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古代史期刊官网官网

发布时间:

中国古代史期刊官网官网

中国古代史论文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纵观中国古代史,有着我们属于我们中国灿烂的文化,有着属于我们自己不同于世界其它地区的特点。 中国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会。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一、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三、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四、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五、明、清(鸦片战争前),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 首先,我国古代有着先进的文化。早些时期,我国古代的先人们就已经有了世界上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著名的四项科技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见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这四大发明相继传入世界各地后,对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那时凝结了先人们的智慧。 其次,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在中国古代,国家的分裂于统一的局面经常出现。又在分裂于统一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回顾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人民创造出的万里长城,大运河,颐和园等等,那时相当了不起的。再者,我国四大国粹:中医、书画、京剧、武术。又有谁敢说哪一种不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我国的传统宝物呢?

中国史研究 是中国古代史专业的学术刊物,1979年创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主编:彭卫,副主编:张彤。季刊,每季中月20日发行,每期正文176页,约25万字。1992年被评为社科类核心期刊。 《中国史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刊在海内外中国古史研究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了解中国古代史研究水平的重要刊物。  《中国史研究》是学者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也是国内外学者了解当今中国古代史研究水平的窗口。在海内外作者和读者的关心和支持下,将把刊物办得更好。

《历史研究》、《世界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专一点看《唐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国学研究》、《燕京学报》等等。

中国古代史期刊官网

清华国史系

中国古代史论文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纵观中国古代史,有着我们属于我们中国灿烂的文化,有着属于我们自己不同于世界其它地区的特点。 中国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会。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一、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三、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四、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五、明、清(鸦片战争前),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 首先,我国古代有着先进的文化。早些时期,我国古代的先人们就已经有了世界上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著名的四项科技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见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这四大发明相继传入世界各地后,对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那时凝结了先人们的智慧。 其次,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在中国古代,国家的分裂于统一的局面经常出现。又在分裂于统一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回顾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人民创造出的万里长城,大运河,颐和园等等,那时相当了不起的。再者,我国四大国粹:中医、书画、京剧、武术。又有谁敢说哪一种不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我国的传统宝物呢?

《历史研究》、《世界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史学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专一点看《唐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国学研究》、《燕京学报》等等。

中国古代史期刊官网网址

百度搜索武汉大学第一个出来的就是啊,后面有官网小蓝字的就是啊

什么国立武汉大学,还真复古啊,就直接武汉大学:

中国史研究 是中国古代史专业的学术刊物,1979年创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主编:彭卫,副主编:张彤。季刊,每季中月20日发行,每期正文176页,约25万字。1992年被评为社科类核心期刊。 《中国史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刊在海内外中国古史研究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了解中国古代史研究水平的重要刊物。  《中国史研究》是学者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也是国内外学者了解当今中国古代史研究水平的窗口。在海内外作者和读者的关心和支持下,将把刊物办得更好。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传统学术期刊出版行业中数字化起步最早的单位之一。早在1994年中心就 开始在数字出版领域进行探索,并研制成功《中文报刊社科资料索引数据库》(软盘)。1995年开始研制光 盘版数据库。1996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书报资料中心出版“复印报刊资料”、“报刊资料索引”光 盘产品,并授予正式版号。2000年,“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数据库的WEB版开发成功,中心电子产品开始 支持网络服务。2008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同意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从事互联网出版服 务业务的批复》(新出音[2008]25号),批准中心开展网络出版业务,这是中心数字化进程中的一个新的里 程碑。2008年10月,“资料中心网数字出版平台”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书报资料中心目前出版有“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目录索引数据库、中文 报刊资料摘要数据库、中文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专题研究数据库、数字期刊库六大系列产品。该系列数据 库内容丰富,既有经过专家、学者遴选、浓缩而成的学术精品全文库,也有提供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全部研 究信息的索引库,此外还有针对学术热点和读者需求研发的专题研究库等,“精选”与“全面”完美结合, 形成了涵盖面广、分类精当、兼收并蓄的完备的社科信息数据库体系,填补了人文社会科学数字出版领域的 空白,具有重要思想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目前,中心还在积极研发原创网络期刊和网络报纸等其他数 字出版产品。“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数据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品牌影响力,在多所知名高校的有关教材中都设 有专门篇章介绍中心数据库的学术价值、产品内容和使用方法。2007年7月,在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第二 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数据库产品荣获“2006-2007年度数字出版推荐品牌” 称号。2008年初,中心申报的“精选人文社科学术文献数据库”通过专家论证审核,入选新闻出版总署 《“十一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选题目录。2009年7月,“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数据库产品在 第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荣获“2008-2009年度数字出版知名品牌”称号。书报资料中心系列产品在国 际上也受到广泛认可,发行至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华学术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流的桥 梁”。在数字出版技术方面,书报资料中心数据库产品采用获得部级科技成果奖的CGRS全文检索系统。该 系统主要由全文数据库服务器、系统管理员客户端、检索客户端、WEB全文检索系统、二次开发接口等组 成,可以对用户实行远程实时更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书报资料中 心拥有一支专业的网络与数据技术队伍,技术人员根据客户反馈不断进行研发,跟踪先进数字出版技术,更 新网站产品内容与服务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一、“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是在“复印报刊资料”纸质期刊基础上进一步分类、整理形成的数据库产 品。该库囊括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个学科,包括哲学类、政治学与社会学类、法律类、经济学与经济 管理类、教育类、文学与艺术类、历史学类、文化信息传播类以及其他类。每个类别分别涵盖了相关专题的 期刊文章。该数据库以专家和学者的眼光,依循严谨的学术标准,在全面的基础上对海量学术信息进行精心整理、 加工、分类、编辑,去芜存菁、优中选优,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信息产品。数据信息量大,涵盖范围广,便于 用户了解与自己的课题相关的研究状况,把握本领域的研究动态。该数据库现有两种呈现方式,即学术论文型和数字期刊型。学术论文型呈现方式基于学科类别展现篇目 内容;数字期刊型呈现方式是以整刊形式展现,具有直观、便捷的特点。该数据库收录年限为1995年至今。其中《法学》、《经济法学、劳动法学》、《妇女研究》、《图书馆 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情报资料工作》、《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红楼 梦研究》、《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鲁迅研究》、《中国古代史》、《先秦、秦汉史》、《魏晋南 北朝隋唐史》、《宋辽金元史》、《明清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史》等专题已回 溯至创刊年。二、“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目录索引数据库“复印报刊资料”专题目录索引数据库是题录型数据库,汇集了1978年至今“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 刊的全部目录,按专题和学科体系分类编排而成,累计数据达90多万条。每条数据包含专题代号、类目、篇 名、著者、原载报刊名称及刊期、选印在“复印报刊资料”上的刊期和页次等多项信息。该数据库为订购 “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刊物的用户提供了查阅全文文献资料的得力工具。只需点击几个按键就能获取准确的 信息,为科研工作提供详尽的资料,其功能大大超过传统人工索引,可以从中归纳出该专题的历史研究规律和 趋势,是“复印报刊资料”整体数据收藏和应用的重要向导。该数据库收录年限为1978年至今。三、中文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中文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是题录型数据库,汇集了自1978年至今的国内公开发行人文社科报刊上有关 文献的全部题录。按专题和学科体系分为九大类,包括:法律类、经济学与经济管理类、教育类、历史类、 文学与艺术类、文化信息传播类、哲学类、政治学与社会学类和其他类,各大类之下设置四级类目,个别类 目已深入揭示到七级。数据量470多万条,每条数据包含专题代号、类目、篇名、著者、原载报刊名称及刊期、复印专题名称及刊期等多项信息。该数据库在报刊文献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以及促进报刊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 用。由于各学科之间的相关性,学科间相互渗透和交叉的现象正在加剧,许多学科有很多论文散落在相关学 科的刊物上。另外,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索引产品) 的出版都有时差性,需要几个月时间,中文报刊资料 索引数据库则可以让用户及时了解本专业的研究状况和热点问题。该数据库被称为“全国四大索引”之一。该数据库收录年限为1978年至今。四、中文报刊资料摘要数据库中文报刊资料摘要数据库是人文社科文献要点摘编形式的数据库。该数据库收集了中心出版的14种专题 文摘上刊载的经过浓缩的学术资料,累积5万余条数据。该数据库简明扼要地摘写文章的论点、论据和重要材料,记录科研成果,反映学术动态、积累有关数 据。数据量大,涵盖范围广,便于用户了解与自己的课题相关的研究状况,把握本领域的研究动态。数据库 既能通过任意词等常见字段辅助,社会科学领域入门者快速获取文献信息,同时又以丰富的字段逻辑组合满 足专家级的准确检索需求。该数据库收录年限为1995年至今。五、专题研究数据库专题研究数据库包括在线版专题研究数据库和光盘版专题研究数据库两类。在线包库型专题研究数据库于2008年10月建成,是根据特色选题,通过分类整理、合理组合,从“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中整理生成各类专题研究资料,从而形成的新的数据库产品。该数据库包括以下25个专题子库: (1) 科学发展观; (10) 中国民族问题研究; (19) 媒介经营与管理;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1) 中国妇女问题研究; (20)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 (3) 中国共产党; (12) 中国青少年问题研究; (21) 高等教育问题研究; (4) 精神文明建设; (13) 儒学研究; (22) 金融、财税问题研究; (5) 体制改革; (14) 国学研究; (23) 财会、审计问题研究; (6) 中国政治问题研究; (15) 汉学研究; (24)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7) 中国立法研究; (16) 郭煌学; (25)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8) 中国司法研究; (17) 《红楼梦》研究;   (9) 中国社会问题研究; (18) 鲁迅研究;   光盘版专题研究数据库包括以下6种产品: (1) 《当代文萃》光盘版; (4) 《精神文明导刊》光盘版; (2) 《家庭教育导读》光盘版;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资料汇编)》光盘版; (3) 《素质教育》光盘版; (6) 《中国共产党(珍藏版)》光盘版。 专题研究数据库选题遵循专题原则、实用性原则和需求原则,秉承“精选千家报刊,荟萃中华学术” 的宗旨,选取学术精品、人文精品,内容涵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理论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了“特 色”与“精选”的结合。该数据库选题独具特色,分类科学精当,内容丰富全面,便于用户了解与课题相关 的研究状况,把握本领域的研究动态,为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学术探讨和理论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是拓 宽研究视域,激发学术观点创新,进而促进文化发展的数字动力。六、数字期刊书报资料中心还出版一系列的数字期刊,包括“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中文报刊资料摘要以及原发 刊等。数字期刊以原刊形式面向读者,同时提供多种检索途径,方便读者使用。

中国古代史期刊官网下载

有诚信的雅美期刊网,我5月份在那发了两篇核心文章

邮箱呢?

辞海历史分册中国古代史pdf   链接: 提取码:NPMX

中国近代史期刊官网官网

历史类核心期刊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2 中国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3 近代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4 世界历史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5 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6 史学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研究所 7 中共党史研究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8 文博 陕西省文物事业管理局等 9 清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0 中国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要看书的话去书店看看吧,可以去网上找找《中国百年风雨录》,很不错的,不过很老的书了,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事件全在里面,很生动,下面有些资料,要详细点的最好看书吧。中国近代(公元1840-1949年)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鸦片战争前,中国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但由于清王朝这个封建地主政权腐朽没落、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落后。所以封建制度已危在旦夕。由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中国,但其实质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销售鸦片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逐渐冲击着中国封建经济。 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近百年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发动过一次甚至多次侵略战争。有公然入侵,也有不宣而战;有单独入侵,更有合伙劫掠,强迫中国签订了数以千计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资本主义列强扶植封建势力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蚕食和鲸吞中国领土;出兵控制,窃取中国军事要地;划分势力范围;控制重要通商口岸和建立租界;施行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通过战争勒索巨额赔款;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殖民主义,引起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烈动荡,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为摆脱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进行了长时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魏源等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1851年,洪秀全领导号召农民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俄(6月13日)、美(6月18日)、英(6月26日)、法(6月27日)签订《天津条约》,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奕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以奕欣为首。发展中国军事、民用、教育等,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并且有所发展。 1883—1885年,中法战争,签定《中法新约》,标志着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5月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6月初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在这个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烬美、邓恩铭、李达等代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途因有法国特务监视,转入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全国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杂志简介《国家人文历史》是一本以“真相、趣味、良知”为核心价值的国家级时事人文类半月刊,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以“人文家国、历久弥新”为理念,致力于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人文精神的支点。二、刊物定位 《国家人文历史》的主要阅读群体定位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精英人物、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关心时政、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城市中青年白领。他们爱好文史、关心国内及国际最新资讯信息,他们多数为年龄在35-55岁之间的成功人士。三、发行范围 《国家人文历史》每期发行54万份,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除邮局系统订阅外,还在全国各大城市报刊亭、超市、书店零售;同时,在全国主要城市的机场、五星级以上酒店、高档写字楼、高档餐饮场所均有展示。四、主要栏目 封面故事 这是一个漫长而不冗长,庞大而不庞杂的故事。这是一篇高深而不艰涩,考究而不考据的文章。那些曾经震撼我们心灵的人和事,那些左右我们生活的人和事,那些影响我们未来的人和事,那些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用心思考、精心解读、诚信对待的人和事。我们抽丝剥茧,给您的是一个精彩绝伦的人文大餐、历史饕餮。 人物 网罗精英学者,汇聚文化名流。让我们带您与这个时代最聪明、最睿智、最有价值的人物,喝茶聊天、海阔天空。 旅行 走过一段恢宏的历史,观察一种文化的印记,感受一个文明的精神,记录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里矗立的不是一座建筑,而是一个国家的地标、一段历史的丰碑、一个文明的烙印。 唯物 洞悉策展人心中的美丽,探寻博物馆背后的玄机。 收藏家心中的天地,尽是珍玩;发烧友眼中的世界,全是宝贝。 吃喝玩乐的学问,笔墨纸砚的道理,酒色财气的真谛…… 别小看任何一个老东西!讲述那些寻常玩意儿里的大学问,传统手艺里中真智慧。 视听 一部一部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明星、剧情和特效; 一组一组的看电影,我们看的是一位导演的小标签,一个明星的老套路,一类影片的旧情怀。 一曲辉煌乐章之前的人生悲喜,一段优美旋律背后的人文故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