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高校科技是cssci吗

发布时间:

中国高校科技是cssci吗

根据核心期刊咨询网数据库对比,没有发现有这个名称的期刊。

眼下,随着我国学术的发展,以及个人职业晋升要求的不断提高,发表国际学术论文的要求越来越常见,但发表国际学术论文对国内很多普通作者来说似乎有些难,很多人对国际学术论文的类别都不是很清楚,有作者问到SCI 、SSCI、CSCD、CSSCI、EI、ISTP分别是什么?可以说这几类都是目前认可度很高的学术检索工具,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SCI 、SSCI、EI、ISTP是国际通用的检索工具,CSCD、CSSCI属于国内核心期刊中的两大类,也是国内非常权威的学术检索工具。SCI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资讯研究所于1960年上线投入使用的一部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也是最著名的检索性刊物之一,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选用刊物来源于40多个国家。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姊妹篇,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SCI偏理科,SSCI则偏文科,侧重人文社科领域。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在科研单位和高校的课题研究、人才选拔中有广泛应用与认可度,CSCD主要是理工科方向的,适合理工科的专业人员发表。CSSCI南大核心期刊,以北大核心期刊并驾齐驱,可以说是国内核心期刊体系中学术价值最高的核心期刊,发表难度在国内核心期刊中也是最大的,很多对作者的学历职务都有较高的要求。EI工程索引,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研发,主要检索的类型有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EI是很多国内作者发表会议论文的首选,专业侧重工程技术领域。ISTP国内很多作者对ISTP还是比较陌生的,ISTP是科技会议录索引,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研发,主要检索的就是学术会议和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近些年ISTP在国内的应用逐渐广泛,认可度也随之升高。以上就是对这几种检索工具的简单介绍,这几类检索工具无论是在个人晋升还是在毕业升学中认可度都是非常高的,当然,发表难度也都是比较大的,毕竟不是核心期刊就是国际学术期刊或者国际学术会议,具体哪一种适合自己发表,作者需要做个认真的考量,重点关注单位和学校的具体要求。

CSSCI是国内的。其余的都是国际的。其SCI 、ssci、ahci几个的权重差不多只是领域不同。但是难度相对而言是SSCI 比较高 。EI 的难度就相对比较低了

杂志创刊于1987年,2011年5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中国高校科技》。 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AMI)核

中国高校科技是核心期刊吗吗

是核心期刊,核心期刊只有一个名字就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省级核心期刊或是国家级核心期刊没有这样的名字的,只是一些地方性的单位这么叫出来的,其实没这一说的。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是北大核心

已经不是了。

科技核心也是 核心期刊,只是收录方式不一样而且。其含金量差点而已。有的单位或者学校也是认可的。

中国科技翻译是cssci吗

中国科技翻译是c刊。《中国科技翻译》创办于1988年8月,是由图书出版情报委主管,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翻译类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核心期刊,并代表中国科技翻译界参与同国际翻译家联盟(FIT)各会员组织的期刊交流。获奖情况:1993年在国际译联第十三届世界大会获“1990-1993年度最佳国家级翻译期刊奖”。《中国科技翻译》办刊宗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翻译工作的实践性,反映翻译工作者探索科技翻译理论和从事翻译研究与实践的新成果,提高科技翻译水平,促进机器翻译的研究与应用,报道科技翻译教学研究经验、辅导科技翻译自学。介绍国内外翻译界动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简介:《中国科技翻译》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介绍科技翻译研究成果,提高科技翻译水平,促进机器翻译的研究与应用,介绍国内外翻译界动态。读者为广大科技翻译工作者、大专院校从事科技翻译和研究的师生及科技外语爱好者。

虽然我在今日头条的创作真的很糟糕,而且也没有特别的人关注,收益更是少之又少,我甚至一度想要放弃。可是反反复复,我还是觉得应该坚持下去,如果坚持一段时间还是不能有所突破,那么我再放弃也不迟。当然,自媒体这种东西,有一大部分是靠运气。如果我每次都很倒霉,每次都抓不住大众的口味,那我可真是太糟糕了。仔细想一想,我应该要从大众的口味,当下的热点,还有比较系统的某个话题来入手。现在我专注的话题是养生,然后受众群体大部分是中老年人。本以为这个话题应该会比较吸引大家,结果感觉并不如愿,好像现在的中老年人都不是很关注这个了,年轻人就更加不注意了。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写的内容太枯燥了,像一篇中学作文,没有及时的吸引点,以至于大家刚刚点开这篇文章就瞬间没有了看下去的欲望。如果是我自己,我可能也不太喜欢看这种文章。记得别人说过,现在的人每天都是九九六,本来身心都很疲惫,下班回家的时候,点开手机就是为了看一些搞笑有趣的东西,让自己身心放松一下。如果打开养生的文章,可能还会让自己的心情更加沉重吧。我大概需要改一下专注的领域了。不然感觉突破不大呀。今天去看了一下昨天那篇文章的收益,只有四分钱,超级超级少,不过这一篇的单价比前面几篇文章都要高。因此虽然这篇文章的雪阅读量不高,但最终的收益还是不错的,至少要比前面的一分钱要高一点点。今天的文章我还没有构思好,我打算继续专注养生的,然后果断时间再改成其他的,目前已经有想要更换的话题了,不知道可不可以有新的突破。虽然说我在今日头条也会创作视频,然后几乎每一个创作的视频都是两分钟到三分钟这样,但是感觉有点长了,因为真正看到视频最后的人特别少。但是如果视频一分钟都不到的话,那收益也不会特别高,因此以后我可以把视频控制在一分钟到两分钟之内,最好就是一分钟到一分半就比较好,当然也不用那么严格,差不多就可以了。把自媒体玩明白还需要我更加努力才行,而放弃是很简单的事情,因此我不能连努力一下都不做,就去做简单的事情。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油吧,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改变的。

CSSCI是国内的。其余的都是国际的。其SCI 、ssci、ahci几个的权重差不多只是领域不同。但是难度相对而言是SSCI 比较高 。EI 的难度就相对比较低了

cssci是什么级别刊物?cssci是核心期刊的一种,cssci是南大核心期刊,国内核心期刊有七大类,在国内的影响力和认可度有所不同,南大核心期刊可以算是国内核心期刊中的顶尖刊物,是位于核心期刊体系之首的期刊。  既然是国内核心期刊之首,发表难度自然是比较大的,南大核心期刊的副本难度其实广大作者都是有所耳闻的,即便没有发表过,南大核心期刊的发表难度比北大核心期刊更高一些,对文章的要求更高,发表门槛也是比较高的,北大核心期刊基本上没有什么发表门槛。  南大核心期刊的发表门槛多是对作者学历、职务的限制,比如有的南大核心期刊只接受副教授职称及以上作者的文章,这样的门槛无疑大大限制了文章来源,对作者来说可能门槛过高,但对于期刊来说,可以有效保证期刊的质量和水平,普通作者发表南大核心期刊必然有着较大的难度,并不是所有南大核心期刊都有发表门槛,有一些是没有限制的,普通作者可以选择这类刊物发表。  南大核心期刊每两年遴选一次,遴选标准也是非常高的,期刊在本期目录中不代表还能在下一期目录中,所以,选择南大核心期刊作者以定要参考最新目录来选择,以上就是对南大核心期刊的简要介绍。

中国科技论坛是cssci吗

cssci是什么级别刊物?cssci是核心期刊的一种,cssci是南大核心期刊,国内核心期刊有七大类,在国内的影响力和认可度有所不同,南大核心期刊可以算是国内核心期刊中的顶尖刊物,是位于核心期刊体系之首的期刊。  既然是国内核心期刊之首,发表难度自然是比较大的,南大核心期刊的副本难度其实广大作者都是有所耳闻的,即便没有发表过,南大核心期刊的发表难度比北大核心期刊更高一些,对文章的要求更高,发表门槛也是比较高的,北大核心期刊基本上没有什么发表门槛。  南大核心期刊的发表门槛多是对作者学历、职务的限制,比如有的南大核心期刊只接受副教授职称及以上作者的文章,这样的门槛无疑大大限制了文章来源,对作者来说可能门槛过高,但对于期刊来说,可以有效保证期刊的质量和水平,普通作者发表南大核心期刊必然有着较大的难度,并不是所有南大核心期刊都有发表门槛,有一些是没有限制的,普通作者可以选择这类刊物发表。  南大核心期刊每两年遴选一次,遴选标准也是非常高的,期刊在本期目录中不代表还能在下一期目录中,所以,选择南大核心期刊作者以定要参考最新目录来选择,以上就是对南大核心期刊的简要介绍。

虽然我在今日头条的创作真的很糟糕,而且也没有特别的人关注,收益更是少之又少,我甚至一度想要放弃。可是反反复复,我还是觉得应该坚持下去,如果坚持一段时间还是不能有所突破,那么我再放弃也不迟。当然,自媒体这种东西,有一大部分是靠运气。如果我每次都很倒霉,每次都抓不住大众的口味,那我可真是太糟糕了。仔细想一想,我应该要从大众的口味,当下的热点,还有比较系统的某个话题来入手。现在我专注的话题是养生,然后受众群体大部分是中老年人。本以为这个话题应该会比较吸引大家,结果感觉并不如愿,好像现在的中老年人都不是很关注这个了,年轻人就更加不注意了。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写的内容太枯燥了,像一篇中学作文,没有及时的吸引点,以至于大家刚刚点开这篇文章就瞬间没有了看下去的欲望。如果是我自己,我可能也不太喜欢看这种文章。记得别人说过,现在的人每天都是九九六,本来身心都很疲惫,下班回家的时候,点开手机就是为了看一些搞笑有趣的东西,让自己身心放松一下。如果打开养生的文章,可能还会让自己的心情更加沉重吧。我大概需要改一下专注的领域了。不然感觉突破不大呀。今天去看了一下昨天那篇文章的收益,只有四分钱,超级超级少,不过这一篇的单价比前面几篇文章都要高。因此虽然这篇文章的雪阅读量不高,但最终的收益还是不错的,至少要比前面的一分钱要高一点点。今天的文章我还没有构思好,我打算继续专注养生的,然后果断时间再改成其他的,目前已经有想要更换的话题了,不知道可不可以有新的突破。虽然说我在今日头条也会创作视频,然后几乎每一个创作的视频都是两分钟到三分钟这样,但是感觉有点长了,因为真正看到视频最后的人特别少。但是如果视频一分钟都不到的话,那收益也不会特别高,因此以后我可以把视频控制在一分钟到两分钟之内,最好就是一分钟到一分半就比较好,当然也不用那么严格,差不多就可以了。把自媒体玩明白还需要我更加努力才行,而放弃是很简单的事情,因此我不能连努力一下都不做,就去做简单的事情。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油吧,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改变的。

我是觉得画报不错!

向你推荐以下期刊: 1、企业管理(这是核心期刊)2、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3、大众企业管理4、江苏企业管理5、山东企业管理 6、企业管理实践与思考希望采纳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是核心吗

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之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别列出的核心期刊表和统计源期刊表是国内作者发表论文应用最广的选刊标准,它们都是经过一定的选刊原则筛选出的高质量的期刊目录,也是科研院所进行学术成果评价时最常利用的参考工具。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本文以2004年版《报告》与《总览》为依据,以其中的生物医学类期刊为例,对两者进行比较。1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对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照其登载相关论文数量的减序排列时,可以分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几个区,位于核心区的期刊称为核心期刊。广义的统计源期刊是指被各类检索系统、数据库等收录而作为其文献统计来源的期刊。《总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子课题---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成果,研究人员采用文献计量统计与定量评价,同时结合学科专家对定量评价结果的定性评审形成最终研究成果。《总览》所确定的核心期刊表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报告》是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的模式,结合中国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不含港、澳、台)的1576种(2004年版)科技期刊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人们习惯称其为"统计源期刊",下文所说统计源期刊即指此目录。2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相同点1 理论依据相同 两者都以加菲尔德引文分布规律与布拉德福分布规律为理论依据,因此可以认为都是经过严格的文献计量学标准而获得的核心期刊。2 均采用多指标的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2004年版《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由7 个评价指标组成。2004《统计源期刊》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期刊引用计量指标与来源期刊计量指标两部分共15项指标。3 两者研究成果均不能作为金标准使用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都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由于文献计量学理论的局限性、数据采集的不完整性以及统计方法的不全面性,都会使评价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其研究结果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密,因此两者只能起参考工具作用,不能作为检验期刊质量的"金标准",过分夸大其作用只会带来负面影响。3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区别1 编辑出版单位不同 《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而成,属于民间性质;而《统计源期刊》由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息研究所完成,具有一定官方性质。2 学科分类原则不同 两者都采用分学科统计评价指标数据的方法。学科划分对期刊评价结果影响很大,学科划分过大,小学科学术性强的期刊会被淹没;划分过细,小学科的一般性期刊就会进入核心区。《总览》基本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划分学科,同时考虑学科期刊的数量、期刊性质等多种因素,共设学科类目74个。《统计源期刊》则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的学科分类原则,同时考虑综合性期刊情况及各学科期刊数量与学科性质差异,增设了综合类和理工大学、工业综合类、管理学类,对农业学科及医药卫生类学科作了进一步细分,共设55个学科类目。3 期刊的来源与范围不同 《总览》以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统计文献量总计达943万篇,涉及期刊2万种,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定性评价,取各学科专业期刊数量的15%和进入统计的期刊数量的2%,共评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覆盖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社会学科(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与自然学科(医药、农业、工业技术等),但未收录港、澳、台及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统计源期刊》来源期刊的选择综合参考了国外重要检索数据库收录国内期刊的情况及国内已有文献计量分析成果、国内大型检索工具、各学会学报及其重要期刊等各种期刊表,并征询了专家意见,每年根据期刊文献的被引用情况等因素对来源期刊表进行一定的调整。期刊入选原则是:①期刊文献的同行评审;②期刊文献计量指标;③期刊的社会和学科影响;④期刊文献是否反映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⑤照顾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⑥适当的地区性考虑;⑦在国际和国内的显示度。《统计源期刊》仅包括国内出版的科技类期刊,包括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但不包含社会学科期刊。4 评价指标体系不同 《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核心期刊选择了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评价指标体系由7个评价指标组成: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专家定性评审力度大,共选聘1871位评审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的评审。而《统计源期刊》定性评价力度相对小,虽然经过一定的同行评审,但以定量研究为主,强调研究结果的客观性。2004年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两部分共15项指标:①期刊引用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扩散因子、引用期刊数、即年指标、他引率、被引半衰期。主要显示期刊被读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②来源期刊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用率、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通过来源文献的统计分析,全面描述该期刊的学术水平、编辑状况和科学交流程度5 收录期刊数量 《总览》核心期刊表收录期刊总数1798种,其中生物科学类44种,医药卫生类223种。《统计源期刊》收录期刊总数1576种,其中生物科学类51种,医药卫生类423种。223种生物医学期刊既是《总览》中确认的核心期刊,又是统计源期刊。两者在特种医学、耳鼻咽喉、皮肤、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儿科、妇产科、口腔医学、外科、皮肤与性病等学科类目中所收刊种完全一致。两者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之比较,见表1,属于《总览》核心期刊而非统计源期刊者,见表2。 表1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比较 学科类目名称 《统计源期刊》(略)6 出版周期不同 《总览》每4年出一新版,出版时间比数据统计大约滞后5年,反映期刊变化不够及时。《统计源期刊》每年更新,能够较快反映期刊发展动态。7 对综合性学科与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评价效果不同 由于《总览》是分学科评价的,因此综合性和交叉学科期刊会因为刊载的论文学科分散而难以进入核心期刊表。2000年版开始通过增加综合性学科类目,将综合性期刊分散在各学科的数据汇总一起进行评价,产生综合性核心期刊表,较好解决了综合性期刊问题。但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的优秀期刊进不了核心区的问题仍未能很好解决。《统计源期刊》选择入选期刊时给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一定考虑,并适当、《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能入选统计源期刊。4 注意合理使用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术期刊评价比较客观公正,从而成为国内目前比较公认的期刊评价工具。但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只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没有完全绝对的量化指标,其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评价学术研究成果的参考工具,可以作为读者投稿的参考工具,但如果作为衡量论文水平的绝对标准来用,就可能发生谬误。从个体角度看,发表在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上的论文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高,而发表在非核心期刊、非统计源期刊上的文章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低,应该根据评价项目具体情况请学科专家来评价论文本身学术价值。因此,使用两种期刊表时应避免因片面夸大其作用而带来的不良影响。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之比较(2)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 11:3 期刊的来源与范围不同 《总览》以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统计文献量总计达943万篇,涉及期刊2万种,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定性评价,取各学科专业期刊数量的15%和进入统计的期刊数量的2%,共评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覆盖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社会学科(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与自然学科(医药、农业、工业技术等),但未收录港、澳、台及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统计源期刊》来源期刊的选择综合参考了国外重要检索数据库收录国内期刊的情况及国内已有文献计量分析成果、国内大型检索工具、各学会学报及其重要期刊等各种期刊表,并征询了专家意见,每年根据期刊文献的被引用情况等因素对来源期刊表进行一定的调整。期刊入选原则是:①期刊文献的同行评审;②期刊文献计量指标;③期刊的社会和学科影响;④期刊文献是否反映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⑤照顾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⑥适当的地区性考虑;⑦在国际和国内的显示度。《统计源期刊》仅包括国内出版的科技类期刊,包括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但不包含社会学科期刊。 4 评价指标体系不同 《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核心期刊选择了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评价指标体系由7个评价指标组成: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专家定性评审力度大,共选聘1871位评审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的评审。而《统计源期刊》定性评价力度相对小,虽然经过一定的同行评审,但以定量研究为主,强调研究结果的客观性。2004年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两部分共15项指标:①期刊引用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扩散因子、引用期刊数、即年指标、他引率、被引半衰期。主要显示期刊被读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②来源期刊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用率、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通过来源文献的统计分析,全面描述该期刊的学术水平、编辑状况和科学交流程度5 收录期刊数量 《总览》核心期刊表收录期刊总数1798种,其中生物科学类44种,医药卫生类223种。《统计源期刊》收录期刊总数1576种,其中生物科学类51种,医药卫生类423种。223种生物医学期刊既是《总览》中确认的核心期刊,又是统计源期刊。两者在特种医学、耳鼻咽喉、皮肤、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儿科、妇产科、口腔医学、外科、皮肤与性病等学科类目中所收刊种完全一致。两者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之比较,见表1,属于《总览》核心期刊而非统计源期刊者,见表2。 表1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比较 学科类目名称 《统计源期刊》(略)6 出版周期不同 《总览》每4年出一新版,出版时间比数据统计大约滞后5年,反映期刊变化不够及时。《统计源期刊》每年更新,能够较快反映期刊发展动态。7 对综合性学科与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评价效果不同 由于《总览》是分学科评价的,因此综合性和交叉学科期刊会因为刊载的论文学科分散而难以进入核心期刊表。2000年版开始通过增加综合性学科类目,将综合性期刊分散在各学科的数据汇总一起进行评价,产生综合性核心期刊表,较好解决了综合性期刊问题。但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的优秀期刊进不了核心区的问题仍未能很好解决。《统计源期刊》选择入选期刊时给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一定考虑,并适当照顾期刊的地区性。因此诸如《中华男科学》、《颈腰痛杂志》、《循证医学》、《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能入选统计源期刊。4 注意合理使用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术期刊评价比较客观公正,从而成为国内目前比较公认的期刊评价工具。但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只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没有完全绝对的量化指标,其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评价学术研究成果的参考工具,可以作为读者投稿的参考工具,但如果作为衡量论文水平的绝对标准来用,就可能发生谬误。从个体角度看,发表在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上的论文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高,而发表在非核心期刊、非统计源期刊上的文章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低,应该根据评价项目具体情况请学科专家来评价论文本身学术价值。因此,使用两种期刊表时应避免因片面夸大其作用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是北大核心

科技核心和北大核心区别:1、编辑出版单位不同《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而成,属于民间性质;而《统计源期刊》由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完成,具有一定官方性质。2、出版周期不同《总览》每4年出一新版,出版时间比数据统计大约滞后5年,反映期刊变化不够及时。《统计源期刊》每年更新,能够较快反映期刊发展动态。3、评价指标体系不同《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核心期刊选择了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评价指标体系由7个评价指标组成: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4、收录期刊数量不同《总览》核心期刊表收录期刊总数1798种,其中生物科学类44种,医药卫生类223种。《统计源期刊》收录期刊总数1576种,其中生物科学类51种,医药卫生类423种。223种生物医学期刊既是《总览》中确认的核心期刊,又是统计源期刊。两者在特种医学、耳鼻咽喉、皮肤、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儿科、妇产科、口腔医学、外科、皮肤与性病等学科类目中所收刊种完全一致。

呵呵,估计不是。2011年的核心期刊及其影响因子刚出来不久,2012年的怎么可能知道啊?如果2011年的目录里没有“中国高校科技”,那么2012年也够呛。整体上,2011年的影响因子比2010年下滑了许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