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岭南学刊算核心吗

发布时间:

岭南学刊算核心吗

不是的这本期刊只是广东省的省级普刊,是有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会您可以到万方数据库进行核实

不是,是普通的期刊。

论科技活动中罪与非罪的界限,河南法学,1992年第2期 对“孤立的个人”的理解,法学学刊,1992年第4期 拒不说明巨额财产来源罪的行为本质,检察学文选,1993年第10期 关于自诉案件几个问题的探讨,法学学刊,1993年第4期 论公司犯罪定性与处罚,法律函授,1994年第3期 商业受贿罪的定性与处罚,法律函授,1994年第1期 公司犯罪定罪与量刑,中国检察报,1995年4月4日 论刑法条文结构改革,法制日报,1995年5月25日 论刑法分则立法形式的选择与协调技术,现代法学,1995年第6期 论刑法改革的必要性,湖南法学,1995年第3期 论刑法分则各种立法渊源的协调技术,贵州法学,1995年第5期 谈发票犯罪,检察日报,1996年12月2日 刑法分则条文语言表述的规范化是,江西法学,1996年第1期 论发票犯罪,法学学刊,1996年第3期 论刑法分则条文立法技术的完善,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发票犯罪的定罪与量刑,法律函授,1996年第3期 论市场经济发展与刑法变革的必要性,载《我国当前经济犯罪研究》文集,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 新刑法对三个口袋罪的分解,云南法学,1997年第3期 评新刑法的立法技术,法律函授,1997年第5期 无罪推定与我国刑事诉讼,载《诉讼法理论与实践》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7年10月版 简论贪污贿赂罪立法的特点,中央政法管理班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论罪名解释权的归属,载《新刑法典的理论与实践》文集,重庆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关于刑事诉讼倒三角结构的几点异议,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论死刑执行程序的适应与完善,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对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几点思考,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当前手机购销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律师世界,2000年第4期 评刑事诉讼倒三角结构论,法学评论,2000年增刊 当前手机购销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律师世界,2000年第4期 对代销商在售机过程中犯罪行为的处理,经济与法,2000年第6期 论简易程序中被告人的选择权,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人权公约与我国刑事证据立法,载《证据学论坛》第二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的年12月版 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立场看中国的死刑问题,载《刑法学研究精品文集》,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略论扰乱电信市场的犯罪,天津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评我国1999年刑法修正案,载《新世纪刑法新观念研究》文集,人民法院出版2001年第4期 简易程序的正当性研究,《刑事法评论》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8期 设立中国式辩诉交易的设想,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论黑社会犯罪的刑法完善,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补强证据,载《证据学论坛》第3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论刑事简易程序的审判方式,政法论丛,2002年第2期 刑事简易程序价值论,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第5期 论刑事简易程序中的被告人异议权,云南法学,2003年第6期 公诉与自诉关系研究,刑事诉讼前沿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审前羁押程序比较,时代法学,2004年第2期 比较法视野下的警察出庭作证,犯罪研究,2004年第2期 检察引导侦查的理论基础,西南法学,2004年5月号,吉林出版社2004年5月版 简易程序审判方式比较研究,司法审判动态与研究第6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审前羁押程序比较,时代法学,2004年第2期 各国民众参与检察的实践,检察日报,2004年11月5日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正当性探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司法潜规则导致司法腐败,法治内参(机密,供厅局级以上领导阅),2005年第7期 再审程序之老调重弹,时代法学,2005年第3期 口供不含辩解,北京日报,(理论版),2005年7月4日 美国乞讨者的权利及其限制,人民法院报(域外法制,)2005年7月8日 不人道是废除死刑的充足理由吗?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 教育改革与人性解放,学术探索,2005年第4期 反思司法潜规则,政法学刊,2005年第4期 人道对死刑的诘难,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58.我在美国法庭上看到的陪审团,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第7期从政坛流星高勇的学术辉煌说起,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6期检察改革中应当处理的五大关系,《检察论丛》第10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论民众参与检察,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质疑“法盲可以当法院院长”的立法,法治与社会,2005年第6期评我国辩诉交易的实践,《刑事法判解》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7月版让佘祥林成为中国的米兰达卡片,《律师文摘》,2005年第4辑论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国际准则,《明理学刊》,2005年第4期中美陪审制度比较,《民主与科学》,2005年第5期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国际准则,《诉讼法学研究》,2005年总第10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10月版。陪审制度与基本政治伦理,《安徽大学法学评论》,2005年总第5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侦查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重庆社会科学,2005第5期 向胡耀邦同志学习如何对待冤假错案,学习月刊,2005第10期 死刑复核,应从秘密走向公开,检察日报,2005年11月7日 中美律师资格制度比较研究,法治论丛,2006年第1期 论诉讼及时原则,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美国的证人保护制度,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2月下 美国被指控者律师帮助权的百年历程,律师与法制,2006年第3期 霸道的校规与遥远的宪法,人文论坛,2006年第3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美国科罗拉多州法官优选制度及其启示,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 美国的律师资格与律师考试,学习月刊,2005第12期 和谐社会:和而不同的社会,载《从多元到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月版 西方防止媒体审判的五种方式,法制新闻传播,2006年第2期 媒体监督司法的底线权利,法制新闻传播,2006年第3期 世界死刑立法和司法的最新动向,载《中国诉讼法判解》第4卷,中国人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美国陪审团审判观察,载《中国诉讼法判解》第5卷,中国人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借鉴美国经验防止法官腐败,学习月刊2006年第12期。 行贿人揭发对合的受贿犯罪应认定为“自首并立功”,检察日报理论版,2007年4月9日。 兰成长案引发的思考,青年记者,2007年第3期 隐姓瞒名:美国的证人保护制度,载《证据学论坛》第12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论盘查的法治化,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目前应否对贪污贿赂罪废除死刑,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2月上 国际社会对待性交易合法化的态度,检察风云,2008年第1期。 澄清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几点误解,法制与新闻传播,2008年第2辑 论记者拒证权,证据科学2008年10月第16卷,第5期。 法院该如何对待“负面舆论炒作”,青年记者2009年第16期。“群众的感觉”与死刑司法中的人道关怀,《中国诉讼法判解》第7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国际准则视野下的媒体与司法关系基本范畴,东方法学,2010年第2期。 律师媒体宣传与司法公正,《全球传媒学刊》2010 年第2 期,第1---5页。 论残疾人就业优先权,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评《刑事诉讼法(草案)》证据部分,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61-68页。 论看守所立法,时代法学,2012年第2期。司法公开的国际发展趋势,刑法前沿问题研究,2012年卷。101.英国庭审录音录像改革的新动向,法治研究,2013年第1期。 围观杀人:美国死刑执行的示众与电视直播,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103.犯罪记录查询模式比较研究,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第2期。104.李尔本案与沉默权的确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庭前会议制度的实施难题与解决方案,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美国联邦证据法的制订与修改,孙长永主编:《刑事司法论坛》2013年第1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美国地方法院关于本拉登的尸体解剖照片是否应当公开的裁判,司法评论,2014年第2卷108.罗斯法院信息公开法的立法与实施,人民法院报,2014年7月25日第8版。 媒体采访监所的法治化,新闻春秋,2014年第3期。 俄罗斯陪审团的20年:观察与展望,俄罗斯学刊,2014年第6期。 未决在押人员羁押表现评鉴制度的实证考察,中国监狱学刊,2014年第5期 论侦查耳目的法治化,东南法学,2014年第2期 论司法公开的及时原则及其实现机制,时代法学,2014年第5期 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公开宣告制度,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保障人权视野下的看守所立法,中国法律评论,2014年第4期 检务公开的救济:依据、主体与方式,西部法学评论,2014年第5期。 中国看守所的医疗社会化改革,云南法学,2014年第6期 检务公开评估指数设计探索,长江论坛,2014年第4期 最大限度公开原则下的检察机关“工作秘密”,阴山学刊,2015年第1期 场所公开视野下的检务公开窗口建设,天津法学,2015年第1期121 东亚文化背景下的建议性陪审团,财经法学,2015年第1期 检务公开中的最大限度公开原则,岭南学刊,2014年第6期 俄罗斯陪审团的20年:观察与展望,俄罗斯学刊,2015年第1期。

岭南文史期刊算核心吗

红楼梦中劣诗多 《文艺与你》创刊号(1985年2月26日)释复 古文字研究N2(1980年)西周春秋铜器铭文中的联结词 古文字研究N15(1987年)西周春秋铜器铭文中的语气词 古文字研究N19(1992年)上古汉语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春秋载书 古文字研究N21(2000年)药转诗与唐代炼丹术 《李商隐研究论文集》 1998 年1月黄庭坚的诗法 九江师专学报 1984年3月江西诗派略论 《王季思从教七十周年纪念文集》 1993年12月岭南诗派略论 岭南文史 1999 年6月韩愈诗对岭南诗派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 N3(1993年)粤词概述 学术研究 N2(1987年)试论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文风 岭南文史N4(1988年)曾习经和近代诗坛 文史知识 1997年9月容庚先生在岭南文献研究上的贡献 《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1998年4月全唐诗误收的七绝中山大学学报 N2(1987年)《乐章集》校注辨误 学术研究 1999年7月东坡词笺注补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12月中国书学史上的雅俗论 《中国书学国际会议论文集》 1997年4月书坛反传统与文化转型 粤海风 1998年5月商承祚先生在书法和书论上的成就 古文字研究 N24(2002年)康有为书学渊源与康门书家 岭南书论--近五十年广东书法论文集(下)2003年11月广东书法述略 中国书法 N5(2004年)

还在的冯仁鸿 1936年7月生,笔名冯秋泓。海南海口市人。

岭南学刊是核心期刊吗

论科技活动中罪与非罪的界限,河南法学,1992年第2期 对“孤立的个人”的理解,法学学刊,1992年第4期 拒不说明巨额财产来源罪的行为本质,检察学文选,1993年第10期 关于自诉案件几个问题的探讨,法学学刊,1993年第4期 论公司犯罪定性与处罚,法律函授,1994年第3期 商业受贿罪的定性与处罚,法律函授,1994年第1期 公司犯罪定罪与量刑,中国检察报,1995年4月4日 论刑法条文结构改革,法制日报,1995年5月25日 论刑法分则立法形式的选择与协调技术,现代法学,1995年第6期 论刑法改革的必要性,湖南法学,1995年第3期 论刑法分则各种立法渊源的协调技术,贵州法学,1995年第5期 谈发票犯罪,检察日报,1996年12月2日 刑法分则条文语言表述的规范化是,江西法学,1996年第1期 论发票犯罪,法学学刊,1996年第3期 论刑法分则条文立法技术的完善,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发票犯罪的定罪与量刑,法律函授,1996年第3期 论市场经济发展与刑法变革的必要性,载《我国当前经济犯罪研究》文集,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版 新刑法对三个口袋罪的分解,云南法学,1997年第3期 评新刑法的立法技术,法律函授,1997年第5期 无罪推定与我国刑事诉讼,载《诉讼法理论与实践》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7年10月版 简论贪污贿赂罪立法的特点,中央政法管理班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论罪名解释权的归属,载《新刑法典的理论与实践》文集,重庆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关于刑事诉讼倒三角结构的几点异议,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论死刑执行程序的适应与完善,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对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几点思考,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当前手机购销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律师世界,2000年第4期 评刑事诉讼倒三角结构论,法学评论,2000年增刊 当前手机购销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理,律师世界,2000年第4期 对代销商在售机过程中犯罪行为的处理,经济与法,2000年第6期 论简易程序中被告人的选择权,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人权公约与我国刑事证据立法,载《证据学论坛》第二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的年12月版 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立场看中国的死刑问题,载《刑法学研究精品文集》,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略论扰乱电信市场的犯罪,天津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评我国1999年刑法修正案,载《新世纪刑法新观念研究》文集,人民法院出版2001年第4期 简易程序的正当性研究,《刑事法评论》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8期 设立中国式辩诉交易的设想,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论黑社会犯罪的刑法完善,益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补强证据,载《证据学论坛》第3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论刑事简易程序的审判方式,政法论丛,2002年第2期 刑事简易程序价值论,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第5期 论刑事简易程序中的被告人异议权,云南法学,2003年第6期 公诉与自诉关系研究,刑事诉讼前沿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审前羁押程序比较,时代法学,2004年第2期 比较法视野下的警察出庭作证,犯罪研究,2004年第2期 检察引导侦查的理论基础,西南法学,2004年5月号,吉林出版社2004年5月版 简易程序审判方式比较研究,司法审判动态与研究第6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审前羁押程序比较,时代法学,2004年第2期 各国民众参与检察的实践,检察日报,2004年11月5日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正当性探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司法潜规则导致司法腐败,法治内参(机密,供厅局级以上领导阅),2005年第7期 再审程序之老调重弹,时代法学,2005年第3期 口供不含辩解,北京日报,(理论版),2005年7月4日 美国乞讨者的权利及其限制,人民法院报(域外法制,)2005年7月8日 不人道是废除死刑的充足理由吗?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 教育改革与人性解放,学术探索,2005年第4期 反思司法潜规则,政法学刊,2005年第4期 人道对死刑的诘难,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58.我在美国法庭上看到的陪审团,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第7期从政坛流星高勇的学术辉煌说起,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6期检察改革中应当处理的五大关系,《检察论丛》第10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版论民众参与检察,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质疑“法盲可以当法院院长”的立法,法治与社会,2005年第6期评我国辩诉交易的实践,《刑事法判解》第9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7月版让佘祥林成为中国的米兰达卡片,《律师文摘》,2005年第4辑论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国际准则,《明理学刊》,2005年第4期中美陪审制度比较,《民主与科学》,2005年第5期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国际准则,《诉讼法学研究》,2005年总第10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10月版。陪审制度与基本政治伦理,《安徽大学法学评论》,2005年总第5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 侦查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重庆社会科学,2005第5期 向胡耀邦同志学习如何对待冤假错案,学习月刊,2005第10期 死刑复核,应从秘密走向公开,检察日报,2005年11月7日 中美律师资格制度比较研究,法治论丛,2006年第1期 论诉讼及时原则,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美国的证人保护制度,中国社会导刊,2006年2月下 美国被指控者律师帮助权的百年历程,律师与法制,2006年第3期 霸道的校规与遥远的宪法,人文论坛,2006年第3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美国科罗拉多州法官优选制度及其启示,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 美国的律师资格与律师考试,学习月刊,2005第12期 和谐社会:和而不同的社会,载《从多元到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月版 西方防止媒体审判的五种方式,法制新闻传播,2006年第2期 媒体监督司法的底线权利,法制新闻传播,2006年第3期 世界死刑立法和司法的最新动向,载《中国诉讼法判解》第4卷,中国人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美国陪审团审判观察,载《中国诉讼法判解》第5卷,中国人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借鉴美国经验防止法官腐败,学习月刊2006年第12期。 行贿人揭发对合的受贿犯罪应认定为“自首并立功”,检察日报理论版,2007年4月9日。 兰成长案引发的思考,青年记者,2007年第3期 隐姓瞒名:美国的证人保护制度,载《证据学论坛》第12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论盘查的法治化,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目前应否对贪污贿赂罪废除死刑,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2月上 国际社会对待性交易合法化的态度,检察风云,2008年第1期。 澄清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几点误解,法制与新闻传播,2008年第2辑 论记者拒证权,证据科学2008年10月第16卷,第5期。 法院该如何对待“负面舆论炒作”,青年记者2009年第16期。“群众的感觉”与死刑司法中的人道关怀,《中国诉讼法判解》第7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国际准则视野下的媒体与司法关系基本范畴,东方法学,2010年第2期。 律师媒体宣传与司法公正,《全球传媒学刊》2010 年第2 期,第1---5页。 论残疾人就业优先权,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评《刑事诉讼法(草案)》证据部分,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61-68页。 论看守所立法,时代法学,2012年第2期。司法公开的国际发展趋势,刑法前沿问题研究,2012年卷。101.英国庭审录音录像改革的新动向,法治研究,2013年第1期。 围观杀人:美国死刑执行的示众与电视直播,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103.犯罪记录查询模式比较研究,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第2期。104.李尔本案与沉默权的确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庭前会议制度的实施难题与解决方案,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美国联邦证据法的制订与修改,孙长永主编:《刑事司法论坛》2013年第1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美国地方法院关于本拉登的尸体解剖照片是否应当公开的裁判,司法评论,2014年第2卷108.罗斯法院信息公开法的立法与实施,人民法院报,2014年7月25日第8版。 媒体采访监所的法治化,新闻春秋,2014年第3期。 俄罗斯陪审团的20年:观察与展望,俄罗斯学刊,2014年第6期。 未决在押人员羁押表现评鉴制度的实证考察,中国监狱学刊,2014年第5期 论侦查耳目的法治化,东南法学,2014年第2期 论司法公开的及时原则及其实现机制,时代法学,2014年第5期 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公开宣告制度,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保障人权视野下的看守所立法,中国法律评论,2014年第4期 检务公开的救济:依据、主体与方式,西部法学评论,2014年第5期。 中国看守所的医疗社会化改革,云南法学,2014年第6期 检务公开评估指数设计探索,长江论坛,2014年第4期 最大限度公开原则下的检察机关“工作秘密”,阴山学刊,2015年第1期 场所公开视野下的检务公开窗口建设,天津法学,2015年第1期121 东亚文化背景下的建议性陪审团,财经法学,2015年第1期 检务公开中的最大限度公开原则,岭南学刊,2014年第6期 俄罗斯陪审团的20年:观察与展望,俄罗斯学刊,2015年第1期。

(均为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1] 当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A1类期刊)[2]宏观经济、金融稳定与产业发展——金融稳定与产业发展论坛综述,《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A1类期刊)[3] 德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管理世界》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8期全文复印。(A2类期刊)[4] 我国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1999-2008,《财贸经济》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生态环境与资源》2011年第6期全文复印(A2类期刊)[5]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八大难题,《经济学动态》1995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5年第10期全文复印。(B1类期刊)[6] 戴维·卡德与艾伦·克鲁格对经验微观经济学的贡献,《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5期。(B1类期刊)[7]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理性思考,《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5期。(B1类期刊)[8] 网络组织研究的最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6期。(B1类期刊)[9]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5期。(B1类期刊)[10]国际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完善,《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9期。(B1类期刊)[11] 美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9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12] 论美国货币市场构成及其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3期。(B2类期刊)[13]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兼评国有企业改革中若干不同认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8年第1期。(B2类期刊)[14] 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的历史考察,《经济评论》199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3期索引。(B2类期刊)[15] 上市公司国有资本股权结构和主体问题,《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B2类期刊)[16] 中外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经济学家》2003年第1期。(B2类期刊)[17]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经济学家》,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18] 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经济评论》2004年第5期。(B2类期刊)[19] 深化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经济学家》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B2类期刊)[20] 几个重大所有制关系的梳理与重构——兼论“和谐所有制”理论体系的构建,《经济评论》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B2类期刊)[21] 旅游集团异质群体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以陕西旅游集团为例,《旅游学刊》2006年第8期。(B2类期刊)[22] 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新探——“农联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经济学家》2008年第1期。(B2类期刊)[23] 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制理结构,《求是》2002年第12期。(B2类期刊)[24] 显性契约还是隐性契约——公司和农户缔约属性的影响因子分析,《学术研究》2015年第5期。(B2类期刊)[25] 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到现代虚拟经济,《学术研究》2013年第6期。(B2类期刊)[26] 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学术研究》199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8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27] 意大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学术研究》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7年第6期全文复印。(B2类期刊)[28]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几点想法,《广西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南大核心)[29] 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两个问题,《广西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南大核心)[30] 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市场经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专辑。(南大核心)[31] 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江汉论坛》199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4年第6期索引。(南大核心)[32] 论我国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条件,《江汉论坛》1994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3期索引。(南大核心)[33]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系统分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1995年第1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34] 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若干对策,《江汉论坛》1995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1995年第11期索引。(南大核心)[35] 海外华人经济国际化趋势及其原因,《当代亚太》1996年第1期。(南大核心)[36] 海外华人和华人经济,《当代亚太》1996年第2期。(南大核心)[37] 论粤港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当代亚太》1996年第3期。(南大核心)[38] 关于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的三个糊涂认识,《福建论坛》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5期索引。(南大核心)[39] 韩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当代亚太》1996年第4期,载《东北亚论坛》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40] 英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国有资产管理》1996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11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41] 巴西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河北学刊》1996年第4期,载《财经科学》199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6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42] 日本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当代财经》1996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7期索引。(南大核心)[43] 西欧各国国有企业私有化对我国国有经济调整的启示,《当代亚太》1999年第11期。(南大核心)[44] 海外华人经济国际化趋势及其原因,《当代亚太》1997年第1期。(南大核心)[45] 现代企业制度呼唤现代企业家,《江汉论坛》199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7年第8期索引。(南大核心)[46] 关于国有企业托管的几个问题,《学术界》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8年第10期索引。(南大核心)[47] 国有企业托管中的误区,《财经科学》1998年第4期。(南大核心)[48]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变及改革的目标模式,《国有资产研究》1999年第4期。(南大核心)[49] 马克思的经济均衡和非均衡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中州学刊》199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50] 试论对小平经济理论体系,《开放时代》2000年第2期。(南大核心)[51] 对上市公司国有资本股权结构和主体问题的探讨,《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南大核心)[52] 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经济经纬》2000年第4期。(曾载于《社会科学家》2000年第4期。)(南大核心)[53] 论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7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54] 国外农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应用,《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南大核心)[55] 论控制内部人控制,《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南大核心)[56] 不同国家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比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57] 两种不同国有公司治理模式及其评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58] 论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广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1年第7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59] 论我国国有公司治理模式,《开放时代》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60] 论国有公司产权关系问题,《桂海论从》2001年第5期。(南大核心)[61] 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当代亚太》2001年第7期。(南大核心)[62] 略论东南亚华人经济,《当代亚太》2001年第8期。(南大核心)[63] 西部大开发之逻辑演进,《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南大核心)[64] 要素投入与创新支撑:广东制造业增长路径的实证分析,《南方经济》2013年第6期。(南大核心)[65] 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暨岭南经济论坛综述,《南方经济》2012年第2期。(南大核心)[66] 关于国有公司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问题,《南方经济》2001年第4期;《吉林省经济管理班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67]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行为初探,《现代财经》2001年第2期。(南大核心)[68] 关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两个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南大核心)[69]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八大难题,《中州学刊》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2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0] 两种不同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模式比较分析,《现代财经》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1] 论现代公司的产权关系,《上海经济》2002年04期增刊。(南大核心)[72] 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几个基本问题,《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3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5期索引。(南大核心)[73] 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制度性缺陷,《求是学刊》2002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2年第9期、《工业企业管理》2002年第12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4] 内部人控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1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75] 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合著,第一作者)《求是》2002年第16期。(南大核心)[76]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变,《当代亚太》2002年第4期。(南大核心)[77] 独立董事制度的问题研究,(合著,第一作者)《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南大核心)[78] 对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南大核心)[79] 从价值理论到价格论的演变,《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5期。(南大核心)[80] 劳动价值论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4年8期全文复印。(南大核心)[81] 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模式初探——“农联”模式化的改革道路,《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南大核心)[8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析——“农联”模式的集体化之路,《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南大核心)[83] 国有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研究综述,《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南大核心)[84] 我国“三农”问题形成原因的系统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南大核心)[85] 基于经济学视角对我国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分析,《经济问题》2008年第2期。(南大核心)[86] 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南大核心)[87] 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与内涵研究,《经济问题》2008年第7期。(南大核心)[88] 不确定性与我国农业多层次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南大核心)[89]我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创新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南大核心)。《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7期摘要。[90]我国农村机构改革存在问题及改革策略研究,《经济问题》2010年第1期。(南大核心)[91] 威廉姆森对企业理论的贡献与未来发展方向,《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南大核心)[92] 评“社会劳动价值论”,《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南大核心)[93] 在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两个问题,《广西大学学报》,1990年04期。(南大核心)[94] 农业中的三维契约及治理机制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11期全文复印。[95] 关于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的几个问题,《岭南学刊》200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1年第8期全文复印。[96] 关于国有公司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问题,《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0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全文复印。[97] 泛珠三角制造业结构转型的特点及演进趋势,《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7年第3期全文复印。[98] 我国跨国经营的步骤与组织机构的探讨,《对外经贸实务》1995年第6期。(北大核心)[99] 关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经营范围问题,《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北大核心)[100] 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第三产业,《广东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北大核心)[101] 国有公司新老三会关系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1期。(北大核心)[102] 关于国有独资公司法人财产权问题,《学术探索》2002年第3期。(北大核心)[103] 独立董事的涵义、职责、角色定位的探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北大核心)[104]国有股减持的理论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1期。(北大核心)[105] 评“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北大核心)[106] 应如何繁荣和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与许兴亚教授商榷《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5期。(北大核心)[107]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必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3年第1期。(北大核心)[108] 我国纺织业如何应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商业时代》2007年第5期。(北大核心)[109] 谈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商业时代》2007年第7期。(北大核心)[110] 改进SA8000认证体系与市场秩序之我见,《商业时代》2007年第12期。(北大核心)[111] 广东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特区经济》2007年第12期。(北大核心)[112] 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综述,《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4期。(北大核心)[113] 广东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北大核心)[114] 论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特区经济》2008年第4期。(北大核心)[115] 我的学术研究之路——近20年学术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4期。(北大核心)[116] 广佛同城化的博弈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北大核心) 《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农联模式》,三联书店出版社,2014年出版,独著。2.《国有公司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7月。独著。3.《东南亚华人经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专著(第一作者)。4.《现代企业前沿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独著。《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独著。6.《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借鉴、启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独著。《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主编。《宏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主编。《微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主编。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主编。11.《政治经济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主编。12.《政治经济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主编。13.《政治经济学》,武汉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主编。14.《实用政务大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10月,副主编,撰写10万字。15.《土地有偿使用理论与实务》,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11月,副主编,撰写5万字。

岭南外科杂志是核心期刊吗

不是,是普通的期刊。

既不是中文核心期刊,也不是统计源期刊,是省级杂志,CN 44-1539/R

国家级就是,主办单位是是国家级的期刊。这类期刊大多都会加上中国,中华在名称的最前面。一看便知。

不是医学核心期刊刊名: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Lingn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主办: 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周期: 双月出版地:广东省广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301XCN: 44-1539/R邮发代号: 46-303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岭南急诊医学杂志创刊时间:1996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吗

学报级别:  1、凡取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  2、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程度的上下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红中央期刊和中央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施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3、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度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政府行为。

刊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主办: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周期: 月刊出版地:广东省广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2-402XCN: 44-1585/Z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曾用刊名: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广东民族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0 这个学报不属于核心期刊,只是一般的学报

学报有两种,一种是学术刊物,一种是学校官方介绍学校方方面报道的报纸,简称学报。学报一种是指专门进行学术研究成果报道的学术类期刊,如《化学学报》、《数学学报》等,一般大学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多以“某某学报”冠名,如《北京大学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有期刊8889种,这些期刊都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配发国内统一刊号的。凡取得国内统一刊号的期刊,均为正式出版物。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程度的上下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仅从出版管理的角度,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将期刊分红中央期刊和中央期刊,这样划分是为了依照期刊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施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有的期刊在封面上刊载“国度一级期刊”等字样,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评选出来的,并非政府行为。迄今为止,我国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尚未从各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程度这一角度制定过评价规范,这是一件十分复杂、难度十分大的工作,不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能够简单地作出评价的。即便一些兴旺国度,也没有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权衡本人国度的学术期刊学术程度的客观规范。1992年国度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共同发布了《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请求》,1995年,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规范》,这两个文件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管理的角度对自然科学期刊的5大类、社会科学期刊的7大类期刊停止质量监管的根据。这两个规范中,固然对学术理论类期刊的业务规范有请求,但都是一些准绳性的,不能仅以此作为判别期刊学术程度上下的规范。

这个也太多太多了吧,很明显范围太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