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所研究生

发布时间: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所研究生

高工资基本上就别想了

他的试题非常难的,仅仅看指定的教材是根本不够用的

中科院内部不是有很多研究所么,他们很看重自己学校毕业的学生的,到时候你参加招聘就是了。

哦,有些麻烦,但是我觉得都研究生了怎么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吧,我在那个大楼工作,但不属于那个中心。

中科院文献情报研究所

期刊概况 据2016年1月中心官网信息显示,该中心总馆主办《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中国文献情报(英文版)》《化学进展》《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科学观察》《高科技与产业化》《电子政务》《中国数学文摘》等9种期刊。兰州中心成立《地球科学进展》杂志社,由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类基础和应用性刊物《地球科学进展》《遥感技术与应用》《天然气地球科学》和《黄金科学技术》4个特色学科期刊编辑部组成,这些刊物主要报道本学科前沿领域和相关技术。成都中心以情报研究为依托,主办《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和《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种期刊。武汉中心依托以长江流域资源生态环境和工程技术为重点的文献收藏,主办核心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其中:《中国文献情报(英文版)》是中国第一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英文学术期刊。《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是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唯一一份技术性刊物,入选北大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并被多次授予“中国图书馆学优秀期刊”荣誉。《图书情报工作》是大型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核心期刊,多次荣获国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的各种奖项。《图书情报工作动态》是主要报道业界发展动态、反映图书情报工作最新发展动向。《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为中国科学院学术期刊,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刊,全国中文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等。《化学进展》是以刊登化学领域综述与评论性文章为主的学术评论性期刊。从2001年起,《化学进展》被美国科学情报所(ISI)的SCI-E(SCI扩展版)收录。《中国数学文摘》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主办的中央级科技检索类期刊,受到国家自然科学数学天元基金资助。收录范围涵盖了中国中国国内外出版的数学专业类核心期刊以及中国主要高等院校学报(共计380种)、数学类专著和会议录等文献的文摘。《科学观察》是反映世界科学发展态势的学术期刊。与美国Thomson Scientific 公司版权合作,推出Science Watch中文版。《电子政务》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主办的中国首家大型电子政务专业杂志。《地球科学进展》主要报道中国国内外地球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的研究进展,评述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主题的研究态势,介绍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信息;同时通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意向,公布地球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交流国家攀登计划、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经验、地球科学基金项目内容和研究成果。《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为综合性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库(CS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库 (CSTP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等收录,发表的科技论文涉及自然科学各领域,50%以上的论文获重大基金资助。2005年影响因子为576,列中国国内综合类期刊前20名。《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主要刊载具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及药用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的创新性成果,内容涵盖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化学、药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收录,同时收录本刊的还包括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JICST)、英国动物学记录(ZR)等国际检索刊物。《天然气地球科学》主要刊登天然气地质学、天然气地球化学、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和中国中国国内外典型气田实例分析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同时报道中国国内外有关天然气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非常规气资源(如天然气水合物、煤层气、深盆气、未熟—低熟烃等)的研究论文在刊物中也占有一定比例。《遥感技术与应用》主要介绍中国中国国内外有关遥感技术与应用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数据的使用,全球遥感技术研究发展趋势等,主要推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流国家攀登计划、攻关计划工作等科研成果及其他科学重大项目具体内容和研究成果。 期刊研究项目 该中心科技期刊承担的国家和部委科技期刊研究项目有:中国科协“《学术期刊出版与管理指南》研究编制”项目(2007-2008);“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国际合作策略研究”项目(2007-2008);“《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09)》”研究项目(2008-2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时代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2008-2010)。主要研究成果有:《国外科技社团期刊运行机制与发展环境》(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国外科技期刊发展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科院的大所远不止3所,物理所,数学所,化学所,高能所,自动化所,计算所,理论物理所,有机所,电子所,力学所,地球物理所,光机所,这些都是一所就可比一名校的,你要选前3是选不出来的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 指导老师 招生人数 考 试 科 目 政治理论 外语应试语种 业务课考试科目 备 注 图书馆学120501 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 初景利 共招收20名 理(101) 英(201) ①(359)图书馆学基础;②(879)科技文献检索; 复试科目:(926)文献资源建设 图书馆学120501 科技信息编辑与传播 郭志明 理(101) 英(201) 同上 复试科目:(804)编辑学概论 图书馆学120501 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孙坦 理(101) 英(201) 同上 复试科目:数字图书馆概论 图书馆学120501 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张智雄 理(101) 英(201) ①(303)数学(三);②(995)计算机软件基础; 复试科目:程序设计 图书馆学120501 用户研究与信息服务 周宁丽 理(101) 英(201) ①(359)图书馆学基础;②(879)科技文献检索; 复试科目:(926)文献资源建设 图书馆学120501 数据库集成与网络服务系统研究 张建勇 理(101) 英(201) 同上 复试科目同上 图书馆学120501 信息资源组织与建设(1) 郑建程 理(101) 英(201) 同上 复试科目同上 图书馆学120501 信息资源组织与建设(2) 钟永恒 理(101) 英(201) 同上 复试科目同上;为中科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代招 图书馆学120501 信息资源组织与建设(3) 于晓光 理(101) 英(201) 同上 复试科目同上,为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代招 图书馆学120501 信息资源组织与建设(4) 王雨华 理(101) 英(201) 同上 复试科目同上,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代招 情报学120502 情报分析方法与技术 刘细文 理(101) 英(201) ①(303)数学(三)②(360)情报学概论;③(879)科技文献检索 考试科目①②任选1门;复试科目:情报源与信息分析 情报学120502 科技政策与管理情报(1) 叶小梁 理(101) 英(201) 同上 复试科目同上 情报学120502 科技政策与管理情报(2) 汪凌勇 理(101) 英(201) 同上 复试科目同上 情报学120502 学科情报研究(1) 张 薇 理(101) 英(201) 同上 复试科目同上 情报学120502 学科情报研究(2) 谭宗颖 理(101) 英(201) 同上 复试科目同上 情报学120502 学科情报研究(3) 肖 宏 理(101) 英(201) 同上 复试科目同上,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代招 情报学120502 学科情报研究(4) 孙继林 理(101) 英(201) 同上 复试科目同上,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代招 情报学120502 学科情报研究(5) 石 荣 理(101) 英(201) 同上 复试科目同上,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EDA与网络信息中心代招 情报学120502 学科情报研究(6) 刘德洪 理(101) 英(201) 同上 复试科目同上,为中科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代招 情报学120502 学科情报研究(7) 李万春 理(101) 英(201) 同上 复试科目同上,为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代招

提问者:千锤百炼1011 - 举人 四级你好! 我在百度上帮你搜了半天,找不到。 以我的搜索能力,可以明确告诉你,在网上找不到很合适的。不过建议你上国内高校圈里最有名的水木清华BBS()考研版(AimGraudate)去问问,那里说不定有前辈去过文献中心。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所考研

我以一位刚考完研的学长奉劝你不要考中科院,中科院专业课十分之难,如果你有足够的勇气可以选择中科院。至于分数去所以查查,有历年的分数线的,一般不会很高。如果你还没考的话,可以考虑考一些大学,大学的专业课会透露也不会很难的。

至于分数你可以查查,有历年的分数线的,不过比较难考的

他的试题非常难的,仅仅看指定的教材是根本不够用的

当然是中科院了。中科院在图书馆文献情报方面是比较牛的,中农,擅长的是农业领域。

中国科学院情报文献中心成都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成立于1978年3月,前身为1958年11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其间历经西南分院、下放四川省管理等阶段,1978年重建分院并改为现名。并且是西南地区具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都分院系统除分院机关外共有7个院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中科唯实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成都分院系统共有在职职工300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研究员(含同级科技人员)200余人,副研究员(含同级科技人员)近500人。科技人员中博士(含博士后)及硕士共500余人。截至2010年有博士学位点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5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33个,在读硕士生、博士生和在站博士后共1000余人。成都分院系统拥有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院级和联合创办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野外台站。研究的学科范围和技术领域包括:数学、化学、生物学、地学、力学、光学、电子学、机械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文献情报学等。在自适应光学、微电子、激光、光机电一体LOGO化、天然产物研究、遗传育种、不对称合成、皮革化工材料、天然气转化、计算机应用系统、智能教学软件研究开发、山地生态环境及灾害防治研究、科学仪器研制、科技信息咨询等方面有较大优势。2009年来,成都分院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都分院系统控投企业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年产值近20亿元,年利税近4亿元。[2]

中科院成都地区的单位有: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为四川中科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科唯实仪器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所

007这个数字你懂吧?就是穿梭在各大书店,卧底,!

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最快回答所说的那些都是属于这三个之中的某一个~!

1950年4月,中国科学院设立图书管理处。1951年2月,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1955年,编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表》。1957年9月,国务院第57次全体会议批准该馆为全国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成员。1976年10月,试验 QT-11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1977年12月,筹备成立科学情报研究室。1985年11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同时保留“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的名称。1986年,成为图书馆学、科技情报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1987年,开展国际联机检索终端。1993年,成为图书馆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1993年4月,APTLIN项目(又称“中关村地区书目文献信息共享系统”)实施。1995年,与南京大学联合获得科技情报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1995年6月,开通internet网络。2000年6月,参与组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承担着国家科学图书馆的职能和任务。2001年10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序列。2001年12月,启动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2002年6月,新馆正式投入使用。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序列、牵头建设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组织全院文献情报系统共同建设数字化网络化的科技信息集成服务体系。2006年3月,确定为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筹)。2014年3月19日,正式确定为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下设中科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