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文化史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中国文化史参考文献

有一本书,就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阮仪三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摘要]道教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长期发展熔融过程中,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本文谈一下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关键词]道教 中国古代科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道轻器,把科学技术当作“奇淫巧技”,向来不为社会重视,但中国却出现了“四大发明”等对世界发展影响深远的科技。这里面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的影响,本文从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看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一文中提到“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在《小杂感》里说到:“人们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基督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者,懂得中国大半。”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也说:“道家思想和行为的模式包括各种对传统习俗的反抗,个人从社会上退隐,爱好并研究自然,拒绝出任官职……中国人性格中的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自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从这些论断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对古代化学研究的推动。  在一般人看来,宗教是迷信,是反科学的。但事实上,道教与古代尚未与冶炼术分家的化学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道士们从神仙方士那里接受了追求长生的观念与方法。道士们认为,人可以长生,但要长生,必须服食不死之药。那么,这种不死之药是什么呢?其不可能是草木药之类,因为草木药本身易腐烂,在火中会化为灰烬。由于草木药自身没有坚固性、永恒性,移入人的身体中,自然不能使人长生不死。因此,必须发现一种坚固不朽、无变化的药物,通过服用这种药物,使其不朽性传入人体中,服用者便可以长生不死。这种不朽的药物,就是金丹。“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出生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道家炼丹学说把服食还丹金液看作修行的最上乘的方法,故此十分重视对矿物质药材的烧炼。晋代道士葛洪在《抱朴子?金丹篇》里讲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丹砂即朱砂,化学成分是硫化汞(HgS),性状呈红色,经过烧炼(HgS+O2→Hg+SO2),硫被氧化成了二氧化硫(SO2),把汞(Hg)分离出来。这样就得到了炼丹术里重要的药物——水银(道教外丹术中称“玄明龙膏”)。  道教炼丹理论认为经常服用“玄明龙膏”可以成仙,在《阴真君金石五相类》一书中提到“玄明龙膏……服食一道,有不可思量之功。”“积变又还成丹砂”就是把汞(Hg)与硫磺(S)化合(Hg+S→HgS)变成硫化汞(HgS),性状呈黑色,经过升华成硫化汞的结晶,性状呈红色,即又变成丹砂。黄金不易与其他元素化合,难于溶解。  二、道教与古代医学、药物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一方面,道教为了修炼成仙,首先得祛病延年,而医学、药物学正是为了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另一方面,医药不仅可以使自己得到保健,还可以治病救人济世。道教通过施药治病接近群众,达到宗教宣传,扩大影响的目的。  道教炼丹家发展成为医学和药物学专家。晋葛洪、南天师道代表人物陶弘景都有大量的医学著作,对古代医学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特别是隋唐之际的著名道士孙思邈,对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著有《备急千金方》30卷,《千金翼方》30卷合称《千金方》,共收集八百多种药物,5300多个处方。他首创复方,提出一方治多病或多方治一病的方法;主张独立设科,重视妇科和儿科,孙思邈对今天的医学和医学院的学生仍有影响。  道教的外丹术促进了中国古代药物学发展。外丹术的发展,为医药学积累了知识,加深了对铅丹(pb3O4)、铅白[pb(OH)2?2PbCO3]、石灰(CaO)、丹砂(HgS)等矿物的产地、特性和用途的了解;并对钠硝石(NaNO3)与芒硝(Na2SO4?10H2O)等形态类似的矿物,有了简易可靠的鉴别法。炼丹方法和中医实践相结合,推动了古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国药物学的内容。两汉前的医学文献中,基本上无化学药剂,也不使用膏药。  道教徒把药分成上、中、下三品,认为上品药服之可以使人长生不死,中品药可以养生延年,下品药只能治病。这是对药物学的一种分类方法。南朝陶弘景著的《本草集注》中对药物作了更详细的分类,按药物的性能和治疗功效分八十多类。  在中国文化中道教居隐性地位,但它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长期发展熔融过程中,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所以,中国古代科技虽然在主流的儒家文化社会不被重视,但却能够获得巨大发展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詹石窗。关于道教思想史的若干思考[J]哲学动态,2009(02)。  [2]黄永锋,王艺。道教思想学术研究的新成果——《道教科学思想发凡》评介[J]世界宗教研究,2005(04)。  [3]白盾。“中国根柢”何以“全在道教”?——论鲁迅对道教、道家思想的批判[J]社会科学辑刊,1983(05)。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独特的自然环境、经济制度、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积淀而成的,不仅以经典文献、风俗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而且也以独特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五千年的艰难历程,决定了其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就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的历史。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也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举世公认。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 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本土化和多元化特点。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逐渐呈现由多元化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传统史观认为,中华文明源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北方草原,是这三个区域文明彼此之间的互相渗透,反覆汇聚与辐射外延,最终形成为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是在不断吸收、消化异域文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充满自信,大气磅礴,为异邦所敬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世界各种文明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从古至今,异邦宗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地上传播而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排除异端的宗教战争,乃中华文明的兼容性使然。不过历史上任何外来文化传入中国,最终还是被中华文化所融合。元帝国灭南宋,被中华文化同化;满清入关也被中华文化所同化。元、清两朝虽为异邦统治,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都在书写中华文明,他们成为了多民族国家中的一员,成为颇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今天,五十六个民族地位平等,和睦相处,汉民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他则称之为少数民族,或称兄弟民族。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发展壮大,中华文明也是在不断兼收并蓄中辉煌灿烂的。 中华文明注重友邦善邻,讲求和睦相处。坚持“强不凌弱”、“富不侮贫”的精神,主张“协和万邦”。强调以民为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戏曲舞台上也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的经典格言,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自强不息、发展壮大,靠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和为贵”的思想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全中国人民至高无上的历史使命。任何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伟大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你去参考下(社会科学前沿 )这本期刊,找一些自己想参考的论文,参考下吧

中国文化史参考文献最新

图书信息(一)基本信息  书 名: 中国历史文 化   作 者:李文芬   出版社: 旅游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ISBN: 9787563707485   开本: 16开   定价: 00 元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第5版)》主要内容简介: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满足旅游高等教育的需要,我们根据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在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的主持下,集合国内旅游高等院校的众多专家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起,先后出版了系列旅游高等院校教材。该套教材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院校师生和业界的普遍好评,至今仍是众多院校的首选教材,一版再版。迄今为止,该套教材不仅为众多院校广泛使用,而且是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一套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教材。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中国历史文化   第二节 中国历史文化的创造者——中华民族   第三节 中国历史文化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中国历史文化的社会经济环境   第五节 中国历史文化的社会制度环境   第六节 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传播的媒介   第一节 中国的各民族语言   第二节 中国的各民族文字   第三节 中国的文房四宝   第四节 中国的古代书籍   第五节 中国的古代史学   第六节 中国的古代教育   第三章 中国的民俗文化   第一节 民俗文化   第二节 衣食住行民俗   第三节 婚姻家庭   第四节 节日娱乐   第五节 禁忌习俗   第四章 中国的宗教文化   第一节 中国的宗教信仰   第二节 中国的道教   第三节 中国的佛教   第四节 中国的伊斯兰教   第五节 中国的基督教   第五章 中国的历史古迹   第一节 中国文物及保护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第三节 中国古代建筑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   第四节 中国古代宫殿、坛庙、祠堂建筑   第五节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   第六节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   第七节 中国古代桥梁及水利工程建筑   第八节 石窟寺与摩崖造像   第九节 古墓葬   第十节 古遗址石刻及其他   第六章 中国的馆藏文物   第一节 古玉石器   第二节 古陶瓷器   第三节 古青铜器   第四节 古木什漆器   第五节 古丝织刺绣品   第六节 古代绘画   第七节 古代书法篆刻   第七章 中国的烹饪文化   第一节 中国烹饪概述   第二节 中国的地方风味菜肴   第三节 中国的少数民族风味菜肴   第四节 中国的仿古风味菜肴   第五节 中国的特殊风味菜肴   第六节 中国的风味小吃、点心   第八章 中国的特产文化   第一节 中国特产概述   第二节 中国的名茶   第三节 中国的名酒   第四节 中国的中药   第五节 中国的工艺品   第六节 中国的花木盆景   主要参考书   第5版后记   ……编辑本段图书信息(二)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图书编号:1084581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定价:0   ISBN:731002313   作者:杨英杰编   出版日期:2005-01-01   版次:1   开本:大32开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教材的编写,主要是从大专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学任务以及未来的工作需要出发进行专题选择。同时也兼顾旅游专业各部门在职工作者进修提高的需要和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各界广大读者的需要。《中国历史文化》一书不是系统地讲授中国历史,而是侧重介绍与旅游紧密相关的各类文化事象的渊源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是文化事象的历史。因为是讲历史,就须选题要精,脉络要清,释说要详,其说有源,其论有证。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教材选了十九个专题。分为十九章。第一章为总论,概述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态度。以下十八章分述十八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是相对独立的,但互相之间又是有着紧密联系的。从婚姻、家族、国家政权而至贸易、衣食、文字、文学、经学、宗教、道德、民俗、节庆等,构成一幅清晰简要的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中,适当地引用了一些历史文献的原文,一方面是为了使所论述的文化事象有源有证,同时也是为学生提供读书线索,进一步去涉猎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因为是供大专院校学生使用教科书,就不能浅白如通俗读物。所以本教材选题虽少,但知识含量较大,并有一定的学术品位。这样既为教师的讲授提供充分阐释发挥的余地,也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和培养钻研思考的能力。   本书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作者多年来的研究心得,同时也吸纳了学术界各方面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因受教材体例的限制,不便于在行文中一一注明,只能在书后列出主要参考书目。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总论   第一节 中国与中国古代社会   第二节 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中国历史文化的批判与弘扬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婚姻形态及其演变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婚礼   第四节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婚俗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宗法制度   第一节 中国古代父系血缘团体的结构与宗法制度   第二节 秦汉以后的封建大家族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亲族与亲系称谓   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号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姓与氏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名与字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别号、绰号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名字的避讳   第五节 中国古代的自称与对称   第五章 中国古代的帝王制度   第一节 中国古代帝王的继承制度与登极仪制   第二节 中国古代帝王的常朝仪制   第三节 中国古代帝王的尊号、年号、谥号、庙号制度   第六章 中国古代的职官、选官制度   ……   第七章 中国古代的礼仪   第八章 中国古代的军事   第九章 中国古代的贸易   第十章 中国古代的服饰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的饮食   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的文字与书法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   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的儒家与儒学   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的道家与道教   第十六章 中国古代的佛教   第十七章 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   第十八章 中国古代的吉祥观与吉祥物   第十九章 中国古代的节日与节庆   主要参考文献编辑本段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书名: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修订本) - - 高等学校教材   ISBN:781082028   作者:颜吾芟 颜品忠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定价:25   页数:238   出版日期:2006-6-1   版次:1   开本:23cm   包装:平装   简介:本书以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为依托,以文化审视的眼光,分析和介绍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从远古时期的发生,历经夏商周三代、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时期走向高潮,随后转入衰落的历史全过程。另外,对促成中国文化发生转变的历史原因,各个历史时期中国文化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显露出的缺陷和不足,本书也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和评论。   本书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既具有学术性,又兼顾趣味性本书适合理工科大学生和广大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阅读使用。   目录:   第一章 文化与历史文化   第一节 文化漫谈   一、文化定义举要   二、文化的外延及基本属性   三、文化与文明   第二节 文化热与中国历史文化学   一、文化热的历史底蕴   二、历史学与历史文化学   三、学习、研究历史文化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发生——远古时代   第一节 中国境内的古人类   一、中国文化源头之争   二、中国猿人的发现   三、中国的远古祖先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产生   一、旧石器时代的文化杰作   二、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丰富多彩   第三节 传说中的文明   一、华夏文化的奠基   二、神话传说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第四节 中国原始文化的特点   一、早熟性   二、多样性   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幼稚时代——夏商时期   第一节 夏文化的猜测   一、数千年的疑惑及揭破   二、夏文化性格的猜测   第二节 殷商神本文化的体现及实质   一、殷商神本文化形成的原因   二、殷商神本文化的体现   三、殷商神本文化的实质   第三节 殷商文化幼稚性格的体现   一、天真无邪信神为真   二、活泼好动迁徙不定   三、东渡大洋走出中国   四、政治禁忌较少经济全面发展   第四章 中国文化人本特征的初步定型——西周时期-   第一节 西周人本文化特征形成的背景   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达   二、周人的重民传统及西周重民轻神思想的确立   第二节 西周人本文化特征的体现   一、宗法制的完善   二、周礼的制作   第三节 西周文化少年老成性格的体现   一、农业生产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经济格局的确定   二、注重血缘亲缘关系提倡孝道   三、讲礼崇仪规矩行事   第四节 西周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一、家天下与家国同构长期延续   二、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三、等级观念严重等级制度森严   四、血缘亲缘关系发达人际关系复杂   五、强调伦常提倡忠孝   第五章 中国文化的辉煌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第一节 春秋战国文化辉煌的背景   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   二、政治形势的复杂多样   三、学术争鸣的活泼活跃   第二节 春秋战国文化元典性特征的主要体现   一、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的涌现   二、中华思想文化宝库的初步形成   三、第一批流芳千古的文化典籍的制作   第三节 春秋战国文化趋一性特征的主要体现   一、统一的市场业已形成   二、趋于一致的政治制度业已建立   三、统一的华夏民族业已出现   第四节 春秋战国文化争斗性格的主要体现   一、政治争霸   二、军事争胜   三、经济争利   四、思想争鸣   第六章 中国文化的统一与一统——秦汉时期   第一节 统一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然归宿   一、地理地貌特点决定中国文化必然统一   二、地理位置优越决定中国文化必然统一   三、黄河中下游地理环境特点决定中国文化必然统一   第二节 秦汉文化大一统特征形成的背景   一、文化统一的完成   二、小农经济的呼唤   第三节 秦汉文化大一统特征的主要体现   一、皇帝制度的创建与初步完善   二、思想领域专制统治的初步实现   第四节 秦汉文化宏阔壮丽特征的主要体现   一、空前规模的秦汉帝国   二、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三、雄伟壮丽的文化制作   四、难以逾越的学术高峰   第五节 秦汉文化性格的主要体现   一、踌躇满志不可一世   二、勇于开拓敢于历难   第七章   中国文化古典精神的复兴——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多元性特征形成的背景   一、政治形势长期动荡不安   二、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内迁和入主中原   三、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多元性特征的主要体现   一、胡汉文化交相辉映   二、二学二教争衡融合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叛逆性特征的主要体现   一、轻视皇帝否定皇权   二、蔑视礼法不守纲常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残忍凶暴、荒淫腐朽性格的主要体现   一、残忍凶暴草菅人命   二、荒淫腐朽奢侈无度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文化注重自我、张扬人性性格的主要体现   一、珍惜生命渴求永生   二、情深意切表里澄澈   三、凭心而动任率自然   四、不邀世宠轻待权贵   五、处惊不乱镇定自若   六、纵酒为达挥麈如仙   七、崇拜美色风流自赏   第八章 中国文化的隆盛时代——隋唐时期   第一节 隋唐文化隆盛的背景   一、民族融合继续发展   二、地主阶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四、政治统治经验丰富   第二节 隋唐文化隆盛的主要特征   一、雄阔壮丽气势磅礴   二、雍容大气胸襟坦荡   三、热情奔放色调明快   第三节 隋唐隆盛文化的性格体现   一、宽容大度开明开放   二、无畏无惧勇于冒险   第九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开放——宋元时期   第一节 宋元文化开放性特征形成的背景   一、两宋科技文明的发达及商业的繁荣   二、蒙古大帝国的建立   第二节 宋元文化开放性特征的主要体现   一、对外贸易发达   二、中欧往来空前频繁   三、与亚非各国往来密切   第三节 宋文化其他主要特征的体现   一、内敛阴郁悲凉雄壮。   二、致密精细完备成熟   三、精巧内趋文气十足   第四节 宋文化胆小怕事、柔弱怯懦性格的主要体现   一、屈从外敌不敢抗争。   二、甘心受辱苟且偷生   第五节 元文化粗俗野蛮、缺少修养特征的形成背景及主要体现   一、形成背景   二、主要体现   第六节 元文化野蛮凶悍、粗暴鲁莽性格的主要体现   一、野蛮杀戮被征服地区人民   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严重   第七节 宋元文化宽容大度性格的主要体现   一、宋文化宽容大度性格的主要体现   二、元文化宽容大度性格的主要体现   第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暮——明清时期(1840年前)   第一节 明清文化腐朽、愚昧特征的主要体现   一、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   二、闭关锁国的严密实施   第二节 明清文化凶残暴虐性格的主要体现   一、滥杀功臣、朝臣   二、擅兴文字狱   结束语:中国传统文化的阵痛与新生-1840年后   后记(第1版)   后记(修订本)

按照西方唯实物证据历史观及城市国家文明标准,最初西方确定中国只有3100年的文明历史~因为西方不承认三皇五帝及夏商两朝的存在。后来殷墟遗址出土,以实物自然地否定了西方的武断。但是西方仍然坚持他们的僵化历史观,又确定中国只有3600年的国家文明历史。近代末出国留学的几个历史文化学者,受到西方历史文明观污脑(不是洗脑~洗脑是把污浊而思想错误知识清洗干净,所以华人洗脑用词错误),鹦鹉学舌地跟着这样宣传。 中国文明历史标准是三条:第一是文明的经济条件标准~成熟的农耕经济及周边的游牧经济补充;第二是文明的文化条件标准~语言文字传承与交流文化创造成就,至少有成熟语言配合图象文字,其中至少有数字出现;第三是社会治理条件标准~至少有原始国家的治世组织机构。 根据东方文明历史标准,按照中国文献记载和人类文化发展逻辑,参照考古资料,我们的文明历史是这样的: 距今4万年至8千多年前,是东方神华文明的诞生时期,其中1万年前左右有了农业部族战争催生的农业部邦~最原始的国家,也有图像表达及结绳记事及图象数字。 大约共元(西周共和元年为基准)前6200年左右(约西元前7000左右)至今(以共元2840年末即西元2000年元旦为基准)的8000多年,是中华文明历史的发展时期。也就是说,我们拥有八千年多年的成熟文明历史。 因此,我国准文明历史大约一万年左右,我国的成熟文明历史有八千多年。 以东方文明历史为基准,泰西文明历史即欧洲文明历史,最长只有两年。地中海地区(西方的近东)文明历史大约四千年;古埃及、古泰中(西方的中东)、古泰南(西方说的印度的华人说的身毒或天竺但印度人自己说的梵国)的文明历史大约为六千年左右;玛雅文明历史(泛指北美洲但以中美玛雅为基准)大约四千年左右;嬴嘉(西方称印加)文明历史(南美洲文明历史)大约两千年左右。非洲文明历史同嬴嘉、泰西相当。 这就是关于文明历史的文化分异标准及其不同的文明进程历史期限。

有一本书,就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阮仪三

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二概述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业二在考试时,是第二天下午的时候考察,考试时间为14:00-17:00,考试分值150分。通过分析近年来研究院的题目,研究院对专业一的考察主要集中于:中国文化史论、中国学术思想史以及名家学术思想这几个部分。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二参考书(必备参考书)虽然中国艺术研究院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但根据近年来的考题,以及考上的同学的复习情况,同时也有140分以上大神的整理,我们归纳总结出来了下面的参考书。《学术思想与人物》刘梦溪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这本书是刘梦溪老师的著作,必读参考书。本书主要收集了近现代著名人物的学术著作以及学术思想。《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本书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梁启超的学术思想。这本书涉及哲学、经学、史学、考古学、地理学、金石学、文献学、佛学、美术、诗歌、历法、数学、水利等学术领域,而贯之以时代思潮兴盛转承的主线,可谓气势磅礴,思路明晰,有如一气呵成,被后世研究者称为“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件珍品”。这本书可以配合中国文化史书籍一起使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王力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4这本书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50余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用于入门特别合适。《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刘梦溪 三联书店这本书是刘梦溪老师的第一本专著,对于现代学术的表述是否详尽。这本书以中国近现代文化氛围和精神气象为背景,将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作了全面的、提纲挈领的论述。也是必备的参考书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二参考书(补充参考书)《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 / 方克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化史》(上下)柳诒徵 上海三联书店2007《中国文化读本(第2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叶郎 朱良志著《论国学》刘梦溪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主编刘梦溪 河北教育出版社备考策略及指导关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中国文化史和学术思想史考研专业二话剧史论 的备考策略,同学们最希望的还是能把上面的几本书汇总起来,尤其是戏剧史与戏剧理论的结合,虽然很难做到完美的融合这些书的内容,但仍然希望至少包含是最好的了。上面我们提到了刘梦溪额《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这套书是33本现代学术经典丛书。因此,这本书的很多部分可以当做同学们在答题时用作提高分值的重要作用。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仅仅看一本书是不够的,一定要将几本书结合起来看才可以,不然的话,可能复习起来的全面性会有偏差,答题的时候自然就缺少相关的知识点。复习资料使用方法目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史和学术思想史考研资料》很多同学都已经购买了,我们之前也出过使用说明,下面咱们说一个简单的复习方法。这几本教材不应该单独使用,而是需要结合起来来看,下面我们按照三轮复习的思路,给同学们说明一下如何复习,放在同一行的为同时看的资料。第一轮复习真题+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史真题+学术思想与人物+清代学术概论+美学概论真题+艺术批评题库整理第二轮复习学术思想与人物+清代学术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史美学概论+艺术批评题库整理+真题第三轮复习艺术批评题库整理+真题学术思想与人物+清代学术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史+美学概论第一轮复习真题+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史:先看真题,从中国文化史论入手,来学习基础知识,能够有更好的逻辑框架性。真题+学术思想与人物+清代学术概论+美学概论:通过学术思想史资料知识,总结中国文化史论实例,更好掌握考试要点。真题+艺术批评题库整理:通过题库真题,学习答题思路,掌握答题要求。第二轮复习学术思想与人物+清代学术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史:通过学术思想史与中国文化史论资料来看自己的记忆是否准确,是否有遗漏的知识点;美学概论+艺术批评题库整理+真题:用真题与题库将自己遗忘的知识点补足 。第三轮复习(考前)艺术批评题库整理+真题:第三轮可以直接开始做题,同时,答题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可以参考题库里的案例,让自己不会忘记答题要放例子;学术思想与人物+清代学术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史+美学概论:用学术思想史与中国文化史论 补足自己知识点上的不足。

中国古代文化史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分为两块:经和权。经:包括正统的儒家思想,《周易》、四书五经。没有好好研究过四书五经的人,不可能真正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但自从宋朱熹之后,儒家经典一直处于被误解、被误读的状态。当代能真正懂儒家文化的大儒并不多。二三人而已。介绍看南怀谨的讲绍四书五经的书。旁征博引,通俗易懂。权:在经之外关于变化和变通、权变的书。首推道德经。其次有反经、通鉴等。只有经权相济,才有可能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切忌本本主义,机械思维。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华文化史》 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的书 【作 者】: 冯天瑜等著 【丛书名】: 【页 数】: 2册(1180页) 【尺 寸】: 20厘米 【DU 号】: 000000254740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主题词】: 文化史(地点: 中国) 【ISBN号】: 7-208-00876-0 【出版日期】: 1990 【原书定价】: $95 【中图法分类号】: K203 【参考文献格式】: 冯天瑜等著; 中华文化史 ;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独特的自然环境、经济制度、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积淀而成的,不仅以经典文献、风俗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而且也以独特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五千年的艰难历程,决定了其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就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的历史。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也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举世公认。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 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本土化和多元化特点。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逐渐呈现由多元化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传统史观认为,中华文明源自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北方草原,是这三个区域文明彼此之间的互相渗透,反覆汇聚与辐射外延,最终形成为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是在不断吸收、消化异域文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充满自信,大气磅礴,为异邦所敬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世界各种文明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从古至今,异邦宗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地上传播而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排除异端的宗教战争,乃中华文明的兼容性使然。不过历史上任何外来文化传入中国,最终还是被中华文化所融合。元帝国灭南宋,被中华文化同化;满清入关也被中华文化所同化。元、清两朝虽为异邦统治,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都在书写中华文明,他们成为了多民族国家中的一员,成为颇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今天,五十六个民族地位平等,和睦相处,汉民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他则称之为少数民族,或称兄弟民族。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发展壮大,中华文明也是在不断兼收并蓄中辉煌灿烂的。 中华文明注重友邦善邻,讲求和睦相处。坚持“强不凌弱”、“富不侮贫”的精神,主张“协和万邦”。强调以民为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戏曲舞台上也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的经典格言,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自强不息、发展壮大,靠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和为贵”的思想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全中国人民至高无上的历史使命。任何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伟大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国历史参考文献

这可多了,中国的历史文献海量啊~《史记》这个没问题吧《资治通鉴》这个没异议吧《二十四史》这些书可是官方正史哟,其中首推《史记》和《三国志》~其他的神马《四库全书》啥的也挺厉害的~对了,倾情推荐春秋战国时期的书,像孔子、老子、韩非、墨子这些子写的书或写他们的书都是经典,那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啊,影响了中国五千年呐,直到现在还在影响中国的书~

有一本书,就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阮仪三

朝代史 (1)史前 ①《中国原始社会史略》(张维罴)兰州大学出版社 ②《原始社会史》(林耀华)中华书局 ③《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吕振羽)河北教育出版社 ④《中国新石器研究》(佟柱臣)巴蜀书社 ⑤《新石器时代》(尹达)三联书店 ⑥《中国原始社会史》(宋兆麟)文物出版社 ⑦《炎黄氏族文化考》(王献唐)齐鲁书社 ⑧《中华远古史》(王玉哲)上海人民出版社 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张之恒)南京大学出版社 ⑩《仰韶文化研究》(严文明)文物出版社 (2)先秦史 A、文明起源 ①《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社科院考古所)文物出版社 ②《中国文明的起源》(夏鼐)文物出版社 ③《走出疑古时代》(李学勤)辽宁大学出版社 ④《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 ⑤《中国国家起源》(高光晶)河南大学出版社 ⑥《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大学出版社 ⑦《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问题的论辩》(王东平)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⑧《黄河文明的曙光》(许顺湛)河南大学出版社 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朱乃诚)福建人民出版社 ⑩《古史辨》(顾颉刚)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徐旭生)文物出版社 ?《五帝时代研究》((许顺湛))中州古籍出版社

张传玺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教学参考手册》。里面有历朝历代的纪元表、文献参考资料几百种、现代当代著作几百种、中国历代官职简表、中国历代政区沿革、中国历代度量衡对照表等等。这本书是我一个亲戚用过的,后来送我了。当时才2元6角。

中国文学史参考文献

没个联系方式,留个邮箱或者Q+Q什么的,我发给你, 留个联系方式我发给你啊,弄了个匿名,我联系不到你。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最长的一部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壁”

长恨歌白居易汉皇①重色思倾国,御宇②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③。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④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⑤。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⑥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⑦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⑧,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⑨。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⑩,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注释】 ①汉皇:指唐明皇。 ②御宇:治理天下。 ③姊妹句:杨贵妃受宠后,其姊妹三人皆封夫人。 ④渔阳鼙鼓:指安禄山在渔阳起兵叛乱。 ⑤薄:临近、靠近。 ⑥信:任凭。 ⑦碧落:道家称天空为碧落。 ⑧玉扃:门闩。 ⑨迤逦开:一路敞开。 ⑩阑干:纵横。 【简析】 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 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诗的主题是“长恨”。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第一部分,叙述安史之乱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终于得到了杨氏。而杨氏由于得宠,鸡犬升天。并反复渲染玄宗之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这是悲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 ��“六军不发无奈何”起为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成。这是故事的关键情节。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 ��“临邛道士鸿都客”起为第三部分,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 题。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 分量。��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 常读常新。 ��令人丁毅、方超在《(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认为,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说,诗人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文章指出,《长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诗人为失去与湘灵相会之可能而痛苦。为此,丁、方二人认为,《长恨歌》并不是对历史的记录与评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 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从“诗言志”,“诗传情”上说,丁、方二人之说不无道理。但就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真实和社会意义以及千百年来的影响而言,不能不说它是历史的记录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至于白氏自身有爱情悲剧的经历,无疑有助于他对李杨爱情悲剧的体察和分析,才使其诗写得肌理细腻,情真意切,赋予无穷的艺术魅力。

不好意思我只找到了这个代表汉乐府民歌最高艺术成就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一座高峰,刘、焦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极具高度的典型意义,他们的死,历来受到人们的同情和赞颂。笔者试图通过故事当中的“遣归”、“求婚”、“合葬”这几个至关重要的情节的探讨,进一步深思造成刘兰芝、焦仲卿婚姻爱情悲剧的根源,揭示封建社会里的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在封建家长制度下,专制家长的绝对专制使得男女青年婚姻不能自主,青年男女陷入深重的痛苦,尤其是妇女受到最为惨重的迫害,从而再现刘兰芝刚强不阿,理性抗争的正义形象。悲剧根源 探讨 封建礼教 殉情 理性抗争有汉一代,辞赋盛行,诗坛一度冷落。及至“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民歌出现,使文坛为之一新,大放异彩。它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崭新的形式,为我国古代诗歌增添了光彩,并成为汉代文学的突出成就,它是汉末广大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中,《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此诗最早见于南朝诗人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后人常以诗的篇首句“孔雀东南飞”作为篇名)。这首代表汉乐府民歌艺术高峰的长篇叙事诗,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广泛传诵,交口赞颂,被誉之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的“双璧”之一,不少学者专家的许多文章的观点,以现实性、社会性、历史性为原则,切中肯綮,为后代学习研究者所认同,皆已形成共识。每次读《孔雀东南飞》,常读常新,常新常想:刘兰芝那么知书识礼,聪明美丽,勤劳能干,温顺贤慧,简直是一个至纯至孝、十全十美的“淑女”形象,丈夫又与她情深似海,可她的婆婆为什么不喜欢这样的儿媳,为何非休她不可?既然刘兰芝做个小小的府史之妻都不称职,而县令和太守为什么还会派媒人替儿子去向刘兰芝求婚?同时,兰芝仲卿他们以自杀殉情的方式向封建礼教进行有力抗争以后,两家会求合葬吗?这一系列困惑,让我更为执着地深思造成刘兰芝、焦仲卿婚姻爱情悲剧的根源。对于这些问题,有人认为,由于刘兰芝嫁到焦家后没有生育,使焦家面临绝嗣的危险。因为在宗法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最讲究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妇女婚后不育,就理所当然地遭到婆家的嫌恶厌弃,因而刘兰芝终被休弃势所难免。然而,我思考再三,总感这一理由难以服众。其一,刘兰芝十七岁嫁到焦家(“十七为君妇”),和焦仲卿仅仅生活了两三年(“共事二三年”),这时她的年龄充其量二十来岁,据此就武断的认为她今后不会再生育是不合情理的,因为婚后好多年才生育的现象司空见惯,这应该是古人和今人都具备的生活常识。况且,新科技研究证明,生育也与男子有很大关系。其二,刘兰芝被休弃后,先后有县令、太守家走马灯似地遣人上门求婚,如果刘兰芝当时真的被断定不能再生育,像焦仲卿这样门第寻常的普通小吏家尚且考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严重后果而断然休弃,难道声名显赫的堂堂县令、太守家会不考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严重后果而郑重聘娶?这显然更是不合情理。也有论者认为刘兰芝被休弃的原因是诗中焦母所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然而,纵观刘兰芝在焦家的表现,不仅找不到刘兰芝“无礼节”、“自专由”的依据,恰恰相反,刘兰芝“有礼节”、“不专由”的例子倒比比皆是。例如,当刘兰芝看出“大人故嫌迟”,自知“徒留无所施”,顺从母意,主动向焦仲卿提出“及时相遣归”;临走前,“鸡鸣”、“起严妆”,“上堂拜阿母”,“却与小姑别”。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有礼有节。另外,刘兰芝被遣前夕与焦仲卿生离死别时的一段掏心剖腹的表白:“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验之于全诗对刘兰芝的描写,也始终看不出刘兰芝有什么“无礼节”“自专由”的越轨行为。我们透过诗歌的字里行间的表白,看到的只是刘兰芝知书达礼、温顺贤慧的美好品德,让人感到刘兰芝的临行表白句句是真,毫无虚言。可见,焦母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不过是焦母掩盖自己休媳真意的蛮横借口,根本不是刘兰芝被休弃的真正原因。焦母休儿媳是由于“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这一理由是站不住脚的。那么,刘兰芝究竟是什么原因被休弃呢?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待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背景。《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汉末建安中”),那么,我们就只能从汉代社会中去找寻刘兰芝无辜被休的真正原因。在儒家学者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由于社会现实的实际需要和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便被尊奉到前所未有的独尊地位。当时儒家学说成了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和处理日常事物的唯一准绳和依据,这就自然而然地要影响到家庭、婚姻关系的各个方面,而当时在“休妻”这件事上最权威的“法律依据”莫过于儒家学说中的“七出”之律,妇女只要犯有“七出”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被婆家合理合法的休弃。在汉代,作为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的代表人物焦母,究竟是依据什么把刘兰芝赶回娘家的呢?现在我们来探讨刘兰芝当时横遭休弃的原因,只能从当时被奉为圭臬的“七出”中去寻找根据。“七出”在儒家学说中又叫做“七去”“七弃”,这是在那个妇女没有任何地位和尊严的男权社会中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也是为维护夫权而强加在妇女身上的七道枷索。查阅《仪礼·丧服》,里面记载“七出”的内容为;一、无子,二、淫逸,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当时社会的妇女,只要犯有这其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被堂而皇之的出弃。对照刘兰芝在焦家的表现,刘兰芝犯了“七出”中的哪一条呢?如前所述,第一条“无子”显然不能成立。由诗中描写的“守节情不移”“女行无偏斜”等句可知,刘兰芝的品行贞洁贤惠,循规蹈矩,无可挑剔。第二条“淫逸”,第五条“盗窃”恐怕也不能成立。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岁嫁到焦家后,又“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门辛”,甚至在因失爱于婆婆,蒙屈受怨,无端遭遣时,临行还再三叮咛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这说明她是一个知书达礼,勤劳能干的善良女性,第四条“口舌”,第六条“妒忌”恐怕也不能成立。至于第七条“恶疾”,卒读全诗,始终看不出她患有什么“恶疾”的蛛丝马迹,这就更不能成立了。“七出”之中,“六出”已被排除,那么,刘兰芝也许是犯了“不事舅姑”(第三条)的大过。也许会有人说,至纯至孝的刘兰芝,怎么会“不事舅姑”呢?我们认为,探讨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要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加以分析。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是非标准,在刘兰芝生活的男权社会里,衡量一个女子是否合乎“妇道”,是和我们今天的标准大不相同的,当时衡量“妇道”的是非标准是以儒家学说中的封建礼教为绳墨的。《礼记·昏义》中说,妇女须“成妇礼,明妇顺”,“妇顺者,须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也就是说,作为女子,与丈夫的亲密程度不可超过与舅姑(即“公婆”)的亲密程度,否则即为“不事舅姑”。《礼记·内则》中说得更明白:“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也就是说,儿子过于喜欢妻子,引起父母不高兴的,可以休弃。纵览全诗,我们不难看出,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十分恩爱的美满夫妻。他们已经:“共事二三年”,但两人犹觉得“始尔未为久”。一个说“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一个说“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即或是遭受焦母无端迫害,行将分手之时,他们还是那么情真意切,信誓旦旦——“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可见,他们爱得是多么深沉,多么纯真,多么痴迷,多么坚贞!甚至最后为了忠贞不二的爱情而“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无论是富贵不淫的刘兰芝还是倾城不移的焦仲卿,他们感情的天平都十分明显地倾斜于自己所钟爱的恋人,而不是自己的母亲。他们谁都不能割舍自己对恋人的那种特殊的痴爱而移情于母亲。作为封建社会里一个充满礼教思想的蛮横专制、滥施淫威的婆婆,自儿媳兰芝过门后,一心想使她成为自己任意摆布的驯服工具。儿媳的一举一动必须受家长支配。她看到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独子婚后把爱更多地献给自己的妻子,心中当然不是滋味,当然未免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当然会把这一切归咎于儿媳对儿子的殷勤承欢和狐媚吸引,甚至会认为是儿媳妇把儿子从自己身边生生抢走了。于是自然而然会迁恨于儿媳妇,自然而然会觉得“失恩义”,自然而然会觉得“大不悦”。而因儿子”甚宜其妻“引起父母心中不悦的,封建礼教明文规定着可以“出”,于是“吾意久怀忿”的焦母自然就要凭借这一条将兰芝驱遣回家。这,就是刚强不阿的刘兰芝失宠于婆婆横遭休弃的真正原因。经过深思熟虑的刘兰芝感到被遣的命运势所难免,尽管她“奉事循公姥”,“昼夜勤作息”,也难逃“被遣”的厄运。也只能“自遣”了。在礼教重于“人情”的封建时代,因年轻夫妻过分恩爱而使父母不悦造成的婚姻悲剧又何止刘兰芝、焦仲卿两人?宋朝大诗人陆游也是深受其害者之一。据周密《齐东野语》记载:“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行知挈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陆游与其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跟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何其相似?儿子“甚宜其妻”,夫妻俩人“伉俪相得”竟成为沉浸于爱情幸福中的青年男女的莫大罪名,以致横遭迫害,劳燕分飞,生离死别,各分东西,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在现在看来是何等的荒谬和不可思议,而在那个时代又是何等的平常和合乎礼义!刘兰芝被遣回娘家后,求婚者接踵而来,足见兰芝的品貌不同寻常。但如前所述,刘兰芝做个小小的府吏之妻都不称职,而县令和太守为何还会派媒人替儿子去向刘兰芝求婚呢?在刘兰芝和焦仲卿生活的年代里,择偶配婚已十分讲究门第、容貌、才华、年龄和婚史等。县令家的三郎和太守家的五郎自身条件这么好,为何不向“窈窕艳城郭”的贤女秦罗敷求婚,而偏偏看上被休的刘兰芝?如果说县令和太守是仰慕刘兰芝的聪明美丽、多才多艺和很有教养,那么他们对刘兰芝嫁给府吏,“共事二三年”后被遣该不会一无所知吧!如果我们从反常的心理解释反常的行动,一切就显得万分合乎情理:县令和太守替儿子求婚是假,为己纳妾是真!在封建时代,对于一个被休待嫁的刘家女来说,等待她的将是一条布满陷阱、洒满血泪的路。刘兰芝和焦仲卿反抗封建家长制度的压迫,殉情以后,会“两家求合葬”吗?回答应当是否定的。其一,焦母和阿兄是封建家长和封建礼教的代表。在他们看来,刘兰芝蔑视封建礼教,反抗兄长之命,新婚之夜“举身赴清池”,让太守一家枉花无数钱财,空欢喜一场,可谓叛经背道,罪不可赦;而焦仲卿饱读诗书,任职台阁,得知刘兰芝自杀,也竟然丢官抛母,“自挂东南枝”,实属不忠不孝,当惩不贷。从焦母和阿兄的思想立场来看,“两家求合葬”是不可能的。其二,阿兄暴戾自私,冷酷无情,而焦母蛮横顽固,独断专行。当初,太守派媒人来求婚,刘兰芝不忘“府吏见丁宁”,一心只盼破镜能重圆,可阿兄对妹妹的事情却无丝毫的理解和尊重,粗暴训斥兰芝“后嫁得郎君”,“足以荣汝身”,“作计何不量”!而焦母一手毁了儿子的幸福,面对儿子殉情的拜别,仍是一副铁石心肠,丝毫不肯回心转意,收回成命。从焦母和阿兄的性格特征来看,“两家求合葬”也是不可能的。其三,富贵不淫的刘兰芝一“举身”,不仅毁了阿兄的高攀梦,还丢尽了阿兄的脸面;倾城不移的焦仲卿一“自挂”,不仅使焦母日后无靠,还使焦家香火断绝。巨大的打击无疑会激起焦母和阿兄心中的波澜,然而,除了绝望、痛苦、恼怒和怨恨以外,还会有些什么?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从焦母和阿兄的内心感情来看,“两家求合葬”就越加不可能了。笔者认为,刘兰芝夫妇死后的情况,完全出于诗人的想象与幻想。“两家求合葬”和“魂化双飞鸟”都是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诗人借此表达了人们对刘兰芝夫妇不幸遭遇的同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建礼教的抗议和嘲弄。机械地把“两家求合葬”理解成为写实的手法来看待“合葬”,不仅有悖于焦母和阿兄这两个人物形象,也将大大削弱全诗“揭露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主题。人非木石,熟能无情,刘兰芝、焦仲卿执着纯真的爱情虽为封建礼教所不容,却为世俗人情所赞赏。千百年来,人们同情、赞美这对青年恋人忠贞不渝的爱情,更欣赏钦佩他们为追求爱情和自由而进行的不屈的理性反抗精神,虽是悲剧,却极富正义色彩。这一爱情悲剧,是当时社会的反映和写照,是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控诉。学习欣赏这首凄美的爱情诗,我们认识到了古代社会的罪恶,看到了中国妇女为了争取自由幸福的理性反抗精神,刘焦的自尽,是失败,也是胜利。这种方式的抗争,虽说消极,但毕竟是黑暗当中的一线光明,给后人以积极的启迪,更应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提高妇女的权利和地位。 参考文献: 余冠英选注 1953 《乐府诗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因笃、陈祚明等 6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孔雀东南飞》 孙志凌 7 《孔雀东南飞》中的三个问题 河北《语文教学之友》 游国恩等 5 《中国文学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 金伟源 5 生不偕老·死求同穴——《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讲析》 华东师大出版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