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体育教学编辑部

发布时间:

体育教学编辑部

浅谈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五年来,在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体育新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贯彻落实新课标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体育新课改向纵深方向发展。本文对这些经验与失误进行了总结,并为今后的体育课改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课程标准、体育、健康、误区、对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开展,在贯彻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许多体育教师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误解,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形式主义的倾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分内之事。一、体育课改实践中存在的误区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然而对于农村中学体育课的实际情况,体育教师在寻求实现新课程发展目标的手段和方法的过程中,由于未能正确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形式主义的倾向。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过分围绕学生体育兴趣来安排从表面上看,依据学生的体育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但是一味的迎合学生的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却损害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像以往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作了硬性规定,因此体育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很大的自主权。有些教师把教材中学生不感兴趣的项目或内容打入冷宫,置之不理。譬如田径项目,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于枯燥乏味、耐力要求高、负荷量大的田径项目不感兴趣,所以有的体育教师主张在体育教学中放弃田径教学,然而平时的表现表明:学生体质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大幅度的下降。殊不知,田径教学是整个体育教学的基础,它有着其他运动无法替代的优势: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满足现代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的需要。学生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主体,他们已有的体育知识和经验是有限的。因此,如果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一切都围绕着学生“兴趣”转,学生爱怎么学就怎么学,这实际上是放弃教育职能的表现。2.忽视基本技能学习和体能训练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吃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忽视了学生必要的技能教学和体能的训练。他们认为:体育课上只要学生能够动起来就达到了要求,而学生是否掌握体育技能并不重要,因此许多体育教师把体育课上成了休闲课、游戏课等。新课标明确要求:运动技术学习是学生保持体育课程学习兴趣的基本前提之一;运动技术学习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能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既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对体育学科文化、对体育方面的基本技术和技能等方面的了解毕竟很少,对体育方面的兴趣也具有很大程度的盲目性。体育课上的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教,使学生获得体能和技能的进步、生活能力的增强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核心,使每位教师最主要的职责。3.把“以人为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不能把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就是上帝”等。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表述强调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一种辩证的统一。但是,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却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如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就贬低教师的存在价值,甚至硬性规定一堂体育课教师的讲解不得超过10分钟,体育教师必要的传授、点拨也被视作没有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纯粹的学生为主体、完全贬低教师作用,师生互动又如何能实现?要最优化地发挥教与学的基本功能,既要把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要使体育教师为主导成为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根本保障。实际上,越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越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有可靠保证。4.盲目合作,流于形式体育新课标强调合作学习,不少体育教师以为合作就必须分组,有时还错误处理成一个小组“研究”一个问题。如果问题是相互独立的,尚可成立,如果问题之间是彼此联系的,这种做法则极不可取。事实上,体育教材中绝大多数问题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这样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违背了学生学习体育的规律。殊不知,有时候体育课堂上暂时的沉默,恰恰是思维的紧张与活跃,迸发出来的往往是富有个性的见解与独具创见的观点。二、课改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尽管我们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在课程改革试验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新课标和新课改的一些现代教育理念,逐渐的被大多数的体育教师所接受,而且,许多体育教师已经开始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2.全国各地的体育教师都在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贯彻落实新体育课改的精神,体育教研、培训活动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培训得到广泛的发展,形成了重研讨、重实践、重互动的教研风气,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和大的促进作用。3.为实施体育新课标的体育教材的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教材。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材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的体育试验教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三、建议为了防止新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全面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我们必须理清观念、明确方向。1.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使之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发挥出健身育人的功能,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们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2.加强体育教师教育加强体育教师教育是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广大体育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体育课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要加强体育师资建设,加大体育教师培训。培训内容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识性的理论培训,给体育教师“充电”,以促使他们转变观念;另一方面是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培训。培训的目的主要是把新课程、新教法与课改前的教法优势进行整合与互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要经历从理解、逐渐熟悉到创造性的实施过程,这个过程是体育教师接受培训、自我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是将新的课程理念与本校实际相结合,体育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把教师培训和平时教学实践、校本教研结合起来,是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和体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3.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标准并没有否定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相反它明确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因此,体育课必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4.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领导这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要抓好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体育教学改革的正确发展方向。参考文献:1.《体育教学》编辑部:《理清观念 明确方向》,《体育教学》,2005.12.曲宗湖:《对新体育课标试验两年来喜和忧的思考》,《体育教学》,2004.13.马浩:《警惕当前体育课改实践中的几种形式主义倾向》,《体育教学》,2005.24.宋尽贤,赖天德:《牢牢把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中国学校体育》,2005.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没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工作也不大累,偶尔叫写个稿子啥的~别太当回事。因为就那么回事。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上海清源环路650)200433 CN31--1005(季刊) 本刊以反映本院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同时对外开展学术交流,以促进体育教学、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加强新学科的建设,更多更好地培养体育人材。主要栏目有基础理论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运动技术与战术,体育组织与管理,学校体育,国外体育,体育史料等。《上海体育》编辑部(上海市南京西路150号) 200003 CN31--1054 (月刊) 上海市体委主办的《上海体育》杂志为综合性体育刊物。旨在宣传我国体育运动(侧重上海)的成绩和体育界的精神风貌,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栏目有人物专访、赛场内外、大赛前后、学校体育、超级名星、国际体坛、健身之道、棋牌篇、友谊之路等。 《国外体育科技》编辑部 (上海体育学院内) 200433 准印证:160(季刊)

省级期刊也是比较多的,看单位的要求去发就可以了。

体育教学编辑部职责

1、有责任心,对工作认真负责,服从领导管理,热情为广大师生服务;2、负责系部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评比和总结;3、增强同学们的强身健体意识,推动学校各类体育运动的发展;4、协调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给同学们提供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5、认真落实举办的各项体育活动。

组织领导体育部的政治学习,业务进修和教研活动。制订体育部的教研计划,组织领导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组织领导体育教学,运动队训练和校内外的群体竞赛工作。做好年度体育工作计划及制订有关规章制度,定期向有关领导汇报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体育场地设施的修建,器材的购置及维修养护工作。做好与学院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征求意见,不断提高学院体育工作水平,不断改进学院体育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各项规章任务。

浅谈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五年来,在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体育新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贯彻落实新课标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体育新课改向纵深方向发展。本文对这些经验与失误进行了总结,并为今后的体育课改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课程标准、体育、健康、误区、对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开展,在贯彻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许多体育教师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误解,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形式主义的倾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分内之事。一、体育课改实践中存在的误区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然而对于农村中学体育课的实际情况,体育教师在寻求实现新课程发展目标的手段和方法的过程中,由于未能正确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形式主义的倾向。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过分围绕学生体育兴趣来安排从表面上看,依据学生的体育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但是一味的迎合学生的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却损害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像以往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作了硬性规定,因此体育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很大的自主权。有些教师把教材中学生不感兴趣的项目或内容打入冷宫,置之不理。譬如田径项目,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于枯燥乏味、耐力要求高、负荷量大的田径项目不感兴趣,所以有的体育教师主张在体育教学中放弃田径教学,然而平时的表现表明:学生体质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大幅度的下降。殊不知,田径教学是整个体育教学的基础,它有着其他运动无法替代的优势: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满足现代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的需要。学生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主体,他们已有的体育知识和经验是有限的。因此,如果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一切都围绕着学生“兴趣”转,学生爱怎么学就怎么学,这实际上是放弃教育职能的表现。2.忽视基本技能学习和体能训练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吃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忽视了学生必要的技能教学和体能的训练。他们认为:体育课上只要学生能够动起来就达到了要求,而学生是否掌握体育技能并不重要,因此许多体育教师把体育课上成了休闲课、游戏课等。新课标明确要求:运动技术学习是学生保持体育课程学习兴趣的基本前提之一;运动技术学习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能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既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对体育学科文化、对体育方面的基本技术和技能等方面的了解毕竟很少,对体育方面的兴趣也具有很大程度的盲目性。体育课上的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教,使学生获得体能和技能的进步、生活能力的增强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核心,使每位教师最主要的职责。3.把“以人为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不能把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就是上帝”等。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表述强调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一种辩证的统一。但是,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却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如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就贬低教师的存在价值,甚至硬性规定一堂体育课教师的讲解不得超过10分钟,体育教师必要的传授、点拨也被视作没有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纯粹的学生为主体、完全贬低教师作用,师生互动又如何能实现?要最优化地发挥教与学的基本功能,既要把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要使体育教师为主导成为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根本保障。实际上,越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越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有可靠保证。4.盲目合作,流于形式体育新课标强调合作学习,不少体育教师以为合作就必须分组,有时还错误处理成一个小组“研究”一个问题。如果问题是相互独立的,尚可成立,如果问题之间是彼此联系的,这种做法则极不可取。事实上,体育教材中绝大多数问题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这样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违背了学生学习体育的规律。殊不知,有时候体育课堂上暂时的沉默,恰恰是思维的紧张与活跃,迸发出来的往往是富有个性的见解与独具创见的观点。二、课改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尽管我们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在课程改革试验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新课标和新课改的一些现代教育理念,逐渐的被大多数的体育教师所接受,而且,许多体育教师已经开始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2.全国各地的体育教师都在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贯彻落实新体育课改的精神,体育教研、培训活动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培训得到广泛的发展,形成了重研讨、重实践、重互动的教研风气,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和大的促进作用。3.为实施体育新课标的体育教材的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教材。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材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的体育试验教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三、建议为了防止新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全面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我们必须理清观念、明确方向。1.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使之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发挥出健身育人的功能,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们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2.加强体育教师教育加强体育教师教育是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广大体育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体育课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要加强体育师资建设,加大体育教师培训。培训内容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识性的理论培训,给体育教师“充电”,以促使他们转变观念;另一方面是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培训。培训的目的主要是把新课程、新教法与课改前的教法优势进行整合与互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要经历从理解、逐渐熟悉到创造性的实施过程,这个过程是体育教师接受培训、自我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是将新的课程理念与本校实际相结合,体育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把教师培训和平时教学实践、校本教研结合起来,是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和体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3.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标准并没有否定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相反它明确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因此,体育课必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4.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领导这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要抓好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体育教学改革的正确发展方向。参考文献:1.《体育教学》编辑部:《理清观念 明确方向》,《体育教学》,2005.12.曲宗湖:《对新体育课标试验两年来喜和忧的思考》,《体育教学》,2004.13.马浩:《警惕当前体育课改实践中的几种形式主义倾向》,《体育教学》,2005.24.宋尽贤,赖天德:《牢牢把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中国学校体育》,2005.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体育教学编辑部处理中

教师一定要灵活的去应对这些问题,然后也应该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然后一定要实事求是,根据不同的问题来选择解决的方法。

2、分析与讨论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实际问题,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 2、1学生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体育课一直作为一门副科,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生都错误的认为体育课是玩耍课,因而在思想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敷衍了事。学生在上自己喜欢的体育内容时,思想还比较集中,体育课收到的效果也很好,而一旦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时,学生就不愿意参加练习,行为懒散,体育课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2组织纪律方面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教育。如集合、整队、队形、队列变换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才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而现在的学生上课往往只想着玩,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出现接嘴打闹,推推搡搡,不服从指挥与安排的情况,有的内容不按要求完成或不参加,在服装、考勤方面不能按照体育课的要求去做,新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在这些方面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很难很好的把教学内容贯彻下去。 2、3意志品质方面 学生上体育课爱偷懒,有点小伤小病就请假。对于难度较大的教材,怕经受挫折,没有勇气去尝试,缺乏勇敢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较欠缺,如中长跑运动时间长,运动量也较大,很多同学都不愿意上这样的课、老师一宣布就常常出现很多怨声,出现消极抵触情绪;对于对抗性项目,竞争意识差,缺乏拼博精神等。体育课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很多同学冬天时怕动,手脚都缩在衣服里,夏天怕晒,都想往阴处躲,这些都给体育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4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形式常采用的如集体练习、分组练习等,经常涉及到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求在教学训练中,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尊重对方,讲文明礼貌,虚心向对方学习,团结友爱,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集体主义观念不强,只想个人,而不愿参加集体的活动。一有失败就相互埋怨,经常出现队友不和而拒绝或消极参加运动的现象。同学不爱劳动,想用却不想搬运器材,有时老师要求协助搬运器械,就怨声载道,你推我躲。学生不爱护公物,不能正确的使用或遗失器材如拿放体操垫及跳高垫时将垫子在地上拖着走等等此类的情况经常出现,时常出现以强凌弱,霸用活动器材的情况。歧视"暂时后进生"或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的正常进行。 3、备好课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备课要作到熟悉教学大纲、熟悉教材、熟悉学生。教学大纲是教材的依据,它指明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方向,规定了教材的深度、广度、体系和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熟悉大纲,并将大纲的精神融洽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熟悉教材,弄清楚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和教材所占的地位及承上启下的关系,这样有利于更好的去处理教材,使新旧知识、技术主次分明,有利于功夫落得恰到好处,收到重点突出、化难为易的良好效果。要熟悉学生,知道他们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程度、理解和接受动作能力的强弱,好中差生所占的比率,年龄、个性特点等等。这样,在授课时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使好的学生学得有兴趣、中等学生练习得好,差的学生学得进。 3、2上好第一堂引导课 很多新教师往往不是很重视引导课的作用,其实”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引导课会给以后的体育课带来很多的意想不到的效果,新教师应向老教师请教,对体育课经常出现的实际问题有个大致的了解,在引导课上新教师应针对遇到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例如在课的认识方面首先老师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端正他们的上课态度。让其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并可以用必须将一些组织纪律问题强调在前面例如队列常规、分组练习办法、出勤管理制度、运动服装规定、练习器材发收规定、帮助和保护要求等等,这样在学生的脑海里就会有个比较深的印象,便于今后的教学管理。 3、3狠抓平时。 为了使体育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光靠一堂引导课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工夫花在平时的管理上,必须把引导课上的要求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去,在组织纪律方面,教师必须严格考勤、严格管理。遇到违反课堂纪律如无故迟到、上课不认真,应严肃对待,认真处理,不断提高工作的艺术性,对待同学违反纪律的情况,新教师不能动辄就罚,先要了解原因,再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学生要尝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明白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教师,首先应从动机的激励入手,擅于鼓动大家的情绪,擅于运用表扬,不要以惩罚为法宝来强制大家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努力去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教师应多安排一些必须相互合作的集体练习,对只想到个人,想不到别人和集体者,可尝试让其品尝一下孤独的滋味。但以惩罚为辅,说服教育为主,如屡教不改者可予以单独教育。在教育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找到突破口,注意以情动人,以爱育人,切忌简单粗暴。 3、4善于总结。 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组织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成长上。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面镜子,作好表率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对体育课的进行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教师必须不断的进行总结,要做到来两个方面即总结学生与总结教师在学生方面去找原因的同时,要从教师自身方面找原因,现实中很多新教师往往过份注重自身的权威和尊严,强调学生必须顺受与服从,对学生是否乐意接受并改正问题欠考虑,作风武断,教学组织能力平庸,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与压抑,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产生对立情绪。新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消除人际认知偏见,努力去建立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只有这样组织纪律才能有保证。不能单一的去责怪学生,要理解人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在正面教育的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项目加以诱导,不段增强体育教学的生动性,把课上得生动活泼,让学生产生兴趣。在意志品质方面,新师应多采用一些培养意志品质的练习,对于那些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并非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只不过在集体、社会要求与自身需求相冲突时,选择了利己的作法。也就是说主要是道德价值观与价值取向的问题。学生对此行为的处理感情色彩大浓,在方式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而新教师在处理时,总体上必须考虑得要全面一些。必须严格要求,找准形成原因,对症下药,对其作严肃的批评,促其转变。并可与班主任或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 4、结束语  “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管理。”要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实践,不断探索,在教育管理学生的同时,也应该进行自我管理,多从自身找问题的原因,科学民主地处理课堂中的各种不良行为,将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杜绝在萌芽状态。师生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努力开创体育教学的新篇章。由于学识有限、收集资料的范围也比较局限,因而一些看法并非全面或成熟,不到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首先就是要有耐心,而且一定要结合自己之前的工作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该及时作出相关的反应。

浅谈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五年来,在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体育新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贯彻落实新课标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体育新课改向纵深方向发展。本文对这些经验与失误进行了总结,并为今后的体育课改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课程标准、体育、健康、误区、对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开展,在贯彻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许多体育教师在一些问题上仍存在误解,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形式主义的倾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分内之事。一、体育课改实践中存在的误区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然而对于农村中学体育课的实际情况,体育教师在寻求实现新课程发展目标的手段和方法的过程中,由于未能正确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形式主义的倾向。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过分围绕学生体育兴趣来安排从表面上看,依据学生的体育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但是一味的迎合学生的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却损害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像以往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作了硬性规定,因此体育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很大的自主权。有些教师把教材中学生不感兴趣的项目或内容打入冷宫,置之不理。譬如田径项目,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于枯燥乏味、耐力要求高、负荷量大的田径项目不感兴趣,所以有的体育教师主张在体育教学中放弃田径教学,然而平时的表现表明:学生体质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大幅度的下降。殊不知,田径教学是整个体育教学的基础,它有着其他运动无法替代的优势: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满足现代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的需要。学生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主体,他们已有的体育知识和经验是有限的。因此,如果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一切都围绕着学生“兴趣”转,学生爱怎么学就怎么学,这实际上是放弃教育职能的表现。2.忽视基本技能学习和体能训练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吃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忽视了学生必要的技能教学和体能的训练。他们认为:体育课上只要学生能够动起来就达到了要求,而学生是否掌握体育技能并不重要,因此许多体育教师把体育课上成了休闲课、游戏课等。新课标明确要求:运动技术学习是学生保持体育课程学习兴趣的基本前提之一;运动技术学习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能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手段;学习运动技术的过程既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对体育学科文化、对体育方面的基本技术和技能等方面的了解毕竟很少,对体育方面的兴趣也具有很大程度的盲目性。体育课上的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教,使学生获得体能和技能的进步、生活能力的增强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核心,使每位教师最主要的职责。3.把“以人为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不能把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就是上帝”等。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表述强调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一种辩证的统一。但是,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却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如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就贬低教师的存在价值,甚至硬性规定一堂体育课教师的讲解不得超过10分钟,体育教师必要的传授、点拨也被视作没有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纯粹的学生为主体、完全贬低教师作用,师生互动又如何能实现?要最优化地发挥教与学的基本功能,既要把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又要使体育教师为主导成为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根本保障。实际上,越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越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有可靠保证。4.盲目合作,流于形式体育新课标强调合作学习,不少体育教师以为合作就必须分组,有时还错误处理成一个小组“研究”一个问题。如果问题是相互独立的,尚可成立,如果问题之间是彼此联系的,这种做法则极不可取。事实上,体育教材中绝大多数问题是具有内在联系的,这样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违背了学生学习体育的规律。殊不知,有时候体育课堂上暂时的沉默,恰恰是思维的紧张与活跃,迸发出来的往往是富有个性的见解与独具创见的观点。二、课改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尽管我们目前在新课程改革中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在课程改革试验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新课标和新课改的一些现代教育理念,逐渐的被大多数的体育教师所接受,而且,许多体育教师已经开始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2.全国各地的体育教师都在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贯彻落实新体育课改的精神,体育教研、培训活动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培训得到广泛的发展,形成了重研讨、重实践、重互动的教研风气,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和大的促进作用。3.为实施体育新课标的体育教材的多元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教材。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材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的体育试验教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三、建议为了防止新课程改革流于形式,全面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我们必须理清观念、明确方向。1.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的观念和“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使之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发挥出健身育人的功能,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们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2.加强体育教师教育加强体育教师教育是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广大体育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体育课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要加强体育师资建设,加大体育教师培训。培训内容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识性的理论培训,给体育教师“充电”,以促使他们转变观念;另一方面是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培训。培训的目的主要是把新课程、新教法与课改前的教法优势进行整合与互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要经历从理解、逐渐熟悉到创造性的实施过程,这个过程是体育教师接受培训、自我学习和研究的过程,是将新的课程理念与本校实际相结合,体育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把教师培训和平时教学实践、校本教研结合起来,是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和体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3.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标准并没有否定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相反它明确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因此,体育课必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4.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领导这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要制定严密的工作方案,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要抓好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保证体育教学改革的正确发展方向。参考文献:1.《体育教学》编辑部:《理清观念 明确方向》,《体育教学》,2005.12.曲宗湖:《对新体育课标试验两年来喜和忧的思考》,《体育教学》,2004.13.马浩:《警惕当前体育课改实践中的几种形式主义倾向》,《体育教学》,2005.24.宋尽贤,赖天德:《牢牢把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中国学校体育》,2005.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体育科学编辑部

体育期刊投稿地址及简介  《篮球》杂志由中国篮球协会主办。  该刊向读者介绍国内外重大比赛消息、评述、趣闻;世界篮球明星的成长及其训练、比赛经验;世界篮球新技术、新战术。  《篮球》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11号) 100061 CN11--1286( 双月刊)  《田径》杂志由中国田径协会主办。该刊内容有国内外重大比赛消息、评述、趣闻和成绩纪录;世界优秀运动员传记及其成功之路以及田径运动的技术、理论等。  《田径》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11号) 100061 CN11--1287(双月刊)  《体??》杂志由中国体??协会主办。该刊主要栏目有国内外竞赛、技术训练、知识之窗、群星谱、业余训练、科学研究、宿将回忆录、小资料、健美讲座等。  《体??》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8号) 100061 CN11--1288(季刊)  《游泳》由中国游泳协会主办,该杂志是以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工作者和广大爱好者为对象的群众性专项刊物。介绍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专项运动知识、技术、训练与群众活动以及国内外新动向和优秀运动员。  《游泳》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5号) 100061 CN11--1289(双月刊)  《中国排球》杂志由中国排球协会、新体育杂志社主办。该刊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向排球爱好者普及排球知识,开拓其视野;向排球工作者介绍世界排坛的新技术、新战术及新动向,以促进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  《中国排球》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8号) 100061 CN11--1458(季刊)  《武术健身》杂志由新体育杂志社主办。该刊宣传武术、气功的健身作用、知识和方法;挖掘、介绍祖国民间传统养生法;引导人们科学地进行武术、气功锻炼,注重武德修养,增进身心健康。  《武术健身》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8号) 100061 CN11--1459(双月刊)  《学校体育》杂志由国家教委、国家体委主办。该刊主要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介绍国内外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动态和经验;协助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业务进修。辟有行政管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课余训练、国外学校体育、人物志、信息台等栏目。  《学校体育》杂志社(北京体育学院内) 100084 CN11--1524 (双月刊) 主编:赖天德  《中国体育》杂志是国家体委主办向海外华人宣传我国体育的综合性刊物,介绍我国体育战线取得的成就,扩大中国体育在海外的影响。主要栏目有体育竞赛、群众体育活动、民族体育、中国武术传统健身方法、体育名人介绍等。  《中国体育》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8号) CN11--1753(月刊)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主要介绍本院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各个项目的技术分析,专题调研和经验总结,以及国内外体育科研成果、经验和动态等。  《北京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北京体育学院内) 100084 CN11--2096(季刊)  《中国体育科技》杂志由国家体委科研所、情报所主办。该刊介绍体育科研成果、交流训练经验,沟通国内外科技信息。设有科研成果、调研报告、专题论文、经验总结、问题探讨等栏目。  《中国体育科技》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11号) 100061 CN11--2284(月刊)  《体育文化导刊》  地址:北京崇文区天坛东里中区中14号 邮政编码:100061  E-mail:  《体育科技文摘》由国家体委体育情报研究所,北京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共同主办。国内唯一的体育科技情报检索类文摘期刊,属国家科委国内外科技期刊检索系列,公开发行。该刊通过文摘、简介和题录三种形式报道国外的体育科技文献,对部分重点期刊做较全国的报道。通过该刊可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了解广泛的体育科技信息,它是从事体育科研、教学、训练管理工作的各级人员必备的工具书。  《体育科技文摘》编辑部(北京体育馆路11号)100061 CN11--2459 (双月刊)  《健康顾问》杂志由人民体育出版社主办。该刊普及健康、养生、预防疾病的知识,根据不同年龄组、不同工作性质的需要,就人的发育、生长、心理、生理以及健身防病等方面,介绍各种知识与方法,注重介绍国内外各种行之有效的体育疗效方法和健身方法。  《健康顾问》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8号) CN11--12979(季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学会主办。该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刊登运用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理论,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提出的各种医学问题的研究成果,以促进我国运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增强人民体质。主要栏目有论著、综述、国外动态、研究方法、临床与研究报道、文摘、简讯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辑部 (北京体育馆路11号)100061 CN11--12989季刊)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是北京体育师范学院主办的体育学术刊物。本刊紧密联系实际,刊登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力求反映当代体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读者对象为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北京北三环路21号) 100088 准印证号:8903689(半年刊)  《体育教学》杂志是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出版发行的科普性季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对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交流体育教学经验,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理论、方法,以及教学改革;研究青少年体质等问题。本刊主要面向中、小学体育教师和管理干部。  地址:北京北三环西路11号,邮政编码:100088,CN11-3145/G8,ISSN1005-2410(季刊)  E-mail: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是为从事体育教学、科研人员及体育院校师生提供科技信息和学术争鸣园地的专业性刊物。主要内容有基础理论、体育教学研究、学校体育、体育科学理论等。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天津体育学院内) 300381 CN12--1140 (季刊)  《内蒙古体育科技》是内蒙古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体育科学综合性刊物。辟有体育理论、运动训练、运动心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理生化、运动选材等栏目。  《内蒙古体育科技》编辑部 (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14号) 010030 准印证:15--1064(季刊)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是沈阳体育学院主办。该刊以体育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为主,鼓励对新学科的探讨和对体育边缘学科领域的开拓。主要栏目有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科研、学生园地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编辑室(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一段一号) 110032 CN21--1081 (季刊)  《沈阳体育学术》杂志是由沈阳市体育科学学会、沈阳体育学院科研处主办。主要栏目有体质与选材、教学与训练、评价与评估方法、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科技工作简讯等。  《沈阳体育学术》编辑部 (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一段一号) 110032 准印证:031(季刊)  《辽宁体育》杂志是由辽宁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办。该刊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宣传报道党的体育方针、政策,传播体育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交流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经验。主要栏目:体育论坛、工作研究、体育发展战略、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体育科研、竞赛与裁判等。  《辽宁体育》编辑部 (沈阳市和平南大街42号) 110061 CN21--1123(月刊)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编辑室(长春市自由大路34号)130022 准印证号:149  副总编:肖桂华 吉林体育学院编辑出版,是以反映本院教学、训练和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也是同各高等院校之间交流体育教学、训练经验、探讨体育理论、介绍体育科研成果的阵地。读者对象:体育教师、教练员及体育爱好者。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上海清源环路650)200433 CN31--1005(季刊)  本刊以反映本院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同时对外开展学术交流,以促进体育教学、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加强新学科的建设,更多更好地培养体育人材。主要栏目有基础理论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运动技术与战术,体育组织与管理,学校体育,国外体育,体育史料等。  《上海体育》编辑部(上海市南京西路150号) 200003 CN31--1054 (月刊)  上海市体委主办的《上海体育》杂志为综合性体育刊物。旨在宣传我国体育运动(侧重上海)的成绩和体育界的精神风貌,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栏目有人物专访、赛场内外、大赛前后、学校体育、超级名星、国际体坛、健身之道、棋牌篇、友谊之路等。  《国外体育科技》编辑部 (上海体育学院内) 200433 准印证:160(季刊)  《体育与科学》杂志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的综合性刊物。辟有社会科学工作者论体育,体育文化研究、奥林匹克思想研究、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学校体育、体育科研与运用等栏目,集思想性、实用性、知识性为一体,是体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体育与科学》编辑部(南京市孝陵卫) 210014 CN22--1208(季刊)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编辑室(南京市孝陵卫南京体育学院内) 210014  《浙江体育科学》编辑部 (杭州市体育馆路104号)310004 CN--1128(双月刊)  由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浙江体育科学》杂志是综合性体育科技刊物。旨在探索和研究当代体育科学发展规律和趋势,介绍和交流体育学术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群众体育、体育管理等领域中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并注重反映新技术革命对当代体育的影响和作用,同时提供国内外体育信息和动态。主要栏目有体育战略预测、新技术革命与体育、争鸣论坛、改革之窗、体育学术研究、运动训练与技术、学校体育、讲座与函授等。  《福建体育科技》是福建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研所主办的一个旨在介绍体育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办法的综合性体育刊物。本刊辟有体育理论、运动训练、运动心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学校体育、体育译文等栏目。  《福建体育科技》编辑部(福州市五一路状元巷17号) 350005 CN35--1093(季刊)  《体育教学与研究》杂志由福建省体育卫生教育研究会和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主办。本刊主要是反映体育系教学、科研和普通中学、中等师范、中专、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学改革、课余训练等情况。本刊辟有教学改革、教书育人、体质调研、学校管理、课余训练、师资培养、体育卫生知识、体育译文和体育信息等栏目。  《体育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内) 350007 准证号:042(季刊)  《福建体育学院学报》是本院的学术窗口,面向广大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和广大体育工作者。主要反映本院的体育科研成果,登载体育发展战略与改革、教学训练与人材开发,学科理论与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旨在加强学术交流,为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运动技术水平服务。  《福建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厦门市集美镇) 361021 准印证号:118 (半年刊)  《山东体育科技》杂志是由山东体育科学学会、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围绕本省体育工作的重点,传播国内外体育科技情报信息;介绍、推广国内外体育科研新成果。主要栏目有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学校体育、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技战术分析、仪器器材研制、体育科研文摘等。  《山东体育科技》编辑部 (济南市文化东路45号 250014 CN37--1011(季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由武汉体育学院主办。该刊主要登载当代体育科学研究成果,旨在发展体育理论,加强学术交流。主要栏目有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教学训练与人材开发、基础理论与技术应用、科技文献与信息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武汉市卓刀泉) 430076 CN42--1105 (季刊)  《湖北体育科技》杂志是由湖北省体育科技研究所主办的,以介绍国内外体育科研的新方法、新动态为主。主要栏目有运动训练、运动医学、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体育教学、经验介绍、学校体育等。  《湖北体育科技》编辑部(武汉市武昌体育场) 430060 CN42--1177 (季刊)  《湖南体育科学》是湖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1979年1月创刊。主要栏目有运动训练、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校体育、体育科研、体育译文等。读者对象: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及体育工作者。  《湖南体育科学》编辑部(长沙市体育馆路1号)410005 CN43--111(季刊)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广州市沙河水荫路)510503 CN44--1129(半年刊)  《广东体育科技》编辑部 (广州市较场西路16号) 510056 CN44--1226(季刊)  《广东体育科技》杂志是由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是体育科技方面的综合性刊物。主要介绍国内外体育科研新成就,侧重探讨田径、游泳、足球、举重等项目的训练方法、运动技术及战术,介绍现代科技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主要项目有综合、田径、游泳、足球、举重、体??、技巧、篮球、排球、运动生理、运动医学等。  《体育学通讯》杂志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会刊。是全国高校体育教师、卫生保健人员和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学术阵地和进修园地。设有体育课程建设、大学生体质研究、卫生保健教育、课余运动训练、体育学知识和信息等栏目  《体育学通讯》编辑部(广州市华南师大体育系) 510631 准印证号:417(季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以报道本院学术研究较有特色的体育史、武术、运动医学和新兴体育学科为重点。辟有体育史与体育理论、体育技术、教学和训练、体育基础学科理论、运动医学、学校体育等栏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成都市南效公园右侧) 610041 CN51--1097(季刊)  《体育科学》(双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677X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95/G8 地址:北京体育馆路5号 邮政编码:100763 E-mail: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季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6710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812/R) 地址:北京体育馆路11号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邮政编码:100061 电话:(010)67112233-2504 传真:(010)67146035  《教育教学研究论丛》(双月刊)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9605 国内统一刊号:CN11-1038/F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东26——24号 邮政编码:221008 电话号码:0516—3897572;5663312 E-mail: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上海清源环路650)200433 CN31--1005(季刊) 本刊以反映本院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同时对外开展学术交流,以促进体育教学、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加强新学科的建设,更多更好地培养体育人材。主要栏目有基础理论研究,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运动技术与战术,体育组织与管理,学校体育,国外体育,体育史料等。《上海体育》编辑部(上海市南京西路150号) 200003 CN31--1054 (月刊) 上海市体委主办的《上海体育》杂志为综合性体育刊物。旨在宣传我国体育运动(侧重上海)的成绩和体育界的精神风貌,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栏目有人物专访、赛场内外、大赛前后、学校体育、超级名星、国际体坛、健身之道、棋牌篇、友谊之路等。 《国外体育科技》编辑部 (上海体育学院内) 200433 准印证:160(季刊)

体育教学编辑部工作总结

搜狗即可。

sb,用手写啊

写得很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