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水利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发布时间:

水利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王秉忱,男,1933年1月出生,吉林长春人。研究员。1953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毕业后随苏联教授进修三年半。曾任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导师,研究员,学报编辑室主任。现任国务院参事、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顾问总工。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与博士生导师及其他六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国地质学会名誉理事,城市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全国地下水信息网技术顾问及中国矿联地热开发管理专业委员会总顾问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学与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及水资源、水环境评价、保护与管理研究。

校徽 2001年4月,经河南省省委组织部任命,刘宪亮教授担任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主持学院工作、任学报编辑部主编,领导学报和院志工作、进行了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黄河水院”校徽标志由刘宪亮院长和相关领导安排,由学报编辑部主任杨道富绘草图,反复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后,最终设计定稿,在开封日报社印务中心制作电子稿。“黄河水院”校徽2001年首先在学报封面发表,其后不断扩大使用,在校旗、网站、出版物、大门口、会议室、科研项目资料封面上广泛使用,甚至学校的石板、地砖、开关和电器也使用,已经构成学院的文化标志。“黄河水院”校徽含义:校徽结构整体取自超音速飞行器外形,寓意学院通过横向合作联系,取得外界支持,进入平衡稳健的快速、跨越发展阶段。校徽由字、形、色联合组成,内部“HH”是“黄河”二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并列在一起(寓意团结就是力量),为金黄色,背景为蓝色,蓝色大海寓意“水”,金黄色外圆寓意“院”,合成为“黄河水院”(核心寓意:河孕育文明、水滋养万物)。红色字“1929”是建校时间,采用经典艺术构图法“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理念。校徽由红黄蓝3原色组成,可生成千万种颜色(寓意一生十、十生百、百生千万,万物生生不息)。 校名 校训 守诚 求新 创业 修能 校歌 水专、水专,济济腾欢。断金攻玉,敷土奠川。源开民生裕,流畅国用赡。障颓波,挽狂澜,大业一肩担。(附注:此歌为1939年3月10日河南省立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校长瞿文琳向国民政府教育部呈报的校歌。瞿文琳(1895—9),字茀章,湖北广济人,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曾任河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系主任。)歌词注解: 济济——众多貌,谓学子众多,济济一堂。语出《诗经·大雅·文王》:“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腾欢——欢腾跳跃,状学生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心情欢畅。断金攻玉——断金,《易·系辞 》(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疏》:“金是坚刚之物,能断而截之,盛言利之甚也。”后以指同心协力,坚固不移。攻玉,本指玉的加工,后借喻为借人之长,治己之短,多指学术研究。《文苑英华九六二唐符·上襄阳樊大夫书》:“此乃小子夙夜孜孜不怠也。”此句意有两层:①金、玉乃坚刚之物,加工非常困难,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就能断之,攻之。比喻学子要刻苦努力,孜孜不怠,才能克服困难,成就学业。②大家要谦逊互学,取长补短,才能进步更快。敷土奠川——敷,布,施。《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诗·小雅·小旻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敷土即丈量、规划土地。此指安排整治大地、国土。奠,定也。《书·禹贡》:“奠高山大川。”此句意为,我们要像大禹那样,去治山治水,重新安排祖国河山。源开民生裕,流畅国用赡——源开、流畅。源,根源,源头。开,开启。河流顺畅,不泛滥,无水患。即从根本上治理江河,使之安澜。民生,人民的生计;国用,国家的用度、经费开支。裕,丰富充足。赡,富足,充裕。此句意为兴修水利乃富民强国之本。源开流畅才能使人民生活富足,国家繁荣强盛。障颓波,挽狂澜——障,阻挡,此指堤防。颓波,向下奔流的水波,也比喻衰败的风气。挽,扭转,阻遏。狂澜,汹涌的波涛,常喻社会潮流。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 ,廻狂澜于既倒。” 此句意有两层:①兴修水利,筑堤修坝,防洪除害,根治水患。②青年要做社会中坚,抵制衰败的社会风气,扭转倒退的社会潮流。联系歌词创作的年代,似乎还有拯救民族危难这层含义。大业一肩担——这样宏伟的事业,我们要勇敢去承担。

山东水利编辑部主任是谁

姜舜源简介5人回答183******392019-10-08关注谢谢你的关注姜舜源(04—),男,山东龙口人,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高级编辑。 曾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先后任秘书、院长秘书。后调香港紫荆杂志社,先后任主任编辑、高级编辑、深圳办事处主任、专题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曾兼任北京博物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紫禁城学会历史与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史学会清宫史研究会理事及副秘书长。 主要业务专长为中国文化研究、文物博物馆、明清历史、元明清都城宫殿建筑史、中国文学及金庸研究、香港社会研究、岭南文化等。 先后组织、编辑了上百组文化、历史、财经类选题,如《紫荆》特刊第一号《走近饶宗颐》,参与编辑《北京博物馆年鉴》一、二、三集、《趣墨全文

姜舜源(04—),男,山东龙口人,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高级编辑。曾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先后任秘书、院长秘书。后调香港紫荆杂志社,先后任主任编辑、高级编辑、深圳办事处主任、专题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曾兼任北京博物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紫禁城学会历史与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史学会清宫史研究会理事及副秘书长。主要业务专长为中国文化研究、文物博物馆、明清历史、元明清都城宫殿建筑史、中国文学及金庸研究、香港社会研究、岭南文化等。先后组织、编辑了上百组文化、历史、财经类选题,如《紫荆》特刊第一号《走近饶宗颐》,参与编辑《北京博物馆年鉴》一、二、三集、《趣墨》、《张伯驹捐献文物集》等。其编写的《故宫史话》入选了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杨继宏,1962年出生,青岛人,为人正直,热心肠,经常学雷锋从保险公司综合行政部负责,到新闻界多少年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为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现任中共中央党校<<领导科学内参>>山东调研部副主任青岛调研中心主任

现任总编:周跃敏,男,1958年7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高级编辑。1982年2月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日报社工作,先后任新华日报体育记者,扬子晚报文体部副主任、第一新闻部主任、经济新闻部主任,扬子晚报编委兼经济新闻部主任,扬子晚报副总编辑,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2006年6月,任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原总编:周正荣同志:1995年7月—2006年6月任总编辑1997年7月—2006年6月任党委书记2001年8月—2006年6月任董事长2006年6月13日卸任。2002年12月,新华日报在整合原有版面的基础上,由10—12版增加到16个版 。这是自1995年以来的第三次改版。这是新华日报自1995年以来第三次改版。

陕西水利编辑部主任是谁

编辑部部长和编辑部主任一个职务。叫法不同而已。没有编辑部这个职务。只有部门

1882年2月20日 生于陕西省蒲城县。1898年 考取同州府第一名秀才。1909年 毕业于京师大学堂,获举人衔。1915年 毕业于德国丹泽工业大学,获“特许工程师”荣誉称号。1915—1922年 任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教务长、教授。1922—1927年 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兼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和西北大学校长。1927年 任重庆市政府工程师。1928年 任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任北方大港筹备处主任。1929年 任导淮委员会委员兼总工程师,浙江省建设厅顾问。1930年 任陕西省建设厅厅长,全国救济水灾委员会委员兼总工程师,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会长。1932—1936年 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全国经济委员会常务委员,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顾问。协助杨虎城在家乡蒲城创办尧山中学,并担任校董。1932年,在西安创办了陕西省水利专科班1934年6月,经陕西省政府第100次政务会议决定陕西省水利专科班归并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任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水利组首任主任并执教。1937年 任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会员,中美工程师协会董事,清华大学名誉教授。1938年3月8日 逝世于西安,安葬于泾阳县郑国渠畔。

没有部长,只有主任或主编

社长和总编最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1]江佩华, 魏松, 等 改进复合形法及其在堆石坝参数反演中的应用[J] 水力发电学报, 2011, 30(4):168- (EI)[2] 魏松, 朱俊高, 等 粗粒料颗粒破碎三轴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09, 31(4): 533- (EI)[3]Wei Song, Zhu Jungao, Li Fan, Zhu D Advance in studies of coarse-grained materials grain breakage[C]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 and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ng Kong, 2008(6): 473-[4]Wei Song, Zhu Jungao, Zhu Dayong, Li F Triaxial test study on wetting influence on shear strength of coarse-grained materials[C]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ng Time Effects and Seepage Behavior of Dams, Nanjing, 2008(5): 589-[5]魏 松, 朱俊高 粗粒料湿化变形三轴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07, 28(8): 1609-(EI)[6]魏 松, 蒋永兴, 王焕东 某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平面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2007, 38(2):266- [7]魏 松, 朱俊高 粗粒料湿化颗粒破碎三轴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25(6): 1257-(EI)[8]魏 松, 朱俊高 粗粒料湿化变形三轴试验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6, 107:19-[9]魏 松, 朱俊高, 王俊杰, 余湘娟 砂土的稳态强度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4(22): 4153-(EI)[10]王俊杰, 朱俊高, 魏 松 不同桩底地层超长桩工作性能的数值模拟[J] 岩土力学, 2005, 26(2): 328-(EI)[11]王俊杰, 俊杰, 朱俊高, 魏 松 刚性挡土墙被动土压力的计算及影响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 36(11): 1483-(EI)[12]魏 松, 朱俊高, 王俊杰 土石坝粗粒料湿化变形研究进展[A] 见:吕明治 郦能惠 主编 土石坝与岩土工程实践及探索-2004年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203-

承办并定期公开出版《China Ocean Engineering》(英文版,国内外发行,SCI、EI全文检索)、《水科学进展》(EI全文检索)、《岩土工程学报》(EI全文检索)、《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海洋工程》、《小水电》、《SHP News》、《水利信息化》等8种期刊。《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原名:水利水运科学研究)系水利部主管,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报导:水利水电、水运、海洋工程和土木建筑工程的规划、可靠性研究、科研、设计、施工、监理以及管理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等。《海洋工程》《海洋工程》创刊于1983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学会主办,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学术性季刊(刊号ISSN1005-9865),面向国内外发行。《海洋工程》以促进学科理论发展、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宗旨,主要刊载近岸工程、海岸工程、海洋能源利用工程、水下工程、潜水技术、救捞技术等领域具有理论水平及实践经验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合评论、调查报告、成果介绍及学术动态报道。《海洋工程》已被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收录,并作为核心期刊收录于中国海洋文献数据库及正式出版的检索刊物《海洋文摘》中。同时《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2000年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六个全国性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岩土工程学报》创办于1979年,在江苏南京登记,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水科学进展》《水科学进展》是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学会主办,以水为论述主题的学术期刊,主要反映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重要进展、当代水平和发展趋势,报道关于水圈研究的新事实、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交流新的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科技动态,是全方位和深度了解中国水科学进展的重要窗口。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国《Ei》和《CA》收录,2003、2004、2005年连续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4年获江苏省优秀期刊奖,并入选江苏省期刊方阵。《小水电》《小水电》杂志是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发电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小水电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小水电专业委员会、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唯一小水电专业技术性期刊。《China Ocean Engineering》China Ocean Engineering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主办,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编辑的英文版综合性学术季刊(刊号ISSN0890-5487)China Ocean Engineering办刊宗旨是向国外介绍我国与海洋工程有关的研究、设计、试验、生产、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成果以及学术动态,扩大对外宣传和交流,展示我国的研究水平。主要刊载离岸工程、海洋工程、海洋能源利用工程、海洋环境保护工程、水下工程、潜水技术、救捞技术等方面的稿件。稿件内容包括工程建筑物(海洋平台、防波堤、码头、堤防、锚泊系统等),物理和数学模型试验技术,结构材料,结构应力分析,海洋工程土力学,海岸泥沙及波浪动力学等。《水利信息化》经主管单位水利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自2010年4月起《水利水文自动化》更名为《水利信息化》,指导单位为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单位为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更名后的《水利信息化》杂志以服务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为宗旨,紧紧围绕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权威发布水利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和标准,及时介绍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介绍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敏锐追踪信息化建设热点、难点和焦点,推动信息化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促进水利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加强水利信息化的宣传工作,传达水利信息化政策,普及信息化知识,促进水利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系国家水利部主管,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水利水电、水运、海洋和土木建筑等工程的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科研、施工、监理以及管理工作中的新理论。

诸如水文,人民长江都是。

郑金海,男,1972年2月出生,福建莆田人,教授,博士。1993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港口及航道工程专业,1998年获海岸工程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5 年10月~2006年10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作为中国政府派遣研究员在日本京都大学开展访问研究。曾任河海大学交通学院、海洋学院副院长,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0年1月起任河海大学科技处处长。主要从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通部“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等工程的相关科学研究项目 20余项。参加编写专著《中国台湾水利》(第九章“港口建设与海岸开发”),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编写科研报告9份,研究成果均被设计、建设部门采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科研成果中获奖的有:“东江及东江三角洲水沙及数学模型研究”获中国航海科技三等奖(负责完成东江三角洲水沙数学模型研究),“上海泰和路沉管隧道深槽管段抬高对流态和河床变化影响的研究” 获2001年度交通部优秀水运工程咨询成果三等奖(负责完成黄浦江三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研究)。先后承担本科生课程《海岸动力学》以及研究生课程《河口海岸工程》的教学工作,指导硕士研究生15名、工程硕士生2名。教学成果中获奖的有:本科课程“海岸动力学”获200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一类优秀课程和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海岸动力学》双语教学” 获第二届江苏省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三等奖(负责课件建设)。先后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南京市新长征突击手”和“中国水利学会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表彰奖励,被列入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2008~2010)(2)《水运工程》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3)中国水利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10~)(4)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理事(9~)(5)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水动力学专业组成员(9~9)(6)第二届南京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12~)(7)《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编辑委员会委员(1~)(8)《热带海洋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1~) (1)河网分汊河道地貌演变对中国珠江三角洲及荷兰Rotterdam Rijnmond 河网洪水灾害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荷兰科学研究组织(NWO)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51061130545),1-12,项目负责人。(2)河口海域波浪堆积的产生机理与数值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979033),1-12,项目负责人。(3)扭王块体护面斜坡堤胸墙波浪力的计算方法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0),1-12,项目负责人。(4)东南沿海海堤现状调查与防护关键技术研究,水利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901062),10-09,项目负责人。(5)重大水利工程影响下河口水沙和地貌变化过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010CB429002),1-9,主要参加人(第三)。 (1)“复杂水文和地形条件下港口航道工程随机波浪数学模型的研发与应用”获2010年度中国水运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0,排名1)(2)“珠江三角洲航道网水沙动力要素长期演变趋势研究”获2010年度中国水运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0,排名2)(3)江苏省第十二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10年)(4)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010年)(5)“珠江三角洲河网复杂水道航道整治数学模型的建模与应用”获2009年度中国水运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9,排名2)(6)“长江近期入海水沙变化规律和河口水沙运动特征研究”获200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9,排名3)(7)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第六批高层次人才项目A类计划(2009年)(8)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8年)(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10)“海岸动力学”获国家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7年,排名2)(11)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三等奖( 2006 年)(12)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5 年)

承办并定期公开出版《China Ocean Engineering》(英文版,国内外发行,SCI、EI全文检索)、《水科学进展》(EI全文检索)、《岩土工程学报》(EI全文检索)、《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海洋工程》、《小水电》、《SHP News》、《水利信息化》等8种期刊。《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原名:水利水运科学研究)系水利部主管,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主要报导:水利水电、水运、海洋工程和土木建筑工程的规划、可靠性研究、科研、设计、施工、监理以及管理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等。《海洋工程》《海洋工程》创刊于1983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学会主办,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学术性季刊(刊号ISSN1005-9865),面向国内外发行。《海洋工程》以促进学科理论发展、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宗旨,主要刊载近岸工程、海岸工程、海洋能源利用工程、水下工程、潜水技术、救捞技术等领域具有理论水平及实践经验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合评论、调查报告、成果介绍及学术动态报道。《海洋工程》已被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收录,并作为核心期刊收录于中国海洋文献数据库及正式出版的检索刊物《海洋文摘》中。同时《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被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2000年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六个全国性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岩土工程学报》创办于1979年,在江苏南京登记,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水科学进展》《水科学进展》是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学会主办,以水为论述主题的学术期刊,主要反映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水环境等领域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重要进展、当代水平和发展趋势,报道关于水圈研究的新事实、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交流新的科研成果、技术经验和科技动态,是全方位和深度了解中国水科学进展的重要窗口。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国《Ei》和《CA》收录,2003、2004、2005年连续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4年获江苏省优秀期刊奖,并入选江苏省期刊方阵。《小水电》《小水电》杂志是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发电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小水电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小水电专业委员会、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唯一小水电专业技术性期刊。《China Ocean Engineering》China Ocean Engineering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主办,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编辑的英文版综合性学术季刊(刊号ISSN0890-5487)China Ocean Engineering办刊宗旨是向国外介绍我国与海洋工程有关的研究、设计、试验、生产、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成果以及学术动态,扩大对外宣传和交流,展示我国的研究水平。主要刊载离岸工程、海洋工程、海洋能源利用工程、海洋环境保护工程、水下工程、潜水技术、救捞技术等方面的稿件。稿件内容包括工程建筑物(海洋平台、防波堤、码头、堤防、锚泊系统等),物理和数学模型试验技术,结构材料,结构应力分析,海洋工程土力学,海岸泥沙及波浪动力学等。《水利信息化》经主管单位水利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自2010年4月起《水利水文自动化》更名为《水利信息化》,指导单位为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单位为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更名后的《水利信息化》杂志以服务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为宗旨,紧紧围绕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权威发布水利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和标准,及时介绍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介绍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敏锐追踪信息化建设热点、难点和焦点,推动信息化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促进水利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加强水利信息化的宣传工作,传达水利信息化政策,普及信息化知识,促进水利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