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论文

汉斯有本(环境保护前沿)的OA期刊, 你可以看看了解下

境污染的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乡风文明村容美  “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舍”,这是走进石门镇溪底村的第一印象,穿梭于该村的大街小巷,行走于田间地头,仿佛进入了一幅美妙的新农村锦绣图。  听说我们是来村里采访的记者,村民们纷至沓来,告诉我们“乡风文明村容美,美在农家人人夸。”  垃圾桶越来越满了  村庄环境的变化,可以说保洁员毛庆阳感受最深。  “垃圾桶越来越满了是我感受的最大变化,”毛庆阳说。2005年以来,溪底村进行垃圾集中处理,要求群众将生活垃圾倒在垃圾桶里。但让毛庆阳感到难过的是,很多人不习惯用垃圾桶,他们习惯于将垃圾倾倒在自留地或是河边,有的村民甚至把垃圾扫到路上。  为此,溪底村按照热爱家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文明诚信、创业致富、家邻和睦、生态绿化、勤俭节约、乐于奉献、卫生整洁十项要求,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并将村民中存在的陋习搬上广播进行曝光,让村民在收听中提高文明意识,改变村民的思想,渐渐地,垃圾桶里满起来了。毛庆阳说,虽然垃圾多了运送起来更累,但心里却更开心了。  垃圾桶越来越满,带来的是村庄变得干净而整洁了。以前的溪底村,被形容为“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村民卫生意识极差,垃圾到处扔,污水随地流,村庄环境极为恶劣。而今,溪底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道路两边整齐有序,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眼下,“干净整洁”已成为溪底村民心目中衡量家庭文明的标准之一。  一溪清水惹人爱  贯村而过的溪底溪可以说是溪底村村民的“母亲河”,她孕育着溪底村民,也给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方便。看着涓涓流水,70多岁的老人王明花和记者谈起了一个小故事。  那是今年的3月初一天清晨,村里有一外地来的租住户姜某在溪里洗痰盂。“这条溪里不能洗痰盂!”王明花老人看到后及时予以制止,姜某认为老人故意欺负她这个外地人,就没好气地与老人争了起来。王明花老人并没有因此而生气,而是请来了一年轻村民向她宣传村规民约与村里的文明公约。由此,姜某也改变了她的这一“陋习”,并成为自觉保护溪底溪水资源不受污染的“新村民”。  一溪清水惹人爱。溪底村村民们常常在茶余饭后,围聚于波光粼粼的溪边,聊聊家事,其乐融融。  勇于奉献 扶弱帮困  乡风文明建设,造就了溪底村广大村民“勇于奉献、扶弱帮困”的“溪底精神”。无论是碗窑水库、白水坑水库建设的需要,还是黄衢南工程建设的需要,溪底村的这一精神都得以充分显现。  “支持政府工程建设是分内事。”在黄衢南工程建设拆迁征地期间,这是在溪底村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村民邹增交,因白水坑水库建设、黄衢南高速建设需要,3年内两次拆迁,每次都是先进,并成为黄衢南高速江山段的第一个动迁的拆迁户。平瓦厂地磅房、琉璃瓦厂部分厂房等也因项目建设主动拆迁。  扶弱帮困也是溪底村村民的美德。在得知周炉村修水坝缺少资金时,该村在资金上主动给予帮助,成为我市强村与弱村结对的又一个缩影。不仅如此,溪底村在岩河村硬化道路、集镇建设等方面都是出钱又出力。  乡风文明村容美,溪底的村民们感到生活十分惬意。如今,村民们都享受到房屋财产、意外伤害及相关的政策性保险等待遇。每逢“老人节”,村里的老人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还可领到50元至300元不等的慰问金。村民们由衷地说:“真没想到我们农村老百姓也过上了文明生活:垃圾不再乱倒,说话懂得礼貌,白天辛勤劳作,晚上读书看报……”  村居环境的领头羊  步入高淳农村,整洁的道路两旁繁花似景,花草树木交相辉映,村居环境建设面貌一新。近年来,高淳县委、县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紧紧围绕“三农”,以强基工程为抓手,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围绕争创国家生态县,以村庄规划为龙头,以治理污染为重点,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为措施,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为主题,科学规划,统一组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整合各部门的力量,用2—3年的时间,重点培育20—30个乡村风情浓郁、生态环境优良、生产生活便利的典型示范村,引导全县村庄规划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全县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典型示范和经验。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具体如下:  1、清理垃圾,建立垃圾管理制度。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统一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机制,垃圾集中倾倒、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用薄膜回收、综合利用率达100%。  2、清理粪便,建立人畜粪便管理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工程建设,推广利用厌氧发酵和好氧降解工程技术。人畜粪便远离水源,动物的粪便、污水一律在养殖场或养殖小区指定区域存放,配备专门的粪便储存处理设施,禁止排放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污水污染环境。探索建设简易可行、适度集中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3、清理秸秆,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制度。禁止露天焚烧,禁止抛入河塘,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因地制宜建立示范工程,稳步推广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实现炊事燃气化、管道化,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秸秆青贮氨化养畜、食用菌生产等综合利用技术。  4、清理河道,建立水面管护制度。所有环境综合整治村庄河塘全部清淤一次,改造完善水利设施,保持水体流动,水质基本达到功能区要求。建立河道的长效管理维护机制,落实河道保洁、管护责任,禁止倾倒垃圾、粪便或者丢弃其他废弃物,禁止直接排放生活污水。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确保饮用水安全。  5、清理工业污染源,建立稳定达标制度。严格按规划要求,科学合理布局,指导镇、村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小区集中,并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彻底清理“十五小”,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建立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的监督机制。  6、清理乱搭乱建,建立村庄容貌管理制度。环境综合整治村庄的违法建设全部拆除,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彻底清除,村庄内道路通畅,房前屋后整洁,并建立长效管理制度。  通过上述“六清六建”、“三清一绿”活动,积极引导农民破除脏乱差等传统陋习,共建生态环境优良、文明气息浓厚的新型农村。以“无乱堆乱放、无杂草丛生、无露天粪坑、无污臭水沟、无裸露地块”为基本标准,发动群众综合整治村庄环境,清洁家园;大力加强村卫生设施建设,兴建了一批垃圾箱、标准公厕,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统一处理办法,村环境卫生明显改观。  从2005年桠溪镇蓝溪村列入江苏省首批试点村开始,去年11个试点村达标,今年是10个村达标,共计21个行政村已经通过了考核验收。从镇一级来看,淳溪镇已经达到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其他7个镇也已经达到市级环境优美乡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通过这许多领导羊的示范,加之强基工程的有力推进,我县的村镇面貌正在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流市罗政村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  近日,在北流市民乐镇罗政村住了一夜的记者,一大早起来,一股清新的空气自洁净的街巷里传来,令人赏心悦目。记者的内心里,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油然而生。  重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村民告诉记者,罗政村之所以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村”,就是因为在发展过程中,他们始终遵循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原则,努力实现建筑与发展协调互进、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他们采取了几个做法,一个是严格新建房的规划布局,一个是着重抓好对旧房的改造提升。按照“玉贵文明走廊”生态家园建设的要求,罗政村发动群众在自家庭院建沼气池、卫生厨房、卫生厕所、标准畜禽舍,引自来水;在庭院内种草种花,实行硬化、净化、绿化、亮化;努力实现村庄楼房化、家具现代化、能源清洁化、行为文明化等“十化”目标。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随着村民们种植水果的增多,罗政村自然地形成了优美的生态环境。如今,该村农户新建或改建的楼房,每家每户的庭院自成一体,村里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全村90%的农户用上了沼气池,100%的生产小组实现了道路水泥化;村里还完善了文化、旅游、休闲等各种实用的配套设施,村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  讲卫生,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建好村庄,还要管好村容。村民们告诉记者,在罗政村,有一支义务环卫队,它的存在使得罗政村从2006年起就保持了天天清洁。该村义务环卫队队长宁惠芬介绍,环卫队由10多位老人组成,分片负责村里的卫生清洁工作,工具则各自配备。每天早晨7点,环卫队就开始在巷道打扫卫生,从村里的文化广场,扩展到周边,再扩展到村里的每一条水泥路,他们把街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除了下雨天,环卫队每天都要将村里打扫一次,并浇花一次。他们清扫的垃圾,定时定点统一拿去烧掉。  为了保持村容整洁,罗政村还成立了公益事业协会、精神文明建设协会,以此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村民讲文明、讲卫生。在村容的管理上,提倡垃圾袋装化,实行户内户外清洁和“门前三包”。“在家可以睡地板,出门穿皮鞋不沾泥巴。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和各种生活习惯,和城里人已经没什么两样了。”宁惠芬说。  随着城乡清洁工程在全区的实施,罗政村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发动全村群众都来参与城乡清洁工程。他们主动参与,人人动手,个个出力,使环境整治延伸到了村里的每家每户、每个站点、每个角落。为建设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罗政村全民在参与、在行动……  “走进新农村”-优化生产环境 塑乡村新形象  如今走在梁弄镇横坎头村,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柏油马路宽阔整洁,水库大溪清澈见底,幢幢楼房鳞次栉比,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特别是公园里老人、小孩们游乐嬉戏的情景,更是给人带来温馨、和谐的感觉,这是该村近年来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可喜成果的一个缩影。  横坎头村是梁弄镇的一个大村,又是一个革命老区村。近年来,该村以“宁波市老区奔小康建设示范村”为契机,围绕“水清、路净、居新”的总体发展思路,投入资金215万元建成4级以上的通村公路两条,总长4公里,面积18000平方米,目前,全村主要村道硬化率已达到100%;为使山区村民喝上清洁、卫生、安全的自来水,投入资金40万元,实施了半山、百丈岙两个自然村的农民自来水饮用工程,受益农户218户900人,目前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全面消灭露天粪缸,新建公厕30余只,新增垃圾箱桶25只,逐步推行垃圾袋装化,还制订了《卫生公约》,配备4名保洁员工,建起了长效保洁机制;同时拆除破旧房屋和整体腾迁农户40多户,拆除面积1600平方米,在村中心地段沿溪建造小康型别墅56套,安置移民42户,形成下山移民新村,并安装了美观气派的路灯。  为提升村庄品位形象,给村民提供开展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该村投资120万元,兴建了休闲健身广场,添置健身器材两套,标准篮球场、停车场各一个。开辟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村落文化宫和农民公园,设置了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和棋牌室,并对红色景区、大溪两岸、道路两侧、村落文化宫、安置小区、休闲广场等公共场地投资50多万元进行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村里商业网点、超市、餐饮、副食、果蔬和医疗卫生也一应俱全,服务功能也日趋完善,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一般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  近年来,该村还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注重村民的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在村口显眼位置建起宣传栏,经常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尊老爱幼、互助互爱、邻里和睦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先后被评为宁波市“四型”先进党组织、余姚市“五好”党组织、宁波市文明村、宁波市园林式村庄、宁波市生态村、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6200元,实现了物质、精神、政治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和谐发展。  胶东在线消息 随着“走进烟台新农村”的开展,记者看到,烟台的农村就像初春的原野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一排排整齐的村居,一条条已经硬化的道路,都在孕育着新的希望。牟平区高陵镇马格庄村支书宫钦友的一句话让记者记忆尤深:“我感觉环境不好,什么也干不成。你包括住家也好,有个好环境,在家住也舒服。这个村过去脏乱差,从我们环境改善后,我们招商引资方面就有了新的突破,我们引来了三个企业。”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应该看到,在一些村民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低矮平房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的时候,也还有不少村子在为吃水难、行路难而犯愁。由于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遇到的难题几代人都难以克服。不改变这些村庄的落后面貌,就不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从2003年起,海阳市在全市实施了后进村发展升级战略,每年倒排出70个左右最差的后进村,安排市直部门对口包帮。几年下来,过去缺水的村子修起了水利工程,为行路难而犯愁的山村铺上了水泥路;村里面貌的改变,唤醒了村民们发展经济的热情,发展种植、养殖业,引进资金、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古老的乡村焕发出青春的朝气。  结合自身实际,栖霞市开展了生态型文明村创建活动,鼓励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苹果种植为主的高产高效农业,并以果业为中心,发展循环经济,在苹果废枝条上衍生出一个食用菌产业链,农民在果业生产中实现连环增值的同时,也给堆放在田间地头的苹果枝条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出路。令人听而生厌的人畜粪便、垃圾什么的,在栖霞农民眼里也都变成了可以再生利用的宝贝---沼气,不少农民家里做饭、照明都用上了这种绿色能源;在帮助村民消化了废物、净化了环境之后,沼气渣和液体又被当作上等的有机肥送回农田。  牟平区五里头村是一个城郊村,在村容整治中,他们高点定位,依靠城市化和工业化拉动,一步到位做好旧村改造,建成了一个花园式的村庄。  从各地实践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要优化生产生活环境,建设新家园,因村制宜就是最好的途径。对城中村、城郊村,要发挥他们的区位优势,依靠城市化和工业化拉动,抓好旧村改造,尽快使农村融入城市,使农民变为市民。对经济强村,要引导他们高起点搞好规划,使他们不但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面,在村庄环境建设上也要走在前面。而对面上大多数村庄,则要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有重点地推进环境建设,继续抓好村村通油路、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让村民在环境整治中受益。  应该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整治村容环境,也应该按照群众为主、政府帮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进行。只有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让群众满意,新农村建设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在下仓镇农村改厕及镇容村貌环境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面我就如何抓好这三项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 充分认识改善镇区环境卫生,村容村貌和改厕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生活、居住和生产所处的环境状况是衡量一个村、一个镇乃至一个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前几年我们镇里也组织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前年、去年的改厕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按照市县两极对我们的要求,特别是与我们下仓镇作为蓟县南大门的地位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改厕、镇容村貌的整治工作,进一步深化认识。这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表现,也是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还是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前年的非典、去年的禽流感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环境好了,苍蝇、蚊子少了,也就切断了病毒和细菌的传播途径,保证了农民的身体健康,不会发生因病返贫,因病致困的现象。务工、经商也就有了健康的体质做保证。我们把路修好了,老百姓嘴里不说心里也想:干部还真干点好事,就连串村做买卖的也乐意去路好走的村。环境好了,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经商者来下仓搞开发、办企业,像王指挥、西屯、大杨各、大李各、丰富村、后屯等几个村,路修的较好,还安了路灯,这说明他们思想很超前,认识很到位,也说明对这项工作的重视。所以我们要增强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深入宣传、广泛发动,使改厕及环境大整治在群众中达成共识。  我们各村回去以后可以利用广播、板报、橱窗、标语等形式,积极宣传卫生与健康、防病除害知识及改厕、环境综合整治的意义,深入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活动,下大力量普及整改环境、卫生科普知识,努力培育广大群众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搞好环境卫生大整治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问题是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这就要求我们全镇干部群众和驻镇单位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有新的提高,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我们各片、各村要抓出好的典型,让群众看  环境整治及户厕改造实实在在的好处,增强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减少我们的工作阻力,加快工程进度,还可以巩固已取得的工作成果,有的村以前路修的标准很高,但因缺乏养护,现在道路两侧杂草丛生、乱堆乱放、边沟填满杂物,如果我们每家每户都自觉维护好生活环境卫生,改厕也好,环境整治也好,这一“民心工程“才能取得长期效果,百姓才能长期受益。  三、 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打好改厕及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  农村改厕工作按照市里精神三年完成,今明两年我们镇的任务数量分别是4360座,各村的道路标准及环境卫生特别是津围公路沿线的镇区几个村,给我的总体感觉还有再提高的必要,所以我们67个村都要马上行动起来,投入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去,基础好的村要提高标准,再接再励,路况不好或还没进行改厕的村更要积极行动起来,在全镇范围内掀起改厕和环境整治工作的高潮,各村要因村而议,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拿出切实可行的改厕的整治方案,象李四蒲、李四前、李四王、东片十几个村去年修好了各村公路,这为今年环境整治打下了良好基础,仓永路西段今年也将完成大修工程,希望乡村公路沿线的这些村多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再努力、再提高、再完善在修好道路的同时,解决好村内环境卫生问题,搞好环境的美化,绿化,建成我们自己的样板路,示范村,典型村。大仇庄和干八里两个村就想针对本村养猪户较多的情况,结合改厕工作,建成沼气池用于化粪处理,这就是很好的偿试,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也可以提供燃气,变废为宝,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嬴。  四、 统筹安排,协调配合,确保改厕和环境整治工作齐头并进。  我们目前工作任务很多,又将面临春耕生产,各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要合理安排好各口各线的本职工作和各村的中心工作,在人员和时间上做到统筹兼顾,分清主次,打好时间差。我们的村干部也要把农村改厕、环境清整及道路维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这几项工作与小康村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及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结合起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镇里向县里负责,各村及各驻镇企事业单位向镇里负责,要认识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绝不能活多怕累就产生畏难情绪,或见道修好了,环境好了,各户厕所改不改也不防也不防碍大局的思想,各工职单位也绝不能有我干我的事,环境好不好和我们没什么关系的思想。在各村改厕过程中,有的户改厕标准挺高,,但却把厕所建在围墙外  ,影响到道路的铺设和环境的整治,再有,就是修路过程中,有的村干部把自己门前修的很好,那些修路没涉及到的户就会有意见,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制定出改厕和环境整治的方案,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争取几项工作能齐头并进。  五、 精心组织,保证质量,确保改厕和环境综合整治收到实效。  我们今年的改厕任务是4360座,各村的道路维修,及环境清整(特别是镇区内的环境卫生)工作量非常大,又面临春耕生产,所以我们要算好时间帐,及早动手。要弄好经济帐,做好工程预算,精心组织,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  我们可以根据本村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抓好改厕及环境清整工作,比如北石庄、王指挥等村,就为改厕的户统一组织施工,免除人员费,这就极大调动了农民改厕的积极性,加快了工程进度。在具体施工中还要严格执行标准,注重工程质量,改厕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决不能贪快求多而忽略工程质量,造成渗水、坍塌。修路过程中要注意路基及排水问题的解决,不能只求路面一时整洁,偷工减料,造成今年修明年垫的豆腐渣工程,绝不能走过场,看表面,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再有,改厕修路却是耗资较大的工程,群众对各项开支很敏感,所以我们要为村开好群众代表会,发挥理财小组的作用,做到财务公开,村务公开,避免因财务问题造成干群矛盾,形成不稳定因素。  进入南街村,呈现在眼前的是宽阔平坦的街道、林立的楼群、设计别致的公园、赏心悦目的 环境。在这里,你丝毫感觉不到内地农村贫穷落后的气息,一种清新、整洁、气派、优雅的 感觉簇拥着你,迫使你急切地去欣赏“豫南一枝花”的娇容,领略“乡村都市”的风采。  �南街村布局合理。统览南街村,工业区、生活区、教育区分布有序、错落有致,花园式的企 业、花园式的住宅、花园式的校园,使南街人在这里工作、生活、学习轻松愉快、幸福安然 。� 南街村环境怡人。环村而行,一条条笔直的街道纵横交错,沿路绿化带的草坪、花园、花坛 整齐而别致。一年四季,这里绿意葱笼、鲜花争妍。漫步在宽广洁净的道路上,人们心情愉 悦、神清气爽。  �旅游资源丰富。南街村以其特有的红色思想文化内涵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临街墙壁上大红的 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主干道颍松路灯柱上的名人名言成了一道文化风景线,幸福长廊两侧的 革命历史图片展,成了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又一阵线。随着南街村旅游业的发展,八大观光景区 正盛情迎接着八方来客:讲述南街村发展轨迹、展示名人墨宝的文化园,拥有世界先进种植技术的高新农业园区,以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内容的观光游览区,拥有一流设备、一流管理 、一流产品质量的工业园区,豪华别致的居民区,人们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南街村花园、 公园,从幼儿园到高中现代化高标准的教育园区,庄严圣洁的东方红广场、朝阳门广场。 迈步南街村,一步一风景,一景一特色,让人们在领略自然风景的同时,更强烈地感受到南 街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坚强决心。  家乡的变化  “噢,好一处美丽的景观!这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我望着黄海景观路,情不自禁的赞叹道。  可这原是一条坑坑洼洼的马路,坐在车上的人无不叫苦不迭:可这原是一条脏兮兮的马路,路过的行人都难以下脚……人们从未想过,也从未敢想,家乡沈阳会换一个模样。然而今天,由于人们心中燃烧着进取创新的热情,展现在我眼前的又是另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条宽阔平坦的马路,坐在车上的人无不笑逐言开,一条干净的马路,行人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更好的是道路两旁还安装了路灯,到了晚上灯火通明,人们再也不用愁天黑自不清路了,在路灯的上面还安装了彩灯,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道路两旁还有许许多多的服务行业,比如药店,邮局,银行……,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列列火车横贯家乡,一台台彩电飞进千家万户,一支支甜美的歌唱进人们的心窝。  啊!沈阳,我可爱的家乡!如今,你已变得那样美好,那样富饶。似祖国一颗璀灿的明珠,像祖国一条正在腾飞的龙!真是“改革开放除旧貌,勤劳致富换新颜 ”!  家乡的变化  ,我们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电脑、电话进入了家庭,家家都有电视有线、电话购物、网上购物、家庭就医,一卡通、一线通、电子商务等好多名词跃然在我们面前,坐在家里我们就可以周游世界,通过因特网我们可以看到“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日本的富士山、莫斯科红场的列宁陵墓,我还可以在美国的唐人街上漫步。”只一会工夫我又变成了一个悠闲自得的小旅行家,好浪漫,好惬意呀!  朋友,你能说我的家乡不美吗?面对此情此景,我信心百倍。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把家乡建设成祖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颗明珠,让天下的游客都来游览观光!  够不够啊!哈哈

在远古时代,空气曾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物质,在1669年梅猷曾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是复杂的。德国史达尔约在1700年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化学理论,就是“燃素学说”。他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所谓的燃素,存在于可燃物质内。例如蜡烛燃烧,燃烧时燃素逸去,蜡烛缩小下塌而化为灰烬,他认为,燃烧失去燃素现象,即:蜡烛-燃素=灰烬。然而燃素学说终究不能解释自然界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它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第一是没有人见过“燃素”的存在;第二金属燃烧后质量增加,那么“燃素”就必然有负的质量,这是不可思议的。1774年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才否定燃素学说。拉瓦锡在进行铅、汞等金属的燃烧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金属变为有色的粉末,空气在钟罩内体积减小了原体积的1/5,剩余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动物在其中会窒息。他把剩下的4/5气体叫做氮气(原文意思是不支持生命),在他证明了普利斯特里和舍勒从氧化汞分解制备出来的气体是氧气以后,空气的组成才确定为氮和氧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所造成的。在原始的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原始大气是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的。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离氧,使原始大气里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成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氧化成为水蒸气和氮气。以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持续地进行,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在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被吸收了大部分,并使空气里的氧气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空气。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的恒定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稀有气体,这些成分所以几乎不变,主要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补偿的结果。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的不定成分完全因地区而异。例如,在工厂区附近的空气里就会因生产项目的不同,而分别含有氨气、酸蒸气等。另外,空气里还含有极微量的氢、臭氧、氮的氧化物、甲烷等气体。灰尘是空气里或多或少的悬浮杂质。总的来说,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由于地球有强大的吸引力,使百分之八十的空气集中在离地面平均为十五公里的范围里。这一空气层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影响很大。人们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指的是这一范围内的空气污染。工业的发展,向空气排放了有害物质,污染了空气,使空气里增加了有害成分。当空气里的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严重地损害人类的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破坏了某些物质,又会使人的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等等。因此,必须大力防止空气的污染。排放到空气里的有害物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粉尘类(如炭粒等),金属尘类(如铁、铝等),湿雾类(如油雾、酸雾等),有害气体类(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氮的氧化物等)。从世界范围来看,排放量较多、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是煤、石油在燃烧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主要是汽车开动时排出的。从全球估计,一氧化碳的排出量超过二氧化硫的排出量。

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论文题目

这种论文很好写,题目比较大,找几篇文献凑凑就行,去同方知网上去找找,一般高校的图书馆都有数据库,找个人帮你下载一下,我已经毕业了,不能帮你下了,呵呵。

三门峡市“以奖促治”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实 施 方 案市环境保护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二○○九年九月二十五日)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环境保护厅等部门河南省“以奖促治”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09]14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面精神为指导,全面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以奖促治”,加快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严重地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二)基本原则。1、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农村环境问题成因复杂,许多历史遗留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必须运用综合措施,集中投入资金,优先解决影响面大、矛盾突出的环境问题,力求在较短时间内有效解决村庄饮水安全、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等突出问题,改善村庄环境状况,使农民得到实惠。2、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针对各地危害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问题,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等工作,采取不同措施分类解决。3、政府引导,多方筹资。除中央、省和市财政安排资金予以扶持外,各县(市、区)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安排本级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补助资金。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鼓励农民投资投劳。4、规范管理,公开透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确定、成效考核及奖励资金的使用等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三)工作目标。2009—2010年,集中治理一批环境问题最为突出、当地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村庄。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加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基本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建设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养殖废弃物得到集中处理;农村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使一部分乡镇、村庄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监管能力得到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得到增强。2011—2015年,各地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村镇基本得到治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无污染事件发生;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到妥善处理,治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消除历史遗留农村工矿污染。推广化肥、农药污染少生产方式,建立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实施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环境监管能力明显提高,环保意识明显增强,部分重点区域的乡镇、村庄环境状况得到整体改善。二、实施范围、整治内容和要求(一)实施范围。“以奖促治”政策的实施,原则上以行政村为基本治理单元,鼓励连片村庄统一整治,在重点整治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治理范围。(二)整治内容和要求。“以奖促治”政策重点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和历史遗留农村工矿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等与村庄环境质量改善密切相关的整治工作。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在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建设截污设施;对农村人口聚居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并完善水源地环境保护设施,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合理布置取水点,选择远离污染源、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的水源。划定水源保护区,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在二级保护区内严格控制农村污染源,采取措施降低农药和化肥用量,禁止新建规范化畜禽养殖场,已建的要关停或迁移。2、村庄生活污染治理。结合农村沼气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采取分散或相对集中等多种处理方式,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逐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在农村水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优先建设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对历史积存垃圾进行专项清理,鼓励资源化利用或纳入乡镇以上处置系统集中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在经济基础较差、交通不便的乡镇可采取堆肥或简易填埋方式进行处理;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置”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模式,进行无害化处理。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结合省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科学规划养殖区布局,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合理确定养殖规模。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分散养殖户进行人畜分离。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综合治理示范工程,提高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与污染物达标排放率。4、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行规模经营,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进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资源的综合利用,逐步降低化肥的使用率。建设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有机农产品基地、沼气示范工程等。5、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治理。优化农村地区工业发展布局与产业结构。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和方向,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环保监管。对历史遗留农村工矿污染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消除隐患。三、资金申报程序、管理和监督考核(一)资金申报程序。按照省环境保护厅、财政厅下达的年度“以奖促治”资金申报指南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市农村环保工作实际,由市环境保护局、财政局制定全市“以奖促治”资金申报指南。“以奖促治”资金由申请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的村庄所在乡镇提出申请,县级政府申报,经各县(市、区)环境保护局、财政局审核(省财政直管县可直接报省环境保护厅、财政厅),报市环境保护局、财政局审查汇总后,联合报送省环境保护厅和财政厅。市环境保护局、财政局根据省下达的资金计划和市年度预算安排“以奖促治”农村环保专项补助资金。(二)资金管理。“以奖促治”资金是财政奖励资金,专项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资金实行县级财政统一管理,各乡镇按照施工进度向县级财政报帐。项目前期经费以及考核验收、开展监督监测等工作经费由环境保护部门按照预算管理程序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列入部门预算安排。县级财政、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资金审核和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使用和整治进展情况要在当地张榜公布,对违反规定,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或有其他违规行为的,将相应扣减或取消下一年度资金,并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监督考核。市环境保护局、财政局要加强对“以奖促治”政策实施进展和绩效、资金使用、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群众满意度等情况的检查和考核验收。各县(市、区)环境保护、财政部门具体负责实施。各县(市、区)应于每年1月10日前将上年度实施情况报送市环境保护局、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要定期将年度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施情况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四、组织领导(一)政府责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领导,合理规划本行政区域综合整治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工作制度,完善政策措施,制订实施办法,明确责任单位。县级政府作为政策落实的责任主体,要抓紧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通过签订责任书等形式明确具体承担单位的任务和要求;组织有关部门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共同实施。乡镇政府要积极按照所在地县级政府工作部署做好有关工作。(二)部门分工。市环境保护部门要统筹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加强对治理工作的指导,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指导各县(市、区)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定期发布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市财政部门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支持与使用的监管;市发展改革部门要制定综合性政策措施,加大支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力度;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指导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和村庄整治工作,推行适宜农村居民的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建设适合农村需求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市水利部门负责农村集中供水和安全饮水工程的规划实施,加快解决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市农业、林业部门要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负责指导农业清洁生产,扩大安全农产品生产面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养殖废物综合利用,指导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沼气“一池三改”(建设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工程建设,指导农村造林绿化建设,指导农村河道清淤、疏浚;市卫生部门负责指导农村改厨、改厕工程建设,指导村卫生室集中、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市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建设,加快农村地区物流事业发展;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指导农村工矿企业废弃地生态修复;市科技部门负责农村环境保护科技能力建设;市监察、审计部门负责对有关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处理各类违规违纪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环境问题  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居民生活用水污染是中国水污染的三大主体污染治理既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又有水源保护的意义  在农村地区我国历来实行“一龙治水”,但农业的水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不仅对农村的环境造成损害,对城市水源也构成很大的威胁,只不过由于农村地域广大,大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农业用水污染问题尚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工业污染治理,包括城市里的工业企业和位于农村的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工业废水治理的关键是革除地方保护主义一些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屈从于当地政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畸形发展经济的压力,对企业违法排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远不是“一龙治水”就能解决的  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已经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级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作为重要的城市公用设施纳入城市规划,鼓励各种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实行市场化运营,改革成效显著,城市污水处理率稳步提高  目前,城市居民污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格体系和监管体制,在设施建设上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的配套,加快提高处理率,在市场化改革方面进一步加以规范和提高水平  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事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应该及时厘清和把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坚决舍弃“一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强化公众参与,积极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政府各部门更应该立足大局,立足“三个代表”,超越门户之见,各尽所能,协同作战,扎扎实实、勤勤恳恳为国家、为人民做有益的事

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论文标题

原创的 我帮忙的

如何解决我国环境问题  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居民生活用水污染是中国水污染的三大主体污染治理既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又有水源保护的意义  在农村地区我国历来实行“一龙治水”,但农业的水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不仅对农村的环境造成损害,对城市水源也构成很大的威胁,只不过由于农村地域广大,大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农业用水污染问题尚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工业污染治理,包括城市里的工业企业和位于农村的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工业废水治理的关键是革除地方保护主义一些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屈从于当地政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畸形发展经济的压力,对企业违法排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远不是“一龙治水”就能解决的  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已经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级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作为重要的城市公用设施纳入城市规划,鼓励各种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实行市场化运营,改革成效显著,城市污水处理率稳步提高  目前,城市居民污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格体系和监管体制,在设施建设上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的配套,加快提高处理率,在市场化改革方面进一步加以规范和提高水平  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事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应该及时厘清和把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坚决舍弃“一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强化公众参与,积极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政府各部门更应该立足大局,立足“三个代表”,超越门户之见,各尽所能,协同作战,扎扎实实、勤勤恳恳为国家、为人民做有益的事

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论文摘要

环境保护问题对策探讨  【论文关键词】: 资源消耗; 环境污染; 保护对策   【论文摘要】: 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都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一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对目前我国环保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资源环境破坏和社会各种体制的不健全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现阶段应采取的措施。         引言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然而环境问题却一再为我们所忽视。自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一眨眼35年过去了,我国的环保问题却并不尽人意,很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其中资源环境破坏和社会各种制度不完善成为环保建设过程中的最大两个障碍。       资源环境的破坏      资源环境问题已日渐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首先,资源储存量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利用又与我们生存的环境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资源与环境已日渐成为制约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1]。   1 资源消耗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人类极大地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和需要,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地幅辽阔,各种自然资源在总数上跻身于世界前几名。可是,由于受到传统发展观点的影响,我们认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量的“三高”原则是实现经济技术腾飞的法宝。因而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没有得到改变,掠夺式开发使资源储备量锐减,使资源开发利用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状态。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成为一个自然资源紧缺、供需矛盾日趋紧张的国家。   2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与治理是中国环境保护最重要的领域。中国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海洋,淡水,土壤,固体废弃物,噪音,辐射污染等七类,污染面从城市蔓延到农村,从发达地区扩大到欠发达地区;形成点源、面源共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排放叠加,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复合,环保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工业发展所产生的污染,呈现出逐年加剧的趋势。如果不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继续保持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粗放型开发保持不予重视的态度,我们为资源环境问题买的单会大大抵消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效益。环境污染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上涨的趋势。       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1 法律不健全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有关能源、环境的各项法规制度名目繁多,研究结果政策建议更是林林总总,但是仍然不能扭转我国目前环境恶化、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现状,主要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健全。   首先表现在法律不够与时俱进。《环境法》自颁布以来至今已18年多了。这么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要求,这也给一些污染户们钻了空子却无法予以惩治。   同时法律中一些条款只是制定了基本原则,却不具备实施条件。一些主要的环境法律尚有空白,立法的缺失,使人身健康以及所涉及的环境保护问题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2]。   2 监管制度不完善   在许多地方,往往因地方经济保护的干扰,一些排污大户同时是利税大户,轻易便能轻易避开法律追究。比起加速实现工业化,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显得不够重视,因此环境保护的法制、体制、机制都存在一定的滞后,环保投入明显不足,特别是当经济发展和环保发生冲突,往往是后者服从前者。或是由于一些政府官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利益,使得国家环境政策难于得到有效地执行。许多地方官员为了提高当地GDP而对其污染企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3 缺乏技术支撑   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而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部门是专业性要求很强的部门[3]。可是我国地方环保部门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的人员结构却不能适应这种要求,所以,即使有了法律作为武器,环境问题依然频频发生,基层环保部门素质不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4 公众环保意识薄弱   2006年1月15日,《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正式对外公布。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1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2分[4]。公众环保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民大众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即在中国政府才是环境保护的主导因素。因此,逐渐形成了一种依赖感,认为环境保护仅仅是国家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       现阶段应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      1 完善立法,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必然引起传统的环境保护观念的转变。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 在污染治理方面应当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 法律的制定要确立预防为主的理念, 在环境资源法律保护方面,应树立整体环境资源观, 用整体观点去看待自然资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和司法的力度方面,要健全环境执法责任制,理顺各个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 明确各部门的执法责任和权限。对于法律有明确规定而执法不力的, 应该由有关机关予以监督。尽可能地防止行政权力缺位、越位现象的发生。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2 优化能源结构以提高能效   提高能效和开发利用清洁、可持续能源的根本在于科技进步,既要继续扩大技术引进的力度,又要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在环保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环保科技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对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投入,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因此政府可以鼓励开发和应用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如洁净煤、煤层气利用,绿色照明、再制造等。   因此我们可以效仿,加强环保科技的投入,加速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得强化环保科技内容,提出可操作的政策措施,还大力培养环保科技人才,满足对环保产业发展和执法队伍人员的需求。   3 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   在推进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政策等工作的同时,还需充分认识到公众在解决环保问题上的力量。首先,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只有提高了意识,手法,间顿,环保,参与才能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其次,鼓励公众与新闻媒体舆论对政府、工业污染大户等监督,施以压力才能使环保政策切实。尤其要指出的是一些环保民间组织的兴起开始影响到政府决策的形成与实施,并在引导环保节能社会风气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昊婧, 袁绪英 对资源环境的思考——熵率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7)   [2] 梁从戒 2005:中国环境危局与突围[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田文富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学习论坛   [4] 国内首个环保“民生指数”出炉   [5] 杨明 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三门峡市“以奖促治”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实 施 方 案市环境保护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二○○九年九月二十五日)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环境保护厅等部门河南省“以奖促治”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09]14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面精神为指导,全面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以奖促治”,加快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严重地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二)基本原则。1、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农村环境问题成因复杂,许多历史遗留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必须运用综合措施,集中投入资金,优先解决影响面大、矛盾突出的环境问题,力求在较短时间内有效解决村庄饮水安全、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等突出问题,改善村庄环境状况,使农民得到实惠。2、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针对各地危害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问题,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等工作,采取不同措施分类解决。3、政府引导,多方筹资。除中央、省和市财政安排资金予以扶持外,各县(市、区)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安排本级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补助资金。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鼓励农民投资投劳。4、规范管理,公开透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确定、成效考核及奖励资金的使用等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三)工作目标。2009—2010年,集中治理一批环境问题最为突出、当地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村庄。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加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基本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建设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养殖废弃物得到集中处理;农村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使一部分乡镇、村庄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监管能力得到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得到增强。2011—2015年,各地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村镇基本得到治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无污染事件发生;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到妥善处理,治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消除历史遗留农村工矿污染。推广化肥、农药污染少生产方式,建立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实施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环境监管能力明显提高,环保意识明显增强,部分重点区域的乡镇、村庄环境状况得到整体改善。二、实施范围、整治内容和要求(一)实施范围。“以奖促治”政策的实施,原则上以行政村为基本治理单元,鼓励连片村庄统一整治,在重点整治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治理范围。(二)整治内容和要求。“以奖促治”政策重点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和历史遗留农村工矿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等与村庄环境质量改善密切相关的整治工作。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在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建设截污设施;对农村人口聚居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并完善水源地环境保护设施,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合理布置取水点,选择远离污染源、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的水源。划定水源保护区,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在二级保护区内严格控制农村污染源,采取措施降低农药和化肥用量,禁止新建规范化畜禽养殖场,已建的要关停或迁移。2、村庄生活污染治理。结合农村沼气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采取分散或相对集中等多种处理方式,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逐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在农村水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优先建设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对历史积存垃圾进行专项清理,鼓励资源化利用或纳入乡镇以上处置系统集中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在经济基础较差、交通不便的乡镇可采取堆肥或简易填埋方式进行处理;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置”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模式,进行无害化处理。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结合省市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科学规划养殖区布局,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合理确定养殖规模。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分散养殖户进行人畜分离。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综合治理示范工程,提高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与污染物达标排放率。4、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行规模经营,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进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资源的综合利用,逐步降低化肥的使用率。建设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工程、有机农产品基地、沼气示范工程等。5、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治理。优化农村地区工业发展布局与产业结构。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和方向,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环保监管。对历史遗留农村工矿污染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消除隐患。三、资金申报程序、管理和监督考核(一)资金申报程序。按照省环境保护厅、财政厅下达的年度“以奖促治”资金申报指南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市农村环保工作实际,由市环境保护局、财政局制定全市“以奖促治”资金申报指南。“以奖促治”资金由申请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的村庄所在乡镇提出申请,县级政府申报,经各县(市、区)环境保护局、财政局审核(省财政直管县可直接报省环境保护厅、财政厅),报市环境保护局、财政局审查汇总后,联合报送省环境保护厅和财政厅。市环境保护局、财政局根据省下达的资金计划和市年度预算安排“以奖促治”农村环保专项补助资金。(二)资金管理。“以奖促治”资金是财政奖励资金,专项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资金实行县级财政统一管理,各乡镇按照施工进度向县级财政报帐。项目前期经费以及考核验收、开展监督监测等工作经费由环境保护部门按照预算管理程序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列入部门预算安排。县级财政、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资金审核和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使用和整治进展情况要在当地张榜公布,对违反规定,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或有其他违规行为的,将相应扣减或取消下一年度资金,并按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监督考核。市环境保护局、财政局要加强对“以奖促治”政策实施进展和绩效、资金使用、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群众满意度等情况的检查和考核验收。各县(市、区)环境保护、财政部门具体负责实施。各县(市、区)应于每年1月10日前将上年度实施情况报送市环境保护局、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要定期将年度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施情况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四、组织领导(一)政府责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领导,合理规划本行政区域综合整治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工作制度,完善政策措施,制订实施办法,明确责任单位。县级政府作为政策落实的责任主体,要抓紧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通过签订责任书等形式明确具体承担单位的任务和要求;组织有关部门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共同实施。乡镇政府要积极按照所在地县级政府工作部署做好有关工作。(二)部门分工。市环境保护部门要统筹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加强对治理工作的指导,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指导各县(市、区)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定期发布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市财政部门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支持与使用的监管;市发展改革部门要制定综合性政策措施,加大支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力度;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指导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和村庄整治工作,推行适宜农村居民的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建设适合农村需求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市水利部门负责农村集中供水和安全饮水工程的规划实施,加快解决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市农业、林业部门要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负责指导农业清洁生产,扩大安全农产品生产面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养殖废物综合利用,指导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沼气“一池三改”(建设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工程建设,指导农村造林绿化建设,指导农村河道清淤、疏浚;市卫生部门负责指导农村改厨、改厕工程建设,指导村卫生室集中、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市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建设,加快农村地区物流事业发展;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指导农村工矿企业废弃地生态修复;市科技部门负责农村环境保护科技能力建设;市监察、审计部门负责对有关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处理各类违规违纪问题。

在远古时代,空气曾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物质,在1669年梅猷曾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是复杂的。德国史达尔约在1700年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化学理论,就是“燃素学说”。他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所谓的燃素,存在于可燃物质内。例如蜡烛燃烧,燃烧时燃素逸去,蜡烛缩小下塌而化为灰烬,他认为,燃烧失去燃素现象,即:蜡烛-燃素=灰烬。然而燃素学说终究不能解释自然界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它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第一是没有人见过“燃素”的存在;第二金属燃烧后质量增加,那么“燃素”就必然有负的质量,这是不可思议的。1774年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才否定燃素学说。拉瓦锡在进行铅、汞等金属的燃烧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金属变为有色的粉末,空气在钟罩内体积减小了原体积的1/5,剩余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动物在其中会窒息。他把剩下的4/5气体叫做氮气(原文意思是不支持生命),在他证明了普利斯特里和舍勒从氧化汞分解制备出来的气体是氧气以后,空气的组成才确定为氮和氧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所造成的。在原始的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原始大气是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的。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离氧,使原始大气里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成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氧化成为水蒸气和氮气。以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持续地进行,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在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被吸收了大部分,并使空气里的氧气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空气。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的恒定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稀有气体,这些成分所以几乎不变,主要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补偿的结果。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的不定成分完全因地区而异。例如,在工厂区附近的空气里就会因生产项目的不同,而分别含有氨气、酸蒸气等。另外,空气里还含有极微量的氢、臭氧、氮的氧化物、甲烷等气体。灰尘是空气里或多或少的悬浮杂质。总的来说,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由于地球有强大的吸引力,使百分之八十的空气集中在离地面平均为十五公里的范围里。这一空气层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影响很大。人们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指的是这一范围内的空气污染。工业的发展,向空气排放了有害物质,污染了空气,使空气里增加了有害成分。当空气里的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严重地损害人类的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破坏了某些物质,又会使人的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等等。因此,必须大力防止空气的污染。排放到空气里的有害物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粉尘类(如炭粒等),金属尘类(如铁、铝等),湿雾类(如油雾、酸雾等),有害气体类(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氮的氧化物等)。从世界范围来看,排放量较多、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是煤、石油在燃烧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主要是汽车开动时排出的。从全球估计,一氧化碳的排出量超过二氧化硫的排出量。

境污染的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关于农村问题的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更多新农村论文)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以上,财政收入达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年中减少了亿亩,人均下降到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扩大到∶;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同学,山轻工的吧

不告诉你。。。。。

具体详述农村的实际变化,此变化与国家政策以及国家制度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系,论述清楚就能得高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