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期刊目录

发布时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期刊目录

国际航空航天科学

可以。中国航天》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的期刊。《中国航天》(CN:11-2801/V)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推荐《中国航天》,以下是关于该杂志的简介,希望有所帮助:《中国航天》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专业性情报期刊,每月19日出版。《中国航天》侧重于宣传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各国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撰文,为提高技术水平发表真知灼见;为广大热爱、关心、支持航天事业的有识之士提供一块献计献策的园地。《中国航天》的主要读者为各部门(包括部队)和企事业单位的决策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校师生和航天爱好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期刊

推荐《中国航天》,以下是关于该杂志的简介,希望有所帮助:《中国航天》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专业性情报期刊,每月19日出版。《中国航天》侧重于宣传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各国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撰文,为提高技术水平发表真知灼见;为广大热爱、关心、支持航天事业的有识之士提供一块献计献策的园地。《中国航天》的主要读者为各部门(包括部队)和企事业单位的决策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校师生和航天爱好者。

刊名: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合作创新国际科技服务中心国家级 旬刊版面费不贵加百度名字咨询哦鼎诺期刊网樊编辑

中国航天报社出版的《中国航天报》创刊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一家权威介绍航天高科技产业的报纸,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办。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产业的发展动态、科研成果、经济活动、企业文化、国际交流等信息;介绍国内外航天界的重大活动和发展走势等。报纸国内外公开发行。拥有近十万忠实读者,在种类繁多的报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中国航天报社同时主办有中国航天新闻网,并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类航天科技与文化交流活动,在国内外的航天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科技创新导报》是国家级期刊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期刊目录下载

两家原来都是航天的,后来分工了,前者主要民用,后者军用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原来航天系统是由国防科工委归口管理的,在1998年以前,国防科工委是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双重领导的机构,既带有军队性质,又是政府部分,1998-1999的改革后,国防科工委的军队职能划给了解放军总装备部,成为了一个纯政府部门。这样,航天系统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军队系统和非军队系统。军队部分的航天系统主要包括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卫星发射中心和各航天测控中心(北京、西安、远望等等),以及一些航天事业和航天工程的领导机构,比如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等。各单位的职能从名称上就一目了然,比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就是负责卫星发射的,如此等等。非军队系统包括政府部分的国家航天局,国家航天局国防科工委下属的一个部分,管理民用航天事业、对外代表国家。真正的航天科研体系已经改组为了企业体制,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这两个集团下属的各研究院/所/事业部,是中国航天的主要科研力量。也就是说,航天大部分型号产品都是他们研制的。航天科技集团实行母子公司体制,下设7个大型研制实体:1)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  运载火箭与战略导弹2)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 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 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 卫星与飞船 4)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 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5)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 运载火箭、导弹、卫星、飞船6)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原航天科技集团九院、十院合并重组而成 电子技术、导航技术 7)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 航天科技集团第七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实行事业部体制,下设四个事业部和六个研究院,在六个研究院中,有四个研究院与四个事业部是一体的,还有两个研究院没有编入事业部体制1)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第一事业部(航天科工一院) 宇航与信息技术 2)中国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第二事业部(航天科工二院) 防空、防天技术 3)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团第三事业部 (航天科工三院)       飞航导弹技术4)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第四事业部(航天科工四院)运载技术与特种地面车辆 5)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团六院 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6)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团七院 北京 建筑设计补充:1)航天科技集团和科工集团在研究院编号上已经有了重复,科工集团一院的说法还很少出现,所以现在提到一院基本上都是CALT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2)科技集团没有二院和三院,而科工集团的二、三事业部(二、三院)是以原来的二院、三院为主组建的,所以提到二院、三院,基本上还是原来的二院和三院。3)原航天总公司四院是从事固体发动机研制的,总部在陕西,有一个大的科研基地在内蒙,就是四院驻内蒙指挥部,又叫河西公司;99年分家的时候,四院给了科技集团,但河西公司属于科工集团,科工集团将河西公司重命名为六院,这样从事固体发动机研制的就有了两家,科技集团四院和科工集团六院,代表产品分别是载人航天逃逸发动机和EPKM。4)科技集团将067基地改名为航天科技集团六院,067基地在中国航天史上功不可没,其液体发动机是长征火箭的动力之源。这样六院也有了两个,需要注意区分。5)科技集团共有130多个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有职工3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万人,包括6800多名高级工程师,1200多名研究员,31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工集团共计180多个企事业成员单位,近l0万名职工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40%。

还是的,最新核心目录里面有这个期刊。

是核心期刊的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十七研究所主办出版周期月刊详细的你可以去中国鸣网问下 如果想投稿的话也是可以的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期刊目录查询

中国航天》杂志简介 简介#《中国航天》#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共同#主管#,航天信息中心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重大航天活动;提供#航天科技##最新信息#;介绍航天器、运载火箭和导弹研制、使用情况及航天相关各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论述航天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展望人类开拓天疆的广阔前景。 栏目设置《中国航天》杂志目前栏目设置:“中国报道”、“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载人航天”、“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空天瞭望”、“特别报道”等栏目。 期刊优势《中国航天》是一份大型综合性权威航天刊物,详细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最新进展#,重点关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以及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特别介绍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的动态;跟踪分析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与航天相关的科技产业走向。多次获得国家优秀期刊奖、国防优秀科技期刊奖和航天系统优秀科技期刊奖,现为国家双百期刊,目前已成为国内了解世界航天和世界了解中国航天的#重要宣传窗口#。 发行范围及读者对象 《中国航天》杂志创刊于1987年,目前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发行网络,邮发和编辑部自办发行数量超过1万份。刊物发行范围广泛,读者范围在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电子、能源、交通、气象、环保、通信、网络、工控、安全、材料等行业领域中从事战略规划、动态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的企事业单位的决策人、智囊团、管理者、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部分军队等。 广告适合刊登广告的客户:航天科技、科工集团公司研究院所、系统、分系统总体单位、卫星技术应用、特种材料及工艺、测控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类、GPS、传感器、罗盘、陀螺、导航、电子元器件、组件、电源、电装工具、特殊装备供应、软件设计、制造、检测设备。你看行不?

好多,只是太难上稿。太难太难

很多

伱懂什么叫国家级的期刊吗?国家级:国内合法刊物中,主管单位是部级单位的(比如教育部、科技部等等),就是国家一级 望采纳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期刊目录图片

通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和不断探索,我国的导弹总体水平已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部分型号已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战略导弹、战术地地导弹、防空导弹、空地导弹、海防导弹等不同类型、不同导引方式、可针对不同目标的导弹武器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我军应对复杂情况和突发事件,赢得未来高技术条件下防卫作战胜利的实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被誉为中国的“导弹摇篮”,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和保障国家和平安定的经济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建国50周年阅兵式上,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多型号导弹方队威武雄壮地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的检阅;集团公司研制的防空导弹、航空导弹、海防导弹、舰舰导弹以及飞航式导弹在历次军事演习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集团公司直接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的研制、生产、测试、监控等任务。固体火箭发动机、卫星有效载荷、星上零部件等多种航天产品成为运载火箭、卫星和载人航天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固体发动机,100多次执行战略、战术武器和应用卫星飞行试验任务,创下无一失败的佳绩。通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和不断探索,我国的导弹总体水平已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部分型号已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战略导弹、战术地地导弹、防空导弹、空地导弹、海防导弹等不同类型、不同导引方式、可针对不同目标的导弹武器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我军应对复杂情况和突发事件,赢得未来高技术条件下防卫作战胜利的实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被誉为中国的“导弹摇篮”,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和保障国家和平安定的经济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建国50周年阅兵式上,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多型号导弹方队威武雄壮地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的检阅;集团公司研制的防空导弹、航空导弹、海防导弹、舰舰导弹以及飞航式导弹在历次军事演习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2008年1月8日,在隆重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集团公司“9409工程”荣获此次大会唯一的最高奖——特等奖。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是集团公司的支柱产业,通过多年的建设,集团公司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2007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名列73位。近年来,集团公司瞄准航天技术发展前沿,紧紧地把握未来市场需要,致力于固体运载火箭,小测控的系统研究与开发,以实现低成本、高可靠、可移动和快速进入空间为目标,努力拓展航天事业发展新途径。经过多年的发展,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固体开拓者一号运载火箭有望成为一种全新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小型运载工具;集团公司参与的中欧“伽利略”项目建设目前已取得了重大进展。集团公司是国家小型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的主要供应商,已建立起卫星应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运营服务体系。集团公司研发的无人机系列,无人船系列和近地空间飞行器系列取得了突破,并成功将集团公司研制的无人机运用于“神六”载人飞船发射前的气象监测和环境测评;集团公司研发的我国最先进的车载、船载等多种平台下的移动式卫星信息、数据传输转播车(“动中通”)和VSAT卫星通信工作站,在汶川抗震救灾过程中服务于中央领导同志和省市领导现场指挥,并及时恢复了多个受灾严重地区的数据传输;集团公司还与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合作,在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6500米处建设了世界最高的移动通讯基站,成功实现了珠穆朗玛峰与全球的无障碍自由通讯。集团公司拥有被朱镕基总理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发明”的防伪税控系统,为打击偷税漏税、增加国家税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接触式、非接触式IC卡、抗恶劣环境计算机、虚拟VPN、城市消防无线报警系统、公安业务信息化系统、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100KW短波广播发射机等都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雷达设备其技术、质量都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在气象观测、交通管制、精密测量等众多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多普勒相控阵雷达为“神舟”系列飞船的顺利回收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汶川地震灾区,集团公司新近研制成功的全天候工作的机载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测量系统为国家抗震减灾指挥部门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集团公司现拥有导弹控制系统仿真、目标与环境电磁散射辐射特性、目标与环境光学特性、毫米波亚毫米波制导、计量与校准技术等6个国防科技重点试验室,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9个,并建成了分布在全国22 个省、市、自治区的省市级高技术企业、产学研联合开发示范基地以及现代化科技园区近20个。集团公司在光机电等相关专业和领域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在将航天高科技技术移植于成套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和可再生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凤凰山洗煤厂集散控制系统、CYA-5000分布式控制系统等享誉全国;友力2000系列集散控制系统;钢骨架塑料复合管被专家誉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HS系列循环硫化床锅炉控制系统、润滑油自动罐装控制系统、啤酒发酵糖化微机控制系统、食品真空冷冻干燥设备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与南非合资生产的旋臂式振动掘进机改变了传统隧道、煤矿巷道开采方式,节能高效,安全可靠,大大减少了矿难人身伤亡。工业废水自动处理系统、大型封闭式垃圾转运站、汽车双燃料节能环保系统、环保检测设备、协同水处理系统合木塑合成环保板材、各种复合管材、钢塑门窗等一大批环保节能产品已投放市场。特种车辆及汽车零部件是集团公司装备制造中具有较强实力的民品。以机场加油车为代表的特种车辆成为国内替代国外进口同类车辆唯一生产单位,与日本、韩国合资生产的多种高空作业车、道路清扫车、压缩式垃圾车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并拥有年产15 万台汽车发动机的能力。集约生产出各种轻型货车、轻型客车、油罐车、运钞车、清洁燃料汽车、野外作业炊事车、远程医疗车、卫生防疫车、深冷及耐强腐蚀车等130 余种功能各异的特种车辆。其中野外作业炊事车、远程医疗车、卫生防疫车等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国家支持的首个军民结合产业项目——重型平台运输车系列(75 吨—95吨以上)在港口、运输、造船、钢铁等行业载重作业中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壮汉”。与白俄罗斯共同研制开发的大型载重车底盘替代进口成为我国载重车中的佼佼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五个研究院,两个基地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第一研究院)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四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五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062基地)西安航天科技工业总公司(067基地)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持股50%)******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拥有4个大型研究院,8个大型科研生产基地、7个直属大型企业和若干直属研究所、外贸公司、投资公司、控股与参股公司等。拥有3个大型研究院:一、中国长峰机电技术研究设计院(第二研究院)二、中国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第三研究院)三、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第六研究院)四、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七研究院)五、河南航天工业总公司六、云南航天工业总公司七、中国江南航天工业集团公司(061基地)八、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066基地)九、湖南航天管理局(068基地)十、自动化测量控制技术公司十一、中国航天工业供销总公司十二、直属单位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

可以。中国航天》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的期刊。《中国航天》(CN:11-2801/V)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