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主编

发布时间: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主编

重型音乐摇滚大约在20左右

中国音乐学 《中国音乐学》杂志社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编辑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黄钟 武汉音乐学院《黄钟》编辑部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编辑部 音乐艺术 《音乐艺术》编辑部 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交响》编辑部 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乐府新声》编辑部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西方学者藏人音乐研究举要》,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CSSCI),2012年第1期。《历史证据、历史建构与历时变迁:仪式音乐研究三视界》,发表于《中国音乐学》(CSSCI),2011年第3期。《亲缘与地缘:侗族大歌与南侗传统社会结构研究》(上),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CSSCI),2011年第1期。《亲缘与地缘:侗族大歌与南侗传统社会结构研究》(下),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CSSCI),2011年第2期。《英语学界中国信仰仪式音乐研究述论》,发表于《世界宗教文化》(CSSCI),2011年第5期。《社会结构变迁与侗族大歌保护的多重两难》,载于《中华文化论坛》(CSSCI扩展),2011年第3期。《『局内-局外』观与仪式音乐形态研究:以九篇英文文献为例》,发表于《歌海》,2011年第3期。《圣俗之间声谱之中:再论南侗祭萨仪式中的『哆耶』展演》,发表于《民族学刊》,2011年第4期。《南侗正月萨玛祭祀仪式音声声谱与社群结构研究》,载于曹本冶 主编:《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北、西南、华东增补合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5月。《评杨民康专著《本土化与现代性:云南少数民族基督教仪式音乐研究》》,载于王铭铭 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20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7月。《仪式音乐英语文献》,载于曹本冶 主编:《仪式音声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11月。《仪式中音声:音声声谱、天人关系与社群结构:以南侗『正月祭萨仪式』为例的理论实践》,载于曹本冶 主编:《仪式音声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11月。《南侗“祭萨”:音声声谱、天人观念与社群结构》,载于曹本冶 主编:《大音》第二卷,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12月。《『嘎老』名实考:兼论侗族大歌一词的多重内涵》,载于《中国音乐学》(CSSCI),2008年第2期。《『果卜冈』仪式:嘎老传统与侗人时空观的养成》,载于曹本冶 主编:《中国民间信仰仪式音乐研究·华南卷》,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7月。《小黄侗寨『嘎老』传承的考察与研究》,载于管建华 主编:《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西安:陜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南侗『歌师』述论》(该文已被CSSCI收录),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CSSCI),2003年第1期。该文同时被收录至张中笑 杨方刚 主编《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跨文化理解:认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三个视界》,载于《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CSSCI),2003年第4期。《南侗嘎老传承的当代变迁及文化意义》,载于《贵州民族研究》(CSSCI)2003年第4期。《多元文化、世界音乐与母语传承》,载于《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CSSCI),2000年第4期。《乡间与校园:侗歌传承的两种形态》,载于《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CSSCI),2000年第4期。 《我与音乐人类学·当下最关注的论题(4):萧梅教授访谈录》,载于《音乐艺术》(CSSCI),2008年第4期。《冯光钰教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访谈录》,发表于《音乐探索》(CSSCI),2011年第1期。《西南少数民族暨跨界族群音乐研究25年回眸——杨民康研究员学术访谈》载于《音乐探索》(CSSCI),2012年第1期。《巴蜀古琴四人谈:曾成伟琴学访谈》载于《音乐探索》(CSSCI),2012年第3期。编译:吴犇 原文:《音乐学术,西方与东方:藏人音乐作为个案研究》,载于《音乐探索》(CSSCI),2012年第1期。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主编名单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代表性著作:“《中国民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中国民间音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中国民歌艺术欣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代表性论文:“河南方言对河南筝曲风格的影响,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4汉语语音的声、韵因素在汉族民间歌唱中的作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4靠科学态度弘扬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谈民族音乐学者的素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3

张文刚,作曲家。广西合浦人。1939年入重庆音乐干训班学习声乐和作曲理论,1940年与”新音乐社”建立联系,从此走上创作道路。1943年进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作曲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抗战胜利后,与李凌、孙慎等合办上海中华音乐学校。1947年在上海主持中华音乐院工作。建国后,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部任副主任兼作曲系主任,在中央音乐学院工作团,中央歌舞团和中央乐团从事创作。曾任《儿童音乐》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作品有三、四百首之多,主要有歌曲《牧羊女》、《把自由还给我们》、《我们要吃饭》、《忆江南》(同名电影主题歌)、《风雨进行曲》(影片《鸡鸣早看天》插曲)、《在祖国和平土地上》、《七色光》、《穆斯林姑娘》、《再见、大海》、《我们快乐地歌唱》、合唱《壮士骑马打仗去了》、《向秀丽》、《僾尼人的歌》等。大合唱《飞虎山故事大合唱》以及钢琴曲,小提琴曲及管弦乐与朗诵等。1951年获罗马尼亚“人民友谊”歌曲国际比赛三等奖,少儿歌曲集《我们的田野》获全国儿童文艺创作评比一等奖。出版有少儿歌曲集《我们的田野》。1989年在京举行个人作品音乐会。湖南文理学院教授  基本信息:  张文刚,男,1959年出生,湖南安乡人。研究生学历。湖南文理学院 [1]中文系教授,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丁玲研究会会员,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常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详细介绍:  张文刚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艺美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出版著作2部,参编著作4部,先后在《光明日报》、《文艺报》、《青年文学》、《中国图书评论》、《求索》、《理论与创作》等报刊发表学术文章50多篇。有5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和《文艺理论》全文复印。科研方向主要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其中以中国新诗和地方作家作品为重点)和文艺美学为主,形成了两个研究方向、三个研究系列。1、中国新诗研究系列。主持了省级科研课题“中国新诗意象论”,研究成果将以专著形式于近期内出版,目前已撰写出一组文章发表在《湖南社会科学》、《湖南大学学报》、《河南大学学报》、《海南大学学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对中国新诗进行系统的意象分析,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工作。2、地方作家作品研究。已于2002年上半年出版专著《武陵作家论》(远方出版社出版)。该书以20世纪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湖湘大地沅澧流域作家群为评析对象,评论领域涉及各种文学体式。既勾勒作家作品的个性特征和地域色彩,又把对个体作家作品的研究上升到对文艺现象、创作态势和审美观念的观照与思考;既有理性梳理和深度分析,又有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和诗意体悟。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元洛教授在该书序言中写道:“姑不论此书所具有的地方文学与地方文献的价值,作者的敬业与奉献的精神,就足以令人肃然起敬的了,何况他所评说的有些作家,其影响也远远超过了有限的地域,更何况他今日所鼓吹的某些星星之火,明日可能一发而成燎原之焰。”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本地区现当代群体作家研究的空白。3、文艺鉴赏美学研究。已于2001年出版专著《中国现代文艺鉴赏理论概观》(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宏观的角度,用系统的方法对20世纪已取得的文艺鉴赏理论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既有鉴赏理论方面的深刻性和系统性,又有审美实践方面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这一项研究工作,开文艺鉴赏美学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之先河。   张文刚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追求并开始形成了“诗化评论”的研究风格。

中央音乐学院杂志编辑主编

文化部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文化部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专家委员、文化部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乐器专家组组长、文化部演艺场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文化部《演艺设备与科技》杂志编辑委员、文化部《乐器新视野》副主编、文化部重点课题《中国民族乐器音响标准库》课题组副组长、文化部重点课题《中国民族乐器琴弦综合研究》课题组副组长、中国录音师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合唱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央电视台第二届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初赛、复赛、决赛评委、中国贸易报《中国模式》专刊顾问、吉林省文化厅顾问、中央音乐学院现代电子音乐中心访问学者、国庆六十周年群众游行指挥部专家组成员、国庆六十周年指挥部第五分指挥部中国戏曲学院分团团长、国庆六十周年庆典活动42方阵专家组副组长、现场调度总指挥、2010年上海世博会北京周活动总导演等。

刘半农(1891-1934),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原名寿彭,改名复,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后以字行,笔名有寒星、范奴冬等,1891年05月27日(农历4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城内西横街,祖籍湖南省南沙市。他4岁从父识字,6岁入塾。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江阴翰墨林小学,三十三年入常州府中学。宣统三年(1911年)初,回翰墨林小学任教。辛亥革命爆发,刘半农北走靖江,以书牍翻译之事佐戎幕。民国元年(1912年)2月,因不满军队内部的混乱,旋回乡参加演文明戏,筹款支援革命。3月,和弟弟刘天华同往上海,先后任开明剧社编辑,《中华新报》特约编译员,中华书局编译员,发表了《玉簪花》、《髯侠复仇记》等小说。民国6年,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发表了《我之文学改良观》、《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两文,阐述对改革散文、韵文、诗歌、小说、戏曲等方面的意见,主张以白话文为正宗,吸收文言的优点,不用不通之文字,破坏旧韵,重造新韵,增多诗体,注意分段,采用标点等,尤其强调“将古人作文之死格式推翻”。是年夏,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邀,出任国立北京大学预科国文教员。民国7年,他与钱玄同一起在《新青年》上“合演双簧”,钱化名王敬轩写信给《新青年》,提出种种理由反对白话文,刘写文从正面逐条驳斥,为当时新旧文学争论的著名事件。刘还创造了“她”、“它”字用法,受到鲁迅称赞。他在北大教授应用文时,反对八股程式,重视实用,发表了《应用文教授》,著有《中国文法通论》及《学徒苦》、《卖萝卜人》、《叫我如何不想她》等白话诗。他的无韵诗语言明快,思想进步,广为流传。还征集到几千首歌谣,整理发表140余首,开创了研究民间文艺的先河。 民国8年4月,刘半农被推选为国语统一筹备会会员,起草《国语统一进行方法案》,提出改国文为国语及编纂辞典等主张。民国9年5月,被推为国语辞典委员会委员。不久,经北京政府教育部派遣出国留学。初至英国,入伦敦大学,次年转入法国巴黎大学,主攻实验语言学。民国12年,撰写《守温三十六字母排列法之研究》和《实验 四母之结果》两文。次年出版《四声实验录》,除介绍有关语言知识和实验方法外,对四声的本质做了探讨。民国14年,写了法文《汉语字声实验录》、《国语运动略史》博士试论文;并发明“刘氏音鼓甲种”与“声调推断尺”(即刘氏尺)等测算语言乐律的仪器,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被巴黎语言学会推为会员。同年夏,又获法兰西研究院伏尔内语言学专奖。是年秋回国,任北大中国文学系教授及研究所国学门导师,致力于语言学研究。民国15年,所译《茶花女》剧本出版。翌年,奉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刘半农为表示对教育部长刘哲的不满,辞去国立各校讲席。次年,国民党南京政府任命刘为特约著述员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民国18年,复任北大国文系教授,兼任辅仁大学教务长。次年5月,又兼北平大学女子学院院长。在此期间,他先后调查方言二三百种,编成《调查中国方言音标总表》一册,出版《宋元以来俗字谱》一书。民国20年夏,任北大文学院研究教授,主管研究院文史部事,从事语音乐研究和大辞典编纂工作,陆续发表《释吃》、《释来去》诸文。“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撰写《反日救国的一条正路》等文章,坚决主张抗日。民国22年,编成《中小词典》,并附有他创造的“点直曲检字法”。是年4月,他不顾白色恐怖,与钱 玄同等12人联名发出为李大钊烈士举行公葬的募款书,并书写墓志和墓碑。同年暑期,他走访河南、上海,亲测古乐器音律,并在巩县石窟市及洛阳龙门发现北朝和唐代的乐舞造象。次年,发表《西汉时代的日晷》等文章。同年暑假,带领白涤洲等4人沿平绥线去调查西北地区方言,染回归热,医治无效,于7月14日在北平逝世。蔡元培为之撰写碑铭。刘曾自编《半农杂文》集,他的主要作品大部分收集在里面。 刘北茂(1908-1981),字寿元,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1908年生于张家港市南沙镇(原属江阴)。在其兄长刘半农和刘天华的指点和熏陶之下,他自幼酷爱音乐,学生时代便已掌握了多种中外乐器的演奏技巧,对二胡、琵琶、笛子等民族乐器尤为擅长。 在两位兄长的全力资助下,1927年,刘北茂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尔后,他曾先后在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女子文理学院、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从事英语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北京沦陷,日伪以重金相聘,刘北茂断然拒绝,表现了华夏子孙伟大的民族气节。后来,为继承和发扬先兄刘天华“改进国乐”的遗愿,他于1942年毅然放弃英语副教授的职衔,到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任教,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音乐教学和演奏工作之中。由于自幼就在这方面有着颇为厚实的基础,加上又潜心地作了矢志不渝的刻苦努力,他终于在音乐领域里取得了极为出色的成绩。 解放以后,刘北茂出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1955年到1957年,他临时任教于中国盲人训练班,培养出了甘柏林等一批著名的盲人二胡演奏家。1958年,他借调到安徽省艺术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任教,并任安徽省第三届政协委员、文联委员以及音乐协会理事等职,为培养音乐新人,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事业,作出了他所能作出的最大贡献。 跟他的两位兄长一样,对生他养他的香山大地,刘北茂也“情眷眷而怀归”,曾数度返回故里,去田塍间采风,为乡亲们演奏,跟故乡人民一直保持着深深的血肉之情。 到了晚年,刘北茂不幸双腿瘫痪,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音乐创作。他一生写下了百余首二胡曲,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汉江潮》、《前进操》、《漂泊者之歌》、《乘风破浪》、《小花鼓》、《太阳照耀着祖国边疆》、《欢乐舞曲》、《独弦曲》、《欢送》、《千里淮北赛江南》、《缅怀》、《迎朝晖》、《流芳曲》、《哀思》等。后来,《哀思》一曲又在他的指导下由其子刘育熙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曾在纪念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音乐作品比赛中荣获国家创作和演出一等奖。 1981年,刘北茂不幸与世长辞。次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北京二胡研究会、北京乐器学会等单位,为纪念刘北茂逝世一周年,联合举办了“刘北茂作品广播音乐会”,介绍了他创作的15首二胡独奏曲和4首民乐合奏曲,以表示对他的深深的怀念。 刘天华(1895-1932),字寿椿,江苏省江阴县城内西横街人,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杰出的民族音乐家。1895年02月04日出生。父刘宝珊是个寒士。系刘半农之弟,刘北茂之兄。幼时就读于翰墨林小学,酷爱音乐。家近涌塔庵、孔庙,每逢僧家佛事或春秋丁祭,好静听钟鼓、管弦之声,乐而忘返、清宣统元年(1909),考取常州府中学堂,参加校内军乐队,吹小号、军笛。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学堂停办,辍学回家。时江阴光复,他参加维持地方治安的青年团,掌军号。民国元年(1912)随刘半农去上海,进开明剧社乐队工作,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学习,掌握多种西洋管弦乐器演奏艺术,并萌生改进国乐的想法。2年剧社解散,失业回澄。先后在华士澄华小学和城区澄西小学任音乐教员。曾以顾山丝竹高手周少梅为师,学习二胡、琵琶演奏技艺。4年春,父丧,又失业,贫病交迫,每日拉二胡,抒发内心的忧愤,形成《病中吟》初稿。4年秋,受聘常州母校担任音乐教员,后利用暑假外出寻师学艺和采风,向崇明派琵琶演奏家沈肇洲学瀛洲古调,去河南开封学古琴。10年暑假返回江阴,约音乐爱好者组织国乐研究会,切磋江南丝竹和吹打乐。并邀周少梅、黄致君、澈尘和尚等国乐名家数十人公开演奏,极一时之盛。11年去北京,先后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执教。为沟通中西乐理,丰富演奏艺术,发扬祖国民族音乐的特长,于17年创办国乐改进社,主编《音乐杂志》。以二胡为中心,开展演奏、创作、教学研究活动。广泛搜集民间乐曲,京昆小曲,请街头杂耍艺人到院中一起吹奏,记下曲调,谱作新声,改进民族器乐二胡、琵琶。借鉴欧洲小提琴的教学方法,创作一批二胡和琵琶练习曲,使二胡、琵琶的教学规范化、科学化。并对我国传统的工尺谱作了比较科学的改进。18年,曾为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等记录唱腔曲谱,翻成五线谱,写出《梅兰芳歌曲谱》,开创京剧唱腔固定成谱的先河。19年12月,刘天华在北京饭店大厅举行音乐会,把中国民族音乐介绍给中外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演奏代表作二胡曲《良宵》、《光明行》、《空山鸟语》和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每当一曲终了,全场掌声雷动。21年5月31日,去北京天桥听写锣鼓经,不幸染上猩红热,治疗无效,于06月08日去世。 半梦恍惚中,这首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由刘半农词、赵元任谱曲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又再次萦绕我脑海说是一种冲动,不如说是一种情结! 儿时是在极“左”笼罩下的中国长大,带“情”字的东西如情歌、情诗、情感电影等等,除能被贴上所谓“革命”红色标签的东西外,多数都被扣上了“封、资、修”的帽子而被打倒。人们的思想被禁锢、情感被压制、嘴被贴上了封条、言论失去了自由,五彩的世界被“左”的“红色海洋”吞食!人性被压抑、人格被扭曲、良知被泯灭、文化遭践踏、历史被颠倒、真理被掩埋而谬误猖獗、法律制度与文明几乎丧失殆尽殆还有什么比那个世道更黑暗呢?! 就在那样的情形下,我从父亲嘴里知道了屈原的《离骚》、白居易的《红线毯》、岳飞的《满江红》,以及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也听到蔡文姬搜集整理的《胡笳十八拍》、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我们没能听到父亲高亢嘹亮的歌声,只能听到父亲用浑厚低沉的男中音在夜色的家中低吟。从此,它们走进了我的精神世界从不曾离去,而且随着日后重温那些书籍和重听那些歌曲,了解它们的背景和内涵后便深根蒂固了! 夜里3点醒来后,却怎么也无法再入睡,“天上飘著些微云, 地上吹著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著海洋, 海洋恋爱著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 燕子你说些什麼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几句男士美声演唱的歌声一直在耳边回荡!躺在床上,实在按奈不住想欣赏这歌曲,于是在这寒夜里披衣起来,打开电脑搜索,可哪里也找不到。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叫我怎能不想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摄影学家刘半农于1920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实习语音学时所作。 刘半农生于1891年5月29日,卒于1934年7月14日,年仅43岁。原名寿彭,后改名复,初字半侬,时用瓣秾,后改字半农,号曲庵。江苏汀阴人,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 刘半农到伦敦后不久,于1920年9月4日创作了一首题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小诗。这首诗很快便被同在伦敦留学的赵元任谱成歌曲,随后在国内传唱开来,流行至今。有人说,《教我如何不想她》是一首写给女友的情歌。但更多的人认为,"她"字在这里代表的是中国,这首诗应该是刘半农在异国他乡思念祖国家乡的心声。《教我如何不想她》之“她”字,也是刘半家所首创。汉字中之“他”本无男女之分,因此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或自行创作文学作品,均感不便。初时,人们以“伊”字作为女性之“他”,如鲁迅早期小说《阿q正传》、《祝福》等,均用“伊”字来代替女性之“他”。然而,“他”与“伊”为截然不同之二字,用起来仍有不少麻烦,刘半农考虑及此,反复琢磨,乃首创“她”字以作女性之“他”,后来得到社会认可,“她”字到处通行,并载入了字典。 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 刘半农到北大后,自知资历浅,所以十分勤奋,讲课很受学生欢迎,创作也十分活跃,但在北大这个学院派占统治地位的地方,像他这样—个连中学都没有毕业的大学教授依然被一些人视为“下里巴人”,对他能否胜任教学工作常常表示怀疑。—次在《新青年》编委组成人选上,胡适就直接提到了人选的学历问题,这地刘半农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同时,刘半农在上海滩染上的才子气,包括衣着打粉等作派也遭到一些人的诟病。鲁迅后来在《忆刘半农君》中也指出:“那些人批评他的为人,是肤浅。”“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 人说愤怒出诗人,对于刘半农则是发奋读博士。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刘半农考上了公费赴英留学的资格。1920年2月7日携夫人朱惠和女儿小蕙自上海启程,乘坐日本货轮“贸茂丸”赴英留学。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 1926年出版了诗集《扬鞭集》和《瓦釜集》。1934年在北京病逝。病逝后,鲁迅曾在《青年界》上发表《忆刘半农君》一文表示悼念。。他开创了我国新诗流派“白话诗”,影响甚广。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学及摄影理论奠基人,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积极投身革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 后来扬名于国内的许多大教授,当时在国外苦读,都是苦得不堪回首。像陈寅恪,像徐悲鸿。谈中国历史的时候,常常会说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不容易,其实中国的读书人,也怪可怜的。好在历史还是愿意给人良好的回报。刘半农在巴黎学的是“语音实验”,这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多少含有一点高科技成分,起码当时是这样。中国的语音学研究方面,刘半农做出过极其突出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很容易默默无闻,很多人或许知道,刘半农发明了“它”和“她”这两个常用字,但是对于语音的摸索和实验,一般都不太明白。事实上,在这方面,他的研究卓有成效,还是在法国的时候,他就经巴黎大学语音学院院长提名,成为巴黎语音学会会员,他的博士论文《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是由《法国最高文艺学院公报》宣布的。 刘半农从法国学成归国,受到北大热烈欢迎。在蔡元培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语音实验室。他制订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决定完成一中《四声新谱》、一部《中国大字典》和一部《中国方言地图》。 斯文·赫定是第一位同意与中国学术界合作的西方探险家,并且在合作过程中平等对待中国科学家,最终赢得了刘半农和整个中国学术界对他的谅解,双方的关系逐渐由相互敌视转为相互尊敬。而刘半农的死,竟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他对斯文·赫定的尊敬。1935年2月19日是斯文·赫定的七十大寿,瑞典皇家地理学会计划出版纪念文集,向刘半农约稿。刘半农出于对斯文·赫定的尊敬,从1934年5月起就开始着手写祝寿文章。据刘半农1934年5月16日日记载:"下午到研究所,白涤洲为余邀来辅大甘籍学生十数人,拟研究其声调,备作为论文,以应瑞典地理人类学会之请,刊入赫定七十生辰纪念册。"后来刘半农决定再写一篇有关北平、绥远沿线方言声调的论文,为斯文·赫定祝寿。为了写这篇文章,刘半农于1934年6月19日携白涤洲等助手离开北平,前往内蒙古等地实地调查方言音调和声调。但在考察途中,刘半农遭到昆虫的叮咬,不幸传染上致命的回归热。他于1934年7月10日抱病提前返回北平后,又被庸医误诊,7月14日才入北平协和医院,当日下午便与世长辞,年仅43岁,葬于北平西郊香山玉皇顶南岗。刘半农去世后,斯文·赫定曾专程前往刘家吊唁,将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纪念邮票赠送给遗属,以示纪念。刘氏三兄弟刘半农、刘天华、刘半茂,都是我国现代文化名人。 刘半农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摄影学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积极投身革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他在担任《新青年》杂志编辑时,发表了《我之文学改良观》、《诗与小说精神之革新》等震惊文坛的进步论著,成为新文化运动中一位“斗士”和“闯将”。他开创了我国新诗流派“白话诗”,影响甚广。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学及摄影理论奠基人。 刘天华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二胡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不登大雅大堂”的二胡从民间推向世界,建立了一个新型的学派。他在我国音乐史上第一个沿用西方五线谱记录整理民间音乐,大胆借鉴“西乐”,“改进国乐”,使二胡的表现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境地!他不仅创作了《病中吟》、《良霄》、《空山鸟语》等流传广泛的不斐名曲,而且培养了大批二胡、琵琶传人。他把“学习、研究、创作、演出和教学联系在一起,构成他全部的音乐生涯”。 刘半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民族音乐教育家、作曲家,也是刘天华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发展者。天华逝世后,刘半茂为了继承其“改进国乐”的遗志,毅然放弃西北大学英语教授的席位,改任音乐教授。先后在四川、南京、安徽、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他一生创作了《汉江潮》、《小花鼓》、《流芳曲》等一百多首二胡独奏曲,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刘氏兄弟纪念馆位于江阴市西横街49号,是江阴市人民政府为纪念我国现代文化名人刘半农、刘天华、刘半茂三兄弟而利用刘氏后裔捐赠的祖籍故居改建的。它坐西朝东,前后二进十间三庭院,是一座具有江南民宅特色的清未建筑,距今约有150年,与古兴国塔、文庙南北呼应,浑然一体,构成江南古城的一个游览区。纪念馆还有“百年天竹”、“石鼓墩”、“酱台”、“竹园”等遗迹和景点。纪念馆由原文化部部长朱穆之题写馆名,著名女作家谢冰心为纪念馆写了序文。陈列分“事迹介绍”和“故居景点”两大部分六个展室,共陈列展品300余件。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张文刚,作曲家。广西合浦人。1939年入重庆音乐干训班学习声乐和作曲理论,1940年与”新音乐社”建立联系,从此走上创作道路。1943年进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作曲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抗战胜利后,与李凌、孙慎等合办上海中华音乐学校。1947年在上海主持中华音乐院工作。建国后,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部任副主任兼作曲系主任,在中央音乐学院工作团,中央歌舞团和中央乐团从事创作。曾任《儿童音乐》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作品有三、四百首之多,主要有歌曲《牧羊女》、《把自由还给我们》、《我们要吃饭》、《忆江南》(同名电影主题歌)、《风雨进行曲》(影片《鸡鸣早看天》插曲)、《在祖国和平土地上》、《七色光》、《穆斯林姑娘》、《再见、大海》、《我们快乐地歌唱》、合唱《壮士骑马打仗去了》、《向秀丽》、《僾尼人的歌》等。大合唱《飞虎山故事大合唱》以及钢琴曲,小提琴曲及管弦乐与朗诵等。1951年获罗马尼亚“人民友谊”歌曲国际比赛三等奖,少儿歌曲集《我们的田野》获全国儿童文艺创作评比一等奖。出版有少儿歌曲集《我们的田野》。1989年在京举行个人作品音乐会。湖南文理学院教授  基本信息:  张文刚,男,1959年出生,湖南安乡人。研究生学历。湖南文理学院 [1]中文系教授,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丁玲研究会会员,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常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详细介绍:  张文刚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艺美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出版著作2部,参编著作4部,先后在《光明日报》、《文艺报》、《青年文学》、《中国图书评论》、《求索》、《理论与创作》等报刊发表学术文章50多篇。有5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和《文艺理论》全文复印。科研方向主要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其中以中国新诗和地方作家作品为重点)和文艺美学为主,形成了两个研究方向、三个研究系列。1、中国新诗研究系列。主持了省级科研课题“中国新诗意象论”,研究成果将以专著形式于近期内出版,目前已撰写出一组文章发表在《湖南社会科学》、《湖南大学学报》、《河南大学学报》、《海南大学学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对中国新诗进行系统的意象分析,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工作。2、地方作家作品研究。已于2002年上半年出版专著《武陵作家论》(远方出版社出版)。该书以20世纪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湖湘大地沅澧流域作家群为评析对象,评论领域涉及各种文学体式。既勾勒作家作品的个性特征和地域色彩,又把对个体作家作品的研究上升到对文艺现象、创作态势和审美观念的观照与思考;既有理性梳理和深度分析,又有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和诗意体悟。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元洛教授在该书序言中写道:“姑不论此书所具有的地方文学与地方文献的价值,作者的敬业与奉献的精神,就足以令人肃然起敬的了,何况他所评说的有些作家,其影响也远远超过了有限的地域,更何况他今日所鼓吹的某些星星之火,明日可能一发而成燎原之焰。”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本地区现当代群体作家研究的空白。3、文艺鉴赏美学研究。已于2001年出版专著《中国现代文艺鉴赏理论概观》(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宏观的角度,用系统的方法对20世纪已取得的文艺鉴赏理论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既有鉴赏理论方面的深刻性和系统性,又有审美实践方面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这一项研究工作,开文艺鉴赏美学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之先河。   张文刚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追求并开始形成了“诗化评论”的研究风格。

音乐周报属于音乐教育期刊。《音乐周报》创办于1979年5月30日,主管主办单位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每周一期,每周三出版,每期共24版,月末为32版,面向全国及海外公开发行。音乐周报设有音乐要闻、音乐评论、音乐教育、音乐知识、音乐生活、新歌选登等版面;创刊以来,深受国内外专业音乐工作者、音乐教师及各地文化馆站干部、尤其是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关于音乐的报纸期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出版:中央音乐学院学报杂志编辑部,主办: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出版:音乐研究杂志编辑部,主办:人民音乐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音乐学。出版:中国音乐学杂志编辑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音乐学 《中国音乐学》杂志社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编辑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黄钟 武汉音乐学院《黄钟》编辑部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编辑部 音乐艺术 《音乐艺术》编辑部 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交响》编辑部 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乐府新声》编辑部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