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

发布时间: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

刊名: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Juvenil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Research主办: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中国青年出版社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2095-3356CN: 10-1048/D邮发代号: 2-826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创刊时间:2011ps:该刊为普通期刊

经过两个平台的信息对比,该刊不在核心期刊目录范围内,可以当做参考。以下两个图片为两个平台上的检索结果:平台1平台2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电子版

现在为春天房子的越来越多需要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意识减低他们发犯罪率

一、绪论(一)研究背景社区矫正(Community correction),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在西方国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2003年我国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各地纷纷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刑罚执行制度改革。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对社区矫正制度明确进行了制定,自此,实施了8年试点工作的社区矫正制度正式成为刑法法条,这对我国的刑罚社会化和国际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一直高居不下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从收集到的资料情况来看,很明显的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从2010年以来,不满25周岁的青少年犯罪的刑事案件占到违法总人数的一半。在这其中尤其以未成年人为主,而且其犯罪呈直线上升趋势。从中很清楚的可以看出其原因,青少年犯罪不仅给社会带来了安全隐患同时也不利于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少年犯罪的问题已经上升成了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制定、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开展、如何有效降低青少年犯罪率,要使这些目标落到实处,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者参与进来,这使得政府逐渐意识到培养更多专业的社会工作团队的重要性。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在社区矫正工作当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帮助犯罪人员进行社区矫正。(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的专业或助人的工作,社会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发展较慢。本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分析比较我国以及西方学者对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研究成果,当社会工作者选择进入社区利用社区矫正的方法去帮助犯罪青少年的问题,在这过程中工作者主要使用个案的方法开展工作。通过目前的工作方法得出更多的矫正措施并且在这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相关部门可以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制度,能够使个案的工作方法作为一种常态落实到相关社区矫正的工作中。2.现实意义青少年之所以误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主要是家庭、学校及社会监管没有对青少年形成合理的监督。当青少年缺乏一定的监督时,就会片面的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经验去建立自己的认知,建立不同于别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青少年犯罪现象层出不穷,对此我们应该做出相对的措施来缓解这一问题,通过实施措施帮助青少年矫正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使其能够重新回归社会。本文重点介绍个案工作方法,利用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到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工作当中,不仅有利于防止青少年犯罪,更有利于系统化高效化帮助青少年犯罪群体再次融入社会。(三)相关概念界定1.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青少年犯罪是从刑法学角度而言,指青少年实施的刑法意义上的犯罪;广义的青少年犯罪是从犯罪学的角度来讲,不仅包括青少年所实施的触犯刑事法律的犯罪行为,而且包括青少年实施的触犯社会治安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甚至还包括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等。由于广义的青少年犯罪概括全面,因此本文当中主要运用广义上的青少年犯罪这一概念来进行有关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问题的阐述。2.社区矫正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社区矫正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四)研究方法之所以在本文当中仅运用到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两种研究方法,一方面是因为自身学识不深并且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全文提供可行性的理论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遏制青少年犯罪新思维》、《犯罪个案研究与启示》、《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预防和教育对策》、《社会工作介入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现状研究》、《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社会工作概论》、《社区矫正个案点评》、《优势视角下的社区矫正介入策略研究》等著作,搜集与青少年犯罪以及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方法的相关资料,进而归纳整理并且综合分析有可能引起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当中的运用以及解决方法,进而为本课题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和可靠的材料支撑。2.案例分析法本文当中对以下案例进行说明,在详细分析、了解引起案主犯罪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与社会原因的情况下,综合案例中案主的实际情况,系统化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和知识,阐述了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社区矫正过程中的优势、问题以及对策,为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区矫正、有效改善青少年不良认知与行为以及具体的个案工作方法的运用提供建议及可行性思路。二、理论基础(一)个案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许多学者认为,“个案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工作历程,是以个人或个别家庭为服务对象。其目的是帮助人们解决本身能力和资源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协助过程中,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维持着面对面或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方法与技巧,协助失调的个人,改善环境,增进实际生活适应能力;调试社会关系,建立良性互动网络;调试自我功能,促进人格发展;以健康、成熟的心态,来认识及面对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善用社会资源和机会,来解决问题,以及提升自我信心和生活素质”。个案社会工作的效用:第一,帮助个人整合社会资源,以便在犯罪青少年自身存在某种不足的情况下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来达到预期效果。第二,提高个人的适应能力,帮助其个人发掘自身潜能。纠正社区矫正对象的不良自我认知,帮助他们理性思考并发现自身的优势,从而肯定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价值。第三,帮助个人以及家庭在遭遇紧急事件的时候能够做出有效的回应。(二)个案工作理论模式心理与社会治疗、人本治疗、行为修正、理性情绪治疗、结构家庭治疗法、联合家庭治疗作为个案工作理论的六大理论模式,本文我针对案例当中所涉及到的内容选择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与联合家庭治疗模式两种模式进行详细阐述。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作为个案社会工作理论分析模式之一,是个案社会工作过程中经常运用的工作方法。同其他理论分析模式相比较,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有一定的包容性,能够包容其他不同的理论分析模式的不同方法。因此,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其他各种不同理论的影响。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把这些不同的理论模式总结归纳起来,形成一套自己独有的理论分析模式。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主要从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来说,并且这三方面的又共同影响求助者的成长过程。对于求助者来说长期的心里困扰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案主经常干扰求助者当前的生活,这些心理困扰很大程度上影响案主人际关系的形成与适应。二是迫于社会环境压力激烈,使得求助早期的问题再一次表现出来,结果导致求助者出现行为偏差。三是求助者对外部环境的认知能力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减弱,导致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的失调。而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主要针对这些原因进而展开治疗,既然人际沟通会影响求助者的家庭关系和求助者的社会角色的扮演,那么对求助者的超我和自我的形成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指出,开展心理与社会治疗工作的目标和宗旨就是要发现求助者的潜力,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让青少年健康地成长。2.联合家庭治疗模式联合家庭治疗模式由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创立。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希望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可以健康的成长。但为了达到我们所需的要求还需要借助家庭自身的情境作为内驱力。联合家庭治疗模式对人性持一种乐观的态度,认为人性是善良的,如果有适当的机会,这些善良就会真正发挥出来。自我观念与自我评价作为青少年以及其家庭心理健康的基础,当其拥有较好的基础时,联合家庭治疗法的功能就可以显现出来,也就是说通过良好的自我治疗可以提升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感。另外家庭在青少年成长路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甚至起决定的作用,尤其针对青春期中的青少年,当他们的需求与给予不成正比的时候,青少年的心理就会产生畸形,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最终结果就是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三、案例分析(一)基本资料个人背景资料:王**,男,18岁,高中二年级学生。王**从16岁起就和社会不良青少年交往,受到父母和老师的严厉谴责,后离家出走。2015年王**在社会不良青年的教唆下实施盗窃,2015年8月被法院以盗窃罪判处管制2年,归入社区矫正。家庭基本资料:王**的家庭结构完整且与父母同住。王**从小生活在以父亲为核心的家庭环境中。父亲是一家单位的领导,工作十分繁忙,同王**交流的机会很少。由于受工作影响,父亲的家长作风严厉,对于王**的不轨行为,有时会动用暴力。母亲放弃工作在家照顾王**的饮食起居,在王**的成长过程中,承担了照顾王**的大部分责任,对王**事事包办,处处操心。王**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太和谐,且两人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观念不一致,互相指责对方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的不足之处,经常发生夫妻冲突。社会关系资料:王**在班里跟同学们关系一般,对老师也不太尊重,常表现出逆反心理,因此老师平时对他关注较少,他的成绩也因此越来越差。此外,他经常同社会上的小混混在一起打游戏,深夜回家,母亲也经常因此恼羞成怒,对他严厉指责。(二)问题分析联合家庭治疗模式强调家庭在人的自我观念与行为模式行成中的重要性,反之,家庭关系的紧张是引起个人形成错误的自我观念、不良行为习惯的重要原因。王**认为,自己在家里没有自由权和自主权,母亲什么事情都替他决定,没有征求过自己的意见,让他觉得这是不尊重他。母亲自己的生活都是为了应付家长,自己找不到一点乐趣。爸妈经常为小事吵架,有时还摔东西或者动手打架,这样的场景让王**特别害怕。据了解,王**之所以离家出走,也是不想过这种害怕父母吵架,成天提心吊胆的生活。矫正对象王**由于对家庭教育的不满和父母间冲突关系的反感,曾三次离家出走,最后发生犯罪行为。所以在矫正对象的家庭系统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父亲严格又专制,居高临下地以暴力方式对待孩子,母亲对孩子事事包办,看管严格又过于溺爱。父母均过于看重对孩子物质需要的满足而缺乏与孩子的精神沟通,不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此外,夫妻关系不和,又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存在分歧,致使家庭成员间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均处于紧张状态。这样的家庭氛围让矫正对象十分压抑,加上对母亲的管教不满,又面对父亲的“暴力威胁”,因此矫正对象对家庭产生了厌恶感,一旦发生家庭冲突就会以离家出走表示反抗。因此其犯罪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关系不良,寻求归属感的过程中被教唆,核心问题是家庭问题。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案主早年未被解决的情绪冲突压抑在心中,经常干扰求助者当前的生活,妨碍案主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而根据王**的阐述,第一次离家出走,是因为心理压抑又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自己中考成绩不理想,是妈妈花了一大笔钱才进了重点高中院校,为此,妈妈成天唠叨进这所学校多么不容易,一定要好好学习之类的话。日复一日,这样的话语让王**备受压抑。由此可见,王**这一系列的情绪冲突并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所以导致这种负面的压抑对案主的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期中考试王**排名落到了30名以后,回家后被母亲狠狠地训斥了一番。父亲回来后,妈妈又将对王**考试成就不满情绪发泄到父亲头上,说他从来不过问孩子学习,根本不顾家,父母之间又展开了激烈的争吵,王**听到这些由自身引发的争吵,觉得在家里再也待不下去了,于是第二天上学之后就没再回来。这次离家出走两天,在同学家借宿,之后父母在学校的帮助下找到王**。第二次离家出走,王**说是为了避开父母的吵架事件,希望通过自己的出走转移父母的注意力让他们不再吵架。这次王**出走了一个星期,直到花光了所有钱后才打电话让母亲去接他。然而,王**的出走都没有使家庭关系得到改善。于是,当父母再次为小事吵起来,王**觉得自己在这样的家庭里边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于是又一次离家出走。(三)矫正方案及过程1.矫正模式在这一个案中,我采用了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与联合家庭治疗模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运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来分析王**离家出走的心理活动,再加上矫正对象在成长过程中的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对其内心情感方面的影响,帮助矫正对象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克服心理上的适应性障碍,回到正常的家庭系统中。与此同时,此案例中王**出现的离家出走以及在不良社会青年的教唆下实施盗窃的这些问题与他的家庭息息相关。一个家庭当中每个成员有良好的自我观念与自尊才能达成良好的家庭情境,因此,我将关注的重点、改变的目标放在王**的家庭上,运用联合家庭治疗模式来改变矫正对象目前的家庭结构,改善王**与其父母的沟通,缓解紧张的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引导矫正对象的父母改善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沟通方式,从而使王**对自己对父母认知上的改变以及父母双方的改变,,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2.矫正方法(1)矫正目标帮助矫正对象矫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以及不良认知,使其回归到正常的家庭与社会生活中;改善矫正对象的家庭结构,缓和家庭矛盾,促进亲子间的沟通了解,从而改善亲子关系。(2)矫正思路及过程第一阶段:了解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建立矫正关系。首先,了解了情况后,我主动与王**联系,并跟他进行了几次深入的谈话。在此过程中,我发现看上去很内向的王**其实是一个很健谈的青少年。开始跟他的话题围绕的是学校以及他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日常性生活事件,逐渐转入到一些内在的情感以及内心感受方面。经过两次谈话之后,王**对我已经有了一定的信任,不久就跟王**建立了良好的矫正关系。在王**的个人陈述中,我了解到他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对父母对自己教养方式的反抗、家庭氛围的反感以及对父母关系的不满。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放弃了先对王**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案,以家庭关系的改善为主要目标,矫正对象的自我和家庭的认知成长为次要目标,使得王**重新对自己的家庭产生认同感。第二阶段:同矫正对象王**的父母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改善亲子关系。在我看来,王**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父母之间关系不和的抗议。因此我建议王**父母双方能够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先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再一起关注孩子的问题。根据王**父母的反映,他们夫妻二人出现矛盾的大多数原因是如何更好地教育王**方面的。一方面,王**母亲经常埋怨其父亲对家里关心照顾太少,另一方面其父亲对王**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满,他们忽视了彼此之间的争吵对王**的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王**就这样日复一日处于父母不断地争吵当中,才会做出离家出走这一举动。实际上就本质而言,夫妻双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但是由于教育观念与方式的不一致产生种种矛盾,由此可以从中找到调和家庭矛盾的切入点。我鼓励王**父母双方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对方的心理,在王**的问题上齐心协力,共同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几次调节加上他们彼此的沟通,夫妻二人的矛盾明显有所缓解。第三阶段:改善矫正对象的家庭结构。由于矫正对象的父亲工作繁忙,忽视了对矫正对象的关爱和责任,因此我建议王**的父亲平时在工作之外能尽可能多的抽出时间来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以便增进父子双方之间的了解和谅解,让矫正对象慢慢意识到父亲对自己的爱是真实存在的。从矫正对象母亲的角度,她也需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平时多征询一下孩子的意见,而不是一味的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矫正对象,尽量减轻对孩子施加的压力,让他有明确的自我认知并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在小事上支持孩子的观点,重要的事情上给出孩子合理化建议并做出必要的干预。第四阶段:建议矫正对象的父母查看相关的家庭教育讲座,参加社区开展的亲子沟通小组。参与到亲子沟通小组过程中,王**和父母进行了真诚的情感交流,把自己对父母争吵的反抗与母亲对自己教育方式的不满一一倾诉,父母也将各自对矫正对象关爱和期望的情感表露出来,经过沟通,王**与其父母互相了解了彼此的心意并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关系。王**的父母在这次的小组活动中不仅学到了教育子女的更好方式,而且了解到自己孩子的真正需要是温暖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第五阶段:与矫正对象进行再次面谈,跟进其最新的自我认知以及家庭状况。在这次面谈中,我将前边与王**父母沟通的情况向他陈述,让其了解到父母对他的苦心和美好期望,并且鼓励他平时多跟父母沟通交流,遇到一些问题主动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征求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告诉他正确处理情绪与离家出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同时我了解到王**最近的精神状态很好,情绪也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王**表示,自从父母从各种家庭教育讲座上掌握了教育子女正确的方式以及参加亲子小组活动之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得到明显转变。父亲下班后从以前的各种应酬转变为尽可能多的抽出时间回家关心王**的学习状况,还会跟他讨论一些共同话题例如体育运动之类的新闻。与此同时王**说自己的母亲也没有像以前一样事事都说教一番,表示其实自己知道母亲是因为关心他才会那样,有时候也能理解母亲的苦苦婆心。对于自己之前离家出走的行为,他也明确表示那是自己不对,没有考虑到父母的感受。处于现在的家庭氛围中,他的内心其实是很幸福的,父母的争吵少了很多,而且都很关心自己,一家三口之间形成相对和谐的家庭氛围。(四)矫正效果评估个人认知方面,王**之前认为母亲对自己事事包办,从来不懂得尊重自己,感觉自己没有自主权和自由权,父亲也对自己漠不关心,感觉自己没有任何的成就感。经过一段时间的社区矫正,矫正对象王**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了母亲之所以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进行干预是因为自己的不成熟会在某些问题上走错路走弯路,这正是母亲关心他的表现。由于父亲工作比较忙且自己很少主动跟父亲进行沟通,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才会使父亲跟他的共同话题减少。认识到这些问题之后王**逐渐改变自己之前的不良认知,并形成正确的认知方式。他的父母各自也都已经认识到了自身在对待子女问题上的错误认知,并做出相应的改变。个人行为方面,矫正对象没有再出现过离家出走的现象,跟之前交往的社会青年也没有再联系,对父母开始倾诉自己的情感,也能体谅母亲对自己的良苦用心,主动关心父亲,让父亲在工作时间之外注意身体健康,父子二人的共同语言慢慢增多。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电话

没有

一:改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一般包括生活条件、家庭关系、家长行为等因素。  1、巩固家庭结构;  2、改善家庭关系。  二:强化家庭管理。无论是正面的鼓励、引导,还是反面的批评、限制,都必须掌握一个度,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鼓励过分和批评无度都不能起到应有的、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得其反。  三:学校预防。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又是塑造人格的地方。对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改善教育内容;  2、加强学校的管理。  四:社会预防。全社会应共同关注青少年的犯罪问题。政府、共青团、妇联、街道等社会群团组织都应极积参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挽救工作,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五:司法预防。公、检、法三机关在办理青少年犯罪件中,在案件的各个程序,在严格依照刑诉法办案的前提下,充分保障青少年的权利,严格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  1公安预防;  2检察预防;  3审判预防。

刊名: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Juvenil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Research主办: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中国青年出版社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2095-3356CN: 10-1048/D邮发代号: 2-826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创刊时间:2011ps:该刊为普通期刊

如何防止青少年犯罪心理 --------------------------------------------------------------------------------字号选择〖 大 中 小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据心理专家讲,若发现了青少年一些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时,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教育,防止犯罪心理先兆发展酿成犯罪。 青少年犯罪的问题主要是教育问题。针对犯罪青少年认识低下与是非颠倒的心理特点,应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并提高法制觉悟,以便进行分析治疗和行为矫正,使其重新做人。不应随便将少年犯投入监狱,处以刑罚,而应注重身心康复,进行再教育及人格再塑。 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进行治疗。针对那些有不良品质和犯罪心理先兆的青少年进行治疗时,特别要注意方式、方法,讲究治疗的心理效应,不要使其犯罪心理恶化,付诸实现。如果治疗的心理效应适得其反,就会使其自尊心受到挫伤,而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造成他们对心理医生的厌恶感、对立情绪与反抗心理,从而拒绝治疗。 帮助青少年及时摆脱情绪上的痛苦。当发现青少年情绪苦闷时,要及时了解情况,针对病因立即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帮助,使他们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摆脱情绪上的痛苦,振奋精神,尽快康复,保持心理健康。 ps 不要让他们去网吧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网址

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材料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 在犯罪主体上:一是犯罪年龄呈集中性和阶段性分布,呈现低龄化倾向。2000年以来,14—16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增长率持续增高。据统计,14—16岁未成年人犯罪比率从1999年的42%逐年递增至2003年的09%。而16—18岁的青少年犯罪率始终居高不下。二是性别分布上以男性为主,但部分地区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有所上升。三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据2002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研究报告表明,在未成年人犯罪群体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6%,而初中没毕业的占到了3%。四是身份比较集中。城市闲散青少年、学生等群体占相当比重。在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调查中的数据显示,闲散未成年人犯占全部调查对象的2%。 在犯罪行为上:一是团伙性明显。由于青少年主观独立性较弱,有渴望友情,乐于群聚,向往集体的心理需求。二是“五性”突出。青少年群体兴趣爱好广泛,情感丰富,常对许多人、事物和社会事件产生情绪反应,由于青少年情绪的冲动和不稳定,导致了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盲目性、冲动性、暴力性、模仿性和偶发性。三是智能性趋向。由于青少年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和信息渠道的不断丰富,青少年犯罪行为开始由低级、简单、随意向高级、高智能发展,利用计算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进行的青少年犯罪开始显现,犯罪方式在不断升级。 在犯罪类型上:一是从较为单一的犯罪类型向成人化犯罪类型发展。二是随着青少年需求的广泛化,犯罪动机、犯罪目的出现多样化,形成了犯罪类型的多样化,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客观原因 从社会客观原因看:一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欺诈活动有所蔓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干扰社会生活;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社会转型期带来的在就业、就学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这些无不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二是家庭教育不到位。家庭是对青少年思想影响最深、联系最紧密的地方。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未成年人教育带来新的问题;一些特殊群体子女缺乏应有的关爱,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三是素质教育理念虽然早已提出,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学校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以及智与育德育分离,对学校和学生的评价体系标准不够科学,学生中厌学、辍学等问题,都是引发学生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的潜在因素。四是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充满暴力与色情的网络游戏软件对学生的诱惑,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不同程度地加大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难度。 从个人主观因素看:一是未成年人心理上的不稳定性。未成年人处于少年期、青年初期阶段,神经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其认识、感情和意志上的变化,让他们变得容易兴奋、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就容易陷入青春危机。如果在某些方面出现社会化障碍,这种危机就可能演化成犯罪危机。二是生理上的不成熟性。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身体发育明显加速,性机能开始成熟,这些对他们的心理、情绪、精神、行为等各方面都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导致了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发展上的不平衡,加上青春期知与行的差距,形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理因素。三是犯罪机遇因素偶发性。即诱发犯罪的最佳机遇和条件。这里是指青少年由于外界原因造成激情冲动、思想偏差、行为失范,走上违法犯罪歧途的有所增多;或被动地、不自觉地卷入到违法犯罪活动中。三、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过程 特别是初犯之前,总是有一些明显的外部表现,也就是犯罪的征兆。中小学生犯罪都有哪些前期征兆呢?(1)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时进行抄袭,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留级也无所谓; (2)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3)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回家;(4)心理方面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5)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甚至怀有敌意,恶语顶撞,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看笑话;(6)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同情和包庇甚至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7)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如从早起变成睡懒觉,从注意卫生变为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8)道德品质起了变化,如从诚实变成爱撒谎,爱说空话、大话、假话,从谦虚变成傲慢,从斯文变成野蛮,喜欢逞能,从文明礼貌变成口吐秽言、动作粗野,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背后却胡作非为;(9)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或与校外的流失生和有前科的人结交,或拉帮结伙聚在一起甩扑克打麻将,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惹是生非,遇事便大打出手,惟恐天下不乱;(10)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四、我国惩处青少年违法犯罪规定 (一)我国刑法对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时也可由政府收容教养。 (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对于《刑法》规定的八种重罪必须负刑事责任。这八种罪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 (三)已满16周岁,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五、青少年犯罪的自我预防、自我教育 (一)力行十戒 1、戒娇(1)积极参加劳动,养成劳动习惯。(2)敢于正视挫折,提高耐性能力。 2、戒奢(1)树立勤劳致富思想,养成节俭习惯。(2)参与家庭理财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 3、戒惰(1)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2)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勤奋实干。 4、戒骄。(1)虚心好学,不耻下问。(2)谦虚谨慎,积极进取。 5、戒贪。(1)培养正确消费观、抵制畸形消费。(2)通过正当途径,获取合法权益。 6、戒散。(1)树立纪律、法制观念,确保规范。(2)制定学习,生活规划,养成规律。 7、戒假。(1)诚实守信,实事求是。(2)珍惜荣誉,摒弃虚荣。 8、戒妒。(1)树立信心,赶超他人。(2)主动交流,抒发感情。 9、戒黄。(1)学习青春期知识,提高免疫力。(2)接受性道德教育,增强抗腐力。 10、戒毒。(1)了解毒品性质和危害,提高禁毒意识。(2)克服不健康心理,培养健全人格。(二)是自我规范,防微杜渐青少年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应自觉抵制有害健康成长的行为,做到“十不”: 1、不吸烟、酗酒。 2、不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3、不携带管制刀具 4、不强行索要财物。 5、不早恋。 6、不旷课、夜不归宿。 7、不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8、不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9、不参看色情、淫秽读物、音像制品等物品。 10、不做其他危害自身、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根据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各种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1、加大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监管力度,过滤不良信息,对发布严重不良信息的发布者进行惩罚等。2、大力宣传沉迷网络的危害,设置宣传栏,并加上图片或者动画等趣味性东西来吸引青少年,使得青少年能了解到沉迷网络有多大危害。3、定期举行家长会议,教育和引导家长该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网络;令家长多留心孩子的网络行为,才能及时制止;必要时,对部分难以管教孩子的家长进行单独指导,尽量做到本地家长都能懂得防止孩子沉迷网络。4、加大教育力度,大力投资教育;要求教育部门开设有关沉迷网络的危害的课程,并令老师们都细心指导学生不要沉迷网络;对已经沉迷网络的学生,老师应该单独与其沟通,尽力把孩子从无法自拔的沉迷中解救出来。最后,我相信在政府的帮助,全体家长的配合以及所有青少年的自律下,青少年沉迷网络的人数将会大幅度减少,学生荒废学业的人数也将大幅下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将越来越好。

青少年沉迷网络,无法自拔,荒废了学业的话,就应该采取强力措施,像戒毒一样,戒除他的网瘾,不让他玩手机,锁在屋子里,只有书本就让他看书,隔一段时间一放风,让他脱离网络,一个月慢慢的就能戒掉。

刊名: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Juvenil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Research主办: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中国青年出版社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2095-3356CN: 10-1048/D邮发代号: 2-826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创刊时间:2011ps:该刊为普通期刊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官网

刊名: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Juvenil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Research主办: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中国青年出版社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2095-3356CN: 10-1048/D邮发代号: 2-826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创刊时间:2011ps:该刊为普通期刊

《恐怖主义犯罪立法比较研究》(独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导论——以国际化与本土化为线索》(独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职务犯罪预防战略研究》(合著/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证券犯罪理论与侦查实务研究》(合著/参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有组织犯罪研究》(合著/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青年少年犯罪与对策问题研究》(合著/副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述评》,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3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CSSCI期刊)《中国犯罪学高层论坛“坛祭”》,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年第5期((CSSCI来源集刊扩展版)《预防犯罪语境下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解读——湖南社区矫正实践的分析》湖南省犯罪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征文特定奖,载《求索》2013年第9期刊发(CSSCI期刊)《论我国“犯罪学教程”中“青少年犯罪”——学科建设视角解析》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30周年征文优秀奖,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年第2期《面子、利益、权力及其他——外籍华裔学者对女警访谈的感悟》载《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2013年第3期(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我国反恐立法进程与前景——犯罪学视角解析》载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主编《社会稳定与反恐斗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社会敌意”:犯罪学范畴体系架构下的整体论思考》载《湖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CSSCI)《“官办养老”:一个地方犯罪学会的兴起与异化》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第5期(CSSCI来源集刊扩展版)《犯罪学综述漫谈》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第4期(CSSCI来源集刊扩展版)《何谓实证研究——中国语境下的反思性检讨》载《中国犯罪学年会2012年论文集》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我国“犯罪学教程”的知识革新》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3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CSSCI集刊)《我国社区矫正性质的新思考——以晚近刑法、刑诉修改为视角》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犯罪学公众形象散记》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第3期第117——119页(CSSCI来源集刊扩展版)《我国犯罪学本土发展的实质内涵》载《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23—29页《社会冲突的类型分析—以刑法为视角》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第6第80—82页《犯罪学本土发展的历史考察》载《犯罪研究》2010年第3期第1-12页(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我国犯罪学本土发展的整体性方向》载《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94-102页《<犯罪学研究导论>批判性疏议》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84-392页(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整体性方向:我国犯罪学本土化推进的宏观景象》载莫洪宪等主编《中国犯罪学会会议论文集201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5-352页《我国犯罪学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理性思考》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度第6期第42-50页《社会冲突的类型分析—以刑法为视角》载《社会冲突与公共安全机制建设高层论坛文集》2010(北京)第78-80页《犯罪解释的类型、张力及演化趋向》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38-43页《论犯罪学的理论及其建设》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7-266页(CSSCI来源集刊)《我国当前犯罪学研究的基本性格分析》载《河北法学》2009年第8期第91-94页(CSSCI扩展版)《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整体性反思》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141页(CSSCI来源集刊)《犯罪学中犯罪概念研究之比较》载《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39-50页(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界定之三维思考》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第1期第17-20页(CSSCI扩展版)《论刑法的任务及其立法完善》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5期第54-58页(CSSCI来源期刊)《犯罪学研究对象研究的批评性梳理》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0-203页(CSSCI来源集刊)《犯罪学学科性质新思考》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1期第95-99页(CSSCI来源期刊)《犯罪学定义及其规律性认识》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1期第10-13页(CSSCI来源期刊)《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疑难问题探讨》载《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29-134页(CSSCI来源期刊)《“中国犯罪学基础理论高峰论坛”实录》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8页《涉“黑”职务犯罪的现状及成因分析》载《中国监狱学刊》2006年第2期第83-87页(法学核心)《涉黑职务犯罪防治的宏观对策研究》载《青少年犯罪研究》2006年第4期第83-87页(法学核心)《和谐社会与我国犯罪学的发展》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第1期第29-35页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