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期刊影响因子几月份更新一次啊

发布时间:

期刊影响因子几月份更新一次啊

计算方法:出版当年之前两年该期刊在当年被引用次数总和 ÷ 前两年该期刊出版文献之总篇数。例如:某刊1996 及1997 年共出版181 篇文章,而在1998 年共被引用210 次,则Impact Factor 为210÷181=16。一般而言Impact Factor >1表示引用率颇高。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是每年度JCR统计出来的数据,每年度6月底至7月中更新一次。影响因子是表明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也就是某刊前两年所发表的每篇论文的当年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

thomson reuters的《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统计期刊的各种数据,在每年的6月份公布前一年的期刊影响因子等数据。例如,2013年6月份公布了2012年的期刊影响因子数据。所以说thomson reuters每一年都在统计计算并公布影响因子数据。

期刊影响因子几月份更新一次

thomson reuters的《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统计期刊的各种数据,在每年的6月份公布前一年的期刊影响因子等数据。例如,2013年6月份公布了2012年的期刊影响因子数据。所以说thomson reuters每一年都在统计计算并公布影响因子数据。

因为你12月最后一期期刊出版后,到 数据库 收录这些期刊任然需要时间。

期刊影响因子几月份更新一次论文

6月18日,备受关注的汤森路透《SCI期刊分析报告》新鲜出炉。该报告涵盖了来自82个国家的237个大类的11149本期刊。本年度有272本杂志第一次被收录;与去年相比,53%的杂志影响因子增加。Ca-Cancer J Clin、NEJM以及CHEM REV再次包揽了榜单的前三甲,影响因子分别为84、873、 568。 与去年相比,排在前十名的杂志中出现两位新成员,一个是排在第5位的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影响因子908,去年该杂志排在第11位,影响因子为231;另一个是排在第9位的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影响因子为806,去年排在第12位,影响因子为458。备受瞩目的《柳叶刀》杂志今年排到了第4位,影响因子217,较去年上升了4个名次(去年影响因子207)。Nature、Science、Cell分别排在第7、16和20位,对应的影响因子为456、611、242。与去年相比,Nature下降了2个名次、Science上升了1个名次、Cell下降了4个名次。此外,今年Nature杂志有两个子刊排在了主刊的前面,除了上述前十的新成员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还有排在第6的NATURE BIOTECHNOLOGY,影响因子为514,该杂志去年排在榜单的第9位,影响因子为08。

可以计算。期刊影响因子通常说的是期刊两年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为:2019年影响因子=(2017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量在2019年的被引频次+2018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量在2019年的被引频次)/(2017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量+2018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量)期刊影响因子从什么时间开始有,不取决于创刊时间,而且看其是否被可计算影响因子的数据库收录,比如,国外的期刊只有被SCI或CSSCI收录后,才有可能有影响因子。国内被CSTPCD、CSCD等收录,才能有影响因子。当然,现在万方、cnki等也计算全部期刊的影响因子,但一般不被承认。此外,计算影响因子,需要统计过去(至少)两年的被引证次数,所以,新创办期刊,即便是立即被数据库收录了,也得三年后才能有影响因子。

在文章发表后,一般一个月,至多两个月,SCI的检索结果就应该出来的呵呵,我自己的论文多次验证了这个规律,应该错不了的

2年

期刊影响因子几月份更新一次数据

thomson reuters的《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统计期刊的各种数据,在每年的6月份公布前一年的期刊影响因子等数据。例如,2013年6月份公布了2012年的期刊影响因子数据。所以说thomson reuters每一年都在统计计算并公布影响因子数据。

每年6月

计算方法:出版当年之前两年该期刊在当年被引用次数总和 ÷ 前两年该期刊出版文献之总篇数。例如:某刊1996 及1997 年共出版181 篇文章,而在1998 年共被引用210 次,则Impact Factor 为210÷181=16。一般而言Impact Factor >1表示引用率颇高。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是每年度JCR统计出来的数据,每年度6月底至7月中更新一次。影响因子是表明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也就是某刊前两年所发表的每篇论文的当年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

期刊影响因子几月份更新啊

按惯例,每年6月份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每年年中公布上一年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期刊的引用数据和影响因子。

最新消息显示:2020年SCI影响因子,也就是要于2021年公布的最新影响因子,将于7月1日(北京时间6月30日)发布。尽管网上很多关于期刊影响因子的预测,但是最终影响因子还是看科睿唯安公布的最终数据

汤森路透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一般于当年的6月份公布前一年的期刊影响因子数据。也就是说2016年6月份将公布2015年的期刊影响因子,2016年的影响因子将于2017年6月份公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