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科院期刊分区基础版和升级版哪个好

发布时间:

中科院期刊分区基础版和升级版哪个好

亮点有:一是排版更简单方便人阅读了;二是页面更简洁了;三是搜索更方便了;四是画面给人感觉更舒适了;五是页面颜色很好看。槽点有:第一,文章类型区别比较模糊;第二,有些板块定义不清晰;第三,不太人性化;第四,针对性不强;第五,太专业的东西没有。

Science Advances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打的开源期刊,2015年创刊,2017年第一个影响因子高达511,是一本涵盖所有学术领域综合性科学刊物。期刊被国内外高度认可,是中科院1区Top期刊,目前的实时IF-2019为267。一、年发文量、IF与分区1、近五年的发文量Science Advances近五年的发文量(数据源自于WOS)如下图所示,发文量相对Scientific Reports来说非常小,论文录用率估计在10%~20%。从这个角度来说,期刊没有以增大发文量来实现盈利的目标,所以文章的质量以及期刊的认可度都还不错,这在标有“开源”的期刊中确实是股清流。2、近两年的IF该刊2017年开始获得第一个IF,2018年在2017年的基础上再上涨3分。3、JCR分区根据2019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该刊位居综合性期刊的JCR Q1区。4、中科院分区在中科院分区基础版(13个大类学科)和升级版(18个大类学科),Science Advances都是1区Top期刊。二、2019年IF预测Science Advances期刊2017~2018年度共发文1633篇(Article和Review),截止2020年3月4日的2019年度引用量为21742,所以实时IF-2019为314,预计IF-2019能够达到5。

中科院期刊分区基础版和升级版承认哪个

2015中科院jcr分区什么时候出来  JCR分区是严格按照在其自己分类的领域(如Polymer Science)内按照影响因子排列分区,如前20%或10%可为一区,等等,类推。  中科院是根据自己的调查研究推出,和因子有关系,但不像JCR一样绝对对应,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一般可认为,中科院分区比JCR严格,即含金量高,如好多期刊是JCR一区,但也许只是中科院的二区。这也是好多国内机构采用中科院的分区的原因之一。  但大家骂的最多的是中科院分区。  如果做学术,做到入门级或以上,应该会有自己判断了,什么期刊好,胸中有千壑了。这时候若还是质疑这个不专业,那个不公平,那估计就是利益考量了。

虽然是两个概念,但是还是有一定联系的,中科院的分区参考了JCR的分区标准(都是基于索引数据),不过中科院的分区比JCR的分区更严格一些。以下可能对你有所帮助(摘自小木虫):汤森路透JCR分区法: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4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1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25 -50% (含50%)为2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50-75% (含75% )为3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后75%为4区;中国科学院SCI分区法: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根据每年的JCR数据,将学科分为14个大类和174个小类。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分为4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5%(含5%)期刊划分为1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5-20% (含20%)为2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前20-50% (含50% )为3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位于学科中总刊数的后50%为4区;存在没有进入四个分区的SCI收录期刊。

中科院期刊分区基础版和升级版

亮点有:一是排版更简单方便人阅读了;二是页面更简洁了;三是搜索更方便了;四是画面给人感觉更舒适了;五是页面颜色很好看。槽点有:第一,文章类型区别比较模糊;第二,有些板块定义不清晰;第三,不太人性化;第四,针对性不强;第五,太专业的东西没有。

Science Advances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打的开源期刊,2015年创刊,2017年第一个影响因子高达511,是一本涵盖所有学术领域综合性科学刊物。期刊被国内外高度认可,是中科院1区Top期刊,目前的实时IF-2019为267。一、年发文量、IF与分区1、近五年的发文量Science Advances近五年的发文量(数据源自于WOS)如下图所示,发文量相对Scientific Reports来说非常小,论文录用率估计在10%~20%。从这个角度来说,期刊没有以增大发文量来实现盈利的目标,所以文章的质量以及期刊的认可度都还不错,这在标有“开源”的期刊中确实是股清流。2、近两年的IF该刊2017年开始获得第一个IF,2018年在2017年的基础上再上涨3分。3、JCR分区根据2019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该刊位居综合性期刊的JCR Q1区。4、中科院分区在中科院分区基础版(13个大类学科)和升级版(18个大类学科),Science Advances都是1区Top期刊。二、2019年IF预测Science Advances期刊2017~2018年度共发文1633篇(Article和Review),截止2020年3月4日的2019年度引用量为21742,所以实时IF-2019为314,预计IF-2019能够达到5。

sci分区基础版和升级版用哪个

请查看《 JCR 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按照该期刊的影响因子,投稿难度和影响力,分为1~4区:一区一般是各领域的top期刊,二区是高水平期刊,三区次之,四区则更普通~~

核心板认可度更高,字面上就可以理解。相当于20个普通班一个尖子班

2021年是发布基础版的最后一年,2022年起将只发布升级版。所以2022年开始,大家不必再纠结是看基础版还是升级版,科研评价更加明确。什么是期刊分区?关于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种是科睿唯安公司制定的分区(原来是汤森路透,后来易主科睿唯安),第二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这两种分区方式均基于 SCI 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进行分区的。汤森路透分区:汤森路透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JCR对86 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前25%~50% (含50%)为Q2区,前50%~75% (含75% )为Q3区, 75%之后的为Q4区。汤森路透分区中期刊的数量是均匀分为四个部分。中科院分区:中科院首先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13 大类。然后,将13大类期刊分各自为4个等级,即4个区。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为该类1区、6% - 20%为2区、21% -50% 为3区,其余的为4 区。显然在中科院的分区中,1区和2区杂志很少,杂志质量相对也高,基本都是本领域的顶级期刊。中科院分区中四个区的期刊数量是从1区到4区呈金字塔状分布。两者的区别:1、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常用1-4区,且分区前常用大类或者小类,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在大类某学科为某区。而汤森路透期刊分区常用Q1-Q4(Q表示Quartile in Category),即4个等级中所处的位置,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位于某学科的Q几。2、JCR的Journal Ranking没有设置大类学科,只分为176个具体学科,也就是中科院分区表中所指的小类学科。3、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分区方法。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主要参考3年平均IF作为学术影响力,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累积学术影响力是相同的,各区的期刊数量由高到底呈金字塔式分布;在JCR的Journal Ranking中,主要参考当年IF,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数量是均分的。

区期刊不论是jcr分区的一区,还是中科院的一区,只要是一区期刊,都是国际上知名的学术期刊,这部分期刊发表难度是非常大的,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发表的,对于普通作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且不说文章难写,对作者身份职务可能都会有一定门槛,一区期刊是不适合不同作者发表的,一般能发表一区的都是一些专家学者、知名大学教授、或者一些在本专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工作者。    二区期刊仅次于一区期刊,二区sci期刊国内作者发表的就相对多一些了,目前国内一些标准中明确要求发表二区及以上期刊,所以二区是很多国内作者的首选,二区期刊发表难度略小,但也要看具体的学科和具体的期刊,一般的规律是二区期刊较一区期刊容易一些。    三区四区期刊的发表难度就会更低一些,但三区四区期刊在国内有些许争议,就是因为上述我们提到的硬性要求,有些单位和高校是不认可二区以下的刊物的,因此,很多作者会认为三区四区刊物不值得发表,没有发表价值,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作者来说,只要能发表sci论文就已经实属不易了,国内也有很多单位只要是sci论文就认可,对分区,没有过多要求,这种情况下三区四区期刊也是可以发表的。

中科院期刊分区基础版和升级版区别

亮点有:一是排版更简单方便人阅读了;二是页面更简洁了;三是搜索更方便了;四是画面给人感觉更舒适了;五是页面颜色很好看。槽点有:第一,文章类型区别比较模糊;第二,有些板块定义不清晰;第三,不太人性化;第四,针对性不强;第五,太专业的东西没有。

关于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证报告)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是Thomson Reuters公司自身制定的分区,一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它们均基于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 二者有何区别?Thomson Reuters公司本身做了分区,按Thomson Reuters的学科分类,分四区,四等分。经咨询Thomson Reuters工作人员,Thomson Reuters的分区是按照学科进行的,就是把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SCI期刊影响因子一般是在每年的6月下旬发布前一年的JCR,比如2013年的六月发布的是JCR 2012。中科院做的分区,更为细致。2013年SCI期刊分区杂志排名,阈值均是指期刊三年的平均IF作为计算依据。划分为医学、地学、工程技术、地学天文、管理科学、化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生物、数学、物理、医学等学科门类。据友人的观察,中科院分区的方法: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 ~ 20%,三区刊:前21% ~ 50%,四区刊:后51%~100%。本人进行进一步观察,各学科一区的情况基本正确,其它区域不尽然。比如有的学科,四区刊占到70%以上。综上,假如影响因子在某学科领域中排名为TOP 5%之内,中科院分区第1区的可能性很大。实际情况,应以检索结果为准,因为两家的学科分类,标准不一。据悉,期刊分区表(中科院版)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世界科学前沿分析中心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为了实现期刊影响因子是为了实现不同学科的期刊影响因子间大致水平的比较,所以期刊影响因子本身存在的问题分区表无法避免。期刊评价主要为科研活动的交流,不是因为科研评价而存在和发展的,期刊分区表也是期刊评价指标,只是为这些活动做一个数据上的支撑。优助医学希望可以帮助你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