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文化学刊投稿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

文化学刊投稿经验分享

余秋雨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故找来原文来回答你的问题,见谅!这本书中的部分篇目曾在《收获》杂志上以全年专栏形式连载过,后来又陆续被海外报刊转载,所以读到和听到的评论也就很多。在所有的评论中,我觉得特别严肃而见水平的是鄂西大学学报所设“《文化苦旅》笔谈”专栏中该校中文系五位教师发表的文章。我很惊讶鄂西大学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散文艺术的思考水平,后来曾到武汉打听,得知这所大学躲在该省的边远地区恩施,从武汉出发也要坐很长时间的火车,有一位女作家曾到那里去过,竟象探险家一样述说着那里的风土人情。我问能不能坐飞机去,被告知:“坐飞机也得好多小时,是小飞机,而且常常降不下去又回来了,因为那里雾多山多。”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却深感中国大地上藏龙卧虎的处所实在不少。也许是沾了巴金先生主编的《收获》杂志的光吧,《文化苦旅》一开始兆头不坏,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的七家著名出版社和海外出版公司都寄来过出版约请,但不知怎么一来,我竟然被一位专程远道而来的组稿编辑特别谦恭忠厚的口气所感动,把文稿交给了他所在的外省的一家小出版社。结果是,半年后来信说部分稿件在“审阅”过程中被丢失要我补写,补写稿寄去整整一年多之后他们又发现我的文章并不都是轻松的游记,很难成为在每个旅游点兜售的小册子,因此决定大幅度删改后付印,并把这个消息兴高采烈地写信告诉我。当时我远在国外讲学,幸亏《收获》副主编李小林女士风闻后急忙去电话强令他们停止付印,把原稿全部寄回。寄回来的原稿已被改划得不成样子,难以卒读,我几次想把它投入火炉,又幸亏知识出版社的王国伟先生、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陈先法先生、上海教育出版社的鲁萍小姐都有心救活它,最后由王国伟先生雇人重新清理抄写使之恢复原样,才使这本书死里逃生。这件事其实怪不得那家出版社,他们是按照自己的工作规范和处世准则在办事,谁叫我事先不打听清楚呢。但我就此联想到,一本书的出版就象一个人的成长一样;都得经历七灾八难,越是斯文遇到的麻烦可能越多。只要一步不慎便会全盘毁弃,能像模像样存活下来其实都是侥幸。况且文人本身的毛病也多,大多既有点孤傲又有点脆弱,不愿意为了一种精神成果而上下其手、四处钻营、曲意逢迎,往往一气之下便愤然投笔,毁琴焚稿。在我们漫长的文化延续史上,真不知有多少远比已出版的著作更有出版资格的精神成果就这样烟消云散了,其间自然还包括很多高人隐士因不想让通行言词损碍玄想深思而故意的不着笔墨。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精神成果的大量耗散和自灭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而由于一时的需求、风尚、机遇、利益而使历史上某些人的某些书得以出版面世,则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连篇累续的书籍文明的隐显有无本身就是一个让人十分困惑的现象。我记得有一位当代青年美术家曾将几十万个木刻印刷汉字层层叠叠地披挂在屋顶和四壁,而细看之下却没有一个字能被我们认识。这个奇特的作品传达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文化怪诞感,曾使我深深震动。当然话又说回来,历代总有不少热心的文化人企图建立起一种比较健全的社会文化运行机制以求在偶然性和怪诞感中渗入较多明智的选择,尽管至今这还是一种很难完全实现的愿望。既然如此,我这些零篇散章的出版也仍然是一种侥幸。许多因不趋时尚而投递无门、或因拒绝大删大改而不能付梓的书稿一定会比它好得多。能侥幸就侥幸了吧,读者诸君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它,那就随便翻翻。 ——余秋雨《文化苦旅》后记

化学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两个都发过,不好中要交审稿费,一边接手后再交关键在于文章的水平其次看团队的实力,比如院士

1研究报告报道具有创造性和先进性的研究成果,全文(包括图、表、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不超过1万字。2研究简报报道具有一定创造性和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有较大改进的研究成果,全文(包括图、表、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不超过8千字。3仪器研制与实验技术报道新分析仪器的研制、性能及其应用,全文(包括图表、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不超过8千字。4综述与评论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对国内外分析科学的前沿领域的进展和动向进行评述,全文(包括图、表、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不超过2万字。5技术交流刊登对分析方法作了改进且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文章,全文(包括图、表、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在4~6千字以内。6动态与信息之窗会议信息等,1千字以内。

化学教学投稿经验分享

我都丢给罔站了自己就坐等发,各方面都挺好。

1、来稿要求立意新颖内容翔实论点明确材料可靠,符合本刊相应栏目的要求。  2、作者应保证对稿件内容拥有合法的著作权,不允许一稿多投,本刊不承担由于作者本人原因造成的著作权纠纷的任何连带责任。  3、来稿篇幅,一般不超过5000字。文章需在正文前加100字~300字的中文摘要和3个~5个词语以内的关键词,“化学与社会”“知识介绍”“专论”栏目中的文章正文后还需附与中文内容相同的英文文题作者姓名及单位摘要和关键词。  4、稿件要求文字通顺,书写规范,层次段落要分明。题目简明通顺,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各级标题不超过15个汉字。文章题目下为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城市邮政编码。并在脚注中添加联系人的电话电子邮箱地址(请务必注明,以便我们和您联系),多位作者时用“*”号标明联系人。各级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从左顶格编起,二三级标题编号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后面不加“”,例如“1”,“1”,“1”。  5、插图和化学结构式,请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如0,chemwindow,chemdraw等)绘制,图像要求文字清晰大小合适,线条粗细合适清楚圆润,仪器设备要求比例合适。图题在图下方。表格请制成三线表,表题在表格上方。图表应放在相关文字附近。  6、物理量单位和符号采用国家法定标准和使用规范。已经废除的重量比重比热原子量分子量摩尔数摩尔浓度当量浓度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毫米汞柱(mmHg)标准大气压(atm)卡(cal)ppm和ppbÅ等量和单位。  7、文中数字使用的总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一般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必须使用汉字;相邻两个数字并列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如七八十种;固定词语中作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三氧化二铁;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的约数一般使用汉字。  8、参考文献选摘最新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请勿引用。文献在正文中的引用应将序号写在相应位置右上角方括号内,且按文内出现的顺序编号。参考文献著录项目顺序及标点符号如下:  图书:[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点:出版单位,年:起页-止页  例如:[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40  期刊:[序号]作者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例如:[1]王磊,李慧珍,徐萍等化学教育,2004,25(11):14-18  [2]VakersonVI,VasinaTV,LaferLICL,1984,3(4):339-343  论文集:[序号]作者论文集名出版单位,年:起页-止页。  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国别专利文献号年  网络文献:[序号]作者题名网址(下载)年-月-日  报纸文献:[序号]作者题名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论文题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年  例如:王磊化学学科能力结构构建教学理论及其实验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1998  多名作者在第三人后加“等”或“”。作者名之间用“,”分隔。  9、作者投稿最好用激光打印机打印的稿件,用Word格式(doc)录入,小4号字排版。  10、来稿文责自负。作者请自留底稿,恕不退还原稿。稿件的审理情况会在编辑部网站上发布,请作者自行查询,对于不被录用的稿件,本刊不再发退稿通知,请作者自行处理或转投他刊。审稿周期一般为3个月。  11、对录用的文章本刊将发录用通知单,并有权对拟刊用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改,刊出时将收取版面费。稿件刊出后,赠送当期期刊2册,并支付稿酬。作者若无特殊声明,将视为同意将网络传播权及电子发行的权利授予本刊,本刊一次性给付的稿酬中已包含上述授权的使用费。

投到杂志?

中学化学投稿经验分享

投稿要对路 每种报刊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办报(刊)方针和宗旨,有自己的读者对象,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搞清它的发行出版周期是双月刊、季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如果是报纸的话,是日报、周二报、周报还是半月报、月报,接下来要了解各种报刊都开设了哪些栏目,各栏目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可能的话还应该了解一下报刊的办刊历史,看看近年都发表过什么样的文章,对照一下你研究的问题以及撰写的论文原来有没有人研究过写过,研究现状如何,原来发表过的此类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写的,你的文章有无创新发展。此外,还应对报刊的发稿动态和走向以及下一步热点稿件是哪一类进行研究,最后看看你撰写的文章适合于哪些报刊的哪些栏目,投寄时最好在信封上注明栏目名称,以便于编辑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稿件。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对有关报刊必须多看、多翻阅, 至少对近期目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投稿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致于把中学化学教学方面的稿件寄给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 例如: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权威杂志——《化学教育》是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月刊。经常在每年第一期刊登《化学教育》栏目简介,《化学教育》征稿简则。如果要向这家杂志投稿,就必须仔细研究这两篇文章。其它几家杂志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等也会对其读者对象、投稿要求、杂志栏目等方面进行介绍。 注意把握时机 教研论文按时效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时效性强,与教学进度配合(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的新教材教学参考,各种同步练习等),另一类时效性不强,与教学进度无关。后者什么时候投稿都行, 而前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提前量,到底提前多长时间投稿,一般报刊都会通过报刊启示提醒读者和作者。正常情况下,如果报刊没有规定,与教学进度配合的稿件,双月刊、月刊应提前4—6个月。总的说来,新闻类稿件越及时越好,报刊发行周期越短,提前量相应要小些。投稿最忌讳“马后炮”,一般不是很出色的稿子,“马后炮”是很难发表的,比如:与下学期一开学要学的内容有关的稿件, 一般在上学期期末最迟在假期当中就要发,这样才能给教师备课提供借鉴和参考,如果你等到教完这部分内容后再写出来投出去,那就成了“马后炮”,这类稿件不是极有价值一般不会保留到第二年再发。这便产生了矛盾,因为大多数与教学进度有关的稿件都是在教学后发现了问题才研究撰写出来的,而此时已经错过了投稿时机。怎么办?笔者的经验是可以先写出来慢慢加工仔细斟酌,到第二年合适的时候再投出去,这样经过冷加工后,稿件会更成熟。有些报刊采用期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即使只有一个月,由于不能一稿多投,等到收到答复,再投给其它报刊也已错过了时机。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述办法,只是最好有个发稿记录,记下何时发给谁?结果如何?再投稿时心中有数。 注意格式要规范 如果稿件是手写的,要注意书写认真规范,整洁清楚,无错别字,标点符号准确无误,而且必须使用方格稿纸誊清,注明每页字数。如果是打印稿,还应注意字不可太小,一般正文部分以三号字或小三号字为宜,页脚须注明页数与字数,便于编辑排版时参考。一般报刊编辑部都不收复写稿和复印稿。不少报刊编辑部对稿件格式都有详细而明确的要求,投稿前要认真研究。正规论文的格式应该是标题、标题之下是通讯地址、通讯地址之后是加小括号的邮政编码,然后空格后是作者姓名。较长的论文在正文之前应有200—300字的“摘要”,和不超过5个的关键词,以便于编辑阅稿时节约时间,了解要点,通常正文之后还应注明“引文出处”或“备注”以及主要参考书目,参考书目要写清书名、出版社名、版本、编著者等。如果是第一次投稿,最好文后加“作者简介”,以方便编辑了解情况,建立作者档案,同时这也是自我推销的需要。当然,简介必须实事求是,不可海吹,因为稿件最后能否采用,不是看你的简介来决定,关键还是稿件的质量,提高命中率的根本还在于稿件质量。 适当控制字数 不同的刊物,对论文字数的要求不同,而且差别很大,有的喜欢长篇大论,有的喜欢短小精悍,投稿时应对各刊物发表的文章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这样投稿才有针对性。一般说来,寄给报刊发表的文章,应尽量短些,选题最好小一点,内容实用些,可操作一些,让别人看了能受到启发教育或拿过来就可以用;而参加评选的论文,理论性应强些,选题可稍大点,字数亦应适当多一些,这样才能将问题说清说透。通常组织论文评选的部门下通知或发启示时,对论文选题、格式、字数都有明确要求,撰写时应充分注意,如果没有要求,笔者以为参加评选的论文字数以3000- 5000字为宜,一般不要少于3000字,也不要多于7000字,根据选题只要论述清楚了就行,不必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字数多少上。就发表的文章来看,字数多少的差别亦很大,这主要与选题性质、报刊容量、些读者对象等因素有关,一般理论性较强的选题可稍长些,应用性较强的选题应短些,投给杂志的稿件可稍长些,而投给报纸的稿件应尽量短些,面向教师及研究工作者的论文可稍长些,面向学生的作品应尽量短些,选题较大的、学术性强的论文可稍长些,选题很小、学术性不强的、普及性的作品应尽量短些。这里的“稍长”或“稍短”是相对而言,没有严格规定,在笔者看来,“稍长”一些的文章可掌握在 3000-5000字之间,当然,如果1500-2000字能解决问题则最好;“ 稍短”一的文章以不超过2000字为宜,如果500-1000字顶多1500 字能说清问题则最好。不论哪类文章,在控制字数的同时应十分注意文章的科学性和可读性。所谓科学性是指文章的观点不能出错,引用的论据资料应准确无误,论证过程应经得住推敲;所谓可读性主要是指文字表述要让人喜闻乐读,一看题目就想看内容,一看内容就让人爱不释手,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磨炼,文字功底是练出来的。 例如:《化学教育》的“化学与社会”栏目字数应在5000字以内,“复习指导”字数应在3000字内,“调查报告”字数在3000字内,“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字数在500—2000。 讲究投稿策略 刚开始投稿的人,将稿子投出后总希望尽快得到编辑部的回音。事实上,由于编辑部每天要处理的稿件无以数计,所以,不少刊物收到稿件后常常连收稿通知都懒得发,这挫伤了不少作者的积极性,甚至有人从此不再写稿。还有个别刊物大量地照顾“关系稿件”,眼睛只盯住几个“名人”,结果使很多新人退避三舍。但应该承认,任何刊物都会考虑自己的信誉,真正有生命力的刊物在用稿上一定会坚持认稿不认人的原则,只要稿件对路时机合适,质量属于上乘之作,任何编辑部都没有舍优求次的道理。基于这种考虑,从撰稿者角度出发,笔者以为,投稿时应注意以下策略:一是持之以恒,管寄不管发,即经常投稿,投出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不要指望它一定能发表,压低期望值,用不用让编辑部去考虑,事实上你想也没有用;二是猛打猛冲,以多取胜,越不发越寄,时间长了,编辑就会有印象,特别是一些稿源充足级别较高的刊物,很可能你寄的稿子连仔细看都未来得及就提出了处理意见,“屡投屡退,屡退屡投”就可能感动上帝,如果你写的稿件确有水平,不用说,只仔细看一次就可能改变你的命运,甚至连你以前投的稿子都会引起编辑的注意; 三是认准的路走到底,只要你感到你的稿件确有价值,就可以反复投,也可以转投其它同类刊物,相信是金子就一定有被人发现认可的时候;四是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一般来说,刊物的级别越低,发行范围越小,稿源越不足,同样质量的稿件投给这样的刊物就可能增加命中的机会,刚开始写稿打知名度的新人尤其应注意这一点,梦想一鸣惊人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现实的;五是趁热打铁,即收到刊物的采用通知后马上再寄,趁编辑部对你的稿子还有印象,继续开拓。六是注意对准档次,即投稿时注意稿件的质量与刊物的级别影响对应一致,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原来发表过文章有一定知名度的作者,可以“好稿子”对“高级别”刊物,这样可以扩大影响、创牌子、打名声,提高知名度,当然作品一定是“ 拳头产品”,如刊物多次发表过你的稿子属于“熟门熟路”,可采取中档稿子对高级刊物的策略;第二种情况是原来未发表过文章,没有什么名气,门路不熟,属于淌路子的作者,可采用“田忌赛马”的办法,以好对中、以中对低,如此可取得“三局二胜”的效果。 最后说一下“一稿多投”。各刊物都有自己的规定,都反对“ 一稿多投”,都要求过了采用期之后再改投它刊。但是很多稿子时效性很强,特别是配合教学进度的稿件常常是“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两个办法:一是按规定办,过期改投或留待明年再投,二是采取变相的“一稿多投”,变通的办法就是作好投稿记录,收到采用通知后立即通知其它刊物,不要再发。一般说来,知名度不大、刚开始写稿的作者,特别是质量一般的稿件,即使一稿多投,也很少会出现几家刊物同时采用的情况。从这个角度出发,从维护作者权益的角度出发,笔者赞成第二种办法,各报刊杂志编辑部似亦不应反对这种办法。要说责任的话,作者写稿很不容易,你不用又不及时通知作者,耽误了用稿时机,这个责任编辑部应该负,不知笔者的看法是否正确。

哲学与文化投稿经验分享

哲学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哲学的形式,不,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表达,因此,文化的发展是哲学发展的表象,也就是说文化的发展是需要以哲学为核心发展的,只有这样文化才具有方向性,而且,这种方向性是科学的。

哲学是对世界观的看法和认识而文化是一种过程一种现象现在一些新出的事物都能称之为文化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传统的哲学与文化关系是一种等级关系

哲学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结晶,是一个时文化的结果,也是对一个时代文化的总结。一种哲学,总是一个时代文化的一种结果。哲学是一个时代文化的产物,哲学总是产生于一种文化当中,世界上不存在一种脱离了文化的哲学,也没有一种脱离了哲学的文化。文化和哲学是融合的、发展的,不管它们以什么方式,它们总是融合发展的。  哲学是文化的核心,有什么的哲学就有什么的文化,一种哲学总是产生于一种文化当中,是对一种文化的总结、继承和发展。人类文化上的进步,是以哲学上的进步为前提的,哲学是文化的结晶,哲学是文化的结果,一种文化必将孕育一种哲学,哲学的产生又必将推进这种文化的发展,文化和哲学这种互相交替的前进就好像一个人的双脚在地上行走一样。一种文化必将产生一种哲学,同样的,一种哲学也必将推进和发展一种文化。一种没有哲学的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只有一种哲学深入到文化当中,融入到文化当中,文化才有生命力,才有会活力。同样的,一种哲学必将产生于一种文化,产生于一种历史,产生于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产生于这个民族的根和血脉之中,这种哲学才是正确的,才是有生命力,才能指导、推进、引导、发展这种文化。  哲学是一种根源性的东西,所以,它也必将产生一种根本性的、根源性的文化,这种根源性的哲学才具有生命力,这种根源性的文化才会有活力。这两种东西的结合,必将产生一种全新文化,这种文化将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指引人们、丰富人们的生活。  哲学产生于一种深刻的文化,这种深刻的文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种论必须是一种历史的文化,是经过长久的岁月和累积所产生的文化(即我们的古代传统文化);  第二、必须是一种大众的文化,是一种大众的生活的反映;  第三、是一种劳动的文化,是一种实践的文化,而不是一种空洞的、书本上的教条的文化;  第四、产生于一种大自然的文化。人类的一切的文化,只不过是大自然生活的一个方面,是一种人类用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的人类的活动。与此同时,在地球许多的动物也在进行活动,但因为它们无法把这些活动记录下来,而无法成为文化。这种大自然的文化才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只是现在人类还无法直接向大自然学习这种文化,只能通过哲学家的解释和讲授,从书本上才能够理解这种大自然的文化。现在的人们都习惯于在书本当中学习文化,而不善于直接向大自然学习这种文化,所谓的哲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使人类与自然保持沟通和协调的方法;  第五、产生于人们的心灵的一种文化。任何的哲学都产生于人们的心灵,只有一种产生于心灵之中的文化才能进入别人的心灵,一种文化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心灵。一种产生于书本上的哲学,就是一种教条,就是一种模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哲学就是一种人们心灵上的一种连接,哲学应该使人们认识到世界上的人们都是浑然一体的,都是密不可分的,都是互相联系的。哲学家应该生活在众人的心里,生活在众人的精神世界里,并且能够自由的表达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中的一切。一切的哲学,都产生于心灵,而不是产生于书本,人们如果想从书本中产生哲学,就犹如在水中捞月、镜中摘花一样的可笑!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一种高度伦*理化的教育,科举制*度既是一种考*试制*度,也是一种选官制*度,教育之体附于国*家政治之体,缺乏独*立的社*会地位。传统教育所固有的国*家功利主*义价值,在新的社*会发展和历*史境遇中被极大地激发和强化了。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中,无论洋务派的官僚还是维新派的志士,都高张“教育救国”的大旗,主张变科举、立学校、兴西学。近代兴新学的主张,重视的主要是富国强兵的技艺之学,教育被视为一种人力资源的开发手段,被赋予了强烈的技术主*义、国*家功利主*义价值,个人成为实现国*家目标的被动工具。今天的“科教兴国”的战略与“教育救国”的思*潮一脉相连,但是,什么样的教育才能立国、兴国,仍然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如果要彻底解决这一现实问题,那首先应该确立现代中国的教育哲学和文化。中国现代教育文化的生成源自人文主*义传统的西方教育,首先与近代发*育出来科学教育,然后在人文主*义和功利主*义两个方向上发展,于20世纪初形成现代教育的功利和非功利的两重价值、目标和二元结构。作为现代教育的两翼,这两种教育价值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从而保持教育协调健康地发展,防治教育的失衡和异化。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凸显教育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实现人的培养,凸现人的主体性,是中国教育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基本挑战。教育新文化的重建,首先是教育理念的重建,教育哲学的重建。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正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现代教育理念开始得到传播和生长。1908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提出国*家振兴“首在立人”的理念,从科技、器物、制*度到人,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和起点。认为西方列国之强盛,“曰非物质,曰重个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1918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第一次强烈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1920年代,深谙西学之道的蔡元培热情洋溢地鼓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其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 [1]蒋梦麟认为,教育的产出是造就“活泼的个人”、“能改良社*会的个人”、“能生产的个人”。[2]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学进入20世纪之后,超越知识本位、“学科中心”的传统立场,确立了“儿童中心”的价值。杜威领*导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所主张的“儿童中心”,是对西方18世纪之后建立的规范教育学的反*动,它打破了“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的金科玉律,主张依据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而非知识体*系——来组*织教学,使儿童重新成为教育的中心。而五四*运*动的新*教育观的引进和形成过程中,现代的“儿童中心”的教育观也被这一时期的教育学者所广泛接受和倡导。作为杜威的学生,陶行知是杜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与“五四”教育文化联*系的典型代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脱胎自杜威“儿童中心”的教育哲学,却是在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中形成的。陶行知将生活教育定义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教育要应对的基本问题,就是重建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主张“教育以生活为中心”而不是以书本为中心,是“为了生活而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主张培养活生生的人。另一个杜威的学生,陈鹤琴倡导的“活教育”,目的是教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具体地,他认为“现代中国人”应具备五个条件,即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为人类服*务。近代教育脱旧入新的标志性*事件,一是1922年新学制。它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新*教育的要求,并直接与西方现代教育运动接轨。新学制确定的“七项标准”是: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2、发挥平民教育精神;3、谋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伸缩余地。[3]从其中“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谋个性之发展”、“注意生活教育”等条款,不难看出“儿童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表现。1922年确定的美国式“六三三” 基本学制(小学六年,初中、高中各三年),一直沿用至今。在新学制制定过程中,本土教育家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另一个重要标志,是“五四”前后,北*京大学建立了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精神。此后,包括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国立大学,南开、复旦等私立大学,以及金陵、沪江等教*会大学均以欧美大学为模式,基本确立了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的大学制*度,以及实行通才教育、选课制、学分制等教学制*度。这一变革的突出成就,是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现代大学制*度在中国本土扎根生长的实践,显示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其所具有的普适性,而且不存在所谓水土不服的问题。1949年《共同纲领》确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但是没有真正实行过,在后来全盘移植苏联、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变革中,这一方针很快就被遗忘了。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新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4]“劳动者”的提法,是具体针对当时大量城乡中小学毕业生升学困难、鼓励他们回乡务农而提出的。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了一个新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5]随着阶*级斗*争的升级,“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教育,到1960年代初“以阶*级斗*争作为主课”,办成“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最后在文*革中沦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6]在1950~1960年代形成“党的、阶*级的、政治的”教育文化。教育的高度政治化,完全背离了教育教*化陶冶、树人育人,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功能和使命。1980年代教育的恢复重建,大致是文*革前“十七年教育”的翻版。伴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的转变,教育价值也发生了宏观的转变。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新的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7]显然,它是对1958年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的否定和替代。强调*教育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教育从为政治服*务转而为经济建设服*务,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其局限性也很明显:教育仍然只具有一种服*务性、从属性,而且明显偏重人力资源开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是两个时代教育价值的折衷调和。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教育在规模、数量上得到迅速发展,从而使教育更具有全民教育的价值;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社*会变迁中,民办教育的兴起,消失已久的学在民间、社*会办学的传统开始恢复,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空间正在逐渐形成和发*育之中。与此同时,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并没有改变,甚至出现官本位价值的回潮。在实现国*家主*义的发展目标与追求经济利益的双重驱动下,教育的行政化和“市场化”并举,“官*场”和“市场”的价值并行,人的目标乃至国*家的目标在现实的运作中逐渐模糊,教育价值观和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异变。教育乱收费、炽烈的应试教育和择校热、严重的教育公平问题、新的“上学难、上学贵”,使得教育成为严重的问题领域。2003年以来,“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观的提出,将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以及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国*家主*义的教育理念。教育公共政策发生了宏观的转变,优先发展和投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正在成为新的价值。但是,关于什么是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远未形成共识。教育不仅面*临动力不足的困境,也面*临方向不清的危险,亟待构建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理想、教育哲学。 构建面向未来的新*教育文化与教育哲学一、传统教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最重要的是孔子怀抱“人皆可以为圣贤”的道*德理想,开创了“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的先河。由此,全民*族极其高涨的教育热情,尊师重教、兴学办学、对子女较高的教育期望等等,形成儒教社*会的一种特质和精神面貌。与此相连的,是著名的科举制,在一千多年前便已确立知识优先的准则,根据人的教育程度、学习水平来划分人的社*会地位,分配社*会资源,是一种知识社*会、学历社*会的雏形。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另一个特别值得认识之处是书院制*度。与官学同样源远流长的私学,体现着“学在民间”的传统。私人办学、自*由教学、注重个性、思想活泼自*由的书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官学的功利主*义、陈腐刻板,成为富有活力的学术和研究中心。传统教育的弊病也很突出,如教从政出、教育的政治化与伦*理化,读书做*官的功利主*义价值,以考*试为中心,死记硬背、僵硬刻板的教育方法,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脱离,劳心与劳力相脱离等特征,它们都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对象。1960年代,毛泽*东对传统教育弊端的激烈批判,集中在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师生关系等方面,对满堂灌、填鸭式、死记硬背、考*试至上等刻板僵硬的教学方法十分不满,主张少而精,启发式,减轻学生负担,保证身*体健康。这些改*革教学的主张基本是与现代教育的理念大致合拍的。80年代以来,全民*族高涨的教育热情迅速转*化为“应试教育”的强大动力,而且失去了批判和制衡的力量。传统教育在当代的复活和强化,一是应试教育的现实,一是国*家功利主*义的价值和教育政治化的遗留。它提醒我们,未经更新转换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不能自动地成为社*会现代化的动力,批判和改造传统教育,是中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任务必须补上的一课和不容忽视的现实任务。当下继承优秀教育传统,最重要的是恢复教育的人文性,即教育的“人性化”。 从而将人格陶冶、道*德养成、文化传承等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恢复教育树人育人的基本宗旨。它所要制衡和抵御的,是强*势的技术主*义、工具主*义价值,以及行政化、商业化等对教育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的侵蚀和伤害。“五四”时期,在“打*倒孔家店”的激烈口号下,真正被打*倒的是以礼教为中心的宗法*伦*理;而非以“仁学”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价值,后者正是今天我们足以珍惜和传承的。在各级学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培养青少年对祖国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传承“文化中国”的特质,培养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中国人,确立文化立国的概念,促进形成多元一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不仅是学习古代经典,而应转*化为一系列操作性的安排,如提倡书法、象棋、京剧、民*族乐器、国画、武术、中医,乃至剪纸、对联、灯谜之类的传统技能和艺术,以增强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归属感。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是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中能够与当代*生活合拍、或者在后工业时代重新获得价值的生活传统,包括重视家庭和亲情,重视道*德和人格养成;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健康的低脂肪的饮食结构,等等。从而使“中国人”具有一整套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特征,使现代化的中国仍然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文化家园,而非商业化的、恶俗的“世界公园”。二、重温“五四”的教育文化传统。中国的现代教育从建立之初,一直有食洋不化、照抄照搬、非驴非马的批*评;但融会中西文化,将外来的西方教育资源民*族化、本土化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早期的“中体西用”是一种模式;1920~1930年代蔚为大观的平民教育、生活教育、乡村建设运动,以及1922年新学制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都是将西方现代教育与中国现实相融合的成功实践。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建的革*命教育,则提供了完全不同的版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格局之中,教育界形成了流派纷呈、思*潮迭起、生机勃勃、多元的文化生态。“五四”知识分*子开创的现代教育运动,奠定了与民*主、科学、平等、发展个性等西方现代文明价值体*系相适应的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文化,产生了中国自己的现代教育理论,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黄*炎*培的“职业教育”、陈鹤琴的“活教育”等等。民间社*会和地方力量的崛起,知识分*子教育家集*团的形成,教育组*织、教育社团成为教育变革的主体,构筑着现代教育新的生长机制和发展空间,实现了近代教育向现代的转型。“五四”一代的知识分*子和教育家阵容强大,团体和组*织众多,并且形成了一种可以辨识、具有共性的人格特质和价值系统,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重视躬行和实践的践行精神和平民性。在千年儒家教育的大传统之后,“五四”教育文化构成了一个晚近的“小传统”。重温和接续这一中断已久的“小传统”,对于21世纪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文化与教育哲学。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当然需要融入世界文明的主流。另一方面,每一种区域的文明和民*族国*家在其现代化的过程中,只能从自己特定的历*史和传统出发并加以转*化,并不存在唯一的模式。因此,对于后发展国*家、尤其是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而言,民*族化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如果不同民*族不是自觉地、强烈地保护和发展自身的文化,所谓文化多元化的局面并不会自动到来。现代教育在“民*族化”方向上的生长,可能有这样两个比较重要的源头:一是对传统文明、传统智慧的承继和借鉴,如上述的两个重要传统;二是对地方化、地区性、民间性的知识、经验、智慧的吸收,因地制宜和融会变通地使用外来文化,创造出新的实践。这对于中国农村和少数民*族的教育特别重要。1949年《共同纲领》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文化方针的表述,尽管表述还可以完善和准确,但仍具有某种可继承性;因为它是为当时各种社*会力量所共同接受的,而且此后并没有真正实行过。将这一对历*史的补课作为当前新的出发的起点,不失为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今天的问题是:中国究竟有没有自己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文化?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前述在“五四”运动之后,陶行知融会中西教育理论,在中国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实践中创造的“生活教育”理论。与许多更为微观的、分门别类的教育理论(如幼儿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生活教育理论是能够统辖教育基本问题的顶层理论和教育哲学。它不仅是指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如“教学做合一”),它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改造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书本与实践相脱离的基本问题,重建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实施民*主的教育、有用的教育、活的教育、创造的教育,从而“把教育变成生活,把生活变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概念相比,“生活教育”理论更具科学性、理论性,对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考*试至上、智育至上的“应试教育”,其理论基础是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学校教育应当转变为“学生中心”而非“学科中心”;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组*织教学,实行“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生活教育理论脱胎于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但却是本土的、民*族的教育理论,曾在中国长时间、大范围地实行过,不仅得到广大知识分*子、教育人*士的认同,也得到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与社*会主*义教育有很重要的“亲缘性”,曾被视为是“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8]但是由于1950年代对陶行知、胡适、杜威的错误批判,使得这一“五四”教育文化和民*族教育文化的瑰宝长期蒙垢,不为人所知,至今仍远没有成为教育理论的主流。这一局面需要改变,需要重新认识陶行知,认识生活教育,使之成为引领中国教育走向未来的教育哲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