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文献分类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实例

发布时间:

文献分类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实例

没有的

特种文献是指出版发行和获取途径都比较特殊的科技文献特种文献一般包括会议文献、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科技档案、政府出版物八大类特种文献特色鲜明、内容广泛、数量庞大、参考价值高,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源,在医学文献检索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结合文献检索教学实践,就在文检课中加强特种文献检索内容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来源文章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为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也给采编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图书馆采编部作为文献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的业务职能部门 ,任何一项工作都应努力实现自动化、网络化 ,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本文就怎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采编工作质量进行了探讨

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文献有多种分类方式。  一、按文献的编辑方法和出版特点划分  1.图书  图书是指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阐述或对已有研究成果、技术、经验等进行归纳、概括,是一种比较系统完整而又成熟定型的出版物。它是迄今为止最主要的文献类型,占据整个文献系统的主导地位。  图书一般具有完整定型的装帧形式,首尾衔接,结构严谨,积叶成册,自成体系,以单行本、多卷书或丛书等形式出版发行。图书的内容系统、论述全面。一般记录一个中心内容或围绕一个问题,以历史为起点而以现实为重点进行论述。因此,读者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获得一般性的知识,还可以从中得到历史的或现实的、理论的或方法的系统知识。  图书反映的知识可靠、观点成熟。一本书的形成往往经过著者的选择、核对、鉴别和融会贯通,包含着著者本人在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的经验总结,是著者长期研究的成果、学识的积累。因此,对于我们查找各种事实、数据、资料的来源与出处,以及查考变迁沿革等,图书具有无可取代的优越性。  图书的成书过程较长,从写作到出版,要通过核对、鉴别、筛选、提炼、校对等多道工序,由此图书的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传递信息速度慢,内容不便于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及时更新,它反映的知识内容明显滞后,一般不含最新的信息内容。  图书按照内容、著述目的和使用特点,可划分为普通图书和工具书两种类型。普通图书提供读者具有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的知识,适合读者系统阅读或精读,包括教科书、专著、科普与通俗读物、文学艺术著作等。工具书是广泛收集某一范围的知识或资料,按特定体例或方式编排,提供基本知识和文献线索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文献,分为参考工具书和检索工具书两大类,具体包括辞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表谱以及索引、目录、‘文摘等等。  2.期刊  期刊,又叫杂志,它是指有固定的名称、版式、开本和篇幅,汇集若干作者分别撰写的多篇文章、资料或线索,由常设编辑机构的工作人员依照一定的出版周期,使用连续的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作为时序的标识,计划无限期连续出版的出版物。期刊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现代文献的一种主要类型。  期刊具有内容广泛、知识新颖、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数量庞大、流通范围广等特点,读者可以很方便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期刊,及时了解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自1665年1月在法国巴黎创刊的《学者周刊》和l665年3月英国皇家学会创办的《皇家学会哲学汇刊》问世以来,其发展十分迅速,它在人类的科学和生产活动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记载、传播和交流社会文化和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根据之一,是科技人员进行信息交流的正式、公开而有秩序的工具。据统计,科技人员所获取信息的65%以上来源于期刊,它是十分重要和主要的信息源和检索对象,因此被称为“整个科学史上最成功的、无处不在的科学信息载体”。  期刊按其内容性质或使用对象,可以划分为学术性期刊、普及性期刊、检索性期刊。  报纸,也是期刊的一种类型。它和期刊一样,有统一的名称,有常设的编辑机构,定期连续出版,每期汇集许多文章、报道、资料、消息。但它比期刊时间性更强,出版周期更短,有日报、双日报、三日报、周报、旬报等不同出版周期之分,是信息报道最及时的一种文献;内容更加广泛,它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世界各地发生的时事新闻、评论和各学科领域出现的最新成果;版面较大,多为对开或四开,以单张散页形式出现;出版量大,拥有读者面广,人数众多。因此,报纸是重要的情报源和社会舆论工具,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对报纸进行内容分析和辑录整理,是资料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但是,报纸报道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如图书、期刊等其他文献类型。  3.特种文献资料  特种文献资料,又称丛刊,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是出版形式比较特殊的一种文献类型。它介于图书与期刊之间,似书非书,似刊非刊。这类文献总的特点是数量大,增长快;内容广泛,类型多样,涉及各学科和各领域;保密性强,出版分散,有不同密级程度,有的公开发表,有的内部发行;出版周期很不固定,收集比较困难;现实性强,情报价值高,从不同领域即时反映当前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进展动态、研究水平及发展趋势。它们对于国民经济、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直接参考应用价值。  特种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是关于某项科学研究和革新成果的系统总结,或是研究过程中阶段进展情况的实际记录,又称技术报告。它通常以正式报告、进展报告、技术札记、备忘录等形式出版。  科技报告的信息特点是:形式活泼,每份报告不论篇幅长短,独立成册,冠有总的名称并连续编号;内容详尽专深,往往附有大量的数据和图表,资料准确可靠,几乎涉及整个科学、技术领域以及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和部分人文科学,能充分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成果、动向和发展水平;时效性强,许多最新的研究课题和尖端技术,首先发表在科技报告上;发行范围严格控制,科技报告初次公布以保密资料形式内部交流,经过一定时间以后逐级解密,再公开发表。因此,科技报告具有很高的情报价值,是迅速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尤其在某些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高科技领域)的重要资料来源。

《中图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简称,是我国目前通用的类分图书的工具,读者掌握了这部分类法的有关知识,便能迅速、有效地查寻全国各图书馆的馆藏。  分类法基本结构  (1)基本部类:如中图法分五大类部:马列毛邓;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2)基本大类:构成分类表的第一级类目。中图法为22个基本大类。  (3)简表:由基本大类与由其直接展开的一、二类目所形成的类目表。如:  (4)详表:由简表展开的各种不同登记的类目所组成的类目表,是文献分类的真正依据。  根据图书资料的特点,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编制原则,确定分类体系,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组成二十二个大类。《中图法》的标记符号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即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的序列。字母后用数字表示大类以下类目的划分。数字的编号使用小数制。现将五个基本部类及下设的二十二个大类列表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1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列宁著作  A3斯大林著作  A4毛泽东著作  A49邓小平著作  A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8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B哲学、宗教  B0哲学理论  B1世界哲学  B2中国哲学  B3亚洲哲学  B4非洲哲学  B5欧洲哲学  B6大洋洲哲学  B7美洲哲学  B80思维哲学  B81逻辑学(论理学)  B82伦理学(道德哲学)  B83美学  B84心理学  B9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C0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C1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  C2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C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C4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C8统计学  C91社会学  C92人口学  C93管理学  [C94]系统科学  C95民族学  C96人才学  C97劳动科学  D政治、法律  D0政治理论  D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2中国共产党  D33/37各国共产党  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D5世界政治  D6中国政治  D73/77各国政治  D8外交、国际关系  D9法律  E军事  E0军事理论  E1世界军事  E2中国军事  E3/7各国军事  E8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  E9军事技术  E99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  F经济  F0经济学  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F2经济计划与管理  F3农业经济  F4工业经济  F49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F5交通运输经济  F59邮电经济  F7贸易经济  F8财政、金融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0文化理论  G1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G2信息与知识传播  G3科学、科学研究  G4教育  G8体育  H语言、文字  H0语言学  H1汉语  H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H3常用外国语  H4汉藏语系  H5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 )  H61南亚语系(澳斯特罗-亚西亚语系)  H62南印语系(达罗毗荼语系)  H63南岛语系(马来亚-玻里尼西亚语系)  H64东北亚诸语言  H65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  H66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  H67闪-含语系(阿非罗-亚西亚语系)  H7印欧语系  H81非洲诸语言  H83美洲诸语言  H84大洋洲诸语言  H9国际辅助语  I文学  I0文学理论  I1世界文学  I2中国文学  I3/7各国文学  J艺术  J0艺术理论  J1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J2绘画  J29书法、篆刻  J3雕塑  J4摄影艺术  J5工艺美术  J59建筑艺术  J6音乐  J7舞蹈  J8戏剧艺术  J9电影、电视艺术  K历史、地理  K0史学理论  K1世界史  K2中国史  K3亚洲史  K4非洲史  K5欧洲史  K6大洋洲史  K7美洲史  K81传记  K85文物考古  K89风俗习惯  K9地理  N自然科学总论  N0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N1自然科学现状与发展  N2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N3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N4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  N5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N6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  [N7]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  N8自然科学调查、考察  N91自然研究、自然历史  N93非线性科学  N94系统科学  [N99]情报学、情报工作  O数理科学和化学  O1数学  O3力学  O4物理学  O6化学  O7晶体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P1天文学  P2测绘学  P3地球物理学  P4大气科学(气象学)  P5地质学  P7海洋学  P9自然地理学  Q生物科学  Q1普通生物学  Q2细胞生物学  Q3遗传学  Q4生理学  Q5生物化学  Q6生物物理学  Q7分子生物学  Q81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Q89]环境生物学  Q91古生物学  Q93微生物学  Q94植物学  Q95动物学  Q96昆虫学  Q98人类学  R医药、卫生  R1预防医学、卫生学  R2中国医学  R3基础医学  R4临床医学  R5内科学  R6外科学  R71妇产科学  R72儿科学  R73肿瘤学  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5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76耳鼻咽喉科学  R77眼科学  R78口腔科学  R79外国民族医学  R8特种医学  R9药学  S农业科学  S1农业基础科学  S2农业工程  S3农学(农艺学)  S4植物保护  S5农作物  S6园艺  S7林业  S8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S9水产、渔业  T工业技术  TB一般工业技术  TD矿业工程  TE石油、天然气工业  TF冶金工业  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TH机械、仪表工业  TJ武器工业  TK能源与动力工程  TL原子能技术  TM电工技术  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Q化学工业  TS轻工业、手工业  TU建筑科学  TV水利工程  U交通运输  U1综合运输  U2铁路运输  U4公路运输  U6水路运输  [U8]航空运输  V航空、航天  V1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V2航空  V4航天(宇宙航行)  V7航空、航天医学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X1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X2社会与环境  X3环境保护管理  X4灾害及其防治  X5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X7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X8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x9安全科学  Z综合性图书  Z1丛书   Z2百科全书、类书  Z3辞典   Z4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Z5年鉴、年刊   Z6期刊、连续性出版物   Z8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文献分类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

图书情报学是指图书馆业务学科和情报信息学科结合的一门学科。情报学,就是情报信息学科;这两个专业现在的本科都归结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也就是信息管理专业,主要是文献信息的组织存储检索咨询分析和读者服务等相关知识学科。图书情报专硕中文献分类检索是按学科分类体系查找文献资料。因为题目选定后即可按已确定文献查找的学科范围进行, 通过期刊论文题名, 最容易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分类检索的范围确定后, 第二步要选择所使用的检索工具, 即图书目录、索引、文摘等。此专业为图书情报专硕硕士。专业硕士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专业硕士)图书情报是管理学领域下的专业学位专业。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简称MLIS。为适应新形势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对图书情报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图书情报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更多关于图书情报专硕的备考技巧,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一、图书情报: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有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情报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图书馆高级专门人才。二: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包括:档案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档案编目和档案检索、档案统计、档案编辑和研究(见档案文献编纂)、档案提供利用三:关系:这三个专业同属于同属于资讯管理方便,在现在社会都是利用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所填这三个专业运用的相关方法是一直的,但是由于图书情报针对的是图书类,档案管理更多的针对人力资源,而信息管理则主要应用在信息技术等领域,所以也是存在区别的。

一、MLIS学位特点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是图书情报教育机构开启的直接为图书情报事业服务的一个新的研究生教育层次,也是图书情报事业体系中人力资源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种人才机制,社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行业与教育、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紧密集合将使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呈现出教育目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方法等的职业化、应用型、高层次等特征。根据全球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规律,结合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和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图书情报专业学位必须具有鲜明的学位特色。具体来说,包括:(1) 面向职业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直接体现在培养目标上,区别于科学学位,区别于原有的职业培训;(2) 以职业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教育方法、教学特色、招生考试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职业特点;(3) 为行业提供服务,主要体现为人才支持与保障,发挥行业人力资源咨询职能,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人力资源发展建议,为用人单位提供定向培养与职业标准培训;(4) 通过职业与教育的融合,努力实现人才培训与职业认证对接。二、MLIS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图书情报工作实际问题能力,适应社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图书情报专门人才。三、MLIS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2、掌握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3、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4、具有综合运用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等知识解决图书情报工作实际问题能力,适应社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四、MLIS就业方向图书情报专业主要学习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课程,其中既包括“信息”又涉及“管理”是近年来考研的热门专业,就业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在图书馆、情报所工作,也可以在政府事业部门的咨询或信息服务部工作,主要在企业的情报分析与咨询部工作。图书情报专业优秀的毕业生主要从事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信息咨询员——帮助人们查找信息和解决问题;2、图书出版编辑——在出版社从事图书编辑;3、图书馆员、档案管理员——在图书馆或人事部、档案部管理资料;4、信息主管(CIO)——公司企业中信息资源主管,向总经理提供各种管理信息、辅助决策等。科技查新资格证、图书管理员资格证,秘书证

文献分类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论文

同时,因特网信息资源的骤增及其异构性、动态性,不断给信息检索带来新的挑战。信息检索已成为现代社会信息化和各种应用的关键。如何更高层次的模拟、应用人脑的智能原理,从本质上变革信息资源检索方法,已成为现代化信息知识检索理论研究的热点。实践证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是一条成功的经验。下面就知识检索与信息检索的关联和发展,作初步的探讨。一、布尔检索利用布尔逻辑算符进行检索词或代码的逻辑组配,是现代信息检索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布尔逻辑算符有三种,分别是逻辑或“OR”、逻辑与“AND”、逻辑非“NOT”。用这些逻辑算符将检索词组配构成检索提问式,计算机将根据提问式与系统中的记录进行匹配,当两者相符时则命中,并自动输出该文献记录。下面以“计算机”和“文献检索”两个词来解释三种逻辑算符的含义。①“计算机”AND“文献检索”,表示查找文献内容中既含有“计算机”又含有“文献检索”词的文献。②“计算机”OR“文献检索”,表示查找文献内容中含有“计算机”或含有“文献检索”以及两词都包含的文献。③“计算机”NOT“文献检索”,表示查找文献内容中含有“计算机”而不含有“文献检索”的那部分文献。检索中逻辑算符使用是最频繁的,对逻辑算符使用的技巧决定检索结果的满意程度。用布尔逻辑表达检索要求,除要掌握检索课题的相关因素外,还应在布尔算符对检索结果的影响方面引起注意。另外,对同一个布尔逻辑提问式来说,不同的运算次序会有不同的检索结果。布尔算符使用正确但不能达到应有检索效果的事情是很多的。二、信息检索信息检索起源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和文摘索引工作,从19世纪下半叶首先开始发展,至20世纪40年代,索引和检索已成为图书馆独立的工具和用户服务项目。信息检索通常指文本信息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组织、表现、查询、存取等各个方面,其核心为文本信息的索引和检索。它是基于信息组织形式,如字符串、结构化数据库,应用信息处理方法,如排序数据查找、字符匹配,实现效率不高的检索。信息检索综合应用布尔检索方法和基于超链的检索技术,改进了基本检索功能,但缺点是对精确的提问不能给出精确的回答。从历史上看,信息检索经历了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到目前网络化、智能化检索等多个发展阶段。目前,信息检索已经发展到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阶段。信息检索的对象从相对封闭、稳定一致、由独立数据库集中管理的信息内容扩展到开放、动态、更新快、分布广泛、管理松散的Web内容;信息检索的用户也由原来的情报专业人员扩展到包括商务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各专业人士等在内的普通大众,他们对信息检索从结果到方式提出了更高、更多样化的要求。适应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个性化的需要是目前信息检索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三、知识检索知识检索的基本思想是,模拟扩展人类关于知识处理与利用的智能行为和认识思维方法,是充分利用在线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有利工具。例如:抽象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知识检索具有明显的优势:①实现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化,向用户提供潜在内容知识,以及分析预测后的超前性领域成果或知识。②提供主动服务方式,自动优化用户需求,主动提供个性化检索。③面向用户,依据用户的需求及其变化,能灵活选择理想的检索策略和技术,并且将繁重的知识信息存取工作从用户移向了计算机。④综合应用各类知识和各种高效的智能技术,全面提高检索效率。

文献分类方法(简称分类法)是由许多类目根据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分类体系,并用标记符号来代表各级类目和固定其先后次序。它是情报图书部门日常用以类分文献、组织藏书的工具。文献分类法的表现形式是分类表,因此习惯上常将分类法和分类表等同于一个概念。但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即文献分类法并不单纯是一份分类表和该表的说明,还应包括分类的实践。分类法有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有:等级分类法,标题分类法,组面分类法(或叫冒号分类法),二进位分类法,十进分类法,字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人为分类法,主题分类法等。

文献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科技文献包括科技图书、科技期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资料和其它文献这十大类型文献。

文献分类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研究

文献分类方法(简称分类法)是由许多类目根据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分类体系,并用标记符号来代表各级类目和固定其先后次序。它是情报图书部门日常用以类分文献、组织藏书的工具。文献分类法的表现形式是分类表,因此习惯上常将分类法和分类表等同于一个概念。但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即文献分类法并不单纯是一份分类表和该表的说明,还应包括分类的实践。分类法有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有:等级分类法,标题分类法,组面分类法(或叫冒号分类法),二进位分类法,十进分类法,字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人为分类法,主题分类法等。十进分类法又叫杜威十进分类法,是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创制的图书分类法。初版于1876年,至今已出至19版。被许多国家的图书馆广泛采用,是一部创制最早,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分类法。采用严格的10进制等级分类体系,共分10个基本大类,每个基本大类分10个大类,每个大类再分10个小类,小类还可逐级细分。使用阿拉伯数字1到9标记9个大类,“0”表示“总论”所有数字作为小数看待。该分类法具有结构层次分明,易懂易记的特点。国际十进分类法是比利时的拉芳田和奥特勒创立的国际目录学研究所在《杜威十进分类法》基础上编制的一部国际性图书分类法。1927-1929年间出版了法文版,以后陆续翻译成德、英、日、西等多种文字,中文版译本于1959-1961年间分册出版。体系结构比《杜威法》有了进步。该分类法分类详细,灵活性强,通用性好,同时经常修订以保持它的实用性、科学性。

图书情报学是指图书馆业务学科和情报信息学科结合的一门学科。情报学,就是情报信息学科;这两个专业现在的本科都归结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也就是信息管理专业,主要是文献信息的组织存储检索咨询分析和读者服务等相关知识学科。图书情报专硕中文献分类检索是按学科分类体系查找文献资料。因为题目选定后即可按已确定文献查找的学科范围进行, 通过期刊论文题名, 最容易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分类检索的范围确定后, 第二步要选择所使用的检索工具, 即图书目录、索引、文摘等。此专业为图书情报专硕硕士。专业硕士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专业硕士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专业硕士)图书情报是管理学领域下的专业学位专业。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简称MLIS。为适应新形势图书情报事业发展对图书情报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图书情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图书情报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更多关于图书情报专硕的备考技巧,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文献的分类是指使用文献分类法为依据,根据文献所反映出的学科内容和属性,系统化,分门别类地揭示文献,我们一般都是用中图法来对文献进行分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全世界通用的图书分类的工具书,基本上正规图书馆都会用中图法来进行图书分类。

简述文献分类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

文献分类方法(简称分类法)是由许多类目根据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分类体系,并用标记符号来代表各级类目和固定其先后次序。它是情报图书部门日常用以类分文献、组织藏书的工具。文献分类法的表现形式是分类表,因此习惯上常将分类法和分类表等同于一个概念。但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即文献分类法并不单纯是一份分类表和该表的说明,还应包括分类的实践。分类法有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有:等级分类法,标题分类法,组面分类法(或叫冒号分类法),二进位分类法,十进分类法,字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人为分类法,主题分类法等。十进分类法又叫杜威十进分类法,是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创制的图书分类法。初版于1876年,至今已出至19版。被许多国家的图书馆广泛采用,是一部创制最早,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分类法。采用严格的10进制等级分类体系,共分10个基本大类,每个基本大类分10个大类,每个大类再分10个小类,小类还可逐级细分。使用阿拉伯数字1到9标记9个大类,“0”表示“总论”所有数字作为小数看待。该分类法具有结构层次分明,易懂易记的特点。国际十进分类法是比利时的拉芳田和奥特勒创立的国际目录学研究所在《杜威十进分类法》基础上编制的一部国际性图书分类法。1927-1929年间出版了法文版,以后陆续翻译成德、英、日、西等多种文字,中文版译本于1959-1961年间分册出版。体系结构比《杜威法》有了进步。该分类法分类详细,灵活性强,通用性好,同时经常修订以保持它的实用性、科学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