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青年杂志的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青年杂志的影响因子

中国革命史上重要期刊之一,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对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陈独秀、李大钊等编辑。《新青年》1915年9月创刊。中间几经变化,1926年停刊。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为《新青年》。在创刊初始宣传科学和民主,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逐步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1923年6月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性机关刊物。

是主要阵地

《新青年》是20世纪初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革命杂志,也是党早期的重要理论刊物之一。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和发展具有一定贡献,主要表现在:《新青年》提倡的新文化运动所营造的“中国化”历史语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一定思想氛围;《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新青年》的文本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萌芽;《新青年》在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尝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是的,位于2011核心期刊列表“G0/G21 文化理论/新闻事业类” 11 复合影响因子:236 综合影响因子:075 主办: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山东省新闻学会周期: 旬刊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2-2759CN: 37-1003/G2邮发代号: 24-213创刊时间:1941

山西青年杂志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例如,某期刊2005年影响因子的计算 本刊2004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 48 本刊2004年的发文量: 187 本刊2003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 128 本刊2003年的发文量: 154 本刊2003-2004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数总计: 176 本刊2003-2004年的发文量总计: 341 本刊2005年的影响因子:5161 = 176÷341 意义:该指标是相对统计值,可克服大小期刊由于载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附:IF值计算方法(以1992年为例) A=1992年的全部引文(指定数据库中的记录) B=1992年引用某期刊发表在1990和1991的论文的总次数 C=某期刊1990 和1991 年发表的全部论文的总和 D(期刊1992的影响因子)=B/C 影响因子查询系统 这个地址也可以-if/

该杂志前两年的总被引次数除以总文章数

杂志的影响因子(IF)=其前两年发表的文章在第三年被引用的次数/前两年发表的总文章数目。例如,2007年的影响因子=2005+2006文章被引次数除以这两年发表的文章总数,一般会在2008年公布。

GoingPub 最新SCI期刊查询及分析系统(2018-2019年)整理了最新SCI收录的详细信息,分属领域,研究方向,中科院SCI期刊分区等。欢迎查询:/journal

青年杂志的影响因素

新世纪、新青年 宽广的银河已经拓上人类的足迹 孤冷的月宫也为人类敞开了殿门 古人寄寓思想朝拜的圣地 开始闪耀人类智慧的星光 智慧的光芒开始深入宇宙 照亮沉睡的深藏的宝藏 宇宙飞船驮回了更多生命的奥秘 宇航员的体温暖亮了古人的梦想 伟大人类正实现着立体的飞跃 为人类文明孕育更适宜的温床 把人类文明的种子撒向宇宙 让生命、光明、自然音乐般的融合,流淌 可是,思想总有高尚哺育不到的角落 在人类伟大文明的光圈中就会有盲区 欧美日等资本主义列强一直觊觎暴君的王座 他们的鹰眼死死地盯着和平中不安定的因素 他们的政治寡头、导弹、卫星紧咬着和平 时刻谋划着吞噬弱者的肉体与灵魂 新世纪、新时代的新青年们! 我们拥有最高尚的中国血统 我们拥有最灿烂的中华文明 我们拥有比以往舒适的生活空间 我们拥有较以往富有的学习环境 人类伟大的荣光就罩在我们头顶 青春、智慧、激情、体魄 都处于我们人生道路的顶峰 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术 姹紫嫣红般的盛开在人类的花园 我们的血液里传承了祖先的英明和高尚 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烙在我们身上 新世纪、新时代的新青年们! 放开你们的眼界,捋起你们的袖口 挺起你们的胸膛,迈开你们的步伐 前进吧!前进,别做井底之蛙 在自己小小苑囿里叹息着消逝 人类和平幸福的舍利就蕴藏在我们体内

中国革命史上重要期刊之一,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对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陈独秀、李大钊等编辑。《新青年》1915年9月创刊。中间几经变化,1926年停刊。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为《新青年》。在创刊初始宣传科学和民主,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逐步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1923年6月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性机关刊物。

巴黎和会在法国,怎么能影响到中国的学生?√吧,再说那时候没有电报么?还有,你没听说过比光速还快的就是流言了么?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16开,每月一号,每6号为一卷。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以及鲁迅轮流编辑。自1918年后,该刊物改为同人刊物,不接受来稿。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塞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编辑本段]【刊物历史】 该刊创始人陈独秀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对中国时局进行了思考,认为政治革命没有作用,而“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民国四年(1915年)夏天陈独秀从日本回上海后,便开始准备筹备《青年杂志》,先是同亚东图书馆的汪孟邹商量,在得知亚东图书馆无法合作后,又被介绍给群益书社的陈子沛、陈子寿兄弟。几人商议后由群益书社出版《青年杂志》,每月一本,每期支出在200圆。最初发行量为1000份。在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创刊词《敬告青年》,对青年提出六点要求: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并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也就是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1916年,群益书社接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来信,信上说该杂志同青年会杂志《青年》、《上海青年》同名,要求《青年杂志》改名。于是自第二卷起《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最初的撰稿人有陈独秀、高一涵、刘书雅、刘半农、易白沙、吴虞,其中陈独秀为主编。1916年2月起因护国战争停刊7个月。1917年1月因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总部迁往北京,办公地点在东华门外箭杆胡同,但印刷地点仍在上海。1917年8月后又因故中断4个月。1918年1月15日复刊出版第4卷1号,此时编委会经过改组由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鲁迅二弟)轮流编辑,不久鲁迅也加入到编辑队伍当中。在第4卷第3期中,刊登《本志编辑部启事》:“本志自第四卷第一号起,投稿章程业已取消,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共同担任,不另购稿。其前此寄稿尚未录载者,可否惠赠本志?尚希投稿诸君,赐函声明,恕不一一奉询,此后有以大作见赐者,概不酬。”即《新青年》自4卷1号后改为同人编辑,不接受来稿。 由于1919年6月陈独秀被捕,《新青年》又停刊5个月。10月迁回上海,但仍保留北京编辑部。1919年12月的第7卷起由陈独秀一人主编。1919年12月1日第7卷第1号《新青年》刊登了《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指出“现在从7卷1号起,划一标点符号和行款”。1920年末胡适提出《新青年》应“声明不谈政治”,遭到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反对。第8卷第1号(1920年9月1日)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北京编辑部被取消。改由新青年社发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1921年陈独秀返回上海后又任主编直到1922年7月停刊。

山西青年杂志影响因子多少

影响因子26是很高的水平。SCI期刊一般收录理工科的较多,以化学专业刊物为例,影响因子小于3的就很一般,5左右的算是小专业优秀的杂志了,10左右就是十分优秀的杂志,10以上的一般都是综述类杂志。影响因子是否高是要相对比较的,在同专业同范围的期刊里,大于2的算高,大于1的可以算比较高,大多数情况我们发的都是零点几的。简介因此,一个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只能表明它拥有多篇被多次引用的论文,但并不意味着它刊载的每一篇论文都是高引用的。资料显示,由汤森路透公司计算的期刊影响因子,最初是用来帮助图书馆员确定购买哪些期刊的,并不是测度研究论文科学质量的指标。也就是说,影响因子用于评判一个期刊是可以的,但用来评判论文,并延伸到用来评判科学家是没有借鉴意义的。

中文杂志影响因子大于2的算高。影响因子虽然只和被引次数和论文数直接相关,但实际上,它与很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现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论文因素,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数等。(2)期刊因素,如期刊大小(发表论文数)、类型等。(3)学科因素,如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证半衰期等都会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产生影响。(4)检索系统因素,如参与统计的期刊来源、引文条目的统计范围等。(5)名人效应的影响。相关内容:影响因子是一个杂志中文章被引用次数的总和除以这个杂志的总文章数。但这个数字是平均数,它存在的问题是,平均之后并不能反映每一篇文章的引用情况。如果一个杂志只有两篇文章,一篇文章的引用数是500,另一个文章的引用数是10,那么影响因子反映出的数字是两者的平均值255。因此,一个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只能表明它拥有多篇被多次引用的论文,但并不意味着它刊载的每一篇论文都是高引用的。资料显示,由汤森路透公司计算的期刊影响因子,最初是用来帮助图书馆员确定购买哪些期刊的,并不是测度研究论文科学质量的指标。也就是说,影响因子用于评判一个期刊是可以的,但用来评判论文,并延伸到用来评判科学家是没有借鉴意义的。

山西青年杂志影响因子查询

看出版率。

一、影响因子(ImPactFactor)是1972年由E·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二、查找:1、目前外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用JCR检索。2、中文的用中国知网。三、主要查找办法:1、JCR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为查询影响因子的官方网站,隶属于汤森路透集团。该网站需要授权才可访问,需要用大学代理账号。2、SCI期刊数据库PubMed中文网旗下的SCI期刊数据库也可以查询期刊近十年的影响因子及变化曲线,期刊覆盖领域。3、MedSCIMedSCI也可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来自网友上传,不准确。

太专业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