部)。此外,汤良杰等(1999~2000)引用构造古地理概念,将大地构造环境作为划分沉积相重要标志。提出柴达木盆地为弧后裂陷盆地,石炭纪表现为滨岸—台地—陆棚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建造夹煤线沉积,在宗务隆山地区为裂陷槽环境下的沉积;至祁连山地区则为弧后陆缘还盆地环境沉积,发育陆棚—滨岸—河湖相的碳酸盐岩—含煤碎屑岩—碎屑岩沉积;李燕平等(1989)根据古地磁资料,认为柴达木地块在石炭纪末期位于塔里木地块之南,华北地块以北,位于北纬26°左右,并受到阿尔金断裂带的制约。1990年王增吉在中国的石炭系中将柴达木盆地归入西北华北生物地理区;1999年李守军等在柴达木盆地石炭纪古生物地理归属研究一文中,则将柴达木盆地归入华南生物地理区;2002年王训练等,认为阿木尼克组为陆相冲积扇。2006年杨平等在柴达木盆地石炭纪古生态与沉积环境一文中,认为石炭纪主要发育陆表海,以碳酸盐台型沉积为主,阿木尼克组与石拐子组底部为滨海浅滩相沉积,穿山沟组与石拐子组中部为滨岸潮坪相向浅海碳酸盐开阔台地相演化;城墙沟组和石拐子组顶部为封闭的碳酸盐台地环境,相当于台洼;怀头他拉组和大干沟组属滨岸潮坪相,中上部为碳酸盐开阔台地相,上段为正常浅海环境,大干沟组为碳酸盐台滩,上部为碳酸盐台坪。克鲁克组属滨岸潟湖相沉积;尕丘1井含煤地层相当于滨岸沼泽或潟湖有关,上部为滨岸潮坪环境。扎布萨尕秀组下部为滨岸沼泽潟湖相;缔敖苏组—四角羊沟组下段为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根据青海石炭纪沉积特征,本书根据地壳运动特征及各时期沉积相特点,按照地域特征可分为三大类,分别称为沉积区、沉积相区、沉积相带:沉积区与区域构造运动有关,根据区域构造特征可分为三级:沉积区(相当于地层区范围)、沉积相区(相当于地层分区)、沉积相带(相当于地层小区)。一级沉积区:包括稳定型沉积区,活动型沉积区,过渡型沉积区。其界限受到大型构造线控制。二级沉积相区:可根据区域岩相水平和垂直变化组合特征进行划分(多以地域命名):其界限受到断裂的控制。三级沉积相带:为相区次一级名称,其界限主要为大的岩相变化界限。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为相类、相组、相、亚相4个级别。一级相类:主要是依据岩石类型划分。包括碎屑岩相类、碳酸盐岩相类、火山岩相类。二级相组:依据岩石组合不同,可划分出不同相组,包括碎屑岩相组,碳酸盐岩相组,火山岩相组。三级相:根据沉积自然环境划分,包括:陆相,海相,河流相、湖泊相,海陆交互相,浊积相。四级亚相:为相的次一级单位,主要是自然环境的不同部位划分。

拉开;了指出‘ ; 、这些吃辣 阿萨德; ,。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