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论文中化学反应方程式怎么写啊

发布时间:

论文中化学反应方程式怎么写啊

明确反应物和生成物。 在等号两端分别写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之间和生成物之间用加号连接。 配平。原则:物质不灭定律。就是等号前后的各种元素的原子数相等。 如果生成物中有沉淀,且反应物中没有不溶于水的物质时,在生成的沉淀的分子式后加↓;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且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时,在生成的气体的分子式后加↑。

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1,反应物化学式写在左边,生成物化学式写在右边,中间用“=”相连接。在等号上方注明反应条件。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即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边配上必要的系数使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要注明反应所需要条件,如需要加热,使用催化剂等均需在等号上边写出。如需要两个以上条件时,一般把加热条件写在等号下边(或用Δ表示)4,注明生成物状态,用“↑”表示有气体生成(反应物中不含气体),“↓”表示有难溶物产生或有固体生成(反应物中不含固体)。5,在复分解反应中,必须生成水、气体、沉淀中的一种或几种,否则反应无法发生。生成什么物质;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把反应物和生成物写上,找里面各元素的比例,把少的乘上比例以后看等号两边个元素原子个数,再配平。

复分解反应只是交换一下位置就可以(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如盐与盐的反应,酸与碱的反应2,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记住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还有就是归中反应是化合价往中间歧化反应是化合价往两边。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⑵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顺序 “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或↓”→“配平”→“ ──改为══”。 常见的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体参加反应,如果在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的右边注“↑”;在溶液中进行的无固体参加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则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

论文中化学反应方程式怎么写

1.由质量守恒定律不难得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同时满足“质”和“量”两方面的要求,要遵守两个原则: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简单总结为以下三个字:写、配、标注意:写: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催化剂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配: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而不能改变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标:标明反应条件及↑和↓的标法说明:配平方法有:如观察法、奇数配偶法、最小公倍数法、万能公式法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口诀: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写好化学式,再把系数填;短线改等号,莫忘加条件;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同学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去背化学方程式,但就是不能很好的掌握,特别是试题中一旦发现没有见过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因此在教学中探索出好的学习方法,将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同时可让学生从死记硬背的苦海中摆脱出来。要掌握好书写化学方程式就必须以质守恒定律为理论基础。这里就应用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作一个简单的总结。(1)、要能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把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释理解透彻,(即: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将其含义在化学方程式中理解为:化学反应前(即反应物)出现的元素,在反应后(即生成物)中必然出现,反应物中没有出现的元素则生成物中不能出现。如:Zn+ ZnSO4+Cu↑(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必然是CuSO4),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Zn出现,而生成物又中出现了Cu、O、S三种元素,则反应物中也应出现这三种元素,而通常SO4作为一个原子团出现的,因推出反应物中的另一种物质一定是CuSO4。(2)、掌握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准确无误的书写出化学式,即尊重客观事实,不要任意臆造。(3)、对未见过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中必然会给出条件(某实验现象或具体的反应物、生成物的名称或化学式及反应条件等)。(4)、将写好的化学式须进行配平,一定要牢记“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增减”。验证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是否一致,原子数目是否相等,否则就应检查化学式是否正确或反应物、生成物是否随意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如:2KClO3+MnO2 2KCl+3O2↑这个方程式显然是不正确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中无Mn元素,从而证明MnO2是不能写在反应物中去而只能写在等号上面。2KClO3 2KCl+3O2↑牢记以上四点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就不会咸到困难了。例1、(利用已知条件):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是绿色植物,即绿色植物的桔杆[主要成分(C6H5O5)n]和水在适当的催化剂等条件下生成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再将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生成乙醇(C2H5OH)同时放出CO2,乙醇是很好的燃料,写出化学方程式(2000年四川省化学竞赛试题19题)① ② 解析:此题是初中课本中没有出现过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如果死记硬背是难解决此题的,如果按照上述方法审题就会迎刃而解,首先找出①步反应中的反应物是(C6H5O5)n和H2O,而生成物是C6H12O6。从而得出方程式: ①、(C6H5O5)n+H2O nC6H12O6 ②反应物是C6H12O6而生成物是(C2H5OH)和CO2。所以②式为:C6H12O6 2C2H5OH+2CO2↑例2、(利用实验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一些铝制器皿,在清洗铝制器皿表面污垢时,不能使用热的碱性溶液,因为热的碱性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与铝发生作用而被腐蚀,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99年哈尔滨市初中升B卷)。解析:题中反应物是铝、碱(氢氧化钠)和水生成物是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中有H,而生成物中还没有出现,则可推出另一种可燃性气体一定是氢气。由此可得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 2NaAlO2+3H2↑例3、将氯气溶于水时,有一部分氯气跟水反应:Cl2+H2O HClO(次氯酸)+HCl。写出氯气通入消石灰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995年全国竞赛试题)解析:首先搞清反应物是氯气和消石灰水(Ca(OH)2溶液),根据已知条件可知氯气首先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而生成的HClO再与(Ca(OH)2反应生成Ca(ClO)2和水。Cl2+H2O HClO(次氯酸)+HCl ……(1)HClO+ Ca(OH)2 Ca(ClO)2+ H2O ……(2)由(1)、(2)式得Cl2+ Ca(OH)2 Ca(ClO)2 +HCl总之,在解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仔细审题,牢记质量守恒定律,它将让你从死记硬背的苦海中摆脱出来。

原子守恒,元素种类守恒

复分解反应只是交换一下位置就可以(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如盐与盐的反应,酸与碱的反应2,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记住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还有就是归中反应是化合价往中间歧化反应是化合价往两边。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⑵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顺序 “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或↓”→“配平”→“ ──改为══”。 常见的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体参加反应,如果在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的右边注“↑”;在溶液中进行的无固体参加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则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

论文中化学反应方程式怎么写好

Na可以和三个羟基都反映,NaOH可以和下面两个羟基反应,NaHCO3只能和最下面的羟基反应

1.由质量守恒定律不难得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同时满足“质”和“量”两方面的要求,要遵守两个原则: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简单总结为以下三个字:写、配、标注意:写: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催化剂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配: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而不能改变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标:标明反应条件及↑和↓的标法说明:配平方法有:如观察法、奇数配偶法、最小公倍数法、万能公式法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口诀: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写好化学式,再把系数填;短线改等号,莫忘加条件;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要符合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不能凭空臆造书写程序一般是:写好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联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气体或沉淀,要用箭号来标明。扩展资料化学方程式记忆窍门1、实验联想法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实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实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依据化学实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2、反应规律法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反应规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里再强调一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3、编组法索引能概括全体,而编组能突出局部,是一种主题鲜明、有针对性的表现形式。两者相互补充,异曲同工。4、索引法索引法是从总体上把学过的方程式按章节或按反应特点,分门别类地编号、排队,并填写在特制的卡片上,这样就组成一个方程式系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根据反应的事实,在式子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在式子的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加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反应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反应”,生成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并在式子左、右之间划一条短线段在这一步里,一定要注意把各种物质的化学式写正确,否则,写出的式子无意义!例如:C+Fe2O3──Fe+CO2 表示:碳跟氧化铁反应生成了铁跟二氧化碳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配系数的方法,使左、右两边同一元素原子的个数相等(即配平),然后将短线段改为等号(等号表示“生成了……”)应当注意,配平时只能选择适当的系数,不能改变化学式例如:3C+2Fe2O3=4Fe+3CO2 左边有3个碳、4个铁、6个氧右边亦有3个碳、4个铁、6个氧3、在等号或箭号上、下方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通电、高温、加热(用“△”号表示)、催化剂等,同时,标明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产物的状态生成物是气体的在其化学式的右边加上“↑”号(反应物中如有气体,则气态生成物不再标“↑”符号);产物是沉淀的加“↓”号例如:3C+2Fe2O34Fe+3CO2↑CO2↑表示CO2是气体概而言之,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要符合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不能凭空臆造书写程序一般是:写好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联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气体或沉淀,要用箭号来标明要写好化学方程式,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书写物质化学式的技能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常见错误简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书写能力的综合运用,因而也是化学用语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和难度较大的部分这里,跟同学们谈一谈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意避免的几种错误,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乱”一、乱套“公式”一些同学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虽然注意了不能凭空臆造化学式,但又没有掌握典型记忆与类型推导相结合的方法,加之缺乏化学基础知识,因而把记住的某个熟悉的化学方程式当作为一般公式去套用,犯了乱套“公式”的错误当然,某些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可以发生一些相似的化学反应,这在典型记忆与类型推导相结合的方法中已叙述过由此可见,书写化学方程式不一定象数学、物理上那样,有固定的公式可套,而是要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的条件,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理论来推测反应能否发生,从而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来二、乱写逆反应产生此类错误的原因是,初中学生把化学方程式与数理方程式混为一谈,随意把化学方程式倒过来写我们知道,数理方程式可以移项,或将等号左右两端反过来写;而化学方程式与数理方程式是绝然不同的两种概念虽然有些化学反应是可逆的,但多数化学反应并非如此至于有些反应,在相同或不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向相反方向进行,也不一定是可逆反应,而是意义完全相反的反应类型上述情况,虽在独立场合都正确,但绝不能相互代替此外,对于复分解反应中,除注意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析出、放出气体或生成水的条件才能使反应发生外,还应注意在盐与碱、盐与盐的反应中,盐和碱都必须是可溶性的电解质否则反应照样不能发生三、乱标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四、乱写化学式例如:H2+O2H2O2 Na+Cl=NaCl NaOH+CuSO4=NaSO4+CuOH Al+H2SO4=AlSO4+H2↑ 这类错误较为严重这是对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规则不懂或没有入门造成的克服的办法是:在书写每一个化学式时,都要运用化合价规则去检验校正,在所有化学式都正确的基础上再进行配平

化学反应工程论文方向怎么写

写好化学论文的必要条件1、深刻的论据论证,严密的科学性: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成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学术论文的科学性在于:①主论上要求作者不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②论据上要求作者下较大力气,经过周密的观察,准确的实验与深入的调查研究,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确实的有力论据作为主论的依据。③沦证上要求作者经过周密思考具有严谨而富有逻辑效果地论证,做到论证充分,令人信服。正确的论点,严密的论据,有说服力的论证使学术论文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化学论文切忌弄虚作假,有人写论文说自己已做了20多项实验,事实上他所描述的实验都是别的参考书上摘引过来的。这本身就缺乏写论文的正确的科学态度。化学论文不得发生科学上的差错,一篇写Nq以)3与K仁水解后溶液碱性的差异的文章,却误将山作Ki代入公式计算,因而写出错误的结论。永嘉上塘中学一位青年教师写的“电解食盐水时为什么用铁作阴极”的文章中,通过实验得出“当铁网的宽度大千石墨时,氢气在Fe上析出所需的时间就比石墨要少,所以增大铁网的表面积,可以降低过电位,并使气体更易逸出。另外铁网宜于吸附石棉绒成为隔膜层,铁网价格低廉,取材方便,又易于加工。所以选用铁网作电解食盐水的阴极/这篇文章虽短,但富于科学性与钻研精神,不啻为一篇好的论文。2、要有独立见解,富有创新性学术论文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有创新性。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只能继承或人云亦云缺乏创新精神,这样没有给人以新的启迪,文章的价值自然就低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历史就不会有所前进了!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它能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瑞安市一位化学老师写的“谈物理性质的教学”就是针对部分师生对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够重视,他在教学中刻苦钻研,要求掌握物性的教学规律,提高物性的教学质量,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物性的兴趣,尽量变机械记忆为意义记忆,提高物性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在教学上具有推广的意义。此文获市化学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化学论文不要东拼西凑,更不应抄袭人家的文章,成为“手抄本”以免使人读了有似曾相识之感,如一篇论文写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采用厂“十字交叉法”与“半反应”配平法,就缺乏新意。另一篇写“氨氧化催化的实验的改进”,采用纯氧代替空气加速氨的氧化,这个方法也没有什么新意。写论文时摘引或参考其它作者的文章是允许的,但应如实地在文章未了列出参考书的目录与作者名字,以供备查。3、文章通顺,具有平易性:学术论文要描述相当复杂的科学道理,这就要求写的文章平易近人,容易理解,深入浅出,化繁为简,一目了然,晦涩是文章的最大欠缺,不通顺的文章,大多的错别字,会降低文章的水平,给人以不好的印象。如一篇描述“有关酸式盐”的文章中误将HSO【+H十的反应写成NH4HSO3+H十,将水的K电离误为Kw,将M92+20H=Mg(OH)2、误写成MgCO3,将Na2Co3的溶解度误为Na2CO3.1OH2O的溶解度等较多差错,虽有些属作者笔误,却使文章逊色不少。化学论文不同于一般文艺作品,也不同于科学小品文,它的价值在于忠于事实,推理严密,文笔庄重,效果显著。大多的描写性的句子与过多的譬喻有时却适得其反,不仅会出科学性的错误而且使人看了有些庸俗感。例如有篇文章为了阐明电子云概念用了下述科学性不正确的譬喻:“电子云是电子运动象云雾一样快”“电子轨道如火车运行时的铁轨。”化学论文也不可以写成工作总结或工作汇报。如一篇关于校办工厂生产XX产品的论文,文章仅仅说明了过去该工厂的工人人数很少,产值不高,产品质量不好,通过他的努力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工厂发展很快,利润上升,产值增加等内容。作为工厂工作汇报确是一篇好文章,但作者将它作为化学论文却忽略了二点最关键的内容。其了是作为化学教师是怎样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这可看出作者的专业水平)。其二是工厂中容纳学生参加劳动,他是如何指导学生,使化学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这可表示作者的教学水平)。因而,成为报流水帐的一般工作小结,不能作为一篇学术论文。化学论文更不能成为资料、数据的“堆积”文章,如一篇关于洞头县水产资源的调查文章,作者用了较多精力调查了洞头县渔业生产,化工生产与地理环境等项目近年来的情况,统计了许多数字,最后用一句话指出洞头县的生态平衡遭破坏后带来的恶果。文章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更没有结合化学教学,所以不能体现作者的专业水平与教学水平。中学化学教学和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逻辑学及辩证唯物主义都有密切的关系,描述一种教学方法应从心理学角度,教育学角度加以探讨,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生理特点对学习能力与智力进行评估,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及如何落实双基内容作为教改的成效衡量,将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论文”味。4、勿失良机,重视可行性:学术论文的价值还受时空的制约,往往一篇好的论文能及时写成发表就有其实用价值,错过了时机,就失去了新鲜感,轮为二三流的作品了!中学化学教学研究课题,过去的“智能培养”是热门,“初中化学学习中的三个分化点”是热点,“非智力因素培养”又方兴未艾。目前新教材自然课本中的化学教学的研讨及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等问题是值得大作文章的。而若抓住良机,写出教学上急需解决问题的文章,一定会深受欢迎。化学论文也不应陷入一定模式,如关于基本概念的教学不能停留在一般教科书上都有论述的四步模式,即:讲清概念的重要性,分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借助实验树立概念,反复练习强化概念。撰写化学论文也不一定要赴“热门”,如对化学教学模型的探讨,对教材中某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对一个化学反应的异议,对一个概念的辩析,对一项实验的改进,对一种教学方法的新尝试,对一个低能学生的培养,对学习化学学生的心理分析等等都可以深入钻研。认真探讨,分析提高写成有参考价值的论文。5、化学论文构成的基本型一通用性:化学论文作为学术论文有其一定的格式:一一标题、绪论、实验、结果、考察、结论、谢辞、参考文献与附录等。①绪论: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内容与意义。提出问题是绪论的核心部分,问题要明确具体,用字要精炼。②本论:展开论题,表达作者个人研究成果的部分,应写得充分,写得有理有据。是论文的主体部分。③结论:收束部分,写明论证所得到的结果或效果。首尾呼应,融成一体。(三)写好化学论文的注意点1、正确选题,笔墨集中:写文章一是写什么,二是怎样写。先确定研究什么问题,再考虑怎样研究,如何表达,所以选题是论文成败的关健。①选择有科学价值的课题,它包括:急待解决的课题,科学上的新发现新创造,空白填补,通说的纠正,前说的补充,②要选择有利于展开的课题:要有浓厚的兴趣,能发挥业务专长,占有资料条件,能得到指导,有实验条件,可在限定时间内完成。③对题目要加以限定,课题大小适中一”篇论文的标题切忌太大,评论的切人口要小,角度选择适当,这样展开议论就容易集中。否则面面俱到,空泛无物,如有些论文的标题是“论中学化学的教学法”,“中学化学教学之我见”“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等。选题过大,头重脚轻,不能用短短几千字来说清问题,只得草草地收场,使论文暗然失色。论文的标题更应文题相符,写得切题,切忌文不对题。2、勤写勤练,经常积累:论文并不神秘,每个致力于化学教学的园丁都可以成为化学论文的作者。这次高级教师的评审中,有些老教师平时懒得动笔,只好临时凑写二篇或将五十年代年青时的文章拿来凑数(五十年代能写出好文章,难道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反而写不出文章吗?)其尴尬处境,可想而知。凡是临时仓促写成的论文,其质量不会很高,所以我们应在平时教学实践中,不断思索,不断创新,经常动笔,第一次写成,第二次补充,第三次实践,第四次修改,第四次定稿。须知:大才出于勤奋,经验在于积累。3、讲究文采,写出新意:有人总认为论文是一篇严肃的文章,道理说清了就算,结果是有骨无肉,枯燥无味,尽管你的选题很新颖,若没有充分地展开,成为口号标语式的,略略几百字,显得十分单薄也会失去论文的价值。在这方面,毛主席的文章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他在议论文中讲的道理既深刻又浅显,幽默诙谐,令人读来,意趣盎然。有些文章缺乏新意,如“化学计算题的一题多解”每个小标题下面写几句话,写一道化学计算题,这样就不能成为一篇学术论文。总之,要写好一篇化学论文,决不能掉以轻心,但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你认真对待,掌握论文要领,在教学与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矛盾、新问题,及时予以思考、分析,经常进行调查研究,多动笔、多动脑,必然会写出好文章来的!

百度呗

中学化学素质教育探讨(高中)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前化学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本人想在这里谈几点粗浅看法,与大家共同研究。一、教好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化学科学素养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科学素质。初中和高中化学教学大纲都明确要求: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教好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两个观念需要更新:其一,强调化学“双基”教学,不只是为了升学需要,不只是为学生考进高一级学校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还要考虑到学生毕业后未能升学(事实上大多数学生是不能升学的),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初步的化学科学素养;另外,“大纲”提出的“进一步学习”也不单指“升学”,还包括在实际工作需要时,以中学化学知识为基础,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如自学或业余进修等。其二,“大纲”在提出要重视“双基”教学的要求之后,紧接着就强调化学“双基”教学必须同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要使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应用。要“教育学生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中学是基础教育,是“不定向”教育,它的根本宗旨是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好德、智、体等方面的素质基矗中学开设的课程是一般的、通用的文化课程,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较为宽厚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中学化学教学必须改变那种以应考、升学为目的,从课本到课本、从理论到理论的脱离实际的倾向。将新编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和即将投入实验的新编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与过去的旧大纲相比较,我们会发现明显的区别是:新大纲都一致强调:在化学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就是说,化学教学的任务是,既要用化学基本知识武装学生,也要使他们在思想、品德、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发展。这些教学目的,是主张“分数至上”、“片面追求升学率”、迫使学生埋头于应考练习的“应试教育”所不能达到的。二、设计好“教”与“学”的两种过程,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偏面强调灌输,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教的过程,不重视学的过程。教师习惯于把课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滴水不漏地讲给学生听,唯恐因某一点没讲到而造成考场上的失分。学生的学习被老师包办代替,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功能,实施发展性教育行为。在课堂教学中,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主动地获取知识。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这是现代教学论的根本观点。科学发展的基本过程是:明确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化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例如:第一步: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参与;第二步:观察实验(教师演示或学生亲自动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第三步:启发学生思考,把生动的直观引向抽象思维;第四步:通过 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互启发,得出结论;第五步:组织课堂练习,达到学以致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改变只有必修课的单一模式和课堂教学的封闭格局,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成才渠道“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是只设置单一的必修课程,只有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强调跟应考指挥棒对口接轨。教学视野封闭、狭隘。对全体学生不加区别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其结果是扭曲和束缚了人才发展;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构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课程结构。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主张人才资源的多样化、多层次。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形式,教好化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同时,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保证。积极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选修课的学习,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观、讲座、兴趣小组、社会调查、阅读科普读物等。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相结合,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发学生潜能。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努力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坚定改革步伐,以提高全民素质,振兴中华为己任,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开创出一条新路。

摘要采用等体积浸渍-沉淀法制备了ZrO2/Al2O3、K2O-ZrO2/Al2O3、MgO-ZrO2/Al2O3、V2O5-ZrO2/Al2O3负载型复合载体,并以负载型复合载体负载Cu-Ni双金属制备了催化剂。用CO2-TPD、NH3-TPD、H2-TPR和微反应技术表征了双金属催化剂的表面酸碱特性、还原性能和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Cu-Ni催化剂上存在着金属位Cu-Ni合金、Lewis酸位Zrn+和Lewis碱位Zr=O三类活性中心;CO2在金属位和Lewis酸位协同作用下可生成CO2卧式吸附态M-(CO)-O→Zrn+,此吸附态具有反应活性,可解离成M-CO和Zr=O;CH3OH在Lewis酸位和Lewis碱位协同作用下可形成解离吸附态Zr-OCH3和Zr-OH;然后,M-CO与Zr-OCH3反应生成DMC。用K2O、MgO和V2O5掺杂改性复合载体负载Cu-Ni双金属催化剂还原温度有所上升,V2O5改性后的复合载体ZrO/Al2O3负载Cu-Ni双金属催化剂具有较强的表面酸中心;采用MgO改性后所得的ZrO2/Al2O3复合载体负载Cu-Ni双金属催化剂表面碱性最强;V2O5改性后的ZrO/Al2O3复合载体催化剂,由于表面酸中心数的增多,催化剂的活性增大。关键词:碳酸二甲酯(DMC);双功能催化剂;二氧化碳;甲醇联系QQ:22125405

论文化学反应方程式格式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复分解反应只是交换一下位置就可以(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如盐与盐的反应,酸与碱的反应2,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记住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还有就是归中反应是化合价往中间歧化反应是化合价往两边。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⑵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顺序 “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或↓”→“配平”→“ ──改为══”。 常见的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体参加反应,如果在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的右边注“↑”;在溶液中进行的无固体参加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则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同时体现以下原则: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①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画一条短线(或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KMnO4-K2MnO4+MnO2+O2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并加以检查2KMnO4-K2MnO4+MnO2+O2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燃、加热、催化剂等)标出生成物状态(气体、沉淀等),把短线(或箭头)改成等号2 KMnO4 K2MnO4+MnO2+O2↑ 学会化学方程式的简单配平方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以氢气与氧气反应为例) 利用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加以配平的方法这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方法例如 H2+O2-H2O 反应前氧原子数为2,反应后氧原子数为1,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为因此,在H2O分子前配上2,H2分子前相应地配上2即可奇偶数法(以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为例) 利用反应前后某元素的原子数一奇一偶的特点加以配平的方法(将奇数配成偶数)例如H2O2-H2O+O2 反应前过氧化氢分子中氧原子数为2,反应后水分子中氧原子数为1,将水分子数 配为偶数(1×2=2),再配平其他物质即可这一反应用最小公倍数法较难配平C观察法(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利用较复杂的生成物推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从而推出其他物质化学计量数的配平方法例如Fe+O2-Fe3O4,Fe3O4中有4个氧原子,3个铁原子,因而Fe应配为3,O2应配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