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首页 论文期刊知识库 问题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和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和探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探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西部、甘肃、天水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弘扬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精神、发掘整理其文化、历史、艺术诸方面对人类的贡献。

[1]张珍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与艺术设计[D] 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2]武宇林 回族民间剪纸及其艺术风格——以阿依舍·井春霞的剪纸为例[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3]何红一 南方民族民间剪纸对中国剪纸的特殊贡献[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4]段春华 中国民间剪纸与马蒂斯剪纸的比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5]戴嘉艳 走过岁月,历久弥新——谈蔚县剪纸与时代发展的全新适应[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6) [6]余晓红 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访湖南望城第一家华夏剪纸博物馆[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7]郭秀 民间剪纸造型手法研究[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8) [8]万炜 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简论[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 [9]赵娅迪 山东民间剪纸的地域性文化特征[J] 美术大观,2010,(5) [10]王媛媛 中国民间剪纸中的牛文化[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2) [11]白航 柳林民间剪纸初探[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12]杨雨佳 创作主体的没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J] 艺术百家,2010,(4) [13]朱晓红 近现代以来中国民间剪纸研究发展变化思考[J] 装饰,2010,(11) [14]马安君 甘肃民间剪纸艺术及其旅游开发[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1) [15]刘国武,刘贲 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文化观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16]吕焰 论格式塔与民间剪纸的造型思维[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17]黄千,王晓华 略论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视觉美感[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6) [18]黄千,李英睿 略论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视觉美感[J] 美术大观,2009,(8) [19]梅玉洁 从齐鲁文化角度看山东民间剪纸[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0]李晓丹 东西方造型基础的追溯——浅谈中国民间剪纸与平面构成之异同[J] 美术大观,2009,(11) [21]董喆 美在人间 贵在纯真——漫话民间剪纸艺术[J] 美术大观,2009,(11) [22]汪辉,肖琼娜 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装饰,2006,(2) [23]顾浩,周军 扬州民间剪纸在当下社会的命运[J] 装饰,2006,(7) [24]关健 谈民间剪纸的收藏[J] 装饰,2006,(9) [25]康小花,赵军 浅析民间剪纸的时空表达模式[J] 美术大观,2006,(10) [26]季玉民,殷晓克 浅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J] 美术大观,2006,(10) [27]许中美 浅析乡村女性对民间剪纸传承的影响[J] 美术大观,2006,(11) [28]尚军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装饰美[J] 装饰,2007,(1) [29]黄坚 备极工巧:闽南民间剪纸艺术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0]陆蕾 浅谈民间剪纸的审美创造[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4) [31]许茵茵 金华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构想[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2]谢群 论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J] 美术大观,2007,(6) [33]王晓玲 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价值的探究[J] 美术大观,2007,(9) [34]王晓昕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象征体系架构[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9) [35]王继红 学习民间剪纸艺术的几则断想[J] 淄博师专学报,2006,(2) [36]许中美 民间剪纸里的动物图形寓意[J] 菏泽学院学报,2007,(4) [37]谭嫄嫄,宁绍强 民间剪纸艺术在民族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包装工程,2008,(12) [38]陆序彦 民间剪纸的精神性及思考[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5) [39]王焰安 试论民间剪纸的版权主体及版权享有[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0]孙琳,陈立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当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1) [41]刘彩清 中阳民间剪纸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42]王景怡,王立秋 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J] 美术大观,2008,(5) [43]王立秋,董其志 民间剪纸艺术在高师美术教学中的尝试[J] 美术大观,2008,(5) [44]楼正国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设计语言[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7) [45]刘流,张展 毕加索的中国知音——浅谈中国民间剪纸与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中的直觉思维[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6]李志宏 民间剪纸艺术传达方式中的平面构成元素[J]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47]詹克兢 民间剪纸的艺术语言[J] 艺术百家,2005,(3) [48]何红一 我国南方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保护策略[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49]李滔 民间剪纸中的生活美[J] 装饰,2005,(9) [50]王焰安 对商业形态民间剪纸版权的思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报告

[1]张珍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与艺术设计[D] 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2]武宇林 回族民间剪纸及其艺术风格——以阿依舍·井春霞的剪纸为例[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3]何红一 南方民族民间剪纸对中国剪纸的特殊贡献[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4]段春华 中国民间剪纸与马蒂斯剪纸的比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5]戴嘉艳 走过岁月,历久弥新——谈蔚县剪纸与时代发展的全新适应[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6) [6]余晓红 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访湖南望城第一家华夏剪纸博物馆[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7]郭秀 民间剪纸造型手法研究[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8) [8]万炜 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简论[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 [9]赵娅迪 山东民间剪纸的地域性文化特征[J] 美术大观,2010,(5) [10]王媛媛 中国民间剪纸中的牛文化[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2) [11]白航 柳林民间剪纸初探[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12]杨雨佳 创作主体的没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J] 艺术百家,2010,(4) [13]朱晓红 近现代以来中国民间剪纸研究发展变化思考[J] 装饰,2010,(11) [14]马安君 甘肃民间剪纸艺术及其旅游开发[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1) [15]刘国武,刘贲 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文化观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16]吕焰 论格式塔与民间剪纸的造型思维[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17]黄千,王晓华 略论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视觉美感[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6) [18]黄千,李英睿 略论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视觉美感[J] 美术大观,2009,(8) [19]梅玉洁 从齐鲁文化角度看山东民间剪纸[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0]李晓丹 东西方造型基础的追溯——浅谈中国民间剪纸与平面构成之异同[J] 美术大观,2009,(11) [21]董喆 美在人间 贵在纯真——漫话民间剪纸艺术[J] 美术大观,2009,(11) [22]汪辉,肖琼娜 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装饰,2006,(2) [23]顾浩,周军 扬州民间剪纸在当下社会的命运[J] 装饰,2006,(7) [24]关健 谈民间剪纸的收藏[J] 装饰,2006,(9) [25]康小花,赵军 浅析民间剪纸的时空表达模式[J] 美术大观,2006,(10) [26]季玉民,殷晓克 浅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J] 美术大观,2006,(10) [27]许中美 浅析乡村女性对民间剪纸传承的影响[J] 美术大观,2006,(11) [28]尚军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装饰美[J] 装饰,2007,(1) [29]黄坚 备极工巧:闽南民间剪纸艺术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0]陆蕾 浅谈民间剪纸的审美创造[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4) [31]许茵茵 金华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构想[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2]谢群 论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J] 美术大观,2007,(6) [33]王晓玲 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价值的探究[J] 美术大观,2007,(9) [34]王晓昕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象征体系架构[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9) [35]王继红 学习民间剪纸艺术的几则断想[J] 淄博师专学报,2006,(2) [36]许中美 民间剪纸里的动物图形寓意[J] 菏泽学院学报,2007,(4) [37]谭嫄嫄,宁绍强 民间剪纸艺术在民族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包装工程,2008,(12) [38]陆序彦 民间剪纸的精神性及思考[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5) [39]王焰安 试论民间剪纸的版权主体及版权享有[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0]孙琳,陈立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当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1) [41]刘彩清 中阳民间剪纸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42]王景怡,王立秋 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J] 美术大观,2008,(5) [43]王立秋,董其志 民间剪纸艺术在高师美术教学中的尝试[J] 美术大观,2008,(5) [44]楼正国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设计语言[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7) [45]刘流,张展 毕加索的中国知音——浅谈中国民间剪纸与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中的直觉思维[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6]李志宏 民间剪纸艺术传达方式中的平面构成元素[J]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47]詹克兢 民间剪纸的艺术语言[J] 艺术百家,2005,(3) [48]何红一 我国南方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保护策略[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49]李滔 民间剪纸中的生活美[J] 装饰,2005,(9) [50]王焰安 对商业形态民间剪纸版权的思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主管、天水市行政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发行。

金科非常不错,江宁那边好点。最好是商学院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当然是金陵的好了,希望楼主喜欢哦!

金科非常不错,江宁那边好点。最好是商学院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主管、天水市行政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发行。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和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和探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探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西部、甘肃、天水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弘扬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精神、发掘整理其文化、历史、艺术诸方面对人类的贡献。

文学思潮和价值论研究《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文学评论》1987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转载1988年《中国文学研究年鉴》选登《中国现代文学价值观念系统论纲》,《文学评论》1989年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中国现代表现主义文学的兴起与高涨》, 《文学评论》1994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中国表现主义文艺思潮的嬗变与消退》 《文艺研究》1995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中国现代文学价值选择的启示意义》(1/2) 《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理想人格”设计概观》, 《文艺研究》1989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与文学价值体系重建》(1/2)《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卡片摘录《论20世纪中国文学价值与真理之冲突》(1/2) 《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4期转载,《文艺报》、《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辑刊》等摘录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21世纪年度评论----2004年文学评论》转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20世纪中国文学与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思潮》, 《社科纵横》1997/3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文艺理论》转载《20世纪中外表现主义戏剧关系研究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0/3《生命过程的解释与反抗困境的努力-----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特质与价值意蕴》《甘肃社会科学》5 ;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文学角色的喜与悲----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机遇与难题之一》,《飞天》1989/6《神圣与世俗的背反---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机遇与难题之二 》,《飞天》1993/11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中国现代文学价值观念系统的动态描述》, 《西北师大学报》1990/2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讫时间与历史分期 》,《甘肃社会科学》1992/4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人格观念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现代的嬗变》《西北师大学报》1992/3《人类性要素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价值定位》(1/2) 《南开学报》2003/6《审视作为历史“中间物”的“他们”及其文艺理论“遗产”》《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6期《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的总结与反思》《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20世纪中国文学价值系统与传统文学价值观》《科学 经济 社会》2006年2期《关于21世纪中国文学价值重建的思考》 《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6期中国文学原型研究《试论中国文学原型系统》(署名程金诚) 《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转载《中国现代文学的意象象征系统》 ,《甘肃社会科学》1994/5《传统文学原型的置换----“五四”文学意象新解 》,《兰州大学学报》1994/2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意境与原型 》,《社科纵横》1996/1《新诗的困惑与原型的置换 》,《海上论丛》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原型”概念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1993/2 《五四文学原型的变体 》,《西北师大学报》1993/5《论中国现代内倾型作家》, 《甘肃高师学报》1《阴阳原型与中国叙事模式》,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12《中国文学原型研究二题》,《美学与艺术评论》第5集,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文艺理论和作家作品研究《文学:发展与进步区分说》(署名程 亘) 《文学评论》1989年第5期。《重识中国彩陶艺术价值》 《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中国大学人民报刊复印资料《造型艺术》转载《显现与对话 》,《文艺研究》1994年第5期。《文艺理论体系的调整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当代文艺思潮》1987年第3期。《文学价值论的哲学特性及其几个重要问题》(1/2) 《兰州大学学报》2003/3《文学价值体系重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4期, 《新华文摘》2005年4期“论点摘录”《文化与学术:异邦的新声与启迪》, 《甘肃社会科学》2004/1 《打开俄罗斯文化的窗户》, 《社会科学报》2004年8月5日《观古今于须臾 笼天地于形内》(画评) 《江苏画刊》1994年第9期《中国西部艺术的独特品格和风度》,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2/1《论中国西部独特艺术及其研究思路》, 《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5期《论中国西部独特艺术的文艺人类学价值》, 《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3期《人在早期艺术中的投影----中国彩陶人形器涵义解读》,《艺术学》第3卷第1辑,学林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汉译俄罗斯学术丛书“总序”》, 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英雄史诗的起源》(中文译本)序 商务印书馆2007年6月出版。《她的灵魂始终是沉默的---<祝福>两个细节的被误解与祥林嫂悲剧的深刻性》《雪莲》1983/3《论茅盾的“新浪漫主义”文学主张》 《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茅盾研究》1983年4期转载《巴金中长篇小说中的爱情描写 》,《甘肃社会科学》1989年5期。《近年来国内林语堂研究综述》(1/2)《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1/2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清平世界里的暮色人生 》,《飞天》1987年第6期。《令生者无怨 使死者无憾---评<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 《飞天》1998年3期。长篇小说《金瓯缺》评析 《中国当代百部长篇小说评析》,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解构重释与整合重建 》《南方文坛》2001/5《地域性的借重、突破与超越---评长篇小说<雪葬>》 《飞天》2003/8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长篇小说的繁荣与缺失》, 《飞天》2006年第7期《向世界报告中国西部的伟业——读报告文学<跨越梦想>》《飞天》2006年8期评吴小美等人《鲁迅与东西方文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第4期学术著作《20世纪中国文学价值系统1900-1949》,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出版。《原型批判与重释》,东方出版社1998年出版。《中国文学原型论》,读者出版集团,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 。《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论纲》,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出版。《中国陶瓷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中国西部艺术》,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西方原型美学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表现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与徐行言合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大学人文导读》(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主编),民族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国新时期散文研究资料》(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主编之一),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关注中国西部丛书”(“十五”国家重点选题)6部,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年。《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合著),上海古迹出版社2002年出版。《中国现代主义寻踪》(合著),学林出版社1998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参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85年出版《简明鲁迅词典》(参编),甘肃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茅盾年谱》(多人编著),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出版。《审美学教程》(参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程金城文存”7部,读者出版集团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

《行政责任概念的比较分析》(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4年第9期;《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5年第10期;《公共利益与公共行政责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公共治理行动体系的责任结构分析》,《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5年“第三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政治学科分论坛主题发言,政治学科分论坛行政管理学科组优秀论文一等奖;《行政责任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深层反思》,《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理论原则》,《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编:《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述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论制度惩罚与责任个人化原则》,《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治理范式的信息结构、交易费用和学习机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公共管理标准的理论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10期目录索引;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不确定性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2004年“第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管理科学”分论坛上主题发言论文;《行政责任:概念、性质及其视阈》,《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公民问责制:理论意义与制度设计》,《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统计数字的多维解读与理论诠释》,《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0期;《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中央纪委监察部廉政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监察学会《研究参考》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权力的恣意与权利的贫困:建构和谐社会的二维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基于有效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方案的类型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政府责任场域中的悖论空间》,《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公共政策方案的结构与逻辑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后“风暴”语境下的政府问责和问责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分析》,《理论导刊》2008年第4期;《行政责任工具的类型学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价值、功能与意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三题》(第二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和谐社会中的政府信任及其建构途径》(第二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论政治文明视野下的政府信任建构》(第二作者),《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4期;《公共治理中的责任结构分析》(第二作者),《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书评《构建法治之下的有限政府》(第二作者),《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探讨》,《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途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政治学分析》,《探索》2009年第2期;《公民问责的行动模式及其要素分析》,《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监督权的制度逻辑、内在贫困和建构维度》,《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闹大现象的生产逻辑、社会效应和制度情境》,《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1期;《公民问责的概念建构、机制缺失和治理途径》,《探索》201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合作治理的空间建构——评<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学海》2010年第2期;《行动的选择与制度的逻辑——对“闹大”现象的理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5期;《街头官僚的空间诠释——基于工作界面的比较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行动者的策略及其影响要素——基于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事件的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街头官僚及其行动的空间辩证法——对街头官僚概念与理论命题的重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行动者的缺席与制度的虚置——基于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问题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对行政问责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反思》,《探索》2011年第4期;《公民网络问责:行动逻辑与要素分析》(第二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能力短缺条件下的双边动员博弈——政府维稳与公民闹大及其关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言说的短路与表达的困境——公共行政的话语危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2期;《从科学与艺术到社会设计——公共行政隐喻的后现代转向》,《行政论坛》2012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治理体系碎片化背景下的“闹大”现象》,《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2年第1期;《公民抗争行动与治理体系的碎片化——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人文杂志》2012年第3期;《社会诚信体系的制度建构》,《光明日报》2012年7月28日第11版;《以公民行动建构政府责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3日第338期;《从“独白”走向“对话”——网络时代行政话语模式的转向》,《东南学术》2012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劳工权利的多元博弈及其困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社会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公共行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8日第415期;《象征性行动与制度实施——以公民申请财政信息公开事件为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技术理性与行政之恶——读<揭开行政之恶>》,《理论探索》2013年第1期;《实践、制度与理念之间的互动及其张力——基于中国行政问责十年历程的理论思考》,《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1期;《“制度论”与“道德论”——两种行政责任机制的比较分析》,《行政论坛》2013年第2期;《行政之恶的现实经验及治理途径》,《学习论坛》2013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敬业精神的社会建构》,《光明日报》2013年4月18日07版;《政府责任理念的扩散及再生产——基于行政问责话语演变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5期;《街头行政:概念建构、理论维度与现实指向》,《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制度扩散与责任理念的再生产——行政问责制十年历程的反思》,载于《行政的价值》,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期刊/期刊社查询机构名称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单位地址 无 刊号 12-1284/D 联系电话 无 类别 期刊 主管单位 天津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天津行政学院 语种 未知语言

当然不是了,带学院的核心有《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等等

上12核心期刊目录都可以查出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