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广州商学院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

广州商学院学报编辑部

广州工商学院是二本。广州工商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95年,2004年独立设置为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5月升格本科并更名为广州工商学院。广州工商学院现有广州花都和佛山三水两个校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地带;这里是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发祥地,拥有互利共赢、优势互补的广州发达的服务业、佛山先进的制造业,为学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优越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环境。 广州商学院的校训如下:正德厚生:追求高尚品德,明确人生目标。教师要讲师德,敬业、乐业、精业;以师爱为魂,尊重、关爱、善待学生,正己化人、为人师表。学生应有优良品德,牢记忠孝之节、仁爱之心、诚信之品。励志修能:师生员工要对自己、家庭、社会负责;严于律已,居安思危,身体力行,完善人生。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和专业能力。广州工商学院坚持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道路,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冷链产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建设校行企三方联动合作实体,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先后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签署联合培养协议。

广州工商学院是二本。广州工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和招收留学生资格。前身为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5年,2014年升格本科并更名为广州工商学院。学校有6个市级学科建设平台:现代空港物流管理协同育人平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协同育人平台、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协同育人平台、花都皮革皮具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大学生“三创”(创新、创意、创业)协同育人平台。广州工商学院分广州花都和佛山三水两个校区。地处广东“三大经济圈”之一的“广佛肇”经济圈内,基础设施齐全,办学资源丰富。校园总面积07亩,校舍面积8平方米。根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与234家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政府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 。扩展资料:广州工商学院科研成果:2008年至2014年,广州商学院外语系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省及以上科教科研项目3项,校级科研项目10项,教材50余册。2014年7月,学校官方网站公布学校教师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9篇,科研项目37项,其中国家项目2项,省级项目14项。《广州商学院学报》是由广州商学院主办、广东省教育厅监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主要发表以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为重点的学术和理论水平较高的研究论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工商学院

是二本 广州工商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广州工商学院校徽基准色为蓝色,蓝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象征工商人志存高远、胸怀广阔。[1]校徽圆形轮廓内部由“工商”两个汉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G”和“S”变形而来,体现学院致力发展“工商”特色。设计时采用了螺旋桨推进器的概念,让师生看到校徽,就感受到前进的动力!主体图形又像大海的波浪,寓意工商学院是知识的海洋,莘莘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同时体现学院永立潮头的精神。校徽下半部分为弧形英文校名,展现学校立足高职、面向世界,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和往来的开放姿态。校徽简洁明快,但寓意深刻,联想丰富。凸显出工商学院昂扬向上的发展态势,象征充满青春活力和创新精神,蕴含着学院事业的发达与昌盛。

广州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1]龙朝晖,王妍,周丽贤《“两税合一”前后外资工业企业转移定价动因探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2]龙朝晖,《我国高校税收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载于论文集《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3]龙朝晖,《聪明企业“理税”有道》,《北大商业评论》,2012年第9期。[4]龙朝晖,陈会林,《我国宏观税负的口径选择、弹性比较及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税收经济研究》,2012年第3期。[5]龙朝晖,钟娜,《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与调控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税收经济研究》,2011年第6期。[6]龙朝晖,欧阳子菁,《我国应该开征“托宾税”来管制“热钱”的流入吗》,《税收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7] 龙朝晖,颜东娥,《中非经贸合作中的税制与协调》,《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第9期。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8] 龙朝晖,《把握传播主体“五性”,加强税收宣传工作》,《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9] 龙朝晖,邓强,叶志良,《金融危机背景下广州外企经营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城市观察》,2010年第3期。[10] 龙朝晖,宋润生,《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化中的税收协调》,《亚非纵横》,2010年第1期。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10] 龙朝晖,《征收金融交易税,挺难》,《人民日报》国际版(经济透视),2009年12月8日。被新华网、中国社科院网、《求是》理论网、国家税务局网、新浪财经、搜狐财经等全文转载。[11] 龙朝晖,曾燕璇,《我国房价持续高涨的原因与相应的税收政策研究》,《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12] 龙朝晖,《离岸金融新业态》,《人民日报》国际版(经济透视),2009年8月18日。[13] 龙朝晖,《自由裁量权使用不当阻碍依法治税进程》,《南方日报》理论版,2009年8月12日。[14] 龙朝晖,《提高企业纳税信用水平》,《人民日报》理论版,2009年2月6日。  被人民网、中国税务网、中国信用财富网、中国工会网、全景网等全文转载。[15] 龙朝晖,陈会林,《我国宏观税负的经济效应及政策含义:1985-2007年》,《学术研究》,2009年第1期。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16] 龙朝晖,陈会林,《广东外资工业企业国际转让定价的定量研究:1997-2008年》,《珠江经济》,2008年第11期。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全文转载。[17] 龙朝晖,方佳雄,《我国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浅议》,《税务研究》,2007年第3期。[18] 龙朝晖,《企业纳税与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1期增刊。[19] 龙朝晖,霍东亮,《降低我国宏观税负的建议》,《税务研究》,2005年第1期。被财政部《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转载。[20] 龙朝晖,郭志伟,《我国无缝隙税收征管研究》,《涉外税务》,2005年第2期。[21] 龙朝晖,《我国税收管理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财政研究》,2005年10期。被西南财经大学《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全文转载。[22] 龙朝晖,邓建新,《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问题及政策建议》,《改革》,2005年第7期。[23] 龙朝晖,《“两岸四地”财税政策协调高级研讨会会议综述》,《财政研究》,2004年第9期。[24] Long Zhaohui,Motives for International Transfer Pricing Policy of Guangdong Foreig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voiding of Tax and Annexing Chinese Partners’ Profits, the Universal Press limited,2004,6。[25] 龙朝晖,《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外资企业盈亏状况研究的综述》,《学术研究》,2004年第5期。[26] 龙朝晖,《自然垄断产业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与管理体制改革》,《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27] 龙朝晖,谭展超,《我国网上拍卖的税收征管问题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12期。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2年第4期全文转载。[28] 龙朝晖,《社会保险税四题》,《学术研究》,2001年第6期。[29] 龙朝晖,《我国涉外税制优化若干问题思考》,载于论文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财税政策协调研究》,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2004年11月。[30] 龙朝晖,《银行机构在积极财政政策中的职责和作用研究》,《广东财政》,2003年第12期。[31] 龙朝晖,《我国现行转让定价税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广东财政》,2003年第9期。[32] 龙朝晖,王京生,《电子商务中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广东财政》,2001年第10期。[33] 龙朝晖,《加入WTO后我国涉外税制改革与优化》,《珠三角现代产业》, 2002年10月。[34] 龙朝晖,《财政政策杠杆与国民经济新增长点》,载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 38卷,1998年12月出版。[35] 龙朝晖,《香港应发展高科技,提升国际竞争力》,《广东财政》,1999年第4期。[36] 龙朝晖,《高校教育中实践教育的内容、意义和途径探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 38卷,1998年12月出版。[37] 龙朝晖,《公共生产的原因与我国公营企业管理改革》,载于论文集《成长中的中国企业》,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4月出版。[38] 龙朝晖,《关于我国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兼论开征社会保险税》,载于论文集《新世纪财政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39] 龙朝晖,《虚拟企业与企业虚拟经营下的管理哲学理念》,载于论文集《面向21世纪的企业与市场》,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5月。[40] 龙朝晖,《关注广东外资企业的盈亏状况》,《亚太经济时报》理论版,2003年4月29日。[41] 龙朝晖,《重视绿色贸易壁垒》,《羊城晚报》理论版,2001年5月5日。[42] 龙朝晖,《大学不同年级的特点和教育方法》,《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5-6),于1995年12月出版。[43] 龙朝晖,《关于新时期建设一支过硬的学生党员队伍的思考》载于《中山大学学报》之《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论文集》,1997年5月出版,中山大学学报丛书024号。[44] 龙朝晖,《大学生恋爱的特点、误区及引导方法》载于中山大学德育研究优秀成果集《世纪之交的高校德育》,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于1998年3月出版。[45] 龙朝晖,《山谷风对张家界山形及植物分布影响的研究》,《湖南气象通讯》,1985年11期。

《行政法定原则及其法定范围》,《中国法学》2014年第3期; 《国家任务社会化背景下的行政法主题》,《法学研究》2012年第4期; 《行政行为撤销要件的修订》,《法学研究》2011年第3期; 《程序违法行政行为的补正》,《法学研究》2009年第6期; 《民事、行政司法解释的溯及力》,《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 《下位法尾大不掉问题的解决机制》,《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9期; 《论过程性政府信息的本质》,《法学家》2013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13年第9期全文转载; 《何为法的溯及既往——在事实或其效果持续过程中法的变更与适用》,《中外法学》2007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和法史学》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 《越权立法的认定与处理》,《现代法学》2006年第3期; 《论合法行政行为的撤回》,《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4期; 《行政决定效力的本质与体系》,《行政法学研究》2013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 《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赔偿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北方法学》2013年第1期; 《法的过渡条款制定的原理与方法》,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6期; 《土地管理机关行使“制止权”的若干问题》,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1期; 《选择适用特别法与一般 法的若干问题》,载《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有利法律溯及原则及其适用中的若干问题》,《北京大学学报》(人文哲社版)2006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和法史学》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越权代理行政行为的追认——以民法规范在行政法中的应用为路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一部研究宪法审查基准的力作》,载《宁波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行政委托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地位及其规范化》,2011年法治江苏高层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载《2011年法治江苏建设高层论坛获奖论文集》,凤凰出版传媒集体、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越权代理行政行为的效力——以民法规范填补行政法漏洞为路径》,获2010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地位和适用的例外》,载《金陵法律评论》2009年春季卷; 《公务员如何服从命令》,载《法制日报》2005年3月3日(理论版); 《奥地利行政诉讼制度对我国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启示》,载《广州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独著);《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教学问题》,载《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确立司法权威的程序障碍及其校正——以奥地利行政诉讼制度为鉴》,载《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独著) 《“法官独立”尚需程序保障》,载《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独著); 《行政许可价值分析》,载《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第4期,(独著); 《谈民事诉答程序之完善》,载《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独著); 《法制概念释解的回归》, 《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第5期;(独著) 《迟延举证法律责任新探》,《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第5期,(独著)。 《确立民事、行政错案受理费退赔制度》,《固原师专学报》1999年第5期;(独著)《金字塔兴衰的宗教根源》,《固原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独著)。

广州商学院学报编辑部电话

邮编 51032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仑头路21号广东财经大学

三本院校3+1模式只有一个校区

1.本刊只受理寄交的符合本撰稿须知的文字稿。未经本刊编辑同意,电子邮件、传真件等不能作为正式投稿方式。凡不符合本须知规范者,均视为无效投稿。2.凡作者来稿,请一律用A4纸打印,可参照本刊体例格式打印(参见附件1)。3.稿件中不得出现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国家机关及司局、大学及院系)、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个人资讯,这些内容加论文题目请另纸提供。稿件请直接寄至编辑部,请不要寄给个人。4.稿件字数一般要求在1万字左右,也鼓励精粹文。论文前请附200~300字的中文内容提要和3~5个关键词;并提供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暂空)信息。本刊决定采用的稿件,作者应提供英文的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内容提要和关键词。5.稿件中的数据和引文要注明资料来源,相关数学公式、曲线图、数据表格,务必字迹清楚、规范、图形清晰。数学公式、有关数据请核对准确;图形请用计算机制作、打印。 参考文献格式请参见附件2。6.来稿本刊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7.凡投寄本刊的稿件请勿一稿多投,若三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8.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本刊坚决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作者如有违反,将被记入黑名单。关于论文原创性和抵制学术不端的声明请见附件3。

1《经济观察报》 2《经济参考报》 3《经济日报》 4《财经》双周刊 5《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周5期报,08年1元一期 6《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订阅指南: 邮发代号:45-138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05 邮局订阅电话:11185 出版信息:逢周一出版,每期印刷100版。 发行价格:优惠价每期6元,全年50期,全年订阅价300元 通讯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日报社1809室 邮编:510601 电话:广州(020)37579947 87391621 北京(010)65693425 上海(021)64265507 传真:(020)87399756

广州商学院学报编辑部投稿

商科和法学都不错的。它在广州赤沙,可以做14和37路车等到达。这学校在广东是很多人报的,收的分数都很高,甚至超过了一本的华农的分数线

广商单从硬件上来说肯定比不上华农:住宿条件,教学设备,师资等等。不过法商泪专业在广东省内高校除了中大没人能与之抗衡。其他专业就不好说了呵呵。PS:学校地理位置是偏僻。可是周围的小吃餐馆都很有特色,种类多性价比高,我有同学在广商,每个周末我老是想去蹭饭。。。

商学院在广州一个很偏避的地方,校内的环境还好。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呵呵 是广东商学院 金融线大概是630-650吧

广州商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箱

邮编 51032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仑头路21号广东财经大学

广州工商学院是二本。广州工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和招收留学生资格。前身为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5年,2014年升格本科并更名为广州工商学院。学校有6个市级学科建设平台:现代空港物流管理协同育人平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协同育人平台、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协同育人平台、花都皮革皮具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大学生“三创”(创新、创意、创业)协同育人平台。广州工商学院分广州花都和佛山三水两个校区。地处广东“三大经济圈”之一的“广佛肇”经济圈内,基础设施齐全,办学资源丰富。校园总面积07亩,校舍面积8平方米。根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与234家企业、行业协会以及政府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 。扩展资料:广州工商学院科研成果:2008年至2014年,广州商学院外语系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省及以上科教科研项目3项,校级科研项目10项,教材50余册。2014年7月,学校官方网站公布学校教师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9篇,科研项目37项,其中国家项目2项,省级项目14项。《广州商学院学报》是由广州商学院主办、广东省教育厅监制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主要发表以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为重点的学术和理论水平较高的研究论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工商学院

保卫处     办公电话:020-82876088-8267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