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近三年来主要学术论文 2008,Zhang Jinliang,Qin Lijuan, ZhangZhongjie,Depositional Facies, diagenesi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reservoir quality of Silurian sandstones from Tazhong area in central Tarim Basin, western China,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V 33, N2 (SCI收录) 2008,张金亮, 杨子成 流体历史分析方法在油气成藏中的应用-以惠民凹陷为例,中国石油大学学报,32(5)(EI收录) 2008,hang Xiaohua, Zhang Jinliang, Application of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to a Terminal Fan System, the 2 to 3 Layer of Upper Second Member of Shahejie ormation, West Area of Pucheng Oilfield, Journal of Stratigraphy,32(4) 2008,Zhang Jinliang,Ma Xueping, Zhang Zhongjie, Zhang X The Importance of User Interaction In 3D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Reservoir E Proceeding of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SBN978-1-84626-046-9) pp290- 2008,Wang Jinkai ,Zhang Jinliang,Xie Jun, Zhang X Application of the eological Modeling and Reservoir Simulation in the Middle-Upper Sesies of Strata of the Third Member of Hetaoyuan Formation in Xiaermen O oceeding of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SBN978-1-84626-046-9) 267- 2008,Zhang Zhongjie,Zhang Jinliang,Jiang Yimin, Zhang X Sedimentology and reservoir modelling of the Xiaermen Oilfield,Miyang S Proceeding of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ISBN978-1-84626-046-9) pp294- 2008,Xu Shujuan, Zhang Xin,Zhang Jinliang,Application of Computer Modeling on eological Structures in the upper secon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the eastern area f the Pucheng Oil Proceeding of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ISBN978-1-84626-046-9) pp282- 2008,Yang Ailing, Tang Mingming, Zhang J Interpolation calculation of an optical path surface based on Delaunay triangulation and sector boundary Proceeding of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ISBN978-1-84626-043-8) pp86- 2008,Tang Mingming, Yang Ailing, Zhang J An optimal loss curve of a step index mono-mode 2008 International Pre-Olympic Workshop on Modelling and S Proceeding of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ISBN978-1-84626-043-8) pp236- 2008,谢俊,张金亮,梁会珍,王金凯 濮城油田末端扇储层隔夹层成因及分布特征,中国海洋大学学报,38(4):653- 2008,张鑫,张金亮 胜坨地区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浊积砂砾岩体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石油学报,29(4):533-538(EI收录) 2008,Zhang Jinliang,Zhang X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sandstones and siltstones in the Eocene of the Huimin depression, eastern China, Journal of China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V 19, N3 ,pp252-270(SCI收录) 2008,Zhang Jinliang,Zhang Zhongjie,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Silurian tide-dominated paleo-estuary of Tazhong in Tarim Basin,Petroleum Science ,V 5, N2 ,pp95- 2008,Zhang Wei ,Zhang Jinliang,Xie Jun, Research on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the Interlay and Insulating layer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n the 2+3 layer of the upper Second Member in the Shahejie Formation, the West of the Pucheng O Petroleum Science ,V 5, N2,pp135- 2008,张金亮,张鑫 胜坨地区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沉积相与油气分布,沉积学报,26(3):361- 2008,赵乐强,张金亮,宋国齐等 义和庄凸起东区前第三系顶部风化壳结构发育模式及对油气运聚的影响,沉积学报,26(3):435- 2008,杨子成, 张金亮东营凹陷南斜坡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和油源对比,中国海洋大学学报,38(3):453- 2008,谢俊,张金亮,梁会珍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沉积相与沉积模式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3(2):1-5(EI收录) 2008,Jiang Yiming,Zhang Jinliang, Braid-delta deposits from a broad marine setting:the middle member of Kepingtag Formation in central Tarim Basin,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V 7, N2 , pp145- 2008,司学强,张金亮,谢俊 成岩圈闭对气藏的影响,天然气工业,28(6):27- 2008,司学强,张金亮,杨子成 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成岩作用及其与储层质量的关系,中国石油大学学报,32(2):6-11(EI收录) 2008,司学强,张金亮 广利油田沙四上亚段成藏地质特征与方向勘探,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3(1):6-11(EI收录) 2007,张金亮,张鑫 塔中地区志留系砂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物源判别意义,岩石学报23(11):2990-3002(SCI收录) 2007,张鑫,张金亮,覃丽娟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岩石学特征与物源分析,矿物岩石,27(3):106-115(EI收录) 2007, Zhang Jinliang ,Yang Zicheng, The Application of Inclusions Oils toReservoir Analysis in The Huimin Depression, 地质流体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2007,广州。 2007,张金亮,司学强,断陷湖盆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和沉积,地质论评, 53(4):448- 2007,覃利娟,张金亮,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油藏储层评价,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2(4):40-46(EI收录) 2007,Zhang Jinliang,Jia Ying and Du G Diagenesis and its effect on reservoir quality of Silurian sandstones, Tabei area, Tarim Petroleum Science, V 4, N3 ,pp1- 2007,Zhang Jinliang,Yang Z The application of fluid inclusions to reservoir analysis in the south slope of Dongyi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V 18,Special Issue,pp317-319(SCI收录) 2007,Zhang Jinliang,Zhang Z Sedimentology of upper Ordovician shoreline deposits in Tarim Basin, western C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V 18,Special Issue,pp311-313(SCI收录) 2007,Zhang Jinliang,Zhang X Fan-delta and related turbiditic deposits on the steep slope of Dongying depression, Bohai Bay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V 18,Special Issue,pp314-316(SCI收录) 2007, 谢俊、张金亮、梁会珍适于高温高盐油藏的聚合物性能指标评价中国海洋大学学报,37(2):335- 2007,张金亮,戴朝强,张晓华,末端扇-在中国被忽略的一种沉积作用类型,地质论评, 53(2):170- 2007,张鑫,张金亮,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四段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地质科学, 42(2):303- 2007, Ailing Yang, Wendong Li, Junyu Dong, Jinliang Z Source rock maturity study by capillary tube P Of SPIE 6279,62794w-1- (EI收录) 2007, Ailing Yang, Wendong Li, Junyu Dong, Decang Bi, Gui Mei, Jinliang Z Experimental inveatigation of the fringe pattern of capillary tube filled with liquid by using focused laser sheet of P Of SPIE 6279,627978-1- (EI收录) 2007,赵乐强,隋风贵,张金亮,陈钢花,王学军,向立宏基于测井资料主成份分析建立风化壳结构判识图版,测井技术,31(6):583- 2006,王春艳, 邓美寅, 杨晓明, 张金亮, 郑荣儿, 同步荧光光谱多点函数拟合确定原油样品浓度技术, 石油勘探与开发,33 (2):205-207(EI收录) 2006,王春艳, 邓美寅, 杨晓明, 张金亮, 郑荣儿, 基于不同光谱技术的原油样品的荧光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4): 728-732(SCI收录) 2006,王春艳, 邓美寅, 杨晓明, 张金亮, 郑荣儿, 基于三维同步荧光光谱确定原油样品浓度的新方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6): 1080-1083(SCI收录) 2006,Yang Ailing, Li Wendong, Yuan Guang, Dun Junyu and Zhang J Measuring the Liquids Refractive Indices with a Capillary Tube I Applied O 45(31):7993- (EI收录) 2006,戴朝强,张金亮 鲁北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地质通报, 25(9-10):1168- 2006, 司学强、张金亮高青油田北区沙四段沉积特征与油气富集条件特种油气藏,13(6):22- 2006, 张金亮、梁杰、司学强、林辉 苏北盐城天然气储层成岩作用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36(1):135- 2006,张金亮、杜桂林,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性质的影响,矿物岩石,26(3)85-93(EI收录) 2006,张金亮、司学强、林辉,金湖凹陷阜三段沉积相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36(4) 535- 2006,张金亮、张鑫,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古海洋沉积环境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中国海洋大学学报,36(2)200-208主要教材和著作1、 张金亮、谢俊,《储层沉积相》(教材),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2、 张金亮、谢俊,《油田开发地质学》(教材),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主要获奖项目1.《中国中部深盆气成藏机制及潜力评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油藏静动态分析与提高采收率》,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3.《高含水油田剩余油描述技术与预测方法》,青岛市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4.《东营凹陷斜坡带油气成藏条件与精细勘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5.《砂砾岩油藏精细勘探技术与勘探实践》,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6.《地质录井油气快速检测技术与仪器研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7.《盆地中央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及成藏模式》,青岛市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一。专利申请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 一种测量生油岩成熟度的装置(申请人:杨爱玲,郑荣儿,张金亮; 一种直接测量原油折射率的装置(申请人:杨爱玲,张金亮,郑荣儿; ) 一种生油岩成熟度的测量装置与方法(申请人:杨爱玲,郑荣儿,张金亮;,已收到授权通知)已进入实质性审查的国家发明专利 微区原位显微荧光光谱测量装置(申请人:杨爱玲,张金亮,李世荣;) 单个油气包裹体的显微荧光光谱测量装置(申请人:杨爱玲,张金亮,邓美寅,刘宗林;) 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测量装置(申请人:杨爱玲,张金亮,邓美寅,刘宗林;) 一种烃原岩成熟度的测量装置与方法(申请人:杨爱玲,张金亮等; 一种低透明度液体折射率的测量装置与方法(申请人:杨爱玲,张金亮等;) 烃源岩有机成熟度的测量装置与方法(申请人:杨爱玲,张金亮等; 石油录井中岩屑岩心含油量的测量方法(申请人:郑荣儿,王春艳,张金亮,王新顺;)主要技术方向张金亮教授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中承担完成了大量油气地质和勘探开发方面的科学研究,形了独具特色的、在国内外石油科技界具有一定影响的油气地质和勘探开发理论及技术体系,为油田的勘探开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课题组拥有先进而适用的解释、处理、油藏描述软件等;拥有偏光显微镜、紫外荧光显微镜、荧光光谱仪和显微油气分析系统等地质分析设备,并拥有地质建模软件、图像分析软件、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和盆地模拟软件等;引进和发展了Petrel-Eclips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①储层沉积相及微相分析技术从储层沉积学的角度对油气储层的形态,内部结构,物性与非均质性,储集空间的结构及成因进行描述评价和预测,建立相应的沉积模式和地质模型。在沉积体系时间和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和各种地球物理 (如测井相、地震相)方法来研究沉积相和沉积微相,以便提高油气田勘探开发效果。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湖泊风暴岩沉积模式、扇三角洲沉积模式和末端扇沉积模式。②三维储层地质建模技术三维储层地质建模技术以地质统计学理论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录井、试油、分析化验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建立研究区域的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等三维模型,对井间储层进行多学科综合一体化、三维定量化及可视化预测,从而达到客观定量地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和储层空间连续性的目的。研究成果在中原、南阳和江苏等多个油田得到广泛推广应用。③油藏数值模拟技术针对常规油气藏、天然裂缝油气藏、凝析气田、重质油藏、化学驱油藏等不同类型油气藏开采的特点,利用相应的可视化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工作站或微机上直观地看到地下油气水流动,并根据屏幕上的剩余油分布情况确定开发调整井的井位和油水井的工作制度。研究成果在胜利、辽河、中原和南阳等多个油田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制定了多个水驱开发方案和聚合物驱调整方案,油田现场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增油降水效果,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为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④沉积—成岩—成藏分析技术在岩心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短期旋回的地层对比关系,对砂体微相进行判别和精细划分,并综合各种相标志,结合地震、测井资料及古气候的研究,对研究区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进行较全面的认识,提出相应的控砂模式和地层勘探模式,研究油气运聚主控因素,建立沉积相、成岩相与油气成藏系统之间的定量模式,为勘探和滚动开发提供依据。⑤早期油藏描述技术在勘探阶段,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利用各种地球物理方法对油藏进行了综合表征。通过可靠的地震地质标定,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解释,做出储层顶、底精细构造图。通过对目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殊处理,如复数道分析、小波变换、测井约束反演、道积分、沿层地震属性提取、分形分维处理及神经网络含油气预测等,提取了多种地震信息。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等信息,对储集体的外部几何形态及内部结构进行描述,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精细勘探方法并建立相应的勘探模式。⑥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经过20余年的油田科研实践,引进并发展了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并在陆相储集砂岩油田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技术核心是以挖潜难度大的开发单元为研究对象,以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为基础,以揭示剩余油的空间分布规律为重点,以确定挖潜、提高采收率措施为最终目标所进行的油藏多学科综合研究,是集地质、测井、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现已得到我国东部多个油田的广泛应用,并在高含水、特高含水期整装、断块、低渗透等油藏进行调整挖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⑦包裹体分析技术该项技术在实验室建立一套脉冲光激发下的单一包裹体的显微荧光光谱系统,利用显微镜本身的光学结构,将显微定位技术、脉冲光激发技术、弱荧光收集技术及光谱窄化技术集中为一体,拟通过单一包裹体三维荧光和同步荧光,结合包裹体均一温度、 显微拉曼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气相色普质谱等现代地球化学分析手段, 通过油源对比, 实现对单个石油包裹体主要芳烃的确定; 结合其他地质参数,确定有机成熟度、判别油源,确定不同沉积环境和母质类型以及查明油气运移方向,探索油气成藏规律。

1959年生,男,汉族,甘肃省天水市人,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学士,1987年获陕西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1990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历任西安石油学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主任、《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副院长、西安石油大学副校长。2006年4月任西安财经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全面主持学院行政工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

西安石油大学校长是厅局级的。大学校长,根据不同高校级别不同,一般本科以上高校都是厅局级,专科高校是副厅局级。在我国另外有又32所高校校长为副部级,这32所高校大部分为985高校。2010年6月6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规定,高校将取消行政级别。扩展资料32所为副部级行政高校:北京市(7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市(2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地区(3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陕西省(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市(3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江苏省(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湖北省(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省(2所)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安徽省(1所)中国科技大学福建省(1所)厦门大学广东省(1所)中山大学浙江省(1所)浙江大学四川省(1所)四川大学重庆市(1所)重庆大学山东省(1所)山东大学甘肃省(1所)兰州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校长是正厅级别。  大学行政级别的划分:中国大陆有三十二所高校行政级别都为副部级,其中加上了副大军区级的国防科技大学。  地域分布  北京市(7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市(2所)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东北地区(3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陕西省(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上海市(3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江苏省(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湖北省(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省(2所)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安徽省(1所)中国科技大学  福建省(1所)厦门大学  广东省(1所)中山大学  浙江省(1所)浙江大学  四川省(1所)四川大学  重庆市(1所)重庆大学  山东省(1所)山东大学  甘肃省(1所)兰州大学  一般本科以上高校都是厅局级,专科高校是副厅局级。例如河南师范大学和安阳师范学院以及安阳工学院都是省属高校,就属于厅级,而大部分大专院校是就属于副厅局级。

晕,那垃圾学报也成核心了,那世界真是太疯狂了

省厅级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翟光明,石油地质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26年10月出生于湖北宜昌,祖籍安徽泾县。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玉门油矿采油厂总地质师,石油工业部地质勘探司总地质师、司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勘探部主任等职。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任《石油学报》主编、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名誉理事、环太平洋矿产与能源理事会理事、世界石油大会执行局成员,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第十五届世界石油大会秘书长等职,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三届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理事,中国科协第三届常委。曾参加编制老君庙庙田注水开发方案,并组织实施。先后组织和参加编制了大庆、胜利、任丘、辽河等大油区的勘探规划,并组织实施。1972年总结了渤海湾断块油田富集规律。提出石油开发区、勘探区和准备区三个阶段衔接的方案,并已被采纳。撰有《中国沉积盆地的特点及油气资源分布》、《渤海湾油气聚集规律》等论文。

近三年来主要学术论文 2008,Zhang Jinliang,Qin Lijuan, ZhangZhongjie,Depositional Facies, diagenesi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reservoir quality of Silurian sandstones from Tazhong area in central Tarim Basin, western China,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V 33, N2 (SCI收录) 2008,张金亮, 杨子成 流体历史分析方法在油气成藏中的应用-以惠民凹陷为例,中国石油大学学报,32(5)(EI收录) 2008,hang Xiaohua, Zhang Jinliang, Application of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to a Terminal Fan System, the 2 to 3 Layer of Upper Second Member of Shahejie ormation, West Area of Pucheng Oilfield, Journal of Stratigraphy,32(4) 2008,Zhang Jinliang,Ma Xueping, Zhang Zhongjie, Zhang X The Importance of User Interaction In 3D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Reservoir E Proceeding of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SBN978-1-84626-046-9) pp290- 2008,Wang Jinkai ,Zhang Jinliang,Xie Jun, Zhang X Application of the eological Modeling and Reservoir Simulation in the Middle-Upper Sesies of Strata of the Third Member of Hetaoyuan Formation in Xiaermen O oceeding of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SBN978-1-84626-046-9) 267- 2008,Zhang Zhongjie,Zhang Jinliang,Jiang Yimin, Zhang X Sedimentology and reservoir modelling of the Xiaermen Oilfield,Miyang S Proceeding of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ISBN978-1-84626-046-9) pp294- 2008,Xu Shujuan, Zhang Xin,Zhang Jinliang,Application of Computer Modeling on eological Structures in the upper secon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in the eastern area f the Pucheng Oil Proceeding of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ISBN978-1-84626-046-9) pp282- 2008,Yang Ailing, Tang Mingming, Zhang J Interpolation calculation of an optical path surface based on Delaunay triangulation and sector boundary Proceeding of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ISBN978-1-84626-043-8) pp86- 2008,Tang Mingming, Yang Ailing, Zhang J An optimal loss curve of a step index mono-mode 2008 International Pre-Olympic Workshop on Modelling and S Proceeding of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ISBN978-1-84626-043-8) pp236- 2008,谢俊,张金亮,梁会珍,王金凯 濮城油田末端扇储层隔夹层成因及分布特征,中国海洋大学学报,38(4):653- 2008,张鑫,张金亮 胜坨地区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浊积砂砾岩体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石油学报,29(4):533-538(EI收录) 2008,Zhang Jinliang,Zhang X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sandstones and siltstones in the Eocene of the Huimin depression, eastern China, Journal of China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V 19, N3 ,pp252-270(SCI收录) 2008,Zhang Jinliang,Zhang Zhongjie, Sedimentary facies of the Silurian tide-dominated paleo-estuary of Tazhong in Tarim Basin,Petroleum Science ,V 5, N2 ,pp95- 2008,Zhang Wei ,Zhang Jinliang,Xie Jun, Research on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the Interlay and Insulating layer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n the 2+3 layer of the upper Second Member in the Shahejie Formation, the West of the Pucheng O Petroleum Science ,V 5, N2,pp135- 2008,张金亮,张鑫 胜坨地区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沉积相与油气分布,沉积学报,26(3):361- 2008,赵乐强,张金亮,宋国齐等 义和庄凸起东区前第三系顶部风化壳结构发育模式及对油气运聚的影响,沉积学报,26(3):435- 2008,杨子成, 张金亮东营凹陷南斜坡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和油源对比,中国海洋大学学报,38(3):453- 2008,谢俊,张金亮,梁会珍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沉积相与沉积模式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3(2):1-5(EI收录) 2008,Jiang Yiming,Zhang Jinliang, Braid-delta deposits from a broad marine setting:the middle member of Kepingtag Formation in central Tarim Basin,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V 7, N2 , pp145- 2008,司学强,张金亮,谢俊 成岩圈闭对气藏的影响,天然气工业,28(6):27- 2008,司学强,张金亮,杨子成 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岩成岩作用及其与储层质量的关系,中国石油大学学报,32(2):6-11(EI收录) 2008,司学强,张金亮 广利油田沙四上亚段成藏地质特征与方向勘探,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3(1):6-11(EI收录) 2007,张金亮,张鑫 塔中地区志留系砂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物源判别意义,岩石学报23(11):2990-3002(SCI收录) 2007,张鑫,张金亮,覃丽娟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岩石学特征与物源分析,矿物岩石,27(3):106-115(EI收录) 2007, Zhang Jinliang ,Yang Zicheng, The Application of Inclusions Oils toReservoir Analysis in The Huimin Depression, 地质流体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2007,广州。 2007,张金亮,司学强,断陷湖盆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和沉积,地质论评, 53(4):448- 2007,覃利娟,张金亮,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油藏储层评价,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2(4):40-46(EI收录) 2007,Zhang Jinliang,Jia Ying and Du G Diagenesis and its effect on reservoir quality of Silurian sandstones, Tabei area, Tarim Petroleum Science, V 4, N3 ,pp1- 2007,Zhang Jinliang,Yang Z The application of fluid inclusions to reservoir analysis in the south slope of Dongyi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V 18,Special Issue,pp317-319(SCI收录) 2007,Zhang Jinliang,Zhang Z Sedimentology of upper Ordovician shoreline deposits in Tarim Basin, western C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V 18,Special Issue,pp311-313(SCI收录) 2007,Zhang Jinliang,Zhang X Fan-delta and related turbiditic deposits on the steep slope of Dongying depression, Bohai Bay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V 18,Special Issue,pp314-316(SCI收录) 2007, 谢俊、张金亮、梁会珍适于高温高盐油藏的聚合物性能指标评价中国海洋大学学报,37(2):335- 2007,张金亮,戴朝强,张晓华,末端扇-在中国被忽略的一种沉积作用类型,地质论评, 53(2):170- 2007,张鑫,张金亮,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四段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地质科学, 42(2):303- 2007, Ailing Yang, Wendong Li, Junyu Dong, Jinliang Z Source rock maturity study by capillary tube P Of SPIE 6279,62794w-1- (EI收录) 2007, Ailing Yang, Wendong Li, Junyu Dong, Decang Bi, Gui Mei, Jinliang Z Experimental inveatigation of the fringe pattern of capillary tube filled with liquid by using focused laser sheet of P Of SPIE 6279,627978-1- (EI收录) 2007,赵乐强,隋风贵,张金亮,陈钢花,王学军,向立宏基于测井资料主成份分析建立风化壳结构判识图版,测井技术,31(6):583- 2006,王春艳, 邓美寅, 杨晓明, 张金亮, 郑荣儿, 同步荧光光谱多点函数拟合确定原油样品浓度技术, 石油勘探与开发,33 (2):205-207(EI收录) 2006,王春艳, 邓美寅, 杨晓明, 张金亮, 郑荣儿, 基于不同光谱技术的原油样品的荧光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4): 728-732(SCI收录) 2006,王春艳, 邓美寅, 杨晓明, 张金亮, 郑荣儿, 基于三维同步荧光光谱确定原油样品浓度的新方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6): 1080-1083(SCI收录) 2006,Yang Ailing, Li Wendong, Yuan Guang, Dun Junyu and Zhang J Measuring the Liquids Refractive Indices with a Capillary Tube I Applied O 45(31):7993- (EI收录) 2006,戴朝强,张金亮 鲁北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地质通报, 25(9-10):1168- 2006, 司学强、张金亮高青油田北区沙四段沉积特征与油气富集条件特种油气藏,13(6):22- 2006, 张金亮、梁杰、司学强、林辉 苏北盐城天然气储层成岩作用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36(1):135- 2006,张金亮、杜桂林,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性质的影响,矿物岩石,26(3)85-93(EI收录) 2006,张金亮、司学强、林辉,金湖凹陷阜三段沉积相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36(4) 535- 2006,张金亮、张鑫,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古海洋沉积环境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中国海洋大学学报,36(2)200-208主要教材和著作1、 张金亮、谢俊,《储层沉积相》(教材),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2、 张金亮、谢俊,《油田开发地质学》(教材),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主要获奖项目1.《中国中部深盆气成藏机制及潜力评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油藏静动态分析与提高采收率》,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3.《高含水油田剩余油描述技术与预测方法》,青岛市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4.《东营凹陷斜坡带油气成藏条件与精细勘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5.《砂砾岩油藏精细勘探技术与勘探实践》,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6.《地质录井油气快速检测技术与仪器研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7.《盆地中央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及成藏模式》,青岛市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一。专利申请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 一种测量生油岩成熟度的装置(申请人:杨爱玲,郑荣儿,张金亮; 一种直接测量原油折射率的装置(申请人:杨爱玲,张金亮,郑荣儿; ) 一种生油岩成熟度的测量装置与方法(申请人:杨爱玲,郑荣儿,张金亮;,已收到授权通知)已进入实质性审查的国家发明专利 微区原位显微荧光光谱测量装置(申请人:杨爱玲,张金亮,李世荣;) 单个油气包裹体的显微荧光光谱测量装置(申请人:杨爱玲,张金亮,邓美寅,刘宗林;) 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测量装置(申请人:杨爱玲,张金亮,邓美寅,刘宗林;) 一种烃原岩成熟度的测量装置与方法(申请人:杨爱玲,张金亮等; 一种低透明度液体折射率的测量装置与方法(申请人:杨爱玲,张金亮等;) 烃源岩有机成熟度的测量装置与方法(申请人:杨爱玲,张金亮等; 石油录井中岩屑岩心含油量的测量方法(申请人:郑荣儿,王春艳,张金亮,王新顺;)主要技术方向张金亮教授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中承担完成了大量油气地质和勘探开发方面的科学研究,形了独具特色的、在国内外石油科技界具有一定影响的油气地质和勘探开发理论及技术体系,为油田的勘探开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课题组拥有先进而适用的解释、处理、油藏描述软件等;拥有偏光显微镜、紫外荧光显微镜、荧光光谱仪和显微油气分析系统等地质分析设备,并拥有地质建模软件、图像分析软件、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和盆地模拟软件等;引进和发展了Petrel-Eclips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①储层沉积相及微相分析技术从储层沉积学的角度对油气储层的形态,内部结构,物性与非均质性,储集空间的结构及成因进行描述评价和预测,建立相应的沉积模式和地质模型。在沉积体系时间和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和各种地球物理 (如测井相、地震相)方法来研究沉积相和沉积微相,以便提高油气田勘探开发效果。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湖泊风暴岩沉积模式、扇三角洲沉积模式和末端扇沉积模式。②三维储层地质建模技术三维储层地质建模技术以地质统计学理论和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录井、试油、分析化验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建立研究区域的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等三维模型,对井间储层进行多学科综合一体化、三维定量化及可视化预测,从而达到客观定量地表征储层的非均质性和储层空间连续性的目的。研究成果在中原、南阳和江苏等多个油田得到广泛推广应用。③油藏数值模拟技术针对常规油气藏、天然裂缝油气藏、凝析气田、重质油藏、化学驱油藏等不同类型油气藏开采的特点,利用相应的可视化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工作站或微机上直观地看到地下油气水流动,并根据屏幕上的剩余油分布情况确定开发调整井的井位和油水井的工作制度。研究成果在胜利、辽河、中原和南阳等多个油田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制定了多个水驱开发方案和聚合物驱调整方案,油田现场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增油降水效果,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为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④沉积—成岩—成藏分析技术在岩心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短期旋回的地层对比关系,对砂体微相进行判别和精细划分,并综合各种相标志,结合地震、测井资料及古气候的研究,对研究区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进行较全面的认识,提出相应的控砂模式和地层勘探模式,研究油气运聚主控因素,建立沉积相、成岩相与油气成藏系统之间的定量模式,为勘探和滚动开发提供依据。⑤早期油藏描述技术在勘探阶段,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利用各种地球物理方法对油藏进行了综合表征。通过可靠的地震地质标定,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解释,做出储层顶、底精细构造图。通过对目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特殊处理,如复数道分析、小波变换、测井约束反演、道积分、沿层地震属性提取、分形分维处理及神经网络含油气预测等,提取了多种地震信息。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等信息,对储集体的外部几何形态及内部结构进行描述,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精细勘探方法并建立相应的勘探模式。⑥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经过20余年的油田科研实践,引进并发展了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并在陆相储集砂岩油田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技术核心是以挖潜难度大的开发单元为研究对象,以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为基础,以揭示剩余油的空间分布规律为重点,以确定挖潜、提高采收率措施为最终目标所进行的油藏多学科综合研究,是集地质、测井、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现已得到我国东部多个油田的广泛应用,并在高含水、特高含水期整装、断块、低渗透等油藏进行调整挖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⑦包裹体分析技术该项技术在实验室建立一套脉冲光激发下的单一包裹体的显微荧光光谱系统,利用显微镜本身的光学结构,将显微定位技术、脉冲光激发技术、弱荧光收集技术及光谱窄化技术集中为一体,拟通过单一包裹体三维荧光和同步荧光,结合包裹体均一温度、 显微拉曼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气相色普质谱等现代地球化学分析手段, 通过油源对比, 实现对单个石油包裹体主要芳烃的确定; 结合其他地质参数,确定有机成熟度、判别油源,确定不同沉积环境和母质类型以及查明油气运移方向,探索油气成藏规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编辑部主任

发表论文130余篇,论文目录如下:1 甲烷水合物恒温恒压分解过程研究 地球化学 2003-04-262 含氢气体水合物生成条件的测定和计算 化工学报 2003-01-303 用激光散射法研究冷冻剂R12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2003-08-204 高压注气过程中沥青质沉淀机理及规律的实验研究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5-305 用局部组成活度系数模型计算原油中石蜡沉淀量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1-306 多相混输管线中的水合物抑制研究现状 天然气工业 2003-09-287 气-液-液-水合物多相平衡闪蒸的新算法 化工学报 2005-09-308 利用气体水合物技术分离含氢气体混合物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209 笼型水合物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 1999-01-2510 锦州黑油水化物生成条件及降凝剂抑制影响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1999-02-2511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利用和环境危害与保护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1999-05-2512 用Lennard-Jones和Kihara位能模型预测真实流体的PVT性质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8-0513 用于筛选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模糊数学模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10-0514 基于PR状态方程的粘度模型 石油学报 1999-05-2515 水合物法分离技术研究 现代化工 1999-02-2016 活性炭中甲烷水合物的储气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2-04-3017 活性炭中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2-06-3018 水合物氢气分离技术及相关动力学研究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5-3019 凝析气水合物生成条件的测定及计算 石油学报 2002-03-2520 高压高温下氮气在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溶解度研究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 1999-12-3021 含极性抑制剂体系中水合物生成条件的研究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0-02-2922 高压高温下气体在电解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化工学报 2000-08-2523 气体水合物生成机理和热力学模型的建立 化工学报 2000-10-2524 原油正构烷烃沥青质聚沉机理研究及沉淀量测定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10-3025 多元混合物相包线的Newton-Raphson算法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6-3026 G~E型状态方程混合规则计算烃水相平衡的结果对比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2-3027 特高压力下天然气压缩因子模型应用评价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12-3028 水合物模型的建立及在含盐体系中的应用 石油学报 2000-01-2529 原油特征化方法的改进 石油学报 2000-07-2530 用标度方程预测沥青质沉淀点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01-12-2531 H型气体水合物导热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化工学报 2001-04-3032 一种从含氢气体分离浓缩氢的新技术——水合物分离技术 化工学报 2001-12-3033 氮-烃体系高压相态行为的研究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1-06-3034 二氧化碳水合物分解动力学研究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7-3035 油藏原油中石蜡沉淀的模型化研究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1-3036 水合物成核动力学研究现状 石油学报 2001-07-2537 高压注气条件下沥青质沉淀的实验研究 化工学报 2002-02-2838 甲烷水合物分解动力学 化工学报 2002-09-3039 活性炭中甲烷水合物的分解动力学 化学学报 2002-08-2040 水中悬浮气泡法研究水合物生长动力学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2002-02-2041 富硫化氢酸性天然气相态行为的实验测定和模型预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994-09-3042 凝析气藏流体相态行为的实验研究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08-0543 水合物生成和分解动力学研究现状 化工学报 1995-12-2544 通用立方型状态方程汽液平衡计算工具软件包──VLE-TOLPAK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1995-06-3045 高温高压下气体在水/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实验装置的建立和校核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996-03-3046 高温高压下甲烷在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解度测定及模型计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996-12-3047 分离五组分含复杂精馏塔流程的研究 化工学报 1996-08-2548 非经典近临界流体相态行为的研究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08-0549 凝析气PVT测试计算机辅助计算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12-0550 Wong-Sandler新型混合规则应用于MKS状态方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997-03-3051 Mathias近临界校正方法的探讨与改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997-06-3052 气体水合物平衡生成条件的测定及预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997-09-3053 普遍化立方型状态方程中Wong-Sandler型混合规则的建立 化工学报 1997-06-2554 沥青质沉淀研究进展综述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10-2355 甲烷水合物在纯水中的生成动力学 化工学报 1998-06-2556 H型气体水合物结构稳定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化工学报 1998-12-2557 电解质水溶液体系中气体水合物生成条件的预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98-04-0558 含盐和甲醇体系中气体水合物的相平衡研究 Ⅰ平衡生成条件的测定 石油学报 1998-07-0559 含盐和甲醇体系中气体水合物的相平衡研究 Ⅱ理论模型预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98-10-0560 纯组分高压流体的粘度模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12-0561 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研究的进展 天然气工业 1998-05-2562 颗粒物料通过孔口流落的基本性质 化工学报 1960-04-3063 多层流态化床的研究Ⅰ 液-固系 化工学报 1966-03-0264 多层流态化床的研究Ⅱ 气-固系 化工学报 1966-03-0265 应用状态方程预测液-蜡(固)相平衡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92-04-0166 TPT粘度方程的参数修订及其混合规则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 1992-12-3067 立方型扰动硬链方程——应用于近临界流体相态行为预测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 1992-04-0168 半理论LVIS粘度模型应用于油藏原油 化工学报 1993-05-0169 固体硫在超临界/近临界酸性流体中的溶解度(Ⅰ)实验研究 化工学报 1993-06-3070 固体硫在超临界/近临界酸性流体中的溶解度(Ⅱ)热力学模型 化工学报 1993-06-3071 基于Patel-Teja状态方程的统一粘度模型(Ⅱ)应用于油气藏流体粘度的预测 化工学报 1993-12-2772 螺旋卷式膜组件中天然气分离过程的模拟计算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03-0273 改进型Du-Guo状态方程及其在高含CO_2油藏原油中的应用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993-10-0174 DGPVT软件包的开发及应用 北京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03-0275 官能团模型在非理想溶液汽-液平衡和精馏计算中的应用——UNIFAC和Wilson模型的比较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 1978-05-0176 非理想溶液的相平衡和精馏计算——Prausnitz-Wilson模型的应用(一) 化学工程 1978-08-2977 非理想溶液的相平衡和精馏计算(二)——Prausnitz-Wilson模型的应用 化学工程 1978-10-2878 非理想溶液的相平衡和精馏计算(三)——Prausnitz-Wilson模型的应用 化学工程 1978-12-2779 非理想溶液精馏过程的数学模拟计算(一) 上海化工 1978-12-2780 非理想溶液精馏过程的数学模拟计算(三) 上海化工 1979-05-0181 若干活度系数模型在非理想溶液精馏计算中的应用和比较(Ⅰ) 石油炼制与化工 1979-06-3082 若干活度系数模型在非理想溶液精馏计算中的应用和比较(Ⅱ) 石油炼制与化工 1979-07-3083 若干活度系数模型在非理想溶液精馏计算中的应用和比较(Ⅲ) 石油炼制与化工 1979-08-2984 四种活度系数模型在汽-液平衡和精馏计算中的应用和比较 化工学报 1980-04-3085 用修正的Soave模型模拟丙烯碳酸酯-环氧丙烷-二氧化碳三元系的相平衡 化学工程 1981-08-2986 精馏过程的设计型算法(Ⅰ)——常规塔 化学工程 1982-06-3087 液-液平衡数据的关联和预测 化学工程 1982-08-2988 精馏过程的设计型算法(Ⅱ)——复杂塔 化学工程 1982-08-2989 三对角矩阵—牛顿-拉夫森联合法——一种改进的精馏算法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 1982-05-0190 液-液平衡数据的关联和预测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 1982-05-0191 液-液萃取过程的模拟计算 化学工程 1982-10-2892 状态方程应用于非理想溶液的汽-液平衡计算 (Ⅰ)改进的SRK模型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 1983-05-0193 三对角矩阵和牛顿-拉夫森联合法——一种改进的精馏算法 化学工程 1983-03-0294 状态方程应用于非理想溶液的汽-液平衡计算——改进的SRK模型 化学工程 1983-05-0195 局部组成型的立方转子链状态方程 化工学报 1985-03-0296 复杂精馏塔的设计型算法 化工学报 1985-06-3097 立方型转子链状态方程及其应用(一) 化学工程 1985-03-0298 立方型转子链状态方程及其应用(二) 化学工程 1985-05-0199 立方型转子链状态方程及其应用(三) 化学工程 1985-06-30100 第四届国际流体性质和相平衡会议在丹麦举行 化工进展 1986-10-28101 三相闪蒸和精馏的模拟计算——应用于含水原油稳定精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87-10-01102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的预测Ⅰ不含抑制剂的体系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88-09-30103 多元混合物相包线的计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88-04-01104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的预测 Ⅱ注甲醇体系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88-12-30105 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性质模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08-29121 混合溶剂-盐体系的汽液平衡 化学工程 1991-06-30122 新基团贡献型状态方程VDW—GC应用于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的相平衡计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1991-04-02123 普遍化范德华配分函数有关理论进展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 1991-10-01124 气体在电解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计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91-04-02125 凝析气P-V-T数据的计算机拟合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91-07-02126 原油残余馏分组分分布的预测 石油炼制与化工 1991-04-16127 将PT状态方程应用至高压电解质体系 化工学报 1992-03-01128 立方扰动硬链方程 化工学报 1992-10-27129 用CO_2-CH_4体系评价不对称醋酸纤维素膜的分离特性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10-27

山红红 女,汉族,1959年9月出生,河南郑州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炼油工程专业,留校任教;1987年获华东化工学院石油加工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艺工学博士学位。1991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化工系做访问教授。历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炼制系主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2004年2月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常委、副校长,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常委、校长。现兼任教育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理事,中国石油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石油学报(石油加工)》和《石油炼制与化工》编委。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编辑部

现在石油方面核心期刊都很难发,《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还可以。

不放假。西安石油大学学报是双月刊,按期出版,编辑部每月都上班,假期正常工作,有值班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