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心理学报编辑部主任

发布时间:

心理学报编辑部主任

2008年9月8日被聘为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007年11月9日被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心理学会聘为第二届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2007年5月28日被聘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六届专家组成员教育学组召集人(国人部发[2007]77号);2006年11月7日被聘为西南大学学科评审组教育与心理学学科组组长;2006年9月4日被聘为重庆市高校教师社会科学学科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聘期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2006年9月1日被聘为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社会科学学科)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教育心理学学科组组长,聘期: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2006年6月1日被任命为西南大学第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西校[2006]161号);2005年至今担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基础心理学人格研究专栏的主持人;2005年被聘请为中国心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2005-2009);2005年被聘请为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2005-2009);2005年被聘请为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报编委会”编委(2005-2009);2005年10月被选为第九届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并被聘为《心理学报》编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2005年元月4日被选为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2003年12月20日-21日重庆市心理学会第二次会员大会暨第四次学术大会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召开,黄希庭教授继续当选为理事长;2003年9月16日被聘为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聘期: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2003年9月被聘为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教育心理学组组长,聘期: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2003年6月3日被聘请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心理学评议组召集人。学位聘字第5-0702号;2002年7月27日经专家评议委员会评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事局审定同意,批准为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任职时间:2002年1月-2005年12月。(学科门类:教育学;一级学科:心理学;二级学科:基础心理学);根据关于增补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56号),为2001-2005年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增补委员;2001年11月被选为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副理事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并被聘为《心理学报》编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2001年10月15日被聘为陕西师大兼职教授(陕师人发[2001]8号为期三年)。16日下午为教育学院作了一个“当代心理学进展”的报告;2000年10月被聘为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家人文社科基地兼职研究员;2000被选为重庆市第一届学校心理健康研究会理事长;1999年2月12日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文件人发[1999]10号文关于在全国设立78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有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1999年3月17日西南师大校人[1999]19号文被任命为专家指导组组长;1998年被选为重庆市第一届心理学会理事长;1997年6月至今任重庆市第一届政协常委;1997年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97年至今被聘为西南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被聘为国家教委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指导委员会委员;1997年被选为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全国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并被聘为《心理学报》编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1996年至今被聘为全国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1995年至2001年被聘为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4年至今被聘为西南师范大学理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4-1999年任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93年至今被聘为台湾大学《本土心理学研究》编辑顾问;1993年12月11日至今被评定为普通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3年被选为西南师范大学科协副主席;1993年被选为中国心理学会第六届全国常务理事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并被聘为《心理学报》编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1989年被选为中国心理学会第五届全国常务理事兼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并被聘为《心理学报》编委;1988年至今任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1987年4月被选为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长;1986-1988年任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副主任;1986年5月晋升为教授;1983年6月晋升为副教授;1979年2月晋升为讲师。

中国心理学会于1980年7月正式加入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IUPsyS),荆其诚教授选为执委(1984、1988年)、副主席(1992年);张厚粲教授选为执委(1996年)、副主席(2000年);张侃教授选为执委(2004年)、副主席(2008年);张建新教授选为执委(2012年)。1984年加入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pplied Psychology,IAAP)。徐联仓教授选为执委(1984年起连续三届);张侃教授选为执委(1998年);韩布新博士选为执委(2006年)。1990年加入亚非心理学会(AFRO-AS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APA),王甦教授选为执委(1990年)、联合主席(1992年);林仲贤教授选为执委(1994年)。1990年加入国际测验委员会(International Test Commission,ITC),张厚粲教授曾选为理事。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团结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上的自由讨论,以促进我国心理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心理科学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本团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一)开展国内外心理学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二)组织心理学课题的研究工作。(三)普及心理学学科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推广先进技术,发现并推荐人才。(四)依照有关规定编译出版心理学书刊。(五)开展对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补充更新知识。(六)举办各种心理学培训班、讲习班,培训项目实施单位:中育心理网。(七)配合或协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有关心理学的课题,发挥心理学咨询作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八)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心理学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九)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承担心理学科技成果、心理学仪器及其他心理学产品的鉴定。(十)接受委托,承担心理学领域技术职务资格的评审、心理学文献和标准的编审以及相关项目的论证评估。(十一)对在心理学科研、学术领域中作出突出贡献和成就的会员,开展奖励和表彰活动。 分支机构总览 学术工作委员会 主任:乐国安 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主任:孙向红 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主任:高文斌 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 主任:李 红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 主任:张建新 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任:张 莉 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 主任:梅 建 出版工作委员会 主任:杨玉芳 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陈英和 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邹 泓 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吴艳红 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 主任:彭运石 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沈模卫 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洪 炜 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隋 南 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 主任:方 平 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马 皑 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郑希付 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姚家新 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佐 斌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赵旭东 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刘志宏 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王登峰 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编:孙向红 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 主编:钱铭怡 决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编:李 纾 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编:韩布新 《心理学报》编辑部 主编:张 侃 《心理科学》编辑部主编:李其维 学术工作委员会 主 任 乐国安(南开大学) 委 员 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  邹 泓(北京师范大学)  吴艳红(北京大学)  彭运石(湖南师范大学)  沈模卫(浙江大学)  洪 炜(北京大学医学部)  隋 南(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方 平(首都师范大学)  马 皑(中国政法大学)  郑 雪(华南师范大学)  李京诚(首都体育学院)  佐 斌(华中师范大学)  赵旭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刘志宏(武警警种学院)  王登峰(北京大学) 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主 任 孙向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副主任 刘 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刘 嘉(北京师范大学)  方 方(北京大学) 委 员 韩布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蔡华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周 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张建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苏彦捷(北京大学)  吴艳红(北京大学)  周仁来(北京师范大学)  刘 力(北京师范大学)  舒 华(北京师范大学)  张 钦(首都师范大学)  江 新(北京语言大学)  闫国利(天津师范大学)  管 健(南开大学)  毛志雄(北京体育大学)  水仁德(浙江大学)  范 方(华南师范大学)  高定国(中山大学)  赵玉芳(西南大学)  李 林(华东师范大学) 秘 书 刘 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主 任 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主任 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  肖 玮(第四军医大学)  连 榕(福建师大)  高 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委 员 丁新华(北京林业大学)  王文忠(中国科学院心理所)  王书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 健(北京回龙观医院)  王利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刘兴华(首都师范大学)  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张 嫦(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  唐卫海(天津师范大学)  詹启生(天津大学)  张雅明(河北大学)  胡淑仙(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郭先菊(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桑青松(安徽师范大学)  张 野(沈阳师范大学)  郝春东(黑龙江大学)  高 源(哈尔滨育源心理教育学校)  钟建军(内蒙古师范大学)  李维青(新疆政协文史委员会)  王有智(陕西师范大学)  韩继明(延安大学)  林永峰(青岛市疾控中心)  张丽锦(陕西师范大学)  格桑泽仁(四川大学)  戴 艳(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吴大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彭小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马红宇(华中师范大学)  卢会志(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崔丽娟(华东师范大学)  顾雪英(南京师范大学)  刘泽文(浙江理工大学)  迟毓凯(华南师范大学)  纪汉平(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院)  赖小林(汕头大学医学院)  张锦坤(福建师范大学)  田 珍(海南省第二劳教(戒毒)所)  王 伟(第四军医大学)  冯 耘(中国心融集团)  邱明煌(泉州电业局泉港供电公司)  罗 静(积木宝贝国际早教机构)  范晓兰(积木宝贝国际早教机构)  顾原斌(中科普(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檀培芳(中国石油中心医院)秘书 况扶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 主 任 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副主任 张 明(苏州大学)  桑 标(华东师范大学)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  赵守赢(贵州师范大学)  张 卫(华南师范大学)委 员 刘邦惠(中国政法大学)  鲁忠义(河北师范大学)  王晓钧(深圳大学)  张灵聪(闽南师范大学)  周成林(上海体育学院)  连 榕(福建师范大学)  马剑虹(浙江大学)  孙健敏(中国人民大学)  钟 年(武汉大学)  周爱宝(西北师范大学)  罗桑平措(西藏大学)  刘金平(河南大学)  李 强(南开大学)  赵慧莉(青海师范大学)  张守臣(哈尔滨师范大学)  七十三(内蒙古师范大学)  石文典(上海师范大学)  苏彦捷(北京大学)  杨继平(山西大学)  冯正直(第三军医大学)  葛明贵(安徽师范大学)  文 萍(广西师范大学)  丁锦红(首都师范大学)  郝春东(黑龙江大学)  刘希平(天津师范大学)  钟毅平(湖南师范大学)  刘 文(辽宁师范大学)  陶 云(云南师范大学)  张振新(浙江师范大学)  闻素霞(新疆师范大学)  韩布新(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  聂衍刚(广州大学)  王美芳(山东师范大学)  高定国(中山大学)  肖少北(海南师范大学)  李祚山(重庆师范大学)  何晓丽(宁夏大学)  张仲明(西南大学)  董圣鸿(江西师范大学)  陈 陈(南京师范大学)  林丹华(北京师范大学)  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何 宁(陕西师范大学)  陈 璟(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 主 任 梅 建(中国心理学会)委 员 王廷礼(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  王书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樊春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连 榕(福建师大)  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张丽锦(陕西师范大学)  戴 艳(四川师范大学)  杨继平(山西大学)  顾原斌(中科普(北京)教育科技中心)学术秘书 王利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 任 张 莉(中科院心理所)副主任 刘 艳(北京师范大学)  夏凌翔(西南大学)  李 林(华东师范大学)委 员 陈光辉(山东师范大学)  杨海波(天津师范大学)  管益杰(北京师范大学)  李 虹(中科院管理学院)  定险峰(华中师范大学)  徐守森(首都体育学院)  姜丽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舒 曼(华东交通大学)  刘兴华(首都师范大学)  訾 非(林业大学)  闫洪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傅春胜(中科博爱心理研究所)  王 力(中科院心理所)  管 健(南开大学)  陈 硕(浙江大学)  高 博(河南大学)  冷 英(华南师范大学)  任亚辉(南京师范大学)  王海英(东北师范大学)秘 书 周明洁(中科院心理所)  卢 敏(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 主 任 梅 建(中国心理学会)委 员 王廷礼(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  王书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樊春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连 榕(福建师大)  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张丽锦(陕西师范大学)  戴 艳(四川师范大学)  杨继平(山西大学)  顾原斌(中科普(北京)教育科技中心)学术秘书 王利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出版工作委员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 主任 钱铭怡(北京大学) 副主任 樊富珉(清华大学)赵旭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 委员 杨蕴萍(北京安定医院)瞿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林芳(福建省煤矿中心医院)王欣(河北师范大学)方新(北京大学医院)刘军(北京安定医院)陶勑恒(南京晓庄学院)盛晓春(哈尔滨工业大学)孟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晓驷(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贾晓明(北京理工大学)祝卓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振涛(天津医科大学)桑志芹(南京大学)罗锦秀(山西医科大学)李旭(“解决-相遇与对话”心理工作室)陶新华(苏州大学)王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张海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陈向一(深圳南山人民医院)张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肖旭(四川大学)唐登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侯志瑾(北京师范大学)施琪嘉(武汉市心理医院)谢钢(江苏大学)钟杰(北京大学) 委员兼秘书 徐凯文(北京大学) 秘书 卢贺 员工心理促进工作委员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 任 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副主任 何先友(华南师范大学)  连 榕(福建师范大学)  刘电芝(苏州大学)  张 奇(辽宁师范大学)  姚梅林(兼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委 员陈秋燕(西南民族大学)  戴 艳(四川师范大学)  龚少英(华中师范大学)  胡卫平(陕西师范大学)  李 虹(清华大学)  李洪玉(天津师范大学)  李伟健(浙江师范大学)  李晓东(深圳大学)  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  刘 霞(北京师范大学)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  聂衍刚(广州大学)  庞维国(华东师范大学)  七十三(内蒙古师范大学)  申继亮(北京师范大学)  师保国(首都师范大学)  司继伟(山东师范大学)  宋耀武(河北大学)  谭顶良(南京师范大学)  陶 云(云南师范大学)  王振宏(陕西师范大学)  吴庆麟(华东师范大学)  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  辛自强(中央财经大学)  邢 强(广州大学)  燕良轼(湖南师范大学)  杨伊生(内蒙古师范大学)  杨昭宁(曲阜师范大学)  张大均(西南大学)  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  赵俊峰(河南大学)  赵守盈(贵州师范大学)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 任 邹 泓(北京师范大学)副主任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  方晓义(北京师范大学)  苏彦捷(北京大学)  雷 雳(中国人民大学)  陶 沙(兼秘书,北京师范大学)委 员 王美芳(山东师范大学)  刘 文(辽宁师范大学)  张 卫(华南师范大学)  董 奇(北京师范大学)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  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  桑 标(华东师范大学)  施建农(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 耘(北京师范大学)  杨丽珠(辽宁师范大学)  毕鸿燕(中科院心理所)  陈 旭(西南大学)  戴斌荣(江苏盐城师范学院)  邓赐平(华东师范大学)  张文新(山东师范大学)  朱莉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陶 云(云南师范大学)  王大华(北京师范大学)  王争艳(首都师范大学)  吴国宏(复旦大学)  徐 芬(浙江理工大学)  杨晓莉(西北师范大学)  张丽锦(陕西师范大学)  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  张 野(沈阳师范大学)  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纪林芹(山东师范大学)  李 丹(上海师范大学)  李富洪(辽宁师范大学)  李美华(青海师范大学)  李小融(成都师范学院)  李晓东(深圳大学)  林丹华(北京师范大学)  刘爱书(哈尔滨师范大学)  刘正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罗小兰(忻州师范学院)  莫秀锋(广西师范大学)  宋耀武(河北大学)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委会 主 任 吴艳红(北京大学)副主任 刘 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刘 嘉(北京师范大学)  丁锦红(首都师大)  张 明(东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  闫国利(天津师范大学)委 员 杨玉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傅小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蒋 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黄昌兵(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周晓林(北京大学)  李 晟(北京大学)  方 方(北京大学)  罗 劲(首都师大)  郭春彦(首都师大)  舒 华(北京师范大学)  周仁来(北京师范大学)  毕彦超(北京师范大学)  傅世敏(清华大学)  张清芳(人民大学)  罗跃嘉(深圳大学)  王勇慧(陕西师范大学)  鲁忠义(河北师范大学)  李寿欣(山东师范大学)  邓晓红(湖北大学)  周治金(华中师范大学)  刘思耘(华中师范大学)  钟毅平(湖南师范大学)  王穗苹(华南师范大学)  陈 骐(华南师范大学)  高定国(中山大学)  任 杰(上海体育学院)  郭秀艳(华东师范大学)  高湘萍(上海师范大学)  邓 铸(南京师范大学)  冯成志(苏州大学)  冷 英(南通大学)  高 华(福建师范大学)  王恩国(河南大学)  宣 宾(安徽师范大学)  周爱保(西北师范大学)  刘 强(辽宁师范大学)  张 奇(辽宁师范大学)  邱 江(西南大学)  陈安涛(西南大学)  韦义平(广西师范大学)  曹立人(浙江大学)  任 俊(浙江师范大学)  张德玄(杭州师范大学)  刘希平(天津师范大学)秘书长 耿海燕(北京大学)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委会 主任 钱铭怡(北京大学) 副主任 樊富珉(清华大学)赵旭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 委员 杨蕴萍(北京安定医院)瞿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林芳(福建省煤矿中心医院)王欣(河北师范大学)方新(北京大学医院)刘军(北京安定医院)陶勑恒(南京晓庄学院)盛晓春(哈尔滨工业大学)孟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晓驷(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贾晓明(北京理工大学)祝卓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振涛(天津医科大学)桑志芹(南京大学)罗锦秀(山西医科大学)李旭(“解决-相遇与对话”心理工作室)陶新华(苏州大学)王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张海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陈向一(深圳南山人民医院)张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肖旭(四川大学)唐登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侯志瑾(北京师范大学)施琪嘉(武汉市心理医院)谢钢(江苏大学)钟杰(北京大学) 委员兼秘书 徐凯文(北京大学) 秘书 卢贺 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 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决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民族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护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心理学报》编辑部《心理科学》编辑部 《心理科学》《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该刊为双月刊,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1992年第5期至2009年第6期,香港大学心理学系为协办单位;现协办单位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10年第5期始)和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2010年第1期始)。 《心理学报》《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 第十一届理事会名单 理事长:沈模卫(浙江大学) 前任理事长:乐国安(南开大学) 候任理事长: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   副理事长: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 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 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 王登峰(教育部) 张建新(中科院心理所) 周晓林(北京大学)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   秘书长: 傅小兰(中科院心理所) 常务理事: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 陈 红(西南大学) 董 奇(北京师范大学) 方晓义(北京师范大学) 傅 宏(南京师范大学) 傅小兰(中科院心理所) 郭秀艳(华东师范大学) 韩布新(中科院心理所) 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 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 李其维(华东师范大学) 刘华山(华中师范大学)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 莫 雷(华南师范大学) 钱铭怡(北京大学) 桑 标(华东师范大学) 申继亮(教育部) 沈模卫(浙江大学) 舒 华(北京师范大学) 苏彦捷(北京大学) 王登峰(教育部) 王重鸣(浙江大学) 杨玉芳(中科院心理所) 叶浩生(广州大学) 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 乐国安(南开大学) 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 张建新(中科院心理所) 张 侃(中科院心理所) 张文新(山东师范大学) 赵国祥(河南大学) 周晓林(北京大学)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       理事: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 曹立人(浙江大学) 车宏生(北京师范大学) 陈楚侨(中科院心理所) 陈 红(西南大学) 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 陈中永(内蒙古师范大学) 戴海琦(江西师范大学) 董 奇(北京师范大学) 樊富珉(清华大学) 方富熹(中科院心理所) 方 平(首都师范大学) 方晓义(北京师范大学) 傅 宏(南京师范大学) 傅小兰(中科院心理所) 高定国(中山大学) 高峰强(山东师范大学) 葛明贵(安徽师范大学) 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 郭春彦(首都师范大学) 郭秀艳(华东师范大学) 郭永玉(华中师范大学) 韩布新(中科院心理所) 侯玉波(北京大学) 胡竹菁(江西师范大学) 黄希庭(西南大学) 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 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 雷 雳(中国人民大学) 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 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李美华(青海师范大学) 李其维(华东师范大学) 李 纾(中科院心理所) 李伟健(浙江师范大学) 李小融(成都师范学院) 连 榕(福建师范大学) 梁宁建(华东师范大学) 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 刘电芝(苏州大学) 刘华山(华中师范大学) 刘 鸣(华南师范大学)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 鲁忠义(河北师范大学) 罗桑平措(西藏大学) 罗跃嘉(深圳大学) 梅 建(中国儿童中心) 苗丹民(第四军医大学) 莫 雷(华南师范大学) 聂衍刚(广州大学) 庞维国(华东师范大学) 彭运石(湖南师范大学) 钱铭怡(北京大学) 邱炳武(中科院心理所) 桑 标(华东师范大学) 申继亮(教育部) 沈模卫(浙江大学) 施建农(中科院心理所) 时 勘(中国科学院大学) 舒 华(北京师范大学) 苏彦捷(北京大学) 隋 南(中科院心理所) 孙时进(复旦大学) 孙向红(中科院心理所) 陶 沙(北京师范大学) 陶 云(云南师范大学) 王登峰(教育部) 王 垒(北京大学) 王重鸣(浙江大学) 韦义平(广西师范大学) 闻素霞(新疆师范大学) 吴庆麟(华东师范大学) 吴艳红(北京大学) 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 肖少北(海南师范大学) 许 燕(北京师范大学) 闫国利(天津师范大学) 杨继平(山西大学) 杨丽珠(辽宁师范大学) 杨玉芳(中科院心理所) 姚本先(安徽师范大学) 姚树桥(中南大学) 叶浩生(广州大学) 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 余嘉元(南京师范大学) 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 乐国安(南开大学) 张大均(西南大学) 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 张建新(中科院心理所) 张 侃(中科院心理所) 张力为(北京体育大学) 张丽锦(宁夏大学) 张 明(东北师范大学) 张 奇(辽宁师范大学)张庆林(西南大学) 张守臣(哈尔滨师范大学) 张 卫(华南师范大学) 张文新(山东师范大学) 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 赵国祥(河南大学) 赵守盈(贵州师范大学) 郑 雪(华南师范大学) 周爱保(西北师范大学) 周晓林(北京大学)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 邹 泓(北京师范大学) 佐 斌(华中师范大学) 司库: 孙向红(中科院心理所) 副秘书长: 梅 建(常务) 李 扬(专职) 刘 勋(中科院心理所) 刘正奎(中科院心理所) 黄 端(专职)       第十届理事会分支机构名单 学术工作委员会 主任:杨玉芳 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主任:张建新 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主任:梅 建 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 主任:李 红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 主任:张 侃 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任:史占彪 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 主任:张 侃 教育心理学分会 会长:申继亮 发展心理学分会 会长:董 奇 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分会 会长:周晓林 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 会长:彭运石 工业心理学分会 会长: 医学心理学分会 会长:姚树桥 生理心理学分会 会长:隋 南 心理测量分会 会长:车宏生 法制心理学分会 会长:马 皑 学校心理学分会 会长:郑 雪 体育运动心理学分会 会长:张力为 社会心理学分会 会长:金盛华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 会长:钱铭怡 军事心理学分会 会长:苗丹民 人格心理学分会 会长:王登峰 《心理学报》编辑部 主编:林文娟 《心理科学》编辑部 主编:李其维 第十一届理事会分支机构名单 学术工作委员会 主任:乐国安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主任:孙向红  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主任:高文斌  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张 莉  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   主任:梅 建   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杨玉芳  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邹 泓  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吴艳红  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  主任:彭运石  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沈模卫  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洪 炜  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隋 南 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   主任:方 平  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马 皑 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郑希付 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李京诚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赵旭东  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刘志宏  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登峰  《心理学报》编辑部   主编:张 侃 《心理科学》编辑部   主编:李其维

心理科学编辑部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的前身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1979年正式建系。1995年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以后,心理学系归属华东师大教育学院。经过多年努力,本系已经形成了以基础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学科的专业结构,购置了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可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和科研条件,从而成为培养中国心理学人才的摇篮。师资-- 心理学系师资队伍基础厚实、阵容整齐,拥有十几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目前全系教职工共38人,其中教授9人(全部是博导),副教授14人,讲师10人。经费-- “九五”期间,我系承担了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经费280万元;另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经费37万元;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4项,经费8万元;教育部各类基金项目23项,经费5万元;上海市教委、科委等项目10项,经费17万元;其他横向研究项目15项,经费20万元。合计项目56项,经费约427万元。成果-- “九五”期间我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40篇,出版专著、教材、译著40部,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16项。育人-- “九五”期间我系新增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有1名博士后;共培养博士研究生95名,其中已毕业45名,硕士研究生111名,其中已毕业50名。交流-- “九五”期间我系学术交流活跃,共有20余人次教师赴国外或港台合作、进修、或参加国际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访、交流40余人次,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学术活动。理科基地-- 为迎接21世纪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家教委提出了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的培养计划。1996年,本系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自1997年开始,本系面向全国招收基地班学生并进行基地重点建设。 基地班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又有适应社会需求的实际能力和创造力,能真正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有特色的心理学科研与教学人才。 心理学系机构设置党政办公室系总支办公室(62233413)系主任办公室(62232923)系办公室(62233433)教学研究室基础心理学教研室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研室应用心理学教研室继续教育教研室公共课教研室其他心理实验室(62232863)心理咨询室(62233784)心理科学编辑部(62232236)大众心理学编辑部(62232068)

1、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心理学的发源地,其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始于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20年,张耀祥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立心理学实验室;1921年,在北高师创立了中华心理学会;1922年,创办了我国第一种心理学期刊《心理》。1929年,辅仁大学心理学系成立。1952年,辅仁大学心理学系等并入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心理学教研室。1981年,复设心理学系。1985年和1997年,分别成立了发展心理研究所和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2001年,一系两所合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心理学院。2004年,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2012年,更名为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是我国唯一一个心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单位,建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孕育了全国高校中唯一一个心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唯一一个心理学科协同创新中心(脑与学习协同创新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IDG/麦戈文脑研究院。现联合主办中国心理学界唯一一种SSCI收录的英文学术期刊《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独立主办中文国家核心学术期刊《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在教育部的学科评比中以97分再次获得第一名。截至2013年9月,"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皆进入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库)世界前1%。2、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心理学符号的含义:符号在希腊语里是灵魂的意思,后来变成英文psyche。

中国心理学会于1980年7月正式加入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IUPsyS),荆其诚教授选为执委(1984、1988年)、副主席(1992年);张厚粲教授选为执委(1996年)、副主席(2000年);张侃教授选为执委(2004年)、副主席(2008年);张建新教授选为执委(2012年)。1984年加入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pplied Psychology,IAAP)。徐联仓教授选为执委(1984年起连续三届);张侃教授选为执委(1998年);韩布新博士选为执委(2006年)。1990年加入亚非心理学会(AFRO-ASI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APA),王甦教授选为执委(1990年)、联合主席(1992年);林仲贤教授选为执委(1994年)。1990年加入国际测验委员会(International Test Commission,ITC),张厚粲教授曾选为理事。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团结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上的自由讨论,以促进我国心理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心理科学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本团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一)开展国内外心理学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二)组织心理学课题的研究工作。(三)普及心理学学科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推广先进技术,发现并推荐人才。(四)依照有关规定编译出版心理学书刊。(五)开展对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补充更新知识。(六)举办各种心理学培训班、讲习班,培训项目实施单位:中育心理网。(七)配合或协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有关心理学的课题,发挥心理学咨询作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八)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心理学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九)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承担心理学科技成果、心理学仪器及其他心理学产品的鉴定。(十)接受委托,承担心理学领域技术职务资格的评审、心理学文献和标准的编审以及相关项目的论证评估。(十一)对在心理学科研、学术领域中作出突出贡献和成就的会员,开展奖励和表彰活动。 分支机构总览 学术工作委员会 主任:乐国安 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主任:孙向红 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主任:高文斌 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 主任:李 红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 主任:张建新 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任:张 莉 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 主任:梅 建 出版工作委员会 主任:杨玉芳 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陈英和 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邹 泓 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吴艳红 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 主任:彭运石 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沈模卫 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洪 炜 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隋 南 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 主任:方 平 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马 皑 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郑希付 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姚家新 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佐 斌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赵旭东 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刘志宏 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王登峰 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编:孙向红 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 主编:钱铭怡 决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编:李 纾 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编:韩布新 《心理学报》编辑部 主编:张 侃 《心理科学》编辑部主编:李其维 学术工作委员会 主 任 乐国安(南开大学) 委 员 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  邹 泓(北京师范大学)  吴艳红(北京大学)  彭运石(湖南师范大学)  沈模卫(浙江大学)  洪 炜(北京大学医学部)  隋 南(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方 平(首都师范大学)  马 皑(中国政法大学)  郑 雪(华南师范大学)  李京诚(首都体育学院)  佐 斌(华中师范大学)  赵旭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刘志宏(武警警种学院)  王登峰(北京大学) 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主 任 孙向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副主任 刘 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刘 嘉(北京师范大学)  方 方(北京大学) 委 员 韩布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蔡华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周 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张建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苏彦捷(北京大学)  吴艳红(北京大学)  周仁来(北京师范大学)  刘 力(北京师范大学)  舒 华(北京师范大学)  张 钦(首都师范大学)  江 新(北京语言大学)  闫国利(天津师范大学)  管 健(南开大学)  毛志雄(北京体育大学)  水仁德(浙江大学)  范 方(华南师范大学)  高定国(中山大学)  赵玉芳(西南大学)  李 林(华东师范大学) 秘 书 刘 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主 任 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主任 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  肖 玮(第四军医大学)  连 榕(福建师大)  高 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委 员 丁新华(北京林业大学)  王文忠(中国科学院心理所)  王书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 健(北京回龙观医院)  王利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刘兴华(首都师范大学)  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张 嫦(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  唐卫海(天津师范大学)  詹启生(天津大学)  张雅明(河北大学)  胡淑仙(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郭先菊(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桑青松(安徽师范大学)  张 野(沈阳师范大学)  郝春东(黑龙江大学)  高 源(哈尔滨育源心理教育学校)  钟建军(内蒙古师范大学)  李维青(新疆政协文史委员会)  王有智(陕西师范大学)  韩继明(延安大学)  林永峰(青岛市疾控中心)  张丽锦(陕西师范大学)  格桑泽仁(四川大学)  戴 艳(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吴大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彭小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马红宇(华中师范大学)  卢会志(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崔丽娟(华东师范大学)  顾雪英(南京师范大学)  刘泽文(浙江理工大学)  迟毓凯(华南师范大学)  纪汉平(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三院)  赖小林(汕头大学医学院)  张锦坤(福建师范大学)  田 珍(海南省第二劳教(戒毒)所)  王 伟(第四军医大学)  冯 耘(中国心融集团)  邱明煌(泉州电业局泉港供电公司)  罗 静(积木宝贝国际早教机构)  范晓兰(积木宝贝国际早教机构)  顾原斌(中科普(北京)教育科技中心)  檀培芳(中国石油中心医院)秘书 况扶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 主 任 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副主任 张 明(苏州大学)  桑 标(华东师范大学)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  赵守赢(贵州师范大学)  张 卫(华南师范大学)委 员 刘邦惠(中国政法大学)  鲁忠义(河北师范大学)  王晓钧(深圳大学)  张灵聪(闽南师范大学)  周成林(上海体育学院)  连 榕(福建师范大学)  马剑虹(浙江大学)  孙健敏(中国人民大学)  钟 年(武汉大学)  周爱宝(西北师范大学)  罗桑平措(西藏大学)  刘金平(河南大学)  李 强(南开大学)  赵慧莉(青海师范大学)  张守臣(哈尔滨师范大学)  七十三(内蒙古师范大学)  石文典(上海师范大学)  苏彦捷(北京大学)  杨继平(山西大学)  冯正直(第三军医大学)  葛明贵(安徽师范大学)  文 萍(广西师范大学)  丁锦红(首都师范大学)  郝春东(黑龙江大学)  刘希平(天津师范大学)  钟毅平(湖南师范大学)  刘 文(辽宁师范大学)  陶 云(云南师范大学)  张振新(浙江师范大学)  闻素霞(新疆师范大学)  韩布新(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  聂衍刚(广州大学)  王美芳(山东师范大学)  高定国(中山大学)  肖少北(海南师范大学)  李祚山(重庆师范大学)  何晓丽(宁夏大学)  张仲明(西南大学)  董圣鸿(江西师范大学)  陈 陈(南京师范大学)  林丹华(北京师范大学)  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何 宁(陕西师范大学)  陈 璟(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 主 任 梅 建(中国心理学会)委 员 王廷礼(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  王书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樊春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连 榕(福建师大)  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张丽锦(陕西师范大学)  戴 艳(四川师范大学)  杨继平(山西大学)  顾原斌(中科普(北京)教育科技中心)学术秘书 王利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 任 张 莉(中科院心理所)副主任 刘 艳(北京师范大学)  夏凌翔(西南大学)  李 林(华东师范大学)委 员 陈光辉(山东师范大学)  杨海波(天津师范大学)  管益杰(北京师范大学)  李 虹(中科院管理学院)  定险峰(华中师范大学)  徐守森(首都体育学院)  姜丽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舒 曼(华东交通大学)  刘兴华(首都师范大学)  訾 非(林业大学)  闫洪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傅春胜(中科博爱心理研究所)  王 力(中科院心理所)  管 健(南开大学)  陈 硕(浙江大学)  高 博(河南大学)  冷 英(华南师范大学)  任亚辉(南京师范大学)  王海英(东北师范大学)秘 书 周明洁(中科院心理所)  卢 敏(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 主 任 梅 建(中国心理学会)委 员 王廷礼(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  王书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樊春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连 榕(福建师大)  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张丽锦(陕西师范大学)  戴 艳(四川师范大学)  杨继平(山西大学)  顾原斌(中科普(北京)教育科技中心)学术秘书 王利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出版工作委员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 主任 钱铭怡(北京大学) 副主任 樊富珉(清华大学)赵旭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 委员 杨蕴萍(北京安定医院)瞿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林芳(福建省煤矿中心医院)王欣(河北师范大学)方新(北京大学医院)刘军(北京安定医院)陶勑恒(南京晓庄学院)盛晓春(哈尔滨工业大学)孟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晓驷(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贾晓明(北京理工大学)祝卓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振涛(天津医科大学)桑志芹(南京大学)罗锦秀(山西医科大学)李旭(“解决-相遇与对话”心理工作室)陶新华(苏州大学)王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张海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陈向一(深圳南山人民医院)张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肖旭(四川大学)唐登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侯志瑾(北京师范大学)施琪嘉(武汉市心理医院)谢钢(江苏大学)钟杰(北京大学) 委员兼秘书 徐凯文(北京大学) 秘书 卢贺 员工心理促进工作委员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 任 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副主任 何先友(华南师范大学)  连 榕(福建师范大学)  刘电芝(苏州大学)  张 奇(辽宁师范大学)  姚梅林(兼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委 员陈秋燕(西南民族大学)  戴 艳(四川师范大学)  龚少英(华中师范大学)  胡卫平(陕西师范大学)  李 虹(清华大学)  李洪玉(天津师范大学)  李伟健(浙江师范大学)  李晓东(深圳大学)  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  刘 霞(北京师范大学)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  聂衍刚(广州大学)  庞维国(华东师范大学)  七十三(内蒙古师范大学)  申继亮(北京师范大学)  师保国(首都师范大学)  司继伟(山东师范大学)  宋耀武(河北大学)  谭顶良(南京师范大学)  陶 云(云南师范大学)  王振宏(陕西师范大学)  吴庆麟(华东师范大学)  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  辛自强(中央财经大学)  邢 强(广州大学)  燕良轼(湖南师范大学)  杨伊生(内蒙古师范大学)  杨昭宁(曲阜师范大学)  张大均(西南大学)  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  赵俊峰(河南大学)  赵守盈(贵州师范大学)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 任 邹 泓(北京师范大学)副主任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  方晓义(北京师范大学)  苏彦捷(北京大学)  雷 雳(中国人民大学)  陶 沙(兼秘书,北京师范大学)委 员 王美芳(山东师范大学)  刘 文(辽宁师范大学)  张 卫(华南师范大学)  董 奇(北京师范大学)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  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  桑 标(华东师范大学)  施建农(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 耘(北京师范大学)  杨丽珠(辽宁师范大学)  毕鸿燕(中科院心理所)  陈 旭(西南大学)  戴斌荣(江苏盐城师范学院)  邓赐平(华东师范大学)  张文新(山东师范大学)  朱莉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陶 云(云南师范大学)  王大华(北京师范大学)  王争艳(首都师范大学)  吴国宏(复旦大学)  徐 芬(浙江理工大学)  杨晓莉(西北师范大学)  张丽锦(陕西师范大学)  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  张 野(沈阳师范大学)  盖笑松(东北师范大学)  纪林芹(山东师范大学)  李 丹(上海师范大学)  李富洪(辽宁师范大学)  李美华(青海师范大学)  李小融(成都师范学院)  李晓东(深圳大学)  林丹华(北京师范大学)  刘爱书(哈尔滨师范大学)  刘正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罗小兰(忻州师范学院)  莫秀锋(广西师范大学)  宋耀武(河北大学)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委会 主 任 吴艳红(北京大学)副主任 刘 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刘 嘉(北京师范大学)  丁锦红(首都师大)  张 明(东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  闫国利(天津师范大学)委 员 杨玉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傅小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蒋 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黄昌兵(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周晓林(北京大学)  李 晟(北京大学)  方 方(北京大学)  罗 劲(首都师大)  郭春彦(首都师大)  舒 华(北京师范大学)  周仁来(北京师范大学)  毕彦超(北京师范大学)  傅世敏(清华大学)  张清芳(人民大学)  罗跃嘉(深圳大学)  王勇慧(陕西师范大学)  鲁忠义(河北师范大学)  李寿欣(山东师范大学)  邓晓红(湖北大学)  周治金(华中师范大学)  刘思耘(华中师范大学)  钟毅平(湖南师范大学)  王穗苹(华南师范大学)  陈 骐(华南师范大学)  高定国(中山大学)  任 杰(上海体育学院)  郭秀艳(华东师范大学)  高湘萍(上海师范大学)  邓 铸(南京师范大学)  冯成志(苏州大学)  冷 英(南通大学)  高 华(福建师范大学)  王恩国(河南大学)  宣 宾(安徽师范大学)  周爱保(西北师范大学)  刘 强(辽宁师范大学)  张 奇(辽宁师范大学)  邱 江(西南大学)  陈安涛(西南大学)  韦义平(广西师范大学)  曹立人(浙江大学)  任 俊(浙江师范大学)  张德玄(杭州师范大学)  刘希平(天津师范大学)秘书长 耿海燕(北京大学)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委会 主任 钱铭怡(北京大学) 副主任 樊富珉(清华大学)赵旭东(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 委员 杨蕴萍(北京安定医院)瞿伟(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林芳(福建省煤矿中心医院)王欣(河北师范大学)方新(北京大学医院)刘军(北京安定医院)陶勑恒(南京晓庄学院)盛晓春(哈尔滨工业大学)孟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晓驷(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贾晓明(北京理工大学)祝卓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振涛(天津医科大学)桑志芹(南京大学)罗锦秀(山西医科大学)李旭(“解决-相遇与对话”心理工作室)陶新华(苏州大学)王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张海音(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陈向一(深圳南山人民医院)张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肖旭(四川大学)唐登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侯志瑾(北京师范大学)施琪嘉(武汉市心理医院)谢钢(江苏大学)钟杰(北京大学) 委员兼秘书 徐凯文(北京大学) 秘书 卢贺 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 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决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民族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护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心理学报》编辑部《心理科学》编辑部 《心理科学》《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该刊为双月刊,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1992年第5期至2009年第6期,香港大学心理学系为协办单位;现协办单位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10年第5期始)和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2010年第1期始)。 《心理学报》《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月刊,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 第十一届理事会名单 理事长:沈模卫(浙江大学) 前任理事长:乐国安(南开大学) 候任理事长: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   副理事长: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 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 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 王登峰(教育部) 张建新(中科院心理所) 周晓林(北京大学)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   秘书长: 傅小兰(中科院心理所) 常务理事: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 陈 红(西南大学) 董 奇(北京师范大学) 方晓义(北京师范大学) 傅 宏(南京师范大学) 傅小兰(中科院心理所) 郭秀艳(华东师范大学) 韩布新(中科院心理所) 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 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 李其维(华东师范大学) 刘华山(华中师范大学)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 莫 雷(华南师范大学) 钱铭怡(北京大学) 桑 标(华东师范大学) 申继亮(教育部) 沈模卫(浙江大学) 舒 华(北京师范大学) 苏彦捷(北京大学) 王登峰(教育部) 王重鸣(浙江大学) 杨玉芳(中科院心理所) 叶浩生(广州大学) 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 乐国安(南开大学) 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 张建新(中科院心理所) 张 侃(中科院心理所) 张文新(山东师范大学) 赵国祥(河南大学) 周晓林(北京大学)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       理事: 白学军(天津师范大学) 曹立人(浙江大学) 车宏生(北京师范大学) 陈楚侨(中科院心理所) 陈 红(西南大学) 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 陈中永(内蒙古师范大学) 戴海琦(江西师范大学) 董 奇(北京师范大学) 樊富珉(清华大学) 方富熹(中科院心理所) 方 平(首都师范大学) 方晓义(北京师范大学) 傅 宏(南京师范大学) 傅小兰(中科院心理所) 高定国(中山大学) 高峰强(山东师范大学) 葛明贵(安徽师范大学) 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 郭春彦(首都师范大学) 郭秀艳(华东师范大学) 郭永玉(华中师范大学) 韩布新(中科院心理所) 侯玉波(北京大学) 胡竹菁(江西师范大学) 黄希庭(西南大学) 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 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 雷 雳(中国人民大学) 李 红(辽宁师范大学) 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李美华(青海师范大学) 李其维(华东师范大学) 李 纾(中科院心理所) 李伟健(浙江师范大学) 李小融(成都师范学院) 连 榕(福建师范大学) 梁宁建(华东师范大学) 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 刘电芝(苏州大学) 刘华山(华中师范大学) 刘 鸣(华南师范大学) 卢家楣(上海师范大学) 鲁忠义(河北师范大学) 罗桑平措(西藏大学) 罗跃嘉(深圳大学) 梅 建(中国儿童中心) 苗丹民(第四军医大学) 莫 雷(华南师范大学) 聂衍刚(广州大学) 庞维国(华东师范大学) 彭运石(湖南师范大学) 钱铭怡(北京大学) 邱炳武(中科院心理所) 桑 标(华东师范大学) 申继亮(教育部) 沈模卫(浙江大学) 施建农(中科院心理所) 时 勘(中国科学院大学) 舒 华(北京师范大学) 苏彦捷(北京大学) 隋 南(中科院心理所) 孙时进(复旦大学) 孙向红(中科院心理所) 陶 沙(北京师范大学) 陶 云(云南师范大学) 王登峰(教育部) 王 垒(北京大学) 王重鸣(浙江大学) 韦义平(广西师范大学) 闻素霞(新疆师范大学) 吴庆麟(华东师范大学) 吴艳红(北京大学) 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 肖少北(海南师范大学) 许 燕(北京师范大学) 闫国利(天津师范大学) 杨继平(山西大学) 杨丽珠(辽宁师范大学) 杨玉芳(中科院心理所) 姚本先(安徽师范大学) 姚树桥(中南大学) 叶浩生(广州大学) 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 余嘉元(南京师范大学) 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 乐国安(南开大学) 张大均(西南大学) 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 张建新(中科院心理所) 张 侃(中科院心理所) 张力为(北京体育大学) 张丽锦(宁夏大学) 张 明(东北师范大学) 张 奇(辽宁师范大学)张庆林(西南大学) 张守臣(哈尔滨师范大学) 张 卫(华南师范大学) 张文新(山东师范大学) 张向葵(东北师范大学) 赵国祥(河南大学) 赵守盈(贵州师范大学) 郑 雪(华南师范大学) 周爱保(西北师范大学) 周晓林(北京大学) 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 邹 泓(北京师范大学) 佐 斌(华中师范大学) 司库: 孙向红(中科院心理所) 副秘书长: 梅 建(常务) 李 扬(专职) 刘 勋(中科院心理所) 刘正奎(中科院心理所) 黄 端(专职)       第十届理事会分支机构名单 学术工作委员会 主任:杨玉芳 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主任:张建新 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主任:梅 建 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 主任:李 红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 主任:张 侃 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任:史占彪 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 主任:张 侃 教育心理学分会 会长:申继亮 发展心理学分会 会长:董 奇 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分会 会长:周晓林 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 会长:彭运石 工业心理学分会 会长: 医学心理学分会 会长:姚树桥 生理心理学分会 会长:隋 南 心理测量分会 会长:车宏生 法制心理学分会 会长:马 皑 学校心理学分会 会长:郑 雪 体育运动心理学分会 会长:张力为 社会心理学分会 会长:金盛华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 会长:钱铭怡 军事心理学分会 会长:苗丹民 人格心理学分会 会长:王登峰 《心理学报》编辑部 主编:林文娟 《心理科学》编辑部 主编:李其维 第十一届理事会分支机构名单 学术工作委员会 主任:乐国安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主任:孙向红  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主任:高文斌  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张 莉  心理学标准与服务研究委员会   主任:梅 建   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杨玉芳  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邹 泓  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吴艳红  理论心理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  主任:彭运石  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沈模卫  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洪 炜  生理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隋 南 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   主任:方 平  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马 皑 学校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郑希付 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李京诚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赵旭东  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刘志宏  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登峰  《心理学报》编辑部   主编:张 侃 《心理科学》编辑部   主编:李其维

地理学报编辑部主任

1965-68 上海市天山中学高中学习1970-77 上山下乡去江西省南城县上唐公社黄家大队李家边生产队其中71-77年任李家边学校民办教师1977-78 江苏省高淳县制药厂厂办职工1978-8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1982-01 无锡教育学院执教,曾任地理系副主任、科研处处长、学报编辑部主任其中1991-92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商经与地理教育系访问学者1992-93 英国森德兰大学旅游研究中心助研2001至今 江南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执教其中2002年7至8月赴加拿大旅游专题学习与研究

梁珊,广东珠海人,中科院地理所《地理学报》编辑部副主编、编审。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77年底从事地理编辑工作,凛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理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主任,第一、二届中国科学技术编辑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委员。

心理研究编辑部主任

1、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心理学的发源地,其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始于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20年,张耀祥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立心理学实验室;1921年,在北高师创立了中华心理学会;1922年,创办了我国第一种心理学期刊《心理》。1929年,辅仁大学心理学系成立。1952年,辅仁大学心理学系等并入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心理学教研室。1981年,复设心理学系。1985年和1997年,分别成立了发展心理研究所和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2001年,一系两所合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心理学院。2004年,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2012年,更名为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是我国唯一一个心理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单位,建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孕育了全国高校中唯一一个心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唯一一个心理学科协同创新中心(脑与学习协同创新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IDG/麦戈文脑研究院。现联合主办中国心理学界唯一一种SSCI收录的英文学术期刊《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独立主办中文国家核心学术期刊《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在教育部的学科评比中以97分再次获得第一名。截至2013年9月,"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皆进入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库)世界前1%。2、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心理学符号的含义:符号在希腊语里是灵魂的意思,后来变成英文psyche。

楼上都是近代现代的,而且有些严格意义上说也不是文化名人。我来几个严光 【严光】生卒年待考。东汉初隐士。本姓庄,后人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姓,一名遵,字子陵。余姚人。少有文名,与刘秀同游学,曾拒为王莽官。建武元年(25),刘秀即位,严光隐名换姓,避居他乡。后三聘而始至洛阳,授以谏议大夫之职,不就,归隐富春山(今浙江桐庐县境内)。80岁卒,安葬在客星山。现余姚与慈溪等地有严子陵祠、客星山"高风千古"坊、故里碑亭等史迹。�阚泽 【阚泽】(170~243)三国时吴国官吏。字德润。宁波市慈城镇人。世代为农,好学,后举孝廉。曾任钱塘长,三国吴尚书令、中书令,拜太子太傅,精通经学、历书。极力向孙权推荐贾谊的《过秦论》,主张废除酷刑,以礼义治国。晚年笃信佛教,舍宅为普济寺。今慈湖(又名德润湖)边有其故址,宅后山为"阚峰"。�虞喜 【虞喜】(281~356)东晋天文学家。字仲宁。余姚人。出身豪族,屡征博士、举贤良,皆不就。东晋咸和五年(330),计算出冬至太阳位置每50年向西移动一度(现代测定为71年8个月),即为"岁差"。这一发现对以后的天文学有很大的影响。他主张天高无穷,日月星辰按各自的规律运行,以驳浑天说、盖天说。著有《安天论》、《志林》等。�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唐初书法家。字伯施。慈溪市人。南北朝时仕陈,入隋任秘书郎、起居舍人。隋亡,曾为窦建德黄门侍郎,唐武德四年(621)为秦王府参军,授弘文馆学士,改太子中舍人。贞观元年(627)李世民即位,任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太子右庶子、秘书监等,封爵永兴县公。辞官,授银青光禄大夫。卒后陪葬昭陵,画像凌烟阁,赠礼部尚书,谥文懿。书法继承王羲之、王献之笔致,外柔内刚,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有石刻《孔子唐堂碑》等传世,著有《帝王略论》、《书旨述》、《笔髓论》、《观学篇》等,编有《北堂书钞》160卷,为国内现存第一部类书。�陈藏器 【陈藏器】(681~757)唐代药物学家和方剂学家。四明人。开元年间(713~741),任京兆府三原县县尉。认为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虽经补辑,但遗逸尚多,而为之搜遗补缺,编撰《本草拾遗》10卷。明李明珍认为此书"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惜原书已佚。另作《本草序例》1卷,《本草解纷》3卷。为中医方剂学"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等"十剂"方剂分类法的创始人。�林逋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宁波奉化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人,见上卷252页杭州"林逋"条。�史浩 【史浩】(1106~1194)南宋右丞相。字直翁。鄞县人。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历任余姚县尉、温州教授、国子博士、秘书省校书郎等职。隆兴元年(1163)任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上书言赵鼎、李光无罪,昭雪岳飞冤狱,后因反对张浚等贸然用兵北伐,遭王十朋等所劾。淳熙五年(1178)复为右丞相,淳熙十年(1183)致仕,封太保、魏国公。卒后封会稽郡王、越王,谥忠定。有《尚书讲义》、《周官讲义》、《仙源类谱》、《?峰真隐漫录》等著述。�张孝祥 【张孝祥】(1132~1170)南宋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鄞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廷试第一,人称甬上第一状元。历任秘书省正字、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平江知府、建康留守、敷文阁待制、荆南荆北路安抚使、显谟阁直学士等职。卒后葬建康(南京)钟山。为官时支持张浚北伐,反对秦桧专权。文章过人,为南宋豪放派词人。著有《于湖居士乐府》、《于湖词》、《于湖集》、《古风律诗绝句》等。�叶梦鼎 【叶梦鼎】(1200~1270)南宋官员。字镇之,号西涧。宁海东仓上宅人。本姓陈,6岁时过继于母族,改姓叶。南宋嘉熙元年(1237),以太学上舍试入优等,曾在信州、袁州、吉州、隆兴等地为官,景定三年(1262)任兵部尚书,次年迁吏部尚书,咸淳三年(1267)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因反对贾似道专权,阻止《公田法》、《经界推排法》实施而遭贾忌恨,遂托病辞官。著有《西涧集》。�黄震 【黄震】(1213~1281)南宋官员。字东发,人称於越先生。慈溪人。南宋宝四年(1256)进士。曾任史馆检阅、抚州知州、江西提点刑狱、提举浙东常平茶盐等职,为官清廉,敢于直言。宋亡后隐居定海灵渚乡泽山(今慈溪市田央乡)、鄞县等地,卒后门人私谥文洁先生。参与宁宗、理宗两朝《国史》、《实录》的修纂。批判理学"人心道心"、"即心即道"观点,创东发学派,著有《黄氏日钞》、《古今纪要》、《戊辰修史传》、《礼记集解》、《春秋集解》等。�王应麟 【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人称厚斋先生。鄞县人。南宋淳元年(1241)进士,曾任太常寺主簿、台州通判、礼部郎官、徽州知州、吏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敢于直谏,为权相贾似道所恶,屡遭贬斥。宋亡后闭门著述,著有《困学纪闻》、《玉海》、《通鉴答问》、《诗地理考》、《深宁集》、《通鉴地理考》、《汉艺文志考证》、《三字经》等。其中《三字经》影响极大,流传甚广。�胡三省 【胡三省】(1230~1302)南宋学者。原名满孙,字身之,又字景参,其家居涧旁有古梅,因号"梅涧"。宁海县中胡村人。南宋宝�NB039�四年(1256)进士。曾任吉州泰和尉、慈溪尉、扬州江都丞、怀宁知县、朝奉郎等职。德�NB039�元年(1275)入贾似道幕府,后因与贾不合还乡。一生致力于《通鉴》校勘。历时30年,完成《资治通鉴音注》294卷,著有《通鉴释文辨误》、《竹素园稿》、《通鉴小学》等。�戴表元 【戴表元】(1244~1310)元初文学家。字帅初,一字曾伯,自号剡源先生。奉化榆林人。从师王应麟。南宋咸淳七年(1271)进士。授迪功郎、建康府教授等职。元兵南下,避难天台、鄞县、杭州等地,以授徒卖文为生。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受聘任奉化养正堂师,大德八年(1304)任信州教授。后归里,读书吟诗以终。学识渊博,善书法,以散文名重一时,被誉为"东南文章大家之一"。著有《剡源集》、《剡源佚诗》、《剡源佚文》等。�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明初学者。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人称缑城先生、正学先生。宁海县人。少好学,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授汉中府学教授。蜀献王聘为世子师,建文元年(1399),迁侍讲学士,值文渊阁,任《太祖实录》、《类要》总裁,文学博士等。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兵陷南京,他被捕下狱,后朱棣命他草拟登极诏书,他披麻戴孝,坚拒草诏而疾书"燕贼篡位"。朱棣大怒而灭其十族(加学生),罹难者873人。有《逊志斋集》、《秋崖集》行世。�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明代哲学家。原名云,更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人称阳明先生。余姚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因触犯刘瑾,贬为龙场(今贵州修文县)驿丞。后任南京太仆寺少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督兵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回故乡余姚,在龙泉山中天阁讲"致良知"说,开创了姚江学派(又称阳明学派)。卒于江西南安,谥文成。归葬绍兴兰亭。王阳明是中国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著有《阳明全书》。�吕纪 【吕纪】(1477~?)明代花鸟画家。字廷振,号乐愚。鄞县人。明弘治年间(1488~1505)应征入宫,任锦衣卫指挥使。画近学边景昭,远承南宋画院体风格,尤擅画凤凰、仙鹤、孔雀、鸳鸯等,生动明丽,工笔与写意俱佳。间作山水人物。为当时画院花鸟画代表作家之一。作品传世较多,主要有《桂菊山禽图》、《鹰雀图》、《雪景翎花图》、《竹禽双雉图》、《雪岸双鸿图》等。�范钦 【范钦】(1505~1585)明代藏书家。字尧卿,号东明。鄞县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任随州知州、工部员外郎、袁州知州、广西参政、福建按察使、云南右布政使、陕西左布政使、副都御史等职。后晋兵部右侍郎,未赴任而去职还乡。一生喜爱藏书。归里后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间在月湖西岸的居宅东侧建造了藏书楼,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名"天一阁"。其藏书以明版地方志及登科录为世人所重,在明时已有浙东藏书第一家之誉。历经400余年后的今天,已成为国内最古老的藏书楼。范钦的著述有《四明范氏书目》、《烟霞小说》、《抚掌录》、《奏议》、《草朝遗忠录》、《明文臣爵谥》、《古今谚》。�屠隆 【屠隆】(1543~1605)明代文学家。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由拳山人、蓬莱仙客、鸿苞居士。鄞县人。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曾任颍上知县、青浦知县、吏部主事、郎中等职。因不拘小节、纵情诗词而罢职。回乡后以卖文为生,贫困潦倒。屠隆博学多才,尤精戏曲,书画造诣颇深,与胡应麟等并称"明末五子"。著有《彩毫记》、《昙花记》、《修文记》、《白榆集》、《由拳集》、《鸿苞集》、《观音考》等。�朱之瑜 【朱之瑜】(1600~1682)明末学者,抗清义士。字鲁屿,号舜水。余姚人。早年精研六经,绝意为官。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下浙,他奔走各地,联络义军支援四明山寨王翊,顺治四年至十五年(1647~1658),4次东渡日本,欲借兵复明,途中历经艰险,终未成功。后随郑成功、张苍水抗清,败后定居日本。康熙三年(1664),水户藩主德川光国聘其为宾师。前后侨居日本20余年,向日本介绍了中国服制、礼制、官制等礼乐典章,讲授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为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卒后私谥文恭先生,葬日本常陆入慈郡大田乡瑞龙山麓。有《舜水先生文集》、《朱舜水集》、《朱氏舜水谈绮》等行世。1982年5月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日本朱舜水先生纪念会在余姚龙泉山上建造了朱舜水纪念碑。�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人称梨洲先生。余姚黄竹浦人。父黄尊素,东林党人,因反对魏忠贤等死于诏狱。明崇祯元年(1628),赴京为父申冤,锥刺逆党。而后在南京加入复社。明亡后,率家乡子弟组成"世忠营",拥鲁王抗清,先后10年,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左副都御史等职。失败后归隐故里,授徒讲学,著书立说。黄宗羲学识渊博,著述弘富,对天文、地理、历算、乐律等造诣颇深,尤长史学,并开创了浙东学派。有《黄宗羲全集》行世,其代表作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四明山志》、《南雷文定》等。�张苍水 【张苍水】(1620~1664)明末抗清义士。名煌言,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入浙,同钱肃乐等人在宁波府城隍庙聚众起义抗清,后又迎鲁王朱以海至绍兴监国,官至兵部尚书。顺治十六年(1659)率义军与郑成功兵入长江,破京口(今镇江),沿江4府3州24县闻风归附。后郑成功兵败师溃,历尽艰险,返乡招集旧部,继续抗清。康熙三年(1664)闽战一役遭重创,见复明无望,遂散兵隐居于象山县石浦南田的悬岙岛(一说舟山悬岙)。因叛徒出卖被执,清人劝降不从,在杭州慷慨就义。谥忠烈。著述有《张苍水集》。�万斯同 【万斯同】(1638~1702)清初历史学家。字季野,号石园。鄞县人。黄宗羲弟子,清初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博通诸史,尤精明史,以明遗民自居,绝不仕清。清康熙十八年(1679),《明史》总裁官大学士徐元文荐他入史馆,在父师嘱托之下,携书10万卷入京,不受俸,不署衙,以"布衣"身份参修明史。《明史稿》500卷,由他手定。卒于明史馆,归葬奉化市莼湖镇邬阳观山南麓,墓上有"班马三椽笔,乾坤一布衣"对联。著作有《儒林宗派》、《历代史表》、《石园诗文集》、《两浙忠贤录》、《读礼迎考》等30余种。�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史学家。字绍衣,号谢山、鲒?亭长,人称谢山先生。鄞县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因与权贵不合,辞官还乡,读书著述。乾隆十三年(1748)主讲绍兴蕺山书院,十六年主讲广东端溪书院。全祖望学识渊博,著作颇丰,著有《鲒�NB043�亭集》、《鲒�NB043�亭集外编》、《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句余土音》等,又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续选《甬上耆旧诗》。�叶恭绰 【叶恭绰】(1880~1968)文史专家。字誉虎,又名裕甫、遐翁等。余姚人。早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历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财政部长、段祺瑞临时执政府交通总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国学馆馆长等职。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第二届常委、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国画院院长等职。尤擅书法,工真、行、草书。著有《交通救国论》、《历代藏经考略》、《遐庵汇稿》等。�周淡游 【周淡游】(1882~1919)早期同盟会员。原名声德,学名日宣,字淡游。奉化人。为奉化城里最早剪去发辫的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东渡日本,入东京警监学校,与陈其美同学,结识了孙中山、黄兴、廖仲恺等人,并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期间,任沪军都督府军需官、浙江都督府顾问。1915年,又参加发动肇和舰起义。1918年冬,奉孙中山之命入蜀佐助四川省长杨沧白。次年病逝任上,孙中山致电吊唁。墓在奉化市中心锦屏山东麓,蒋介石题写墓碑,并建有纪念塔和山庄。�周信芳 【周信芳】(1895~1975)京剧艺术大师。字士楚,艺名麒麟童。慈溪人。生于江苏清江浦,幼年随父学艺,7岁始以七龄童艺名登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始用"麒麟童"艺名。曾与梅兰芳、谭鑫培等同台演出。他是中国当代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和艺术革新家,继承和发展了民族戏曲的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塑造了许多具有鲜明性格的典型人物,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麒派"宗师。1949年应邀出席中央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华东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宁波京剧院院长等职。代表剧目有《四进士》、《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清风亭》等。著有《周信芳戏剧散论》。�潘天寿 【潘天寿】(1897~1971)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乳名权,原名天谨、学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阿寿、雷婆头峰寿者、颐者等。宁海县回浦乡冠庄村人。现故居已修复并对外开放。幼年即喜习书画,后得李叔同、经亨颐、吴昌硕、刘海粟等名人指点,技艺日精。1926年任宁波新华艺术学院艺术教育系主任,1928年任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主任。1949年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主席、全国文联委员等职。擅长写意花鸟和山水画,熔诗、书、画、印于一炉,风格独特。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中国书法史》、《治印谈丛》等。�沙孟海 【沙孟海】(1900~1992)书法家。原名文若,字孟海,号沙林、石荒、兰沙、决明。鄞县塘溪乡人。自幼爱好书法、篆刻。1920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5年赴宁波,任职商务印书馆,与冯君木、吴昌硕、马一浮、章太炎等交往,书艺大进。1929年后任广州中山大学预科教授,1931年任南京中央大学、教育部秘书等职。1949年后历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兼调查组组长、省博物馆历史部主任、西泠印社社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顾问等职。书法刚健有力、雄厚遒劲,善擘窠榜书,被誉为"书坛泰斗"。著述有《近三百年的书学》、《兰沙馆印式》、《印学史》、《印学概述》、《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录》、《中国书法史图集》、《沙孟海书法集》、《沙孟海论书丛稿》、《沙孟海写书谱》等,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卷》等。鄞县东钱湖畔建有沙孟海书学院。�童第周 【童第周】(1902~1979)生物学家。鄞县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1930年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1949年后,历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研究所所长、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是中国实验胚胎学创始人,在研究细胞核、细胞质在鱼类个别发育、细胞分化和性状遗传中的相互作用方面多有创见,有论文、专著70余种。不胜枚举,给你网址,还有好多,宁波也算人杰地灵了。-php

女,1956年9月生,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学会中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国家教育部医学教育教学工作评估专家组专家,高等学校护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护理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分会理事,《中国医师能力评价》编辑部主任,中国保健杂志社理事,《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西北医学教育》杂志编委,现任辽宁省医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辽宁医学院医学教育研究所所长,辽宁医学院研究生学院院长,辽宁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教研室主任。

心理月刊编辑部主任

《心理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注,国家体育总局主管,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488/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796,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宗旨,协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提高专业理论研究水平,为推动中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而服务。主管: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出版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国内刊号:CN11-5488/R国际刊号:ISSN1673-6769主编:焦林芳编辑单位:《心理月刊》编辑部编辑部地址:北京体育馆路8号周编辑:975105876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心理健康"的术语和内容也通过各种途径为人们所逐步认识和了解,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纳入到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去,以其为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基础。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何入手呢?我们首先应究其"病因"。 首先,我们得从学校谈起。或许有人会问,在现实生活中谁最累,最辛苦?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回答是否定的,那究竟是谁呢?对,是我们中小学生!众所周知,他们的书包越背越重,他们的学习时间越来越长,有的甚至在晚上12点以前还不能做完作业。他们很少有玩的时间,小小年纪不光要学书本知识,还要在家长的"监视"下学特长,搞提高补习。他们一上学就被牢牢地拴在以开学为目的的"应试"战车上,内心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在孩子犯了错误后,有的老师方法不当,当着其他人的面或讽刺,或挖苦,或严厉指责,甚至破口辱骂……于是造成了他们害怕考试,害怕老师,害怕家长,害怕学校,在压力、恐惧下,有的孩子变得焦虑、烦躁、紧张、暴怒、嫉妒、猜疑……产生逆反心理,自尊心特别"强",不肯接受大人提出的任何意见,并学会了应付教师,应付家长的"欺术"会为一点芝麻小事而愤怒,生活失去了色彩,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厌学的情绪弥漫在青少年之间。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元哲博士曾经告戒,学校不要让学生太忙,否则学生就没有时间去思考。最好的教育是教师以最短的时间,给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最坏的教育是教师占了学生所有的时间,而学生又学不到什么,得不到发展。马克思说过,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尺度,还是人的发展空间。当所有人都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就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可见,学业课业负担的轻重,精神压力的大小,自由支配时间的多少,生活是否丰富多彩,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才能能否得到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教育。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到时了许多适得其反的效应,而现在所谓的"素质教育"仅仅是每个学校的口头术语。对学生"减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一切仍以"升学"作准备为教育目标,片面强调学生需要的知识教育,而从根本上没有解决教育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人文价值,即"学习就是为考试"。 那么,来自家庭的影响也应受重视。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尽了家长们的溺爱、迁就。当上学读书后,与同学之间发生冲突,又受不了一点委屈,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有一部分家长在处理孩子错误时不注意方式,动不动就责骂,甚至拳打脚踢,用所谓的"暴力方式"解决问题,不然就"关怀备至,和蔼可亲"。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要求,让孩子做许多他自己不愿做的事。这样,势必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育。 还有一些家长一味地认为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应让自己的孩子尽早学习英语、电脑,孩子也对此感兴趣。当然,这有助于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学习素材,丰富他们的兴趣,开拓视野。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信息化尽管将为学生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也可能会导致由于热忠于电子游戏而引起教师与孩子之间人际关系淡薄,减少学生们体验生活接触自然的机会,对学生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 现在的社会问题也日趋严重,不安全隐患越来越多,对学生身心造成危害。如:有的学生贪小便宜,或嫉妒别人有好的东西自己没法有,养成了小偷小摸;学习录象片里的坏习,欺负弱小,或以"借"钱为名的拿钱不还,或强行弱小同学拿钱,搜身,若是不肯,就用打来解决……这对于他们自己和被他们欺辱的学生来讲,身心都极为不利,造成了有的学生怕出门,怕到校又不敢跟大人讲,怕再挨打的心理,或者效仿,崇拜他们。 这样长期以往,学生就逐渐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造成破罐子破摔,脾气古怪,性格暴躁,并以自我为中心等对其一生都不利的行为。当这些现象都出现的时候,社会舆论的第一反应就是指责;"德育工作怎么会失灵了?!"继而要求大大加强思想工作,加强道德教育,加强学校纪律。家长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配合"学校做工作,但结果都不如人意,有时甚至会变得更加严重,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的道德知识不能转化为道德实践。在观念上,他们知道是对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又不去那么做,犯了错认错,认了错再犯错的恶性循环

《the secret》美国的一本心理学著作,挺受益的

《心理月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注,国家体育总局主管,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488/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796,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宗旨,协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提高专业理论研究水平,为推动中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而服务。主管: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出版单位: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国内刊号:CN11-5488/R国际刊号:ISSN1673-6769主编:焦林芳编辑单位:《心理月刊》编辑部编辑部地址:北京体育馆路8号周编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