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电气自动化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发布时间:

电气自动化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这个太笼统了,一般高校在教育上网都有账号可以下载,比如中国知网等。

基于单片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系统的设置: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出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也由传统型向现代火灾自动报警发展。在诸多的产品中以区域报警和集中报警控制器的应用最为广泛,以下介绍两者的设置。1区域报警控制系统区域报警控制系统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成的一种形式,它是由电子元件组成的自动报警和监控装置。当探测器检测到火灾信号,电子线路将火灾信号转换为电压或数字信号,通过导线传输到区域报警器,经过处理后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将火灾部位传输给集中报警控制器,适用于较小范围的保护。有些区域报警控制器可单独组成系统进行消防灭火自动处理。区域报警控制器的设置应该符合以下的规定:(1) 一个报警区域宜设置一台区域报警控制器,系统中区域报警控制器不应该超过3台。(2) 当用一台区域报警控制器警戒数个楼层时,应在每层各楼梯口明显部位装设识别楼层的灯光显示区域。(3) 区域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的高度不应小于5m。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4) 区域报警控制系统宜设在有人值班的房间或宾馆每层服务台。2集中报警控制系统集中报警控制系统是有电子线路组成的集中自动监控报警装置,各个区域报警巡回检测带的信号均集中到这一总的监控报警装置。它具有部位指示、区域显示、巡检、自检、火灾报警音响、计时、故障报警、记录打印等一系列功能,在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可自动采取系统的消防功能控制动作,达到消防的目的和手段,适用于较大范围内多个区域的保护。集中报警控制器的设置应该满足以下规定:(1) 系统中应设有一台集中报警控制器和两台以上区域报警控制器。(2) 集中报警控制器的容量不宜小于保护范围内探测区域总数。(3) 集中报警控制器距墙不应小于1m,正面的操作距离不应小于2m。(4) 区域报警控制器的设置应符合上述区域报警控制系统的有关要求。 目录1 引言 - 1 -1建筑情况 - 1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 - 1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简介 - 2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 - 2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 - 3 - 系统的设置 - 9 -1区域报警控制系统 - 9 -2集中报警控制系统 - 9 -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 10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 11 -1系统选型 - 11 -2 防火区域和报警区域的划分 - 11 -3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 14 -4 手动报警按钮的设置 - 20 -5消防联动的设计 - 21 -5 经济预算 - 24 -致谢 - 25 -参考文献 - 26 - 推荐一下单片机论文地址: _13_html

我也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我的毕业论文是《基于DS2438芯片的电动车能量智能管理系统》如果你需要的话,可以给你参考。里面用到的是STC51单片机

[1] 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 张万忠.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3] 齐占庆,王振臣.电气控制技术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 李道霖.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 [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6] 史国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电气自动化参考文献有哪些好写

论文资料检索分析一、分析课题,明确检索要求我的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是《金融风暴下的我国项目融资研究》,该课题是属于经济金融类,有关项目融资的研究,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我国。受美国次贷危机,美元贬值、国际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不断攀升等主要因素的影响,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形式下,我国的项目融资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作为一国利用外资的有效形式,如何在金融风暴的环境下寻求新的出路?项目融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怎样尽快推进其的应用和发展呢?本人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奥运会和世博会,通过横纵向对比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的成功融资实例,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采取的是文献研究、社会(市场)调查、查阅报刊与书籍和上网查询的方法,查找和分析资料,获得相关资料。因此,检索的核心内容是项目融资的概述及其组织结构;项目融资在我国的基本状况和发展;我国在政策、优惠性、合作方式等方面如何创新来吸引各方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项目融资给我国的借鉴等,所需的文献类型是基础理论性和实际案例的研究,一般都是侧重在期刊全文数据库、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中查找,而时间范围一般是从理论上升到实际中,为了掌握动态或解决某个问题,则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检索时间范围。二、检索过程1、选择资料检索工具进行资料检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图书馆图书期刊馆藏查询,借阅相关图书和期刊;(2)电子资源查询,主要包括期刊全文数据库、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等;(3)指导老师的帮助,老师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向我们提供相关书籍和电子资料;(4)在个别情况下,还会在百度、Google等网页查询,但获得的信息不够权威因此我不太采用这种方式。 一般情况下,我都是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在进行信息检索时,我重点采用电子资源查询,特别是在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查询。2、确定检索途径在利用数据库查找文献信息时,主要是利用检索工具的各种索引,一般来说,每种检索工具都提供几种检索途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分类途径、主题途径、作者途径、题名途径、号码途径和其他途径。而我较常用的主要有分类途径和主题途径两种。在进入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后,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根据检索导航中的分类选择“经济类”;如果有时间限制,则在检索年限中设置,而检索项一般选择主题或关键词,检索词就输入课题中的关键词,即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我的课题,我就在检索词中分别输入“项目融资”、“融资案例”、“项目融资创新”等进行检索。这里还可以进行高级检索,在搜索结果项后面选择或“不包含”,并输入检索词进行二次检索,如在第一个检索词中输入“项目融资”,选择“并且”,输入第二个检索词“我国的项目融资”。对于所检索出来的记录可以根据时间排序,也可以根据相关度排序,一般情况下,我选择相关度,这样可以提高检索的准确性。万方数据资源的查询,与期刊数据库相类似,一般都是在这里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查询,可以先按数据库分类浏览,选择学位论文类,在分类中选择经济、科学、教育、体育,再进行检索项、检索词的输入开始检索。3、选择检索方法在多种文献检索方法中,我主要采用倒查法和追溯法,由近及远逐年查找文献,以便即使把握最新发展动态,并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查找其他的文献,这样就查找到很多相关的文献信息。4、信息的处理将所获得的检索结果加以整理,筛选出符合课题要求的相关文献信息,并下载保存。在CAJ、PDF等浏览器中选择有效信息,进行文字编辑及图形拷贝。最后将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 三、检索资料评述通过学校图书馆我一共检索到50篇相关期刊的文章(包含2篇英文),6篇学位论文,还借阅了书籍5本,现将其中部分文章进行评述:1、《项目融资简论》,作者陈晶(上海大学法学院),出自《现代商业》(中国核心期刊)本文简要介绍项目融资的特征和作用,项目融资指项目发起人为该项目筹资和经营而成立一家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承担贷款,以项目公司的现金流量和收益作为还款来源,以项目的资产或权益作抵(质)押而取得的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贷款方式。阅读该文我了解了项目融资的种类、特征以及和公司融资的比较,项目融资有利于筹集大量的资金,所筹资金的融资规模可以数倍、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于项目发起人自身筹集资金的能力。项目融资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巨大的融资能力,根本原因在于项目建成运营后所产生巨大的现金流,并且经过成本-收益分析,该现金流量将大于最初的贷款成本。项目融资还有利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利于政府合理安排有限的建设资金,降低政府风险。2、《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政府担保价值研究》,作者王乐、郭菊娥、孙艳(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出自《统计与信息论坛》(CSSCI)本文利用或有负债的思想,研究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中的政府担保行为,建立了基于实物期权的基础设施项目政府担保价值模型,测算了基础项目变动率、预期收益率和担保程度对政府担保价值的影响效应。政府担保模型表明,政府担保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政府与非政府投资者对基础设施项目定价不一致。通过该文我明白基础设施项目政府担保是政府为了吸引非政府投资主体(国内外财团、公司企业,以及个人等) 投资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其在融投资过程中面临的特许经营、投资回报和环境条件等方面的风险给予保证承诺的一种政府行为。政府担保部分承担了基础设施项目在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中面临的风险,有利于吸引社会各方资金和技术投资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提升项目顺利完工的程度,实现项目特定的社会价值目标,同时也承担了未来可能发生的补偿给政府财政带来的压力。3、《BOT 融资模式和ABS 融资模式分析》,作者钟璐(哈尔滨理工大学),出自《科技与管理》文章根据国际上近几十年来兴起的项目融资模式———BOT 融资方式和ABS 融资方式,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通过具体实例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 指出两种方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融资中各有所长。我阅读本文后认为, BOT 和ABS 作为项目融资的两种不同方式, 其在基础设施领域融资中各有所长, 应灵活运用, 不应片面强调哪一种方式, 而应区分阶段具体的情况, 选择运用其中一种方式。既要继续大力发展BOT 方式, 也要积极探索运用ABS 方式, 不能错过当前国际上ABS 迅速发展的良好势头。4、《财政投融资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作者周米拉、甘文成,出自《价格与市场》该文介绍了财政投融资制度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运行模式、财政投融资体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筹资渠道以及财政投融资资金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运作管理,阐明财政投融资制度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一种十分有效可行且非常必要的选择。本人通过文章了解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运用财政投融资,不仅是当前有效补充财政预算不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推进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财政投融资的运作,能够进一步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解地方财政投资压力,解决投融资体制根本性的弊端,明确界定和规范投资主体,建立投资主体的风险责任机制,完善具有内在约束力的投资机制,应大力提倡和不断完善。5、《从奥运场馆建设谈公共项目融资创新》,作者周瑾(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出自《资本运营》(中国核心期刊)本文首先分析了几种传统融资模式对公共项目整体效用的影响,并基于公共项目的四个特点进一步探讨目前公共项目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随后,通过结合融资创新模式在奥运场馆建设中运用的成功案例,依据不同类型的公共项目在排他性与竞争性上的差异,相应地提出一些创新融资方式的建议。阅读后,我明白了奥运场馆在具有一般公共项目的普遍特征外,还具有造价高、维护费用巨大、赛后商业运营局限多等特点。这使其融资情形更为严峻,对北京市政府也提出了苛刻的融资要求。北京市政府借鉴了以往各届奥运会场馆建设的成功融资方案,同时结合自身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PPP)、建设—运营—转让模式(捆绑式BOT 和简单BOT)和捐赠三种基本方式,有效解决了奥运场馆的建设资金问题。6、《上海世博会BOT 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作者张杰(上海大学),出自《浙江金融》(ISSN)该文对上海世博会运用BOT 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指出上海世博会作为一次以和谐、融合为主旋律的盛会, 不仅是促进文明融合, 展现上海风采的盛会, 而且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重大契机, 上海要抓住这个机遇, 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改造步伐。BOT 融资方式一方面可以解决政府财政负担, 充分发挥私人资本的灵活性和高效率; 另一方面又可以改善外商投资结构, 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有积极作用。本人认为在充分利用BOT 融资方式时, 还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充分评估。一方面, 评估项目的作用和可行性, 避免重复建设; 另一方面, 合理估算工程项目的成本和现金流量, 并制定相应的回报率。此外对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还要给予适当的监督和关注, 对于建设过程中破坏环境的行为或者偷工减料的行为要给予坚决制止和处罚。其次, 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 规范BOT 的融资行为。上海应该根据实际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制订一系列的措施来规范BOT 主体行为, 充分调动投资人的热情和积极性, 并对一些重大的项目给予税费减免措施,保证承包商合法、合理的收益。同时也要调动民间资本的重要作用, 将一切可利用得资金用于建设和发展。7、《项目融资的创新——大型设备杠杆租赁的资产证券化》,作者武腾、马昕彦,出处《华商》(中国核心期刊)文章说明项目融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强大的筹资能力解决了很多企业的资金缺口问题,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一种项目融资的创新,即大型设备杠杆租赁的资产证券化,并对其业务流程、意义、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文章我了解杠杆租赁有效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和融资成本,是现代国际大型器械使用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租赁方式。然而,杠杆租赁交易也在运行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租赁机构在购买大型器械时产生资金瓶颈的问题;项目公司对新机器的使用可能并不能带来预想的效益,造成租金难以支付;租赁机构银行贷款无法偿还等情况。8、《Risk and capital structure in Asian project finance》,作者Paul M Vaaler & Barclay E James &Ruth V Aguilera,出处《Asia Pacific J Manage》 文章主要内容如下:9、《The role of lender behaviorin international project finance》,作者Sumru Altug、Sule Ozlerand Murat Usman,出自《Economic Theory》 文章主要阐述了:A sovereign borrower seeks to raise funds internationally to finance a fixed-size project, which no single lender can finance Lenders cannotlend more than their endowments, which are private A coordination failure arises; therefore, some socially desirable projects may not be financed,even if ex post There are multiple equilibria, and a conflict exists between lenders about which equilibrium to coordinate When endowments are volatile, some lenders prefer an equilibrium in which the project is financed with probability p < 1, even if ex post The government eliminates such equilibria by offering a sufficiently high return, only if endowment volatility is 四、检索感想起初我并不熟悉如何检索,在向老师请教后明白了检索的地方和方法,我在学校的图书馆下载了大量和论文相关的期刊文章以及学位论文。在假期里,我对自己的毕业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认真阅读自己所下载的所有资料和从图书馆借阅的书籍,对我的论文研究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大致定出了论文的框架。在检索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很多很我的论文相关的内容,也使自己对“项目融资”这个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此外通过对查阅到的期刊文章的观点分析,形成了我文章的一些创新观点。在后面的论文撰写过程中,我还需要大量的资料,我将继续用学校图书馆和其他网上系统去检索资料。

楼下回复得还真是详细,毕业论文还真的要自己写,既然你选这个为自己的专业了参考资料么,来源可以很广泛,有图书馆电子资源,外文免费电子资料库,墨客网,知网,万方等等楼主,加油!

电气自动化的参考文献

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论文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思想;系统功能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介绍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讨论了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发电厂为例子),展望了将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设各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对现场设备状况的精确掌握成为可能,通讯技术的发展则为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平台。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基于Pc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正在被更多的采纳。 一、电气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根据单元机组的运行和电气控制的特点,应将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和厂用电源等电气系统的控制都纳入ECS监控。其基本功能 为: 1.发变组出口220kV/500kV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控制及操作。 2.发变组保护、厂高变保护、励磁变压器保护控制。 3.发电机励磁系统。包括启励、灭磁操作,控制方式切换,增磁、减磁操作,PSS(电力系统稳定器)的投退。 4.220kV/500kV开关自动同期并网及手动同期并网。 5.6kV高压厂用电源监视、操作、厂用电压快切装置的状态监视、投退、手动启动等。 6.380V低压厂用电源监视、操作、低压备自投装置控制。 7.高压启/备变压器控制和操作(2台机共用)。 8.柴油发电机组和保安电源控制和操作。 9.直流系统和LPS系统的监视。 对于发变组保护等主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因其设备已经很成熟而且要求全部在DCS中实现其功能尚有一定难度,可能增加相当大的费用,故可以保留。但是它们与DCS间要口求接,控制采用硬接线,利用通讯方式传输自动装置信息,并可以通过DCS进行事故追忆。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1.集中监控方式 这种监控方式优点是运行维护方便,控制站的防护要求不高,系统设计容易。但由于集中式的主要特点是将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器的任务相当繁重,处理速度受到影响。由于电气设备全部进入监控,伴随着监控对象的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主机冗余的下降、电缆数量增加,投资加大,长距离电缆引入的干扰也可能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同时, 隔离刀闸的操作闭锁和断路器的联锁采用硬接线,由于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经常不到位,造成设备无法操作。这种接线的二次接线复杂,查线不方便,大大增加了维护量,还存在由于查线或传动过程中由于接线复杂而造成误操作的可能性。 2.远程监控方式 远程监控方式具有节约大量电缆、节省安装费用、,节约材料、可靠性高、组态灵活等优点。由于各种现场总线(如Lonworks总线,CAN总线等)的通讯速度不是很高,而电厂电气部分通讯量相对又比较大,所有这种方式适合于小系统监控,而不适应于全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建 3.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目前,对于以太网(Ethernet)、现场总线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智能化电气设备也有了较快的发展, 这些都为网络控制系统应用于发电厂电气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场总线监控方式使系统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间隔可以有不同的功能,这样可以根据间隔的情况进行设计。采用这种监控方式除了具有远程监控方式的全部优点外,还可以减少大量的隔离设备、端子柜、I/0卡件、模拟量变送器等,而

这个你还是去看看电气工程这本期刊上的相关研究吧,这个一般都是要找权威的学术资料,需要加到参考文献里的,引用还需要有来源

百度文库里有,自己下载方便

电气自动化论文参考文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东北电力大学毕业论文) 2009 年 03 月 19 日 星期四 16:22 论文主要内容包括 摘要 英文翻译 原始资料 计算书 说明书 参考文献 图纸 简单区域电力网络系统的一次或二次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 设计依据 第二章 原始资料 第三章 接入系统设计 第四章 地方供电系统设计 第五章 主变选择(包括抽头选择或调整方式设计) 第六章 主接线设计(包括所用电设计) 第七章 短路电流计算 第八章 设备选择 第九章 继电保护配置 [正文]: 第一章设计依据 根据××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任务书 第二章原始资料 为了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经上级批准,决定新建 110KV 盐北变电所。 一. 设计资料 (一) 新建的盐北变电所各电压级负荷数据,回路,同时率等见表 3。 盐北变电所每年负荷增长率 5%,需考虑五年发展规划 变电所总负荷 s110=K 1(s35+s10) (1+5%) (二) 新建的盐北变电所,受电方案有两种: (1)从 110K 盐城东郊变受电距离 30KM(本课题做)(2)从 110KV 灌南变受电距离 35KM(本课题不 ; 做) ,电力系统接线图见图 1 (三) 电力系统,各厂、所、输电线等主设备技术参数见表 1、2、3、4、5。 (四) 其它原始资料: 所址:地形地势平坦、土址电阻率为 5×10 欧?厘米,所址高于百年一遇最高洪水位。所 址所在地气候,平均气温 15℃,最高气温 35℃,最低气温-15℃。 交通:紧靠国家二级公路,进所公路 4 公里。 水源:变电所附近有河流供方方便,水量充足。 二.设计内容 (一) 接入系统设计: 确定接入系统输电线路回路数及导线截面。 (二) 地区供电系统设计: 根据地区负荷性质及供电距离,确定供电线路数及导线截面。 (三)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及容量、型号、规格。 (四) 通过电压计算、选择主变分接头或调压方式。 (五) 根据所确定的主变方案和进出线回路数,通过技术分析、论证,确定待建变电所的 主接线。 (六) 确定待建变电所的所用电方案(所用变压器台数、型号、容量和自用电接线型式, 所用电负荷按 1%变电所容量计) 。 (七) 电气设备选择 1. 为选择电器设备和继电器保护整定需要,计算三相短路电流。 2. 选择变电所电气一次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PT、CT、母线、避雷器及中性点接地 设备) 。 (八) 继电保护 根据继电保护要求,确定变电所各元件继电保护配置。 [摘要]: 本设计说明书是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电气设备”“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 、 、 力系统稳态分析”“继电保护”“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等有关书籍而制定的,是我 、 、 三年大学学习的总结。 三年中,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对我的学习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有很大 的促进使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不仅思想上有了大的收获,知识上也有质的突破。 同时也注重于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与实际工作中 ,增强了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次设计的新建 110KV 变电所本着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充足的电能,最大限度地满足 用户的用电需要,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原 则进行设计。是针对接入系统设计:确定接入系统输电线路回路数及导线截面。地区供电系 统设计: 根据地区负荷性质及供电距离, 确定供电线路数及导线截面。 通过技术、 经济比较, 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及容量、 型号、 规格。 通过电压计算、 选择主变分接头或调压方式。 根据所确定的主变方案和进出线回路数,通过技术分析、论证,确定待建变电所的主接线。 确定待建变电所的所用电方案(所用变压器台数、型号、容量和自用电接线型式,所用电负 荷按 1%变电所容量计) 。电气设备选择:为选择电器设备和继电器保护整定需要,计算三 相短路电流。选择变电所电气一次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PT、CT、母线、避雷器及中 性点接地设备) 。继电保护根据继电保护要求,确定变电所各元件继电保护配置。 Prolegomenon This design explains is basis of graduate design assignment book, combine bear on book that 《electric equipment》 、 《electric system steady condition analyzing》 、 《relay safeguard》 、 《electric engineering specialty enchiridion of graduate design》,this is my summarize of three years in university In three years, depend on teachers go to supervise, acquire many knowledge, promote me that learning 、 work and live, ceaseless challenge me and enrich me, not only my inwardly harvest and that go up Likewise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This time design of 110KV substation tenet that in order to afford ample electricity of country every department, ensure power supply, ensure power supply finer quality, and promote electric system This time design of running system design (fix on transmit electricity circuitry loops of running system and section of circuitry); fix on number that mains transformer of substation, and capability 、type、specification; compute voltage、choose tap place, compare economy and technology; fix on power supply blue print of substation; compute electrical current of three route short circuit ; choose electric equipment (breaker、seclusion switch、PT、CT、 generatrix、arrester、grounding equipment )and relay safeguard , fix on relay safeguard configure of [参考文献]: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水力电力出版社 《电力系统设计设备参考资料》 河海大学出版社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水力电力出版社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水力电力出版社 《电力工程设计手册》 水力电力西北电力设计院 《发电厂电气部分》 水力电力出版社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水力电力出版社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及毕业参考资料》 中国电力出版社

[1] 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 张万忠.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3] 齐占庆,王振臣.电气控制技术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 李道霖.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 [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6] 史国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 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 张万忠.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3] 齐占庆,王振臣.电气控制技术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 李道霖.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 [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6] 史国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电气自动化技术参考文献

这个你还是去看看电气工程这本期刊上的相关研究吧,这个一般都是要找权威的学术资料,需要加到参考文献里的,引用还需要有来源

这个太笼统了,一般高校在教育上网都有账号可以下载,比如中国知网等。

[1]ROVITHAKIS G A Stable adaptive neuro-control design via Lyapunov function derivative estimation [ J ] Automatica, 2001 37 (8):1213- [2]王源,胡寿松,吴庆宪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自组织模糊CMAC神经网络重构跟踪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3,20(1):70-(WANG Yuan, HU Shousong, WU Q Adaptive reconfigurable tracking control of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based on self-organizing fuzzy CMAC neural networks [ J ]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2003,20(1 ) :70 - )[3]LEWIS F L, YESILDIREK A, LIU K Multilayer neural net robot controller:structure and stability proofs [ J] 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1996,7(2) :388 - [4]金波,俞亚新一种自适应CMAC神经元网络控制器及其在水轮调速器中的应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19(6):905-( JIN Bo, YU Y Adaptive CMAC controller for hydraulic turbine speed governor [ J ]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2002, 19 (6):905 - )[5]CHEN F C, KHALIL H K Adaptive control of nonlinear systems using neural networks [J] Int J Control, 1992,55(6): 1299 - [6]牛玉刚,邹云,杨成梧基于神经网络的一类非线性系统自适应跟踪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1,18(3):461-( NIU Yugang, ZOU Yun, YANG C Neural network-based adaptive tracking control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 J]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 2001,18 ( 3 ): 461 - )[7]李翔,陈增强,袁著祉非最小相位非线性系统的简单递归神经网络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1,18(3):456-(LI Xiang,CHEN Zengqiang, YUAN Z Simple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control for non-minimum phase nonlinear system [ J ] Control Theory &Application ,2001,18(3) :456 - )[8]CHEN S, BILLINGS S A, GRANT P M Recursive hybrid algorithm for nonlinear system identification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J] Int J Control, 1992,55(5): 1050 - [9]BROWN M, HARRIS C J Neurofuzzy Adaptive Modeling and Control [M]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imited,[10]LIN C T, LEE G C S Neural Fuzzy Systems-A Neuro-fuzzy Synergism to Intelligent Systems [M]New York: Prentice Hall I ,A Simon & Schuster Company, [11]GE S S, LEE T H, HARRIS C J Adaptive Neural Network Control of Robotic Manipulators [ M]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12]孙富春,孙增圻,张钹机械手神经网络稳定自适应控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SUN Fuchun, SUN Zengqi, ZHANG B Theory and Approaches for Stable Adaptive Control of Robotic Manipulators Using Neural Networks [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3]WIDROW B The original adaptive neural net broom-balancer[ C ]//Proc of IEEE Int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 Piscataway,NJ:IEEE Press, 1987:351 - [14]ALBUS J SNew approach to manipulator control:the 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 (CMAC) [ J] J of Dynamics Systems,Measurement and Control, 1975,97 ( 3 ): 220 - [15]HOPFIELD J J, TANK D W Computing with neural circuits: A model [ J] Science, 1986,233:625 - [16]RUMELHART D E, MCCLELLAND J L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 Explorations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gnition [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7]WANG Jeen-Shing, LEE G C S Self-adaptive recurrent neuro-fuzzy control of a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 J ] IEEE Tra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2003,19 ( 2 ): 283 - [18]DIAO Yixin, PASSINO K M Adaptive neural/fuzzy control for interpolated nonlinear systems [ J ] 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2002,10(5) :582 - [19]达飞鹏,宋文忠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滑模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0:17(1):128-(DA Feipeng,SONG W Sliding mode control based on the fuzzy neural networks [ J ]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2000,17(1):128- )[20]DENG Hui, SUN Fuchun, SUN Z Observer-based adaptive controller design of flexible manipulators using time-delay neurofuzzy networks [J] J of Intelligent and Robotic Systems,2002,34(34) :453 - [21]LIU Huaping, SUN Fuchun, HE Kezhong, et Controller design and stability analysis for fuzzy singularly perturbed systems [ J]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03,29(4) :494 - [22]胡寿松,周川,胡维礼基神经网络的模型跟随鲁棒自适应控制[J]自动化学报,2000,26(5):623-(HU Shousong, ZHOU Chuan, HU W Model-following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based on neural networks [ J ]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00,26(5) :623 - )[23]PARTRICIA Melin, OSCAR C Intelligent adaptive control of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with a hybrid neuro-fuzzy-genetic approach [C]//Proc of IEEE Int Conf on Systems, Man, and C Piscataway,NJ: IEEE Press, 2001:1508 - [24]LEE Ching-hung,LIN Yu-hing,LAI Wei- Systems identification using type-2 fuzzy neural network (type-2 FNN) systems [C]//Proc of 2003 IEEE Int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in Robotics and A Piscataway, NJ: IEEE Press, 2003:1264 -[25]PARTRICIA M, OSCAR C A new method for adaptive model-based control of nonlinear plants using type-2 fuzzy logic and neural networks [C]//Proc of IEEE Int Conf on Fuzzy S Piscataway,NJ: IEEE Press, 2003: 420 - [26]MENDELAND J M, BOB John R I Type-2 fuzzy sets made simple [J] 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2002,10(2): 117 - [27]Ezhov A A, Khromov A G, Berman G P Analog quantum neuron for functions approximation [ C ]//Proc of Int Joint Conf on Neural N Piscataway,NJ: IEEE Press, 2001,2:1577 - [28]SANNER R M, SLOTINE J J E Stable adaptive control and recursive identification using radial Gaussian networks [ C ]//Proc of IEEE Conf on Decision and C Piscataway, NJ: IEEE Press,1991:2116-[29]POLYCARPOU M M, IOANNOU P S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nonlinear systems using neural network models: design and stability analysis EE-Report 91 - 09 - 01 [ R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Southem California, [30]SANCHEZ E N, BERNAL M A Adaptive recurrent neural control for nonlinear system tracking [ J ] IEEE Trans on Systems, Man,and Cybernetics, Part B: Cybernetics, 2000,30( 6 ): 886 - [31]SUN Fuchun, LI HanXiong, LI L Robot discrete adaptive control based on dynamic inversion using dynamical neural networks [ J ]Automatica, 2002,38 ( 11 ): 1977 - [32]SANNER R M, SLOTINE J J E Structurally dynamic wavelet networks for the adaptive control of uncertain robotic systems [ C ]//Proc of the 34 th IEEE Conf on Decision and C Piscataway,NJ: IEEE Press, 1995: 2460 - [33]POLYCARPOU M M Stable adaptive neural control scheme for nonlinear systems [ J] 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 1996,41(3) :447 - [34]SUN Fuchun, SUN Zengqi, WOO P Neural network-based adaptive controller design of robot manipulators with an observer [ J] 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2001,12( 1 ) :54 - [35]NARENDRA K S, PARTHASARATHY K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dynamical systems using neural networks [ J ] 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1990,1(1) :4 - [36]ROVITHAKIS G A Tracking control of multi - input affine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with unknown nonlinearities using dynamical neural networks [ J] IEEE Tra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Part B: Cybernetics, 1999,29(2): 179 - [37]GE S S, LI G Y, LEE T H Adaptive NN control for a class of strictfeedback discrete-time nonlinear systems [ J ] Automatica, 2003,39(5) :807 - [38]JAGANNATHAN S, LEWIS F L Multilayer discrete-time neural-net controller with guaranteed performance [ J ] 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1996,7 ( 1 ): 107 - [39]SUN Fuchun, SUN Zengqi, WOO Pengyan, Stable neural networkbased adaptive control for sampled-data nonlinear systems [ J] 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1998,9(5) :956 - [40]CHENG C M, REES N W Stability analysis of fuzzy multivariable systems: vector Lyapunov function approach [ J] IEE Proceeding of Control Theory, 1997,144(5) :403 - [41]SUN Fuchun, SUN Zengqi, FENG G An adaptive fuzzy controller based on sliding mode for robot manipulators [ J ] IEEE Tra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 Cybernetics,1999,29(5) :661 - [42]TANAKA K, WANG H O Fuzzy Control Systems Design and Analysis-A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Approach [M]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 ,[43]TANIGUCHI T, TANAKA K, WANG H O Fuzzy descriptor systems and nonlinear model following control [ J ] 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 2000,8 (4): 442 - [44]WU S J, LIN C T Optimal fuzzy controller design: local concept [J] 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2000,8(2): 171 - [45]WU S J, LIN C T Discrete-time optimal fuzzy controller design:global concept approach [ J] 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 2002,10(1) :21 - [46]CAO S G, REES N W, FENG G H∞ control of uncertain fuzzy continuous - time systems [ J ] Fuzzy Sets and Systems, 2000,115 (2):171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