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有关民办教育论文的期刊

发布时间:

有关民办教育论文的期刊

华腾期刊网 所推荐期刊 均为国家正规期刊。

目前来说,就是普刊,非核心期刊,比较好发的也不多,我五六年前找淘淘论文网发表的教育类期刊,4000字的文章,才1000元的费用,上个月找他们发表,已经是2000多元了,费用贵了很多,关键是我的文章一开始就被卡掉了,我又换了另外的一篇才审核通过。所以,总体来说,教育类期刊并不好发。

具体是要看你发是什么期刊。每个期刊都是不同的哦

中国教育创新导刊

有关民办教育论文

现在民办的也不错啊就是按家庭的条件吧

百度:找了篇文章民办教育论文民办教育发展论文-民办院校——路在何方上世纪80年代,全国报考高校人数从1985年的176万增加到1988年的272万人,录取率仅为27%。在许多学生无学可上的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抓住了这一机遇,创办了民办院校,其招生对象为没有考上大学的落榜生,由此民办高校拉开了序幕。   民办大学,是指"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高等教育"。我国民办大学从无到有,特别是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我国民办大学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现已增至到1500多所。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批量的民营资本注入教育行业,我国民办大学的软硬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解决了许多高考失意者的大学梦想,民办大学多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复合型人才。诚然民办大学有着自己的优势,但由于国家的人口政策、就业、费用高等外部因素开始发生变化,加之民办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民办大学普遍遇到越来越多的困境。   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作为教育研究者理应对时下民办教育的困境进行深入剖析,民办院校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管理体制的混乱   民办院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我国产生发展不过是20多年的时间,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它远未成熟,可以将民办院校的管理困境归结为这五个方面:   (一)我国民办院校中,投资主体和校长关系没有理顺,不懂教育的董事长不放手让懂教育的校长管理学校,让很多有能力的校长无奈的离开,以致学校不能走上正轨;(二)民办院校中大多数管理者是院领导的亲属,这部分管理者对从事教育工作可谓一窍不通;(三)民办院校中为学生提供后勤服务的团队,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四)民办院校中院领导更换频繁,由于每个领导的办学理念和办事方式不一样,导致学校在办学理念上混乱;(五)另外,一般在民办院校院领导愿意做多久就多久,建立必要的二次退休,避免领导层的老龄化。   二、资金的投入不足   民办院校的资金主要来自社会,就目前来说,我国更多是一些中小企业家办学,他们的财力往往不够雄厚,容易造成民办院校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发生。一般而言,大学的资金大多数是来自学生的学费,学生的学费上万,每年开学时造就了上千个千万富翁,但董事会的理念是" 招进来,住进去",很少把资金投入到教育中去。其次、民办大学资金来源单一,大多数由个人创立,没有一个强大的集团作为支撑,一旦遇到教育评估需要投入大批资金建设校园,就会遇到资金瓶颈,进而导致办公条件简陋、教学设备落后、实训设备陈旧、运动场所不标准等。甚至有些民办院校竟然以办学为名,吸引外来投资,没有把资金投入到学校的发展上,而是把资金转移,为自己创造利润。事实上,办学经费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正常的管理体制运作,严重制约了民办教育的长期发展。   三、师资力量的匮乏   民办院校在经费方面捉襟见肘,难以有足够的实力去选聘并培养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造成师资队伍不稳定和质量下降。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资本民营家为了节约成本,院领导层都是从一些公立学校聘请退休的教师或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中坚力量。其次,民办高校的教师不属于事业编制,在福利、待遇方面很难与公办院校相提并论,新教师往往在学到经验后就跳槽了。对于年轻教师来讲,还有一个制约因素便是--民办院校的职称评定比较困难,而且得不到其他院校的承认。民办院校的教师中,有一部分是从公办院校聘请来的兼职教师,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另外,一些民办院校为了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从企业聘请了很多一线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对产学结合的民办院校来说应该是好事。可是由于经费所限,这些一线工作人员鲜有机会来校指导学生。所以,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四、校园文化精神的薄弱   民办院校起步晚,而且大部分是外行人事搞教育,所以缺乏大学精神。从管理体制来讲,民办院校校领导、教师更换频繁,使得校风、教风没有跟上新的理念,结果造成对校园环境缺乏长远规划。另外由于教育经费的紧张,民办院校经费由董事长控制,各个部门没有经费支持学生开展文体活动、科研探讨、社团活动等。民办院校大部分学生家庭环境优越,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民办院校没有一个合理的奖惩体系,导致优秀的学生得不到肯定,该惩罚的学生没有处理。另外,在民办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缺位比较严重,党员队伍培养机制不够成熟,不能很有效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直接造成了校园文化精神薄弱的显示后果。   五、学生整体质量的下降   除了民办院校自身的原因外,民办院校的生源质量差也是一个极为凸出的问题。从生源上看,民办院校已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但民营资本家为了满足自己的财富梦想,不断扩大学校的招生人数,以致降分录取。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自制力差,一旦进入自由的大学,就完全的投入虚拟的世界里,很少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但由于民办院校一般施行2+1制,大学生在校时间比较短,没有学到足够的理论知识就踏上了社会。加之,民办院校实训设备陈旧,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参加实训时间短。   从上面的剖析不难看出,民办院校的问题的核心在于教育经费紧张,进而造成其他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如何应对这些困难,民办高校如何更好地发展,我们认为,民办院校必需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民办院校应当学习国外先进理念,教育管理要跟上,投资主体和学校管理人员要分开,让懂教育的人管理教育,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避免董事长集权化、管理阶层亲属化、院领导老龄化。像一些国家那样,民办院校董事会就是董事会,不具体管教学业务,院长、校长由董事会向社会招聘。   (二)民办院校最好能有有实力的企业入股,不能单一的靠收取学费来维持。加大资金的投入,建设高质量的教学楼、图书馆、实训设备、运动场、创建一流民办院校。   (三)对民办院校要建立一套公正、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对教育职称的评定、晋升、任用等应和公办院校一样对待。考核评比要科学、阳光、严格。   (四)把从宣传广告上节省的费用,用在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的待遇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待遇,留住优秀的教师;聘请企业优秀员工,到校指导学生。   (五)减少招生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不要追求大而全,而要追求小而精,学校以万人左右为宜。要有自己的特色事业、金牌专业,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因此,民办院校只有完善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师资、提高学生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把一切起始点都放在服务于学生上,保证教学质量、教会学生做人,才能创建一流名校。   参考文献:   [1]李沛昕,周余涛民办院校路在何方--陕西省民办院校发展状况调查之一[J]中国现代企业报,2010,(7)   [2]袁利宁民办高等院校生存危机因素分析及策略研究河海大学,   [3]余孟辉,黎利云民办院校发展初探:成就、问题与出路[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9)   [4]张剑波对民办高校拓宽筹资方式的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   [5]罗颖,邹欢芳,王芳高职院校形象劣势及解决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2006,(8)   [6]郭红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基础教育阶段学业评价改革的诉求南京师范大学,

现在的民办比以前完善了

初学这些议论文的操作方法,可以从模仿开始。以一篇文章为例。最典型的是吴晗的《谈骨气》 :1.引论部分:开篇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接着,用孟子的话解释论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本论部分:用三个事例分别证明论点:文天祥的富贵不能淫;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贫贱不能移,闻一多的威武不能屈。3.结论部分:解释当今无产阶级的骨气并发出号召。三个部分之间都有过渡:在引论和本论之间有“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他积极的教育意义。”引出下面三个事例的叙述。本论和结论之间有“孟子的这些话,虽然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他积极的意义。”进行过渡。在第一和第二例之间,有“另一个故事”“还有个例子”进行过渡。这些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三个部分分别回答了三个问题:引论部分解答 “是什么”的问题;本论部分解答“为什么(有骨气)”的问题;结论部分回答“我们怎么办”的问题。三个事例都是概括叙述的,每个事例的后面都有几句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阐明了事件所包含的意义,把事例紧紧地扣在论点上,是论点和论据联系的纽带,否则就就事论事,论点和论据脱节了。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列举事实材料和运用逻辑推理,来阐发,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表明对问题的观点和态度。各行各业的人为了接受或表达思想,都需要经常阅读和写作这种文体。一篇议论文,通常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论点是议论文所阐发的思想观点;论据是文中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论证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揭示。这三者的紧密关系,构成了一篇议论文的主体。

有关民办教育论文题目

我写的是 我国网络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你可以谢谢,比较新颖 我这有资料

教育学的学科思考— — 从西方教育学科研究的历史演变探讨教育学学科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人类出现的初始阶段就存在了。但是,教育作为一种认识或社会问题而被人们探讨,有意识地研究,则要迟得多。因此,可以说,作为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 教育学。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教育宴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的抽象。教育学科首先在西方形成,其历史过程可分为三大时期:一、前学科时期从研究结果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井产生深远影响这一角度看,可把古希腊哲人对教育的有关探讨作为前学科时期的起点,把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诞生作为终点,时间跨度约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l6世纪末共20∞ 多年。这段时期又可分为“古希腊”和“中世纪”两大阶段。1.教育存在的台理性— — 研究对象与中心课题。从古希腊哲人遗留下来的有关文献看,首先进入他们思考领域的教育问题,并不是诸如“教育是什么 这样与认识事物性质密切相关的问题.而是社会为什/厶要办教育,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教育应该怎么办(包括结构、内容与方法)等直接面对教育实践的原则性问题。有关“教育必要性”,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强调教育的功利或实用价值的回答;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与共同利益有关的非功利性价值的回答�6�8 �6�8 这些古希腊哲人对教育必要性问题的探讨,实际上是对教育价值和目的的探讨。它指向的是教育对人类、社会、个人的意义问题。它与哲人对自然的探讨有巨大差异。过去忽视了这一差异,但它却是“教育 这一人为事物特性充分、顽强而突出的表现。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教育括动的,所以研究教育,必然首先研究和论证自己需要的台理性。而后把教育当作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来设计 (从目的到内容、方法)。人的需要和对需要的意识、价值判断的不同与变化,必然会反映到教育问题上来,教育这一研究对象性质上的非自然性,教育研究与自然研究在问题域上存在区别。2,两种研究传统的发端— — 研究方法。古希腊哲人由哲学观直接导出教育价值观与目的观,成为他们主要的认识方法,是这时期教育研究方法整体上的一大特征。哲学在教育研究中发挥着双重作用,既是教育观形成的哲学理论前提,也是认识教育现象的理性工具,这两者的台一使教育观与哲学观直接对应,思考哲学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思考教育问题的方法。因此,可以说,古希腊时期哲人关于教育问题的探讨,在一定意义上,只是他们的哲学观在教育这一具体领域中的运用和体现。这一最初形成的研究方式,哲学与教育观的密切关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保持下来,成为教育研究中第一个最古老的传统。另外,以古罗马著名雄辩家和教育家昆体良为代表的另一种传统,即以如何培养雄辩家为核心问题的有关教育的系统探讨,他采用的立足于经验的总结与反思,面对现实的思辩与依赖直觉的判断及以服务于教育实践为目标的研究方法,成为古代又一种研究传统.对以教育实践问题为对象的教育研究产生持久的影响。犹如第一种传统在方法上有赣于哲学,并未形成特殊一样,第二种传统在方法上也未超出经验反思的范围,未形成教育研究的特殊,只是反思的内容是教育经验,在方法上更注意对与对象相关事物系统、全面的关注.因而显得缜密而有条理。3.认识教育现象的前提性问题域形成— — 研究结果。古希腊的教育研究,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结果的存在形式看,都还未达到专门化的程度,只是以一些观点、见解的方式存在,很难说是系统的理论,更未形成学科。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对教育的探讨不重要,古希腊时期教育研究的结果形成了认识教育现象的前提性问题域,是教育理论的基础构成。有关教育的问题,古希腊哲人的基本回答可概述如下:(1)人与社会是否需要教育? — — 从社会功利及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需要来论述其必要性。(2)人是否有接受教育的可能? 提出了教育中身与心、感性与理性、智与德等一系列范畴的肯定回答。(3)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原因是什幺?— — 遗传、习惯与教育。(4)教育对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 规范与塑造作用。(5)人什么时期接受教育最重要和有效?— — 儿童时期。可以说,人类历史上教育探究的初始期对人类教育认识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贡献,不在于得出的结论.而在于形成的基本问题域。4.中世纪的变化与意义。从中世纪一些教育文献中可看到,循着演绎的路线探讨教育问题时,神学家们不再以哲学.而是以神学为起点,论证过程中主要引用圣经中的话作为理论依据.或者以上帝的名义来证明结论的正确。哲学服从神学、理性服从信仰,这样一个中世纪神学家推崇的最高原则,也体现在对教育问题的探讨中,神学统治是中世纪学术僵死、倒遇、贫乏的重要原因。它从反面告诉了我们演绎过程中大前提的决定性意义。神学至上的教育观区分了信仰与真理、道德与知识两对范畴,就此而言.是一种认识上的进步.因为至着与至真尽管相关,但并不等同,区分有助于对它差异和各自特性的研究。与此相关的是,中世纪的宗教教育家关注内心体验、反省、感悟等一系列人的内心世界与精神领域的变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作为范例解剖人性.描写人皈依上帝所走过的长长的心路。中世纪的教育研究并非一片空白,也不都是倒退。当时已有人开始注意和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因素.井把此作为研究、确定教育行为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路线与哲学思辩路线的有意识区分,对信仰与知识的区分,都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创造了认识条件.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都来形成一种普遍的研究因素和传统。因此,前学科时期教育研究的主要形态还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奠定的。中世纪孕育着新时期的曙光,它是从古希腊原始哲学的辉煌通向近代科学诞生的桥梁

101、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102、教师(或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研究10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04、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方式探索105、学习(或教学)策略研究106、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转化研究107、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有效性研究108、网络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研究109、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建设研究110、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变与适应研究111、网络环境下的指导——自主学习研究112、新课改下的教师工作挑战及其适应研究113、新课改下的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研究114、新课改下的教师观重建研究115、新课改下的学生观重树研究116、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更新及其教育对策研究117、新课改下不同教学模式的比较及其实践综合研究118、新课改中地方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19、新课改中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120、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121、新课改中家长的教育影响力研究122、论现代化大潮下的学校管理战略设计123、论国际化大潮下的学校教育目标设计124、论人性化思潮下的教育规则修改125、论信息化趋势下的培养目标设计126、论科学化思潮下的科学主义教育127、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与解决研究128、城乡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的考察与反思129、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应试化倾向的观察与批判130、论网络教育质效的评价131、论网络教育的管理与考核132、系统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133、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决策及其特征134、系统评价及其教育中的应用135、课堂教学系统的系统分析136、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利弊探悉137、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38、试论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139、试论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建立和建全140、当前中小学教师聘任工作的规范研究141、教师积极性调动的途径142、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43、校长负责制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关系研究144、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党支部的功能和作用145、班级教育力量的形成146、网络时代德育工作新途径147、领导应变能力研究148、学校管理中良好工作态度的培养149、管理目标的功能研究150、学校管理中决策科学化(或民主化)研究151、现代学校管理中教代会职能研究152、期望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153、双因素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激励154、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筹措155、成就动机理论与教师成就感的培养156、公平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157、外国教育史与中国教育改革(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58、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先行战略159、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评述160、班主任工作研究(这是论文方向,自己确定小标题)162、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163、学校管理制度研究164、校本管理研究165、教师依法执教研究166、学生品德评价研究167、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68、高校扩招对基础教育的影响169、教师教学科研和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170、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171、网络教育中的教师素质结构及其应对研究172、网络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特征及其教育变革研究173、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特征及其教育导向研究174、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比较研究175、网络下的教学过程特点研究176、基于网络开放性特征的教育变革研究177、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178、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179、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0、教育发展与就业需求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1、书院的产生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启示18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学研究183、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184、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研究185、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186、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187、青少年的情感能力培养的研究188、青少年的智力开发研究189、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研究190、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创新191、适应新课程改革,加强学校教学管理192、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193、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语言可包括口语、体态语和书面语)194、基础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研究195、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96、我国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197、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198、论离异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消极影响199、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200、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设想201、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因素202、青少年人际心理异常与家庭教育20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设想204、教师队伍现状和问题透视及改革对策205、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206、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207、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评价208、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转化209、数学发展性评价内容研究210、说课的艺术性与规范性

你定好题目没??要是还没思路的话我觉得你可以在网上找些关于这类的(职业教育)等等找下你的思路!

民办教育论文

百度:找了篇文章民办教育论文民办教育发展论文-民办院校——路在何方上世纪80年代,全国报考高校人数从1985年的176万增加到1988年的272万人,录取率仅为27%。在许多学生无学可上的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抓住了这一机遇,创办了民办院校,其招生对象为没有考上大学的落榜生,由此民办高校拉开了序幕。   民办大学,是指"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高等教育"。我国民办大学从无到有,特别是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我国民办大学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现已增至到1500多所。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批量的民营资本注入教育行业,我国民办大学的软硬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解决了许多高考失意者的大学梦想,民办大学多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复合型人才。诚然民办大学有着自己的优势,但由于国家的人口政策、就业、费用高等外部因素开始发生变化,加之民办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民办大学普遍遇到越来越多的困境。   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作为教育研究者理应对时下民办教育的困境进行深入剖析,民办院校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管理体制的混乱   民办院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我国产生发展不过是20多年的时间,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它远未成熟,可以将民办院校的管理困境归结为这五个方面:   (一)我国民办院校中,投资主体和校长关系没有理顺,不懂教育的董事长不放手让懂教育的校长管理学校,让很多有能力的校长无奈的离开,以致学校不能走上正轨;(二)民办院校中大多数管理者是院领导的亲属,这部分管理者对从事教育工作可谓一窍不通;(三)民办院校中为学生提供后勤服务的团队,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四)民办院校中院领导更换频繁,由于每个领导的办学理念和办事方式不一样,导致学校在办学理念上混乱;(五)另外,一般在民办院校院领导愿意做多久就多久,建立必要的二次退休,避免领导层的老龄化。   二、资金的投入不足   民办院校的资金主要来自社会,就目前来说,我国更多是一些中小企业家办学,他们的财力往往不够雄厚,容易造成民办院校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发生。一般而言,大学的资金大多数是来自学生的学费,学生的学费上万,每年开学时造就了上千个千万富翁,但董事会的理念是" 招进来,住进去",很少把资金投入到教育中去。其次、民办大学资金来源单一,大多数由个人创立,没有一个强大的集团作为支撑,一旦遇到教育评估需要投入大批资金建设校园,就会遇到资金瓶颈,进而导致办公条件简陋、教学设备落后、实训设备陈旧、运动场所不标准等。甚至有些民办院校竟然以办学为名,吸引外来投资,没有把资金投入到学校的发展上,而是把资金转移,为自己创造利润。事实上,办学经费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正常的管理体制运作,严重制约了民办教育的长期发展。   三、师资力量的匮乏   民办院校在经费方面捉襟见肘,难以有足够的实力去选聘并培养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造成师资队伍不稳定和质量下降。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资本民营家为了节约成本,院领导层都是从一些公立学校聘请退休的教师或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中坚力量。其次,民办高校的教师不属于事业编制,在福利、待遇方面很难与公办院校相提并论,新教师往往在学到经验后就跳槽了。对于年轻教师来讲,还有一个制约因素便是--民办院校的职称评定比较困难,而且得不到其他院校的承认。民办院校的教师中,有一部分是从公办院校聘请来的兼职教师,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另外,一些民办院校为了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从企业聘请了很多一线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对产学结合的民办院校来说应该是好事。可是由于经费所限,这些一线工作人员鲜有机会来校指导学生。所以,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四、校园文化精神的薄弱   民办院校起步晚,而且大部分是外行人事搞教育,所以缺乏大学精神。从管理体制来讲,民办院校校领导、教师更换频繁,使得校风、教风没有跟上新的理念,结果造成对校园环境缺乏长远规划。另外由于教育经费的紧张,民办院校经费由董事长控制,各个部门没有经费支持学生开展文体活动、科研探讨、社团活动等。民办院校大部分学生家庭环境优越,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民办院校没有一个合理的奖惩体系,导致优秀的学生得不到肯定,该惩罚的学生没有处理。另外,在民办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缺位比较严重,党员队伍培养机制不够成熟,不能很有效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直接造成了校园文化精神薄弱的显示后果。   五、学生整体质量的下降   除了民办院校自身的原因外,民办院校的生源质量差也是一个极为凸出的问题。从生源上看,民办院校已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但民营资本家为了满足自己的财富梦想,不断扩大学校的招生人数,以致降分录取。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自制力差,一旦进入自由的大学,就完全的投入虚拟的世界里,很少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但由于民办院校一般施行2+1制,大学生在校时间比较短,没有学到足够的理论知识就踏上了社会。加之,民办院校实训设备陈旧,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参加实训时间短。   从上面的剖析不难看出,民办院校的问题的核心在于教育经费紧张,进而造成其他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如何应对这些困难,民办高校如何更好地发展,我们认为,民办院校必需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民办院校应当学习国外先进理念,教育管理要跟上,投资主体和学校管理人员要分开,让懂教育的人管理教育,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避免董事长集权化、管理阶层亲属化、院领导老龄化。像一些国家那样,民办院校董事会就是董事会,不具体管教学业务,院长、校长由董事会向社会招聘。   (二)民办院校最好能有有实力的企业入股,不能单一的靠收取学费来维持。加大资金的投入,建设高质量的教学楼、图书馆、实训设备、运动场、创建一流民办院校。   (三)对民办院校要建立一套公正、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对教育职称的评定、晋升、任用等应和公办院校一样对待。考核评比要科学、阳光、严格。   (四)把从宣传广告上节省的费用,用在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的待遇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待遇,留住优秀的教师;聘请企业优秀员工,到校指导学生。   (五)减少招生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不要追求大而全,而要追求小而精,学校以万人左右为宜。要有自己的特色事业、金牌专业,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因此,民办院校只有完善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师资、提高学生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把一切起始点都放在服务于学生上,保证教学质量、教会学生做人,才能创建一流名校。   参考文献:   [1]李沛昕,周余涛民办院校路在何方--陕西省民办院校发展状况调查之一[J]中国现代企业报,2010,(7)   [2]袁利宁民办高等院校生存危机因素分析及策略研究河海大学,   [3]余孟辉,黎利云民办院校发展初探:成就、问题与出路[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9)   [4]张剑波对民办高校拓宽筹资方式的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   [5]罗颖,邹欢芳,王芳高职院校形象劣势及解决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2006,(8)   [6]郭红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基础教育阶段学业评价改革的诉求南京师范大学,

综述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称谓来看,很容易出现的一个认识误区是,认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不能营利。事实上,营利性民办学校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区分主要在于是否分配办学收益,而不是是否从事营利性活动。换言之,即使民办学校从事营利性行为,如设立校办企业、食堂承包、场所出租等,只要没有分配利润的目的和宗旨,它就仍然属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有观点认为,选择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就意味者举办者投入的财产以及学校积累的收入都将被收归国有。无论选择营利还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学校都是独立的法人,举办者投入的财产均应该属于学校的财产,而不是归于国家。当然,举办者投入财产后所获得的权益,在非营利民办学校和营利民办学校是截然不同的。有人认为,选择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就是捐资办学,捐资办学的捐资人不能参加学校的具体管理。《新民促法》第20条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根据学校章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参与学校的办学和管理。第21条规定,“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可见,选择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并不意味者对学校管理权限的放弃,举办者完全可以通过章程的设定,通过在董事会的角色安排,来实现自己参与学校管理的意愿。

至2001年,全市的民办学校已发展至27所,其中小学20所,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和高中各1所,多层次学校4所,民办学校开始在较高的起点上逐步发展,而公办学校在吸收外来工子女就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近几年流动人口子女每年以5至8万人的速度递增,随着人数的增多,公办学校的学位已经无法满足需要。针对这一现状,2002年6月全市民办教育工作会议在长安召开,从而成为民办教育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此后每年全市民办学校的数量以30到40所的速度增加。目前前5月已增加19所,尚有同意筹办的中小学30所,幼儿园23所。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幼儿园500多所,小学400余所,初中近百所,高中阶段学校64所,中等职业学校23所,高等职业院校5所。其中,民办幼儿园达到了311所,民办中小学为178所,中等民办职业学校4所,高等民办院校2所。仅全市67万在校中小学生中,义务阶段的非东莞籍学生便达到了5万人,占全市该学段学生总数的1%,除11万非东莞籍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外,在民办学校上学的学生为7万人,当中本地户籍学生占7万人,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民办学校已与公办学校呈并驾齐驱之势,并涌现出一批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声誉好的民办学校。同时,民办学校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也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悉两所民办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为5000人左右,而分布在各镇区的民办成人教育机构也1114个,年培训到达了10余万人次,内容涵盖英语、电脑、车工、钳工和自学考试等数十个领域,为东莞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技术人才和职业人才。在地位方面,民办学校也逐渐与公办学校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目前,全市有东华和光明两所市属民办公助学校,另有华南师大嘉玛学校、新星学校、北师大石竹附属学校等6所镇属民办公助学校,并有相当部分民办学校被评为省、市一级学校。影响:让人才把根留在东莞“留住一个外来工子女,就可以留住一个外来工家庭”,东莞市教育局民管科负责人表示,近两年东莞通过采取公办学校挖潜、拓展学位的方式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目前有1 / 3 的流动人口子女已经在公办学校就读。同时,东莞还通过大力鼓励扶持发展民办学校的方式,来解决其余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可以说“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已经基本解决读书问题,只要想读书,他们完全可以有书读。” 他认为,东莞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外来工,这也是东莞政府部门当初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切实解决外来工子女在莞上学的原因所在,“以增强了其归宿感、成就感和对东莞的认同感”。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林国栋认为,尽管东莞依靠外向型经济和粗放式经营创造了经济辉煌,但在人才方面一直依赖“外援”,本地教育“供给”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可以说人才问题一直是东莞的一块“心病”。因此在培养东莞产业所急需的人才方面,东莞应加大民办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建设,对稳定城市人才来源,助推城市经济升级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宏远外国语学校校长丁立生认为,民办学校的兴起,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人才落户东莞的配套工程,让更多的外来工、外来企业家,愿意把孩子带来东莞,把家安在东莞。

现在的民办比以前完善了

中国民办教育研究期刊有哪些类型的论文

具体是要看你发是什么期刊。每个期刊都是不同的哦

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重在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交流性论文,目的只在于专业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发表各家之言,以显示各门学科发展的新态势;考核性论文,目的在于检验学术水平,成为有关专业人员升迁晋级的重要依据。

根据不同的标准,学术论文有不同的归类。从选题的属性分,有基础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从学科内容分,有一般学术论文和规范性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从写作方法、表述特点分,有评论型论文、评述型论文、论述型论文。

中国教育创新导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