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古代陵墓建筑论文目录

发布时间:

古代陵墓建筑论文目录

一、前王朝时期埃及王室墓葬与王权的形成  古埃及王室墓葬的形成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前王朝时期(公元前5000—前2950年)。近些年,学界一般把前王朝分为4个连续的阶段:巴达里文化(Badarian)(约公元前5000—前4000年)、涅迦达(Nagada)文化I(约公元前4000—前3600年)、涅迦达文化II(约公元前3600—前3200年)和涅迦达文化III(约公元前3200—前2950年),并且把公元前3100—前2950年定为“0王朝”,以接续马涅托划分的31个王朝的序列。前王朝时期又可分为早期和晚期,巴达里文化和涅迦达文化I属于前王朝早期,而涅迦达文化II和涅迦达文化III则属于前王朝后期。关于前王朝各个阶段起止时间的划分,学界观点并不一致,我们采用常见的一种。  巴达里文化是古代埃及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以上埃及的巴达里为中心,包括巴达里周围的哈马米亚、穆斯塔基达、马特马尔等地。考古学者在巴达里和穆斯塔基达两地发现了600多座坟墓。从考古结果来看,这些坟墓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从形式上看,巴达里文化的坟墓是一种墓穴,没有地上建筑,大多数墓穴呈椭圆形或近似圆形,这种墓穴早在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那时的墓穴还非常原始。其次,就规模而言,巴达里文化时期墓穴的规模大小不等,但相差不大,一般直径为5米,深1米。这说明当时还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女人墓通常比男人墓稍大一些,较大的和最重要的墓是女人的,呈长方形。这说明当时女人的地位比男人的地位高。再者,在埋葬习俗上,墓葬一般为单身埋葬,偶尔也有2人或多人合葬,死者左侧卧、身体蜷缩、头向南、面朝西,通常用芦苇席子包裹。此外,这些墓中都有陪葬品,以石头和铜以及贝壳制作的念珠、骨质手镯、象牙梳子、作为护身符的河马和羚羊等的小雕像为主,还有一两件陶器,出现了精制黑顶陶,但坟墓之间陪葬品的数量相差不大。这体现了巴达里文化时期的贫富差距还很小。一些墓中还出现了裸体女人的泥塑像或象牙雕像,这些女人雕像形象各异,数目众多,显然是对母系祖先的刻画,但很可能是奉献给墓主人所崇拜的大母女神的,也可能是一种巫术用品。这些特点表明巴达里文化具有明显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生产力水平还较低,没有出现明显的贫富、阶级、等级分化,也没有王权的迹象,王室墓葬还没有出现,但这一时期的墓葬为王室墓葬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涅迦达位于上埃及卢克索以北30公里的尼罗河西岸,是一个小村庄。考古学家F皮特里(F Petrie)、J E 奎贝尔(J E Quibell)和F W 格林(F W Green)等人先后主持了涅迦达的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学者在涅迦达地区发现了大约2300座坟墓,这些坟墓揭示了涅迦达文化的特点。涅迦达文化I和涅迦达文化II的人们使用了同一个墓地,但坟墓的结构和特点各不相同。涅迦达文化I时期的墓葬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坟墓仍然是墓穴,仍然没有地上建筑,墓穴仍然以椭圆形或者近似圆形为主,与巴达里文化的坟墓没有什么区别,但最大的墓的主人或者是女人,或者是男人;墓葬习惯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陪葬品中出现了男性雕像。这表明男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体现了一种由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的特点。另外,这一时期的坟墓中出现了一些权标头,这些权标头可能还是一种新式武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这些权标头标志着王权的产生。涅迦达文化I时期,埃及还没有出现王室墓葬,王权也没有形成。  巴达里文化和涅迦达文化I时期,埃及的墓葬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些特点,表明前王朝早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没有明显的等级和阶级分化,王权尚未形成。  前王朝后期,埃及社会和墓葬都有所发展。与涅迦达文化I时期的墓葬相比,涅迦达文化II时期的墓葬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首先,涅迦达文化II时期的坟墓除了较小的、可能是平民使用的圆形墓或椭圆形墓,还出现了较大的、精心建构的长方形墓,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等级或阶级分化,长方形墓的主人的地位可能比圆形或椭圆形墓的主人的地位高。其次,有些坟墓的墓穴用泥砖作墙,把墓穴分为两个或多个墓室,有的墓室专用于放置棺木,有的墓室专用于存放陪葬品,陪葬品的数量不多,以陶器等日常用品为主,这一时期出现了彩绘陶器。这些表明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生产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再者,死者被放在木制或陶制棺材里,墓穴用芦苇席子或木板盖顶,有时还涂上灰泥,但地上建筑不明显;这时还出现了制作木乃伊的迹象,但不常见。这体现了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埋葬风俗的复杂化。最后,这一时期出现了以人为牺牲的陪葬现象,考古学家在涅迦达T5号墓的墓壁边缘发现了很多长骨头和5个头盖骨,这充分表明了人殉现象的存在,但这种现象在当时并不普遍。人殉现象的出现表明了阶级或等级的形成。  此外,涅迦达文化II时期较大的坟墓集中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涅迦达T墓地,一个是希拉康坡里斯,而引人注目的是希拉康坡里斯100号墓,这是一座长方形墓穴,用泥砖砌成,墓穴长4米、宽2米、深5米,在坟墓的东北墙壁的中心处有一个与墙壁呈90度角的突出的低矮的半道墙,把墓室一分为二,部分墙壁上以绘画装饰,因此也被称为“画墓”。这种大规模的坟墓在当时是极少见的,其规模和结构与平民的圆形小墓穴形成了鲜明对照,是当时最大的墓之一,画墓周围还有一些大墓,但都稍逊色一些,显然画墓的主人并非一般贵族,更非平民,具有较高的地位,在等级或阶级上处于社会的上层。这座坟墓被盗劫了,考古学家从里面找到了三十多件陪葬品,以陶器为主,没有发现墓主人的木乃伊。但其他保存完好的坟墓最多也不过二十几件陪葬品,有的坟墓只有几件陪葬品,这说明画墓的主人拥有较多的财富。此墓的重要性在于墓壁上的绘画,绘画很可能是记载了埃及人对外来入侵者的一次胜利的反击,绘画还描绘了高大形象的人物在举行祭祀活动。值得注意的是,从画面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高大形象的人物左手抓着跪在他面前的俘虏的头,右手高高举起权标,准备捶打俘虏,这种用高大形象和捶打俘虏的方式来表现国王的艺术手法一直是古埃及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因而凯泽(HCase)和凯姆普(B J Kemp)等人都认为这座坟墓是王墓。我们也赞同这样的观点。  由此可见,涅迦达文化II时期,墓葬规模的大小不一、结构的不同和陪葬品的多寡等都比涅迦达文化I时期表现得明显,这表明了贫富分化的加剧,而王墓的出现则明确反映了王权的产生,王墓也体现了刚刚形成的王权的特点:国王掌握了领导战争的军事权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宗教权力,国王可能既是军事首领又是宗教最高祭司,拥有了较多的财富,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处于社会的上层,还有调动臣民为自己服务的权力;但国王的权威还很有限,国王与大臣和普通臣民的等级和财富差别还不是很大,国王还没有被神化。  涅迦达文化III是20世纪9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在研究最新考古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时期的文化与涅迦达文化I和涅迦达文化II在社会性质上存在重大区别。涅迦达文化III时期,在属于涅迦达文化圈的阿拜多斯地区出现了两个大面积的王室墓地。一个是阿拜多斯东北部的乌姆卡伯(Umm el-Qaab)村的U墓地,面积大约是100米×200米,到1993年为止,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大约120座坟墓,其中很多坟墓是多墓室墓和较大的单墓室墓,有学者认为这些墓的主人早于零王朝的国王。在U墓地中,最重要的大墓是U—j墓,这座墓是1988年德国驻开罗考古研究所发现的。U—j墓共有12间墓室,长1米,宽3米。根据放射性碳十四测定,坟墓最初是由9间小墓室和东边的1间大墓室构成的,后来又增建了2个狭长的墓室,墓室之间以小门连通,这座墓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3150年。虽然墓葬形式没什么大的变化,但坟墓的结构和规模显然比涅迦达文化II时期的王墓大了很多。  U—j墓可能被盗劫过,但在7个墓室中堆满了用于装啤酒、食用油、面包、肉等的坛子达207件,还有存放衣服的杉木箱子、石制器皿以及象牙、骨制品,其中的两个墓室储藏了700多件器皿,这些器皿呈叠放状态。根据这座墓的结构、规模、陪葬品的数量,我们可以推测这是一位国王的坟墓,而且这位国王的权力比之前的国王的权力有所增加。  U—j墓的主人是哪一位国王呢?考古发掘为我们提供了直接证据。1999年的考古报告指出,U—j墓中出土了用骨头和象牙制作的标签175件,每件长约2厘米,宽5厘米,上面刻有1至4个象形文字,此外还出土了刻有象形文字的陶器和泥制图章,经过碳十四测定,这些标签、陶器和图章的年代最远可追溯到公元前3200年,大部分是在墓主人生前制造的,在这些象形文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蝎子符号,有时蝎子符号还与一种植物在一起,可读为“蝎子的(农业)地产”,学者们根据这些证据认为这座墓是第一个蝎子王(即蝎子I)的坟墓。  涅迦达文化III时期,另一个大面积的王室墓地是乌姆卡伯村的B墓地。英国著名考古学家F皮特里和凯泽等人都认为B墓地中有一些是零王朝国王的坟墓。例如,皮特里认为B7和B9为卡(Ka)王墓,这是一个双墓室独立分开的墓,这个论断被后来的考古证据证明是正确的;凯泽认为墓室B17、B18和附属的一排墓室B16属于阿哈(Aha)墓,这座墓的各个墓室也都是分开的,但属于一座墓。但是,从B17和B18墓室周围出土的一些图章印记和带有各种铭文的工艺品来判断,我们认为这座墓是那尔迈的,这表明传说中的那尔迈国王确有其人。另外,考古学家在B16墓的附近发现了很多积压在一起的骨骼,经测定这些骨骼都是年轻男子的,他们的年龄大约20岁左右,从骨骼的堆放状态来看,这些年轻男子一定是在国王埋葬时作为牺牲被杀死以后埋在里面的。殉葬现象表明国王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二、早王朝时期埃及王室墓葬的发展与早期王权  早王朝时期(公元前2950—前2686年),埃及王室墓葬有了重大发展。国王的坟墓形式有了质的发展,不仅有地下建筑,还有地上建筑,地上建筑呈长方形,类似于现代阿拉伯人院子当中用于乘凉时使用的长凳,阿拉伯人称这种长凳为“马斯塔巴”,因而考古学家根据早王朝国王坟墓的地上建筑的形状而称其为“马斯塔巴墓”。马斯塔巴墓可能早在前王朝时期就出现了,只是很少见而已。  早王朝时期国王的马斯塔巴墓具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坟墓的规模较大,一般用泥砖建成地上建筑和地下建筑,也有的地下建筑是在岩石中向下开凿而成的,但地下建筑基本上都分为两个以上的墓室,各墓室之间用砖墙隔开,相互之间没有通道,除了安放棺椁的埋葬间,其他的墓室都用于存放陪葬品;棺椁一般用木材制成;从这一时期开始,死者一般被制成木乃伊之后再安葬;地下建筑上面用木料盖顶,上面覆盖以地上建筑,通常模仿宫殿外形建成较规则的长方体。地上建筑也分为若干个小间,里面装上较小的贵重葬礼物品。在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之间设有阶梯,通过阶梯口不经过地上建筑而直接进入地下墓室,这样建筑师可以在埋葬前完成整个坟墓的建筑,无须在埋葬后再进行地上建筑,这是坟墓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地上建筑的出现本身就表明早王朝时期的王室墓葬比前王朝时期有了较大发展。与建筑墓穴相比,建筑马斯塔巴墓需要的人力物力显然要更多一些,这也体现了国王可以调动更多的人力和财力为自己服务,说明他具有了更大的权威,掌握了更大的行政和财政权力。另外,国王的马斯塔巴墓的地上建筑呈规则的长方形,而同一时期贵族和平民也都采用马斯塔巴墓,但他们的马斯塔巴墓的形状都不是很规则,规模也较小,这说明国王在社会等级中的地位更突出一些,也说明国王与臣民之间在墓葬形式上还没有发生质的区分,可能国王还没有被神化,在坟墓中也没有发现国王神化的证据。  其次,棺椁一般用木材制成,死者一般被制成木乃伊之后再安葬;陪葬品的种类很多,包括盛放食品的陶器、雪花石膏盘子,放衣服的箱子、匣子,各种珠宝饰品,各种家具、燧石、工具、武器、化妆品;从坟墓壁画上,我们还看到了国王率领军队进行战争的场面和主持宗教仪式的场景,等等。陪葬品的种类和数量也都是前王朝时期的墓葬无法相比的,这体现了国王的财政权力有所增加,国王掌握了军事和宗教权力。  再者,在建筑马斯塔巴墓的同时,还在坟墓的北侧建造一个用于埋葬死者时举行祭祀活动的葬祭庙,坟墓和葬祭庙由一面围墙围绕起来,围墙面对东方的部位有一个出口,这是古王国金字塔复合体(complexion)的原始形态。这样庞大的建筑必然需要较为强大的王权作保障。  最后,早王朝时期国王的马斯塔巴墓有数十个,最具代表性的和最大的马斯塔巴墓是萨卡拉的3035号墓,这是第一王朝国王登的坟墓,坟墓长3米,宽26米,地下建筑是在岩石中开凿的,有3间墓室,地上建筑则有45间。王墓周围埋葬了136名奴隶,包括男女两性,有一个阶梯直通到地下墓室,墓室地面是用花岗岩铺就的。这座坟墓充分体现了早王朝国王马斯塔巴墓的特点,也表明了奴隶的出现和等级分化的加剧,但奴隶是否普遍存在还无从证明。  三、古王国时期埃及王室墓葬的发展与专制王权  古王国(公元前2686—前2181年)时期的国王在马斯塔巴墓的基础上逐渐采取了新的墓葬形式——金字塔。“金字塔”是中国人对古代埃及一种巨大的角锥体建筑物的称呼,因这个建筑物的四个面当中的每一面都像一个“金”字,故得名。金字塔的英文为Pyramid,德文为Pyramide,都源于希腊文Pyramis (Pyramides),意为“小麦饼”,希腊人经常使用一种三角形的小麦饼,因而当他们见到金字塔时便称其为Pyramis。埃及人自己则称金字塔为“mr”,其意义还不清楚,但象形文字的限定符是一个有台基的三角形,意为“上升的地方”,所以“mr”一词可能是指国王死后借以升上天空的地方。  金字塔是古埃及坟墓建筑当中地上建筑发展最为成熟的产物。金字塔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从阶梯金字塔到标准金字塔的发展过程。古埃及最早的一座金字塔是阶梯金字塔,这是为第三王朝的杰出国王左塞建筑的,建筑师是伊姆霍特普,这位建筑师后来被埃及人奉为建筑之神。左塞王的金字塔最初本来是按马斯塔巴墓的形式设计的,地上部分是一个每边长5米、高9米的方形平顶墓,后来建筑师伊姆霍特普为了体现国王的君主权威,将地上建筑的四周向外扩展,并在上面增加了3层马斯塔巴,高度达到了40多米,后来又将地上建筑的地基向西、北两个方向扩大面积,又在上面增加了2层,这就形成了一个逐级向上缩小的6层重叠的马斯塔巴墓,高达60米,底边长121米,宽109米,地下墓室深达28米,葬有国王的木乃伊,另一个墓室是为王后准备的。因这个坟墓的地上建筑的形状酷似“金”字,因而我们也称其为金字塔,但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金字塔,它只是奠定了后来金字塔建筑的基础。这座金字塔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周围的复合建筑,这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群,金字塔的围墙南北长544米,东西宽277米,高10米,围墙上有13个假门和一个作为出入用的真门,内有一个用象征着埃及40个州的40根圆柱组成的圆柱大厅;金字塔的东侧和东北侧有两个难以辩明的建筑物——“南宫”和“北宫”,似乎标志着上下埃及的两个中心,标志着国家的统一;金字塔的北侧还有一个庞大的葬祭庙,中心庭院有15000平方米。这种复杂庞大的建筑群是古埃及金字塔建筑不同于其他地区金字塔建筑的一个明显特点,之后的埃及金字塔建筑几乎都配备着这样的复合建筑。左塞王的阶梯金字塔和其复合体建筑都表明埃及在古王国初期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地域王国建立起来了,国王的权力比早王朝时期大为增加。  左塞王建造了阶梯金字塔以后,后来的国王大都仿效建造。第三王朝的末代国王胡尼在美杜姆建造了一个8层的阶梯金字塔,并用石灰石把各层之间填平,形成一个覆盖层,成就了一个“真正”金字塔,高约92米,倾斜角度为51度51分,因为建筑金字塔时也是以层叠马斯塔巴的方式进行的,各面的面积也不相同,所以还算不上真正的金字塔,只能说这是一次尝试,但毕竟朝着真正金字塔迈进了一步。随后,第四王朝的国王斯尼弗鲁又在达赫淑尔建立了两座金字塔,一座因建筑角度计算错误而变成了“弯曲金字塔”,一座因表面覆盖了红色石灰石而成为“红色金字塔”,后面这座金字塔才是成功的金字塔建筑。把金字塔建筑推向高潮的是第四王朝的三位国王胡弗、哈夫拉和孟考拉。他们的金字塔位于吉萨,被称为“三大金字塔”。胡弗的金字塔最大,原高5米,现在顶部建筑已脱落,还有2米高,基底原长38米,现为5米,倾斜角为51度51分,总共用了230万块平均重5吨的石材建成。胡弗金字塔的地上和地下都有墓室,但考古学家没有从中发现胡弗国王的木乃伊,这座金字塔被盗了,只是从内部刻画的象形文字上找到了墓主人胡弗的名字。胡弗金字塔的复合建筑只留下了东侧的三个小金字塔和后来考古发现的一艘巨大的“太阳舟”。哈夫拉的金字塔稍逊于胡弗金字塔,原高5米,塔基每面长25米,倾斜角度为53度10分,但它与周围的葬祭庙、甬道、河谷庙一起构成了完整的金字塔复合体,是古王国金字塔群体建筑的典范。一般来说,国王死后,尸体被沿着尼罗河运到河谷庙,在这里制成木乃伊,装在棺材里面,通过甬道,运到葬祭庙,在这里举行丧葬仪式之后,葬入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东侧还有一个巨大的斯芬克斯雕像,据说是用建造胡弗金字塔剩下来的一块石头雕刻而成的,雕像身高约20米,长为55米,如果把两只前爪计算在内,长达5米,面部长5米,耳朵长2米多。相比之下,孟考拉的金字塔就更显逊色,原高只有5米,其周围也有三座小金字塔。第五、第六王朝的金字塔开始衰落,一般都在70米以下,还有些用碎石建造而成,因而大多都因风化等原因而变成了一堆堆的沙石堆了。  古王国时期的埃及金字塔大都被盗了,但墓室里面仍残留着国王的棺材,棺材一般用石灰石、花岗岩、方解石、硅岩等制作,也有用木头制作的,石棺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彩色图案和文字,图案和文字是来世审判的场面和确保国王顺利通过奥西里斯审判的咒语;木乃伊制作成为一种经常的事情,木乃伊上包裹着亚麻布,亚麻布上面描绘着彩色的图案,意义与棺材上的绘画相同;墓室中的陪葬品很多,除了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国王雕像、坟墓假门和用于盛放死者内脏的陶罐等,这些都是早王朝时期的墓葬所没有的,当然古王国坟墓当中陪葬品的数量也比早王朝时期增多了。古王国的金字塔内部的墓室墙壁上雕刻着精美的文字,这是向诸神祈祷,保佑国王在来世生活幸福的祈祷文和宗教文献,因为雕刻在金字塔中而被称为“金字塔文”,“金字塔文”非常有价值,为我们了解古王国时期埃及的宗教观念和墓主人的生活等提供了宝贵史料。丰富的陪葬品和埋葬物品的复杂化表明古王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国王掌握了较大的经济权力。  金字塔建筑把古埃及王室墓葬的地上建筑推到了顶点,其高度和规模是早王朝的马斯塔巴王墓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建造这样庞大的坟墓需要的人力和物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希罗多德就曾记载了胡弗修建大金字塔利用了30万劳力连续工作了20年,但显然夸大了,现代考古证明胡弗金字塔的建筑可能是3万人在10年内建成的,其中既有长期工作的熟练工人,也有季节性的农民。不管怎样,法老能够调动如此多的人力为自己修建墓葬,说明古王国的法老具有很高的行政权力,因为这么多的建筑工人和农民需要一大批官僚进行调度、领导和管理。法老动辄调动几万人为自己修建坟墓,说明法老把全国的臣民都视为自己的仆人了,而金字塔的建筑工人和农民似乎也承认了这样的事实,法老与臣民之间是严格的主仆关系。

第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二章 城市建设 第三章 住宅与聚落 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 第五章 宗教建筑 第六章 园林与风景建设 第七章 建筑意匠 第八章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第九章 清式建筑做法第二篇 近代中国建筑 第十章 建筑发展概况 第十一章 城市建设 第十二章 建筑类型与建筑技术 第十三章 建筑制度、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机构 第十四章 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第三篇 现代中国建筑 第十五章 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述 第十六章 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 第十七章 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第十八章 建筑教育与学术发展 第十九章 台湾、香港、澳门的建筑附录1 古建筑名词解释附录2 课程参考书目附录3 中国历史简表附录4 中国的世界自然与文化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远在公元前21世纪到前11世纪,也就是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初期,夏、商代就有了陵墓建筑。河南安阳曾是商代的都城,现在挖掘出来的不仅有一定规模的宫室建筑区,而且还有陵墓区。在这个区内发现有十几处规模不小的墓,这些墓的形状是在土中挖方形的深坑作为墓穴,穴四周用方木垒砌,下铺木板,上列木枋,成为一种完全用枋木垒造的井干式的墓室,称为椁。在椁室的内墙表面还发现有彩色的绘画和雕刻的花纹。从墓穴至地面有斜坡相通,这些墓穴都在地面8米以下,深的有达13米的,墓道长达32米。墓穴中除奴隶主的遗骨外,还有一些石器和陶器,这些都是死者生前的用品。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墓内还发现有数以百计的人的遗骨,这显然是作为人殉而随奴隶主一起入葬的,反映了奴隶社会早期野蛮的殉葬制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兴建了规模空前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建造了规模空前的始皇陵。皇陵建在今陕西临潼县的骊山北麓,陵的形状是方形的锥体,底边南北350米,东西345米,高达43米。陵体的四周有两重围墙,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内墙周长2500米,外墙周长6000米。根据文献记载,这座陵墓里“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陟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秦始皇本纪》)。根据这些描绘,我们可以看到,地宫内有宫殿、有文武百官的雕像,放满了珍珠宝石;天花板上有日月星辰的标记,地上挖出江河大海的形状,里面灌满水银;用鱼膏作蜡烛照亮墓室;为了防止后人的盗掘,还专门让工匠制造了弓箭安在门上。皇帝想的做的可算是很周全了,自然,鱼膏蜡烛不可能燃烧两千年,防卫的弩矢也可能早已失灵,但墓室至今未曾发掘过,所以文献上的记载一直未能被证实,始皇陵的真面目始终是个未解开的谜。不过,近十多年来,考古学家却做了件大好事,在始皇陵体的周围陆续发掘出建筑遗址、铜制车马和大规模的兵马俑。兵马俑是一种随葬品,这和殷墟商代墓穴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具有同样的性质,但在这里,陶土的俑代替了活人,这不能不说是皇权社会比奴隶社会的一大进步。从这么大规模和这么精致的铜车马、兵马俑身上,我们可以推测出始皇陵的宏大与豪华却是空前的了。汉代继承秦代的制度,十分重视陵墓的建造。据文献记载,秦汉以来,陵墓不但在平地上建高大的陵体,而且在陵前设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等雕像以表示墓主人生前所享有的地位并起到守卫陵墓的象征作用。这种形式在现存的汉代陵墓中开始发现。汉武帝时期名将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这种布置的第一个例子。石雕作品除兽类外,还有一种放在陵墓最前面的石阙左右各一,成为陵墓的入口标志。它的形式为长方形的石碑上安有木结构形式的屋顶,相当于一件大型的石雕作品。可以看得出,中国古代的陵墓建筑到了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地下和地上建筑相结合的群体,地上建筑开始有了神道,道旁布置有石雕刻和石建筑。秦汉以后,三国鼎立,国家分裂,战乱不止,经过300余年到了隋唐才又获得统一,中国专制社会进入了一个昌盛繁荣的时期。皇帝继承祖制,更加重视陵墓的建造,唐代帝王陵墓的最大特点就是比前代更加追求陵体的高大,更加追求陵区总体规模的庞大与气势。唐太宗不满足于挖地堆土为陵体而开创了开山为陵的先例,这就是选择有气势的山脉为陵体,凿山石筑造墓室。这种做法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乾陵。乾陵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皇后的合葬墓,选择在西安附近的乾县梁山地区。梁山的北峰高大雄奇,海拔近1047米,在它的南边有两座小山峰左右呈对峙状。乾陵将地宫安在北峰的山腰,在北峰四周筑以方形围墙,四方各开一门。在北峰之南有一条长达4里的墓道,在墓道两旁排列着100余尊石人石兽,直抵南端的入口阙门。梁山南面二峰左右对峙在墓道东西,峰顶上还建有阙亭,成为乾陵的天然阙门。这种利用天然山势环境,加以人工规划设计而形成的庞大陵区,的确比前代完全由人工创造的陵墓更显得有气势,更能体现出专制帝王的唯我独尊和一统天下的意志。唐以后进入五代十国,国家又四分五裂。公元960年,宋代统一中原,虽然在经济上有所恢复,但与北方的辽、金、夏先后对峙,在政治和军事上一直没有得到像唐朝盛期那样的安宁与强大。这种状况反映在陵墓建筑上,最明显的是规模比唐代小了。宋代有规定:皇帝、皇后在生前不许营建自己的陵墓,只能在死后再选址建陵,而且要在七个月内建成安葬。这种规定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宋陵规模都不大,而且诸陵形式多有雷同。北宋九个皇帝的陵墓都建在今河南巩县境内,各座陵墓都采用平地起陵台的形式,在方形陵台四周筑围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阙楼,陵南面是墓道,两边排列着石人石兽。宋陵的规模虽小,但是可以看出,前有墓道,后有寝殿,陵台在后,台下为墓穴,这种地下地上相结合的形式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皇家陵墓的固定格式了。宋代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达带动了商业的发展,使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富有的商人和官吏,这样倒引出了一批较为讲究的中型坟墓,这类宋、辽、金时代的墓穴在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多有发现。它们都以砖石为结构,在墓穴的四壁雕有装饰,其内容多为描绘墓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形象生动自然。

古代陵墓建筑论文

2003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北京十三陵和南京明孝陵正式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天寿山南麓,陵区面积达40余平方公里。其北面有天寿山,东面有蟒山,西面有大峪山、虎峪山,南面有汗包山、昌平城后山、龙山和虎山,西北有笔架山,东南有平台山,西南有长寿山,群山环绕,层峦叠嶂。其间几道水流自西北而向东南,弯弯曲曲穿流而过,更显陵区山水相映秀美天成。 明十三陵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营建长陵始,至顺治元年(1644年)止,历时235年。十三个皇帝的陵墓分别是: 一、长陵是十三陵的主陵,位于天寿山下,埋葬着明成祖朱棣。朱棣史称“太宗文皇帝”,年号永乐,在位22年,合葬的有皇后徐氏。 二、献陵在天寿山西侧,地名黄山,埋葬着明仁宗朱高炽。朱高炽年号洪熙,在位1年,合葬的有皇后张氏。 三、景陵在天寿山东侧,地名黑山,埋葬着宣宗朱瞻基。宣宗年号宣德,在位10年,合葬的有皇后孙氏。 四、裕陵在献陵西北,地名石门山,埋葬着英宗朱祁镇。英宗有两个年号:正统和天顺,共22年,合葬的有皇后钱氏、周氏。 五、茂陵在裕陵西,地名聚宝山,埋葬着宪宗朱见深。宪宗年号成化,在位23年,合葬的有皇后王氏、纪氏、邵氏。 六、泰陵在茂陵西北,地名史家山(亦名笔架山),埋葬着孝宗朱樘。孝宗年号弘治,在位18年,合葬的有皇后张氏。 七、康陵在泰陵西南,地名金岭山(亦名莲花山),埋葬着武宗朱厚照。武宗年号正德,在位16年,合葬的有皇后夏氏。 八、永陵在景陵东南,原地名十八道岭,后改名阳翠岭,埋葬着世宗朱厚。世宗年号嘉靖,在位45年,合葬的有皇后陈氏、方氏、杜氏。 九、昭陵在长陵西南,地名大峪山,埋葬着穆宗朱载。穆宗年号隆庆,在位6年,合葬的有皇后李氏、陈氏、李氏。 十、定陵在昭陵东北,地名大峪山,埋葬着神宗朱翊钧。神宗年号万历,在位48年,合葬的有皇后王氏、王氏。 十一、庆陵在献陵西北,地名黄二岭,埋葬着光宗朱常洛。光宗年号泰昌,他做皇帝仅1个月,合葬的有皇后郭氏、王氏、刘氏。 十二、德陵在永陵东,地名檀子峪,埋葬着熹宗朱由校。熹宗年号天启,在位7年,合葬的有皇后张氏。 十三、思陵在昭陵西南,地名锦屏山,埋葬着思宗朱由检。思宗年号崇祯,在位17年。思陵原是他的贵妃田氏墓,清军入关后改建为皇帝陵墓,合葬的有皇后周氏、贵妃田氏。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陵园建筑都非常重视,明代也不例外。明成祖迁都北京前,便开始修建皇家陵园。建陵,当然要选择一处趋吉避凶的风水宝地。永乐六年(1408年),朱棣派礼部尚书赵并聘当时著名的赣派风水传人廖均卿一同前往北平,卜选陵地。他们一行先在北平的西山一带寻览。因为西山的香山、潭柘寺一带是著名的风水宝地,金代皇帝和辽、金、元三代许多达官贵人也都埋葬在这里。但是他们勘查发现,西山地区没有符合赣派风水术要求的理想之地,不是形具未全,便是规模太小。于是,他们将目光北移,在北平的北部山区寻找,终于发现并认定昌平县东北(明时昌平县治在今昌平区旧县)黄土山为建陵的最佳区域。 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迁都北平。他亲自审视了赵、廖等人选定的黄土山吉壤,表示非常满意。但他嫌黄土山的名称不雅,遂改名为天寿山。同年正式点穴,永乐十一年(1413年)玄宫落成,命名为长陵。长陵居于十三陵中心位置,也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皇陵。 明十三陵中每座帝陵都包含三个建筑模块:神道、陵宫和玄宫。 神道是帝陵建筑的前导部分。十三陵诸陵除思陵外都有神道。长陵神道建筑规模最大,全长3公里,其他各陵神道均直接或间接地由长陵神道分出,因此该神道又为十三陵的总神道。 在幽深曲折的长陵神道上由南而北,有石牌坊、下马碑、陵寝兆城门(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等建筑,这些建筑至今仍保存较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对神功圣德碑亭、陵寝兆城门(大红门)和龙凤门进行过修缮。 人们参观十三陵,首先看到的便是矗立在长陵陵门外的石牌坊。整个牌坊为五门六柱十一楼,结构匀称和谐,造型美观大方。宽达86米,中间最高的牌楼高14米。牌坊用纯一色的汉白玉制成,夹柱石上方雕刻着造型生动的麒麟和狮子,上端额枋上雕刻着柔美飘逸的云纹。 陵寝兆城门(大红门)是陵园的正门,门分三洞,旁边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八个大字。门的左右连接着长达约40公里的围墙,把整个陵园围括起来。如今,这些围墙大都塌毁,只有一些断壁残垣依稀可见。 进入大红门,一直通往长陵的大道便是神道。神道上的第一座建筑是神功圣德碑亭。亭呈正方形,红墙黄瓦,重檐厚壁。亭内树立着高大的石碑,碑文三千五百余字。碑亭外有汉白玉华表四根,明朝人称它们为“擎天柱”。柱上刻有云龙,顶端蹲卧异兽,南北相对,头朝北的称为“望君出”,朝南的称为“望君归”。 过碑亭向北,依次排列着18对石人石兽。石人分为勋臣、文臣、武臣3种,共6对,表示皇帝死后要和生前一样主宰一切。石兽依次为狮、獬豸、象、麒麟、马,共12对。狮和獬豸是守卫陵墓的,骆驼、象、麒麟、马都是坐骑。 石像群的北面又有一座汉白玉制成的牌坊,叫棂星门,也叫龙凤门。该牌坊为三门六柱建筑,三个门的门上中间都分别有一颗火珠,因此又将它称之为“火焰牌楼”。 石牌坊后有两座石桥,一座七孔,一座五孔。这里地势较低,陵园中各条水流汇聚于此穿桥而过。站在桥上,可以望见1958年兴建的碧波荡漾的十三陵水库。走过石桥再向前去,就可以进入长陵陵门了。 长陵的陵宫,共有三进院落。 第一进院落中的建筑原有陵门、神库、神厨和碑亭。陵门有三洞,顶上铺有黄琉璃瓦,左后连接墙垣。碑亭里的碑原来是空白的,清朝重修十三陵时,利用这块碑刻上了顺治皇帝的谕旨和乾隆皇帝的诗文。神库和神厨已不存在。 第二进院落中有享殿、殿门和神帛炉等建筑。享殿又叫恩殿。恩就是祭陵感恩受福的意思。享殿高大宏伟,总面积为1956平方米,是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仅次于故宫太和殿的大型宫殿。其突出特点是所用木料极为珍贵,柱、梁、檩、椽和檐头,全部用楠木制成。尤其是支撑大殿的60根楠木大柱为世间罕见,中间最大的4根直径达17米,这样巨大的木材,在当时每一根从砍伐到运入陵园,都需要五六年时间,足见耗费之大,工程之难。 第三进院落的主要建筑是宝城和明楼。楼下边的城墙突出呈方形,所以也叫方城。城墙里围着的大坟头即宝顶。长陵的坟头就像是一座小山。据《明会典》记载,它的直径为一百零一丈八尺,将近340米,围着它走一圈足足有二里多。从宝城下面的通道可以登上明楼。明楼也是方形的,四面开门,当中竖立石碑。由于多采用砖石材料,又建在宝城之上,十分坚固,所以明陵的明楼绝大多数都保存了下来。 玄宫是埋葬朱棣的地方,位于宝顶之下。由于深埋地下,未能开掘,加之文献记录简略,至今人们也不知其中的秘密。好在1956和1957年,文物考古部门对明十三陵之定陵玄宫进行了发掘,进而搞清了明陵玄宫的大体结构:这个玄宫由前、后、左、中、右五个殿组成。前殿又称过殿,无任何陈设;中殿设帝、后御座和祭器;左殿、右殿各设官床一座;后殿为主室,中间设官床一座,安放帝、后棺椁。每个殿之间由隧道相连接,用整块汉白玉制成的石门隔开。玄宫总面积为1195平方米,后殿最高处达5米,其他各殿最高处也在7米以上。玄宫中出土的金银器皿、玉器、瓷器和丝织品都非常珍贵。 其他12个帝陵的建筑格局与长陵大同小异,都包含神道、陵宫和玄宫三个建筑模块。除了思陵外,每座陵都有神道同长陵的神道相连接,就像一棵大树,长陵是主干,各陵是分枝,有主有从,主从分明,既紧密联系,又各自独立,形成为一个蔚为壮观的陵园体系。再加上陵寝与山水互相映衬,前有流水,翼有砂山,背有后龙,二者相互融合,共同作用,形成一种神圣、永恒、崇高、庄严、肃穆而又充满生机的纪念气氛。 总之,明十三陵正像联合国遗产委员会官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李相海对其考察评估后所说的那样:十三陵是中国皇家陵寝的典范,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范例。明十三陵自然环境幽雅,陵寝建筑规模庞大体系完备,整体系建筑突出,陵寝制度独具风格,各陵总合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突破了唐、宋时期陵寝建筑彼此不讲究统属和整体的格局,发展为一个崭新的陵寝建筑形制,是中国明朝200多年历史中中国建筑艺术的杰作,是陵寝规划和建造的最高代表,其建筑风格和形制影响了以后几百年,并对其后清帝陵的修建产生了巨大影响。

法老的陵墓,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古代陵墓建筑论文题目

###外国陵墓建筑,由于外国范围太广,你自己可以在这份资料选取典型的进行讲解,如果是上课建议使用多媒体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主要特点

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被盗、防止毁坏,这是他们的最初的出发点,为了维护这点,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你的结论就是哪一种方法最有效,有理有据有结论,就可以了。

古代陵墓建筑论文选题

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被盗、防止毁坏,这是他们的最初的出发点,为了维护这点,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你的结论就是哪一种方法最有效,有理有据有结论,就可以了。

中国帝王的坟墓,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现代对革命领袖的坟墓也称陵,如中山陵。中国古代习用土葬,中国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从新石器时代起,墓葬多为长方形或方形坑墓,有的距地表深达10余米,并有大量奴隶殉葬和车、马等随葬。到了后来,帝王的陵墓-地下寝宫装饰得越来越华丽,随葬各种奇珍异宝,其建筑规模对后世陵墓影响很大。唐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一个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筑,气势雄伟。由于帝王拜谒陵墓的需要,在陵园内设立了祭享殿堂,称为上宫,陵区内置陪葬墓,安葬诸王、公主、嫔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将、命官。陵山前排列石人、石兽、阙楼等。

我喜欢埃及!喜欢西方古代文化遗产

每个朝代的墓穴都不一样,古代墓葬方式的变迁,更是社会发展和当时生活文化的综合反应。古代的墓葬方式有很多,有墓葬、火葬、水葬、天葬、悬棺葬、树葬、野葬、塔葬、割体葬、衣冠藏、翁棺葬等,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墓葬文化特点。也代表了当时朝代的思想与经济的体现。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赏析论文

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被盗、防止毁坏,这是他们的最初的出发点,为了维护这点,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你的结论就是哪一种方法最有效,有理有据有结论,就可以了。

中国帝王的坟墓,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现代对革命领袖的坟墓也称陵,如中山陵。中国古代习用土葬,中国古代人崇信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对待死者应该“事死如事生”,因而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和随葬生活用品均应仿照世间。从新石器时代起,墓葬多为长方形或方形坑墓,有的距地表深达10余米,并有大量奴隶殉葬和车、马等随葬。到了后来,帝王的陵墓-地下寝宫装饰得越来越华丽,随葬各种奇珍异宝,其建筑规模对后世陵墓影响很大。唐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一个高潮,有的陵墓因山而筑,气势雄伟。由于帝王拜谒陵墓的需要,在陵园内设立了祭享殿堂,称为上宫,陵区内置陪葬墓,安葬诸王、公主、嫔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将、命官。陵山前排列石人、石兽、阙楼等。

走入帝王陵墓的地宫,仿佛就置身于帝王的宫殿。地宫虽然深埋地下,是帝王以及后妃百年之后的居住场所,然而受事死如生”文化传统的影响,生者要按照死者生前的生活居住情形为死者安排冥间的一切。地宫的建制模仿宫殿,大部分墓室明显分为前后两部分,前边相当于堂,后边相当于室,用来放置棺木。如明神宗定陵地宫的墓室由5个高大的拱券石室组成,分为前殿、中殿、后殿和东西配殿。后殿相当于室,中殿相当于堂,前殿相当于庭,两个配殿相当于房和厢。帝陵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象征着朝中位列两侧的文武大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宝座上的古代帝王憧着自己的政权统治与日月同辉,希望在冥间继续生前豪华的生活,威严浩大的地宫及其内部种类繁多的明器和价值连城的随葬品都是这种思想的见证。这都带有不同的文化意蕴和意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