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大连教育杂志征文比赛官网

发布时间:

大连教育杂志征文比赛官网

希望同学们看到这个杂志,期刊上刊登的一些征文比赛,都不要参加,全TMD人的,我清楚地记得初中的时候我们学校了好几个人,真不知道相关部门怎么管理的!这么场时间过去了,老术还在,吃一堑,长一智,希望看到的同学不要盲目参加,切记!

大连市教育局:-html国家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是:(一)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研究制定全国教育事业的具体方针、政策并组织实施。(二)研究制定全国教育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拟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规模、速度和步骤,组织、指导、协调全国教育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教育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的实施。(三)负责全国基础教育(含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校外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含社会力量办学),协调、指导、监督区、县(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教育工作。(四)主管全国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负责全国中小学校长资格认定;参与制定全国教育系统人事管理工作的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指导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组织实施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五)统筹管理本部门的教育经费;参与拟定教育经费筹措、教育贷款、教育收费和教育基建投资等方面的规章和办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国家确定的教育经费增长的原则,监测各区、县(国家)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情况,按有关规定对全国教育基本建设和局属教育事业单位经费及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指导全国教育系统内部勤工俭学和校办产业工作。(六)负责全国各类学校网点布局规划调整工作,学校基建、校舍和校产及教育用地的管理。(七)负责管理全国学历教育及考试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我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招生计划。负责继续教育、成人自学考试、扫除青壮年文盲。(八)负责管理并协调、指导教育系统的外事工作;负责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出国留学人员的审核;负责协调同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九)负责国家教育局机关和局属单位劳动工资、人事调配、编制管理及领导干部的考核、管理工作;指导全国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十)指导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十一)组织和指导全国教育科研和教研工作;指导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学会工作。(十二)代政府管理国家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教育督导和评估工作。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十三)负责全国教育系统教育信息的统计分析及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十四)承担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有关具体工作。(十五)承办国家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一般是不能查的,不过期刊出版以后会给您邮寄样刊的

你可以办借读学费要比普通学生贵点根据不同的学校收费标准也不一样好的学校是要找人办才能进去借读的但是问题是高考的时候必须要回户口所在地报名参加也就是你得回丹东高考你要是来借读的话学籍必须在丹东找个高中放着名义上你是丹东那个学校的学生却在大连上学高考报名回丹东那个学校报就是这样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连教育杂志征文比赛

搜索。

《创新教育》经鉴定为非法刊物!查询刊物是否是正规刊物很简单的,在(中国记者网)中输入查询就可以!作为公民,收到这样的以非法刊物起钱财的,请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110即可

追寻大连的城市精神  飞机还未降落,大连的身影就映入眼帘,群山拱卫,绿水环拥,大连就那么静谧地嵌在一片蓬勃而灵秀的绿之间。乃至将要冲人大连的怀抱时,她细巧的眉眼、靓丽的容颜、窈窕的身姿,才全部收入眼中,再而进入心里,让初来大连的人都不自觉地被她征服了。  到过大连的人,都会为她的美丽所震惊,不仅因其傍海而建、倚山而居,占尽了天地的精华,也不仅仅是因为大连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雍容典雅的高楼大厦,一步一种景致、一街一个精品、一楼一款时尚的城市规划,最让人感动的,却是大连的干净整洁,任你在风驰电掣的车上看遍大连的主要街区,驶过在山林间扭着婀娜腰肢的城郊小径;哪怕你挑剔地端详大连人流如织的城市广场、偏僻冷落的街角巷末,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保管你找不出一片果皮纸屑,寻不出一点瑕疵,这种精致、细腻恐怕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大连是东北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历尽沧桑、辉煌百年的老城,在人们的想象中,她多少会有些许历史老城遗留的迹象,像天津的旧城,像北京尚未改造的城中村,像所有老城都难以摆脱的凌乱、破败,然而,大连早巳轻巧地破茧而出,成为一只翩翩起舞的彩蝶。如果说大连尚有历史旧迹的话,大连宾馆就是一个绝好的典例,但那丝毫没有没落、衰败的气息,而是淋漓尽致地透露着古香古色、巍峨壮观和富丽堂皇,为繁华、现代、时尚的大连平添了源远流长、深沉厚重的底蕴。  似乎象征着广阔开放的胸襟,大连的街道没有护栏,也没有中间隔栏,然而,人流如织的城市,却见不到有人斜穿;所有的车辆有如行云流水,没有一辆横向、纵向穿插;所有的公共汽车站点,人们都自觉地排好队伍,老人、孩子则能享受特殊的待遇,被人们搀到队伍的最前面,而后扶坐在车座椅上。这座充满都市气息的现代化城市,处处井然有序,一点儿也不显喧嚣。  大连人的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初秋的夜晚,温润的海风轻拥着这颗流光溢彩的明珠,角角落落便都充溢着一种爽透骨髓的清凉,磅礴的星海广场,灯光璀璨、水激泉涌,远处排成拱形的欧式楼群缀满金黄色的灯火。这时,两情相悦的伴侣们相携着在泉边漫步,女孩子曼妙的身姿倒影在清澈的水里,帅气的小伙儿爽朗的笑声在晶莹的夜空里飞扬,三三两两的人们,或聚坐在广场一隅,或变换着姿势拍照,灿烂的笑容一次次在闪光灯下定格,他们的一言一笑、衣着步履,都与这座青春、文明的城市显得那样般配和谐。  也许只顾了为大连的美丽而惊讶,竟然觉不出这座城市街头的异样。身边的朋友提醒我,大连没有自行车。可不是吗,大连真的没有一个人骑自行车!在我们这个自行车的王国,大连创造了一个奇迹。陪同的人员告诉我们,大连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告别自行车了,经过近二十年的培养,终于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三十岁以上的人不骑了,三十岁以下的很少有人会骑,骑自行车已经只被作为一种休闲、健身的运动了。取而代之的是发达的公交车和大量私家车。我们姑且不去褒贬自行车的有无,单就他们用二十年的功夫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并硬生生地培养起另一种全新的习惯,大连人让我们见识了真正的坚韧不拔、矢志不移和众志成城,有了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事不能如愿所偿呢?人是美丽的大连的风骨,是大连城市的精神!  大连的城市精神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哪怕你刻意地去寻找,想破解大连美丽的秘密,也难以觉察出丝毫的突兀和起落来,时时处处,她都给人以细腻舒坦的感觉。在大连现代博物馆,我们以崇敬的心情参观一幅幅斑驳的油画、一个个历尽沧桑的珍藏、一件件写着辉煌的物事,如同在听大连铿锵崛起的脚步。在品尝大连人艰苦奋斗、无往不胜的辛酸、自豪和骄傲。蓦然,一个无比熟悉的身影闯入眼帘。让人油然而生一种看到大连城市建设“藏宝阁”的释然和感动——那是一尊与真人一样大小的城市清洁工的雕像,就那么赫然地陈列在大厅之中,她身披一件雨衣,一手拿着扫帚,一手拿着簸箕,脸上泛着坚定、从容和圣洁的光辉。讲解员说,大连美丽的城市凝结着清洁工的汗水,这尊雕像是为了铭记他们做出的贡献。清洁工只是大连万千建设者中最普通、最默默无闻的一族,可是,大连人却给了他们至高无上的尊重!  参观青云林海小区时,边走边与随行的工作人员闲聊,他们说,在今年5月28日大连举办的第三届徒步大会上,20万市民在滨海路上排成一条蜿蜒数里的长龙,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过后,路上没有一个纸片,他们都自觉地将垃圾收好,投放到沿途的垃圾桶中,个别徒步者掉落的纸屑也马上被队伍中的“义务工”收拾得干干净净。这时,听得入神的考察团成员正在走过一个路口,一辆出租车早早地停下,耐心地等人们一一地走过才开走,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司机脸上友好、平和的微笑。

大连教育杂志征文比赛2020

我16岁上高一的时候看了《故事会》,看见封底的湖北大学的征文启示,获得三等奖,兴奋的一个星期没有睡好觉,我最后交了50元的工本费用。在班会课的时候,班主任给我颁发了他收到从湖北邮寄过来的薄薄的三等奖获奖证书。从这时候起我更投入到文学创作,信心也更多了,钱是小事,让自己能够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文学热情才是最重要,尽管这东西是用钱买的,但是在那时候幼小的心灵中还是产生了不小的涟漪 上大学的时候还参加了诸如“青年杯”“华夏杯”等等不下五个,都获得了什么优秀奖,三等奖,二等奖,有的还会送刊载你文章的书,基本上都是自称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征文比赛,还可以去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大会等等。一句话,如果你并不缺少这100元左右,我觉得可以去尝试,一般不会人,我们不必要认为这个是沽名调誉,自己认为值就去做,坚持做自己认为没有做错的事情。发文章现在基本上都要钱,所以现在写写自己的博客也很不错,欢迎交流中国科技引文索引数据库

历经近40年的风风雨雨,现已发展成为有32个教学班、1400名在校学生的一所独立的高级中学。我校具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育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丰硕的办学成果,曾被中央教科所课题组授予“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实验点校”,被大连市甘井子区教育局评为“规范化学校”。 学校由“普通高中部”和“国际教学部”两部分组成,位于理工大学北侧东方圣克拉小区,占地面积5k㎡、建筑面积9 k㎡,环境优美,设施现代。有教学楼9座,实验楼一座,有体育馆和报告厅,有学生食堂和宿舍,可提供食宿。在教学楼内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崭新的桌椅,现代化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这一切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和课余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高中的学生与理工大学的优秀学子为伍,与先进青年为邻,时刻感受大学的校园气息,这里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堪称一流。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现有专任教师119人,100%为大学本科学历。其中特级教师7人;研究生学历15人;省级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2人;市、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49人;市、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14人;国家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两人;国家奥林匹克英语竞赛特等指导教师1人;国家高中化学竞赛优秀辅导员1人。 中学特级教师(不全):王跃进、孙桂艺、李辛甲、金钟植、杨彦也享受特殊津贴人员:王跃进、马志科国家级骨干教师:李辛甲省、市骨干教师(不全):高俊生、李嘉、李满、朱晓东、赵希英、王晓林、孔凤君、冷静、李万义 学校秉承“中西融通、传承创新” 的教育理念,以使学生未来成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竞争的国际化创新人才为办学目标,重视学生服务意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领袖气质培养,倡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实行国际化办学,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是辽宁省首家中美高中双学历实验学校。“中美高中双学历”项目合作高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欧文分校、河滨分校美国乔治福克斯大学、堪萨斯大学、奥本大学、德州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杜伦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九州大学 普通班学生成绩(不全) 早在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就取得过令大连市教育界瞩目的成绩。87年高考有一个班级同学同时取得了大连市第一名、第二名、第十一名的优异成绩。94年高考六人达到清华大学录取线,35%的同学考入了重点大学。马延辉 2009届 考入清华大学。王剑晓 2011届当年高考以683分成绩成为大连市理科榜眼,并考入清华大学。杜天启2012届 当年在北大自主招生中获辽宁省文科第一名,并且是当年大连市唯一一位考取北京大学的文科生。穆宇佳2013届 校女篮队长,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精湛的球技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陈祎祺2013届2013年高考以639分成绩获大连市文科榜眼,考入中央财经大学。全宣美2014届 校长推荐北京大学提前录取。在《2014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中,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中培养状元的数量在辽宁省排名第十。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尤其是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都有理工附高学子的身影。 课外实践获奖情况(不全) 4人在“庆祝中国第五届科技活动周”辽宁三市百万青少年“希望之星杯”科技创新尊重知识产权大赛活动中被通报表扬。其中8人的发明通过申请,获得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2014年全国中学生英语创新实践大赛中,我校20多名同学获得国家、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在“庆祝中国第五届科技活动周”、“辽宁三市百万青少年希望之星杯科技创新尊重知识产权大赛”等活动中,有37名同学获得了此次大赛的科技创新设计奖。在大连市2002年高中演讲比赛中王佳萍同学获得大连市演讲比赛第三名。陆平、李伟亮在“建设‘大大连’”征文比赛中分获一等奖。王兴强、尹斌、于昊、朱肖虎等在大连市英语竞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2003年郭冠华在团区委组织的网页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金硕、于晓庆在大连市英语短剧配音比赛中获一等奖。2004年尹恒同学的小说发表在《大连日报·天天副刊》上。2005年赵宇同学在全国化学竞赛中获得三等奖。石博文同学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银奖。王诗钦同学香港国际大赛获小提琴最高奖。2014年语文报杯”全国语文作文大赛任美桐(国家级一等奖,指导教师郑育红)、高二三班石月昊(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教师张杰)、高二四班张知墨(国家级二等奖,指导教师孙桂艺)等27位同学获得获得国家级、省级特等奖和一、二等奖。 我校国际班高一、九班的王嘉悦同学凭借《旅游》一文(指导教师曹娜)获得省级一等奖。 2015年张富淳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获国家赛资格,摘得辽宁省金牌。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青少年作文竞赛、大连市生物竞赛、大连市英语竞赛、大连市高中演讲比赛、大工附高的学生频频获奖。 国际班学生成绩(不全) 梁展成(2011届) 麻省理工学院岳鑫 (2014届)哥伦比亚大学王聪灵 (2014届)哥伦比亚大学周博楠 (2011届)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陈泓霖 (2012届)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胡永成 (2012届)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刘健哲 (2012届)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刘安迪 (2011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程怡珺 (2012届)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林子美 (2012届)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吴秋言 (2013届)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陈青怡 (2013届)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李志雷 (2012届)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刘潜一 (2013届)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刘宇鹏 (2013届)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黄靖媛 (2013届)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谢智俪 (2013届)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慈云竹 (2014届)美国华盛顿大学史千里 (2014届)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任哲栋 (2014届)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徐路瑶 (2012届)美国华盛顿大学王诗悦 (2013届) 美国Reed文理学院杨怡凡 (2012届) 英国剑桥大学韩铭钰 (2012届) 英国剑桥大学费一鸣 (2014届) 英国剑桥大学陈曦 (2012届)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郭晏君(2013届)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刘春瑗 (2013届)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王冬一 (2012届) 英国杜伦大学赖馨慧 (2012届) 英国苏格兰皇家音乐学院张蕾 (2011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淑慧 (2011届)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纪婷婷 (2011届)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马俊 (2011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亓炳臻 (2012届)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回少祥 (2012届)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薛图 (2014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姜皓严 (2012届)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贾天琪 (2013届)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朱俞宣 (2013届)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吕玲慧 (2013届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刘礼龙 (2014届)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胡雪伟 (2011届) 日本东京大学张莲 (2012届)日本京都大学吴宇光 (2012届) 日本京都大学 外语组:国家级、省级、市级及公开发表论文多篇,在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承担了“高中英语学做教学研究”这一课题,并且在2013年7月顺利结题。近年在国家省市各类比赛、竞赛中数十名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多位教师多次在国家、省、市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并出版专著,编辑各种教学资料。 政治组: 一名特级教师,三名骨干教师。多次论文在省级和核心刊物上发表。一人参与大连市高考模拟命题工作,辽宁高考时政热点和高考复习资料编委。一人次参与大连市2013年政治学科期末考试命题工作。在高考中 ,政治学科接连取得佳绩,在会考中,也保持高优秀率和全员通过的好成绩。承办了大连市政治学科优质课大赛,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语文组:充满文化底蕴和睿智的集体,现任教师13人。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12人。区级、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8人,大连市优秀教师2人,辽宁省德育标兵1人。数篇论文获市、省、国家级优秀论文和教研成果奖并发表,数节区、市、省、国家级优质课。 音体美组:师资力量雄厚,有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和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本着“健康第一”和“快乐体育”的指导方针进行体育教学,同时校女子篮球队联系五年获得大连市冠军,并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中学生篮球赛。以培养具有美术特长的学生,为各大优秀院校输送优秀美术人才为宗旨,在王跃进校长的支持下,花巨资为美术班组建了美术资料库,建立了优秀的美术高考团队。     数学组:近十年来共发表几十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完成一项省级教研组课题;共有4节省级公开课,6节市级公开课。 化学组:8人曾获区、市、省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有中学化学教师优质课评比获奖者,有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优秀辅导员。多人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展示公开课、优质课。多名教师的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市级优秀奖。 历史组:多人多次获国家、省、市级优质课及论文。三人为省市骨干教师。 生物组:在国家、省级刊物多人次发表2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多次参与高考教辅材料的编纂和出版。一人多次参加国家和市级公开课大赛并获得奖项。 物理组:多名市学科带头人。三名优秀班主任。其中一人曾主编《高考大综合之物理复习攻略》一书,参编《大连市新课程评价标准》。多人曾指导学生多人次在全国物理竞赛中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多人多次发表论文,并获得奖项。 地理组:4名骨干优秀教师。其中多人的多篇教学论文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优秀论文,一人参与多部教学用书及教辅材料编写以及大连市地理会考和高考模拟考试的命题工作。多次受到《大连晚报》《大连日报》《半岛晨报》的专题报道,多次为全市教师上公开课、演示课。 我校现有社团25个:  文学文化类社团4个:海之星文学社、青禾记者团、七里香诗社、欧美文化社自然科学类5个:天文社、环境保护组、物理兴趣组、化学兴趣组、数学兴趣组艺术类5个:管弦乐队、民乐队、合唱队、舞蹈队、梦之翼动漫社体育社团9个: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毽球社、羽毛球社、健美操队、游泳队、大同围棋社、楚汉象棋社科学技巧社团2个:推理社、魔术社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中女子篮球队创建于2008年。2009年夺得大连市“枫叶杯”“辽师附中杯”等大连市中学生篮球联赛冠军,一鸣惊人,后连续五年包揽大连市中学生篮球各种联赛冠军,成长中的理工附属高女篮突飞猛进,获奖如下:2011年在辽宁省中学生锦标赛上获得第四名2011年在“耐克杯”全国中学生篮球联赛(辽宁赛区)获得第四名2011年正式加入中学生体育协会篮球分会,成为辽宁省第二所中学生体育协会会员学校2012年,“李宁杯”全国中学生篮球联赛(辽宁赛区)勇夺第二名2012年,辽宁省中学生锦标赛获得第四名2013年7月14日-7月21日首次代表辽宁参加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高中举办的“第十届CSBA全国中学生女子篮球锦标赛”中进入16强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2013年8月获得辽宁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冠军2014年,第十届中国中学生体育篮球协会代表大会授予我校女篮“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李东教练荣获国家优秀教练称号在素质教育的摇篮里,已经享誉省内的理工附高女子篮球队在追逐冠军之路上,一路高歌,不断超越,以更快更高的前进姿态,迈出辽宁,走向全国,冲向世界。

希望同学们看到这个杂志,期刊上刊登的一些征文比赛,都不要参加,全TMD人的,我清楚地记得初中的时候我们学校了好几个人,真不知道相关部门怎么管理的!这么场时间过去了,老术还在,吃一堑,长一智,希望看到的同学不要盲目参加,切记!

找到征文页面,再下载专用纸。在电脑上找到《语文报》,再输入征文,找到征文页面,再下载专用纸。获取装订在杂志上的参赛专用稿纸和参赛标志。

大连教育杂志征文比赛获奖

应该算,偶姨夫也读过研,有过这样的经历。

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类。如果是教师论文获奖的话,那么属于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类。其实也要看写的是什么内容方面的文章。

大连教育杂志2021年征文比赛

‍近期,《教育研究》杂志社开展了《教育研究》2021年“年度论文”评选活动。经网络实名推荐、编辑部推荐和专家委员会评定,10篇论文荣获《教育研究》2021年“年度论文”。我们将陆续发布获奖论文,敬请关注!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教授)颁奖词:论文针对当下学校工作者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强势、学校无奈”、“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的消极情绪,从社会产物、社会分支、社会工具三个层面对学校的社会属性进行了逻辑缜密的社会学分析,指出作为社会产物的学校深受社会制约,作为社会分支的学校自身也是社会,作为社会工具的学校理应有所作为,强调学校应努力成为正确、正当的社会工具,避免成为错误、荒谬的社会工具。论文肆笔成书、吐辞为经,为完整准确理解学校的社会属性提供了理性依据。相当一段时间以来,面对来自社会体制、文化传统、现实取向、家长态度、网络作用、社区环境等外部社会的强大复杂且持续不断的压力,不少学校工作者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一种“社会强势、学校无奈”、“左右为难、不知所措”的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对学校工作者坚守教育原点、坚循教育规律、坚持教育改革具有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成为深入推进学校发展亟须克服的思想障碍。上述消极情绪的产生自然有其复杂原因。笔者以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校工作者对于学校的真实社会属性缺乏清醒认识,以致一旦外部社会环境不如己愿,“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之类的无力感、无望感乃至某种程度上的“躺平感”便随之而生。为此,本文的基本任务便是“重申”学校的社会属性,即重申作为“社会产物”的学校深受社会制约,重申作为“社会分支”的学校自身也是社会,重申作为“社会工具”的学校理应有所作为,以便为正确理解“学校究竟是什么”提供稍微理性一点的依据。作为“社会产物” :学校深受社会制约教育是社会的产物,社会也是教育的产物,尽管社会不仅仅是教育的产物。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发生学事实,也是发展性常态。就历史起源而论,教育与社会的历史一样久远,两者可以说相伴而生,并无先后之分;从发展过程来看,教育与社会之间始终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或共长或互损,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可以说,在社会中到处都发生着“教育”。“社会环境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作用……这种‘环境的无意识的影响’难以捉摸而又无处不在。”与此同时,在教育中到处都可感受到“社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家庭的、网络的、社区的各种因素弥漫于、渗透于乃至嵌入教育,社会的影子无处不在。学校则有所不同。虽说学校是教育的一种重要机构,但从历史起源看,学校并非与社会相伴而生,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专门教育机构。②从发展过程看,学校作为教育的一种专门机构而非唯一的组织形式,其存亡兴衰从未听命于学校工作者自身的愿望,而是取决于社会需要。古今中外皆然。换言之,在根本意义上讲,学校是社会的产物,其产生与演变首先是社会需要的结果,而不是相反。是社会左右学校,而不是学校左右社会。虽说学校会反作用于、有时甚至会相当有力地反作用于社会,但总体而言,社会处于强势地位,学校处于弱势地位,学校与社会之间经常呈现出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这是不以学校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也是学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常识。不少学校工作者尽管承认这一客观事实,却不愿面对;虽说知晓这一基本常识,却不时忘却。其实,迄今的教育理论对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这种不平等特性尽管鲜有明确指称,但也早有述及。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便是在述及社会对教育的作用时,更多地将之表述为“制约”、“决定”,诸如“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目的,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社会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制约着课程的设置以及部分内容,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学校的结构,制约着教育和教学的手段”,等等。而在述及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时,则不会将之抬升到与社会对教育的作用相提并论的程度,而是有相当的保留。譬如,在指出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的同时,强调“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等。这里所说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进一步来看,社会对学校的制约不仅体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与社会生产力这些所谓“根本因素”对学校的教育目的、领导权、体制、结构乃至课程等至关重要方面的决定性影响,而且体现在文化传统、现实取向、家长态度、网络作用、社区环境等方方面面的社会因素对学校日常教育实践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譬如,以上者为尊、以权威为尊、以师长为尊的文化传统,不可能不妨碍学校的所谓创新教育;弥漫于社会中的严重的功利主义取向,不可能不影响学校坚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原点;持有错误观念或出于自私动机而采取不支持不合作态度的家长,每每成为学校推行合理教育改革的极大阻力;网络社会中丰富、灵活、有趣、迅捷的信息传播对学生的强劲吸引力,几乎每天都在向学校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提出巨大挑战;对学校而言绝非可有可无的“社区关系”首先取决于学校所处的社区环境(经济、交通、建筑、人口、阶层、文明、民情等),凡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复杂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极大地制约着学校日常教育实践可能达到的丰富性、深刻性及创新性的程度。再进一步来看,作为学校中具体教育活动之两大主体的教师与学生本身,也是社会的产物。学生并非一张白纸,学生在成为学生之前已经持有在包括家庭在内的社会中生存与生活的经历,已经通过家庭、伙伴群体、网络及社区环境进行了一定的知识性学习与社会性学习,已经形成刻有种种社会烙印(经济阶层、社会地位、文化属性、地域特征、性别等)的个体特征,包括价值取向、文化偏好、行为方式、性格特点等;而且在成为学生之后,依然会在包括家庭在内的社会中生存与生活,依然会在这样的生存与生活中进行各种各样的知识性学习与社会性学习,依然会被刻上种种社会烙印。因此,学生并不只是一些学校工作者浪漫而“片面”界定的“儿童”,学生也是“社会成员”,并且是已经刻有且将持续刻有种种社会烙印的社会成员。在学生身上,社会的影子无处不在。这种社会的影子不可能不对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产生重要乃至关键影响。教师更是自不待言。教师从来都不仅仅是“ 学校成员 ”,而且是并首先是“ 社会成员”。教师首先不是受学校委托,而是受社会委托承担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即所谓“社会代表者”角色。作为与学生无亲无故的成年人,教师与社会之间实际上订有一份“契约”,教师必须按照这份“契约”的要求,“代表”社会引导学生成长发展。这份“契约”在基本层面上规限着教师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社会对教师的制约,首先体现在这份“契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这里所说的“社会”是指“ 社会统治阶层 ”,也可以指“ 主流社会”。与此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并非仅仅在学校里工作,而是也在社会中生存与生活。教师在成为教师之前,同样已经通过家庭、朋友、网络及社区环境进行了诸多知识性学习与社会性学习,已经拥有自己的生活史与受教育史,已经形成刻有相当深度的特定社会烙印(经济阶层、社会地位、文化属性、地域特征、性别等)的某些个体特征,包括价值取向、文化偏好、行为方式、性格特点等。教师从来都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人”。在教师身上,社会的影子更是无处不在。社会左右着学校的存亡兴衰,社会影响着学校的日常实践,社会在作为学校之主体的教师与学生身上刻有各种各样的烙印。学校,便如此这般深受社会制约。作为“社会分支”:学校自身也是社会对于“生产者”来说,“产物”的存在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分离性的,即产物被生产出来后并不会成为生产者自身的组成部分,而是与生产者相分离的一种独立存在,如汽车、桥梁、楼宇、食品、药品、玩具等。另一种是汇入性的,即产物被生产出来后便成为生产者的组成部分。学校属于后一种类型,它经由社会设立之后便成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校不仅是一种“社会产物”,而且是一种“社会分支”。这就不能不首先对“学校与社会”这一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并被视为不言自明的表述稍加推敲。在笔者看来,使用“学校与社会”这个表述实际上需要设定一种逻辑。第一,“学校”与“社会”相互独立于对方;第二,由一可得,学校不在社会之中,而在社会之外;第三,由二可得,学校自身并不是社会。如此便可说学校“与”社会,便可罗列两者之间的种种关系,诸如相互区隔、相互冲突、相互妥协、相互合作,等等。然而,上述逻辑并不成立,因为与实际状况不符。第一,“社会”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巨型复合系统,学校本身便是这个巨型复合系统的组成部分,现实中并不存在将学校剔除在外的社会;第二,由一可得,学校不在别处,学校就在社会之中,现实中也不存在独立于、孤悬于社会之外的学校;第三,由二可得,学校自身也是一种社会,是整个社会中的一个“子社会”、一个分支,这一点并不因学校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或社会机构的自身特点而转移。事实上,大社会中有诸多子社会,每个子社会都有自身特点,并因此成为区别于其他子社会的一个个特殊的子社会,于是便有工厂、村庄、学校、商场、医院、官府、军队等各个不同的子社会之间的差别。由此不难看出,“学校与社会”这一表述存在逻辑上的问题。说“学校与社会”,便等于说“学校与包括学校在内的整个社会”了,即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区隔、冲突、妥协及合作中也包括学校同其自身的区隔、冲突、妥协及合作了。这在逻辑上就不能自洽了。因此,“学校与社会”这一表述是不准确的,容易产生把学校排除在社会之外的歧义。准确的表述应当是“学校与外部社会”。所谓“外部社会”,是指“除了学校这一子社会的其他所有子社会的总和”,或者说是将学校“抽离”后的“剩余社会”。真实的抽离自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为研究方便起见而在思想上把学校从社会中权且抽离出来。不过,由于存在着约定俗成这一语用学因素的影响,人们很难弃用迄今已经用惯了的“学校与社会”这一表述,而改用“学校与外部社会”。但需要意识到的是,所谓“学校与社会”,其实际涵义是“学校与外部社会”。既然学校是社会分支,既然学校自身也是一个小社会,那么,学校便既姓“教”,也姓“社”了。说学校姓“教”,相信没有哪位学校工作者会持有异议 —— 学校是为了实现特定教育目的而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尽管除此之外学校设立者可能还有其他目的);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尽管教师与学生同时也都是学习者);列入学校课表的课程是系统的教育文化(尽管教师实际所传递、学生实际所学习的未必都是教育文化);班级是教育组织(尽管这里所说的“教育”被期待含有更多的“自我教育”成分);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尽管课堂教学中也不时会发生反教育的事情)……说学校也姓“社”,未必能得到一些学校工作者认同。但学校也姓“社”、而且首先姓“社”乃是客观事实 —— 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也是而且首先是社会机构(尽管学校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特殊社会机构);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与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也是而且首先是社会角色(尽管教师与学生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为基本交往中介的特殊社会角色);作为教育文化的课程也是而且首先是社会文化(尽管课程是根据特定价值取向选择出来的特殊社会文化);作为教育组织的班级也是而且首先是社会组织(尽管班级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特殊社会组织);作为教育活动的课堂教学也是而且首先是社会活动(尽管课堂教学是由区别于其他任何社会成员的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特殊社会活动)。同理,学校中的制度、规范、资源、机会乃至建筑物、设施设备等,都是而且首先都是整个社会的制度、规范、资源、机会、建筑、设施设备的组成部分,都是“社会性存在”,尽管它们因为属于学校、服务于学校中的教育活动而同时也成为“教育性存在”。可以说,不论学校具有怎样的教育特性,以及成为怎样的教育机构,其作为“社会分支”的属性都不会消除,其自身都是一个小社会,都是一种社会场域。如此来看,所谓“学校日常生活”也是而且首先是一种社会生活,即“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学校生活”或“学校中的社会生活”,尽管它是围绕专门的教与学而展开的一种特殊社会生活。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与学生在学校这一社会分支中,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存在着、生活着,这是我们不可因专注于“教育本身”或因抱有深切“教育情怀”而有意无意忽视乃至回避的一个社会事实。正是在学校这一社会分支中、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不同教师与不同学生所占据的位置高低有别,所拥有的资本丰匮有别,所享有的资源优次有别,所获取的机会多寡有别,所实现的发展大小有别,所得到的评价褒贬有别,因此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竞争与冲突、妥协与合作。也正是在学校这一社会分支中、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不同教师与不同学生在各自的立场、角度及程度上感知着或简单或复杂的“社会结构”,经历着或顺畅或曲折的“社会过程”,积累着或快乐或痛苦的“社会体验”。进一步来看,虽说学校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学校也因此而使自身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但育人这一目的本身便首先属于社会期待的范畴,并因此而具有“社会”属性。如前所述,正因为社会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有目的有计划地育人,学校才应运而生。育人并不能说是学校工作者的自我要求,而与社会期待毫无干系;何况学校工作者所拥有的“社会代表者”这一制度性身份本身也是社会委托的。而且,不论人们如何强调学校应当育什么人、如何育人,学校育人的结果都必定会使学生成为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人。原因仍然在于,学校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要素或基本范畴同样也存在于、作用于学校生活之中。诸如,目的与手段、平等与歧视、自由与约束、独立与依附、协商与专断、权利与义务、权力与监督、个人与群体、垄断与共享、竞争与合作、冲突与和谐,等等。学生在学校中接受教育、进行学习、参与活动、与人相处,其实也是在过而且首先是在过一种社会生活,区别只在于过的是怎样的社会生活,在于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生活的学校生活给学生带来的是充实的还是空虚的经历,使学生产生的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体验,让学生获得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感悟,给学生留下的是乐于分享的还是不愿提及的记忆。学生经由“学校中的社会生活”不断积累而成的这些“社会性”经历、体验、感悟及记忆,不仅极大影响着学生当下的“社会性发展”,而且也在相当程度上奠基着学生未来的“社会性生存”的可能。不论学校因其是专门教育机构而具有着怎样的特殊性,学校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学校由各种社会性存在构成,学校日常生活也是社会生活。这样的学校自身不是小社会又是什么呢?作为“社会工具”:学校理应有所作为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往往把学校只当作实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社会目标的工具,学校则常常将自身混同于外部社会,罔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责任,干了不少违背教育基本规律与基本常识的荒谬事。对于这一错误偏向,这些年来教育界进行了持续的反思与批判,强调教育不能成为只是对社会盲目有求必应、亦步亦趋的工具,教育对于社会既需要适应也需要超越;强调教育有其不可违背的基本规律与基本常识,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发展,教育的原点在于育人。这些反思与批判无疑是正确的、中肯的,但也有一些反思与批判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些反思与批判把教育的特殊性强调到极致,以至于完全否定学校(教育)具有“社会工具”这一属性。在这些反思与批判中,“社会工具”成了一个贬义词。其实,“社会工具”只是一个中性概念,是对学校影响社会这一作用的一种表述。对于学校的“社会工具”这一属性,可从社会期待、学校取向及客观结果三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从社会期待来看,学校被视为“社会工具”。社会之所以设立学校,是希望学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社会不会做“赔本的买卖”,不可能只管设立学校而没有任何期求。社会设立学校、把学校当作实现自己的目的的工具是合乎逻辑的,也是迄今为止尚未见有任何例外的客观事实。当然,社会期待学校成为自己的工具是一回事,社会对于学校的具体期待是否吻合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是否符合教育基本规律与基本常识,则是另一回事。社会对于学校的期待可能是正确、正当的,符合教育基本规律与基本常识;也可能是错误、荒谬的,违背教育基本规律与基本常识。对于正确、正当的社会期待,学校没有理由不予回应、不予满足。在这个意义上,学校是可以承担“社会工具”这一角色的。第二,从学校取向来讲,学校想成为“社会工具”。任何一所真正期盼社会向好发展的学校都不可能不把自己的教育同这种期盼关联起来,不可能不想通过自己的教育为社会向好发展有所贡献。而只要学校对社会及自身抱有这样的期盼,那就意味着学校也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种“社会工具”的,即推动社会向好发展的工具。学校抱有这样的期盼,同样无可非议。至于学校对社会及自身的期盼与社会对学校的期待是否吻合,则同样是另一个问题。当然,倘若学校根本没有对于社会向好发展的期盼,根本没有对于自身为社会向好发展有所贡献的期盼,那就另当别论了。这样的学校,其存在价值本身便十分可疑。第三,就客观结果而言,学校总归是“社会工具”。学校的教育不论出于怎样的动机,其结果都会对特定社会的形成、维护或强化有所“贡献”,并因此而在事实上成为形成、维持或强化特定社会的一种“工具”。这同样既合乎逻辑,也符合事实。方便起见,不妨设想有“自我中心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与“共生共进共存共荣的和谐社会”这两种“纯粹类型”①意义上的社会类型。倘若学校通过教育培养出一茬又一茬充满爱心、正义感及智慧的人来,那么,学校便会在事实上成为形成、维护或强化“共生共进共存共荣的和谐社会”的一种工具;与之相反,倘若学校教育的结果只是制造出一批又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来,那么,学校便会在事实上成为形成、维护或强化“自我中心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的一种工具;而倘若(说的是“倘若”)学校教育的结果既培养出充满爱心、正义感及智慧的人,又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来,则学校便事实上既在为形成、维护或强化“共生共进共存共荣的和谐社会”增砖添瓦,也在为形成、维护或强化“自我中心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加油添酱。两种工具孰主孰次,孰重孰轻,因情而异。总之,学校工作者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其教育的客观结果总归会使学校对特定社会的形成、维护或强化有所“贡献”,并因此而成为特定的“社会工具”,这同样是不以学校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客观事实。换言之,至少就客观结果而言,对于建设美好社会来说,学校不是起推动作用、实现正向功能,便是起阻碍作用、产生负向功能,或者兼而有之。说得极端一点,学校不是功臣,便是罪人,或者兼而有之。既然如此,那么,即便从权衡利弊的角度考虑,则怀抱教育理想、听从教育良知、端正办学动机、实施正确教育,努力成为建设美好社会的功臣而非罪人,理应成为学校的不二选择。因此,问题不在于学校到底是不是、究竟该不该成为“社会工具”,而在于学校到底是怎样的、究竟该成为怎样的“社会工具”。在这个意义上,学校不仅无需忌惮成为“社会工具”,而且应努力成为正确、正当的“社会工具”,避免成为错误、荒谬的“社会工具”。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校是不可以“躺平”的。学校“躺平”的结果,绝不仅仅是无法成为正确、正当的“社会工具”,以至于无法成为建设美好社会的功臣的问题,而且极有可能会、甚至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错误、荒谬的“社会工具”,成为实际上阻碍建设美好社会的罪人。诚然,面对外部社会强大、复杂且持续不断的压力,究竟如何才能坚守教育原点、坚循教育规律、坚持教育改革,从而成为正确、正当的“社会工具”,成为建设美好社会的功臣,这对如今的学校既是严肃挑战,也是严峻考验。它挑战着、考验着学校工作者的良知、勇气及智慧。具体来说,它既需要学校工作者怀有推动社会向好发展的基本良知,也需要学校工作者具有坚韧不拔持续探索的足够勇气,还需要学校工作者拥有冷静审视巧妙应对的实践智慧。而全面、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学校的真实社会属性,切实认识到作为“社会产物”的学校深受社会制约、不可能一切都如己所愿,切实认识到作为“社会分支”的学校自身便是小社会、学校日常生活其实也是社会生活,切实认识到作为“社会工具”的学校别无他择、唯有努力成为正确正当的“社会工具”—— 所有这些,乃是学校工作者实事求是地遵循良知、展示勇气、运用智慧的必要思想基础。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才有可能面对任何外部社会环境,做到既不耽于遐想、盲目乐观,以至于脱离现实、每每事与愿违;也不怨天尤人、盲目悲观,以至于就此躺平、放弃应有努力。若无这样的思想基础,则良知、勇气及智慧都有可能走向极端,以致异化:良知或会催生出过高期待学校力量的浪漫主义乃至激进主义,勇气或会演变为缺乏理智、不讲策略的鲁莽,智慧或会成为圆滑自保、回避担当的代名词。总之,在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空前复杂的如今境况中,学校工作者需要如其所是地认识学校的真实社会属性,恰如其分地把握学校的当为与能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使学校为社会向好发展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第12期

搜索。

1、第二届流光物语征文大赛 投稿时间:2021年3月1日——2021年9月31日2、第三届塔读小说校园征文大赛 投稿时间:2021年06月21日——09月15日3、“网易LOFTER”杯第二十四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 投稿时间:2021年05月1日——2021-11月10日4、第十二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 投稿时间:2021年04月23日~2021年12月31日5、全国大学生第八届“野草文学奖”邀请赛 投稿时间:截止到2021年11月8日上面列举了2021年适合大学生参加的征文比赛,还有很多日期错过了没有列举出来,如果想要详细了解的话自己做个功课!或者关注会查查官网上新比赛信息。另外:比赛信息多,注意不要错过各大比赛平台的截止投稿日期哦

如果说学校比社会好,学校其实也是小社会,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少了一些社会上的尔虞我诈,多了些是天真烂漫,少了些社会上的风吹雨打,多了梦想和幻想空间,学校是一个孵化基地,遮风挡雨,社会是一块试金石,把理想和现实变得更骨感。所以学校比社会好,只有珍惜学校的美好时光,把基础知识打牢,到了社会才饥经得起风吹雨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