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新发现杂志停刊

发布时间:

新发现杂志停刊

通常杂志上面会有写如果过期杂志怎么订阅一类的,定过期杂志通常都是通过汇款单的形式把钱汇到编辑社,然后汇款单上面写好你要的是第几期的杂志,然后就等它邮寄过来。不过你邮寄了之后领取通常要到邮局取领,而且每个杂志社做法不一样,通常在那本杂志的末页都会有宣传购买过期杂志的广告的。

没停。还在一直更新,每月初更新,当当网有售卖,2022年五月份开始售卖至2023年。

线上——刊物官方网站如果刊物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常常会在官网上对该年度过期刊物进行打折销售。

其实废站就能买到,我家有很多旧杂志,大众电影,中国妇女,收获,啄木鸟,大本的长篇小说等都买废品站了,所以说你去废品站能买到。

探索发现杂志停刊了吗

您好,发现之旅杂志已在最近停止发行,请耐心等待。祝您好运!

探索发现

没有吧。。挺好的节目啊如果停了。大概是没有后续的制作吧。。

每天都在播 21:25分

探索发现杂志停刊了吗英文

《考古》《寻根》(这个主要针对民俗文化现象)

The magazine is scheduled to stop publication of one 供参考

中央十套可以看看

国内最主要的三大刊物:《考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 第一任主编、副主编为夏鼐、 陈梦家。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简报,考古研究的一般性论述,考古工作简讯,考古技术工作,书刊译介,学术动态等。创刊于1955年,原名《考古通讯》。1955~1957年为双月刊,1958年为月刊。1959年改名《考古》,出至1966年第 5期停刊(其中1960年出10期)。自1972年复刊至1982年为双月刊,1983年改为月刊。《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主办的学术性、资料性刊物。月刊。出版地点北京。原名《文物参考资料》。创刊于1950年初,本是文物局资料室编辑的内部通讯性刊物,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博物馆和图书馆 3个方面。1951年,编者改为文物参考资料编辑委员会,并公开发行,但有关考古的内容仍然较少。从1956年开始,内容不再包括图书馆方面。1959年改名《文物》,有关考古的文章进一步增多。1966年6月停刊,至1972年复刊,内容改为专一于古代文物,不再刊载革命文物方面的文章。该刊与《考古》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刊登考古发现与研究外,还注重碑帖、书画、版刻和各种传世文物。《考古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考古刊物。季刊。出版地点北京。夏鼐主编。内容包括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报告,考古研究的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它的前身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于1936年出版的《田野考古报告》第 1册。该刊1947~1949年改名《中国考古学报》,出版了第2~4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考古研究所编辑,于1952年出版了第5册。1953年改称《考古学报》,为半年刊,至1955年出版了第6~10册。1956~1960年改为季刊,1962~1965年复为半年刊。1960年下半年、1961年和1966~1971年停刊。1972年复刊至1977年为半年刊(其中1972年仅出1期),1978年起重新改为季刊。其他:刊名 创刊日期 出版频率 主办单位 附注考古与文物 1980年1月 双月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华夏考古 1987年7月 季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脊椎动物学报 1957年 1967-1972 年停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于1957年创刊英文版季刊,刊名为Vertebrata PalAsiatic, 1959年创刊中文版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1年两刊合并,刊名沿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6年停刊,1973年复刊(1966和1973年均只出版了两期),1984年起刊名改为《古脊椎动物学报》江汉考古 1980年4月 季刊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考古学会 农业考古 1981年 季刊 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 史前研究 1986年4月20日 季刊,停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博物馆 人类学学报 1982年8月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化石 1972年 季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953年 年刊 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编辑委员会 辽海文物学刊 1986年5月 半年刊 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辽宁省博物馆 江西文物 1989年8月 季刊 江西省文化厅 由《江西历史文物》与《江西革命文物》合并而成。1992年起改名《南方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79年 半年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方文物 1985年2月 季刊 黑龙江文物管理局 原名为《黑龙江文物丛刊》 黑龙江文物丛刊 1981年10月 1984年11月停刊 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编辑室 改名为《北方文物》 四川文物 1984年1月 双月刊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文物世界 1999年11月 季刊 山西省文物局 原名为《文物季刊》 文物季刊 1989年5月 季刊 山西省文化厅文物局 1999年11月改名为《文物世界》 中原文物 1981年3月 双月刊 河南博物院 原名为《河南文博通讯》 广东文物 1996年8月 半年刊 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58年 双月刊 故宫博物院 博物馆研究 1982年12月 季刊 吉林省博物馆学会,吉林省考古学会 东南文化 1985年10月 月刊 江苏省考古学会 原名为《文博通讯》 文博通讯 1975年5月 1984年停刊 南京博物院 1985年10月改名为《东南文化》 文博 1984年7月 双月刊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89年6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 鉴赏家 1995年5月 半年刊 上海博物馆,《鉴赏家》编辑部 收藏 1993年1月 月刊 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疆文物 1985年 季刊 《新疆文物》编辑部 福建文博 1979年8月 半年刊 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文博编辑组 故宫文物月刊 1983年4月 月刊 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国历史文物 2002年2月 双月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 原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新知杂志停刊

三联书店的全称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世纪70年代末,三联创办了《读书》杂志,90年代创办了《三联生活周刊》,而春节后《新知》杂志也将诞生试刊,这是昨日新杂志主编苗炜在电话里向记者确认的。这样,就像《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在微博上所言,“三联书店的三个品牌就齐全了”。苗炜昨日表示,现在办杂志太难,他自己也不确定人们是否还需要这样一本杂志。苗炜:希望撰稿者对写下的每个字都有把握苗炜说,办《新知》杂志是三联人很早以前就有的想法,这一次是去年10月提出的,前日开会时他才知道自己将担任新杂志的主编工作。目前杂志的很多具体工作苗炜也还在思考中,他说现在一本杂志印刷成本就要5块钱,发行成本要一两块,还没有开始编,已经有六七块钱的成本了。定价目前还没确定,可能在15元到20元之间。“我就想到底印什么东西才值得花那么多钱去做它,现在新媒体也很发达了,人们想得到什么信息他努力的话就能得到。”目前苗炜给《新知》的定位是一本智识生活杂志,文章的特点首先要有智识生活的意味。“我的智识生活和精神生活未必和现实世界有太多的联系,就以往的书本,艺术,某些科学的进步,可能和这些有关,而未必和新闻事件有关。办的侧重点就在智识生活这一块。”《新知》杂志内容的划分目前暂定为,科学的内容占20%,其他还包括了艺术、电影、戏剧、人物报道等,苗炜说里面翻译的内容会比较多,他也希望为这个杂志写稿子的人,能对自己写下的每个字都有把握。董秀玉:办新知杂志是我的梦想三联书店前总编辑董秀玉说,早在她还没退休前,三联就有意做新知杂志,“我退休的时候首长说,你有什么要求嘛?我说那就先把新知刊号给我吧。他说你都退休了还想要办新知?我说是啊是啊,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如今《新知》真的要办起来了,董秀玉很高兴,她说三联书店就是读书、生活和新知,所以她只希望办三个刊物,可以和出版互动起来。”新知在这个时代也是很重要,这是一个心情,是我很久的愿望。但是现在说实在话,这个时代,纯粹的刊物创刊已经不太容易了,难度比以前更大,我希望他们有一些创新的思路来办,可能会更有效果。“以前董秀玉就和三联同仁构筑过理性中新知杂志的模样,他们认为这本杂志应该是带有人文和科学的性质,但范围应该放得更宽,适合中等程度的读者来阅读。“我觉得三联从来不是高高在上地做学术,学术是我们的品牌和基础,但是我们还是要考虑大众层次和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新知就是大众的读物,但三联的大众和一般的不一样,我们还是有文化大众概念。”时代的变迁让董秀玉也认为这本新杂志对主编的要求更高,因为这个时代不能只讲人文,还必须有科学,包含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而这种丰富性,对主编的挑战比较大,会要求主编的知识面、兴趣、资源都要更丰富。谈到杂志主编苗炜,董秀玉说:“我觉得苗炜会做出一本不一样的杂志来,可能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我也会很高兴。”

据悉,日前三联书店创办《新知》杂志并发行试刊,同时这也是三联书店创办的第三部本杂志 。新杂志主编苗炜谈到,现在办杂志太难,他自己也不确定人们是否还需要这样一本杂志。苗炜:希望撰稿者对写下的每个字都有把握办《新知》杂志是三联人很早以前就有的想法,这一次是去年10月提出的,前日开会时他才知道自己将担任新杂志的主编工作。目前杂志的很多具体工作苗炜也还在思考中,他说现在一本杂志印刷成本就要5块钱,发行成本要一两块,还没有开始编,已经有六七块钱的成本了。定价目前还没确定,可能在15元到20元之间。“我就想到底印什么东西才值得花那么多钱去做它,现在新媒体也很发达了,人们想得到什么信息他努力的话就能得到。”目前苗炜给《新知》的定位是一本智识生活杂志,文章的特点首先要有智识生活的意味。“我的智识生活和精神生活未必和现实世界有太多的联系,就以往的书本,艺术,某些科学的进步,可能和这些有关,而未必和新闻事件有关。办的侧重点就在智识生活这一块。”《新知》杂志内容的划分目前暂定为,科学的内容占20%,其他还包括了艺术、电影、戏剧、人物报道等,苗炜说里面翻译的内容会比较多,他也希望为这个杂志写稿子的人,能对自己写下的每个字都有把握。董秀玉:办新知杂志是我的梦想,早在她还没退休前,三联就有意做新知杂志,“我退休的时候首长说,你有什么要求嘛?我说那就先把新知刊号给我吧。他说你都退休了还想要办新知?我说是啊是啊,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如今《新知》真的要办起来了,董秀玉很高兴,她说三联书店就是读书、生活和新知,所以她只希望办三个刊物,可以和出版互动起来。”新知在这个时代也是很重要,这是一个心情,是我很久的愿望。但是现在说实在话,这个时代,纯粹的刊物创刊已经不太容易了,难度比以前更大,我希望他们有一些创新的思路来办,可能会更有效果。“以前董秀玉就和三联同仁构筑过理性中新知杂志的模样,他们认为这本杂志应该是带有人文和科学的性质,但范围应该放得更宽,适合中等程度的读者来阅读。“我觉得三联从来不是高高在上地做学术,学术是我们的品牌和基础,但是我们还是要考虑大众层次和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新知就是大众的读物,但三联的大众和一般的不一样,我们还是有文化大众概念。”时代的变迁让董秀玉也认为这本新杂志对主编的要求更高,因为这个时代不能只讲人文,还必须有科学,包含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而这种丰富性,对主编的挑战比较大,会要求主编的知识面、兴趣、资源都要更丰富。谈到杂志主编苗炜,董秀玉说:“我觉得苗炜会做出一本不一样的杂志来,可能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我也会很高兴。”对话苗炜“就是希望它能活下去”新京报:你觉得《新知》和市面上其他综合性杂志的区别在哪儿?苗炜:不太知道,我没那么强的自信。现在媒体在办杂志的时候,我总疑惑那些信心满满的事。杂志的风格就是一直在找,试刊就是磨合寻找最好的呈现方式。新京报:杂志的出刊形式是什么?试刊大概会持续多长时间?苗炜:月刊。也没定,几个月吧。新京报:试刊第一期的内容是什么?封面构想是什么?苗炜:可能和学习有关,继续学习,网上的开放课程。新京报:对读者或市场有什么期待吗?苗炜:说不上来,我觉得就是希望它能活下去呗。新京报:那你觉得让一个杂志能活下去的环境是什么样的?苗炜:最好是有钱。新京报:这本杂志的资金来源是?苗炜:就是三联。新京报:你怎么理解智识生活?苗炜:我自己的感觉是一个人到了40岁左右,可能就对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的事关心不过来,他可能更在意一些长久不变的事情,比如关于理性的进步,人们总是要寻找一种安全感和认同感,我觉得新知可能是这么一个东西,让人们看到知识和理性的力量。新京报:春节后试刊的具体日期定了吗?苗炜:三月初。看来,这份《新知》杂志很快就可以和读者朋友们见面了。

我在网上查了,这是人的杂志,根本没有CN号之类的。

新电影杂志停刊

是的

好像说是停刊几周,要改版吧!

《看电影》 并不全是欧美的,它是每个月的新电影都会报道,不分地区,里面还是有很多欧美的东西。

我觉得你应该看一看《看电影》。 也不错,内容很丰富。观点也比较专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