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热加工工艺期刊是sci几区

发布时间:

热加工工艺期刊是sci几区

区别在于权威性和质量的好坏。一区期刊是影响因子最高,学术价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期刊,四区期刊就是四个区中影响因子最低的一类刊物。SCI分为几区,看影响因子大小,是国外比较成熟的科学论文评价体系,也在我们国内普遍采用。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

中科院自己划的。先是按学科,再按影响因子排列划分。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1]其全称为:Science Citation Index,,创刊于1961年,它是根据现代情报学家加菲尔德(Engene Garfield) 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创立的。时至今日加菲尔德仍是SCI主编之一。SCI是由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美国科学情报所出版。现为双月刊。ISI除了出版SCI外,还有联机型据SCISEARCH。ISTP(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也由其出版。SCI是一部国际性索引,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SCI索引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

GoingPub 最新SCI期刊查询及分析系统(2018-2019年)整理了最新SCI收录的详细信息,分属领域,研究方向,中科院SCI期刊分区等。可在这查 /journal/

区期刊不论是jcr分区的一区,还是中科院的一区,只要是一区期刊,都是国际上知名的学术期刊,这部分期刊发表难度是非常大的,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发表的,对于普通作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且不说文章难写,对作者身份职务可能都会有一定门槛,一区期刊是不适合不同作者发表的,一般能发表一区的都是一些专家学者、知名大学教授、或者一些在本专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工作者。    二区期刊仅次于一区期刊,二区sci期刊国内作者发表的就相对多一些了,目前国内一些标准中明确要求发表二区及以上期刊,所以二区是很多国内作者的首选,二区期刊发表难度略小,但也要看具体的学科和具体的期刊,一般的规律是二区期刊较一区期刊容易一些。    三区四区期刊的发表难度就会更低一些,但三区四区期刊在国内有些许争议,就是因为上述我们提到的硬性要求,有些单位和高校是不认可二区以下的刊物的,因此,很多作者会认为三区四区刊物不值得发表,没有发表价值,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作者来说,只要能发表sci论文就已经实属不易了,国内也有很多单位只要是sci论文就认可,对分区,没有过多要求,这种情况下三区四区期刊也是可以发表的。

热加工工艺外审几天

1、格式及篇幅稿件一律用Word格式编辑,图、表、照片直接插入到正文中。一篇稿件一般不得超过4个印刷版面(含文摘、图、表、照片和参考文献),约6000字。2、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英文题名要与中文题名相对应。3、作者及其工作单位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4、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篇幅在200~3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包含相同的信息量,并且表达方式相对应。5、关键词每篇文章可选3~5个关键词,同时给出英文关键词,英文关键词的词首不必大写,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6、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文章一般标识1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号之间应以分号“;”分隔。7、作者简介对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民族,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联系电话,E-8、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之间应以分号“;”分隔。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5-0-74)9、图表和照片图、表、照片应尽量精减,凡文字能说明的内容一律不用图表和照片,图表总数之和一般不得超过8个。图、表和照片的题名应简洁。线条图上的文字不宜多,但须清晰可辨;图尽可能用计算机绘制,主线粗细为4线素,辅线粗细为2线素,分辨率300dpi;图的高、宽尺寸在5cm×7cm以内。照片用TIF格式(分辨率300dpi)存放,高、宽尺寸在5cm×7cm以内,如有缩放请注明放大倍数。线图和照片制好后直接插入到正文中适当位置,不用另寄样图。

答案是肯定的,是CSCD期刊《热加工工艺》被以下数据库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期刊荣誉:中科双百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热加工工艺期刊

《热处理手册》。。

当然是金属热处理了,但是金属热处理不好发表文章,比较难,版面费比较低,而热加工工艺好发,版面费高,而且交了版面费就可以发了,它们都是中文核心期刊。

热加工工艺杂志2005是第几卷

1、格式及篇幅稿件一律用Word格式编辑,图、表、照片直接插入到正文中。一篇稿件一般不得超过4个印刷版面(含文摘、图、表、照片和参考文献),约6000字。2、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英文题名要与中文题名相对应。3、作者及其工作单位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4、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篇幅在200~3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包含相同的信息量,并且表达方式相对应。5、关键词每篇文章可选3~5个关键词,同时给出英文关键词,英文关键词的词首不必大写,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6、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文章一般标识1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号之间应以分号“;”分隔。7、作者简介对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民族,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联系电话,E-8、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之间应以分号“;”分隔。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5-0-74)9、图表和照片图、表、照片应尽量精减,凡文字能说明的内容一律不用图表和照片,图表总数之和一般不得超过8个。图、表和照片的题名应简洁。线条图上的文字不宜多,但须清晰可辨;图尽可能用计算机绘制,主线粗细为4线素,辅线粗细为2线素,分辨率300dpi;图的高、宽尺寸在5cm×7cm以内。照片用TIF格式(分辨率300dpi)存放,高、宽尺寸在5cm×7cm以内,如有缩放请注明放大倍数。线图和照片制好后直接插入到正文中适当位置,不用另寄样图。

前言第一部分 热处理原理第一章 钢在加热时的奥氏体转变第一节 奥氏体的形成机理一、奥氏体的结构、组织和性能二、奥氏体形成条件三、奥氏体形成过程第二节 奥氏体转变速度一、奥氏体等温转变速度二、影响奥氏体转变速度的因素三、连续加热时的奥氏体转变第三节 奥氏体晶粒度的控制一、晶粒度的有关概念二、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过程三、细化奥氏体晶粒的途径四、组织遗传本章小结习题第二章 珠光体转变第一节 珠光体的组织形态和力学性能一、珠光体组织形态二、珠光体片层间距及与过冷度的关系三、珠光体的力学性能第二节 珠光体形成过程一、片状珠光体的形成过程二、粒状珠光体的形成过程。第三节 珠光体转变速度及其影响因素一、珠光体转变速度二、影响珠光体转变速度的因素第四节 非共析钢的珠光体转变一、非共析碳钢的珠光体转变二、先共析相的组织形态三、先共析相形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本章小结习题第三章 马氏体转变第一节 马氏体的结构、组织形态和力学性能一、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二、马氏体组织形态和亚结构三、影响马氏体形态和亚结构的因素四、马氏体的性能第二节 马氏体转变的主要特点一、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二、表面浮凸现象和切变共格性三、具有特定的惯习面和位向关系四、降温转变及转变不完全五、亚结构六、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第三节 马氏体转变的热力学条件及影响ms点的因素一、马氏体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二、影响ms点的主要因素第四节 奥氏体稳定化一、热稳定化二、机械稳定化本章小结习题第四章 贝氏体转变第一节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和力学性能一、贝氏体的组织形态二、贝氏体的力学性能第二节 贝氏体转变特点和形成过程一、贝氏体转变特点二、贝氏体形成过程第三节 影响贝氏体转变的因素一、化学成分的影响二、奥氏体化温度的影响三、冷却时在不同温度下停留的影响本章小结习题第五章 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图第一节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一、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建立二、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的分析三、影响等温转变图的因素四、等温转变图的基本类型第二节 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图一、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图的建立二、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图的分析三、连续冷却转变图与等温转变图的比较本章小结习题第二部分 热处理工艺第六章 钢的加热第一节 确定加热工艺参数的一般原则一、加热温度的确定二、加热速度的确定三、加热时间的确定第二节 加热介质一、常用加热介质二、加热介质的选择第三节 钢件加热时的氧化、脱碳及预防措施一、钢件加热时的氧化现象二、钢件加热时的脱碳现象三、防止氧化、脱碳的方法本章小结习题第七章 钢的退火与正火第一节 钢的退火一、退火的分类和组织性能特点二、常用退火工艺第二节 钢的正火一、正火与退火的组织、性能区别二、正火的目的及应用范围三、正火工艺四、退火与正火的选用第三节 退火、正火质量检验及常见缺陷一、退火与正火件的质量检验二、常见退火、正火缺陷本章小结习题第八章 钢的淬火第一节 淬火介质一、理想淬火介质及淬火介质分类二、工件在淬火介质中的冷却过程三、淬火介质冷却能力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四、常用淬火介质及其冷却特性第二节 钢的淬透性一、淬透性及其影响因素二、淬透性的测定方法三、淬透性曲线的应用第三节 淬火工艺一、淬火加热工艺规范的确定二、常用淬火工艺方法三、冷处理四、淬入淬火介质的常用方法五、典型零件淬火工艺实例第四节 淬火技术的发展一、形变淬火二、真空淬火三、控制马氏体、贝氏体形态的淬火四、奥氏体晶粒超细化处理五、亚共析钢亚温淬火六、碳化物超细化处理第五节 淬火常见缺陷及其预防措施本章小结习题第九章 钢的回火第一节 回火组织转变及回火组织一、碳钢的回火组织转变二、回火组织形貌第二节 回火时力学性能及内应力的变化一、力学性能的变化二、内应力的变化三、合金元素在回火中的作用四、回火脆性五、非马氏体组织回火时的变化第三节 钢的回火工艺一、回火的目的和分类二、回火工艺三、其他回火方法四、回火后的稳定化处理五、淬、回火件的质量检验六、回火常见缺陷本章小结习题第十章 淬火应力与畸变、开裂第一节 淬火应力一、淬火应力的分类二、淬火应力的形成规律第二节 淬火畸变、开裂及防范措施一、淬火畸变二、淬火开裂三、减少淬火畸变、防止淬火开裂的措施本章小结习题第十一章 钢的表面淬火第一节 感应淬火一、感应淬火的特点及分类二、感应淬火常用材料及加工路线三、感应加热基本原理四、感应加热时钢的相变特点五、感应淬火后的组织与性能六、感应淬火工艺七、感应淬火后的回火八、感应淬火件的质量检验及常见缺陷九、感应淬火工艺实例十、感应器设计第二节 其他表面淬火方法一、火焰淬火二、激光淬火本章小结习题第十二章 化学热处理基础第一节 化学热处理基本过程一、渗剂的分解二、活性原子在工件表面的吸收三、扩散四、化学热处理过程的控制因素五、加速化学热处理过程的途径第二节 渗层组织形成规律一、渗层组织与相图的关系二、影响渗层各相区厚度的因素本章小结习题第十三章 钢的渗碳第一节 渗碳质量的评定一、表面碳含量二、渗碳层深度三、渗碳层碳含量分布第二节 气体渗碳一、气体渗碳常用渗碳剂二、炉气成分及主要化学反应三、碳势的测量四、渗碳用钢及渗碳件加工工艺路线五、气体渗碳工艺六、气体渗碳技术的发展第三节 固体、液体渗碳一、固体渗碳二、液体渗碳第四节 渗碳后的热处理一、直接淬火二、一次淬火三、二次淬火四、高温回火后淬火五、回火六、汽车后桥主动锥齿轮渗碳后热处理工艺实例第五节 渗碳件的组织性能、质量检验及常见缺陷一、渗碳件组织与性能二、渗碳件质量检验三、渗碳件常见缺陷及其防止措施本章小结习题第十四章 钢的渗氮第一节 渗氮层的组织与性能一、fe-n相图与基本相二、纯铁渗氮层组织与性能三、碳及合金元素对渗氮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第二节 气体渗氮一、渗氮钢和渗氮前的预备热处理二、气体渗氮工艺三、加速渗氮的方法四、渗氮件性能特点五、典型零件强化渗氮工艺实例第三节 离子渗氮一、离子渗氮基本原理和装置二、离子渗氮的特点第四节 渗氮后的质量检验及常见缺陷一、渗氮件质量检验二、气体渗氮件常见质量缺陷第五节 渗氮工艺的发展一、表面纳米化渗氮二、真空脉冲渗氮三、短时渗氮四、深层渗氮本章小结习题第十五章 钢的碳氮共渗与氮碳共渗第一节 气体碳氮共渗一、概述二、气体碳氮共渗剂及化学反应三、碳氮共渗工艺四、碳氮共渗后的热处理五、碳氮共渗层的组织与性能六、碳氮共渗件的质量检验及常见缺陷第二节 气体氮碳共渗一、气体氮碳共渗剂二、气体氮碳共渗工艺三、气体氮碳共渗工艺实例四、氮碳共渗层的组织与性能五、氮碳共渗件的质量检验及常见缺陷本章小结习题第十六章 其他常用化学热处理第一节 渗硼一、渗硼层组织与性能特点二、渗硼工艺三、渗硼后的热处理四、渗硼的应用及实例五、渗硼件质量检验第二节 渗硫第三节 渗金属一、固体法渗金属二、盐浴法渗金属三、渗层组织与性能特点本章小结习题第十七章 热处理工艺编制基础第一节 概述一、热处理工艺编制的基本概念与内容二、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及热处理在加工路线中的位置第二节 热处理工艺编制的原则、依据和步骤一、热处理工艺编制的原则二、热处理工艺编制的依据三、热处理工艺编制的步骤和方法第三节 热处理工艺文件一、热处理工艺卡片二、热处理工艺守则本章小结习题参考文献

热加工工艺期刊是CSCD吗

中文核心期刊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核心期刊,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发布的期刊,每4年更新公布一次。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科技部公布的, 就是指《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有时我们可以见到一本杂志同时标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或中文医药卫生核心期刊),事实上前两条是没有区别的。 CSCD核心期刊: 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英文缩写,CSCD在高校申请基金和审查评奖包括院士的评审都要检索CSCD;CSCD分为核心库(C)和扩展库(E),其中核心库的杂志等级略高些(相对而言)。这3类杂志有交叉,比如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既是CSCD核心期刊,也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是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CSCD遴选和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当然是金属热处理了,但是金属热处理不好发表文章,比较难,版面费比较低,而热加工工艺好发,版面费高,而且交了版面费就可以发了,它们都是中文核心期刊。

主办: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热加工类 可以找 CSCD

我们经常说的是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等,大家还算比较熟悉,但说到CSCD期刊可能就一头雾水了,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说说CSCD期刊!  CSCD期刊是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来源期刊,包括核心期刊库和扩展期刊库,入选核心期刊库的期刊都是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而入选扩展库的期刊也是经过大范围遴选的优秀期刊。  大家从这里可以知道CSCD期刊里包含核心期刊,但并不是所有的CSCD期刊都是核心的!  CSCD期刊数据库收入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其中核心库来源期刊670种,扩展库期刊为 378 种,已积累从 1989 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近 100 万条,引文记录近 400 万条。  CSCD期刊数据库检索方式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供使用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