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灌溉排水工程学论文选题

发布时间:

灌溉排水工程学论文选题

4 结束语   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学是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众多学科之上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姜文来,初论水资源管理学,中国水利,2004(3); 赵宝璋,水资源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吴季松, 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林洪孝,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左其亭 陈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冯尚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一)水源工程水源工程方案从项目区的水资源储存状况和当地的种植、灌溉习惯看,项目区农田供水主要由山平塘、蓄水池等工程解决。蓄水池设计项目区规划新建蓄水池27口,其中容积为100立方米的蓄水池23口,主要用作灌溉;容积为200立方米的蓄水池4口,主要用作蓄水。大部分蓄水池主要靠天然降水蓄水,小部分蓄水池从项目区外的小溪取水,下面仅以100立方米蓄水池为例说明设计。根据《雨水积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四川省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及《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拦蓄坡面径流,自然蓄水,按p=80%保证率、五级建筑物设计,集流面积确定按下式进行计算:灾害损毁土地复垦式中:w——年供水量,立方米;Si——第i种材料的集流面积,平方米;pp——保证率为p时的年降雨量,毫米(p=80%,pp=1356毫米);Ki——第i种材料的年集流效率(45);n——材料种类数。蓄水池容积公式:灾害损毁土地复垦式中:V——蓄水容积,立方米;w——全年供水量,立方米;α——蓄水池工程蒸发,渗漏损失系数,取05~1,本次取1;k——容积系数,半干旱地区,人畜饮用工程取8~9,灌溉供水工程可取6~9;湿润、半湿润地区可取24~4,本次取3。水池超高值按3米计算。根据上述公式,蓄水池直径设计为5米,深为7米,有效容积为100立方米的圆形蓄水池汇流面积为64平方米。同样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容积为200立方米的蓄水池,汇水面积为28立方米,设计直径为8米,深3米。根据上述计算成果,选择汇流相对集中的地方布置蓄水池,避开填方或易滑坡地段,并配置引水渠、排水沟、沉沙凼。根据农业生产要求和蓄水池功能设置,蓄水池修建在有良好汇流面的坡面。蓄水池采用圆形结构,容积为100立方米,直径5米,高7米。池壁用M10水泥砂浆砌标准砖,池底用C20砼现浇。在池顶布置砖砌防护栏板,并设置警示牌,在水池侧布置引水渠和沉沙凼,用来聚集坡面汇流和沉沙,引水渠和排水沟合计长50米,渠底用C20 现浇混凝土,两侧墙用浆砌标准砖,内墙和池底用M10水泥砂浆抹面;沉沙凼容积0立方米,用M10水泥砂浆砌标准砖,共修建引水渠长35千米(该区为丘陵地区,在设计蓄水池的汇流面积时采用山坡单面汇水,引水渠能满足64平方米的蓄水面积),修建沉沙凼27 口。在水池的下方布置排水沟,用来排泄暴雨。(二)灌溉渠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规定灌溉方法采用地面灌溉,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紧缺地区以种植旱作物为主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取50%~75%。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及当地水利建设实践经验,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1)断面形式选择。经现场调查,当地灌溉斗渠习惯上多采用梯形石渠,考虑施工方便,同时结合可研设计和当地群众的意见,经过比选,新建农渠断面设计为梯形石渠,项目区需要整治的农渠也按梯形石渠考虑。(2)横断面设计。灌溉渠道中的水流可以认为是明渠均匀流,按照明渠均匀流公式推算渠道断面。灌溉渠水流量控制在3~5米3/秒;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溉渠水流流速应小于防渗衬砌渠道允许的不冲流速2米/秒,同时也应满足小型灌溉渠道流速不小于3~4米/秒的要求。过水流量计算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灾害损毁土地复垦式中:Q——设计流量,米3/秒;A——过水断面面积,平方米;R——水力半径(米),R=A/x,x为湿周;i——渠底比降,具体布置结合地形;C——谢才系数,采用公式 进行计算,其中n为沟床糙率,浆砌料石取020,混凝土渠取014~017。渠道的渠底比降可按下式计算:V=n-1·R2/3·i1/2(10-14)梯形断面的水力要素计算采用下列公式:A=(b+m·h)h (10-15)灾害损毁土地复垦灾害损毁土地复垦式中:x——湿周,米;b——底宽,米;m——边坡系数;h——水深,米。表10-9 溉渠道水力要素表项目区规划灌溉渠水利要素见表10-9,按照水力最佳断面的要求,对于项目区规划的30厘米宽的渠,水深25厘米,超高设计按30~50 倍流量来计算,渠道断面设计为30厘米×30厘米,坡比按1:2设计,设计流量为06>04,满足要求。(3)纵断面设计。为了保证渠道所控制的灌溉面积都能进行自流灌溉,各级渠道在分水点处都具有足够的水位高程。各分水口的水位控制高程,是根据灌溉土地的地面高程加上渠道沿程水头损失以及渠水通过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B分=A0+h+∑l·i+∑Φ (10-18)式中:B分——表示分水口要求的控制水位;A0——渠道灌溉范围内的地面参考点的高程,米;h——所选参考点与该处末级固定渠道水面的高差,取1米;l——各级渠道的长度;i——各级渠道的比降;Φ——水流通过渠系建筑物的水头损失。根据式(10-18)验算各种渠道纵断面均满足要求。(4)渠道衬砌形式。渠道衬砌形式在水利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工程的投资、效益、使用时间与管理费用。渠道衬砌形式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以下原则:①设计应力求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②工程施工做到不影响正常灌溉,施工方便,质量易控可行;③运行管理方便,使用期较长;④尽量采用地方材料。根据项目区的自然与地理情况,结合目前当地渠道衬砌普遍采用的形式,对规划设计中的渠道采用浆砌卵石衬砌。浆砌卵石衬砌的(底板为混凝土)主要优点为:①浆砌卵石衬砌的渠道抗冻和抗冲性能好,稳定性好,耐久性较强;②浆砌卵石施工简便,质量易控制;③衬砌所用卵石可以就地取材,价钱便宜;④该衬砌方案为当地普遍采用的形式。根据需要,需在项目区整治灌溉渠00米,新建灌溉渠00米。(三)截流沟该项目截流沟主要布置在海拔高度相差较大的山坡底部,保护农田、村镇和其他设施免受洪水侵袭。项目区规划整治截流沟4条,共长950米。截流沟的断面要根据该区汇水面积及该区3小时或6小时最大降雨量进行计算,当排水地块集雨面积很小且无明显溪沟时,可采用坡面汇流法计算设计洪水,因地震区域多为山区,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洪峰流量:采用公式(7-1)到公式(7-4)计算流速,如流速不致引起冲刷或淤积,则校核该断面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的输水能力。如果流速偏大或偏小,则应改变断面规格,另行计算,直至计算流量与沟道设计流量一致时即可。如截流沟较长时,由于各沟段承接来水量不同,相应可采取不同的过水断面。采用明渠均匀流确定截流沟断面,截流沟流水方向根据纵向排水沟的位置确定,条件允许时最好是分段双向流水,以减轻截流沟雍水现象发生,同时可适当减小截流沟断面。截流沟纵比降主要是根据地形确定的,同时尽量降低土石方开挖量,一般控制在1/800~1/1500。截流沟采用浆砌块石,石料特别充足的地区可以浆砌条石,沟壁厚度不小于30厘米,沟底采用浆砌块石,或浆砌条石(条石横向放置),如石料缺少地区可以用C20 砼,但施工时最好设置横向沟痕,以降低流速,底板两侧应超出沟壁外壁10~20厘米,满足其使用寿命。规划的截流沟设计为梯形,因项目区石料较充足,采取浆砌块石砌筑,不冲流速查表取0米/秒,不淤流速查表取4米/秒,糙率查表取025,纵比降设计为1/1000。根据甘溪水文站陈家坝水文观测点2008年9月23日,全天降雨量为5毫米,1小时降雨达64毫米,从现场观察,估算得出大竹村2组、3组坡面汇水面积不足0平方千米,按0平方千米计算。经过反复计算,底部宽180厘米,两侧墙体高200厘米,墙壁厚50厘米,坡比按1:3设计,底部与两侧墙体都采用浆砌块石,其中超高设计70厘米。过水断面面积847 平方米,设计水深3米,计算出截流沟流速为945米/秒,满足不冲与不淤流速要求,其断面设计合理。靠山坡一侧设置180厘米长,10厘米厚的C15 混凝土做溢流面,另一侧接生产路。(四)排水沟根据项目工程布局,排水沟基本与等高线垂直布置,主要用于排放多余的水。项目区需整治排水沟7 条,合计长度2162米。排水沟横断面设计为梯形,底部宽180厘米,两侧墙体高200厘米,坡比按1:3设计,底部与两侧墙体都采用浆砌块石修筑,其水深100厘米,超高设计100厘米。(五)涵桥项目规划设计的涵桥主要布置在沟渠与生产路交会处,方便当地农民行走、耕作。本项目区涵桥共7个,其中整治生产路与沟渠交汇较多,有6处需要设置涵桥,涵桥宽度设计为1米,跨径有2种规格,其中一种跨径为200厘米;一种跨径为400厘米,根据沟渠的宽度选择相应的跨径。涵桥底部两边分别各放置1个C20混凝土基础,基础尺寸为50厘米×30厘米×100厘米,基础上放置C20混凝土柱,混凝土柱尺寸为30厘米×150厘米×100厘米,混凝土柱顶部并排放置2块预制混凝土板,每块预制混凝土板规格为宽50厘米,厚12厘米,长度和两种跨径规格对应,分别为200厘米和400厘米。(六)渡槽项目规划设计的渡槽基本布置在灌溉渠与排水沟的交汇处,安置在排水沟的上方,确保灌溉渠的流通,避免被排水沟阻挡。项目区共规划5个渡槽,因为排水沟的宽度不同,渡槽也相应设计跨径400厘米和跨径200厘米两种规格,其中跨径400厘米的4个,跨径200厘米的1个,总长18米。本次渡槽设计为矩形,底部断面为12厘米×8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两边墙体用浆砌标准砖,单边墙体断面为30厘米×24厘米。(七)涵洞项目区设计新建涵洞23 座,其中跨径400厘米的10个,设计净高300厘米,涵洞桥面宽500厘米,共一跨;跨径200厘米的7个,设计净高150厘米,涵洞桥面宽500厘米,共一跨;跨径300厘米的6个,设计净高200厘米,涵洞桥面宽500厘米,共一跨。桥基采用C20 现浇混凝土,桥台采用C20 混凝土现浇,桥面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涵洞桥身的基础下先铺设20厘米厚的砂砾石垫层,然后再现浇混凝土条型基础,基础应在地面或河床以下至少埋深1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ƒαk应不小于200千帕。桥梁盖板的承载力计算结果如下。参数设置涵洞桥面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5(ƒcd=9 牛顿/毫米2,ƒtd=27 牛顿/毫米2),纵向受力筋采用HRB335(Ф),其余钢筋采用HPB235(Ф)。桥面活荷载标准值按四级公路、两车道荷载考虑,均布活荷载(人群荷载)取qk=0千牛顿/米2,跨中集中活荷载Pk=130千牛顿(汽车荷载,按四级公路考虑)。预制钢筋混凝土面板计算每块面板宽0米,厚26厘米,计算长度l0=400厘米。砂浆容重0 千牛顿/米3;混凝土容重0千牛顿/米3。(1)荷载计算。永久荷载计算栏杆柱 2×2×25=0千牛顿/米栏杆 1×1×25=25千牛顿/米扶手 2×15×25=75千牛顿/米混凝土面板 26×25×0=5千牛顿/米水泥砂浆面层 02×20×0=4千牛顿/米合计: gk=9千牛顿/米可变荷载计算均布荷载 qk=0×0=0千牛顿/米跨中集中荷载 Qk=130千牛顿×1/2=65千牛顿荷载设计值均布荷载设计值 q=2×9+4×0=08千牛顿/米集中荷载设计值 Q=4×65千牛顿=91千牛顿/米(2)内力计算。按简支板计算跨中弯矩:灾害损毁土地复垦灾害损毁土地复垦(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h0=h-40=260-40=220毫米由M≤ ξ(1-5ξ)解得:ξ=257<ξb=55;由As= = =00平方毫米>ρminbh0=max(002,45ƒt/ƒy)×1000×260=520平方毫米;取12Ф20(As=3768平方毫米)(双层配筋)。(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选配Ф8@200箍筋,受剪承载力验算如下:灾害损毁土地复垦=7×27×1000×220+25×210× ×220=4千牛顿>V=06千牛顿,满足要求。同理可对跨径为200厘米和跨径为300厘米涵洞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面板计算。(八)RPVC管道规划设计的RPVC管道是从项目区外的小溪中取水,主要用作灌溉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本次项目的RPVC管道共2种,管径分别为Ф125和Ф50,管径Ф125的RPVC管道主要用于从小溪取水到蓄水池,管径Ф50的RPVC管道主要用于连接蓄水池。RPVC管道埋深80厘米,开挖线坡比为1:2。由于管道管径相对埋深较小,土方回填面积与土方开挖一致。

土木工程专业相关毕业论文范文有很多,你首先看能否问问往届毕业生要到相同专业的毕业论文做为参考,如果要不到,你也可以百度下:普刊学术中心,有很多关于毕业论文写作技巧攻略类教程,自己抽时间多学习下,对你毕业论文写作肯定会有帮助的

2 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灌溉排水工程学论文选题方向

摘要: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 管理 进展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1、 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 “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 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2 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相关毕业论文范文有很多,你首先看能否问问往届毕业生要到相同专业的毕业论文做为参考,如果要不到,你也可以百度下:普刊学术中心,有很多关于毕业论文写作技巧攻略类教程,自己抽时间多学习下,对你毕业论文写作肯定会有帮助的

灌溉排水工程学论文选题背景

摘要: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 管理 进展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1、 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 “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 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2 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4 结束语   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学是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众多学科之上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姜文来,初论水资源管理学,中国水利,2004(3); 赵宝璋,水资源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吴季松, 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林洪孝,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左其亭 陈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冯尚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灌溉排水论文选题

2 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到知网上查一下

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顺利毕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要求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毕业论文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二)、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摘要: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 管理 进展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1、 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 “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 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灌溉排水工程学论文题目

《土壤学报》反映土壤学各分支学科有创新或有新意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土壤科学及相关领域,如植物营养科学、肥料科学、环境科学、国土资源等领域中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问题评述与进展和问题讨论。该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土壤学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管理干部。《土壤学报》的前身是《中国土壤学会会志》(Bulletin of the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于1948年12月创刊。1952年更名为《土壤学报》。1955~1956年定期出版,为半年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57年起由半年刊改为季刊,全国各地邮局发行。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科研工作停顿,《土壤学报》也被迫停刊。1978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正式复刊。该刊为16开本,每期14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该刊历任主编:1948年主编是宋达泉研究员;1950~1954年主编是马溶之研究员;1955~1983年主编是熊毅研究员;1984~1996年主编是鲁如坤研究员;1996~2003年主编是季国亮研究员。现任主编是蔡祖聪研究员。该刊编辑部现有编辑人员4人。

基于样点个体代表性的大尺度土壤属性制图方法 刘京;朱阿兴;张淑杰;秦承志; 空间回归模型在区域数字化土壤制图中的应用——以河南封丘县为例 李立东;陈杰;宋轩;刘鹏飞; 浙江省1∶5万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 吴嘉平;胡义镰;支俊俊;荆长伟;陈红金;徐进;林声盼;李丹;张操;肖锐;黄慧青; 宁夏中部干旱带砂田抗风蚀性能研究 周海燕;王瑛珏;樊恒文;刘扬;刘立超;赵金龙; 种植大豆地表土壤溅蚀效应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马波;吴发启;马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壤湿度模拟及预测研究 张强;黄生志;陈晓宏; 胶体作用下饱和土壤中Cd运移的数值模拟 林青;徐绍辉; 利用热脉冲技术研究石子覆盖对土壤内部蒸发的影响 米美霞;樊军;邵明安; 冻融作用对土壤微团聚体特征及分形维数的影响 王展;张玉龙;虞娜;邹洪涛; 不同pH条件下黄壤胶体凝聚的动态光散射研究 李兵;李航;朱华玲;田锐;高晓丹; 不同氧化度六方水钠锰矿的结构研究 殷辉;冯雄汉;赵巍;胡天斗;谭文峰;刘凡; 旱作褐土中铁氧化物的厌氧还原动力学特征 孙丽蓉;王旭刚;郭大勇;王利朋;刘素云;郭永新; N_2O产生法测定土壤无机态氮~(15)N丰度 曹亚澄;钟明;龚华;陆国兴; 高氮和NO_2~-对中亚热带森林土壤N_2O和NO产生的影响 陈仕东;马红亮;高人;闫聪微;尹云锋;杨玉盛; 施肥对夏玉米季紫色土N_2O排放及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曾泽彬;朱波;朱雪梅;刘学锋;王彦;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狩猎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S5农学: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1水务工程导论:包含水利工程导论的大部分内容,但更偏重资源、环境部分,水电可不涉及(原水利工程方面知识);同时,要加入给水、排水、再生水、节水、雨洪利用、生态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原是环境工程专业的知识)。水务工程由水利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构成。2城市水务:包括城市给水、城市排水、再生水利用、城市节水、城市防洪与雨洪利用、城市河湖生态治理等。3水务与水利的区别:可参考以上两条。水务可以理解为涉水事务,水利可理解为以水兴利。水利更偏重发电、灌溉、防洪减灾;水务更关注与百姓相关的资源、环境、民生等问题。4城市防洪排涝:城市防洪与原有的水利防洪有所不同,不单单是处理好河道、水库的防洪安全了事,还要考虑地区排水、排水管线管理、城市积水点(包括交通方面的积水影响)等。5城市用水管理:包括整体的水资源调度层面及自来水、再生水、雨洪的管理层面两方面。整体的水资源管理主要涉及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等管理,要统一计划要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农业用水等方面的用水量。自来水管理包括各供水片区的水量调度等;再生水管理包括调水、分配及市场需求;雨洪利用要考虑区域内部利用及多出的水市场化利用方面的管理。6城市节水管理:这方面知识网上很多,请自己查一下。节水工作国家层面由城乡建设部管理,地方由水务局或是市政部门管理。7真正的水利工程管理:主要是指传统的水库、大坝、河道、堤防、闸门、电站、灌区、防洪减灾等。水务工程管理就内容丰富多了,传统水利、城市给排水、再生水利用、节水、城市防洪与雨洪利用、城市河湖生态治理、海水利用、甚至航运管理等都算是水务工程管理。如需更多可与我站内信息联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