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政治经济学评论投稿要求多少字数

发布时间:

政治经济学评论投稿要求多少字数

1、选题不能超出政治经济学的论域; 2、 写出好文章的“诀窍”就是三真:真情实感、真凭实据、真知灼见。

时评写作的N个步骤第一步:要知道什么是时评。 第二步:要先读些报纸时评和网络评论(几乎每个城市的都市报都有时评版面、栏目,先读),看看是否感兴趣,如果有兴趣,那么请往下看。第三步:开始训练性浏览新闻、试写时评。 1、每天到新浪网、163、新华网、sohu等网站看新闻,主要看时政、国内、社会、法制、财经等新闻,看重点、热点新闻(这就是所谓的找新闻由头) 2、看到自己认为可以写评论的新闻,就尝试着写作,可以先不投稿。 3、 第二天到网上看看,那些发表了的评论,都评了哪些新闻,你看到了没有。这样慢慢就知道,那些新闻可以评,写了评论会发表,那些新闻评论的多,是热点新闻…… 看看自己选择的新闻由头,是不是和已经发表的吻合。如果吻合,说明新闻由头找的较合适,如果不吻合,需要看看差距在哪里。思考总结一下。 第四步:经过几天或更长时间的第二步训练,就可以开始真正的时评写作、投稿了。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时评文章要政治立场要正确、观点新颖明确、语言简练流畅…… 2、字数控制在1000字左右,投稿时间最好在下午3点以前,5点以前也可以。具体可以参照时评媒体的投稿邮箱自动回复中的说明。 3、注意同城不要一稿多投,也就是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媒体不要同时投。第五步(可以算第四步的):文章、邮件投稿格式:文章格式: 题目:××××××××× 正文: 第一段(新闻由头): ×××××××××…………………………××××(据《××报》×月×日报道) 第二段: 第三段: 第三段: 新闻链接:(新闻网址)邮件投稿格式(切记不要用附件): 邮件主题栏:姓名+题目《…………》 邮件内容:文章 通联地址: 真实姓名 地址 电话 邮箱 …… 第六步:等着用稿通知吧。没有回复,没有发表也不要气馁。请相信:坚持就是胜利,付出总有回报。第七步:经常学习别人的时评文章,尤其是和自己写同一条新闻的时评文章,取长补短,总结经验。第八步:多读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法学、论理学等著作,充实知识库,以备写作时评之用。第九步:收到稿费,犒劳自己一下。多的就行善吧,捐赠希望工程等。第十步:自己看着办吧。第十一步:…………

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它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第一册论述资本,其第一篇由下列各章组成:(1)商品,(2)货币或简单流通,(3)资本一般。前两章构成本分册的内容。我面前的全部材料形式上都是专题论文,它们是在相隔很久的几个时期内写成的,目的不是为了付印,而是为了自己弄清问题,至于能否按照上述计划对它们进行系统整理,就要看环境如何了。 我把已经起草好的一篇总的导言压下了,因为仔细想来,我觉得预先说出正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妨害的,读者如果真想跟着我走,就要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不过在这里倒不妨谈一下我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 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作辅助学科来研究。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塞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另一方面,在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实际知识的当时,在《莱茵报》上可以听到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带着微弱哲学色彩的回声。我曾表示反对这种肤浅言论,但是同时在和《奥格斯堡总汇报》的一次争论中坦率承认,我以往的研究还不容许我对法兰西思潮的内容本身妄加评判。我倒非常乐意利用《莱茵报》发行人以为把报纸的态度放温和些就可以使那已经落在该报头上的死刑判决撤销的幻想,以便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 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驱逐移居布鲁塞尔,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自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信交换意见,他从另一条道路(参看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们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在我们当时从这方面或那方面向公众表达我们见解的各种著作中,我只提出恩格斯与我合着的《共产党宣言》和我自己发表的《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我用德文写的关于《雇佣劳动》一书,汇集了我在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协会上对于这个问题的讲演,这本书的印刷由于二月革命和我因此被迫离开比利时而中断。 1848年和1849年《新莱茵报》的出版以及随后发生的一些事变,打断了我的经济学研究工作,到1850年我在伦敦才能重新进行这一工作。不列颠博物馆中堆积着政治经济学史的大量资料,伦敦对于考察资产阶级社会是一个方便的地点,最后,随着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资产阶级社会看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切决定我再从头开始,批判地仔细钻研新的材料。这些研究一部分自然要涉及到似乎完全属于本题之外的学科,在这方面不得不多少费些时间。但是使我所能够支配的时间特别受到限制的,是谋生的迫切需要。八年来,我一直为第一流英文的美国报纸《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写作真正的报纸通讯在我只是例外),这使我的研究工作必然时时间断。然而,由于评论英国和大陆突出经济事件的论文在我的投稿中占着很大部分,我不得不去熟悉政治经济科学本身范围以外的实际的细节。 我以上简短地叙述了自己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进行研究的经过,这只是要证明,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但是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 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政治经济学评论投稿要求多少字

一项是1950-1953年的土地改革,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另外还有两项:一个是三大改造中的农业合作化,也就是建立合作社,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另一个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农业的生产也有所涉及,主要是打击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消极作用。希望采纳

政治经济学评论期刊投稿要求多少字

其实我们春秋时期的 赵国国君早就用上了 他当时下了一道命令 要求赵国的大臣 必须穿丝制品的衣服 而且要求赵国的农民 不许重伤养蚕 只准种粮食 搞个丝绸的价格是越来越贵 于是邻近的鲁国梁国 这些国家 有大量的重伤养蚕 经济效益肯定是很好的 但

经济学小品二则(原创)第一则:记得前年汪丁丁跟张五常教授二人就是否有倾斜向上的需求曲线而引发了一场国内经济学界大争论。去年上中级微观课的时候老师曾讲过消费者理论,结果发现这个争论实在是小题大作。通常的需求曲线总是向下倾斜的,因为价格上涨导致需求量下降。东西贵了买的就少了。但是“理论”上物品价格上涨可能引起对该物品的需求量也上升。根据Slutsky方程,价格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其中替代效应总是跟价格变化相反,就是说如果价格高了,由于替代效应引起的需求量变化一定为负,就是下降。但如果收入效应引起的需求量变化足够大且为正值,足够抵消替代效应,那么完全有可能总的需求量变化为正值。因此理论上是完全可能的。这种特殊物品也被名为“吉芬商品” (Giffen Good) 吉芬商品首先必须是低级商品,如日常必需品等,满足这一点还不够,还必须是极其低级的商品才行。但是理论归理论,现实生活中至今没有发现一个物品符合这样的要求。百年前曾有一位经济学家声称在芬兰的一个贫穷人家发现这个现象。该户人家平时靠马淋薯度日,很少有钱消费牛奶。某日马淋薯突然价格大降,结果发现此户人家对马淋薯的消费量居然减少,对牛奶的消费量增加。听起来很美好,但是后来有人证实,这位经济学家是在撒谎,所谓芬兰贫穷人家只是一个杜撰。接下来的百年里,经济学家们观察了全世界各个角落,始终没有找到吉芬商品。所以张五常教授(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差点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说没有吉芬商品,也就没有向上的需求曲线。看,这样的争论只是问题的两面,除非能找出一个真正的吉芬商品来,否则我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读者谁能联系生活实际找到一个来,别忘了发表,一定可以凭此获得中国首个nobel 第二则:是关于拍卖的两个真实笑话。先讲1994年发生在新西兰的一个政府拍卖波频的故事。当时新西兰政府准备向社会公开拍卖波频,就是无线电电波的频率。为谨慎起见,政府特地请教了该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名字忘了,就叫Z吧。Z是很出名也很有学问,但这件事上有点草率,毕竟关于拍卖的研究从50年代才开始引人瞩目。Z建议采用当时理论界流行的维克里拍卖(Vickery Auction),就是传统的英式拍卖,竞价最高者中标,但不同的是,获胜者所付的钱是第二竞价最高者的竞拍价格。结果怎么样?新西兰最大的电信运营商获得了标投,开价$100,000, 但它所付的是第二高价格--$6!!!! 因为对此项投标,其他运营商都没有信心,认为最大的那家必胜无疑此事传开,一时成为笑柄 第二个是澳洲的政府拍卖,同样是波频 不知道大洋州的国家是不是都这么傻呵呵 此时澳洲政府吸取了新西兰兄弟的教训也是采取了维克里拍卖,但是限制了最低价,因此没有出现$6的状况但是坏就坏在澳洲政府规定中标者可以在中标后一个月内付钱如果一个月后没有付钱的话,标的就自动让给第二高价者当时澳洲最大的电信公司UCOM是最高标价者,$740, 一个月了,UCOM没付,于是给第二个出高价的发现还是UCOM, 但价格低了,$450, 再一个月,UCOM还是不付,给第三个 发现又是UCOM! 价格, $120,000! 这回UCOM见好就收,轻松节约了$620,000! 当然,它仍然是出价最高者,东西归它是应该的,也符合帕雷托最优但因此该拍卖拖了一年才搞定,就不符合效率原则了

《世界经济与政治》致力于弘扬学术创新精神,提倡学术自由和平等,注重理论创新,紧扣时代热点和学科前沿问题;移极报道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主要刊登在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研究上处于前沿的有开创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把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结合起来的成果,尤其是对全球整体的变化与特点的分析,专题性问题的深度透视,宏观的、战略的扫描,多学科、跨学科的研讨,国际关系理论和方法的探讨,书评和学术信息等。本刊真诚欢迎广大学界同仁惠赐佳作,踊跃订阅。1.论文应有创新意识,内容充实、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立意新颖、文字简练。2.稿件应遵守学术规范,凡研究性论文,应在文中或注释中简要说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研究状况。为切实提高刊物质量,本刊制定了注释规范 ( 详见附录 ) ,请各位作者认真遵守。3.为保证稿件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首页请注明文章题目、作者名称、内容提要 (200 字以内 ) 、关键词 (3 ~ 5 个 ) 、作者简介 ( 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城市、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 以及论文题目和内容提要的英语译文。正文不再出现上述信息。4.来稿文责自负,一般不超过 1 万字,本刊有稿件删改权,如不同意,请来稿时注明。由于人力和经费限制,恕不退稿亦不能逐一答复,稿件寄出三个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来稿一经刊用即赠样刊两本。5.来稿请注明专投本刊,严禁剽窃、抄袭行为,反对一稿多投。凡发现有此类行为者本刊予以追究,今后不再刊发其论义,并通报作者姓名。6.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获奖或被其他报刊转载、摘登等,请及时通告本刊编辑部。本刊版权所有,允许转载、摘登和翻译,但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7.投稿请以电子邮件和邮寄稿件(请附寄磁盘)方式寄至编辑部,不要寄给个人。来稿请寄:北京建国门内大街 5 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邮政编码: 100732 。附:本刊注释规范1 .中文注释对文章中所引用的资料第一次进行注释时,必须将该文献的作者姓名、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资料所属页码一并注处。再次引用同一资料时,只需注明作者姓名、文献名和页码。具体格式举例如下:俞正梁:《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1 页。[ 美 ] 汉斯 · 摩根素著,杨岐鸣等译:《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年版,第 30 页。王缉思:《民族与民族主义》,载《欧洲》, 1993 年第 5 期,第 l 9 页。其他类型的文献基本上参照这个格式。如果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请注明详细的网址。2 .外文注释 ( 以英文为例 )同中文注释的要求基本一致,只是文章名用引号,书名和杂志名用斜体。具体格式举例如下: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Company, 1997, 33-Peter Clarke and Eric Fredin, “Newspapers, Television , and Political Reasoning”,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 V42 , N1, Robert Levgold, “Soviet Learning in the 1980s”, in George W Breslauer and Philip E Tetlock, Learning in US and Soviet Foreign Policy,Boulder ,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这个答案还不好么?打个比方还说一把斧子吧生产一把斧子要2小时工人工资每小时8元,没把斧子成本如金属材料,燃料,机器磨损2元价值:这把斧子的价值就是2*8+2=18元价格:而资本家卖给别人会定价一把斧子20元,这就是价格剩余价值:价格-价值=4元,这就是剩余价值,是资本家不参加劳动而获得的。这个答案还不好么

经济评论投稿要求多少字数

一、来稿要有新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学术价值。请提供打印稿;属于基金项目的文章,请在文稿首页左下角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二、稿件题目一般不超过17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题目能概括文章要旨,且须简明、具体、确切。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不得使用非规范字,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外文(包括在内容提要、关键词之中)。请将题目译成英文,姓名用汉语拼音表示。三、正文前要有“内容提要”、“关键词”。内容提要:要求客观反映文稿的主要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字数一般在200字左右。关键词:要求选用3-5个反映文稿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正文一般8000字左右。四、参考文献为尾注,注释为脚注。请准确区分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是对文稿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在正文中用数字加圆圈(如①②)按先后次序标出;参考文献是写作时所参考的文献目录,在正文中用圆括号如(林毅夫等,1999)标注,并与文尾所列参考文献相对应。论(编)著依次给出:著(编)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份;期刊文章依次给出:作者、篇名、刊名、年份、期数。体例如下: 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宋林飞主编:《蓝皮书2004:江苏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吴敬琏:《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五、文尾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职称或职务、学位、工作单位,地址,邮编,电话等。六、使用防抄袭系统。为提高稿件的质量,杜绝个别作者稿件抄袭的现象,凡投向我刊的稿件,编辑部将视具体情况使用由CNKI提供的防抄袭系统,对稿件进行抽查甄别。七、根据著作权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凡投至本刊的稿件,本刊均视为作者承诺专投本刊,作者在两个月内不得另投他刊,否则将承担一切法律后果。来稿一律不退,两个月内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

1、文稿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力求文字精练、准确、通顺,文题简明扼要,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书写规范,文责自负。2、文章结构: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3、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专项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正文下方。  4、文章篇幅:每版2300字符,文章不得少于2000字符。投稿论文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  5、严禁剽窃或抄袭行为,严禁一稿多投,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本刊编辑部对所投稿件有进行编辑的权利。  6、来稿需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政治经济学评论投稿要求

《世界经济与政治》致力于弘扬学术创新精神,提倡学术自由和平等,注重理论创新,紧扣时代热点和学科前沿问题;移极报道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主要刊登在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研究上处于前沿的有开创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把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结合起来的成果,尤其是对全球整体的变化与特点的分析,专题性问题的深度透视,宏观的、战略的扫描,多学科、跨学科的研讨,国际关系理论和方法的探讨,书评和学术信息等。本刊真诚欢迎广大学界同仁惠赐佳作,踊跃订阅。1.论文应有创新意识,内容充实、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立意新颖、文字简练。2.稿件应遵守学术规范,凡研究性论文,应在文中或注释中简要说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研究状况。为切实提高刊物质量,本刊制定了注释规范 ( 详见附录 ) ,请各位作者认真遵守。3.为保证稿件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来稿首页请注明文章题目、作者名称、内容提要 (200 字以内 ) 、关键词 (3 ~ 5 个 ) 、作者简介 ( 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城市、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 以及论文题目和内容提要的英语译文。正文不再出现上述信息。4.来稿文责自负,一般不超过 1 万字,本刊有稿件删改权,如不同意,请来稿时注明。由于人力和经费限制,恕不退稿亦不能逐一答复,稿件寄出三个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来稿一经刊用即赠样刊两本。5.来稿请注明专投本刊,严禁剽窃、抄袭行为,反对一稿多投。凡发现有此类行为者本刊予以追究,今后不再刊发其论义,并通报作者姓名。6.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获奖或被其他报刊转载、摘登等,请及时通告本刊编辑部。本刊版权所有,允许转载、摘登和翻译,但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7.投稿请以电子邮件和邮寄稿件(请附寄磁盘)方式寄至编辑部,不要寄给个人。来稿请寄:北京建国门内大街 5 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邮政编码: 100732 。附:本刊注释规范1 .中文注释对文章中所引用的资料第一次进行注释时,必须将该文献的作者姓名、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资料所属页码一并注处。再次引用同一资料时,只需注明作者姓名、文献名和页码。具体格式举例如下:俞正梁:《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1 页。[ 美 ] 汉斯 · 摩根素著,杨岐鸣等译:《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年版,第 30 页。王缉思:《民族与民族主义》,载《欧洲》, 1993 年第 5 期,第 l 9 页。其他类型的文献基本上参照这个格式。如果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请注明详细的网址。2 .外文注释 ( 以英文为例 )同中文注释的要求基本一致,只是文章名用引号,书名和杂志名用斜体。具体格式举例如下: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Company, 1997, 33-Peter Clarke and Eric Fredin, “Newspapers, Television , and Political Reasoning”,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 V42 , N1, Robert Levgold, “Soviet Learning in the 1980s”, in George W Breslauer and Philip E Tetlock, Learning in US and Soviet Foreign Policy,Boulder ,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帮你解决,我一会把答案编辑下给你发上来,你自己好好耐心等待便是

时评写作的N个步骤第一步:要知道什么是时评。 第二步:要先读些报纸时评和网络评论(几乎每个城市的都市报都有时评版面、栏目,先读),看看是否感兴趣,如果有兴趣,那么请往下看。第三步:开始训练性浏览新闻、试写时评。 1、每天到新浪网、163、新华网、sohu等网站看新闻,主要看时政、国内、社会、法制、财经等新闻,看重点、热点新闻(这就是所谓的找新闻由头) 2、看到自己认为可以写评论的新闻,就尝试着写作,可以先不投稿。 3、 第二天到网上看看,那些发表了的评论,都评了哪些新闻,你看到了没有。这样慢慢就知道,那些新闻可以评,写了评论会发表,那些新闻评论的多,是热点新闻…… 看看自己选择的新闻由头,是不是和已经发表的吻合。如果吻合,说明新闻由头找的较合适,如果不吻合,需要看看差距在哪里。思考总结一下。 第四步:经过几天或更长时间的第二步训练,就可以开始真正的时评写作、投稿了。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时评文章要政治立场要正确、观点新颖明确、语言简练流畅…… 2、字数控制在1000字左右,投稿时间最好在下午3点以前,5点以前也可以。具体可以参照时评媒体的投稿邮箱自动回复中的说明。 3、注意同城不要一稿多投,也就是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媒体不要同时投。第五步(可以算第四步的):文章、邮件投稿格式:文章格式: 题目:××××××××× 正文: 第一段(新闻由头): ×××××××××…………………………××××(据《××报》×月×日报道) 第二段: 第三段: 第三段: 新闻链接:(新闻网址)邮件投稿格式(切记不要用附件): 邮件主题栏:姓名+题目《…………》 邮件内容:文章 通联地址: 真实姓名 地址 电话 邮箱 …… 第六步:等着用稿通知吧。没有回复,没有发表也不要气馁。请相信:坚持就是胜利,付出总有回报。第七步:经常学习别人的时评文章,尤其是和自己写同一条新闻的时评文章,取长补短,总结经验。第八步:多读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法学、论理学等著作,充实知识库,以备写作时评之用。第九步:收到稿费,犒劳自己一下。多的就行善吧,捐赠希望工程等。第十步:自己看着办吧。第十一步:…………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我把已经起草好的一篇总的导言压下了,因为仔细想来,我觉得预先说出正要证明的结论总是有妨害的,读者如果真想跟着我走,就要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不过在这里倒不妨谈一下我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 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作辅助学科来研究。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塞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另一方面,在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实际知识的当时,在《莱茵报》上可以听到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带着微弱哲学色彩的回声。我曾表示反对这种肤浅言论,但是同时在和《奥格斯堡总汇报》的一次争论中坦率承认,我以往的研究还不容许我对法兰西思潮的内容本身妄加评判。我倒非常乐意利用《莱茵报》发行人以为把报纸的态度放温和些就可以使那已经落在该报头上的死刑判决撤销的幻想,以便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这部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驱逐移居布鲁塞尔,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自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信交换意见,他从另一条道路(参看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们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在我们当时从这方面或那方面向公众表达我们见解的各种著作中,我只提出恩格斯与我合着的《共产党宣言》和我自己发表的《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我用德文写的关于《雇佣劳动》一书,汇集了我在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协会上对于这个问题的讲演,这本书的印刷由于二月革命和我因此被迫离开比利时而中断。1848年和1849年《新莱茵报》的出版以及随后发生的一些事变,打断了我的经济学研究工作,到1850年我在伦敦才能重新进行这一工作。不列颠博物馆中堆积着政治经济学史的大量资料,伦敦对于考察资产阶级社会是一个方便的地点,最后,随着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资产阶级社会看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切决定我再从头开始,批判地仔细钻研新的材料。这些研究一部分自然要涉及到似乎完全属于本题之外的学科,在这方面不得不多少费些时间。但是使我所能够支配的时间特别受到限制的,是谋生的迫切需要。八年来,我一直为第一流英文的美国报纸《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写作真正的报纸通讯在我只是例外),这使我的研究工作必然时时间断。然而,由于评论英国和大陆突出经济事件的论文在我的投稿中占着很大部分,我不得不去熟悉政治经济科学本身范围以外的实际的细节。我以上简短地叙述了自己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进行研究的经过,这只是要证明,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但是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