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在哪里啊

发布时间:

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在哪里啊

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5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期 刊 信 息 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59号(100872) (010)62511499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00871) (010)62751216 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010)58807848 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天津市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学报编辑部(300071) (022)23501681 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南京市汉口路22号(210093) (025)3592704 6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200433) (021)65642109 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100084) (010)62783533 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新港西路135号(510275) (020)84111990 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号文科楼156室(610064) (028)85412440 1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361005) (0592)2182366 1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湖北武昌珞珈山(430072) (027)68754203 12 求是学刊 哈尔滨南岗区学府路74号(150080) (0451)86608815 1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310028) (0571)88273210 88925616, 14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130024) (0431)85099325 85098026 15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武昌珞珈山(430072) (027)68754203 16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130012) (0431)5166970 1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021)62232305 18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号(100037) (010)68984614 19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大学报》编辑部(210097) (025)83598341 2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武昌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430079) (027)67868127 2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710049) (029)82663982 82667978 2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长安南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710062) (029)85308849 23 思想战线 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650091) (0871)5033249 24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450001) (0371)67781275 25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100037) (010)68902450 2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南京四牌楼2号(210096) (025)83791190 27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州市石牌(510632) (020)85220281 85224092 28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071002) (0312)5079412 29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武汉市珞瑜路1037号(430074) (027)87543816 30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太原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学报编辑部(030006) (0351)7018311 3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710069) (029)88302822 32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西区卫津路241号(300074) (022)23541014 23540081 33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湖南长沙岳麓山(410081) (0731)8872209 8872471 34 齐鲁学刊 山东·曲阜(273165) (0537)4455347 35 西南大学学报(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更名)(人文社会科学版)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400715) (023)68252538 36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200234) (021)64322304 37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730000) (0931)8912706 2312707 3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250100) (0531)88364645 39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1000号信箱(200030) (021)62933089 40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523号(350002) (0591)87892444 4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市仓山区(350007) 4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730070) 0931-7971692 43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路235号(010021) (0471)4992004 4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上大路99号(200444) (021)66135506 4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广州石牌)(510631) (020)85211440 46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610068) (028)84760703 4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安徽合肥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230039) (0551)5107719 5107157 48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编辑部(518060) (0755)6536133 49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宁夏银川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750021) (0951)2061793 2061735 50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650092) (0871)5516038 5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海南省海口市(570228) (0898)66279237

是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可以到中国知网查查看是不是

收录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为200941),被国外美国《化学文摘(CA)》等数据库和国内《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具有西北地区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栏目设有基础医学、西部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综述和研究快报栏目。 投稿要求1 投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  2 投稿的语言要求为中文或英文。3 投稿字数在 4 000~10 000 字为宜。稿件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和第一作者、通信作者简介,英文稿要求提供中文标题、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4 投稿时作者必须保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5 投稿作者必须保证研究的原创性。本刊坚决反对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发现将做公开声明等严肃处理。6 投稿采用与否,本刊均会通知作者,如果所投稿件自发出之日起 3 个月内未收到本刊通知,请与本刊编辑室联系。7 投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8 本刊全文已录入 CNKI、CSTPCD 等数据库,有关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印刷版稿酬一并支付,并赠送当期杂志。9 投稿时请访问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网站,点击“网上投稿”进行投稿。首次登录投稿时需注册一个“作者账户”。注册完成之后,按照提示与引导进行投稿。投稿请附联系人的电话(包括手机号)、通信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二、撰稿要求1 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 反映出文章的主题。文章标题中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须列出中、英文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 20 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 10 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2 作者 作者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该文章有关问题及对文稿内容负责者。集体署名的文章视第一作者为通讯联系人,如通讯联系人为其他作者,应明确标注。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变动。作者的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示角标 1,2,……,并在其工作单位前相应标出 1,2,……。 列出全部作者英文姓名、工作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的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省、市/县名),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e-mail,联系电话。3 摘要 投稿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完全对应。4 关键词 投稿需标引 3~8 个关键词,并请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表内所列的词。5 研究设计 当研究对象为人时,作者应该说明是否符合人体试验伦理学标准,是否需要患者知情同意,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6 统计学处理 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 t 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和 P 值(如 t=45,P<01);当涉及到对总体参数的推断时,还应给出 95% 可信区间。对于定量资料,一般应采用 方式表达,并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成组资料比较常用 t 检验,多组资料比较应采用方差分析,偏态资料可采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常用 χ2 检验。散点图上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则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监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 3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的涵义。统计学符号按 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7 医学名词 以 1989 年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8 图表 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的题目。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 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图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 5∶7 左右。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标示在图稿的副本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图稿可以提供 tif, jpg 格式的图像文件,也可以提供照片。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9 计量单位 执行国家标准 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在文稿中应正确使用和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量符号以斜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图表中,表示数量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形式,例如,“t (h)”(时间单位“小时”),“p (kPa)”(压力单位“千帕”)等。组合单位符号中用括号加中圆点的形式表示,例如,“Λ(S / (cm2 · mol))”。人体内某物质的含量,凡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者,一律用物质的量浓度单位表示;尚未精确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的组分,如某些蛋白质,仍可用质量浓度单位表示。不论使用的量浓度或质量浓度,一般使用 L(升)作为人体检验组分浓度基准单位的分母。10 数字与符号 执行 GB /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下角标的来源是词头的用正体,是量的用斜体。11 缩略语 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均应给出其中、英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1 篇文章内一般不宜超过 5 个,不超过 4 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12 基金资助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将基金名称及批准号或编号脚注于文题页下方,如: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 国家 863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102-10-02-03)。13 致谢 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并应征得被致谢者本人同意。14 参考文献 按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 1~3 名,超过 3 名时,后加“,等”。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作者是中国人的英文文献,应列出作者全名。文中引用参考文献不应少于 10 条。期刊 第 1 作者,第 2 作者,第 3 作者,等 标题[J]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在哪里

学报编辑部是学校的直属部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院学报》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一、坚持办刊方向,遵守国家出版法规,为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建设、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等服务。 二、 在编委会的指导下,负责提出、确定本刊的指导原则和编辑方针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制定学报编辑部工作规程及有关条例并督促实施。 四、负责提交年度学报出版计划,研究、决定本刊的栏目和内容。 五、负责做好组稿、选稿、审稿、定稿、校对、出版、发行的各项组织安排工作。 六、负责安排来稿的登记、编号,及时向作者反馈处理意见,并做好保密工作。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 七、负责来稿的初审,做好来稿的专家复审,常务副主编、主编终审,特别稿件编委会复核等组织工作。 八、组织编辑人员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和业务进修,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全体编辑人员的人文素养和学术水平。 九、负责本部门业务信息的收集、整理、提供、报批、实施上网等工作;负责本部门年度档案收集、整理和建档归档工作。 十、完成学校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编辑部工作岗位职责编辑部主任 (1)负责编辑部的行政事务及编辑出版业务的领导工作,包括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安排、召开编前、编后会及编辑部的条件建设、制度建设、印刷质量问题的把关等。 (2)协助主编组织召开编委会,组织评刊活动,收集编委、作者、读者对学报的办刊质量、栏目设置及编辑工作的意见,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 (3)制定每期的编辑出版计划及终审、终校工作。 (4)负责分管栏目稿件的初审、送审及编校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讨论。 (5)定期召开编辑部工作会议,组织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6)负责对外联系及交流工作,组织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学会、研究会的有关活动。 编辑 (1)负责分管栏目的初审、送审及编校工作,以及分管栏目的组稿工作及组织相关的专题研讨。 (2)承担编辑部的通联工作。包括与出版局、质检中心、各数据库中心、学会、研究会的外联工作。 (3)承担编辑部的编务工作,包括来稿登记、稿费发放、财务报销及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维护学报(社科版)的网站运行以及数据库更新工作。 (5)负责学报的发行及交流。 (6)做好编辑部主任交办的其它工作

收录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为200941),被国外美国《化学文摘(CA)》等数据库和国内《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具有西北地区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栏目设有基础医学、西部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综述和研究快报栏目。 投稿要求1 投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  2 投稿的语言要求为中文或英文。3 投稿字数在 4 000~10 000 字为宜。稿件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和第一作者、通信作者简介,英文稿要求提供中文标题、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4 投稿时作者必须保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5 投稿作者必须保证研究的原创性。本刊坚决反对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发现将做公开声明等严肃处理。6 投稿采用与否,本刊均会通知作者,如果所投稿件自发出之日起 3 个月内未收到本刊通知,请与本刊编辑室联系。7 投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8 本刊全文已录入 CNKI、CSTPCD 等数据库,有关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印刷版稿酬一并支付,并赠送当期杂志。9 投稿时请访问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网站,点击“网上投稿”进行投稿。首次登录投稿时需注册一个“作者账户”。注册完成之后,按照提示与引导进行投稿。投稿请附联系人的电话(包括手机号)、通信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二、撰稿要求1 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 反映出文章的主题。文章标题中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须列出中、英文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 20 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 10 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2 作者 作者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该文章有关问题及对文稿内容负责者。集体署名的文章视第一作者为通讯联系人,如通讯联系人为其他作者,应明确标注。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变动。作者的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示角标 1,2,……,并在其工作单位前相应标出 1,2,……。 列出全部作者英文姓名、工作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的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省、市/县名),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e-mail,联系电话。3 摘要 投稿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完全对应。4 关键词 投稿需标引 3~8 个关键词,并请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表内所列的词。5 研究设计 当研究对象为人时,作者应该说明是否符合人体试验伦理学标准,是否需要患者知情同意,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6 统计学处理 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 t 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和 P 值(如 t=45,P<01);当涉及到对总体参数的推断时,还应给出 95% 可信区间。对于定量资料,一般应采用 方式表达,并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成组资料比较常用 t 检验,多组资料比较应采用方差分析,偏态资料可采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常用 χ2 检验。散点图上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则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监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 3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的涵义。统计学符号按 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7 医学名词 以 1989 年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8 图表 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的题目。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 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图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 5∶7 左右。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标示在图稿的副本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图稿可以提供 tif, jpg 格式的图像文件,也可以提供照片。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9 计量单位 执行国家标准 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在文稿中应正确使用和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量符号以斜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图表中,表示数量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形式,例如,“t (h)”(时间单位“小时”),“p (kPa)”(压力单位“千帕”)等。组合单位符号中用括号加中圆点的形式表示,例如,“Λ(S / (cm2 · mol))”。人体内某物质的含量,凡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者,一律用物质的量浓度单位表示;尚未精确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的组分,如某些蛋白质,仍可用质量浓度单位表示。不论使用的量浓度或质量浓度,一般使用 L(升)作为人体检验组分浓度基准单位的分母。10 数字与符号 执行 GB /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下角标的来源是词头的用正体,是量的用斜体。11 缩略语 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均应给出其中、英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1 篇文章内一般不宜超过 5 个,不超过 4 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12 基金资助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将基金名称及批准号或编号脚注于文题页下方,如: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 国家 863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102-10-02-03)。13 致谢 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并应征得被致谢者本人同意。14 参考文献 按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 1~3 名,超过 3 名时,后加“,等”。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作者是中国人的英文文献,应列出作者全名。文中引用参考文献不应少于 10 条。期刊 第 1 作者,第 2 作者,第 3 作者,等 标题[J]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在哪里看

是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可以到中国知网查查看是不是

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51种) 序号 期刊名称 期 刊 信 息 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北京市中关村大街59号(100872) (010)62511499 2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00871) (010)62751216 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010)58807848 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天津市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学报编辑部(300071) (022)23501681 5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南京市汉口路22号(210093) (025)3592704 6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200433) (021)65642109 7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100084) (010)62783533 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州新港西路135号(510275) (020)84111990 9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号文科楼156室(610064) (028)85412440 1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361005) (0592)2182366 1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湖北武昌珞珈山(430072) (027)68754203 12 求是学刊 哈尔滨南岗区学府路74号(150080) (0451)86608815 1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310028) (0571)88273210 88925616, 14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130024) (0431)85099325 85098026 15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武昌珞珈山(430072) (027)68754203 16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130012) (0431)5166970 1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021)62232305 18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号(100037) (010)68984614 19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大学报》编辑部(210097) (025)83598341 20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武昌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430079) (027)67868127 2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710049) (029)82663982 82667978 2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长安南路,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710062) (029)85308849 23 思想战线 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650091) (0871)5033249 24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450001) (0371)67781275 25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100037) (010)68902450 2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南京四牌楼2号(210096) (025)83791190 27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广州市石牌(510632) (020)85220281 85224092 28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071002) (0312)5079412 29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武汉市珞瑜路1037号(430074) (027)87543816 30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太原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学报编辑部(030006) (0351)7018311 3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710069) (029)88302822 32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西区卫津路241号(300074) (022)23541014 23540081 33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湖南长沙岳麓山(410081) (0731)8872209 8872471 34 齐鲁学刊 山东·曲阜(273165) (0537)4455347 35 西南大学学报(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更名)(人文社会科学版)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400715) (023)68252538 36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200234) (021)64322304 37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730000) (0931)8912706 2312707 3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250100) (0531)88364645 39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1000号信箱(200030) (021)62933089 40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523号(350002) (0591)87892444 4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州市仓山区(350007) 4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730070) 0931-7971692 43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路235号(010021) (0471)4992004 4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海市上大路99号(200444) (021)66135506 4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广州石牌)(510631) (020)85211440 46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610068) (028)84760703 4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安徽合肥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230039) (0551)5107719 5107157 48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编辑部(518060) (0755)6536133 49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宁夏银川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750021) (0951)2061793 2061735 50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650092) (0871)5516038 5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海南省海口市(570228) (0898)66279237

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在哪里找

一般流程是先准备好你要发表的论文,然后与学术优选的客服沟通,进行初审,初审完就是二审,二审通过后就是等待的时间了,一般要3-6个月的时间吧。其实这里面涉及很多细节,包括修改/润色,查重

不是,三类而已

收录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为200941),被国外美国《化学文摘(CA)》等数据库和国内《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具有西北地区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栏目设有基础医学、西部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综述和研究快报栏目。 投稿要求1 投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  2 投稿的语言要求为中文或英文。3 投稿字数在 4 000~10 000 字为宜。稿件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和第一作者、通信作者简介,英文稿要求提供中文标题、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4 投稿时作者必须保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5 投稿作者必须保证研究的原创性。本刊坚决反对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发现将做公开声明等严肃处理。6 投稿采用与否,本刊均会通知作者,如果所投稿件自发出之日起 3 个月内未收到本刊通知,请与本刊编辑室联系。7 投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8 本刊全文已录入 CNKI、CSTPCD 等数据库,有关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印刷版稿酬一并支付,并赠送当期杂志。9 投稿时请访问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网站,点击“网上投稿”进行投稿。首次登录投稿时需注册一个“作者账户”。注册完成之后,按照提示与引导进行投稿。投稿请附联系人的电话(包括手机号)、通信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二、撰稿要求1 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 反映出文章的主题。文章标题中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须列出中、英文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 20 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 10 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2 作者 作者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该文章有关问题及对文稿内容负责者。集体署名的文章视第一作者为通讯联系人,如通讯联系人为其他作者,应明确标注。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变动。作者的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示角标 1,2,……,并在其工作单位前相应标出 1,2,……。 列出全部作者英文姓名、工作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的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省、市/县名),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e-mail,联系电话。3 摘要 投稿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完全对应。4 关键词 投稿需标引 3~8 个关键词,并请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表内所列的词。5 研究设计 当研究对象为人时,作者应该说明是否符合人体试验伦理学标准,是否需要患者知情同意,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6 统计学处理 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 t 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和 P 值(如 t=45,P<01);当涉及到对总体参数的推断时,还应给出 95% 可信区间。对于定量资料,一般应采用 方式表达,并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成组资料比较常用 t 检验,多组资料比较应采用方差分析,偏态资料可采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常用 χ2 检验。散点图上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则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监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 3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的涵义。统计学符号按 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7 医学名词 以 1989 年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8 图表 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的题目。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 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图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 5∶7 左右。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标示在图稿的副本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图稿可以提供 tif, jpg 格式的图像文件,也可以提供照片。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9 计量单位 执行国家标准 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在文稿中应正确使用和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量符号以斜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图表中,表示数量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形式,例如,“t (h)”(时间单位“小时”),“p (kPa)”(压力单位“千帕”)等。组合单位符号中用括号加中圆点的形式表示,例如,“Λ(S / (cm2 · mol))”。人体内某物质的含量,凡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者,一律用物质的量浓度单位表示;尚未精确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的组分,如某些蛋白质,仍可用质量浓度单位表示。不论使用的量浓度或质量浓度,一般使用 L(升)作为人体检验组分浓度基准单位的分母。10 数字与符号 执行 GB /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下角标的来源是词头的用正体,是量的用斜体。11 缩略语 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均应给出其中、英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1 篇文章内一般不宜超过 5 个,不超过 4 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12 基金资助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将基金名称及批准号或编号脚注于文题页下方,如: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 国家 863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102-10-02-03)。13 致谢 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并应征得被致谢者本人同意。14 参考文献 按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 1~3 名,超过 3 名时,后加“,等”。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作者是中国人的英文文献,应列出作者全名。文中引用参考文献不应少于 10 条。期刊 第 1 作者,第 2 作者,第 3 作者,等 标题[J]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宿州学院学报编辑部在哪里啊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有很多子系统,也就有不同的流程图。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从宏观上讲当然包括人事档案管理和图书管理系统。  下面的资料功能参考: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初探  [ 11-02-11 13:25:00 ] 作者:刘健美 编辑:studa090420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 应用日趋广泛,高校档案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 机遇。高校档案信息化是高校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当前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仍存在诸如基础设施配备不到 位、档案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档案;信息化;问题;  对策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高校信息资源现代化的基础和 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时机也日趋成熟。但是,当前高校档 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及早采取 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1高校档案信息化是高校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 1)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实践表 明,数字化档案信息能够让任何一位档案使用者不受时间、 空间的限制,在任何地点、时间只需有一台联网的电脑,就 可以进入档案管理系统查阅所需要的档案信息。高校档案 信息数字化、网络化不仅是提高档案利用率非常有效的手 段,而且还能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  2)高校档案信息化是高校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 校档案部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普遍使用计 算机管理档案,这样就形成了大量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计算 机管理档案可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形式的档案信息对象 转为机读档案,并通过光盘、磁盘存储,不再是纸质载体储 存,这样一个高校档案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全部馆藏信 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存储在电脑里,任何个人和机构都能 很方便地进行查阅。高校档案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是高校档 案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校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配备不到位。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硬件设备 和专业软件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与基础。不具备 应有的条件,只能是纸上谈兵。高校档案机构没有生产和接 受电子文件的工具和网络,也就根本无法实现档案管理的 信息化。硬件设备主要是计算机、扫描仪交换机、网路设备, 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档案信息处理系统、档案信息数据库以 及相关软件和程序等。笔者调查发现,我国多数高校档案馆 不仅缺乏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硬件设备,而且也缺乏相 应的配套的软件。很多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化存 在误区,认为仅仅是摆设几台电脑就算是具备了基本条件,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信息化了  2)馆藏档案信息数字化步伐进展缓慢。把馆藏的纸质 档案变为数字化的档案是当前所有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 一项基础工作。大家知道,对日常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 作中直接生成的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的接收和管理比较容 易,但是如果把高校几十年形成的全部的纸质档案进行数 字化,使其成为光盘、磁盘存储的信息,建立起一套档案全 文数据库,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 力。目前,各个高校在这方面工作进展缓慢,投入不够  3)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没有统一的标准。要实现高校 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必须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标准,这 个标准不是单一某个方面的,而是一个标准体系,既要有高 校档案管理网站信息系统设计和管理软件的应用标准,也 要有纸质档案的数字化标准,还要有电子文件的接收、管理 标准,此外,高校档案数据库与地方档案馆数据资源库互联 的工作标准等也需要统一。目前,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发展 规划和标准,各高校档案馆各自为政,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 存在着很大盲目性。这种状况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势必给档 案网络化建设和资源共享造成隐患,严重阻碍档案管理信 息化的进程  4)严重缺乏档案信息化专业人才。当前,各高校档案管 理人员中普遍缺乏档案专业和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就目 前各个高校档案人员的实际情况来看,真正的全日制专科 或本科学校档案专业和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人很少,既熟 悉档案业务,又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现 在的档案管理人员要么是转行做档案管理工作,要么是兼 职做档案管理工作,导致高校档案人员普遍缺乏非常系统 的档案和信息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档案管理人 员队伍中专业人才不足,是制约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因 素之一  3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当前加快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 方面的工作: 1)强化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领导要 带头学习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学习上级档案管理部 门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文件要求,组织全体档案管理人员 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大讨论,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专题研 究,理清发展思路,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信息 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硬件和数据库建设。档案信息化首先要从相关硬件和数据库建设做起。物质条件是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基 础和前提。高校档案馆为了早日实现管理信息化,首先要加 强相关硬件建设,从实际出发,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基础 上,适当购置适合的先进设备。购置时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 用,听取专家的意见。既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又避免不必要 的浪费  3)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  毋庸置疑,档案的真正价值在于利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 现将为档案信息的充分利用提供条件。我们要努力实现档 案资料以及档案信息收集整理、查询和检索自动化。当今世 界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网路技术发展很快,档案管理工作应 充分利用现在已经成熟的网络技术,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信 息化水平,使高校的档案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各项管 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加强与各单位 的协调,经常到有关单位和部门宣传档案信息化的知识,鼓 励各单位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按规定格式、程序和要求上报 有关档案资料,以加强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建设。高校档案馆 的工作不是独立的,档案信息化的实现依赖于方方面面的 配合,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组织、宣传等各项工作形成的 资料,要及时以数字化的手段收集、加工、整理、传送和接收 以及储存。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档案 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紧密配合, 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4)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加强在 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人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档案 管理信息化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 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决定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水平。高校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批事业心强、具备相关知识、精 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解决人才奇缺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 是通过人事部门从外部引进;二是通过在职学习、脱产培训 和外出进修等各种方式由高校自己培养。各高校可结合自 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多种手段,发挥经济 杠杆的作用,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和学习的积极 性、主动性,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及业务能力尽快适应高校档 案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同时,也要注重档案管理人员政治素 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希琳浅谈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7)  [2]马志波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0(3)  [3]邱艳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 2009(6)

回答 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涨幅与2019年相比缩小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非食品价格上涨3%;消费品价格上涨3%,服务价格上涨6%。 据了解,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比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低于全省4个百分点。从分类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五涨三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3%,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4%,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9%,衣着价格上涨5%;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7%,医疗保健价格下降7%,居住价格下降2%。 2020年,食品价格上涨9%,影响CPI上涨约09个百分点。其中,畜肉类价格上涨4%,影响CPI上涨约83个百分点(由于生猪产能仍未恢复到往年正常水平,猪肉价格上涨2%,影响CPI上涨约33个百分点);受洪涝灾害、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全年鲜菜价格上涨8%,影响CPI上涨约30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7%,影响CPI上涨约05个百分点;2020年全年鲜果供应充足,价格下降1%,影响CPI下降约29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3%,影响CPI下降约09个百分点。 消费水平 宿州消费水平不高。吃食方面普通一点的小店人均消费5——10元;更大一点的餐厅人均消费15——25元;更大的星级酒店因酒店不同而异,并非没有高消费酒店。出租车起步价:5元(两公里内),超过两公里4/公里。 现金 现金使用较广,银行卡、电子支付尚未普及。别失望,宿州银行众多,可以携带银行卡,并带不多的现金,勤取少拿。 亲请您参考一下哦 更多6条 

没有楼上的讲的那么过分啦 尤其是rabbishi讲的"虚线人" 宿县有这么差劲么??我过了20年都没有发现你讲的这么多可怕现象 你太夸张了吧 我觉得就宿州这么个发展水平来说 已经不错了 你比比阜阳淮北什么的 也许是住惯了 反正我觉得挺好无论多好的地方 都是什么人都有 不能以偏概全看你把咱家乡讲的这么差劲 真伤咱老乡的心啊 其实宿院也不差 没那么垃圾 好歹是个正儿八经的2本 几个大戏都不错 这两年考研的成绩挺喜人 真的考上不少 东区的环境还是很好的 可是要说学校名气 的确不咋地 毕竟是刚刚升本没几年 不过专科来说 老师专的口碑是岗岗的~~~ 绝对1专 就我熟悉的老校区来说 校风还是不错的都是心里话 客观的看法

消费水平低,城市还不错,宿州学院正儿八经的二本,校园里面也不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