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现代远距离教育投稿要求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现代远距离教育投稿要求是什么意思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是远程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刊,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核心期刊,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期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热忱欢迎国(境)内外远程教育及相关学界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投稿。为确保作者权益,根据《著作权法》及国家出版相关规定,本刊特作要求如下:一、稿件一般要求8000字以上。本刊对于准备采用的稿件,将视版面情况以不违背作者原意为前提进行必要的编辑处理,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注明。二、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若超过4个月未见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经发表,即按国家版权局颁发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支付稿酬,并向每位作者赠送当期刊物2本。三、本刊对所载文章均拥有版权。在我刊发表的文章,若无特别声明,即视为作者同意我刊与合作数据库签署的网络传播协议。四、为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学术行为,编辑部已采用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研制的“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来稿进行检测。稿件不得一稿数投,文字重合度不得超过20%。编辑在来稿中一经发现上述稿件,则不予录用。对严重学术不端者,将予以公示。

2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也是20年前,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关于加速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指示,我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序幕由此拉开。21世纪在即,处在这两个值得纪念的20年,展望未来,我们对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开创中国教育技术事业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充满信心。  一、邓小平教育理论指明了教育技术改革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创造了教育技术发展的良好机遇  1、发展教育技术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制定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他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20年来,这些指示一直指引着我国教育技术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外落后了”,就“必须下定决心,急起直追”,“力戒空谈”的思想。  2、教育技术发展是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少说空话,多办实事”的结果  在小平同志的倡导下,党和政府积极支持教育技术的发展,几任政府领导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指引下,创造性地推动这项工作。  由于我国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一直强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要坚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具体实际,分类指导的原则,在“七·五”和“八·五”期间都提出了“中等学校和中小学校电化教育设备配备标准”,指导并推动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从目前的情况看,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中小学的应用,仍然基于视听媒体技术的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形式为主;基于电子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育形式已经在一部分学校中开始应用,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优化了教育过程,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负担,促进了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改革。我国高校已经由视听技术向多媒体、网络化发展,进入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或地区提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启动或建设现代化教育工程”。据1995年底对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缺贵州省)的统计,“八五”期间我国教育技术总投资为115亿多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投入占80%,预算外投入占20%,平均每年投入23亿元。由于国家和地方对发展教育技术的重视,我国用于现代化教育的设备、设施在20年间有了突飞猛进发展,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打下较好的物质基础,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2、音像电子教材建设不断满足需要  音像电子教材建设作为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保证,多年来,一直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过去,我国教材建设形式单一,基本是文字教材“一统天下”。随着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教材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视盘、计算机软件等音像电子教材已成为我国教材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中小学的音像电子教材建设经历了从投影、幻灯(80年代初期)到录音、录像(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期),以及到现在以多媒体组合教学形式为主的几个发展阶段。由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以投影、幻灯、录音、广播、电视、录像、计算机等媒体优化组合的多媒体教学形式不仅是现在,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媒体形式。中小学使用的音像电子教材,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规划和组织建设。中央电化教育馆及地方各级电化教育馆为中小学组织编制了大量的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等音像电子教材。随着教育软件市场的发育和逐步规范,涌现了一批教育软件公司,生产制作符合学校需要的音像电子教材。一些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自己开发制作了适合教学需要的音像电子教材作为教学的补充。截止到1995年底的统计,用于教育过程的音像电子教材,幻灯、投影片为3亿张,录音教材1716万小时,录像教材1708万小时,计算机教学软件28万个,光盘9万张。新媒体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引起了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有更多教师的应用和参与开发新的教育教学软件。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的教材建设也发生很大变化,由借用普通高校的文字教材,配套录制“课堂搬家”式的音像教材,变为自行编制适于远距离教育要求的、相互配套的文字与音像电子教材。全国电大现有录像带9万盘,录音带7万盒。我国卫星电视教育开通了综合教育、电视大学教育、中小学教育等三个卫星电视频道,在北京地区通过35频道还播出一套综合教育电视节目,每天共播出1小时。使一些学校通过接收,选播,扩大了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软件供需之间的矛盾,逐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3、现代教育技术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广泛开展,研究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从事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重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科研已经从早期的媒体对比型研究、学科专题型研究向以整体、综合为主的实验研究过渡。各级电教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了一支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队伍,开展了一批对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课题。如: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研究、中小学音像电子教材建设的研究、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研究、我国基础教育实施现代化教育工程的策略研究、中小学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电化教育设备配置标准的研究、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现状及其资源共享的实验研究、小学语文“四结合”的实验研究、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学优化的实验研究、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等,取得了一批丰硕的成果。  我国高校中的教育技术专家、学者在研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开展教育技术理论、方法,远程教育,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教学设计,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教育技术的发展发挥了前导和推动作用。我国远距离教育的研究,特别是在远距离教育的开放性和教学现代化方面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推动了全国广播电视教育改革和发展。“八五”开始,为推动农科教结合、燎原计划实施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国家教委组织开展了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县的研究。全国有一批综合实验县,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宝贵的实验研究经验和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  4、建立了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一支队伍  在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育技术学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具有较强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技术专门人才队伍。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已经在我国绝大多数师范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建立起来。非师范专业的高等院校,也有部分设立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技术学学科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层次齐全人才培养能力。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呈现出勃勃生机。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支有理想、懂专业的专门人才队伍。这部分人才除了从从事教育技术相关专业工作的同志和教师中选拔出来,进行培养和任用者外,大部分是从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据1995年的调查,我国已有教育技术机构74849个,专职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人员达20万人,还有数十万兼职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教师,他们中的多数已经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这支具有较强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技术队伍必将在实践、研究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5、探索了全面提高学生以及劳动者的素质的途径  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先进媒体手段,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充分利用录像、电影等媒体,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节目给学生们播放,使孩子们在形象生动的画面里和感人的情节中接受爱国家、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一些中小学还建立了卫星电视接收站和校园有线电视网,收集了许多优秀教育电视节目、教育影片、VCD光盘、录像片定期为学生播放,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高等学校为加强思想政治课建设,编制了大量生动形象的音像教材,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开展中国的国情教育。由于改变了传统单一说教的方式,多种媒体教学,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一些高校充分利用校园“有线电视台”,每周编制校内新闻和反映本校教师学生生活的专题节目,使大家了解学校工作,表扬先进,指出存在问题,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深受师生欢迎。  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各省级教育电视台在播放教学节目的同时,积极开办教育新闻、教育信息和综合性教育节目,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介绍教育战线工作情况,宣传优秀教师、著名专家的业绩,使社会对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中国教育电视台举办的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展播,受到社会好评。  电化教育的开展为广大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并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组成部分。许多县电教部门以支农为己任,把当地农民急需的农业技术知识、商品经济知识、医疗卫生知识的录像节目送下乡,宣传了致富门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受农民欢迎,直接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的地方把如《稻田养鱼》、《毛竹种植》、《烤烟技术》等录像片反复为乡村农民播放,使农民迅速掌握了致富技术。还有的县电教部门将扫盲识字与推广一、二项致富技术结合在一起,利用电教手段培训农民,也收到很好效果。1991年原国家教委表彰了天津市静海县等31个综合开展电化教育,在学校电教、教育电视收转站建设、农村实用技术推广等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县为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县。  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势,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服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中电教手段得到广泛应用。职业高等专科学校、职业高中、大型厂矿培训中心都不同程度地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电力系统、人民银行系统利用专业培训录像带直接为基层岗位培训继续教育提供了形象教材,受到社会广泛欢迎。  三、认真总结20年的基本经验,积极规划面向21世纪的发展蓝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我国重新起步的教育技术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历程,为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加快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思想,是我国教育技术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南,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  教育技术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源自改革开放后国情的实际需要,来自经济振兴、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技术的发展要自觉服从、服务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适应与满足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积极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服务。  教育技术实践领域涉及面宽,覆盖面广,必须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依靠中央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协作,才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既要依靠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和必要的投入;又要坚持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取得社会支持;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  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科学,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为教育服务,为教育教学整体改革服务。在信息化过程中,要重视网络化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同时要注重各种现代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不能偏废。只有注意把“常规媒体手段”与“先进媒体手段”恰当结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的组成要素。教育技术要深入学科、深入教学、深入课堂。要调动广大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始终围绕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开展工作,并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益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技术学科和事业的发展,要高度重视教育技术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的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技术队伍,通过他们观念上的转变和实践上的努力,促进并支持教育技术的发展。  电子媒体教材建设始终是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统筹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持久地抓好这项工作。软硬件建设必须协调发展,政策和资金要向软件倾斜,使软件建设从数量上、质量上进一步缓解目前仍很突出的供需矛盾,逐步满足目前我国的迫切需求。  2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个层面上还显落后。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准确把握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进一步从战略高度规划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技术设备与信息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整体改革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也对教育战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带入21世纪,我们必须在深刻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战略。  随着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飞跃发展,即将来临的21世纪,许多新的技术将应用到教育领域之中,从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数字化音像技术,广播与卫星通讯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都已应用到了教育与教学中。教育技术的内容和形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发展趋势可归纳为:音像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卫星广播技术应用于远距离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个别化交互学习;交互网络技术应用于通讯教学;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仿真教学。与此同时,当前的教学媒体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是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以及教学过程的智能化。从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看,国外教育技术正在学校教育、培训和作业技术三个方面向纵深发展。这些发展趋势和特点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为跟上世界发展潮流,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策略应是:巩固发展以音像技术为基础的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逐步推行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  首先,要发展学校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实现教学现代化  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我国学校教育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观念上的转变和随之而来的教学环境的改变。教育技术工作应高度重视对现代化教学环境的建设,重视教育技术对促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的研究。  在基础教育领域,要进一步巩固发展以音像技术为基础的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根据不同地区,加强分类指导,使大部分学校在不同层面上的教育技术水平有明显的提高,推动“普九”工作的巩固、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通过《全国电化教育“九五”计划》的实施,到本世纪末,全国城市中小学和县城中小学达到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一类电化教育设备配备标准的学校总数增长8%,有条件的乡镇中学、中心校和少数民族寄宿制学校达到二类电化教育设备配备标准;常规技术媒体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现有卫星资源被充分用于教学活动,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和实验,少数学校和发达地区建立起校园网并与社会联网。通过全国中小学1000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带动和加强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总结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开展教育技术的典型经验,指导并促进学校教育技术的全面开展。统筹规划,加强审定,引导教材制作企业的发展,使一体化设计的教材初步满足多层次、多规格的教学需要。  在高等教育领域,根据高校的不同情况,建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把教育内容、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在教育技术的平台上。到2010年,使我国若干所高校的教育技术水平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各校都有应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多媒体教室,使其在数量上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建设校园网络,实现教学信息、图文资料和管理信息收集、存储、检索、调用的现代化,并与“教育科研网”联网,及时获取国内外信息资源。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实施的基础上,一体化设计教材。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意见》,初步完成高校教育技术机构的有机合并,使学校教育技术力量得到综合利用,运用教育技术的学科和教师范围有明显扩大。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建设远程教育设施,以自己的优势学科参与远程教育,使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  在现代远程教育领域,面对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态势,要把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面向21世纪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逐步推行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必将进一步使教育领域产生深刻变革,促进教育现代化。它也将进一步突破传统教育时空的限制,扩展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大众化和终身化。同时,它将会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需求,促进优秀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带动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成为国家信息产业发展以及整个经济发展的新的生长点,推动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将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不断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到2010年,基本形成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现阶段,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的公众和专业信息传输网络,形成以卫星视频传输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多元化现代远程教育专业传输网。充分发挥实力雄厚的研究性大学的优势,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通过各类高校的远程教育,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逐步提高公民的学历层次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探讨经济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发展多种行业和专业的继续教育,为在职专业人员提供各种进修机会,满足各方面学习者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在少数有条件的地区和中小学开展中小学远程教育试点,扩展教育资源。提高师资水平;建设学习资源中心,开展家庭教育,提供学生主动学习的条件,推进素质教育。以中心城市为依托,逐步形成以省(直辖市)为主,统筹管理的现代远程教育区域网络。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解决老、少、边、穷地区教育问题,推动“普九”和“扫盲”工作,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到2010年前后,将使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不断扩展地区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在更多的地区、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代远程教育。  在党和国家关怀下,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我国的教育技术事业,正以开创生机勃勃的工作新局面,迎接新世纪的曙光。我们将把握时代的脉搏,关注世纪教育技术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研究及实际应用,为社会、经济、教育的整体改革服务,为我国早日实现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执笔:刘雍潜、陈庆贵、张敬涛  版权所有 Copyright 宜城中学 -黑夜舞 最佳浏览环境 IE0 800*600 分辨率

现代远距离教育投稿邮箱是什么意思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是远程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刊,是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核心期刊,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期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热忱欢迎国(境)内外远程教育及相关学界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投稿。为确保作者权益,根据《著作权法》及国家出版相关规定,本刊特作要求如下:一、稿件一般要求8000字以上。本刊对于准备采用的稿件,将视版面情况以不违背作者原意为前提进行必要的编辑处理,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注明。二、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若超过4个月未见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经发表,即按国家版权局颁发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支付稿酬,并向每位作者赠送当期刊物2本。三、本刊对所载文章均拥有版权。在我刊发表的文章,若无特别声明,即视为作者同意我刊与合作数据库签署的网络传播协议。四、为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学术行为,编辑部已采用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研制的“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来稿进行检测。稿件不得一稿数投,文字重合度不得超过20%。编辑在来稿中一经发现上述稿件,则不予录用。对严重学术不端者,将予以公示。

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internet)的迅猛发展,使远程教育的手段有了质的飞跃,成为高新技术条件下的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兼容面授、函授和自学等传统教学形式,多种媒体优化组合的教育方式。 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有效地发挥远程教育的特点,是一种相对于面授教育、师生分离、非面对面组织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跨学校、跨地区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它的特点是:学生与教师分离;采用特定的传输系统和传播媒体进行教学;信息的传输方式多种多样;学习的场所和形式灵活多变。与面授教育相比,远距离教育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的成本。基于远程教育的特点和优势,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发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 远程教育由于信息传送方式和手段不同,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以邮件传输的纸介质为主的函授教育阶段,第二是以广播电视、录音录像为主的广播电视教学阶段;第三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与远程通讯技术相结合的网上远程教育阶段。随着电视、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的逐步普及,网上远程教育离我们已越来越近,对处在大城市的我们来说其实它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 目前,参加网校学习的人员正在逐步增多,按学习的目标不同分为学历学位、职业培训、网上充电等三种类型。学习方式目前主要分为集体开班和个体学习两种。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网校也到处可见,有正规大学开办的经过国家教委认可其学历的攻读本科、研究生课程的网校;有全国知名重点中学在网上搞的针对高考辅导的以应试教育为主的网校;还有一些商业网站针对网上充电者举办的一些职业技术培训的网校等。北大商学网是北京大学管理类远程教育的教学执行机构,属第一类。 远程教育对学习者的要求[编辑本段]远程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远程学习以自学为主,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与教师、同学是分离的,没有教室,更没有课堂的氛围,这些特点会使得许多刚刚开始远程学习的学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或有些不习惯。因此远程学习要求学习者首先应具备两方面的能力: 始终保持自发的学习动力。参加远程学习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成人,他们的学习动机各式各样,但不外乎提高学历、增加技能、在职充电、扩展职业范围等。他们一般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较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在以后长达几年的学习过程中能否保持住由此产生的学习动力是决定其学习成败的关键。 主动探索的精神。成人学生应该有能力自己确定在学习上投入多少时间,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并逐渐适应一种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这同样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面对一个问题,积极的学习者不会只接受一个答案,或是等待老师告诉你该持什么样观点或立场;也不会只局限于到某本书或教材的某章某节上去寻找答案。积极的学习者会主动尝试多种解决方法,建立自己的想法,经过主动探索后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做。北大商学网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努力理解自己所学的东西,而不是死记硬背,被动接纳。 此外,随着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参加远程教育的学习,有必要变革自己的学习观念和认识。 ● 虽然面授时间少了,自主学习的要求高了,但通过这种新的学习形式,可以提高自己的 学习能力。 ● 在信息化社会中,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需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个人终身的社会需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生活、工作的节奏。 ● 现代远程教育为所有求学者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使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享有的权利,而是个体生存的基本条件;教育资源、教育对象、教育时空的广泛性,为大众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性。 ● 接受教育不光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学习,为以后继续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对今后不断地获取知识和提高教育层次将是非常有益的。 在网上可以获得哪些教学信息[编辑本段]目前北大商学网所提供的网上教学信息,主要包括教学组织管理信息、课程信息、教学动态、辅导信息、BBS(公告板)和其他的教务管理信息。 ● 教学组织管理信息包括教学计划、专业教学实施方案、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课程介绍及各种教学过程中的通知、通告等,主要用于对教学过程的总体指导,教学的组织管理安排等。 ● 课程信息、教学动态辅导信息是指按照教学进度要求,及时提供给学生的有针对性的导学信息,包括各章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讲解提示,同步的作业与测验题和解析等。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省级万方收录 有影响因子 主管单位: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方圆电子音响出版社 国际刊号:ISSN:2095-6711 国内刊号:CN:13-9000/G 教育探讨、教学实践、教改理论、学术观察、课程研究、职业指导、课堂设计、德育探究、创新管理、体音美教育、思政哲学、艺术文化、校企合作、科教论坛、中外交流等。 投稿邮箱:

一般认为社科类核心期刊是指CSSCI来源期刊(不包含扩展版),即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俗称南大核心,各高校一般以此为标准确定本校的社科期刊目录分类标准(自然科学类的核心期刊是指CSCD);北京大学图书馆也会定期公布一个核心期刊目录,称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俗称北大核心语文教学论文发表哪个刊好。这两个期刊目录中的有些期刊是重合的,但一般情况下,南大核心中的期刊要少而精一些,所以一般认为CSSCI中的期刊水平更高,也更为“核心”一些。但也有特殊期刊只属于南大核心却不属于北大核心,这可能是因为两类目录在评价机制和过程上的差别导致了对某个期刊水平认知的差别。

现代远距离教育投稿要求是什么

不是

83,《教育信息报》 地址: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编辑部袁军 邮编:310012 电话:0571-8802555-3401 E-mail: 84,《教育理论与实践》 地址:太原解放路东头道巷九号 邮编:300009 85,《素质教育博览》地址:福州市东水路76号新闻出版中心大厦邮编:350001 电话:0591-3631544 E-mail: 86,《教育研究与实验》 地址:武汉市武昌桂子山华中师大内 邮编:430070 电话:027-87673284 87,《电化教育研究》地址: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内 邮编:730070 电话:0931-7971823 E-mail: 88,《基础教育研究》地址:南宁市建政路37号 邮编:530023 电话:0771-5620819 89,《现代远距离教育》 地址:哈尔滨市和兴路93号邮编:150080 90,《中国教育学刊》地址: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邮编:100816 91,《现代教育论丛》地址:广州石牌华南师大教科所 邮编:510631 92,《上海教育科研》地址: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邮编:200032 电话:021-64167677-329 CN31-1059 93,《山东教育科研》地址:济南市历山路53号 邮编:250013 电话:0531-6944417 CN37-102894, 94,广东教育杂志社 GDJYCN All 1教育研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100088) 2教育评论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会,福建省教育学会福州市梦山巷27号(350001) 3教育理论与实践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030009) 4教育研究与实验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武昌桂子山(430079) 5外国教育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长春人民大街138号(130024) 6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100875) 7教育与经济 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武昌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430070) 8外国教育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3) 9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100816) 10上海教育科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200032) 11人民教育 教育部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100088) 12教育科学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大连市黄河路850号(116029) 13山东教育科研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东教育学会济南市历山路53号(250013) 14现代教育论丛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广州市石牌华南师大教科所(510631) 15教育探索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街19号(150080)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通讯地址 1课程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北京市沙滩后街55号(100009) 2普教研究 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教育学会沈阳市黄姑区黄河南大街85号(110031) 3学科教育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八层教育科学研究所(100875) 4上海教育 上海教育委员会上海市长宁路491弄36号(200050) 5北京教育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东绒线胡同40号(100031) 6天津教育 天津市教育局天津市南开区雅安道9号(300113) 7中小学管理 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德外黄寺大街甲24号北京教育学院北楼(100011) 8班主任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5号(100101) 发布时间:2003-7-2 13:46:56-- 以下是前几年的资料,可能有些报刊地址有变更: 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 100009 64050355 小学各科教学 北京东城张自忠路3号 100007 64015080 中小学管理 北京东城张自忠路3号 100007 64015080 中小学教育 北京东城张自忠路3号 100007 64015080 教育艺术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 100037 68902923 中国教育学刊 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 100816 66097082 中小学管理 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甲24号 100011 62371199-1116 教育研究 北京北三环中路46号 100088 62011873 教学与研究 北京海淀路39号 100872 教学研究(小学版) 哈市中央大亍一号 150010 教师之友(小学) 成都市盐道亍三号 610012 普教研究 沈阳黄河南大街85号 110031 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 福建厦门市槟榔西里10号 361004 现代中小学教育 长春斯大林大街110号 130024 教育管理 哈尔滨市和兴路133号 150080 教育理论与实践 山西省太原市北城区解放路东头道巷9号 030009 教学与管理 太原黄陵路西巷3号 030031 山东教育科研 济南黑虎泉北路159号 250011 教育与现代化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 230026 教育研究与实验 武汉市武昌桂子山华中师大内 430070 课程·教材·教法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 100009 教学与教材研究 北京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 100009 江西教育科研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 330046

推荐《新课程研究》QQ1084039409

现代远距离教育投稿要求

找学报投吧一般大学教师都是投自己学校的学报的

中国知网收录的是刊物。所以不能直接投稿。 你稿件内容是哪方面的,选择知网收录的期刊投稿,就可以了。 但是,知网上也有一些非cn刊物,所以要防范。 如有一点帮助,请及时采纳。

期刊有:班主任,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机械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理论版),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教学与研究,教育科学论坛,教育探索,教育艺术,开放教育研究,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思想理论教育(下半月行动版),现代远距离教育,职教通讯,中等职业教育,职教论坛中国教育网络,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还有很多,找到他们邮箱,直接发到投稿的邮箱里就可以了

现代远距离教育杂志投稿要求是什么

期刊有:班主任,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机械职业教育,教学与管理(理论版),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教学与研究,教育科学论坛,教育探索,教育艺术,开放教育研究,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思想理论教育(下半月行动版),现代远距离教育,职教通讯,中等职业教育,职教论坛中国教育网络,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还有很多,找到他们邮箱,直接发到投稿的邮箱里就可以了

找学报投吧一般大学教师都是投自己学校的学报的

网络教育的统考,监考严。网络教育本科统考考试方式主要是机考的,有网友说考过网络教育的大学英语考试,感觉监考是比较严的,顶多可以多看几眼了,或者少问几个问题,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不会有事的,主要是还是靠自己,好好复习,好好做题就是了,考试主要是靠自己的。作弊这种还是不要最好,万一网络教育作弊被抓考试成绩会被取消哦。网络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网络远程教育的手段有了质的飞跃,成为高新技术条件下的远程教育。相关信息网络远程教育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兼容面授、函授和自学等传统教学形式,多种媒体优化组合的教育方式。网络远程教育可以有效地发挥远程教育的特点,是一种相对于面授教育、师生分离、非面对面组织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跨学校、跨地区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它的特点是:学生与教师分离;采用特定的传输系统和传播媒体进行教学;信息的传输方式多种多样;学习的场所和形式灵活多变。与面授教育相比,远距离教育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的成本。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网络远程教育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