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关于养猪的论文2000字

发布时间:

关于养猪的论文2000字

猪群的健康管理 养猪业市场行情的轮回波动,总是让养猪人几多欢喜几多愁。但这是正常规律,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以后也将循环往复下去。生产水平低下、猪病接连不断,才是养猪业的真止灾难,才是让养猪人承受痛苦的根本原因!就拿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肥育猪数来说,全国平均不到千头,可见有相当数量的猪场是赚不到钱的! 市场行情的跌宕起伏,固然影响着养猪效益;把猪养好实现每头猪的效益最大化,才是养猪人最应该关注的焦点。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猪群的健康管理,才能实现猪群的健康、高产、高效。1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 猪群的健康管理是山人来执行的,员工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执行的结果。 首先,要对猪有一颗爱心。要热爱养猪事业,应该以轻松卞俞决的心情投入养猪工作。“要我干”与“我要干”,所得到的结果将是大相径庭的!要设身处地为猪群着想,要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猪群。对小猪,要给予孩子般的呵护;对怀孕母猪,要给予孕妇般的呵护;对哺乳母猪,要给予产妇般的呵护;对公猪,要给予贵宾般的呵护。只有这样,猪群才能源源不断地为我们创造则富。如果仅仅把猪当成畜生来对待,漠不关心,甚至野蛮粗暴,猪群在没有适宜的环境、得不到良好的饮食、凄苦恐惧的状态下,连最起码的生存都谈不上,更何祝为我们创造则富了! 其次,员工队伍要有坚强的执行力。通俗地讲,执行力就是将一各种思想观念、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到位、落到实处的能力。有很多猪场在专家或者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猪场管理方案,但最终的结果还是问题不断。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执行有关。“目标十执行=结果”,缺乏执行力,即使有再好的方案、再止确的目标,也不可能得出好的结果。拿消毒这个环节来讲,假设规定3天消毒1次,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多个问题:消毒没消毒?用的什么消毒药?刺激性多大?浓度多大?舍温及水温多高?一天当中的什么时间消毒的?是否和疫茁接种相冲突?猪舍或猪群的卫生状祝如何?猪群反应如何?••…能否得到强有力的、止确的执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毒效果。 第三,在确保猪场生物安全的基础上,想方设法,给员工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白山的环境。猪场享有“文明监狱”的“美誉”,这似乎是降低职业风险的需要,但也成了很多养猪人的无奈。一天24小时蹲在猪场里,一年难得回家儿次,环境极脏,伙食极差,整天机械式地重复着枯燥乏味的生活和劳作。在这种“监狱”似的环境中,员工的情绪往往是低落和烦躁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员工很难表现出旺盛的工作热情,很难发挥出攻无不克的战斗力。于是,很多猪场都出现了“用工难”的尴尬局面: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难找,像样的饲养员也难找,跳槽现象频频发生。员工队伍不仅素质低,‘非常不稳定。在这种局面下,要确保猪群的健康、要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儿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不断改善员工的饮食和居住条件,以缓解员工被压抑的感觉;要改变过于严苛的管理模式,lfu代之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采用“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定期进行技术和管理培训,使员工有一种成长的白豪感;不断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从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难度;营造积极、乐观、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在种猪选育工作中,要坚持把“健康、高产”当作}几要目标,lfu不是一味地追求漂亮的体形健康,即没有特定病原体、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高产,即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平均一头母猪一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或者肥育猪的头数,是决定一个猪场盈利与否的重要指标。平均一年提供育肥猪不足14头,盈利的可能性不大;超过18头,则,损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没有健康、高产的猪群,则猪场的经营状祝是不可能达到盈5平衡线以上的! 在实际养猪生产中,却有相当多的猪场热衷于引进类似于健美运动员体形的种猪,有的甚至声称“非双肌臀”不要!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很多种猪场也不得不调整选育方向,把培育外观漂亮的猪当成首要目标。这样一来,猪的体形的确越来越漂亮了,随之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让养猪人头痛:抗应激能力差、发病率高,母猪发情不明显、配种准胎率低、产活仔数低、难产的比例大幅度提升。 必须明确:养猪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好看;要养赚钱的猪,lfu不是养好看的猪。具备和谐健康体形、能多产仔、生长快、饲料一效率高、生产更多优质猪肉的种猪,应该是育种学家、种猪场、商品猪场、屠宰)‘共同追求的目标,不应片面追求某项体形目标,走向极端,那将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3调整疾病防制观念,彻底摒弃“病来乱求医”的治疗方式,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观念 侧重于“治”的猪场,往往是漏洞百出、危机四伏的猪场,员工充当了“消防队员”的角色,为了“火火”lfu忙得焦头烂额;侧重于“防”的猪场,一般是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较高的猪场,员工能够有条不紊地从事防疫和保健工作,很少出现大的疫情;1fO侧重于“养”的猪场,则是进入了“出神入化、游刃有余”境界的猪场:员工轻松快乐,猪群悠哉游哉! 这里的“养”是广义的养,包括良好的环境控制、良好的营养供给和良好的饲养管理。 良好的环境控制。合格的养猪人必须具备很强的环境意识:没有好的环境,就不可能有好的猪群;要想养好猪,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环境。猪场大的环境应力求绿树成荫、花草遍地、没有异味、极少蚊蝇。栋舍之间应适当拉大距离,以利于通风、采光和防疫。进入办公区,应感觉不是进了猪场,lfi!是进了修身养性的庄园。猪舍小的环境应力争达到“干、净、暖、通风”4项标准。“干”指干燥,潮湿的环境不利于任何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净”指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污染物;“暖”指舍内温度适宜,冬天不寒冷、夏天不炎热;“通风”指换气良好、空气新鲜,空气中有害气体、灰尘、病原微生物浓度大幅降低。 良好的营养供给。饲料一成本是应该考虑的,但不可一味追求饲料一成本的降低,因为低的营养水平往往导致低的养殖水平。除了蛋白质、能量等应满足猪的营养需要外,更要确保足够的、比例均衡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供给。好的饲料一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任何“灵月一妙药”。近年来大面积流行的所谓“高热病”,在一定程度上与养猪场、户过分追求降低饲养成本有关,用便宜饲料一、便宜药物和疫茁,包括在员工使用上也优先选择月薪要求低的员工,从lfu导致猪群健康状祝差、生产水平低。 良好的饲养管理。关键是对猪要有一颗“爱心”,这点在前面已述及。善待猪群者,猪会给以丰厚的回报:产得多、活得多、长得快;lfu虐待猪群者,猪只能给以微薄的回报:产得少、活得少、长得慢,这种回报可能连成本都不够。要尽可能减少诸如转群、换料一、注射、环境突变等对猪群造成的应激,使猪群充分发挥其遗传潜能。4对关键性的疾病进行净化,可使疾病控制难度大大降低 近儿年困扰养猪业的严峻疫情当中,病原是复杂多变的。有病毒: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圆环病毒2型、流感病毒;有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放线杆菌;还有支原体、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等等。想把所有病原体都消火掉是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在全国一各地众多的疫情当中,猪瘟、蓝耳病和伪狂犬病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对猪瘟和伪狂犬病进行净化,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从2004年起,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丘惠深研究员指导下,山东省济宁原种猪场在山东省率先开展了全群猪瘟净化工作,每年两次对公猪、母猪和后备猪进行全群采样检测,至今已有5年多的时间。从2008年下半年起,济宁原种猪场又开始了猪群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尽管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议,比如有无净化的必要、采用何种方法净化、能否达到顶期目的等等,但从全场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引种客户的良好反映来看,疾病净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猪瘟净化方法:逐头活体采集扁桃体,到有条件的研究机构用荧光抗体法检测,凡抗原阳性者即为带毒猪,应坚决淘汰。净化的难度不在于技术难关,也不在于检测费用,lfi!在于巨大的淘汰成本,但这对本场和客户的长期利益都是值得的。5不要把“救死扶伤”当成养猪人的职责,应执行严酷的淘汰制度 在人医方面提倡“救死扶伤,发扬革命的人道}几义精神”,这是I}所当然的。lfi!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如果一味追求“救死扶伤”,必将造成猪病的进一步泛滥。养猪的目的是为了赚钱,lfu不是研究疾病。对疾病的研究,应该是高等院校、利一研院所的专家和教授们的工作。 热衷于研究、治疗一各种疑难杂症的猪场,不可能是高效益的猪场,反倒有可能成为一各种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乐园!吴增坚教授提出的“五不治”原则,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无法治疗的病猪不治,治疗费用高的病猪不治,费时费工的病猪不治,愈后经济价值不高的病猪不治,传染性强的病猪不治。经过一段时期的严酷淘汰,病净化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猪群的健康状祝和生产性能会明显提高。6高度重视霉菌毒素对猪群的危害 2003年前后,霉菌毒素的危害开始引起养猪业的重视。回首过去匕八年的时间,霉菌毒素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已经远远超过单独的某一种疾病。近儿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高热病”中,霉菌毒素“功不可没”。 饲料一的作用胜过一切灵月一妙药,但如果饲料一原料一发生霉变,霉菌毒素就会对猪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甚至引起猪群发病死亡。玉米、豆粕、鼓皮、鱼粉等原料一都有可能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在我国危害养殖业最}几要的是镰刀菌毒素,有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和去氧瓜萎镰菌醇(呕叶毒素),还有黄曲霉毒素、储曲霉毒素等,可引起猪群采食量下降、生长不良、泌乳力下降、发情不止常、流产、死胎等现象。霉菌毒素的免疫抑制作用,是尤其令养猪人头痛的问题!可以导致免疫效果降低甚至免疫失败,还可以造成用药无效。接种了猪瘟疫茁还照发猪瘟,接种了伪狂犬病疫茁还照发伪狂犬病,不一定是疫茁不好,也不一定是程序有问题,很可能是出现了免疫抑制。在实验室中证明很敏感的药物,应用到猪群中防治某些细菌性疾病,也有可能毫无效果。 2003年,很多玉米受到霉菌毒素污染,该年度猪群发病率明显升高;2006年,全国很多地区发生了猪的“高热病”,养猪业损失更为惨重,这在很大程度上与2005年收获的玉米受霉菌毒素污染有关。2009年9月,北方很多地区阴雨天气比较多,尤其应该警惕霉菌毒素可能造成的危害。 减轻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关键是要严把原料-采购关,宁可每斤多花儿分钱进好货,也不可贪图便宜进劣质原料一。有条件的可使用种子精选机对玉米等原料一进行精选,筛除小的霉粒及杂质。根抓霉菌毒素的污染情祝,在饲料一里面加入一定量的高效霉菌毒素处理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霉菌毒素的危害。7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疫保健程序 要因地制宜、因场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利一学的防疫保健程序,并确保落到实处。这里说的防疫保健程序,包括疫茁接种,也包括通过注射给药、饮水投药、饲料一投药等形式进行的药物保健。这些措施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强调的是,任何专家推荐的任何防疫保健程序,都不可能是“放之四海lfu皆准”的真理,必须具体情祝具体分析。在某些问题上,一直是有不同观点的,不同的专家教授之间甚至争论不休,比如:哪些疫茁应列入防疫程序、猪瘟可否做超前免疫、蓝耳病疫茁有无接种的必要、若接种蓝耳病疫茁则应选火活茁还是弱毒茁、口蹄疫的防疫效果为何常常不理想等等。 专家教授的观点要虚心学习,其他先进猪场的成功经验也要积极借鉴,这样可以使白己少走弯路。但不加分析地对防疫保健程序进行照搬照抄,将是很危险的!必须经过小群试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分析和总结,才可以确定适合白己的程序。对猪场lfi!言,稳定才是硬道理,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我国的养猪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猪的生产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母猪年提供出栏猪头数,还是各阶段猪的成活率、饲料报酬、瘦肉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随着国外猪种的引入,国内各种猪场种猪之间的频繁调动,猪病越来越复杂,大部分猪病由原来的单一病原转变为多因子协同作用,给我国的养猪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养猪生产者事业的发展,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猪场的综合防疫体系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消毒、疫苗免疫、环境控制、猪群保健、药物预防等。“防疫是生产的第一生命线”、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养并举是养猪场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些看法。 一、消毒 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猪场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消毒 工作来达到杀灭和抑制其传播的效果。但是,猪场工作人员在实施消毒的过程中往往会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1、消毒药浓度越大越好 任何消毒药浓度的配比,都具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正常情况下,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正常的浓度配比就足以杀灭和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如果消毒药的浓度过大,一方面造成消毒药的浪费,增加饲养成本;另一方面很容易导致猪的皮肤、粘膜、呼吸道的损伤,同时也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害。 2、消毒药的浓度配比不准确 在生产过程中,在对消毒液的配制过程中不采取称量或使用有固定容积的容器,往往凭感觉,这样配制出来的消毒液的浓度不高即低,浓度低起不到消毒效果,浓度高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同时也容易造成对猪只和操作人员的伤害。 3、消毒不到位、不彻底 猪场工作人员在消毒过程中,往往出现走捷径的现象,如消毒速度过快、喷洒不均匀、不采取喷雾的方式等,这样,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很容易留有死角,不能很好的起到消毒的作用。 4、消毒不同步 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应尽可能在大致固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否则,病原菌就有可能扩散或传播,给猪场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5、对人流、物流、车流的消毒不到位 对于规模化养猪场来讲,一般都采用封闭式的管理制度,但是现实决定又不可能完全彻底的封闭,必须要与人流、物流、车流不同程度的接触,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到位,是养猪场最大的安全隐患。 6、消毒池利用不充分 任何一个养猪场都设置车辆消毒池和员工消毒脚池,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大的漏洞,如消毒池消毒药的浓度不够、不定期更换消毒液、消毒池消毒液不干净、员工不走消毒池等;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杜绝,猪场出现疫情是必然的。 二、疫苗免疫 对猪场不同猪群的猪只进行不同的疫苗接种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基础,给猪只接种疫苗,可以有针对性的净化猪场的疾病和抑制猪场疾病的发生。但是,在猪场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误区。 1、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须以当地疫情的发展规律和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为依据,不能固定的套用某个地区或某个猪场的免疫程序。如果猪群的免疫程序制定的不科学、不合理,一方面使猪场的某种疾病漏防,另一方面可能引发其它的疾病,导致猪场出现疫情,给猪场的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疫苗质量不过关 猪场给猪群接种疫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猪场的命运。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疫苗很多,同一个种类的疫苗就有多个生产厂家,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如果购买方稍有不慎,就会给猪场带来致命的打击。所以,猪场在选择疫苗时必须谨慎,应选择信誉度高、知名厂家生产的疫苗。 3、疫苗运输、保存不科学 由于不同猪场的基础设施有差别,在疫苗的采购、保存过程中不规范,造成疫苗质量的下降或失效。如果使用这种疫苗,对猪群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甚至出现疫情。 4、在疫苗免疫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猪场应根据已制定的免疫程序,由专人按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免疫注射。但是,由于猪场的监督力度不够或技术人员责任性不强,在操作中往往出现类似情况:疫苗的领取没有做详细的记录;没有按说明进行严格的稀释或在稀释过程中受消毒液污染;针头大小、长度不合适;疫苗没有防日晒、高温,稀释后在2小时内用完;疫苗在使用前或每次吸苗前没有充分的摇匀;注射时没有做好皮肤消毒,注射深度没保证,注射位置不正确,接种剂量不够,疫苗流出后没有立即用沾有消毒液的棉球檫拭、消毒。出现打飞针、不是头头免疫、不是一猪一个针头;病猪、瘦弱猪同步免疫等情况,势必导致免疫失败结果的出现。 三、引种与隔离不当 猪场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但是,由于原有猪群的生产力下降或老龄化,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需要不定时的更换猪的品种。如果对新引进的猪隔离措施不当,会对原有猪群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引进种猪时,要安排适当的圈舍,与其它猪隔离饲养15-30天,并随时观察其健康状况。在隔离期内未发生任何疾病,方可混群饲养。 四、病死猪及胎衣的处理不当 集约化猪场应有病死猪及胎衣处理的专门场所,对病死猪只进行焚烧或深埋,也可在粪场附近设置一沉尸井,将病死或剖解猪只及胎衣进行无害化处理。一般情况下,对病死或剖解猪只及母猪产后的胎衣应立即无害化处理,否则,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影响其它正常猪群的健康生长。 五、疫病检测不及时 在集约化养猪条件下,应进行经常性的疫病检测工作,以便对场内疫病情况、免疫质量、疫病净化水平进行监控,同时也为本场的防疫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尤其本地区、本季节爆发和流行严重的传染病更应该加强检测,以便作出及时反应。同时,对场内使用的疫苗、消毒剂的质量也要进行检测,以保证确实有效。如不能及时的做好以上工作,就不可能准确和深入的了解猪场疾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就不可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影响猪群健康的生长发育。 六、疫病发生时没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 猪场如遇到或怀疑是传染病发生时,必须及时隔离,尽早诊断,病因不明或不能确诊时,应将病料送有关部门紧急检验。如确诊为传染病时,应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对全场进行封锁和消毒。全场猪群进行检疫,病猪隔离治疗或屠宰、焚烧。健康猪只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或药物治疗,并对被污染的场地、用具、环境及其它污染物进行彻底消毒。反之,则容易延误最佳防治和治疗时机,造成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给猪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七、在疫病防治方面主次不分 猪场的防疫工作,要结合本地和本场的实际情况,分清主次,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危害性强、发病频率高的疫病,根据其流行特点、发病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反之,一方面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起不到对疫病的防治效果。 八、防疫措施不完善 传统的养猪防疫似乎仅仅是兽医份内的工作,而且是季节性的。集约化猪场的防疫则是全方位的、常年的。除常规的消毒、免疫、治疗外,还需要加强管理,保证营养平衡,优化场区和畜舍环境。猪场内的诸多因素都和防疫效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集约化猪场的防疫措施要形成配套的体系。 九、不重视猪群的保健 猪场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在消毒和疫苗免疫方面投入很大的精力,这当然是猪场防疫不可缺少和关键的步骤。但是,对猪群的保健,也是猪场防疫不可缺少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对猪群进行保健,需要投入很大的财力,会增加猪只的饲养成本,但是可以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提高猪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猪场发生疫情的风险。 十、对猪场整体环境的治理不重视 猪场的环境卫生体系是以传统的防疫保健为基础,以猪的生物学特性为根据。要求规模养猪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完善猪场内外布局和猪舍内部的工艺设计等一系列措施,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的环境。定期的对猪体内外进行驱虫和杀灭蚊蝇和老鼠,消灭疾病的传播媒介,减少猪只疾病发生的机会。定期清除杂草和填埋阴沟,消灭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地。经常保持猪舍内空气新鲜、干燥、温度适宜、干净卫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 对猪场周围和场区空闲地进行植树种草(包括蔬菜、花草、灌木等)绿化环境,对改善小气候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要求猪场内的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每幢猪舍之间都要栽种速生、高大的落叶树(如水杉、白杨树等),场区内的空闲地都要遍种蔬菜、花草和灌木。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在场区外围种植5~10 m宽的防风林。 猪舍若能置于这样的环境中,带来的好处是:在寒冷的冬季可使场内的风速降低70%~80%;又能使炎热的夏季气温下降10%~20%;还可将场内空气中有毒、有害的气体减少25%;臭气减少50%;尘埃减少30%~50%;空气中的细菌数减少 20%~80%。 生活在这样一个绿化美化环境中,不仅能使长期在猪场工作的人员感到心旷神情,也能使终生关在笼舍内的猪感受到清晨闻啼鸟,夜听虫蛙鸣,阵阵青草香,飓飓风雨声,仿佛又回归到大自然。 所以猪场整体环境的治理是猪场安全防疫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养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防疫体系内的众多环节必须环环相扣、节节相连、步步到位,才能充分发挥综合防疫体系的作用,保障猪场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可以吗?

关于猪病的论文免费2000字

我国的养猪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猪的生产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无论是母猪年提供出栏猪头数,还是各阶段猪的成活率、饲料报酬、瘦肉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随着国外猪种的引入,国内各种猪场种猪之间的频繁调动,猪病越来越复杂,大部分猪病由原来的单一病原转变为多因子协同作用,给我国的养猪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养猪生产者事业的发展,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猪场的综合防疫体系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消毒、疫苗免疫、环境控制、猪群保健、药物预防等。“防疫是生产的第一生命线”、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养并举是养猪场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些看法。 一、消毒 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猪场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消毒 工作来达到杀灭和抑制其传播的效果。但是,猪场工作人员在实施消毒的过程中往往会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1、消毒药浓度越大越好 任何消毒药浓度的配比,都具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正常情况下,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正常的浓度配比就足以杀灭和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如果消毒药的浓度过大,一方面造成消毒药的浪费,增加饲养成本;另一方面很容易导致猪的皮肤、粘膜、呼吸道的损伤,同时也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害。 2、消毒药的浓度配比不准确 在生产过程中,在对消毒液的配制过程中不采取称量或使用有固定容积的容器,往往凭感觉,这样配制出来的消毒液的浓度不高即低,浓度低起不到消毒效果,浓度高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同时也容易造成对猪只和操作人员的伤害。 3、消毒不到位、不彻底 猪场工作人员在消毒过程中,往往出现走捷径的现象,如消毒速度过快、喷洒不均匀、不采取喷雾的方式等,这样,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很容易留有死角,不能很好的起到消毒的作用。 4、消毒不同步 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应尽可能在大致固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否则,病原菌就有可能扩散或传播,给猪场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5、对人流、物流、车流的消毒不到位 对于规模化养猪场来讲,一般都采用封闭式的管理制度,但是现实决定又不可能完全彻底的封闭,必须要与人流、物流、车流不同程度的接触,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到位,是养猪场最大的安全隐患。 6、消毒池利用不充分 任何一个养猪场都设置车辆消毒池和员工消毒脚池,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大的漏洞,如消毒池消毒药的浓度不够、不定期更换消毒液、消毒池消毒液不干净、员工不走消毒池等;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杜绝,猪场出现疫情是必然的。 二、疫苗免疫 对猪场不同猪群的猪只进行不同的疫苗接种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基础,给猪只接种疫苗,可以有针对性的净化猪场的疾病和抑制猪场疾病的发生。但是,在猪场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误区。 1、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程序的制定,必须以当地疫情的发展规律和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为依据,不能固定的套用某个地区或某个猪场的免疫程序。如果猪群的免疫程序制定的不科学、不合理,一方面使猪场的某种疾病漏防,另一方面可能引发其它的疾病,导致猪场出现疫情,给猪场的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疫苗质量不过关 猪场给猪群接种疫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猪场的命运。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疫苗很多,同一个种类的疫苗就有多个生产厂家,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如果购买方稍有不慎,就会给猪场带来致命的打击。所以,猪场在选择疫苗时必须谨慎,应选择信誉度高、知名厂家生产的疫苗。 3、疫苗运输、保存不科学 由于不同猪场的基础设施有差别,在疫苗的采购、保存过程中不规范,造成疫苗质量的下降或失效。如果使用这种疫苗,对猪群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甚至出现疫情。 4、在疫苗免疫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猪场应根据已制定的免疫程序,由专人按标准的操作方法进行免疫注射。但是,由于猪场的监督力度不够或技术人员责任性不强,在操作中往往出现类似情况:疫苗的领取没有做详细的记录;没有按说明进行严格的稀释或在稀释过程中受消毒液污染;针头大小、长度不合适;疫苗没有防日晒、高温,稀释后在2小时内用完;疫苗在使用前或每次吸苗前没有充分的摇匀;注射时没有做好皮肤消毒,注射深度没保证,注射位置不正确,接种剂量不够,疫苗流出后没有立即用沾有消毒液的棉球檫拭、消毒。出现打飞针、不是头头免疫、不是一猪一个针头;病猪、瘦弱猪同步免疫等情况,势必导致免疫失败结果的出现。 三、引种与隔离不当 猪场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但是,由于原有猪群的生产力下降或老龄化,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需要不定时的更换猪的品种。如果对新引进的猪隔离措施不当,会对原有猪群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引进种猪时,要安排适当的圈舍,与其它猪隔离饲养15-30天,并随时观察其健康状况。在隔离期内未发生任何疾病,方可混群饲养。 四、病死猪及胎衣的处理不当 集约化猪场应有病死猪及胎衣处理的专门场所,对病死猪只进行焚烧或深埋,也可在粪场附近设置一沉尸井,将病死或剖解猪只及胎衣进行无害化处理。一般情况下,对病死或剖解猪只及母猪产后的胎衣应立即无害化处理,否则,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影响其它正常猪群的健康生长。 五、疫病检测不及时 在集约化养猪条件下,应进行经常性的疫病检测工作,以便对场内疫病情况、免疫质量、疫病净化水平进行监控,同时也为本场的防疫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尤其本地区、本季节爆发和流行严重的传染病更应该加强检测,以便作出及时反应。同时,对场内使用的疫苗、消毒剂的质量也要进行检测,以保证确实有效。如不能及时的做好以上工作,就不可能准确和深入的了解猪场疾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就不可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影响猪群健康的生长发育。 六、疫病发生时没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 猪场如遇到或怀疑是传染病发生时,必须及时隔离,尽早诊断,病因不明或不能确诊时,应将病料送有关部门紧急检验。如确诊为传染病时,应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对全场进行封锁和消毒。全场猪群进行检疫,病猪隔离治疗或屠宰、焚烧。健康猪只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或药物治疗,并对被污染的场地、用具、环境及其它污染物进行彻底消毒。反之,则容易延误最佳防治和治疗时机,造成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给猪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七、在疫病防治方面主次不分 猪场的防疫工作,要结合本地和本场的实际情况,分清主次,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危害性强、发病频率高的疫病,根据其流行特点、发病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反之,一方面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起不到对疫病的防治效果。 八、防疫措施不完善 传统的养猪防疫似乎仅仅是兽医份内的工作,而且是季节性的。集约化猪场的防疫则是全方位的、常年的。除常规的消毒、免疫、治疗外,还需要加强管理,保证营养平衡,优化场区和畜舍环境。猪场内的诸多因素都和防疫效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集约化猪场的防疫措施要形成配套的体系。 九、不重视猪群的保健 猪场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在消毒和疫苗免疫方面投入很大的精力,这当然是猪场防疫不可缺少和关键的步骤。但是,对猪群的保健,也是猪场防疫不可缺少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对猪群进行保健,需要投入很大的财力,会增加猪只的饲养成本,但是可以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提高猪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猪场发生疫情的风险。 十、对猪场整体环境的治理不重视 猪场的环境卫生体系是以传统的防疫保健为基础,以猪的生物学特性为根据。要求规模养猪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完善猪场内外布局和猪舍内部的工艺设计等一系列措施,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的环境。定期的对猪体内外进行驱虫和杀灭蚊蝇和老鼠,消灭疾病的传播媒介,减少猪只疾病发生的机会。定期清除杂草和填埋阴沟,消灭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地。经常保持猪舍内空气新鲜、干燥、温度适宜、干净卫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 对猪场周围和场区空闲地进行植树种草(包括蔬菜、花草、灌木等)绿化环境,对改善小气候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要求猪场内的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每幢猪舍之间都要栽种速生、高大的落叶树(如水杉、白杨树等),场区内的空闲地都要遍种蔬菜、花草和灌木。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在场区外围种植5~10 m宽的防风林。 猪舍若能置于这样的环境中,带来的好处是:在寒冷的冬季可使场内的风速降低70%~80%;又能使炎热的夏季气温下降10%~20%;还可将场内空气中有毒、有害的气体减少25%;臭气减少50%;尘埃减少30%~50%;空气中的细菌数减少 20%~80%。 生活在这样一个绿化美化环境中,不仅能使长期在猪场工作的人员感到心旷神情,也能使终生关在笼舍内的猪感受到清晨闻啼鸟,夜听虫蛙鸣,阵阵青草香,飓飓风雨声,仿佛又回归到大自然。 所以猪场整体环境的治理是猪场安全防疫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养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防疫体系内的众多环节必须环环相扣、节节相连、步步到位,才能充分发挥综合防疫体系的作用,保障猪场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可以吗?

好啊 来,帮你,完成

论文格式 当我们对一个问题研究之后,如何将其展现于众人面前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例,给大家介绍科研的一个重要部分枣论文的一般格式及其注意事项。当然,要写出一篇好的论文,绝不是单单这么一个简要的介绍就够了,还需自己多写、多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涉及到学术论文的写作领域,那么怎样写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写作是怎样要求的、格式如何,下面就介绍一下学术论文的写作,希望能对您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一)题名(Title,Topic)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1.准确得体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2.简短精炼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4.醒目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有人对36种公开发行的医学科持期刊1987年发表的论文的部分标题,作过统计分析,从中筛选100条有错误的标题。在100条有错误的标题中,属于省略不当错误的占20%;属于介词使用不当错误的占12%)。在使用介词时产生的错误主要有:①省略主语枣第一人称代词不达意后,没有使用介词结构,使辅助成分误为主语;②需要使用介词时又没有使用;③不需要使用介词结构时使用。属主事的错误的占11%;属于并列关系使用不当错误的占9%;属于用词不当、句子混乱错误的各占9%,其它类型的错误,如标题冗长、文题不符、重复、歧意等亦时有发生。(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厖。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三)摘要(Abstract)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四)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五)引言(Intorduction)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六)正文(Main body)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七)参考文献[序号] 编著者 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年代,起止页码 [序号] 作者 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年度,卷(期),起止页码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电子文献的采用量逐渐加大,其标注方式的规范化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现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有关规定,对来稿提出如下要求:一、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示: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CPEB二、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类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规范》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 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pulletin board online)如:[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DB/OL].文献网址, 1998-08-16/1998-10-04.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编写要求 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为30mm,下边距为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为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页共×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五号宋体。 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单独编页。 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关于养猪场的论文

猪场消毒管理方案 猪场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或场内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当猪场本身成为病菌理想场所时,疫病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扩散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生产中,良好的消毒灭源措施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切断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传播之路。所以好的猪场必须制定严谨的消毒管理方案,为猪群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1消毒药物的选择方案 1药物选择注意事项: 1依据猪场的常见疫病种类、流行情况和消毒对象、消毒设备、猪场条件等,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同时考虑药物生效快、稳定性好、渗透性强、毒性低、刺激性和腐蚀性小等特点及价格因素。 2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猪群疫病流行情况和疫病可能的发展趋势,选择储备和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 3创造条件,定期开展消毒药物的消毒效果监测,依据实际的消毒效果来选择较为理想的消毒药物。 2猪场常用的消毒剂及消毒剂种类 1碘制剂 主要有威力碘、百菌消-30、速效碘等。 2强碱类 主要指2%或3%烧碱溶液、石灰粉或石粉乳。烧碱可用于空舍、场区、外环境的消毒。石灰粉既消毒又防潮,适用于产房、仔猪培育舍,也可撒在场区周围形成一条隔离带。 3季铵盐类 如安力2000、百毒杀等。此类消毒药主要适用于新建猪场。 4醛类 甲醛又称福尔马林,根据浓度不同可用于手术消毒、环境熏蒸消毒,也可做防腐剂。 5过氧化物类 如过氧乙酸,分为A、B二瓶装,使用时先将A、B液混合24-48小时后使用,有效浓度为18%左右,喷雾消毒的浓度为0.2%-0.5%,现用现配。 6氯制剂 如漂白粉、消毒威、99消毒王等,消毒威使用的浓度为400-500倍溶液喷雾消毒。 7酚类 如菌毒灭,使用浓度为1∶100-1∶300 8弱酸类 如灭毒净,使用浓度为1∶500-1∶800 2猪场消毒方案 1常规消毒方案 常规消毒重点是场区入口、生产区入口、进舍入口、猪群、场内环境、出猪台等部位及兽医器械的清洗消毒。 进入猪场的所有人员,须经“踩,洗,照,换”四步消毒程序(踩火碱消毒垫,散射紫外线照射5分钟~10分钟,消毒药液洗手,更换场区工作服和胶靴),经过专用的消毒通道进入场区。 2场区入口处的车辆消毒池长度应为大于进场车轮周长两倍,宽度与整个入口相同,池内药液高度为15公分~20公分,同时,配置低压消毒器械,对进场的生产车辆实施喷雾消毒。 3进入场区的所有物品,必须根据物品特点选择使用多种消毒形式(如紫外灯照射30分钟~60分钟,消毒药液喷雾、浸泡或擦拭等)中的一种或组合进行综合消毒处理。 2终末消毒方案 猪场的终末消毒主要是在疫病平息后,或单栋猪舍、单元猪舍空舍后实施的消毒措施,是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保证猪群健康和防止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1清扫和器具整理 空舍或空栏后,及时清除舍内的垃圾,清洗墙面、顶棚、通风口、门口、水管等处的尘埃及料槽内的残料,并整理各种器具。如果是疫病平息后,则要将清除的粪便和污染物进行深埋、焚烧或其他无害化处理。 2栏舍、设备和用具的清洗 首先对空舍内的所有表面进行低压喷洒并确保其充分湿润,必要时进行多次的连续喷洒以增加浸泡强度。喷洒范围包括墙面、料槽、地面或床面、猪栏、通风口及各种用具等,尤其是料槽,有效浸泡时间不低于30分钟。 其次使用冲洗机高压彻底冲洗墙面、料槽、地面或床面、饮水器、猪栏、通风口、各种用具及粪沟等,直至上述区域做到尽可能的干净清洁为止。 最后使用冲洗机自上而下喷洒墙面、料槽、猪栏、饮水器、通风口、各种用具及床面或地面等。 3栏舍、设备和用具的消毒 视消毒对象不同可选用消毒威、菌毒灭、速灭5号、烧碱、过氧乙酸等消毒剂。空舍消毒可以用1:2000的速灭5号或3%-5%的过氧乙酸进行空气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500毫升配好的消毒剂药液,间隔2天1次,共进行2次。喷洒时特别要注意那些容易残留污物的地方,如角落、裂隙、接缝和易渗透的表面,喷洒时先猪舍顶棚,沿墙壁到地面。 4恢复舍内的布置 在空舍干燥期间对舍内的设备、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修,重点是料槽、饮水器等,堵塞舍内鼠洞,做好舍内药物灭鼠工作,充分做好入猪前的准备工作。 5入猪前1天再次对空舍进行喷雾消毒。 3带猪消毒方案 1消毒前,先清洁卫生,尽可能消除影响消毒效果的不利因素,如粪尿和生产垃圾等。 2消毒间隔时间,根据猪场具体情况而定,平时预防为主5-7天消毒一次,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一次。 3猪舍内带猪消毒常用1%过氧乙酸溶液、5%强力消毒灵溶液或015%百毒杀溶液喷雾消毒。药液用量以舍内地面面积考虑,一般控制在3l/m2~5l/m2。 4消毒药液必须现用现配,混合均匀,避免边加水边消毒等现象。 3日常消毒管理方案 1在场区入口和生产区入口设置合理分布的紫外线灯,最好保持24小时不间断亮灯,紫外线灯管一般要每45天更换1次。 2使用消毒脚盆的,药液深度至少超过脚踝部位,踏脚盆前应保持胶靴的清洁。 3重点防疫期内,可适当增加带猪消毒时的消毒次数和药液用量。当猪群出现死亡增高或存栏密度较大时,有必要适当提高带猪消毒时的药液用量和药液浓度。 4对于无法空舍的妊娠舍和配种舍等,应至少每半年彻底清理一次舍内整体的环境卫生,包括屋顶灰尘、门窗等平时不易清扫的地方。 5对同一对象的消毒,应定期轮换使用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但不能同时混用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 6当空舍内安装有独立的加药饮水系统时,必须对此系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 4其他注意事项 1按照消毒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配制消毒溶液,掌握准确的配比,不随意加大或降低药物浓度。 2不随意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合使用或同时消毒同一物品。 3严格按消毒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消毒效果。 4定期更换消毒剂,不长时间使用一种消毒剂消毒一种对象。 5现用现配,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6工作人员要注意做好自我保护,以免消毒药液刺激手、皮肤、黏膜和眼等。同时也要注意消毒药液对猪群的伤害及对金属等物品的腐蚀作用。

论文百度化啦啦啦啦。。。。。。

集约化养猪场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养猪场废水是养殖业废弃物中最典型的一类污  染物,主要包括猪尿、部分猪粪和猪舍冲洗水,属高浓  度有机废水。由于养猪业属传统产业,用于废水处理  的资金有限,所以养猪场废水处理各项指标要完全达  标难度很大。迄今为止,国内外对养猪场废水处理已  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工程应用实践。文章分析总结了  近3年来集约化养猪场废水处理的工艺研究和工程  应用等方面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猪场废水处理工艺  目前,养猪场废水处理研究的工艺方法有物化处  理、自然生态处理、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等,实际工程  应用中常常是这些处理技术的组合工艺。  猪场废水悬浮物质浓度很高,悬浮物质是COD  的主要来源之一,过高的悬浮物质将会影响后续生化  处理的效果,所以在养猪场废水进入生化处理系统之  前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是必要的。固液分离机有振动  筛、回转筛、水力筛和挤压式分离机等,其中挤压式分  离机可以连续运行,效率较高。德国研制的FAN -  SEPATOR的挤压式离心分离机,具有很好的分离效  果,在我国的应用表明,悬浮物的去除效率较高,分离  出来的泥渣含水率为80%左右。  猪场废水氮磷含量很高, 采用磷酸镁铵  (MgNH4 PO4 ·6H2O,俗称鸟粪石)化学沉淀法处理,  使得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缓释肥中的营养元素,解决  了氮的回收和氨的污染两大问题,同时达到较好的预  处理效果,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但该方法  必须考虑废水中N、P、Mg的平衡问题,所以廉价的添  加剂是化学沉淀法能否实际应用的关键。Lee S I等  人利用海水或制盐工业中的废盐卤作为Mg2 + 添加  剂,沉淀速度快,与添加MgCl2 作镁源对磷有等同的  去除效果,是一种处理成本低廉的方法,但去除氨的  效果不如添加MgCl2。  自然生态法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与工程学方法相  结合的技术,应用较多的是稳定塘工艺和人工湿地系  统。PoachM E[ 1 ]为了研究有机负荷和去除效果的关  系,设计了6个并联的湿地- 池塘- 湿地处理系统,  通过分别进水控制各处理单元的有机负荷,试验研究  表明,最佳TSS、COD、TN、TP去除率分别为35% ~  51%、30% ~50%、37% ~51%、13% ~26%,夏季处  理效果明显优于冬季,处理效果受温度和降雨的影响  较大。自然生态法处理建设费用较低,运行成本低  廉,但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适宜于土地资源丰富  的地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好氧生化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  成文[2]采用接触氧化水解(酸化) -两段接触氧化-混凝  工艺处理猪场废水,水解对CODcr有较高的去除率,稳定  在60%~70%;接触氧化对COD的去除效果在50%左右。  整个工艺对氨氮去除效果较好,出水氨氮在13~15 mg/  L, CODcr在200~250 mg/L,经过聚合氯化铝混凝沉  淀后,最终出水CODcr稳定在100 mg/L 以下,出水  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GB8978 - 88) 。但该工  艺程序复杂,占地面积大,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还有待  进一步研究。邓良伟[ 3 ]研究水解- SBR处理猪场废  水,大大简化了处理工艺, 水解去除了大部分的  COD, TP去除率达到55% ,但对氨氮去除效果不好;  SBR对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TN的去除率为  1% ,氨氮的去除率在97%以上,但最终出水的COD  残留量较大。猪场废水的高氨氮常常导致生化处理  过程中碳源不够、C /N过低,从而影响总氮的去除效  果,如果采用外加碳源则会增加处理成本。Ju -  Hyun Kim等人利用序批式反应器( SBR) 实时控制  工艺,采取补充源水作外加碳源的方式处理猪场废  水,通过ORP以及pH值实时控制缺氧段、好氧段,  TOC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在94%和96%以上,能够  有效除去TOC和TN,但对TP的去除效果不佳。猪  场废水氨氮浓度高,对直接进行生化处理可能会产生  影响,因此在生化处理前进行化学脱氮以减轻后续生  化处理的难度,是目前猪场废水处理的一个新途径,  于金莲等人提出了加石灰乳混凝沉淀- 脱氨- 好氧  生化的联合处理工艺,在生化处理前进行混凝沉淀和  脱氨预处理,一方面去除了大部分悬浮物和部分难降  解有机物;另一方面提高pH值,脱除大部分氨氮,使  后续生化处理降低能耗、容易达标。  自然生态法和好氧处理都有各自的不足,自然生  态法处理需要大面积的处理场地;好氧处理能耗大,  去除污染物不完全。  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厌氧技术是必然选择  之一。目前较常用也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厌氧或  厌氧+好氧后续处理工艺,研制高效厌氧反应器是猪  场废水处理的关键。邓良伟等人利用内循环厌氧反  应器( IC)处理猪场废水,水力停留时间 8~ 0 d,  COD 负荷3~7 kg / (m3 ·d) ,经过半年的运行,结果  表明, COD 平均去除率为 3% ,耐冲击负荷好,  BOD5 平均去除率为 8% , SS去除率为 5%。  厌氧反应器中,部分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使得出水  氨氮浓度比进水高 82% ,反应器对总氮、总磷的去  除还需进一步的试验研究。一般而言,单纯使用厌氧  工艺,出水有机污染物还很高,必须采用后续处理才  能达到排放标准。考虑到SBR 对氨氮有较好的去  除,杨朝晖等人提出沉淀- UASB - SBR工艺处理猪  场废水,经厌氧消化可除去大部分的有机质,在SBR  工艺中的曝气过程分为2个阶段,中间添置闲置阶  段,既防止产生过多泡沫,又增强反消化作用。经过  稳定运行, UASB 反应器COD 有机负荷稳定在  8~10 kg/ (m3 ·d) , COD去除率达到70%左右,BOD5  去除率80%左右,经SBR 处理可去除氨氮95% ~  98% ,最终出水CODcr为186 ~412 mg/L, BOD5 为  78~146 mg/L,氨氮为20 ~60 mg/L,出水仍残留部  分生化处理难以去除的难降解有机物,这是因为厌氧  消化较完全,消化液COD较低,而氨氮很高,导致后  续生化处理碳源不足,影响了后续的处理效果。杨朝  晖等人又研究水解酸化+好氧处理猪场废水工艺,采  用水解酸化反应器(ASBR)进行厌氧处理,保持厌氧  消化处理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使出水C /N 较高,  保证了后续SBR的生化效果。经过最终混凝处理,  COD去除率为 6% , BOD5 去除率为 8%, TN  为 3% ,氨氮为 8% ,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二  级标准(GB8978 - 96) 。但水解酸化反应器COD 的  容积负荷较低仅为 3 kg/ (m3 ·d) ,还需进一步研  究提高其负荷。  猪场废水中还存在大量细菌,如不经处理可能将  大肠杆菌带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危害人类健康, James  A Entry等人提出用水溶性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 PAM ) 处理猪场废水, 基建投资低、应用快捷。  PAM、PAM与CaO复配和PAM与Al2 ( SO4 ) 4 复配能  够使总的大肠杆菌和排泄物大肠杆菌减少30% ~  50%,降低源水中的总磷、正磷酸根以及氨氮。正确  的应用PAM及其复配物可以减少进入地表水和地下  水中的污染物数量,保护水质。  2 猪场废水处理技术应用情况  目前,应用到实际工程上的猪场废水处理工艺有  自然生态法处理、好氧处理、厌氧+好氧处理等。潘  涌璋等人利用高级综合稳定塘处理猪场废水,经过稳  定运行, 出水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6 - 2001)的要求,氨氮在60 mg/L 左右,总  氮没有考虑,总停留时间在20 d以上,占地面积大,  适合于土地资源较丰富的亚热带山区。由于凤眼莲  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有较好的吸收,  ]考虑用凤眼莲处理猪场废水,工艺流程如下:  该凤眼莲生化处理系统对COD 的______去除率为  43%~69% ,对总氮的去除率为55% ~72% ,对氮元  素的吸收量很大,同时对总磷、挥发酚等污染物都有  较好的去除效果。该处理系统的停留时间为30 d,日  设计流量为600 m3 ,但需要较大的处理场地,且受气  候条件影响很大,这都限制了该工艺的应用。目前,  厌氧+好氧处理工艺应用较为广泛。胡海良等人将  环形生活污水高效净化沼气装置应用到猪场废水的  处理上,废水经过高效净化沼气装置后进入接触氧化  池,进行自然曝气去除CODcr和BOD5 , 该工艺对  COD、BOD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但出水氨氮为  100~200 mg/L,去除效果不好。邓良伟等人进行了  厌氧- 加源水- 间隙曝气(Anarwia)的研究,此工艺  是厌氧+ SBR工艺的改良,因为厌氧消化较完全,导  致好氧处理中C /N较低,影响后续消化效果,如果添  加外源碳源或外源有机物提高C /N,运行成本随之增  高,故提出了部分猪场废水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  理,另一部分进入沉淀配水池与厌氧出水混合后再采  用间歇曝气的序批式反应器( SBR)处理,经过一年的  生产性试验,该改良工艺对COD、氨氮、TN的去除率  分别为 1% ~ 4%、 2% ~ 5%、 1% ,  但最终剩余难降解的有机质还需要进一步物化处理  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3 其他相关处理技术  猪场废水处理还有其他的相关处理技术,如从养  猪场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上考虑,在源头改进工艺减  少排污,减轻污染。采用干清粪工艺取代水冲式清粪  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干清粪工艺是将粪便单独清  出,不与尿、污水混合排出,这种工艺固态粪便含水量  低,粪中营养成分损失小,肥料价值高,便于堆肥和其  他方式处理,还可以节约用水,减少废水和污染物排  放量,易于净化处理,是目前理想的清粪工艺。以万  头规模化养猪场为例,将现有的水冲粪工艺改为干清  粪工艺,每年可减少污水排放 5万吨,既节约了用  水,又减少了污染。王德刚等人提出“零污染”干式  法养猪,即在栏舍内铺上敷料,将猪的粪尿吸附混合,  生物处理后进行二次发酵,并经工艺处理合成生态有  机肥,对周围环境达到“零污染”的排放效果,同时降  低猪群疾病发生率,加快生长速度,提高饲养效益以  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目前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少猪场废水处理的新方法,  但都只停留在试验室小试阶段,真正应用到生产中还需  要进一步的研究试验。邓良伟等人利用秸秆作为载体  进行堆肥,在堆肥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热蒸发浓缩  “猪场废水”,达到处理猪场废水和生产有机肥的目的。  以秸秆为载体用猪粪水及其厌氧消化液进行堆肥处理,  其吸水比可达1∶ 94~1∶ 65,堆肥含水率基本在  70%以上,超过一般堆肥过程含水率( 50% ~60% ) ,  且能保持较长的高温期,说明以秸秆为载体吸收猪粪  水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堆肥的工艺路线是可行的。在  堆肥过程中,氮、磷、钾是一个累加的过程,所获得的  堆肥是一种肥效较高的有机肥,但该工艺消耗猪场生  产废水有限,仅限于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对于大规模  的猪场废水处理还需研究探讨。  4 结论与展望  根据以上分析,解决猪场废弃物污染问题,首先  应当加强猪场环境管理,从源头污水减量化考虑,采  用“零污染”干式养猪,减少用水量,基本实现零污染  物排放;或采用干清的方式代替水冲,既不会流失营  养物质,又可以大大减少废水的排放。养猪业属于传  统产业,猪场废水处理必须寻求经济可行、处理效果  好的方法。开发经济有效的处理工艺是目前猪场废  水处理的重点。高效厌氧反应器的研制、氮磷污染物  的去除、沼气发电技术及无害化资源能源的回收是今  后猪场废水处理的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1 ] POACH M E SwineWastewater treatment bymarsh - pond - marsh  constructed wetlands under varying nitrogen loads [ J ]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4 (23) : 165 -   [ 2 ] 成文 养猪场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J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0, 22  (1) : 24 -   [ 3 ] 邓良伟 水解- SBR工艺处理规模化猪场粪污研究[ J ] 中国给  水排水, 2001, 17 (3) : 8 -   [ 4 ] 余远松 凤眼莲水生生态系统处理大型养猪场废水的应用研究  [ J ] 农业环境保护, 2000, 19 (5) : 301 -   畜禽粪便用于生产饲料的方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生产规模化、集约  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畜禽产品同  时,由于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和污水多不处理直  接用作肥料,某些地区甚至直接排入江河,造成严重  的环境污染。其实,畜禽粪便并非完全是不可利用的  废物,粪便中有一部分营养物质能被动物直接再吸  收,还有一部分物质可通过处理再被动物吸收。现在  被各国所接受和使用的主要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干燥法  一般只适用于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的鸡粪。   1 自然干燥  将新鲜粪便单独或掺入一定比例糠麸拌匀后,摊  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随时翻动,自然风干、晒干,  然后粉碎,掺到其他饲料中饲喂。此法成本较低,操  作简单,但受天气影响大,晒干时造成的环境污染大。   2 加温干燥  干燥快速,可达到灭菌、灭杂草籽和去臭的目的,  但是经处理后的粪便养分损失较大,成本较高。   1 低温干燥 将畜禽粪便运到装有机械搅拌和  气体蒸发的干燥车间或干燥机、隧道窖中,在70 ~  500 ℃的温度下烘干,使畜禽粪便含水量降到13%以  下,再储藏和利用。   2 高温快速干燥 将含水量为70% ~75%的  畜禽粪便通过高温快速干燥机,在不停旋转的干燥机  中,畜禽粪便通过间接加热( 500 ~700 ℃) , 12 s左  右,含水量即可降至13%以下。   3 微波处理干燥

关于养猪的论文2019

到知网参考文献

亲 需要发表论文吗

从汉代起,我国人民就积累了丰富的养猪经验,总结出一套较为科学的养猪技术。据有关专家根据各地出土的陶猪和滑石猪对照当代主要猪种研究,在汉代我国就已形成至少五个类型的优良种猪。华北猪:体型较大,头部长且直,耳大下垂。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文物室收藏的陶猪圈,内有一陶猪,外型与华北猪相同,在苏北地区的汉墓中,这种体型的陶猪较为常见,如此看来,华北猪的分布范围较广。大伦庄猪:头嘴短小,颈、腿皆短,背阔微凹,腹部下垂,臀部发达。今产于江苏的泰州、泰兴、如皋一带,是我国优良猪种之一,泰州新庄汉墓出土的滑石猪,具有大伦庄猪的基本特征,看来这一猪种在汉代已经形成。四川猪:头短宽,颜面凹曲,身躯宽短,四肢结实,臀部丰厚,已具备早熟易肥的特点。贵州猪:体型小而丰圆,嘴尖细而短,属脂肪型。��(13)�� 汉唐周边地区也有养猪业。如《后汉书·朱浮传》中就谈到:"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膞而还。"东北的挹娄,《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说"其俗好养猪,食其肉,衣其皮。冬以猪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唐代室韦,《新唐书·北狄传》称其:"有牛不用,有巨豕食之。"可见东北各族人民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是有贡献的,我国较早形成了相畜术,西汉前期已出现相猪术,《史记·日者列传》记载了一系列的相畜专家,其中"留长孺以相猪立名",可能还著有《相猪经》之类的专著,但早已失传,后人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识》中曾引留长孺相猪法:"短喙无柔毛者良,一厢有三牙者难留。"《齐民要术·养猪》篇首就开门见山地说:"母猪取短喙无柔毛者良。"贾思勰虽没有注明出处,但这是留长孺相猪法却毫无疑问。从近代农民的经验看,有柔毛者体质差,生长缓慢,无柔毛者则反之;嘴短者,吃口好,增重快,嘴长而一侧牙多者,则吃口差,生长慢,生下小猪 ,亦不健康,由此可见古代的相猪术还是有道理的。对于肉用猪的选择,贾思勰提出了看外型选择的方法,"共食豕,乳下者佳,简取别饲之。""乳下者",小猪吃奶时最经常抢到奶头者,比其它小猪吃到的乳汁多,故生长发育快。� 初生小猪的养护,也形成一套专门的措施。南北朝气候寒冷,隆冬寒夜出生的小仔猪,必须采取防寒措施。《齐民要术》介绍了一种蒸法,小猪出生后放入蒸笼一宿,锅下燃以微火,使笼内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其效果如同当代妇产医院的小儿恒温箱,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人们还注意到,小猪生长过程中要及时阉割,才能提高出肉率,并使猪肉细嫩。小猪觅食和消化能力较弱,需要补充粟、豆之类的精料,但由于精料很少,为防被大猪抢食,人们采取的方法是:"埋车轮为食场,散粟豆于内,小豚足食,出入自由,则速肥。"而大猪则被阻挡在外。这些措施使小猪的正常发育得到保证。在徐州地区的墓葬中,母猪哺乳仔猪的陶模型时有出土,其年代从两汉迄于北朝末期,如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就有两件北齐时期的作品,母猪与小猪为浮雕式一体制作,母猪膘肥肚宽,躺卧地上,五六只体态圆滚的小猪,在一起拱着乳头吃奶,场景安详亲和,可以说是《齐民要术》养猪篇的佐证。在猪的催肥方面,西汉前期发明了"麻盐肥豚豕"法。《淮南万毕术》记载:"取麻子三升,扌寿千余杵,煮为羹,以盐一升著中,和以糠三斛,饲豕则肥也。"麻子含油率很高(后世常用麻子榨油),捣碎煮熟,香味浓郁,适口性好且易消化吸收,以此喂猪,上膘很快。南北朝时期还采取减少运动的催肥方法,《齐民要术》提出"圈不厌小(圈小则肥疾)",猪圈越小,猪的活动空间越小,运动量越小,消耗也越少,养分更多地转化为肌肉和脂肪,增肥自然更快。

这个论文帮您完成的

关于养猪的文献

养猪:规模化养猪场养猪实务 作者:邓发清 主编 编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农村园区化养猪 作者:赵明川 编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科学养猪手册 作者:李同洲 编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实用养猪新技术 作者:魏国生 编著 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 "专家谈"系列丛书-科学养猪专家谈 作者:龚克勤 编著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奔小康丛书养殖系列-实用养猪新技术 作者:郭长华 编著 出版社: 中原农民出版社养猪新技术手册 作者:王林云 编著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高效农业技术丛书畜禽和经济动物养殖类-高效养猪技术300问 作者:郭宝忠 编著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养猪问答(第三版) 作者:甘孟侯 编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现代无公害养猪 作者:杨中和 编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现代实用养猪技术 作者:王爱国 编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户经营管理实用丛书-养猪技术与经营管理 作者:连森阳 编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实用养猪新技术 作者:杨向东 编著 出版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养殖问答精品系列-养猪300问-第二版 作者:周元军 编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塑料暖棚养猪技术 作者:张云影 编著 出版社: 总后勤部金盾出版社养猪手册(第2版) 作者:扬远新 编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养猪生产关键技术速查手册-草食畜禽生产关键技术速查丛书 作者:任守文 编著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快速养猪法-第四次修订版 作者:蒋永彰 编著 出版社: 总后勤部金盾出版社家庭科学养猪-修订版 作者:辛彩云 编著 出版社: 总后勤部金盾出版社农村养猪新技术-养殖业篇 作者:庆麦玉 编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太多了

新手学养猪?有套书蛮适合所有养猪人看的-《猪海拾贝》,没去过猪场的可以系统了解到猪场生产的方方面面,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猪海拾贝》--养猪实操大典,30余位养猪一线人员参与编著,共计80余万字,实拍配图800余张,历时3年,编者们亲自走访猪场,足迹遍布中国。淘宝上有卖,我也有买,不过要认准带视频的,只有作者平台的书带有高清视频,记得咨询客服,有没有视频,好像是哼哼会

明袁黄在《宝坻劝农书》中说:“北方猪羊皆散放,弃粪不收,殊为可惜。”竭力主张圈养以积肥。清代的《马首农言》说:“猪……不可放于街衢,亦不可常在牢中,宜于近牢之地,掘地为坎,令其自能上下……坎内常泼水添土,久之自成粪也。”明末的《沈氏农书》说:“种田地;肥壅最为要紧,养猪羊尤为简便,古人云‘种田不养猪,秀才不读书’,必无成功,则养猪羊乃作家第一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