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是什么刊物出版的

发布时间: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是什么刊物出版的

文学类核心期刊如下1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 文艺争鸣 吉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 3 中国比较文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 4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5 当代作家评论 辽宁省作家协会 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京现代文学馆 7 新文学史料 人民文学出版社 8 红楼梦学刊 中国艺术研究院 9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华东师范大学 10 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 11 明清小说研究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2 鲁迅研究月刊 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 13 文学自由谈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适合发的C刊文学,投稿可以重点关注,下面推荐几个。1、《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集刊,审稿周期略长。博士可发,也有硕士文章。2、《华文文学》,C扩,审稿快,回复快,专家修改意见专业详细。没有学历歧视,不收版面费。3、《国际汉学》,国内唯一的海外汉学研究CSSCI正刊。审稿、退稿、录用都很快。4、《基督教学术》,集刊,审稿快,见刊慢。不歧视作者的学历、职称、单位。5、《基督教学术》,集刊,审稿快,见刊慢。不歧视作者的学历、职称、单位。

《文学杂志》为现代文学刊物。月刊,1937年5月1日创刊,朱光潜主编,常风助编。编辑部设在北平,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1937年8月1日出版第4期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停刊。1947年6月1日出版复刊号第2卷第1期,1948年11月初出版第3卷第6期后终刊,共出版22期。此刊主张维护“艺术良心”,提倡“自由主义文艺”。编者在《我对于本刊的希望》中表示,“现实的中国文艺界”,“无论是左是右”“都已不期而遇地”走上了“死路”,而“处在幼稚的生发期”的中国新文艺,“应该有多方面的调和的自由发展”,从而提出了“自由生发,自由讨论”的发展新文艺的原则,“主张多探险,多尝试。不希望某一种特殊趣味或风格成为‘正统’”﹔并“根据这种信念”,决定把此刊办成“一种宽大自由而严肃的文艺刊物”,使其“对于现代中国新文学运动”“尽一部分纠正和响导的责任”。复刊后主编者在《复刊卷头语》﹑《苏格拉底在中国》等文章中又重申了这种办刊宗旨,刊物本身也体现了前后指导思想的连续性。但历史条件的变化也使后期刊物与前期在思想上有所差别﹕针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进步文艺界对文艺的工农兵方向的贯彻和同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斗争,主编者提出“文学上只有好坏之别,没有什么新旧左右之分”,强调“反对”一些本来与文学无缘的人们打着文学的招牌,作种种不文学底企图”。表现了对革命文艺新形势的不满﹔强调了中国民族与文化存在着极大的弱点,患“半愚昧症”,没有“思想的生发自由”,而要克服其弱点就要“扩大中国文化”,“吸收西方文化”。受当时美国鼓吹中国“第三种力量”政策的影响,主张知识分子走“第三条道路”,显现出更为鲜明的“中间路线”的思想色彩。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是什么刊物出版

each other through their favorite a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是什么刊物

《中国文学》挺好的,我的同学有一半都订了。平时的学校里都有订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刊。主管单位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单位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合编。编辑部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丛刊》创刊于1979年11月,是全国唯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专门性学术刊物,代表着本学科领域的最新与最高研究水平。大量新的专业人才都是通过《丛刊》首次或屡次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丛刊》为培养这一学科的新生力量做出了贡献。注重论文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当代性,鼓励独创性见解,热情扶持新生力量是《丛刊》的一贯指导方针。《丛刊》创刊之始,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与北京出版社合编,北京出版社出版。1985年,改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合编,作家出版社出版。这一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王瑶先生担任《丛刊》首任主编,第二任是樊骏先生,第三任由吴福辉、钱理群共同担任,第四任由吴福辉、温儒敏共同担任。现任主编为吴义勤、温儒敏。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丛刊》已经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和读者队伍,已经成为专业性的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全国核心期刊,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为来源期刊,成为值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大学中文系师生长久保存的参考书,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望。《丛刊》从2005年改为双月刊,2011年起改为月刊。 刊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主办: 中国现代文学馆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32开ISSN: 1003-0263CN: 11-2589/I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创刊时间:1979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12-2013)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一、来稿请直接寄至编辑部,勿寄个人,以免延误。二、来稿须未曾在其他刊物发表,并符合本刊稿例格式。非经同意,电子邮件、软盘、传真件等不能作为正式投稿方式。三、寄交打印稿需用A4纸单面打印;寄交手写稿,需用16开稿纸誊写清楚,一字(含标点符号)一格。欢迎附电子文本。请在文末标明来稿字数。四、来稿需有200字以下的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并务请用另页附上:作者姓名、任职机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或传真、电子信箱。五、引文及注释:A.作者应对照原著认真核对引文,请勿直接从网上下载引文。B.注释采用尾注。必须准确标明1.作者/编者/译者;2.书名/文章题目;3.出版社;4.卷期/出版年月;5.页码等资料用阿拉伯数字统一编码。C.引文注释范例:1.①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2.②王瑶著:《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开明书店,1951年1月,第20页。六、书评稿需寄一本样书。七、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样书。稿酬从2008年起上调为60元/千字。 为适应学术发展的需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从2011年第一期开始,由原来的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月一期,全年12期,容量大大扩展了。还有一个变动,就是打通“现代”与“当代”的界限,既发表现代文学也发表当代文学的研究成果。过去《丛刊》也发表过少量“当代”的文章,时限主要是“文革”之前的,更明确把“当代”的研究也纳入刊发的范围,但要求是偏重文学史的研究性论文,不发表一般的评论。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研究本来就是一个学科,没有必要再细分,“打通”才有利于视野展开,有利于研究深入。至于定位在发表研究性学术论文,是为了区别于其他评论性刊物,两者的功能及读者需求上都是有差异的。 为加强当代部分的编辑工作,《丛刊》编委会增聘了一些偏重当代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编辑部将得到充实,审稿制度也将进一步完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79年创刊,至今32年了。三十多年来,本刊始终致力于引领现代文学研究方向,呈现这个领域最优秀的成果,扶植现代文学新进的学者,支撑本学科的建设。本刊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一心靠学术品格与刊物质量,靠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跻身全国人文社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刊物行列,也是海外中国学研究最常用的刊物之一,在学界享有较高的地位。《丛刊》的风格是“持重”,这可以说是本刊的学术个性,也是办刊的传统。王瑶先生那一代奠定的刊物方向,三十多年来我们是一直坚守的,走过来真不容易。 改版后的《丛刊》还是以学术为本,要保持她“持重”的风格。在当今比较浮躁的风气中,这“持重”的刊物个性尤显可贵,要坚持的确很难,但我们会努力。同时,也会注意不断把握学界的脉动,办得更加活跃,更加大气,也更能适应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者的需求。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是现代文学研究会的会刊,同时又是在中国作协领导下、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期刊,是文学馆的一个窗口。现代文学研究会实质性地参与了刊物的工作,与文学馆一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改版后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完善编辑管理制度,和读者作者密切联系,扩大与争取更多更好的稿源,使刊物的学术质量与编辑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我们恳切期望学界朋友和广大读者一如既往支持《丛刊》,因为《丛刊》过去是、今后仍然是我们大家切磋学问的平台,是交流成果、增进情感的美好园地。 吴义勤 温儒敏 2010年11月27日

辛亥革命之后开展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

好象文不对题吧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是什么刊物啊

《人民文学》,《译林》,《小说月报》

从我看过说 现代的对当代的无丝毫借鉴

知音,凤姐推荐

当代文学理论上从1949年以后开始的,但是从延安整风运动就开始对当代文学有影响了,当代文学是一个政治风味比较浓的文学时代,那个时候左翼文学对当代文学影响特大,而在延安整风的时候毛泽东提出了“文学为政治的留声机”的口号,所以叫当代文学虽然从1949年开始,但是从延安整风运动的时候就有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当代文学基本上是写关于提地改革、战争英雄等等题材!而且当代文学中的很多作家也是从现代文学中过渡过来的,但是有些作家经过文化大革命之后很多思想等有了改变!

治理现代化研究是什么刊物出版的

国家期刊是有核心期刊,但是省级期刊的话是没有核心期刊的。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查阅期刊频道去查询就可验证此刊的真伪。刚去查了下,总局无此刊。说明此刊为假刊。

《价值工程》创刊于1982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经济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具有国际国内双刊号(国际刊号:ISSN 1006-4311 国内刊号:CN 13-1085/N),邮发代号:18—2。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价值工程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技术经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价值工程》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