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黑龙江教育杂志社社长名单

发布时间:

黑龙江教育杂志社社长名单

刊名: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Heilongjiang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Appraisal)主办: 黑龙江大学周期: 月刊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2-4107CN: 23-1064/G4邮发代号: 14-329

科技信息杂志社 黑龙江科技信息杂志社 黑龙江科技信息杂志社 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 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 北方音乐杂志社 哈尔滨市文艺杂志社 《新青年》杂志社 《家庭生活指南》杂志社 哈尔滨文艺杂志社 中共哈尔滨市委学理论杂志社 家庭生活指南杂志社 《肉品卫生》杂志社 奋斗杂志社 《妇女之友》杂志社 黑龙江教育杂志社 生活月刊杂志社 北方人杂志社 当代歌坛杂志社 黑龙江省教育杂志社 煤矿机械杂志社 哈尔滨市委学理论杂志社 哈尔滨东北饲料信息杂志社

这是尙清艺术研究院管理的这个杂志社,耕夫和王中华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社长和副社长根本就没有变过,不要把自己的无知当知识来诋毁别人,真让人无语。

黑龙江教育杂志社副社长名单

尊敬的百度用户您好!       欢迎使用百度知道!很高兴为您解答!              左岩 梁宏达 魏巍 吉雪萍 叶文 马东 张政  杨锐 梁艳 阚丽君 孙靖涵 轶男 刘栋栋 刘奕呈  翊菲 翟树杰 赵韦至 张宇东 赵珈琪 乔大韦 费婕 闵百惠 姚文倩 嘉忠 杜歆越 敬一丹 刘婧 肥妈 夏阳 刘天尧 宫柏超 于洋 黄子腾 王牧笛 王楠 邸亮 隋阳(有的是出生于黑龙江)               简单介绍三个:       梁宏达,人称“老梁”,著名媒体评论人、出版人,中国大陆唯一一个电视评论员,以观点独到、语言犀利著称。自幼学习京韵大鼓、评书、相声等多种曲艺形式,在节目中用其极富个性魅力的语言,点评生活、时事、人物和体育事件,为观众抽丝剥茧、去伪存真,还原事件背后的事实真相,使人在获得理性判断与思考的同时感受来自“老梁”的独特风韵。著有《梁宏达 体育评书》《老梁观世界》等十余部图书,其中多部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海外市场,深受外国读者喜爱。        叶文,原籍黑龙江省鹤岗市。2000年10月至今,在黑龙江都市女性频率担任主持人。曾编辑主持过《女性娱乐报道》,和双语节目《超越梦想》,《玫瑰风景线》,《女性完全关注》等节目。2003年9月至今,担任《新大学时代》及《有话好好说》节目的编辑与主持人。 主持风格清新自然,个性张扬,受到众多听众的喜爱。另有清代同名女性画家。        敬一丹:1955年4月27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主持人。曾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并多次荣获“金话筒”奖。现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   本解答由【谢小夫】友情提供!若有不足之处望谅解,希望本次解答对您有帮助!望您能及时【采纳】,在此表示谢谢!有缘下次再见!!!!——————————————————————————————————————————        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问题,服务广大网民。【百度知道顾问团】 现招募知道名人、达人、热心知友。朋友,你有问题?找百度知道顾问团啊!点击连接,直接提问!感谢大家对【百度知道顾问团】%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9%A1%BE%E9%97%AE%E5%9B%A2   的支持与关注,祝大家天天快乐。

黑龙江有很多一个电视台哦,具体是哪一个呢?

李捷,求是杂志社社长。1955年2月生,山东平阴人,汉族,研究生学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9年12月入伍。1979年2月至1983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一分校历史系学习。1983年3月至1983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历史系教员。1983年9月至1986年8月,中央党校理论部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年8月至1987年4月,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历史系教员。1987年4月起先后任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研究人员、毛泽东研究组生平小组副小组长、第一编研部毛泽东研究二处副处长、第一编研部主任助理、第一编研部副主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第一编研部副主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兼第一编研部主任。2004年10月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2012年3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党组书记。2014年4月,任求是杂志社社长。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黑龙江教育杂志社社长

1、1986年9月获全国初中语文教材教法研讨大奖赛二等奖/主办单位:《语文导报》编辑部2、1987年10月获“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征文比赛指导教师三等奖/主办单位:《学语文》编辑部3、1990年10月《论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合作)获福州市论文评选二等奖/主办单位:福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4、1990年12月《论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合作)获福建省论文评选三等奖/主办单位:福建省语文教学学会5、1990年12月《导之以路 授之以法》获全国中学语文教师作文指导论文大赛二等奖/主办单位:中南中学教学研究会 6、1991年12月《浅谈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获福州市论文评选二等奖/主办单位:福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7、1993年5月《实用体作文试题设计》获全国语文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主办单位:《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8、1993年6月获福建第三届勤奋杯“情与理”征文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主办单位:《中学生语文报》编辑部9、1993年7月《浅谈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获全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评选三等奖/主办单位:中国写作学会10、1994年1月《浅谈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获第二届全国中学作文教学研究论文评选二等奖/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写作学会11、1994年7月《供料议论文写作》获第三届全国中学教育写作学术研讨会专著一等奖/主办单位:中国中学写作丛书编委会12、1994年5月《向灵感思维宣战》获第一届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优秀奖/主办单位: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组织委员会13、1995年1月被评为《语文周报》优秀作者/主办单位:《语文周报》编辑部14、1995年12月《真正管用的还是辩证法》获全国“红烛辉煌丛书”征文一等奖/主办单位:红烛辉煌丛书编委会15、1996年2月《开发学生的灵感思维》获中国写作报1995年度优秀论文奖/主办单位:《中国写作报》编辑部16、1997年4月获第四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指导三等奖/主办单位: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组织委员会17、1998年7月个人专著《作文指向成功》获读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一等奖/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18、2000年7月《高考作文创新启示录》获新时期教育改革论文比赛三等奖/主办单位:师魂新时期教育改革论文选评委会19、2000年7月《要科学运用“说课”形式》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征文评选二等奖/主办单位:面向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回顾与展望征文组委会20、2001年4月《立论创新贵有方》获首届“作文新导法”征文比赛二等奖/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报》编辑部21、2002年4月《要科学运用“说课”形式》获首届全国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22、2003年11月《“新概念作文大赛”展示“旧概念作文教学”成果》获“首届全国教育创新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23、2004年10月《对2003年两篇高考作文评价的思考》获中国教育学会统计与测量分会考试专业委员会论文评选三等奖24、2004年10月《新课程语文评价改革尝试》(合作)获中国教育学会统计与测量分会考试专业委员会论文评选二等奖25、2005年11月《新课程语文评价改革尝试》(合作)获苏教版国标本初中语文教材研讨会论文评比三等奖26、2006年12月“高考作文天网”(合作)获福建省电化教育馆举办的第四届福建省“新理念、新资源、新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优联评活动课件类二等奖27、2009年9月《乙平与作文》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举办的2009影响教师成长百部科研论著荐评活动三等奖一、1984年评为福州市先进班主任二、1988年评为黑龙江教育杂志社优秀通讯员三、1989年评为黑龙江教育杂志社优秀通讯员四、1989年评为“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会”优秀研究员五、1994年评为《语文周报》优秀作者六、2002年评为福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七、2005年评为福州市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先进个人八、2007年评为连江县首届十大明星教师

211论文中心有上211论文中心

黑龙江教育杂志社副社长

省级刊物有《黑龙江教育》,可以发表文史类、理工类、教育类论文。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黑龙江教育杂志社 编辑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编辑部 主 编: 倪军仓 主 任: 王丽华 地 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5号 邮政编码: 150080 电 话: 0451-86658919 传 真: 0451-55967076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本刊根据业务分工范围,坚持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的办刊宗旨。创刊近二十年来多以刊发这类稿件为主。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编辑单位: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211论文中心有上211论文中心

黑龙江教育杂志社社长是谁

探访格言人 ——《格言》杂志社副总编李彤访谈录□ 本刊记者 韩 阳记 者:《格言》作为异军突起的新秀,创造了值得关注的“《格言》现象”,您能介绍一下《格言》的基本情况吗?李 彤:《格言》杂志是黑龙江省出版总社主管主办、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期刊,创刊于2003年12月,创刊号发行量仅3万册。发行量在总第5期、总第11期、总第14期、总第18期分别突破了10万、20万、30万、40万大关,目前正向50万目标冲击。《格言》以期平均增长量2万多册的速度逐期递增,最高一期期增长量为8万册。记 者:作为《格言》的出版人,您认为《格言》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李 彤:我并不认为《格言》已经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只能说是初战告捷。在文摘类期刊中,只有《读者》《青年文摘》这样发行量过百万,逼近千万的名刊、大刊才能称得上成功者,《格言》目前仅仅在同类期刊的第二方阵中名列前茅而已。但是《格言》能在强手如林的文摘期刊市场上迅速崛起,必有其内在原因。比如我们在内容定位的精准上,在读者定位的细分上,在印装形式的创新上,在发行模式的探索上,在用人机制的灵活上都作了一定努力。总之,《格言》切入市场之初便采取了一种差异化的竞争思路,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然而,我认为《格言》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本质的还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优秀的“格言人”团队。记 者:作为社办期刊,《格言》在组织结构、人员管理方向,您能介绍一下吗?李 彤:《格言》在团队的组建、理念的培塑和机制的整合上,离不开主管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出版总社领导及黑龙江教育出版社领导的正确决策和大力支持,这为《格言》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品牌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此基础上,我们采取了一种新型的用人机制,并着手全力打造优秀的团队精神。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理念。出版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这个人才竞争绝不是个体人才的竞争,单个的人才可能被收购、可能流失掉,而团队精神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精诚合作才是走向成功的根本保障。“格言人”团队拥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能用最理想的状态解决所遇到的任何问题和困难。记 者:您在打造团队精神中有哪些具体的做法呢?李 彤:《格言》内部树立了人人都可能成才、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鼓励。比如,我们实施的“定岗、定职能、不定人”的总体思路,每名编辑经过努力都有机会成为版块主编、主任编辑、执行主编。这种机制,对于培养一支充满自主意识与创新意识的精英团队至关重要。再比如我们的团队学习,集体创新的模式。每次编前会、编后会都是固定的集体学习、碰撞、交流的时间,不定期的编辑会议又随时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可以说我们的每一项策划,每一个标题,每一句导语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某个人个人意志的体现。为了一个选题大家可以争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不拿出有说服力的理由,甭想让反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观点。我常说的一句话是,任何方案都是不辩不明,愈辩愈明,正是在这种激烈的交锋中,团队成员的思维能力、策划能力不断提高,思想的深度、思维的广度不断得以升华。记 者:我想《格言》一定还有一套严密的人才激励机制吧。李 彤:是的,任何规范的出版单位都会制定出相应的激励机制。《格言》在人才的评价、使用、激励上也有一套固定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团队成员有干头、有劲头、有甜头、有奔头。记 者:您对《格言》团队的总体评价如何呢?李 彤:我认为,目前《格言》的团队,无论从策划能力、编辑能力、文字创作能力上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均属上乘,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精明强干、富有激情的团队,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我们的目标是把“格言人”从优秀团队打造成杰出团队,面对这一目标,我深感任重而道远。

郭庭平(乙平),1948年10月出生,福建连江县人。1964年上山插队的老知青,1978年参加高考的幸运儿,1980年登上教坛的耕耘者。1988年评为中学一级语文教师,1994年晋升为高级教师。曾在连江三中、连江一中任教,后为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现已退休。一郭老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教学成绩突出,深得学校、家长、社会的认可。他担任连江—中语文教研组长,任教班级的高考语文成绩居同类学校前列。1999年他的学生陈希考入清华大学,高考语文成绩878分(标准分)。他以提高语文素质、培养思维能力为教学核心,同时抓好强化训练。课堂教学自创记叙文结构图解法、小说以写促读法、议论文句群剖析法、文言文质疑讲解法等教学方法,板书提纲挈领,教读思路灵活,语言节奏疾徐有节,追求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形象性,打破呆板的教学程式,教学效果显著。郭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既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又致力于写作灵感的引发,努力开拓学生思路,积极传授写作思维操作方法,把写作尖子的培养和群体写作水平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公开发表习作200多篇,其中最突出的是孙晓岚同学,她在高中三年发表习作24篇,1993年被上海《语文学习》列为“中学生作文典型个例”,当年在高考中写出优秀作文《仲夏夜,知了为谁而歌》(见《语文报》),1995年她的习作《我的特殊兴趣》被收入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写作与说话》 (第四册)。他的开门弟子周鸣枝创作长篇纪实小说《人潮蛇的背影》(30万字),已在2005年5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郭老师注重开展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1996年9月组织全校学生参加第四届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获组织奖;获奖作文为—等奖2名,三等奖18名,优秀奖41名;编印《中华第四届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作文选》《中华第四届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文选》。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他先后主办了“春萌”、“春原”、“春榕”等三个文学社及其文学刊物,并自费编印学生习作《稗草集》和《陈希作文选》。任教期间,他指导学生参加县级以上各类语文比赛活动,获奖达23人次。他的语文教学观:教能活教,学使乐学,教学有成。二郭老师到进修校后,担任语文教研员,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先进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教学实践,把语文课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2003年秋,连江县初中开始启动新课程改革,他全力以赴传播新的教学理念,为教学改革鸣锣开道。他经常为师生开讲座,解读新教材,宣传新课标,指导先进的语文教法学法,力求从根本上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与此同时,他把课改的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上,为广大语文教师解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疑惑。他认为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于是不断深入课堂听课,中肯地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鼓励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整理点评了十几篇优秀课堂教学实录,在“课改动态”、“连江教育网”发表(后收入《语文教研鸿爪集》),为语文教学提供范例。其中薛炳钦老师的《课堂实录:话题作文多角度立意训练》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李航凤老师的《〈凡尔赛宫〉课堂教学实录》发表在《福州课改》。郭老师倾心培养青年语文教师,他们已经形成比较过硬的教学骨干力量,在教学教研中发挥重大的作用。郑云如、刘绍华老师参加福州市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郑云如老师还代表我省参加全国语文教学大赛并获二等奖,两次接受福建电视台“新闻启示录”专访。 郑云如老师现为连江一中语文教师,福州市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获得“十大感动连江教师”、“全国优秀中学语文教师”等荣誉称号,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等。滕忠高老师参加福州市初三语文教师说课比赛获二等奖,论文《中考语文命题新走势》获“教研杯”全国论文大赛一等奖,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现为琯头中学副校长。叶功鹏老师获福建省教学论文比赛二等奖,主编《高中语文读本》丛书和《文言文译注与鉴赏》,参编《一方水土》《中考语文阅读专题训练》等书,参加2006年福州市中考语文命题受到好评,现为连江县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周志腾老师曾任树德学校高中语文组长,现任连江县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参编《高考作文名师预测与精批》等6本书,被聘为搜狐网教育频道高考作文辅导专家,参加“乙平高考作文在线”的作文点评工作,深受好评。陈济贤老师曾任连江五中语文组长,现任连江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参编《高考满分作文大揭秘》等书,获福建省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指导黄峰老师进行初中生自改作文实验和语文评价改革试验,撰写论文《新课程语文评价改革尝试》,发表在《福州课改》和福州市教育学院网,还获得中国教育学会统计与测量分会考试专业委员会论文评选二等奖、苏教版国标本初中语文教材研讨会论文评比三等奖。指导青年教师编写教学设计,谢惠燕老师的《皇帝新装》和张国钦老师的《诵读欣赏·古诗四首》,收入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案·七年级上册》。组织青年教师编撰《初中现代文阅读大操练》《中考语文阅读专题训练》《高考满分作文大揭秘》等书,努力提高他们的教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郭老师经常应邀到学校指导语文教学和中考高考作文备考,先后举行近30场讲座,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2002年5月,创建语文网站“陈第公园”(后改版为“乙平语文在线”);2004年2月,又创建第二个网站“高考作文天网”,为语文教与学做出无私奉献。三郭老师在教学教研之余笔耕不辍,成果丰硕。从1985年起先后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报》等刊物发表文章200余篇,共20多篇次论文获奖。1986年获全国初中语文教材教法研讨大奖赛二等奖,1990年《导之以路 授之以法》获全国中学语文教师作文指导论文大赛二等奖,1993年《实用体作文试题设计》获全国语文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1994年《浅谈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获第二届全国中学作文教学研究论文评选二等奖,1995年《真正管用的还是辩证法》获全国“红烛辉煌丛书”征文一等奖,2001年《立论创新贵有方》获首届全国“作文新导法”征文比赛二等奖,2002年《要科学运用“说课”形式》获首届全国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2003年《“新概念作文大赛”展示了“旧概念作文教学”的成果》获“首届全国教育创新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郭老师出版个人专著12本,包括《供料议论文写作》《作文指向成功》《议论文创优导写》《作文“三精屋”》《点击高考话题作文》《作文指导荟萃》《高考作文乙平在线指导》《名师乙平作文在线点评》《乙平与作文》《名乙平博客点评作文》以及论文集《中学语文散论》《语文教研鸿爪集》等。其中《供料议论文写作》于1994年获第三届全国中学教育写作学术研讨会专著一等奖,《作文指向成功》于1998年获读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等奖,《乙平与作文》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举办的2009影响教师成长百部科研论著荐评活动中获三等奖。与人合著《语文选择题解题指要》《作文巧妙构思80例》两书。主编《中考作文成功探源》《历届高考优秀作文成功探源》《中考作文指导与变题点拨》《二十年高考作文精讲》《高考满分作文大揭秘》《记叙文创优导写》《考场作文创优导写》《语文知识解题技法》《高考古诗赏析题型百题解说》《初中现代文阅读大操练》《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高考作文名师预测与精批》等12本书,还参加《中国学生作文年鉴》《初中作文教程》等64本书的编写工作。还值得一提是,郭老师在2006年参加连江县乡土教材的编写工作,担任《一方水土》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礼仪常规》的执行副主编,为本县的乡土教材建设作出贡献。四郭老师长期从事作文教学研究,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在省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中根据小小说《鞋》设计的作文题被收入国家统编语文教材(高四册),他还在第544期《语文报》推出这道作文题的习作专版,总标题为《赤橙黄绿青蓝紫》。小记者活动设计《嫩笔谱写校园新诗》被收入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发展项目JGl23改革课题研究成果《语文教学能力训练》,该书供高等师范学院中文专业与教法学科教材配套使用。1999年主编的《二十年高考作文精讲》被湖南儿童图书馆列为推荐书目。参加山西教育出版社《初中作文教程》的编写工作,撰写第25—31节近5万字的书稿。连续7年参加福建省《高考“3+x”科目设置改革用书·语文》(后为《福建省高考自主命题复习纲要·语文》)的编写工作,负责撰写“第五章·写作”8万字左右,该书曾经福建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通过试用,作为2001—2002学年度福建省高考复习教材。2005年评改广东考生梁文的高考作文《纪念父亲》,后被收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写的《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1989年他受聘为《作文成功之路》杂志特约编辑,先后为该刊编辑了“巧妙构思方法示例”等5个专栏的稿件,受到读者的好评。2000年被《学习方法报》特聘为高—语文版面主持教师,第22期发表一个专版。2001年受聘为北京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中国名师教育网”语文高考网上辅导教师。2005年3月与搜狐网联袂推出高考作文专栏,并创办“乙平作文在线”,在网上为全国各地参加高考的学生评改作文,许多网站纷纷转载,在互联网引起很大反响。2005年 12月受聘为搜狐网教育频道首席高考作文辅导专家,率名师团在“乙平高考作文在线”为2006年考生点评作文。连续两年侥幸命中全国各地多道高考作文试题,如2005年全国卷III“铭记与忘却”、2006年四川卷“问”。他的《2008年社会热点备考作文点评》在网络成为热点,被搜狐教育频道和高考专栏的首页同时转载,并且命中当年的全国卷Ⅰ高考作文试题。郭老师1984年评为福州市先进班主任,2002年评为福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005年评为福州市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先进个人。2007年评为连江县首届十大明星教师。1988年、1989年连续评为黑龙江教育杂志社优秀通讯员,1989年评为“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会”优秀研究员,1994年评为《语文周报》优秀作者。已被收录《中国教育专家名典》、《中国百科学者传略》等十几部书典。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