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政协杂志社总编室主任吴茵

发布时间:

中国政协杂志社总编室主任吴茵

吴茵原名杨瑛,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中国著名电影演员(1909--1991),出生于天津。幼年被父亲送给结拜兄弟做女儿,改姓“杨”。由于其养父家境富裕,所以从小她就对文艺萌发了兴趣。13岁时,其生母又将她领回,同时其生父又遭破产,在上海城东女校国画科学习绘画,当时上海戏剧活动活跃,她在田汉的剧作,应云卫指导的话剧《苏州夜话》中扮演角色。此举虽说成功,但遭到家庭的阻挠。她毅然离婚,决心从影。幸运的参加了《新女性》的拍摄,并于1936年经应云卫介绍加盟明星影片公司二厂。因此,新的杨瑛—吴茵诞生了。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她先后在“快活林”、“联华”、“电通”、“天一”、“明星”等公司拍摄了六部影片。由于她扮演的老年妇女形象诸如:农妇、母亲、女佣等,多姿多彩,各色各样,一时成为三十年代末影坛上饰演老年妇女形象的知名影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她随上海影人剧团赴重庆,后又入中华剧艺社,主要从事舞台剧演出,同样也是扮演老年妇女形象,同时,又参加了《火的洗礼》、《塞上风云》、《青年中国》等影片的拍摄,抗战胜利后返回上海,进入昆仑影业公司。把她在舞台上学习、积累的经验,迅速溶汇到银幕表演创作上。拍摄过《八千里路云和月》、《遥远的爱》、《乌鸦与麻雀》等著名影片。其中《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两片为她的代表作,显示出她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不凡的艺术功力。不仅演活了人物,而且演得活灵活现,真可谓非她莫演的地步了。建国后,相继又在《武训传》、《我们夫妻之间》、《宋景诗》、《家庭问题》等影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新女性》开始,几十年的电影生涯,她饰演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各种类型的中、老年妇女形象,以善饰演“老太婆”而响誉影坛,堪称中国影坛“第一老太婆”。

中国早期的电影戏剧界,活跃着一个名字,叫做吴茵。她擅长扮演老年妇女,曾经被称为“东方第一老太婆”。吴茵早年身世坎坷。她的母亲是当时一个唱歌的女艺人,在她出生后不久就把她送给了她父亲的一个好友。吴茵成年后,她的母亲又反悔把女儿送人,想把她要回来与她从事一样的职业,还在读书的吴茵出逃后又被抓了回来,做了几年的歌唱女艺人,后来嫁入了一个封建家庭。一次偶然的机会,吴茵被导演蔡楚生看中,出演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电影荧幕形象——《新女性》中的女校长。后来,她离开了家人,踏上了从影的道路,随同“上海影人剧团”在内地进行抗日宣传演出,曾经机智地搭救同伴白杨脱离当地恶势力的欺压,也经历过死里逃生的惊险。丰富的人生阅历,帮助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荧幕的老妇人形象。从封建婚姻中出逃的吴茵,和进步影人孟君谋相爱结婚。她一生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却为了孟君谋的孩子付出了自己巨大的母爱,银幕上下,吴茵都倾尽心力塑造着令人尊敬的中国女性形象。吴茵擅长扮演中老年妇女形象,以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中塑造的婆婆和《乌鸦与麻雀》中塑造的萧太太最负盛名。1957年《乌鸦与麻雀》于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一等奖。建国后,曾先后参加了影片《宋景诗》、《今天我休息》、《家庭问题》等。1956年吴茵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7年,吴茵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农村劳动,压伤了腰椎。十年动乱,又遭受迫害,两腿相继残疾,只能依靠拐杖。1979年被邀出席第四届全国文代会,当选为中国影协理事,并曾任中国剧协妇女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第一、第二届人民代表,上海市妇联常委等职。晚年,她撰写了不少回忆录和谈表演艺术的文章,结集成《回首忆当年》出版。吴茵于1991年4月10日病逝于上海。吴茵所塑造的老年妇女的艺术形象丰富了我国舞台、银幕人物的画廊,为我国的表演艺术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她对艺术永不满足的追求,使她在不断的总结中逐渐成熟,在积极进取中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成为我国舞台和银幕上以饰演老年妇女形象著称的优秀演员。

中国政协杂志社主任

杨国灿,1947年出生于河南省民权县,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并拜著名画家张光斗为师。现任河南省政协书画院副秘书长兼书画室主任、魅力中国杂志社艺术总监、全国政协书画联谊会河南代表,曾作为全国书画协会代表团成员出访俄罗斯。其作品人物、山水、花鸟多次参加全国各类大展并获奖,所绘墨竹,叶阔枝劲、刚健清逸、风格独特,在国内外颇受好评,被中国美协主席靳尚谊誉为“竹魂”。

江贵海,现名江海,斋号:翰墨轩,汉族。1966年3月生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现任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国政协》杂志社调研部副主任。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十岁时开始临习碑贴,初学唐楷,后临魏碑。

中国人大杂志社总编室主任

张泽鲁:49届校友,原国家计委国土地区研究所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经济专家。郭喜:54届校友,中国农大教授中国知名农电专家。时裕谦:55届校友,中国矿业大学教授,1961年莫斯科矿业学院毕业,1994年俄罗斯环境与安全科学院院士。赵振业:56届校友,金属材料专家、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席唤民:57届校友,原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理事。陈金荣:58届校友,国家级运动健将、曾入选国家田径队。李培先:58届校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作。魏祯祥:58届校友,新乡市政协副主席。史玉璞:59届校友,新乡市工商联合会主席 市政协副主席。刘树海:60届校友,合肥炮校战术研究室主任。马俊驹:60届校友,民法学家,原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武汉市人大常委,现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谭世奇:62届校友,民主建国会新乡市委主委、新乡市政协副主席。张瑞成:64届校友,新乡市人大副主任。张太福:64届校友,新乡市人大副主任。张必忠:64届校友,人民日报社总编室主任。李 军:65届校友,原广东省韶关市副市长。

中国政协杂志社总编

徐惟诚 (1930年5月--- ),笔名余心言。安徽芜湖人。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肄业。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建国后,历任青年团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上海《青年报》总编辑,《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北京日报》社社长、总编辑,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等职务。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学习委员会主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一般来说,中央及地方等党政机关下属的各种报社都属于事业单位。中央机关下属有以下报社:  1、中央直属事业单位: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求是杂志社等;  2、全国人大直属事业单位:中国人大杂志等;  3、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新华通讯社等;  4、全国政协直属事业单位: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国政协杂志社等;  5、最高人民法院直属事业单位:人民法院报、《人民司法》、人民法院出版社等;  6、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检察日报社、中国检察出版社等;  7、民主党派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团结报社、团结出版社、群言杂志社、群言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民主杂志社、开明出版社、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前进论坛》杂志社、中国致公出版社、中国发展杂志社、学苑出版社、台海出版社等;  8、人民团体机关直属事业单位:中国青年报社、中国妇女杂志社、中国法学杂志社、作家出版社等;  9、部属事业单位:经济导报社、市场出版社、计划出版社、中国经贸导刊、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工商报社、群众出版社、金融时报社等。

《中国政协》杂志社,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政协》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属于全国政协的机关刊物,事业单位编制

普洱杂志社总编室主任

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82年至1986年供职于国家档案局教育处,1986年至1996年在中国档案出版社先后担任总编室主任、综合编辑室主任和《办公室业务》杂志社主编。1996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总编辑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文史类委员会委员、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国高教秘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中国档案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关与办公室管理、项目的开发与管理和档案学基础理论

新华社总编辑是正部级,总编室和总编辑是两回事,总编室是内设的正厅级机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