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发布时间: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

根据我院事业发展需要,特面向海内外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名流担任我院特聘名誉顾问及顾问等。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为我院教授、客座研究员。另外还向社会招聘兼职研究员、副研究员等。以上各类人员名单发布如下: 丁光训 全国政协副主席、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叶选平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孙家正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丁衡高 国防科工委原主任、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士向守志 南京军区原司令员韩培信 江苏省委原书记梁步庭 山东省委原书记刘忠德 中国文化部原部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高占祥 国家文化部原部长、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张连珍 江苏省政协主席韩喜凯 山东省政协主席、中国孔子基金会会长吴良镛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学家、中科院士张存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原主任、中科院士虞兆中 台湾大学原校长、著名教育家王赓武 香港大学原校长、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南怀瑾 台湾著名国学大师 董光壁 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汝信 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余敦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学教授邢贲思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求实》杂志原总编王治国 全国工商联副会长、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家协会理事长朱高正 国际易联副会长、台湾欧洲文教基金会会长杜维明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新儒家学者吴爱莲 国际易联顾问、澳大利亚易玄信息生命科学研究会主席苏新銮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王予 世界华商联合总会秘书长贺兴桐 世界华商联合会总会长、世界宗教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张岂之 西北大学原校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项 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司元忠 南京大学党委原副书记、南京人口大学原校长周加才 江苏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兼省宗教事务管理局局长姜建中 南京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张中华 南京军区将军张同斌 国家交通部江苏海事局局长张际春 国防大学将军盛昭瀚 东南大学原副校长、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院长冯致光 南京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董健 南京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院长丁莹如 南京大学教授、匡亚明先生夫人王斌泰 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温希凡 天津南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恒 南京金鹰国际集团董事长、美国加州苏浙沪同乡会会长李惠国 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丘亮辉 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科协研究员曹凤泉 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孙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际易联秘书长刘华 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主任徐宁 南京市物价局局长毛卫华 南京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马和欣 南京市工商局局长赵忠令 南京工程大学原党委书记许敖敖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龙安定 浙江省原政协主席罗一民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兼省委统战部部长刘金美 福建省原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王助安 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国敏 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副主任张继禹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光 山东省省长助理孙永春 贵州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沈先启 贵州省毕节市委书记李宏鸣 安徽省黄山市原市长、宿州市委书记辛冠洁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国际儒联原副理事长任法融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吴炳志 澳门道教协会会长弓克 吉林孔子学院院长、吉林省孔子学会会长马灿荣 中国外交部原部长助理、中国驻德国大使沈善洪 杭州大学原校长张瑞敏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近东 江苏苏宁集团董事长薛乐群 江苏中江集团董事长祝义才 江苏雨润集团董事长刘积仁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宏基 台湾新亚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崔波 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原书记处书记耿乃凡 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局长王惠荣 江苏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总裁黄宏亮 江苏省海外企业集团总裁姜喜运 烟台恒丰银行董事长朱建进 烟台裕丰实业集团董事长金毅 招商银行南京分行行长胡庆华 民生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孙泳伦 无锡天仁集团董事长 院务委员会为本院最高领导、权利、决策机构。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特聘请海内外有关人员组成。组成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石连同 中国国学院院长、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创始人、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常务所长、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原总秘书长阎韬 中国国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原主任卢央 中国国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原天文系主任、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司元忠 南京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南京人口大学校长周加才 江苏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兼省宗教局局长张同斌 国家交通部江苏海事局局长张中华 南京军区将军余敦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北京大学教授丘亮辉 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凤泉 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颜石安 南京大学博导、教授赖永海 南京大学博导、教授杨向群 国家发改委司长韩爱兴 国家住房建设部司长杨伯强 南京市委督察局局长毛卫华 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兼工商联党委书记高以俭 江苏省文联原副主席、江苏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薛乐群 江苏中江国际集团董事长刘长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其成 中国中医药大学教授石小梅 江苏省演艺集团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姜喜运 烟台恒丰银行董事长刘康 山东省泰安市政府秘书长郑武樾 泰国正大集团资深执行副总裁杨世华 江苏道教协会会长、茅山道院住持吴炳志 澳门道教协会会长隆相 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南京栖霞山寺方丈沈长明 江苏天一集团董事长、南京广夏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杨宗义 江苏福中信息集团董事长朱建进 烟台裕丰实业集团董事长刘茂富 江苏镇江房地产公司董事长马士俊 江苏明城集团董事长辛长宝 常州宝盛集团董事长顾小荣 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姚兵 南京大学产业集团副总裁程朝晖 香港美容学院院长孙玉 南京金陵饭店党委书记 院长:石连同 副院长:阎韬 卢央 秘书长1人(待定)副秘书长3—5人(待定) 阎韬 卢央 余敦康 唐明邦 周继旨 洪家义石连同 颜石安 赖永海 刘长林 刘大钧 张其成丘亮辉 刘蔚华 吉文辉 曾仕强 周齐 管 峻丁莹如 楼宇烈 钱逊(以上名单职务、职称见前已标注) 周加才 曹传仁 毛卫华 高以俭 石连同 石小梅张月军(南京理工大学就业办主任) 刘康 刘茂富 朱建进薛乐群 马士俊 杨宗义 杨世华 沈成明 刘学忠彭慧(江苏中华文化学院副校长) 张晓平(山东济宁市中区人大主任)孔德墉(香港) 崔百强 郑武彬(台湾) 顾小荣匡榕榕(美国保险业驻中国首席代表) 程朝晖 孙玉 周继旨南京大学教授阎韬南京大学教授卢央南京大学教授洪家义南京大学教授吴新雷南京大学教授石连同南京大学教授朱剑南京大学教授颜世安南京大学教授赖永海南京大学教授陈谦平南京大学教授辛冠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洪修平南京大学教授张连珍江苏省政协主席余敦康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高占祥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张岂之清华大学教授唐明邦武汉大学教授楼宇烈北京大学教授钱逊清华大学教授刘大钧山东大学教授朱维铮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宋志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长江原《中国科技报》主编沈善洪浙江大学教授、原杭州大学校长周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为一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刘长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绍纲吉林大学教授陈乃蔚复旦大学教授吉文辉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阮荣春上海大学教授齐儆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李惠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蔚华山东省社联主席、教授张其成中国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志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俞孔坚北京大学教授丘亮辉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会长杜维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许敖敖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唐庆铭新加坡道家学术研究会会长成中英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校长陈鼓应台湾大学教授唐亦男台湾大学教授于希贤北京大学教授吴星莹马来西亚道家学术研究会会长尉天池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乐桑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施寒微德国哥延根大学教授孙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梁雪天津大学教授刘笑敢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赓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教授山田利明日本东洋大学副校长曾仕强台湾智慧大学校长、教授赵荣澄台湾大学教授亢亮天津大学教授丁冠之山东大学《文史哲》教授钱志新江苏省发改委原主任、南大教授 赵骏河韩国儒学研究专家石川忠久日本儒学研究专家苏新鋈新加坡儒学研究专家顾彬德国儒学研究专家汪忠长美国美西易经学会理事长邹宏基台湾光武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傅淑芳山东《老年杂志》原社长郭次仪香港“百草堂”董事长汤恩佳香港孔教学院院长、博士姚伟彬澳门儒学研究专家孔德墉香港世界孔氏续谱协会会长程艾兰法国儒学研究专家吕武吉澳大利亚儒学研究专家陈启生马来西亚孔子研究会秘书长郑彝元泰国儒学研究专家斐文波越南儒学研究专家郑武樾正大集团资深总裁陈光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徐宁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耿乃凡江苏省广电厅厅长喻继高江苏省国画院管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郭贻贤印度尼西亚儒学研究专家高以俭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会长曹凤泉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杨丽丽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任法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王策《环境易术》杂志主编张继禹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韩爱兴国家建设部科技司长杨向群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 石小梅江苏演艺集团昆剧表演艺术家孔爱萍江苏演艺集团昆剧表演艺术家杨世华茅山道院住持、江苏道教协会会长邵伟华广东易学专家李土生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顾问霍斐然四川易学专家李仕澄东南大学教授王远林广西桂林陆军学院教授释宽容安徽天柱山三祖寺方丈莲花江苏省南京鸡鸣寺方丈妙湛福建省厦门市南普陀寺方丈心平句容宝华山隆昌寺方丈释永信河南少林寺方丈戒忍浙江普陀寺全山方丈隆相南京栖霞寺方丈传义南京毗卢寺方丈曹传仁江苏省纪委原副书记级张树骅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杨伯强南京市委督察局局长沈长明南京广夏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邓千建设部《中华建筑报》社长刘学忠江苏中泰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宗义江苏福中信息产业集团董事长洪万康台湾大润发超市有限公司副总裁马士俊南京明城集团董事长匡榕榕美国保险业驻中国首席代表 蒋义海江苏省文联一级画师李秋宝南京火车站原副站长韩景增南京军区通讯总站原政委詹永清安徽黄山旅游集团总经理陈大文南京金盛集团副总裁傅斌南京大学校史馆研究员毛利人江苏出版集团凤凰台饭店总经理王振义南京大学出版社原副社长李娓西安文理学院教授黄正明南京大学艺术研究中心教授杨小琳香港知名歌手张月军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续文利香港中旅投资集团公司黄贤安江苏南京画家慧闻湖南省汨罗佛果寺崔百强华润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发展总监谛如南京栖霞寺杨淑琴江苏省中医院口腔科主任宝世宜北京文化名人俱乐部秘书长温勇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教授曾建平江苏广播电视台新闻部江雅琦香港宋庆龄金钥匙培训基金会会长胡正良南京海关政治部办公室副主任王锴香港开益出版社社长阮国安马来西亚吉隆坡易经学院院长邢东升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淦波广东东莞市观音山集团董事长刘金斌江苏省南京市张清渊台湾“五术”总会名誉会长张树淮江苏淮安市马文章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张兴利江苏省经协委原总经理陈全仁西安新加坡益禾保健有限公司总裁陈广德江苏新沂市政府协副主席傅亚超海南省海口市刘开文贵州省贵阳市赵岩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院副教授施炳煌上海市彭松桦新加坡程中山东省巨野邓海一北京市许兵(永昌)南京宝华山隆昌寺茅懿鑫泰国一统公司 张代祥山东省济南骆家清江苏南京 卞长华江苏省南京韩元茗北京张开新福建莆田刘东雳海南海口张正亚江苏省淮安张瀚之海南海口金竺雨南京书法协会陈国华浙江温州黎沛泓江苏省南京张一指甘肃省兰州市 范文举河南省国学促进会张西川北京沈峰江苏省昆山市黄恒堉台湾荣柱台湾郭仁德福建厦门市 孔强卫南京孔子后裔联合会余扬元南京金守平云南省楚雄州

一、院长书记 院长 张森 教授 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金建勋 副教授 常务副院长(兼副书记) 杨春亭 副教授/博士 总支委员 蒋刑飞 讲师 科研副院长 叶 绿 博士/教授       教学副院长 郑志军 博士/副教授       二、系部主任 学院办公室主任 龙建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 郑志军 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主任 周群一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系主任 翁剑枫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 翁剑枫(兼) 通信工程教研室主任 杨 翊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 陶 坚 教育技术学系主任 雷运发 计算机基础教学部 魏 英 实验中心主任 许加兵 三、学术委员会成员(姓氏笔画为序)王建芬、叶绿、岑岗、杨春亭、金建勋、翁剑枫、陶坚、雷运发四、分工会组成主席:杨晓艳 委员:宋起文、林丽、金国英、莫云峰师资力量: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是我校办学规模最大的一个二级学院,拥有7个专业。在校生1700余人,教职工1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工21名,博士9名、硕士40余名。多名教师曾留学欧美,是一支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经验、能胜任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

董光昌,教授,出生于1928年1月28日,江西景德镇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浙江大学讲师、教授、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高等学校工科应用数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高校应用数学学报》主编。偏微分方程、数论、计算几何、数学教育。董光昌在浙江大学数学系任3年助教以后,从1953年起担任讲师。1957年至1958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进修。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由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79年至1981年,赴美国作访问学者两年。1986年至1994年,相继应邀赴澳大利亚、香港、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短期学术交流与研究工作。他在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的园地上辛勤耕耘了50多年,为浙江大学数学学科的全面发展乃至中国的数学事业都作出了贡献。董光昌几十年来潜心研究,共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4部。“船壳放样的精密光顺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1978年他主持的“船体数学放样”和“数控绘图”两个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专著《非线性二阶偏微分方程》获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优秀奖;《非线性二阶偏微分方程理论与应用》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他曾先后任中国数学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浙江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第一届常务理事;国家教委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应用数学教材建设组副组长;《高效应用数学学报》主编;《数学年刊》、《偏微分方程》等五个全国性学术刊物编委。现为浙江省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曾被评为全国劳模。董光昌,父名董世芳,母名余德凤。1928年1月28日,董光昌诞生于江西省浮梁县南安乡横坡岗村,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长。他家原来家境较富裕,由于董姓同宗的另一支仗着人多想侵占他们在景德镇的祠堂,他祖父和父亲被迫打官司进行抗争。过堂在绕州府城,离家180里,往返多次奔波,备极辛劳,最后官司虽然打赢了,但已是家徒四壁,负债累累,只好卖了祠堂还债,并买了几亩薄田种稻,维持生计。他父亲曾想出利用荒地卖西瓜靠卖西瓜籽获利的首创点子并实施,到后来四邻乡亲群起仿效无利可图时只好作罢。他父亲年轻时体弱多病,在多次求医无效后,自己读了很多医书,后来居然治好了自己的病。后来进一步钻研医书,成了当地的名医,周围数十里内的都来找他看病。他父亲便开了一家药店,一边行医一边经营药店维持生活,家境逐渐好了起来,买了房子和田地。他父亲非常支持子女们上学,把赚来的钱全都用在供4个子女读书上。家境的坎坷经历在董光昌幼年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并对他后来的成长有着多方面的潜在影响。董光昌在他7岁时到离家8里路的私塾读书,后来进了湘湖街南安乡中心高小就读,小学毕业后,在报考省立波阳中学的500多人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他考中学的成绩之所以突出,在于他自学开始的特别早。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时,有一次将一个有一定难度的算术问题解决了,由此开始对自学数学书本发生了兴趣,就自学六年级的课本,到六年级时已经读了不少中学课本。中学时期,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由于当时正值日本侵略中国,交通中断,中学里的图书并不丰富,学校也较闭塞,但他仍然坚持课余自学不间断,阅读了不少数学方面的书籍,如查里斯密大代数和霍尔乃特大代数等。1946年高中毕业后,他和几个同学结伴沿长江而下到上海去报考大学。在船上,听人说起浙江大学数学系有苏步青、陈建功两位著名的数学家,心想到浙江大学数学系读书对自己将来在数学方面的发展一定有很大的帮助,故在报考其他几所大学的同时又报考了浙江大学,最后在好几所学校都录取他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浙大。考完大学后,因路远不能回家,因而提前若干天来到了浙大。在宿舍里,高年级同学告诉他可到系图书馆阅读,但因未注册需系主任批准方可,于是他找到当时的系主任苏步青教授,给他批了条子,就马上到系图书馆借了书自学。大学四年及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的两年,学术环境优越,名师陈建功、苏步青都曾亲授一门课并主持讨论班,其他高水平教师的授课,同学、同事间的学术交流切磋,都为他学习数学提供了好条件。同时,由于系图书馆的图书、杂志多,为董光昌课余钻研数学提供了充足的源泉。在这期间,董光昌奠定了一生从事数学事业的基础。1953年董光昌晋升为讲师,开始给学生上微积分等基础课。由于家乡口音较重,为了让学生上课能听懂,他做了很多卡片,正面写拼音反面写字,练习正确的发音,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基本上纠正了江西口音,保证了上课质量,受到学生欢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浙大数学系被撤销,教本科的讲师以上教师全部调离浙大,大部分书籍和杂志都调到复旦大学。在此学术环境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他在浙大坚持数学研究,做出了成绩,成为国内较早研究数论方面问题的学者之一,发表了一系列有创新的学术论文。他对除数偏差的上界估计改进了前人的结果,并作出一新公式,从而在下界估计、平方平均值的渐进估计方面的出一系列新结果,得到华罗庚,闵嗣鹤等数学家的较高评价,并向国外来访的专家作介绍。这些结果虽然发表于50年代,但在70、80、90年代与国际重要杂志,包括数论方面最高水平的杂志Acta Arithmetica上多次被引用,成为该领域的经典结果之一。为什么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他仍有如此的成绩呢?主要原因是他在大学高年级已自学了Landau的三大本数论名著,对数论知识的了解已达到了国际前沿的水平。早在1952年,受谷超豪的启发,他想到偏微分方程比数论更接近工业实际,在国家建设中应是更为有用,就开始自学偏微分方程的入门书籍。1954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为各大学能开偏微分方程开设了一个偏微分方程暑期学习班。得知此消息后,董光昌积极争取参加学习,由于浙大数学教研组仅争取到一个学习名额,他和郭竹瑞一起只能以旁听生的身份去北京听课,在数学所张素诚教授家里打地铺,解决住宿问题。1955年暑假,他又自费去北京数学研究所与方程组的人一起继续学习研究偏微分方程。1956年,周总理在国务院发言,号召全国向科学进军。董光昌希望改善学术研究的环境,向学校写了一个报告,其中叙述了华罗庚、闵嗣鹤等对他的评价,因而被校领导视为新发现了一个科学进军的突出人才,于是向省委汇报,安排他作为当年浙江省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向科学进军大会上的第一个发言人,并成为当年省政协的特邀委员。董光昌于1957年考取了华罗庚的研究生,希望由此更好的改善个人科研条件,但学校领导不愿见到优秀人才离校而不予批准,最后他只好以去北京中科院数学研究所进修的方案作为兼顾学校与个人的解决方法。在北京期间,在偏微分方程的学习上,他听了苏联专家的讲课,发表了关于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的论文。1957年,浙大数学系恢复,他于1958年返校教高年级学生课程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1961年,他招收了2名研究生,这在全国是首例以讲师身份招收的研究生,也是对他教学与科研水平的肯定。1962年又招了一名。到1964年共招收了5名。董光昌在偏微分方程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在亚音速绕障碍物流动问题上,他改进了前人仅在低马赫数(M不超过7)情况下解存在的结果,到任何马赫数(M<1)情况下解存在的最佳结果,这就是“空间亚音速流及此边值问题在更高情况下推广”一文。这是董光昌1966年准备在《数学学报》上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由于“文化大革命”直到1979年发表在《浙江大学学报》上。此研究成果在80年代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而在他到国外访问时,国外的大学给这篇文章专门印了一个单行本。1966年前,董光昌主要是研究线性方程,如混合型偏微分方程和蜕缩椭圆型方程。1978年后,他则开始研究非线性椭圆方程和非线性抛物型方程,在国内外又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如他在国际上第一次真正证明了具有自然结构条件下完全非线性抛物型方程狄氏问题解的存在性。这些成就使他获得了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Stanford 大学的D Gilbarg 教授评价说:“董光昌教授的工作在可压缩流的数学文献中将永远是重要的。”除了在国内外发表的一系列关于偏微分方程的学术论文外,他还先后出版了《线性二阶偏微分方程》和《非线性二阶偏微分方程》两部学术专著,这是他多年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成果。《非线性二阶偏微分方程》一书则由美国数学会列入其专著翻译系列,于1991年翻译出版。美国科学院院士LNirenberg教授认为:“该书含有许多很好的与深刻的先验估计,是数学估计的百宝箱。”在“文化大革命”中,董光昌也受到了冲击,被挂了牌子靠边站,政治上受到歧视,入党转正也拖了一段时间,被归于牛鬼蛇神一类,但他同许多有为的科学家一样,当畸形的政治审查一过,就很快地投入工作。从1970年开始,他花了近10年的时间研究船体数学放样,是当时六机部(司造船工业)在这方面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之一。1970年,六机部把船体数学放样定为国家造船工业发展的方向,希望将来能使中国造船工业实现自动化,全国不少省市都把它作为研究的项目,浙江省交通厅也不例外,决定与浙大数学系联合研究此项课题,董光昌是该项目的负责人。开始他和易大义、梁友栋一起到嘉兴船厂实习,向放样工人学习,用木样条与压铁作手工放样,回校后再用计算机计算数据,后来由于学校的计算机无法满足计算的需要,于是又到上海与求新造船厂和交通部船舶研究所合作研究此项目。船体数学放样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光顺?在此问题一时难于弄清楚时,董光昌的指导思想是数学放样尽量忠实地模仿手工放样,手工放样的自然放,两借借,直尺卡样都作了数学上的模拟,形成为比其他研究课题组更为忠实于手工放样,且为放样工人所喜闻乐见的船体数学放样回弹法。并与1978年,由苏步青推荐到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学术专著《船体数学放样——回弹法》。在长时间研究船体数学放样过程中,他又花了一小段时间研究数控绘图。1976年,挪威商人来中国,在北京、上海展示他们国家的绘图机时,当场绘出船体线性图与肋骨图。上海造船工艺研究所认为,绘图机是应该买的,至于绘图软件是否要买,要看我们能否在短期内编写出不错的绘图软件。当时董光昌等正带领学生在造船工艺研究所实习,接受了这一尝试性的软件研制任务,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编出的软件绘图效果优于挪威的软件。先前挪威的表演者十分珍视他们的表演纸带,带不离身,到董光昌研制出我们自己的软件后他们也就不再珍惜了,研究所也不再购买国外的绘图软件,这为国家节省了购买绘图软件的数万美元经费。1978年,他主持的“船体数学放样”和“数控绘图”两个研究项目都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并且他本人同时获得了在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奖。国内的一些科研单位(如船舶工艺研究所)和造船厂(如上海求新造船厂、中华造船厂等),都一直在使用“回弹法”进行船舶线型光顺。为了更加完善并丰富此方面的理论成果,时隔20年后,董光昌进一步发展并提高了上述研究内容,形成了对“光顺”含义刻画更为精确的理论体系。国外著名的计算几何专家A R Forrest教授认为:董的线型光顺工作是“数学与计算应用于实际问题的一个典范”。在此基础上,董光昌领导的课题组实现了船舶线型光顺过程的自动化,实际光顺效果超过国内外同类研究水平。(三)董光昌先后为本科生开设了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计算方法、混合型方程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了线性二阶偏微分方程、非线性二阶偏微分方程、完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粘性解、数据与图像处理等课程。在他近50年的科研与教学生涯中,百折不挠,取得了重要成果,为青年人树立了榜样。1956年被共青团浙江省委选为“向科学进军”的突出代表;1965年作为浙江省劳模代表赴京参加国庆观礼;1978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奖;并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1994年又获得了浙江省优秀老师称号。鉴于他成绩显著,1978年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在改革开放政策贯彻实施的初期,1979年至1981年,董光昌被组织上派往美国进修两年,主要在纽约的Columbia大学与纽约大学的Courant研究所访问。在做出一定的成绩后,Courant研究所的著名教授Nirenberg 提议说,如果(董)能到更多的大学与研究机构访问,一定会更有收获。董光昌便设法与其它大学联系,克服了费用等方面的困难,先后应邀到Wisconsin大学、Minnesota大学、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访问,又在更多的大学与研究机构作学术报告,受到欢迎并拓广了学术交流的接触面。此后,坚持利用各种机会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成为他在研究工作方面的一种风格。董光昌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卓有建树。自1957年浙江大学数学系重建以来,作为数学系的学术带头人,他致力于高层次数学人才的培养。他继承与发扬了老浙大数学系治学严谨、学风淳厚的优良传统,为在数学系形成良好的教学和科研风气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收到成效。60年代毕业生、在海军工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80年代毕业生、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邀请报告的著名青年学者林芳华(芝加哥大学教授)和励建书(马里兰大学教授),今天所取得的成就都与董光昌的精心培养密切相关。他从60年代起就开始指导研究生。北京应用物理和计算数学研究所担任重要职务的沈隆均研究员就是他在60年代培养的研究生。多年来,他共培养出博士10余名。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学识、敏锐而又深刻的洞察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研究生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培养的博士都已成为学术骨干。其中,洪敏纯一毕业即获得了霍英东青年老师科研类一等奖,边保军、汪徐家也是天元基金项目组的成员。在他的带领下,浙江大学的偏微分方程研究集体已为国内该领域中的一支劲旅。除了科研和数学方面的贡献之外,他还在对新的学术思想学术界新生事物的判断和扶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1973年,他帮助浙江省科技局解决了是设置通用计算机还是先设置专用计算机的决策上的繁难,对浙江省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再如,70年代他带领年轻人从事船体数学放样和数控绘图等项目的研究工作,率先在浙江大学引入了“计算几何”这一研究分支,这对日后浙江大学建立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起了奠基作用。又如,1994年,他对与应用数学关系密切的非线性科学在高科技领域,特别是信息领域的应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在《中国科技报》、《浙江日报》、上撰文宣传,并在数学系组建了一支以年轻人为主的队伍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董光昌是浙江大学高等数学研究所的倡议者和主要创建人之一。他积极争取在数学所建立了浙江省第一个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并指导了多个方面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他不遗余力地扶持和提携青年学者,组织开展各类学术活动,不断开辟新的学科方向,为浙江大学数学学科的全面发展和中国的数学事业都作出了贡献。

一、院长书记 院长 张森 教授 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金建勋 副教授 常务副院长(兼副书记) 杨春亭 副教授/博士 总支委员 蒋刑飞 讲师 科研副院长 叶 绿 博士/教授       教学副院长 郑志军 博士/副教授       二、系部主任 学院办公室主任 龙建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 郑志军 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主任 周群一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系主任 翁剑枫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 翁剑枫(兼) 通信工程教研室主任 杨 翊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 陶 坚 教育技术学系主任 雷运发 计算机基础教学部 魏 英 实验中心主任 许加兵 三、学术委员会成员(姓氏笔画为序)王建芬、叶绿、岑岗、杨春亭、金建勋、翁剑枫、陶坚、雷运发四、分工会组成主席:杨晓艳 委员:宋起文、林丽、金国英、莫云峰师资力量: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是我校办学规模最大的一个二级学院,拥有7个专业。在校生1700余人,教职工1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工21名,博士9名、硕士40余名。多名教师曾留学欧美,是一支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经验、能胜任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是谁呀

一、院长书记 院长 张森 教授 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金建勋 副教授 常务副院长(兼副书记) 杨春亭 副教授/博士 总支委员 蒋刑飞 讲师 科研副院长 叶 绿 博士/教授       教学副院长 郑志军 博士/副教授       二、系部主任 学院办公室主任 龙建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 郑志军 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主任 周群一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系主任 翁剑枫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 翁剑枫(兼) 通信工程教研室主任 杨 翊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 陶 坚 教育技术学系主任 雷运发 计算机基础教学部 魏 英 实验中心主任 许加兵 三、学术委员会成员(姓氏笔画为序)王建芬、叶绿、岑岗、杨春亭、金建勋、翁剑枫、陶坚、雷运发四、分工会组成主席:杨晓艳 委员:宋起文、林丽、金国英、莫云峰师资力量: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是我校办学规模最大的一个二级学院,拥有7个专业。在校生1700余人,教职工1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工21名,博士9名、硕士40余名。多名教师曾留学欧美,是一支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经验、能胜任培养具有国际化背景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

社长和总编最牛

陈星 目录·1、 陈星· 陈星,画家·3、陈星 林业管理·4、陈星(1924-3) 阜东县政治指导员·5、陈星 编辑·陈星 气象学家·陈星 茶叶学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青年报社社长1、 陈星性别:女年龄:1983-12-4 身高:165 cm职业:广告模特… 学校:中央戏剧学院 陈星,画家1985年拜师于湖北著名画家尹道新教授学习中国画技法,1987年考入中国花鸟画院学习花鸟画技法,同年学习中国山水画家吴雅明的绘画风格。1990年作品《一剪梅》发表在中国花鸟画刊,1993年在山东胜利油田成功举办了一次个人书画展。近几年来,作品《天山红叶》编入《世界美术集》、《虾图》编入《中国艺术人才书画作品展精集》、《蜀中山水图》编入《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书画家》书中。他传略也被编入《世界美术家传》、《二十世纪中国人物大典》、《科学中国人· 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界传世名画书法鉴赏》、《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第五卷)、《世界华人英才录》、《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2000中国风·杰出人物特集》等书中。作品《虾趣》被挪威友人收藏。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评为二级美术家和二级书法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中国民间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3、陈星 林业管理 男,1959年10月生于福州市,汉族,中共党员。2002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学信息图谱、城市化与城市GIS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陈述彭院士。 教育背景: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在福建林学院森林工业系森林采伐与运输机械化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9月至1989年1月,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采运工程系木材采伐运输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1978年1月参加工作,工人;1982年8月至1986年8月,福建林学院森林工业系,教师(助教);1989年5月至今,福建省林业厅(曾负责林业企业管理、木材流通管理、林业工业行业管理、科技管理等工作)和县政府工作。 参加项目和主要研究领域:数字福建(林业),福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管理,林业可持续发展,木材生产工艺与机械设备及其参数最优化设计,林业经济和管理,林业发展规划等。在公开刊物上累计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陈星(1924-3) 阜东县政治指导员 原名熊凌云,北坍乡熊洼村人,大学文化,地主家庭出身。 民国29年(1938),日军侵华,熊凌云在扬州、上海读书,目睹日军暴行,国破家亡,无比愤恨。在地下党员、哥哥熊梯云的熏陶、影响下,他拥护共产党,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斗争,于民国31年(1942)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叛徒告密,党员身份暴露,奉组织指示,转回故乡,参加地方抗日武装河防大队;民国33年(1944)在县青年救国会工作;民国34年(1945),被组织上保送到华东建设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在清江市搞公安和翻译工作。抗战胜利后,调回阜东县公安部门工作。 民国35年(1946),陈星报名参军,任阜东县总队三连政治指导员,他关心战士,团结干部,严格训练。要求战士带着敌情练兵,搞射击、刺杀等科目训练一丝不苟,不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空余时间,他教大家读书识字,对粗识字的通讯员沈忠友、文书周甫山等进行重点辅导,教他们读书、写日记、写书信、打借条、领条,学写战地小短文,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 民国36年(1947)初,陈星晋升为营副教导员。是年3月的一天,驻阜宁城国民党军48旅和还乡团一部到阜城以北”扫荡”,阜东总队三连在中三灶、前三灶和砖桥一线进行阻击,陈星率二排占领了大坟茔,敌军亦抢占坟茔西侧,两军相距仅20多米远,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行猛烈的战斗。上午七时半,陈星抬头察看敌情,头部被敌人子弹打中,副连长刘正清视此,果断决定组织火力边打边掩护撤离,经过若干次艰苦反击和臼刃拼搏,才得以安全转移。 陈星因伤势太重,流血过多,于当日不幸牺牲,时年24岁。5、陈星 编辑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57/9 民 族: 汉族 1983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主任等职。著有《功德圆满——护生画集创作史话》、《天心月圆——弘一大师》、《丰子恺新传》、《重访散文的家园》、《李叔同歌曲寻绎》、《白马湖作家群》、《孤云野鹤苏曼殊》、《隐士儒宗马一浮》、《广陵绝响》、《清凉世界—丰子恺艺术研究》等三十余部。正撰写《弘一大师浙江影踪》、《丰子恺研究史论》。《功德圆满——护生画集创作史话》,获首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994年),此为一部研究《护生画集》的专著。《重访散文的家园》,获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最高奖),此为一部研究中国现代散文名作的专著,重点寻绎散文名作中提到的场景。 陈星 气象学家基本情况: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7年4月 籍贯:江苏镇江 专业技术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行政职务: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1978-1982:南京大学气象系本科,气候学学士学位 1982-1985: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气候学硕士学位 1998-2001: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第四纪地质学博士学位 1985-: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1-5:美国堪萨斯大学进修访问,进行灾害性气候研究 7-8:德国马普研究所,古气候模拟合作研究 10-12:日本气象研究所,东京大学,古气候模拟比较研究 9-2,德国GKSS研究中心,历史气候模拟合作研究 2:美国夏威夷大学,古季风变化合作研究 主讲课程: 现代气候学基础(本科生) 气候物理学(研究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全球变化、古气候动力学及模拟、区域气候变化和气候灾害 主要成就:在古气候动力学和古气候模拟,主要对末次盛冰期、中全新世暖期、小冰期和新仙女木气候突变期的气候成因和机制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研究。此外在区域性气候灾害、干旱和洪涝气候异常原因和机制、季风长期演变规律等方面也做了深入研究。主持和参加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SCI(E)刊物、核心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合作出版教材和专著三部。 陈星 茶叶学家祖籍四川,1959年出生于江西婺源。高级讲师。勤奋好学,追求完美。先后毕业于婺源茶校茶业专业,沈阳农大农学师资专业,江西师大教育管理专业。从1981年起执教至今。主讲《土壤肥料学》、《茶树栽培学》、《遗传学》、《美育与艺术欣赏》。1989年荣获农业部“全国中等学校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被评为江西省普通中专“优秀学生管理干部”,参研的“茶芽粗腿象研究”获2002年江西省农业科教人员突出贡献三等奖。现任江西省婺源茶校副校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江西省教育厅第二届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入选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高级专家库》。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 女,副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1975年考进甘肃省艺术学校声乐班,1978年进入甘肃省歌舞团歌队工作,1981年考进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本科学习,1986年以优秀成绩毕业留校。 曾获甘肃省首届青年演员声乐比赛一等奖;上海音乐学院“中国歌曲比赛”一等奖;第五届“上海之春”优秀表演奖;1992年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在吉隆坡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93年至94年在香港演艺学院进修歌剧,获高级歌剧文凭,主演了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伯爵夫人、“汉泽尔与格雷特”中的母亲、“苏珊娜的秘密”中的苏珊娜;担任“贝多芬次小调弥撒曲”中女高音领唱;录制了夏季音乐会“艺术歌曲专场”,其中演唱了舒伯特、勃拉姆斯、罗德利戈等作曲家作品;曾为上海电影乐团长期特邀演员,演唱和录制了中外电影。近几年主要从事声乐教学及负责担任系里部分工作,主抓教学任务,曾获2001~2002上海音乐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所教学生曾获全国听众喜爱的最佳歌手奖——“金号奖”。青年报社社长陈星,本公司董事。曾任北京日报社记者、主任、副总编辑。现任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党委书记。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级别是

现任总编:周跃敏,男,1958年7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高级编辑。1982年2月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日报社工作,先后任新华日报体育记者,扬子晚报文体部副主任、第一新闻部主任、经济新闻部主任,扬子晚报编委兼经济新闻部主任,扬子晚报副总编辑,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2006年6月,任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原总编:周正荣同志:1995年7月—2006年6月任总编辑1997年7月—2006年6月任党委书记2001年8月—2006年6月任董事长2006年6月13日卸任。2002年12月,新华日报在整合原有版面的基础上,由10—12版增加到16个版 。这是自1995年以来的第三次改版。这是新华日报自1995年以来第三次改版。

浙江科技学院级别是正厅局级。浙江科技学院是1980年创立的全日制普通笨了院校,隶属于浙江省政府,业务工作由浙江省教育厅进行依法管理。浙江科技学院作为省属本科院校,和全国其他省属本科院校一样,行政级别是正厅局级,学校的书记和校长是正厅局级干部。

什么官都不是,政府机关才有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