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会

发布时间: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会

唯一作者:《中国传统法政文化的演变:以儒法思想的互动为研究路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唯一作者:《高校跨学科专业存在的问题及一般对策》,《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年第3期。唯一作者:《法律与政治的关系模式:自主、嵌入抑或交叉?——评马罗·赞姆伯尼的<法律与政治:当代法学理论的困局>》,《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唯一作者:《司法正义理念的溯源及证成》,《齐鲁学刊》,2011年第2期。唯一作者:《行政自制理论视阙下的“行政三分制”:以深圳市行政体制改革为例》,《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唯一作者:《大部制改革背景下行政三分制改革实践:以深圳市综合改革为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2010年2月。唯一作者:《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的反思:以责任法治化为路径》,《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3期。《人大期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10年第6期。唯一作者:《法律正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石》,《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4期。唯一作者:《司法正义的理念与实现》,《科学·经济·社会》,2010年第2期。唯一作者:《行政三分制的行政法治契合》,《长白学刊》,2009年第6期。第二作者:《行政法治视域下的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唯一作者:《论和谐社会与法治政府的构建》,载于张文显、徐显明主编:《全球化背景下东亚的法治与和谐——第七届东亚法哲学大会学术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唯一作者:《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法治政府》,《当代法学》,2008年第4期。唯一作者:《行政强制法的制度博弈和价值定位——基于“平衡论”的视角》,《长白学刊》,2008年第3期。唯一作者:《论法治型政府的构建》,《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一作者:《法律合法性的批判与超越——韦伯与哈贝马斯的法政治学思想比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3期。专著:《高校法治的理论证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唯一作者:《高校公共安全的法律维度——来自法哲学视域的观照》,《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年第2期。唯一作者:《高校法治建设研究》,中山大学法学院编:《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唯一作者:《解读高校法治,保障高校和谐与稳定》,《行政与法》,2007年第9期。唯一作者:《高校公共安全法律机制的理论证成——以公共安全的内涵为视角》,《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年第3期。唯一作者:《高校教师权利与义务的法治新解读》,《行政与法》,2006年第4期。唯一作者:《高校权力的法治观照》,《复旦教育论坛》,2006年第1期。唯一作者:《法治型政府论纲》,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2006年10月。 唯一作者:《权力的权利化—建构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一种视角》,载邓正来主编:《法律与中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唯一作者:《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的法学审视》,载《“社会公正与政府责任”国际学术研究会论文集》,2006年9月。唯一作者:《高校教师权利与义务的法哲学观照》,《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6年第1期。唯一作者:《排除犯罪之职务行为研究》,《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二作者:《论“严打”与我国基本刑事政策》,《行政与法》,2002年第2期。第一作者:《“事实婚姻”的重新认定》,《当代法学》,2002年第2期。参编:《高校公共安全的法制建设》,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参编:《高校公共安全法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参编:《新时期维护高校稳定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参编:《公务员必读》,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参编:《高校法治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1、毛泽东思想概论(本科生课程)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本科生课程)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本科生课程)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科生课程);5、法律基础(本科生课程)6、创业成功学(本科生课程)7、宗教基础知识(本科生课程)8、比较政府与政治(研究生课程)三、科研项目:1、吉林省教育规划重点项目《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研项目)课题负责人2、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农民工问题与政府责任研究》(在研项目)负责人3、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已结项)课题负责人,项目批准号2005116;4、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项目《行政成本与节约型政府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5、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项目《地方政府建设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6、长春工业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关于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研究》(已结项)负责人7、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吉林省股份公司多层次股票融资研究》(已结项)参加人,项目批准号20040888、吉林省教育规划项目《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已结项)参加人,项目批准号B4150599、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和谐社会与政治文化发展研究》(在研) 参与人10、长春工业大学科研基金计划项目《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已结项)成员一11、吉林省教育厅项目《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建立资助体系研究》(已结项)成员二项目批准号 吉教科文合字[2005]第自73号12、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已结项)成员三13、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吉林省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及发展对策研究》(已结项)参加人,项目批准号JZS21414、长春市科技局项目《长春市农村就业结构调整研究》(已结项)成员三,计划项目编号:05RK3215、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项目《强化对市场秩序的行政监管问题研究》(在研)成员二16、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项目《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政府相关问题研究》(在研)参加人17、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项目《国有企业改制问题研究》(在研)成员三18、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大学生品德发展的认知心理模式研究》(已结项)成员四19、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项目《政府诚信问题研究》(已结项)参与人课题编号:JLXZ070503-320、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项目《强化政府执行力问题研究》(在研)成员三21、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项目《电子政务建设与地方政府履行职能问题研究》(在研)成员三四、主要学术论文:1、论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经济纵横》2006年第十二期 独撰2、对我国责任政府建设的思考《吉林政报》11 第一作者3、对当前行政问责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的思考吉林政报政府管理理论专刊2007-104、应重视在高校中实施创业教育《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03年第三期5、农民工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对策《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四期6、关于农民工就业权益缺失问题的思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一期7、应重视在高校中实施创业教育《创新与探索》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8、我国上市公司如何挑选独立董事《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二期9、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持灌输论《学人论丛》2003年十二期10、加快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11、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教育《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年第三期五、主要获奖1、《如何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利益》2003、1获吉林省社会学优秀论文奖2、《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浅谈邓小平教育思想精髓》获长春市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优秀论文三等奖3、《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及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8获吉林省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要求

1、毛泽东思想概论(本科生课程)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本科生课程)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本科生课程)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科生课程);5、法律基础(本科生课程)6、创业成功学(本科生课程)7、宗教基础知识(本科生课程)8、比较政府与政治(研究生课程)三、科研项目:1、吉林省教育规划重点项目《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研项目)课题负责人2、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农民工问题与政府责任研究》(在研项目)负责人3、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已结项)课题负责人,项目批准号2005116;4、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项目《行政成本与节约型政府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5、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项目《地方政府建设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6、长春工业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关于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研究》(已结项)负责人7、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吉林省股份公司多层次股票融资研究》(已结项)参加人,项目批准号20040888、吉林省教育规划项目《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已结项)参加人,项目批准号B4150599、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和谐社会与政治文化发展研究》(在研) 参与人10、长春工业大学科研基金计划项目《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已结项)成员一11、吉林省教育厅项目《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建立资助体系研究》(已结项)成员二项目批准号 吉教科文合字[2005]第自73号12、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已结项)成员三13、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吉林省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及发展对策研究》(已结项)参加人,项目批准号JZS21414、长春市科技局项目《长春市农村就业结构调整研究》(已结项)成员三,计划项目编号:05RK3215、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项目《强化对市场秩序的行政监管问题研究》(在研)成员二16、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项目《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政府相关问题研究》(在研)参加人17、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项目《国有企业改制问题研究》(在研)成员三18、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大学生品德发展的认知心理模式研究》(已结项)成员四19、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项目《政府诚信问题研究》(已结项)参与人课题编号:JLXZ070503-320、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项目《强化政府执行力问题研究》(在研)成员三21、吉林省行政管理调研项目《电子政务建设与地方政府履行职能问题研究》(在研)成员三四、主要学术论文:1、论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经济纵横》2006年第十二期 独撰2、对我国责任政府建设的思考《吉林政报》11 第一作者3、对当前行政问责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的思考吉林政报政府管理理论专刊2007-104、应重视在高校中实施创业教育《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03年第三期5、农民工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对策《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四期6、关于农民工就业权益缺失问题的思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一期7、应重视在高校中实施创业教育《创新与探索》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8、我国上市公司如何挑选独立董事《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二期9、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持灌输论《学人论丛》2003年十二期10、加快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11、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教育《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2年第三期五、主要获奖1、《如何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利益》2003、1获吉林省社会学优秀论文奖2、《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浅谈邓小平教育思想精髓》获长春市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优秀论文三等奖3、《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及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8获吉林省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会

序号 论文(著作)名称 出版及发表年月 出版社或刊物名称 名次1 无机化学题库与题解 1995年5月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7-5621-1338-6/O·48)全书411千字,本人编写约40千字。 副主编2 基础化学实验技术 1995年6月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7-5046-2062-9)全书278千字,本人编写约20千字。 参编3 硅藻土比表面的研究 1991年10月第27卷第4期 南京大学学报(ISSN0465-7926)本文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被前苏联科学文摘和美国化学文摘摘录。 第二作者4 水玻璃的老化及其化学改性研究 1992年12月第11卷第6期 硅酸盐通报(ISSN1001-1625)本文于1994年被美国化学文摘摘录。92年在全国师专无机化学年会上获论文一等奖。 第一作者5 水玻璃的存贮和组分变化 1993年3月第9卷第1期 无机化学学报(ISSN1001-4861)本文于1994年被美国化学文摘摘录。 第一作者6 硅藻土表面酸性质的研究 1996年12月第12卷第4期 无机化学学报(ISSN1001-4861)本文于1997年被美国化学文摘摘录。 第三作者7 谈谈实验考核 1996年3月第14卷第1期 盐城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独立完成8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996年6月第14卷第2期 盐城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独立完成9 元素化学教学初探 1996年9月第14卷第3期 盐城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独立完成10 重视发挥预习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996年12月第1期 高师教育研究 独立完成11 电镀Zn-Ni合金的研究 1996年12月第14卷第4期 盐城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独立完成12 三聚磷酸铝包核防锈颜料的研制 1997年第5期 无机盐工业(ISSN1006-4990)本文于1998年被美国化学文摘摘录,并于1999年9月获盐城市人民政府颁发的97~99年度盐城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第一作者13 负载型非晶态合金催化剂(Ni-B/SiO2)与己二腈气固相常压加氢的研究 1997年12月第15卷第4期 盐城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独立完成14 用微电泳法研究硅藻土的表面性质 1998年3月第4卷第1期 无机化学学报(ISSN1001-4861) 第二作者15 对叔丁基杯[8]芳烃与钕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1998年6月第16卷第2期 盐城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一作者16 钐对Ni-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1998年12月第16卷第4期 盐城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二作者17 钐对Ni-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1999年1月第20卷第1(ISSN1004-0277)期 稀土 第一作者18 负载型非晶态合金催化剂(Ni-B/SiO2)与己二腈气固相常压加氢的研究 1999年2月第38卷第1期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本文于2000年获学校奖励) 第一作者19 苯在地方硅藻土上的吸附等温线 1999年6月第17卷第2期 盐城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一作者(英文)20 用杯芳烃萃取铜 1999年9月第17卷第3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一作者(英文)21 聚丙烯塑料化学镀铜的探讨 2000年3月第18卷第1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一作者22 铜的彩色电镀 2000年9月第18卷第3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独立完成23 聚丙烯塑料化学镀铜的探讨 2001年12月第4卷第4期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二作者24 元素周期表的美学价值初探 2001年9月第19卷第3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一作者25 元素周期表的美学价值初探 2003年4月第18卷第2期 《大学化学》 第一作者26 浅谈硅文化 2002年3月第20卷第1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研究) 第一作者27 化学美学初探 2002年6月第20卷第2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研究) 独立完成28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iourea complexes of antimony and bismuth triiodide V86(2006)775-781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第二作者,SCI收录29 碱式碳酸铜实验室验室制法的研究 2007年6月第25卷第1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二作者30 《无机化学实验》 2009年5月 南京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5-05841-7)全书392千字,本人参编8个实验,约50千字。 参编31 钢铁表面常温磷化工艺研究 2009年6月 第27卷第1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省大学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9年10月结项 第一作者32 普及大学化学教育,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2009年10月 北京 第十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论文集 独立完成

1、《梁宗岱纯诗系统论》,《文艺研究》,2004年2期(cssci期刊)2、《边域小说中的现象:心理图式的顺应与同化》,《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cssci期刊)3、《艾芜早期小说的文化想象》,《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cssci期刊)4、《中国现代诗学与西方话语》,《文学评论》,2003年6期(cssci期刊)(合撰)5、《当代影视民族化问题小议》,《人民日报》,2003年4月1日6、《鲁迅研究的新著》,《人民日报》,2003年6月1日7、《接受与过滤: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cssci期刊)(合撰)8、《样板戏中的英雄崇拜》,《文学评论》,99年青年学者专号(cssci期刊)9、《蓝星诗社对西方象征派诗美建构策略的化用》,《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3期(cssci期刊)10、《边域小说中的生态环境与文化》,《上海文论》,90年第6期11、《对女性命运乃至民族生态的历史性审视》,《广东社会科学》,93年第2期(cssci期刊)12、《洛夫现代诗的中西视野融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cssci期刊)13、《金钱和金钱崇拜》,《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1期(cssci期刊)14、《台湾诗歌对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接受与变形》,《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6期(cssci期刊)15、《台湾20世纪文学与西方现实主义》,《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cssci期刊)16、《二十世纪香港文学与西方现实主义》, 《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cssci期刊)17、《蓝星诗社对西方象征主义表情论的接受与化用》, 《诗探索》2002年第1期(cssci期刊)18、《民族生态环境和文化背景中的小说》,《民族文学研究》,91年第2期(cssci期刊)19、《现代性视野下20世纪中外文学的互动》,《社会科学辑刊》(cssci期刊)2005年第1期20、《<野草>的超现实主义倾向(上)》,《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11期(cssci期刊)21、《<野草>的超现实主义倾向(下)》,《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12期(cssci期刊)22、《台湾作家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接受方式及其局限》,《河北学刊》,2003年1期(cssci期刊)23、《大学生诗歌的先锋性和流行性》,《江汉论坛》,2003年8期(cssci期刊)24、《金钱与性视角下的文化景观》,《文艺评论》,2003年6期25、《新诗的意义危机与意义重构》,《江汉论坛》(cssci期刊)2004年8期26、《<野草>中的后现代主义显征》,《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1期(cssci期刊)27、《余光中现代诗的中西视野融合》,《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2期(cssci期刊)28、《整体性视野下的理性烛照》,《东方丛刊》,2004年2期(cssci期刊)29、《西方话语与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的过滤机制》,《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cssci期刊)30、《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评高擎洲的<中国现代文学论集>》,《当代作家评论》(cssci期刊)2007年1期31、《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cssci期刊)(合撰)32、《原型批评视野下的新世纪新加坡华文文学》,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7期(cssci期刊)(合撰)33、《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目的论建构》,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第9期(cssci期刊)34、《屠格涅夫和沈从文小说中的自然人文景观》,《外国文学研究》,92年第3期(cssci期刊)35、《边域小说中的亲情美》,《中国文学研究》,91年第2期(cssci期刊)36、《边域小说中的生命形态》,《中国文学研究》,92年第3期(cssci期刊)37、《民族文学中的宗教——巫鬼文化》,《广州师院学报》,92年第3期38、《物质填不满心灵》,《台港文学选刊》,92年第3期39、《文坛热点:受阻和认同》,《理论与创作》,89年第4期40、《<野草>的狂欢化色彩》,《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年第4期(cssci期刊)41、《互文性:鲁迅的<野草>与<苦闷的象征>的译介》,《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年第4期(cssci期刊)42、《现象学视野下<野草>的意义生成》,《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cssci期刊)43、《当代香港文学中的英国形象》,《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cssci期刊)(合撰)44、《互文性视野下现代派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5期(cssci期刊)45、《追忆流火年华》,《东南亚研究》,95年第1期(cssci期刊)46、《当代台湾小说在祖国大陆的批评性传播形态》,《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6期(cssci期刊)47、《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知性话语的理论维度》,《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cssci期刊)48、《身份冲突中家的建构与功能—余光中诗歌中家的文化功能》,《江汉论坛》,2009年第6期(cssci期刊)49、《二律背反:对传统文化的矛盾判断》,《江苏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cssci期刊)50、《变革与悖论》,《天津社会科学》,99年第3期(cssci期刊)51、《无目的的目的——20世纪中国唯美主义思潮》,《社会科学辑刊》,99年第4期(cssci期刊)52、《鲁迅小说的寓言性》,《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5期(cssci期刊)53、《消解与重构——“后新诗潮”诗歌对“本体”的瓦解与重建》,《当代文坛》,2000年第2期(cssci期刊)54、《四十年代文学中“家”的寓言》,《江汉论坛》,2000年第8期(cssci期刊)55、《<典论·论文>符号权力的三种维度》,《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09年6月第28辑(cssci期刊)(合撰)56、《香港文学与澳门文学“中国形象”的对读》,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合撰)57、《结构主义视野下白先勇<台北人>新读》,《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cssci期刊)58、《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的艺术成就》,《社会科学战线》,3(cssci期刊)59、《比较文学史观的建构与比较模式的新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5期(cssci期刊)(合撰)60、《30年来当代台港小说在祖国大陆传播与接受的效果》,《社会科学辑刊》,5(cssci期刊)61、《导师和学生,应是什么关系?》,《光明日报》,2011年3月23日62、《姚雪垠<长夜>对江湖世界的想象方式论》,《贵州社会科学》(cssci期刊)63、《跨区域华文诗歌中国形象的变异式想象论》,《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cssci期刊)64、《跨区域华文诗歌中国形象的再现想象论》,《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65、《余光中诗歌二极对应结构论》 ,《文艺评论》,2005年第2期66、《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形象》主持人语 《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67、《当代台港澳新诗的人文中国形象》,《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合撰)68、《促进公安文学健康发展》,《文艺报》,2011年8月22日69、《接受美学视野下台湾现代诗社对西方纯诗话语的自我诠释》,《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70、《当代台港澳小说在祖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三维发展论》,《华文文学》,2009年第1期71、《接受美学视野下台湾现代诗社符号诗的意义生成方式》,《华文文学》,2009年第2期72、《当代台湾小说在祖国大陆对应性选辑传播形态》,《华文文学》,2009年第4期73、《比较文学的主体间性论》,《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74、《文明对话与文化比较》主持人语,《深圳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cssci期刊)75、《亦真亦幻的女性天空》,《台港文学选刊》,91年第6期76、《横看成岭侧成峰》,《台港文学选刊》,92年第8期77、《旷达的背后是真诚》,《台港文学选刊》,91年第12期78、《张默诗歌的宇宙化倾向》,《华文文学》,2003年2期79、《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三大母题论》,《华文文学》,2003年3期80、《台湾香港现实主义文学论》,《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10期81、《中国和世界文学中的台湾现代诗》,《中国诗学研究》,第1辑82、《跨学科文学研究》主持人语,《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83、《传奇性与哲理性相交融的历史画卷》,《理论与创作》,91年第4期84、《高尔基与艾芜早期小说比较》,《广州师院学报》,92年第1期85、《特区军族文学新态势探析》,《广州师院学报》,93年第4期86、《转型期的精神重建》,《广州文艺》,97年第12期87、《老子与湘西文化》,《旅潮》,91年第3期88、《王璞<扇子事件>剖析》,《共鸣》,92年第2期89、《香港闺阁诗人梦如》,《书报刊》,94年第12期90、《世纪之梦:灵魂的拯救与重塑——鲁迅、韩少功对传统文化的矛盾判断》,《广州师院学报》,96年第1期91、《超越苦难——试论香港作家蔡益怀小说中女性的直觉思维特性》,《广州师院学报》,96年第3期92、《当代台湾小说在大陆的影视改编及传播》,《香港文学》,2007年第11期93、《倾斜的象牙之塔——前期创造社、前期新月派文艺思想的悖论》,《广州师院学报》,99年第10期94、《洛夫诗二首欣赏》,《名作欣赏》,2005年第7期95、《狂欢化诗学视野中的贺敬之诗歌》,《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96、《错误也是一种心动》,《名作欣赏》,2005年第7期97、《历史的还原与还原的历史》,《诗探索》,2004年1-2期98、《当代台湾小说在大陆传播的动力机制》,《长江学术》,2006年第3期99、《台湾创世纪诗社对超现实主义技法的修正性接受》,《华文文学》,2009年第3期100、《寻求本原之家》,《湖北招生考试》,2003年11期101、《忧伤并不等于绝望》,《台港文学选刊》,91年第9期102、《洞穿成星空的灵魂》,《秋水》(台湾),92年第3期103、《洛夫对超现实主义的认同与修正》,《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104、《接受美学视野下台湾现代诗社对西方知性话语的误读》,《华文文学》2008年第6期105、《锁不住的清芬》,《华文文学》,99年第1期106、《疏离的执着》,《华文文学》,99年第1期107、《孤独的精神探索者——鲁迅与张承志论》,《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2期108、《自主、主动、创造》,《广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7期109、《20世纪台港澳文学接受西方文学的特点》,《广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110、《魏源诗移情山水初探》,《广州师院学报》,94年第2期111、《<秃美人>的美学意蕴》,《文汇报》(香港),97年9月28日112、《理想主义者的情感独语》,《广州日报》,97年6月7日113、《执着与寂寞》,《南方日报》,94年10月12日114、《历史与未来之间的桥梁》,《广州日报》,97年9月6日115、《瞬间美丽的永恒》,《广州日报》,97年9月6日116、《<生寡>分析》,《羊城晚报》,94年12月17日117、《忧伤掩不住的赤诚》,《广州日报》,97年8月16日118、《当代文学入门》,《南方日报》,95年10月16日119、《朦胧与瑰丽》,《世界论坛报》(台湾),93年12月25日120、《信仰的力量和光辉——由<激情燃烧的岁月>说开去》,《文艺报》2002年11月14日4期121、《藏书与学问》,《南方日报》,94年8月6日122、《姓名与文化》,《南方日报》,94年6月11日123、《大师的标准》,《粤港信息日报》,94年12月27日124、《开书单与青年读书》,《南方日报》,95年6月2日125、《一部别开生面的文学传记》,《深圳特区报》,92年6月26日126、《旋转出来的恋歌》,《深圳特区报》,92年6月21日127、《史诗的魅力是无穷的》,《广州日报》,94年7月23日128、《重建文明与崇拜的家园》,《广州日报》,95年5期129、《巨人精神的美学意蕴》,《南方日报》,95年7月30日130、《当代综合思维与文化理论》,《广州日报》,95年8月29日131、《<今世也风流>与当代意识》,《广州日报》,95年11月21日132、《美丽总是忧伤的》,《港人日报》(香港),97年11月19日133、《水与火的二元意象》,《新晚报》(香港),96年12月1日134、《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中国形象话语重估》,《秘书》2013年第6期135、《两岸台湾文学史时空权力关系论》,《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136、《跨区域华文诗歌中国形象的类比想象方式论》,《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137、《穿越剧的创新性与消费性》,《长江文艺》,2014年第2期138、《大学需要强化语文教育》,《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28日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截至2015年7月,学校有教职员工1390人,其中专任教师1046人。专任教师中有正高职人员122人、副高职人员370人、博士291人(含在读)、硕士632人。有65名教师应聘担任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河海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各类杰出人才。 质量工程 据2015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品牌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类)7个,省级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10个,是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国家级教师培训基地,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校、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省级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是省教育厅指定的驻盐城市高校教学联合体牵头单位。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音乐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家级大学生电子电器工程实训中心(1个):盐城师范学院—江苏伯乐达集团电气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示范中心(10个):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综合实训示范中心、IT服务外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文化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化学工程与技术综合训练中心建设点。 省级特色专业(5个):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汉语言文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省重点专业(类)(7个):思想政治教育、数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英语、应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8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数学分析、英美文学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思想道德修养、外国文学、动物学 省级优秀课程(4个):光学、力学、电磁学、无机化学 教学成果 截至2014年5月,学院共有8项教学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截至2015年7月,该校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连续三次获得金奖;代表江苏高校在2014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每年有500多名学生考取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重要科研机构和著名高校的研究生,连续六次被表彰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截至2014年5月,学校建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盐土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省级哲社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沿海开发研究院),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农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省级决策咨询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沿海开发研究院) ,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工程实验室) ,省级哲社研究基地培育点1个(江苏农村教育研究中心)。 学校建有江苏沿海开发研究院、唐宋文学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语言理据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蔡文甫研究所、当代文化与传播研究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所、海洋与海岸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和LED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农村教育研究中心、美国过程教育研究中心盐城分部等17个校级研究机构。 学术刊物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该刊系江苏省一级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本刊开辟政治、哲学、经济、文学、语言、历史、法学、教育等常规研究栏目,还设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新农村建设研究”、“盐文化研究”、“学术综述”等特色专栏。该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还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馆藏资源 据2014年盐城师范学院图书馆官网显示,馆藏文献总量达193万册,其中纸质文献151万册,电子文献42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近2500种,购置和自建中外文数据库20多个。图书馆藏有古籍6万余册,其中明清善本33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部、《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4部。图书馆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明实录》、《清实录》、《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申报》、《民国日报》、《红色中华》《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大百科全书》等古今中外重要文献资料及盐城地方史料和沿海滩涂生物资源资料。

有关世说新语的相关论著 世说新语——中国人的机智/王敏政/台湾星光出版社1985年版 世说新语中所反映的思想/朴美龄/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 六朝名士:世说新语/张健/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 世说新语研究/王能宪/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世说探幽/萧艾/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世说新语词语考释/郭在贻/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世说新语辞典/张永言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世说新语词典/张万起/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世说新语考释/吴金华/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世说新语整体研究/张叔宁/南京出版社1994年版 世说新语与中古文化/宁稼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世说新语语言研究/张振德等/巴蜀书社1995年版 世说新语研究/范子晔/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世说新语发微/王守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世说新语研究/蒋凡/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人的机智:以《世说新语》为中心/(日)井波律子著、李庆、张荣湄译/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日月清朗 千古风流——《世说新语》/李建中、高文强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相关论文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徐正英、常佩雨/郑州大学学报6/1999 《世说新语》的形而上品格/陈迎辉/内蒙古大学学报6/1999 论《世说新语》与新闻写作/帅政、孟晖/晋阳学刊6/1999 《世说新语译注》读后/方一新、王云路/书品6/1999 刘义庆的身世境遇与《世说新语》的编纂动因/宁稼雨/湖北大学学报1/2000 《世说新语》类目设定的思想旨归何在?/宁稼雨/天津社会科学2/2000 时代学风的印迹与思考——三部《世说新与》研究著作述评/宁稼雨/社会科学2/2000 《世说新语》中的流品意识/宁稼雨/呼兰师专学报1/2000 《世说新语》中樗蒲的文化精神/宁稼雨/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2000 林下风气:《世说新语》塑造的魏晋新女性/范子烨/文史知识2/2000 《世说新语》词语考辨/汪维辉/中国语文2/2000 20世纪《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综述/汪龙麟/殷都学刊1/2000 《世说新语》成书的社会氛围/宁稼雨/东方丛刊2/2000 对历史真实的冲淡与对艺术真实的强化——论《世说新语》的叙事原则/刘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2000 《世说新语》非小说论/刘军/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2000 20世纪《世说新语》研究综述/刘强/文史知识4/2000 《世说新语》书名与类目释义/宁稼雨/文献3/2000 从《世说新语》看维摩在家居士观念的影响/宁稼雨/南开学报4/2000 《世说新语》成于众手说详证/宁稼雨/中华文史论丛第63辑 《世说新语》人物品评的唯美倾向/张勇/阜阳师范学院学报4/2000 论《世说新语》的分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孙逊、秦川/中华文史论丛第63辑 鬼蜮世界的名士风流—谈魏晋风度在志怪小说中的折射/高玉海/辽宁大学学报5/2000 神貌绰约 青蓝并辉——谈《世说新语》与《浮生六记》/齐慧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3/2000 《世说新语》的语言艺术/刘正国/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2000 《搜神记》与《世说新语》的“是”字判断句比较研究/梁兴华/贵州文史丛刊4/2000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文精神/谭爱娟/长沙大学学报3/2000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特点/景圣琪/南通师范学院学报4/2000 神貌绰约 青蓝并辉——谈《世说新语》与《浮生六记》/齐慧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3/2000 《世说新语》语言的模糊美/杨芳/暨南学报6/2000 《世说新语》语言的模糊美/杨芳/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5/2000 《世说新语》的语言特色——《世说新语》与《史记》名词作状语比较/何乐士/湖北大学学报6/2000 从《世说新语》的语言现象看闽语与吴语的关系/王建设/华侨大学学报4/2000 《世说新语》三词考补/沈光梅/湖州师范学院学报4/2000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孝悌之风/刘强/阴山学刊1/2001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意识/钟怡音/龙岩师专学报1/2001 试论《世说新语》的史料价值/鲁统彦/东岳论丛1/2001 《晋书》取材《世说新语》之管见/高淑清/社会科学战线1/2001 《世说新语》札记/游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2001 人物通讯写作对《世说新语》的借鉴/秦卫明/写作2/2001 从《世说新语》看判断词“是”的发展与“非”“不”的关系/萧娅曼/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2001 从《世说新语》看玄言诗的世俗底蕴/徐国荣/暨南学报3/2001 从《世说新语》看山水美与人格美之关系/王治理/重庆社会科学3/2001 论《世说新语》与《红楼梦》的人物塑造/闫秀平/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2001 《世说新语》“下”字拾义/王柯/古汉语研究2/2001 《世说新语》受贬斥原因简析/姜桂芳/文史杂志4/2001 论《世说新语》刻画的曹操形象及其发展/吴代芳/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2001 从《世说新语》复合词的结构方式看汉语造词法在中古的发展/马连湘/东疆学刊3/2001 今本《世说新语》版本之源流/张叔宁/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4/2001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的多层面性/刘湘兰/湖南商学院学报5/2001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名士的隐逸思想/刘湘兰/湘潭师范学院学报6/2001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审美风尚的变迁/孙海洋、刘龙洲/湘潭工学院学报(社科版)4/2001 《世说新语》人物形象塑造小议/刘友朋/天中学刊6/2001 从《世说新语》看服药的士族精神/宁稼雨/南开学报1/2002 《世说新语》中的文人风情/孙水娟/绥化师专学报1/2002 《世说新语》“难之”的解释/侯亮宇/台湾国文天地17卷9期(2002年2月) 论《世说新语》的生命意识及其哲学生成/谭坤/山西师大学报2/2002 我也在准备世说新语的资料,关于女性形象的,如果有,可以相互交流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