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关于公路运输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关于公路运输的参考文献

武汉市公路运输量发展预测苏春林, 李焯章 -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1999 公路运输业发展物流服务的研究索沪生 - 公路交通科技, 2000 公路货运超载运输现状及对策的建议黄文元, 王旭东, 刘瀚飚, 周朝毅 - 公路交通科技, 2003 《清理整顿道路客运挂靠经营工作安排》 交通部公路司(函) 公路运管字[2003]4号高等级公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江玉林, 杜娟 - 公路, 2000

自己去网上找下呗,像这类的交通技术吧,好好看下学习下

关于公路运输的参考文献英文

图书:[1] 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2] 王成钢著交通运输市场概论[M]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3] 陈贻龙,邵振一主编运输经济学[M]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4] 沈志云主编交通运输工程学[M]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5] 谢地著产业组织优化与经济集约增长[M]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6] 李维斌主编公路运输组织学[M]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7] (法)泰勒尔(JeanTirole)著,马捷等译产业组织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8] 江小涓著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M] 上海三联书店, 1996[9] 曾培炎主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M]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10] 高家驹主编,中国综合运输管理培训中心[编]综合运输概论[M]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3期刊:[1] 宋键,徐瑞华,缪和平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开行快慢车问题的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12)[2] 刘丽波,叶霞飞,顾保南 东京私铁快慢车组合运营模式对上海市域轨道交通线的启示[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11)[3] 程雯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编组形式的探讨[J] 都市快轨交通 2006(04)[4] 王粉线,边晓春 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列车运行交路及相关问题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06)[5] 苗秋云,江志彬 上海地铁二号线运输能力的提高措施研究[J] 上海铁道科技 2006(03)[6] 徐瑞华,李侠,陈菁菁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列车运行交路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05)[7] 田福生,吕红霞,李致宏 基于车底配置最优的地铁列车交路设计[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6(01)[8] 傅华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发展[J] 地下工程与隧道 2005(04)[9] 徐瑞华,陈菁菁,杜世敏 城轨交通多种列车交路模式下的通过能力和车底运用研究[J] 铁道学报 2005(04)[10] 宾坚,王慈光,刘设 层次分析法在轨道交通车辆选型中的应用[J] 陕西工学院学报 2005(02)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形成的眼挤型密实结构混合料。SMA改性沥青及SMA路面是一种新型的路面结构,改性沥青及SMA混合料冷却后非常坚硬,强度高。本文结合上海城市外环线(浦东段)环南一大道工程的施工,谈谈如何对改性沥青及SMA路面的施工进行控制。  一、工程综述  本工程北起张扬路立交东至环东一大道,路幅红线宽度100米,为城市Ⅰ级主干道,双向8车道,总长2387米。车行道结构形式为沥青柔性路面,结构层组成为路基+15厘米砂砾垫层+40厘米二灰碎石基层+15厘米三层式沥青混凝土面层。面层组合如下:表面层为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4厘米;中面层为中粒式改性沥青砼(LH-25)6厘米;底面层为粗粒式改性沥青砼(CLH-35)6厘米;下封层1厘米。  二、改性沥青施工质量控制的难点  改性沥青混合料粘度较高,各工序的施工温度均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要求高,贮存、运输期间的降温不应超过10℃,生产厂至施工现场的距离较长,上海交通繁忙,气候变化大,混合料贮藏温度控制难。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与摊铺机械的性能密切相关,沥青摊铺机械型号多种,性能不一。如何选择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  沥青摊铺时,必须均匀、连续,工人素质必须高,要能正确判断摊铺界面。  三、SMA沥青的拌合及施工  沥青混合料拌合。由于SMA与普通密级配沥青砼最大不同之处是SMA为间断级配,粗集料粒径单一、量多、细集料很少,矿粉用量多。细集料包括石屑和砂一共只需15%左右,给混合料的供料拌和带来不少困难。为此,料斗、料仓要重新安排,增加粒径为5~10毫米的骨料仓,以保证冷料数量,而细集料用量很少,冷料仓门开启很少,供料过程中要保持细集料干燥,以保证细集料顺利供料。主皮带把粗配料送入滚洞,通过燃烧器对骨料加热,有热电偶检测料温,自动调节燃烧器的风油比,使骨料温度达到190℃~200℃。热料经提升机进入振动筛,把热料按目标配合比的规格要求分筛到不同的热料仓(筛网尺寸可根据要求更换),有计算机控制各热料仓拉门,按输入的生产配合比自动配料、计量,由于SMA粗料粒径单一,细料很少,热料可能会发生粗集料仓经常不足(亏料),而细集料仓经常溢仓的不正常情况,控制室的操作人员不可调整放料的数量,使SMA的配合比不准。然后将木质素纤维加入到搅拌锅与骨料共同进行干拌,再添加经计算机控配比控制计量的石粉及沥青,拌和后,完成成品料的生产。SMA的干拌时间为4秒~5秒,湿拌30秒~45秒。  各种材料加热温度控制:沥青加热温度160℃~165℃,现场制作温度165℃~170℃,加工最高温度175℃,集料加热温度190℃~200℃,混合料出场温度175℃~185℃,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195℃,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初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复压最低温度不低于13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130℃,开放交通温度不高于60℃。  运输。由于SMA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玛蹄脂的粘性较大,运输车的车厢底部要涂较多的油水混合物,而且为了防止运输车表面混合料结成硬壳,运输车运输过程中必须加盖油布,同时车量要适当增加。  摊铺。沥青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层厚度、宽度确定。摊铺速度为5米/分钟。  碾压。碾压过程是面层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碾压SMA的八字方针为“紧跟、碾压、高频、低幅”,并合理地选择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  接缝。  (1)纵缝:根据本工程特点,我单位在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采用一台德国产ABG423摊铺机并排摊铺,采用此方式可以一次整幅摊铺,纵缝热接提高了路面的平整度,美化了路面的视觉效果。  (2)横缝:SMA路面的接缝处理要比普通混合料困难一些,因此,摊铺时在边部设置挡板,也可以在沥青SMA层每天施工完工后,在其尚未冷却之前,即切割好,并利用水将接缝冲洗干净。第二天涂刷粘层油,即进行摊铺新混合料。  SMA沥青混合料施工中容易产生的问题:  (1)过碾压:由于SMA路面的集料嵌挤作用,压实程度不大,压实度较易达到,但是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集料不断地往下走,玛蹄脂一点点地向上浮,造成构造深度减小。在碾压过程中,特别注意表面构造保持在1~5毫米,以便有适宜的构造深度。  (2)出现油斑:SMA路面通车后出现油斑也是常见的一种病害,这是由于SMA的纤维拌合不均匀造成的。因此在拌合时,要严格控制纤维的投放数量和投放时间,并延长干拌时间,确保纤维拌合均匀。还要注意储藏期间纤维干燥,防止纤维受潮成团。  (3)碾压成型温度不够高是常见的毛病。SMA在130℃碾压的效果就很差了。在低温时碾压,容易出现不平整。在行车过程中出现车辙,是因为碾压不足造成的。  Asphalt of Stone Mastic is a mixture of asphalt from the fiber stabilizing agent, slag and a small amount of the fine aggregate composed of lipid Mastic Asphalt, filled with intermittent level of coarse aggregate skeleton space formed by squeezing eye-density Structure SMA modified asphalt road and SMA is a new type of pavement, and SMA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cooled very hard, high Based in Shanghai, Link (Pudong), a South Central Avenue construction project, talk about how the modified asphalt road construction and SMA   I Review of projects  The project has publicized the North Road interchange east to Central Avenue East a road width of 100 meters pieces of red, as cities Ⅰ-level main road, two-way lane 8, the chief of 2,387 Carriageway of the form of flexible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al layer of gravel for the roadbed +15 cm layer of grey rubble +40 cm grassroots +15 cm three asphalt concrete Surface composition is as follows: for the modified asphalt surface layer of Stone Mastic mixture (SMA-16) 4 centimeters of the surface of tablets for-modified asphalt concrete (LH-25) 6 centimeters for the bottom layer Coarse-modified asphalt concrete (CLH-35) 6 centimeters under the closure of one   Second, the modified asphal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difficult   Modified asphalt mixture viscosity higher,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an the general temperature of the asphalt mixture of high-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storage,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cooling should not exceed 10 ℃, manufacturing plant to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long distance Shanghai heavy traffic, climate change, mixture storage temperature control    Asphalt road paving machinery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erformance, a variety of types of asphalt paving machinery, mixed How to choose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s the focus of project quality    Asphalt paving, it must uniform, continuous, workers must be of high quality, must be able to correct judgement paving   3, SMA asphalt mixing and Construction   Asphalt mixture As with the SMA Miji with ordinary asphalt concrete is 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MA for intermittent graded, coarse aggregate single particle size, quantity, fine aggregate small amount of slag and Stone Chip fine aggregate and sand, including a total of only around 15 percent, to the mixture of materials for mixing brought about many To this end, the hopper, silo to re-arrangements, to increase the diameter of 5 to 10 mm aggregate positions, to ensure that the expected number of cold, fine aggregate amount of very few, very few cold silo door open for materials to maintain the course of Fine Aggregate drying, to ensure smooth for fine aggregate The main ingredients into the thick belt of the roll-through on aggregate heating burner, a thermocouple detection feed temperature and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oil burner than the wind so that the aggregate temperature reaches 190 ℃ ~ 200 ℃ Heat expected to enter the elevator shaker, thermal materials on target to meet the specifications than the sub-screen to a different thermal bin (screen size can be replaced upon request), a computer control of the Silo flamenco, according to enter the Auto production mix ingredients, measuring, as a single SMA rough material particle size, small little material, thermal materials may be rough sets in less than regular hopper (deficit expected), while small-hopper often overflow warehouse is not the normal situation, control Room operators can not adjust the amount of discharge, the SMA not allowed to Lignin fiber and then added to stir the pot with the aggregate common dry mix, then add the computer-control measures the ratio of powder and asphalt, mixing, the expected completion of the finished SMA mix the dry time of four seconds to five seconds, 30 seconds wet mix to 45   Heating temperature control of various materials: asphalt temperature 160 ℃ ~ 165 ℃, the temperature at the scene produced 165 ℃ ~ 170 ℃,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of processing 175 ℃, aggregate heating temperature 190 ℃ ~ 200 ℃, the temperature mixture out 175 ℃ ~ 185 ℃ ,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mixture (abandoned temperature) 195 ℃, paving the temperature of not less than 160 ℃, the initial starting temperature of not less than 150 ℃, repressing the lowest temperature of not less than 130 ℃, RCC ended temperature of not less than 130 ℃ Open transport temperature no higher than 60 ℃   T As SMA asphalt mixture of asphalt Mastic more viscous resin, the carrier at the bottom of the compartment to the oil-water mixture Tu more, and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carrier surface mixture form a hard shell, the carrier during transport to be decked Tarpaulin, it is necessary to appropriately increase the volume of    P Asphalt must be slow, even for uninterrupted Paving process, not free to transform the speed or stop half-way, paving the speed of production should be based on mixing, matching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paving thickness, width Paving a speed of 5 m /    RCC RCC i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RCC SMA eight-character principle for the "keeping up, rolling, high-frequency, low-rate" and a reasonable choice roller composition and RCC    J  (1) longitudinal seam: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features, I unit in the asphalt paving mixture used in the course of a Germany-ABG423 paver paving side-by-side, this method can be a whole paver, longitudinal seam to increase the heat The smoothness of the road and beautify the road of visual   (2) Joints: SMA road handling the joints than ordinary mixture difficult, therefore, paving set at the edge of the baffle, can also SMA layer of asphalt a day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construction, not yet in its cooling, That is, cutting good, and joint use of water will be The next day Tushua viscosity of the oil, that is paving the new   SMA asphalt mix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easy questions:  (1) the RCC: As the road aggregate SMA embedded crowded, not degree of compaction, the degree of compaction easier to achieve, but with the RCC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times, the aggregate continue to go down, Mastic A little bit of fat to the floating, resulting in reduced structural RCC in the process,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surface structure remained at 1 to 5 millimeters in order to have appropriate structural   (2) in the oil spot: SMA opening of the road after the oil spot is a common disease, which is due to the SMA fiber caused by uneven Therefore, in mixing, it is necessary to strictly control the number of fibers running and running time and extended dry mix, to ensure uniform mixing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storage during the dry fiber to prevent the fibers exposed to moisture into   (3) RCC forming a high enough temperature is a common SMA in the 130 ℃ RCC effect on the In the low temperature at RCC, is not prone to the In the lane in the process of rutting, is inadequate because of the RCC  你可以试下这个《road and bridge》——美刊  可以看一些行内的核心期刊,比如《中国公路学报》《力学》等,也可以看看各个学校的学报,比如《同济大学学报》《哈工大学报》《长安大学学报》等,或者有些教材也可以作为参考文献。

关于公路运输的参考文献怎么写

图书:[1] 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2] 王成钢著交通运输市场概论[M]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3] 陈贻龙,邵振一主编运输经济学[M]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4] 沈志云主编交通运输工程学[M]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5] 谢地著产业组织优化与经济集约增长[M]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6] 李维斌主编公路运输组织学[M]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7] (法)泰勒尔(JeanTirole)著,马捷等译产业组织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8] 江小涓著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M] 上海三联书店, 1996[9] 曾培炎主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M]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10] 高家驹主编,中国综合运输管理培训中心[编]综合运输概论[M]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3期刊:[1] 宋键,徐瑞华,缪和平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开行快慢车问题的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12)[2] 刘丽波,叶霞飞,顾保南 东京私铁快慢车组合运营模式对上海市域轨道交通线的启示[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11)[3] 程雯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编组形式的探讨[J] 都市快轨交通 2006(04)[4] 王粉线,边晓春 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列车运行交路及相关问题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06)[5] 苗秋云,江志彬 上海地铁二号线运输能力的提高措施研究[J] 上海铁道科技 2006(03)[6] 徐瑞华,李侠,陈菁菁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列车运行交路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05)[7] 田福生,吕红霞,李致宏 基于车底配置最优的地铁列车交路设计[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6(01)[8] 傅华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发展[J] 地下工程与隧道 2005(04)[9] 徐瑞华,陈菁菁,杜世敏 城轨交通多种列车交路模式下的通过能力和车底运用研究[J] 铁道学报 2005(04)[10] 宾坚,王慈光,刘设 层次分析法在轨道交通车辆选型中的应用[J] 陕西工学院学报 2005(02)

1、物流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铁路在国家交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以八纵八横铁路通道为路网主骨架加以重点建设(八纵:为京哈、沿海、京沪、京广、京九、大湛、包柳兰昆通道:八横:为京兰藏、煤运北、煤运南、陆桥、宁西、沿江、沪昆及西南出海通道)。至2002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公路建设成效显着,1985—2001年新增公路里程30万公里,年均增长08万公里,2002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2万公里。内河水路运输线路长度2002年达到15万公里。到2002年底,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生产性泊位33450个,其中深水泊位达到822个,主要港口生产性泊位比1989年增长了1倍。到2002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8亿吨,已有7个港口突破了100万标箱(TEU),其中上海港超过800万标箱、深圳港超过700万标箱,都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前十名。2001年航空线路为1,143条,航空运输线路总长度为36万公里,为10年以前(1991年)91万公里的78倍。2001年输油管总长度13,272公里,为10年前1992年的55倍;输气管总长度14,283公里,为1992年的85倍:输油气管总长度27,555公里,为1992年的74倍。许多建成和在建的交通枢纽、物流园区如以交通部45个公路主枢纽为中心的物流基地,以及地方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都在加快进行。2、全社会货物运输量持续增加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交通运输部门在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运输形势平稳发展,铁路、公路、水运是主要的运输方式,2002年的运输量和运输周转量如下表:由于沿海的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快以及对外贸易的增长,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增长很快,2001年达到26亿吨,2002年为16。63亿吨,增长率为25%。由于入世促进外贸,预计到2005年对外贸易总额将突破7,000亿美元。目前每年外商直接投资大约为400亿美元,到2005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港口吞吐量还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走势。有7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港行列,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超过两亿吨,成为世界第四大港。目前7个亿吨以上的大

关于公路运输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浅谈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档案资料系统化管理前言高速公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社会,高速公路已成为交通运输高科技的象征。在我国,高速公路的修建进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而不断加快。高速公路数量的剧增及规模的扩大以及旧路改建、扩建,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并将继续在我国的社会进步发展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伴随高速公路建设活动同步产生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档案资料逐步成为国家全部档案中的一个重要部类,并且因其与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密不可分的联系,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交通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市高速公路开发公司自九三年成立以来,经过股份制改造,又成立了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期间,先后建成和正在筹建深圳市六条规划高速公路中的三条高速公路。其中,梅观高速公路和机荷高速公路东段已经通车运营,机荷高速公路西段和东部沿海高速公路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六年来,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由不规范逐步转入正规。建设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已逐渐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管理推行系统化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档案资料的科学管理,为高速公路建设和开发利用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实践证明,高速公路只有建立档案资料的系统化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提高高速公路的整体管理素质和质量。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管理系统化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飞跃发展,系统化已经成为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一项重要社会活动。档案资料的系统化,对高速公路的建设、经营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资料的系统化,又是整个高速公路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整个工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档案资料的定义:“是在从事高速公路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等工作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材料、图纸、图表、声象、模型实物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技术文件材料的总称”。它是历史的原始的真实记录,是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和管理的重要技术资源和科学依据,更是各承包人、监理单位和业主履行合同职责的重要法律依据。高速公路档案资料的分类及性质高速公路档案资料的分类:高速公路档案资料主要包括以下五类:高速公路建设勘测档案资料;高速公路规划档案资料;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档案资料;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档案资料;高速公路科研档案资料。现在着重谈谈高速公路建设生程档案资料。它主要分综合资料及技术资料。其中,综合资料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文,计划批文,建设许可证,设计审批文件,地质资料,投资控制文件,征用土地批文及征用土地红线图,施工图及设计变更图,预决算书等。技术资料根据高速公路所包含的工程类型主要分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防护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及房屋建筑工程等施工资料。除综合和技术资料外,还有竣工图表等。高速公路档案资料管理的性质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的管理首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工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高速公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才能做好此项工作;其次,它是一种管理性的工作,是对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保管、编目、检索、提供利用与信息开发工作。这些工作的性质是一种管理活动,是和管理工作紧密相联的,只有把此项工作的基本要求纳入到建设管理的工作制度中,落实到建设管理工作的执行中,才能建立起健全的高速公路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另外,它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收集、管理高速公路档案的目的是为了使档案为高速公路建设的各项工作服务,最后,高速公路档案资料工作应认为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的系统化管理4 制定原则及各项制度办法从高速公路档案资料的类型及性质可以看出:高速公路文件材料是高速公路档案工作的基础。没有健全的文件材料工作就不可能有健全的档案工作。为了做到对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的系统化管理,机荷路西段建设之初项目管理处就明确档案资料的管理原则,即:“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实行项目管理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在维护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的基础上,争取做到‘工程完,资料完’,为日后社会各方面对资料的利用提供系统与完备的软件”。在此原则的基础上,项目管理处又制定了文档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的“三纳入”制度:把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纳入到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中。把文件材料纳入本建设单位及各监理、施工单位的工程计划、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制度中。在进行技术监督、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把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作为一个环节来管理和监督检查。没有完整、准确的文件材料归档不算完成计划,没有质量合格的文件材料归档保存就不算达到质量要求。把文件材料纳入到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工作责任制中。工程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都担负着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归档责任,在其责任制中明确规定文件材料这一条,做到此项工作有专人负责并严格考核。从建立归档制度入手,项目管理处健全并完善办公室、档案室、驻地办及承包人文档、信息专职人员三点一线的文档管理系统,强化文档人员的责任制。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管理的行政及技术文件、资料十分庞杂,为使资料、信息管理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项目管理处多次征求市档案馆专家的意见,并派员参加档案管理培训,吸取国内公路建设项目文档管理的经验,制定和执行一整套包括文件、资料、信息的分类、编号方法,传递路径和顺序,送报的单位〔部门)和份数以及建档管理的办法。通过一些实际工作的摸索、探讨,我们发现:高速公路文档管理工作与施工同步进行势在必行,绝不能只侧重于某一方面。为了搞好此项工作,根据交通部及省、市有关部门规定和深圳市档案馆有关实施细则,结合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新的管理体系和实际工程情况,项目管理处修订完善了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管理体系,制定了一系列资料管理办法。在资料收集上,凡具有分项工程属性的资料、信息,严格按分项工程建档管理。为此,项目管理处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对分项工程的划分、分项工程档案资料的性质、种类、内容作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制定了《机荷高速公路分项工程完工文件编制办法》,为日后竣工资料的整理、汇总及工程质量评定提供依据。分项工程档案(包括竣工文件、图纸)原件由承包人编制、存管,完工后送项目管理处档案室检查验收。属性鲜明的工程行政管理文件,由总监处办公室、驻地监理办同步建档管理,承包人遵从合同管理精神;收集、整理并归类管理各种记录、报告、通知、指示、指令、证书、协议、申请及批复件、来往信函等信息资料的原件或复印件。在资料汇编方面,制定了《公路工程施工资料文件编制管理办法》、《关于编制竣工图的暂行办法》及《高速公路施工监理竣工资料归档要求》。作为业主方,根据上级部门多种要求及规定,制定了《高速公路甲方归档资料要求》等。最后在资料的组卷、整装、移交方面,也相应制定了有关规定。这些制度和办法的制定,为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系统化的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监督执行与指导制定系统化的制度和办法是首要工作,监督执行更不可忽视。制度、办法和监督管理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两者相比,监督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在后者方面,总结以往经验,宜从以下方面着手:监督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监督工作一般包括以下方式:组织检查、评比、参观;会议、发文、通报;现场指导与重点跟踪指导:集中培训与个别重点培训(有系统的短期基础培训和专题培训,还有业务咨询答疑)。在资料的形成和积累方面,首先,监督文件材料的标准化,文件材料的标准化直接关系到档案的质量。为此,根据归档要求,在图纸规格、质量、字迹材料、图纸种类、内容、图例说明、会审会签等方面均做规定。另外,在文件材料、图表的更改和文件材料的完整性收集方面也要做不少工作。吸取梅观路经验教训,在机荷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业主直接参与了工程资料的管理。每道工序监理不签字认可就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否则,不予计量。每个分项工程平时只付80%的工程款,只有上报分项工程完工证书并经业主资料管理部门的批准后才能进行剩余工程量的计量。历次履约检查都对文档管理工作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加上每次市公路质监站通过资料和现场的不定期抽查,对资料信息的及时性、连续性、真实性、完备性以及包装美观等均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规范化管理要求,并将文档管理工作水平,列为考核承包人、监理办和项目管理处职能部门工作业绩的指标之一。这样,通过计量的控制和政府部门的监督,保证了监理真正可以通过质检进行质量管理和确保工程资料的真实,督促承包人及时对分项工程的资料进行整理上报,形成工程一结束,竣工资料也相继完成的好局面。指导文件材料的归档、组卷与加工,还有移交与入库工作。文件材料归档是文件材料工作阶段最后一个环节。归档是文件材料经过整理组卷转化为档案的标志和关口,经过归档手续进入档案室保存的文件始称为档案。由于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往往存在重建设、轻归档工作也常是被动的。机荷路在文件材料归档方面,从以下方面提出要求:A.明确文件材料的形成单位及部门。将本单位、本部门直接形成的文字材料使用完毕后整理归档工作作为每个业务部门的责任B.规定归档文件材料的质量要求。图纸材料必须按标准制作,并且无污损、无水浸,折叠符合规定;文字材料、计算材料必须使用符合档案保管要求的纸张,字迹材料严重不符合者要重新制作或复制。在以上条件的基础上,首先,要求各相关单位根据下发的归档范围细则,在所有收集的文件材料中,选择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归档,不需归档的材料剔除:其次,对组卷的文件材料进行加工,按规范折叠、去污、去钉、加衬,对损坏、污损严重的要进行补制补绘;再次,按照系统性、完整性和便于检索利用的原则将列入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按所属专业和类别组卷,根据各专业实际产生的档案材料,分别组成若干卷,按同一类型的档案材料紧接排列,防止内容脱节,最后进行编号编目,填写案卷封面。C.归档后资料的移交。经过系统加工、科学排列、装成案卷、登记目录后的档案资料按时间要求向指定单位移交,不能移交未经整理的零散文件。移交时,首先明确移交手续。在机荷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处,我们要求文字资料一式三份,图纸一式四份,所有资料、图纸归档工作完成后均要填写移交目录一式三份D.档案入库工作。在档案资料入库之前,首先进行档案及库房消毒杀菌处理,库房工作要做好八防:防火、防水、防高温、防潮湿、防光、防尘、防虫鼠、防盗;接着是档案上架或装柜,档案上架时有分类流入排架和大流入排架两种形式,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一般采取大流入排架,档案装柜,一般五个箱叠放一起为一组,俗称“五节柜”;最后即库房管理,包括库房的编号,档案架排列编号,库房保管与定期统计,库房温、湿度测量,库房清洁与虫情观察、记录工作等。 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管理过程中的“五忌”(1)忌工程技术人员与档案资料管理人员脱节,造成管工程的不管资料,管资料的不懂工程。忌档案资料与实际工程脱节,造成临时抱“佛脚”,工程竣工时抢收整、创编的现象。(2)在资料征集方面,忌资料收集不全面、不及时,应该收集的资料而未收集给工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在施工前期导线点的复测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发现设计方提供的原始导线资料有问题,而在复测后又忘记保存复测资料的情况。(3)忌资料中数据前后矛盾,签字时间前后矛盾。如在桥梁的桩基施工记录资料中,经常发现清孔后孔底标高低于终孔孔底标高的情况;也经常发现同一部位硅的成品检查时间早于钢筋安装检查时间。(4)忌资料中签字手续“一支笔”。经常在资料中发现应该由几个人签字的而在实际中一人包揽,这样造成工作敷衍,责任不明。(5)忌资料归档时页码打印、复印过早。经常发现个别单位在资料尚未定卷的情况下仓促打印页码,在资料原件未定的隋况下仓促复印,结果遇到资料调整或增减,造成返工量大,给资料管理人员造成太多的麻烦。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系统化管理的作用(1)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系统化管理是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2)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系统化管理为高速公路维修、改建、扩建提供依据。利用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是提高高速公路建设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利用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进行工程的改、扩建与维修可减少盲目性,节约人力和财力,从而加快进度,赢得时间。(3)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的系统化管理是解决地产纠纷的重要法律凭证。建设管理中的建设项目批文、征地批文、红线图、土地证、施工批文、建筑与开工许可证等文件是重要的法律性文件,可以为高速公路土地纠纷、地产纠纷、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类纠纷的解决提供法律凭证。(4)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系统化管理是高速公路防灾、抗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5)忌资料归档量页码打印、复印过早。经常发现个别单位在资料尚未定卷的情况下仓促打印页码,在资料原件未定的情况下仓促复印,结果遇到资料调整或增减,造成返工量大,给资料管理人员造成太多的麻烦。6、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系统化管理的作用(1)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系统管理是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2)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系统管理为高速公路维修、改建、扩建提供依据。利用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是提高高速公路建设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利用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进行工程的改、扩建与维修可减少盲目性,节约人力和财力,从而加快进度,赢得时间。(3)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的系统化管理是解决地道纠纷的重要法律凭证。建设管理中的建设项目批文、征地批文、红线图、土地证、施工批文、建筑与开工许可证等文件是重要的法律性文件,可以为高速公路土地纠纷、地产纠纷、工程质量事故处理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类纠纷的解决提供法律凭证。(4)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系统化管理是高速公路防灾、抗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5)高速公路建设档案资料系统化管理是建设技术与经验的重要储备形式。高速公路建设既形成道路纵横的硬成果,也形成高速公路档案资料这一软成果。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深圳市唯一一家获国务院批准主营高速公路建设的境外上市公司,建设档案资料系统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由“人治”向“法制”的转变。档案资料工作的系统化,对所有档案资料管理人员都要赋予规定的职责和职权,明确稳定的相互制约关系,不随任何个人的意志而改变。随着社会高科技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档案资料管理的系统化日趋先进与完善。高速公路档案的检索、计算机图形数据文件、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信息资源的开发以及管理的现代化等不断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在此方面,将需要全社会交通工程建设档案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与努力。-----------------------------------------------------------------浅谈如何做好公路建设征地拆迁工作征地拆迁是公路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历来公路建设的难点。它不仅涉及范围广,协调难度大,而且直接影响公路工程建设的进度和成本。做好公路征地拆迁工作对促进公路建设尤为重要。一、根据公路设计用地图纸,做好征地拆迁前期相关工作。首先,进行公路用地申报,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公路设计用地图纸必须经专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如果涉及到林业或其它特殊用地须经林业和其它相关部门批准。只有公路用地的相关手续符合政府征地拆迁的有关规定后,才能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办理公路用地手续的程序为:1、将公路设计用地图纸报政府规划部门对公路项目选址进行审核批准,获取选址意见书;2、将经规划部门批复的公路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公路设计用地图纸报国土部门办理用地预审,获取许可批复;3、将国土部门的用地预审许可批复和公路设计用地图纸报规划部门办理公路用地方案草图(公路用地篮线);4、将规划部门批复的公路用地方案草图报规划部门办理公路用地建设规划许可证;5、公路建设竣工后,向国土部门申报办理公路用地红线(公路产权证)。其次,做好公路用地详查统计工作。公路征地拆迁是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公路用地图纸而进行放桩、核桩及土地、青苗、地表附着物详查和补偿洽谈等多项具体细致的工作。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三项基础工作:一是根据公路设计用地图纸,分清公路用地项目。一般高速公路需要用地的项目有:(1)公路主线、桥梁、涵洞、隧道;(2)沿线收费站、通讯和监控设施;(3)公路临时停车场和应急救援、管理设施;(4)公路养护工区及养护设备、材料场、维修设施;(5)公路环境保护、监测设施(含苗圃)。二是根据公路项目用地情况,分清征用土地类别。目前,我国土地所有权在形式上有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国有土地所有制两种。在集体土地中,土地类别有山地、水田、菜地、开发平整地、旱地等;在国有土地中,土地类别有国有统征地、协议出让地、行政划拨地、城市化转地等。三是根据公路用地图纸,做好实地详查和费用预算工作。在开展公路征地拆迁工作之前,我们应该对公路用地边线桩、土地类别及面积和拆迁物数量进行实地核实,按照公路里程桩号做好如下统计工作:(1)征地范围内有多少土地所有人,各有多少土地面积;(2)集体土地(包括山地、水田、菜地、开发平整地、旱地等)和国有土地(包括国有统征地、协议出让地、行政划拨地、城市化转地等)各占多少面积;(3)按照品种、大小点清青苗(抢种青苗可不清点)数量;(4)按照永久、临时建筑分别丈量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并核实清楚被征用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及其附属建筑物的现状等,同时要求建筑物业主提供用地和报建的有关批准资料;(5)核实清楚征地范围内存在权属纠纷的土地、拆迁物,便于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能找到相关的单位或个人解决。在做好实地详查统计工作的同时,根据在建公路当地政府、国土部门对各类土地、青苗及地表附着物的补偿标准概算出公路征地、拆迁的费用,便于统筹安排征地拆迁资金。二、根据政府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做好征地拆迁的补偿及协议签订工作。由于公路征地拆迁涉及到沿线的集体和国有土地的征收及公私(包括外商)经营厂房、村民住宅房屋、临时棚屋、电力线、邮电通讯线等附着物的拆迁。在被征地、拆迁的对象中,大多数单位和个人都能积极配合征地拆迁工作,但也有少数单位和个人不讲政策,漫天要价,阻碍工程施工。为了保证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要积极做好公路建设和征地拆迁补偿的宣传工作。首先,要积极宣传公路建设的重要性。公路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必须的公益性设施,要让被征地拆迁单位和个人明白修建高速公路不仅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本单位(个人)的切身利益,才能促使他们配合和支持征地拆迁工作。其次,要积极宣传国家对公路征地拆迁补偿的有关规定和标准。按照新《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安置补助以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10倍;其它土地的补偿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的标准规定。地表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与此同时,还要向公路沿线被征地拆迁单位和个人讲清当地政府的有关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便于被征地拆迁单位和个人接受。超出政府规定补偿标准的土地和拆迁物补偿,可以通过协商或委托评估公司评估确定。公路施工用地必须有征地拆迁合同作保障。为此,我们在向公路沿线被征地拆迁单位和个人讲明公路建设的重要性和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后,要积极协商他们签订土地、拆迁补偿协议书,以保证公路施工顺利进行。土地补偿协议书的签订方法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两种:(1)由国土部门、用地单位和被征地单位(集体土地)三方签订征地补偿协议书;(2)由国土部门、用地单位和被征地单位(国有土地)三方签订征收土地补偿协议书。特殊情况可以签订租赁土地协议书。拆迁补偿协议书的签订方法有四种:(1)由国土部门、用地单位和被拆迁物单位(个人)三方签订拆迁补偿协议书;(2)用地单位和被拆迁物单位(个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书;(3)用地单位、公路建设施工单位和被拆迁物单位(个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书;(4)公路建设施工单位和被拆迁物单位(个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书。三、根据公路用地图纸和征地拆迁合同,做好征地拆迁费用统计和资料归档工作。公路征地拆迁在完成实地详查、协议签订、拆迁施工等相关工作后,还需做好征地拆迁费用统计和资料归档工作。一是做好征地拆迁费用统计。征地拆迁费用是公路建设的成本,我们对其统计分析便于今后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征地费用为征地补偿协议书中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征地管理费(法规费用)等;拆迁费用包括征地补偿协议书中拆迁项目费用、拆迁补偿协议书中的所有费用及相关拆迁项目的评估费等。此外,涉及公路用地的相关法规费用森林植被恢复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林木补偿费等应列入征地拆迁费用统计中。二是做好征地拆迁资料归档工作。公路征地拆迁资料关系到公路用地、费用补偿等事项,其中征地补偿协议书是证明公路用地合法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要把征地拆迁合同及相关资料按照征地、拆迁分类整理并装订成册进行归档,以便今后查阅。总之,征地拆迁是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到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公路沿线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从事征地拆迁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细致严谨,并严格按照国家征地拆迁补偿的有关规定,对被征地拆迁单位或个人做到一视同仁,大公无私地完成各项征地拆迁工作,才能保证公路征地拆迁和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文字限制,暂时先给两篇,楼主给分。

1、物流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铁路在国家交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以八纵八横铁路通道为路网主骨架加以重点建设(八纵:为京哈、沿海、京沪、京广、京九、大湛、包柳兰昆通道:八横:为京兰藏、煤运北、煤运南、陆桥、宁西、沿江、沪昆及西南出海通道)。至2002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公路建设成效显着,1985—2001年新增公路里程30万公里,年均增长08万公里,2002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2万公里。内河水路运输线路长度2002年达到15万公里。到2002年底,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生产性泊位33450个,其中深水泊位达到822个,主要港口生产性泊位比1989年增长了1倍。到2002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8亿吨,已有7个港口突破了100万标箱(TEU),其中上海港超过800万标箱、深圳港超过700万标箱,都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前十名。2001年航空线路为1,143条,航空运输线路总长度为36万公里,为10年以前(1991年)91万公里的78倍。2001年输油管总长度13,272公里,为10年前1992年的55倍;输气管总长度14,283公里,为1992年的85倍:输油气管总长度27,555公里,为1992年的74倍。许多建成和在建的交通枢纽、物流园区如以交通部45个公路主枢纽为中心的物流基地,以及地方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都在加快进行。2、全社会货物运输量持续增加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交通运输部门在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运输形势平稳发展,铁路、公路、水运是主要的运输方式,2002年的运输量和运输周转量如下表:由于沿海的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快以及对外贸易的增长,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增长很快,2001年达到26亿吨,2002年为16。63亿吨,增长率为25%。由于入世促进外贸,预计到2005年对外贸易总额将突破7,000亿美元。目前每年外商直接投资大约为400亿美元,到2005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港口吞吐量还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走势。有7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港行列,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超过两亿吨,成为世界第四大港。目前7个亿吨以上的大

关于铁路运输的参考文献

1997年至2007年,中国铁路一共进行了六次大面积的提速。提速前的1993年,全国列车平均旅行速度仅有1公里/小时。由1990年代起,中国的铁路客运就开始面对来自公路及民航的激烈竞争,铁路客流量不断下降,即使铁道部拥有国营垄断权并开始实行浮动票价,仍然面对客运的亏损,为适应运输市场变化,提升铁路客运的竞争力,增加铁路经济效益,铁道部开始了多次全国铁路大面积提速。

图书:[1] 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2] 王成钢著交通运输市场概论[M]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3] 陈贻龙,邵振一主编运输经济学[M]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4] 沈志云主编交通运输工程学[M]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5] 谢地著产业组织优化与经济集约增长[M]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6] 李维斌主编公路运输组织学[M]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7] (法)泰勒尔(JeanTirole)著,马捷等译产业组织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8] 江小涓著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M] 上海三联书店, 1996[9] 曾培炎主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M]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10] 高家驹主编,中国综合运输管理培训中心[编]综合运输概论[M]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3期刊:[1] 宋键,徐瑞华,缪和平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开行快慢车问题的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12)[2] 刘丽波,叶霞飞,顾保南 东京私铁快慢车组合运营模式对上海市域轨道交通线的启示[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11)[3] 程雯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编组形式的探讨[J] 都市快轨交通 2006(04)[4] 王粉线,边晓春 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列车运行交路及相关问题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06)[5] 苗秋云,江志彬 上海地铁二号线运输能力的提高措施研究[J] 上海铁道科技 2006(03)[6] 徐瑞华,李侠,陈菁菁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列车运行交路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05)[7] 田福生,吕红霞,李致宏 基于车底配置最优的地铁列车交路设计[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6(01)[8] 傅华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发展[J] 地下工程与隧道 2005(04)[9] 徐瑞华,陈菁菁,杜世敏 城轨交通多种列车交路模式下的通过能力和车底运用研究[J] 铁道学报 2005(04)[10] 宾坚,王慈光,刘设 层次分析法在轨道交通车辆选型中的应用[J] 陕西工学院学报 2005(02)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