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历史文献研究院院长级别

发布时间:

历史文献研究院院长级别

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焦南峰指着M502大墓中出土的木质陪葬俑兴奋地说。 记者在是其他墓葬所未见的新发现。与陕西长安张家坡井叔墓地、山西曲沃北赵晋侯

高级别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一般由副国级领导人兼任。所以,是副国级,如胡绳、李铁映、陈奎元,常务副院长为正部级。

正处级别1、中央民族大学属于正厅级别大学,院长、党委书记都是正厅级别。2、所以下属的历史研究院院长属于正处级别待遇,相当于海淀区教委主任、中关村街道办事处主任、海淀区永丰乡乡长级别。

历史文献研究院院长什么级别

正部级

由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都是国务院直属机关,所以它们的院长应当是正部级或是副部级

厅处级吧。

相当厅处级…

历史文献研究院院长

正处级别1、中央民族大学属于正厅级别大学,院长、党委书记都是正厅级别。2、所以下属的历史研究院院长属于正处级别待遇,相当于海淀区教委主任、中关村街道办事处主任、海淀区永丰乡乡长级别。

贾二强,男,汉族。1954年8月出生。1983年考取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文献学研究生,师从著名文史及古文献专家黄永年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5年增列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历任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现并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校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委员,社会兼职有陕西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西安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等。从事历史文献学、古籍版本学、文献学基础、唐史史料学、古文献研究、专书研究等多门本科、硕士、博士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撰写、整理出版学术专著及古籍10多部,发表论文数十篇。研究成果5次获得省级优秀成果奖。承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古籍整理项目2项。从事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古代文献整理研究和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尤其在古籍版本研究方面有相当造诣,曾承担教育部古籍整理项目《清代版本图录》,与黄永年教授合作完成,199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古籍版本研究的必备之书,得到学术界广泛好评。主要关注古代民间信仰问题的研究,发表了系列论文,并于1998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最终成果《唐宋民间信仰》2002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项成果属于填补空白之作,其中若干结论已引起学术界广泛重视。 何志龙:长期从事中东历史、政治与国际关系的教学、研究。曾给本、专科学生、研究生讲授过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当代中东问题、现代国际关系史、中东近现代史、中东国别史等课程多门。主要研究中东历史、政治和美国与中东关系,曾在《世界民族》、《西亚非洲》、《现代国际关系》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了《中东国家通史·塞浦路斯卷》专著。主持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项目《中东南亚民族主义与我国西部开发和安全研究》,研究课题《冷战后的美国中东关系研究》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参加了一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和一项教育部课题的研究。 丁虹,女,汉族,1963年12月出生,甘肃榆中人,教育硕士。1983年9月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87年7月毕业留校在历史系办公室先后从事教学秘书、科研秘书、总支秘书和系主任助理等管理工作。1998年5月起任历史系党总支副书记。2005年12月起任历史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

历史文献研究院院长是谁

文史研究院院长为葛兆光教授,研究院设有学术委员会和国际评鉴委会。2010年起,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由十一名海内外学者组成,负责制定学术发展方向、拟定研究课题并鉴定、验收研究成果、协助审查研究人员资格;国际评鉴委员会由七名海内外学者组成,对研究院的各种工作给予监督与评鉴,并提出改进意见。院内有院务工作小组,负责协调研究院的内部行政工作,加强与校内各院系联系,以及开展日常学术活动与学术交流等事务。目前,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共有十名专职研究人员,从事各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此外,文史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也将继续招聘新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成立三年来,文史研究院在复旦大学校方和院内同仁的协力推动下,坚持明确的研究方向、严肃的学术品格与充分的国际合作,在学术出版、举办学术会议和讲演、人才培养及教学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获得了海内外同行的好评。未来三年内,还将继续开展以下工作:一、五个研究方向。文史研究院将继续推动“从周边看中国”、“批判的理解国际中国学”、“交错的文化史”、“域外所藏有关中国的图像资料”与“中国思想、宗教与艺术史的综合研究”五个方向。二、国际学术合作。文史研究院将继续推进与海内外同行机构的联络与合作,包括人员交流、合作教学以及合作举办学术会议,希望通过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以上研究领域的发展,并与国际学术界保持充分的沟通。三、系列出版物。继续推进学术著作集“复旦文史丛刊”、论文集刊“复旦文史专刊”、学术演讲集“复旦文史讲堂”与“研究生学术入门丛书”的出版,并于每年出版四期《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学术通讯》。继《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之后,还将致力于域外中国文献的编辑出版,如《朝鲜汉文燕行文献选编》等。此外,将继续在《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建设“文史研究新视野”专栏,推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四、“复旦文史讲堂”与“小型学术研究会”。有选择地邀请国内外高水准的人文学者讲演,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及研究动态。此外,将继续举办小型学术研究会,在专业和学术的范围内,讨论学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五、教学工作。除专职研究人员在复旦大学各人文院系开设有关课程之外,研究院还将努力建设“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的博士课程方向。六、团队建设与工作室。继续从海内外招聘专职研究人员、访问研究人员与博士后人员,在交错的文化史工作室之后,还将组建其他几个方向的工作室。七、资料室与网站。文史研究院资料室除了继续补充必须的图书资料、扩大订阅领域内的海外学术期刊之外,还将重点购置海外中国学论著、域外汉文文献以及有关中国的图像资料。研究院网站也将继续以较高的更新频率发布最新研究动态,并尽可能多地提供学术资料。

贾二强,男,汉族。1954年8月出生。1983年考取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文献学研究生,师从著名文史及古文献专家黄永年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5年增列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历任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现并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校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委员,社会兼职有陕西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西安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等。从事历史文献学、古籍版本学、文献学基础、唐史史料学、古文献研究、专书研究等多门本科、硕士、博士生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撰写、整理出版学术专著及古籍10多部,发表论文数十篇。研究成果5次获得省级优秀成果奖。承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古籍整理项目2项。从事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古代文献整理研究和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尤其在古籍版本研究方面有相当造诣,曾承担教育部古籍整理项目《清代版本图录》,与黄永年教授合作完成,1997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古籍版本研究的必备之书,得到学术界广泛好评。主要关注古代民间信仰问题的研究,发表了系列论文,并于1998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最终成果《唐宋民间信仰》2002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项成果属于填补空白之作,其中若干结论已引起学术界广泛重视。 何志龙:长期从事中东历史、政治与国际关系的教学、研究。曾给本、专科学生、研究生讲授过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当代中东问题、现代国际关系史、中东近现代史、中东国别史等课程多门。主要研究中东历史、政治和美国与中东关系,曾在《世界民族》、《西亚非洲》、《现代国际关系》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了《中东国家通史·塞浦路斯卷》专著。主持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项目《中东南亚民族主义与我国西部开发和安全研究》,研究课题《冷战后的美国中东关系研究》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参加了一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和一项教育部课题的研究。 丁虹,女,汉族,1963年12月出生,甘肃榆中人,教育硕士。1983年9月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87年7月毕业留校在历史系办公室先后从事教学秘书、科研秘书、总支秘书和系主任助理等管理工作。1998年5月起任历史系党总支副书记。2005年12月起任历史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

历史文献研究院

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这些学校在历史文献领域比较做的比较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发展。

最好的自然是古委会直接联系的22家,但有的学校不在所里招生。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简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正式建立于1982年5月28日,隶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上级主管单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5年科技体制改革被纳入国家中医药科研创新体系,编制50人,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史文献研究机构。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设有所长办公室、科研教育办公室、医学史研究室、中医文献研究室、民族医学研究室、古籍数字化研究室、术语与工具书研究室、医药文物研究室(含中国医史博物馆)、《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医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研究专题工作办公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全国民族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我所;同时,也是《中华医史杂志》、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文献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史分会、中国药学会药史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目前在岗人员42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18名。藏书5万余册,文物1000余件等。注册资本:44万人民币

历史文献学专业招研究生的学校不是很多比较好的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其他的还有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长江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